公称直径与管径:风土人情 天水胡氏民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9:15:10
地理e周刊》第22期(舞动的民族)

风土人情

天水胡氏民居——南宅子

甘肃天水市以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三国文化、宗教圣地而闻名,而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天水民居,是古城一道风韵迷人的风景。尤其一些地方名人的故居,最能代表北方民居的特点,现主要介绍天水民居之奇葩——胡氏民居。

胡氏民居又称南、北宅子,为明代“父子乡贤”胡来缙和胡忻的宅第,位于天水市区中心街道民主路,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来缙由举人选为县令,在职期间,廉洁奉公,不畏权势,赏罚分明,官声甚好。其宅第北宅子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呈正方形,

门向正街,门外立着石狮两只,内有照壁,整个宅院由六个大小不同的三合院、四合院组成。东二院正庭厅楼为主要建筑。厅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重檐二层楼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气势宏伟,雍容华丽。

胡忻为胡来缙之子,进士出身,初任山西临汾知县,以后升为工部给事,官至太常寺少卿署正卿。他曾多次直颜上奏,被人们赞誉为“北海瑞”。南宅子即为胡忻的居所。南宅子建于明嘉靖至隆庆年间(公元 1522年一1567年),在北宅子的斜对面,坐南朝北,为四合院形式三进院落。大门为三间硬山式建筑,上书“副宪第”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门内有天井、影壁,东西各设垂花门。入门为四合院,东西为厢房,南有正厅五间,单檐悬山顶,木结构砖墙,斗口出杪,直棂隔扇。北为五间倒厅,西南角入小门又一小四合院,是佛堂、书房和客厅。南、北宅子是天水市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民居。

按中国传统民宅的四合院形式构建。“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而形成的布局传统,且四面房屋相连走廊相通,即使雨天亦可免雨淋之苦。胡氏民居虽为四合院,却不同于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无论正房或厢房均为马鞍架结构,而胡氏民居除正房与倒座为马鞍架结构外,厢房则采用俗称一坡水的天水民居构建方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南宅子由十二个四合院78座单体古建筑组合而成,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桂馥院是是主人居住的正院,院内有古装,想来是在旅游旺季供游人租用。而我来的正是天水的旅游淡季,整个一圈下来,也只有我一个游客,实在是不亦快哉!穿过正厅后面是槐荫院,在重要节日里全家人在这里祭拜祖先。

越往胡氏民居里面走,越觉得它对得起“甘肃省唯一的,也是全国罕见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建筑宅院群”的赞许,从云南丽江,到安徽宏村,它们各具特色,但似乎“南宅子”则更全面展示了明代的建筑风貌与民俗,它的木雕不同于南方徽派民居的精雕细刻,其线条回转流畅,简洁粗犷,美观大方而不细密敏缛,具有人文气息、美观大气的雕刻风格。

炕上的温暖——朝鲜族民居

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它不但有着色彩亮丽、形式特异的民族服饰,而且有着极具特点的饮食、祭祀、丧葬等等民族风俗。特别是朝鲜族民居建筑,更表现出鲜明的朝鲜族人民的风俗文化。

在乡下常见的一般有草房和瓦房两种形式。建筑一般都面向南或东南、西南,并有院落。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主室上建筑形态为“人”字形,两翼斜坡较小,用谷草或灰瓦片覆盖。每套房屋正面开一扇或四扇门,同时开窗。后面一般设有门和窗。内分为寝室、厨房等。有的在正房盖厢房,作为住房和仓库。室内用土砖或平埋的片石铺成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室外屋基离地60至70厘米,外有台阶。

朝鲜族民居的屋内结构主要有单排和双排两种。单排式结构的房间排列如同“月”字,房间之间只有横向间隔而无纵向间壁。双排结构的又叫双筒子,房间排列如同“用”字,房间之间既有横向间壁又有纵向间壁。而无论单排、双排的结构,都会分割出许多房间。原因朝鲜族在历史上深受“男女有别”等观念的影响,孩子们长大了,男女都各有单独的房间。

无论什么类型的朝鲜族传统民居,只要走进房屋,第一个感觉就是有很大的一个炕。炕是朝鲜族人在室内的主要活动空间,有的炕上亲友们在围桌对饮,有的炕上妇女们在做针线活计,还有的炕上孩子们在玩耍。炕大,散热面积就大,屋内到了冬天就会显得特别暖和。在延边地区朝鲜族房屋内的灶坑更是别具一格,它下陷在地下,底部低于地面,上部还有盖板,而盖板和锅台、炕面形成了一个平面。据说,这种灶坑是既好烧、又卫生。

今天,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田野乡间,仍然可以看到许多黑瓦白墙的朝鲜族传统民居。在那晨曦中,袅袅炊烟笼罩下的小村落,一个个院落,一幢幢小房,黑瓦和白墙相映,其中劳作着朝鲜族男女,一幅韵味十足的民族风情画。

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志》里就记载了早期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居住方式,书中写道:“居处作草居土室,形如冢,其户在上,举家共在中,无长幼男女别”。约一千多年前,朝鲜族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形式,并且根据屋顶形状、所用建筑材料、屋内结构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就说这屋顶吧,从形式上就有悬山式、庑殿式、歇山式、平顶式;从建筑材料来看,有用泥和草盖的草房,有用木头建的木楞子房,又有砖木结构的瓦房等等。可是不论什么形式的房子都以朝鲜族最喜欢的白色即白灰刷墙,而且瓦房的瓦片都特别大。

传统的朝鲜族民居门多、窗少,而且窗和门的形式相差不多。第一次见到这种结构的房屋时,很难分辨出哪个是窗,哪个是门。其实,朝鲜族民居的门、窗不但有区别,而且有许多特别方便的功能。

东北的朝鲜族民居建筑和居住文化是与生活环境、日常劳作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的,也是在民族文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民族。

形似凤凰——李家山民居

李家山民居位于山西省临县古镇碛口,系明清时期李氏家族所建。整个建筑依黄土山坡而建,毗邻黄河,犹凤凰展翅。

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形式多以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依山就势,高低叠置,错落有序。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块石铺面。民居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目前,李家山村有百十来院、400多孔住舍,居住着220多户人家。这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蕴藏着黄土民情风俗和丰厚的黄河文化。

《李氏宗谱簿》载:“始祖李端,明成化年间(1465-1487),由临县上西坡村迁往临县招贤都三甲李家山村。”

李氏家族经世代繁衍,到清中叶已成大户。时值碛口商阜繁荣,李家也插足于商业。据(宗谱)与口碑资料佐证,时李家山有东西两大财主,东财主李登祥,人称祥财主,在碛口开的“德合店”、“万盛永”;西财主李德峰,在碛口开的“三和厚”。此两家财路亨通、日进斗银,在碛口可以与西湾村陈氏比富。

有了钱,就逐渐开始大动土木。他们请来风水先生观看,见李家山村有两条向南流的小沟,在村南汇合,注入黄河,两沟之间的山峁,形似凤凰头,左右两山则是风翼了。这个四面环山的地形,风水先生连连说好:“此屯系艮龙庚向,东山月出中格穴也,毋逶迤者恐丑寅气入也,富而且贵龙之应……”(载于宗谱)

东财主家在凤身上修建,西财主家在凤的右翼上修建,凤的左翼依然是旧村。东西财主好象在暗暗较量,在几百米约 40度的高山坡上,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依山就势,高下叠置,从沟到顶,多达九层,其造型不同,风格殊异。

李家山村的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坐楼。侧房、马棚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水路布局合理,沟心卷洞,送出村外。

现在李家山村大大小小有百十来院, 400多孔(间)住舍,居住着220多户人家, 760多口人。西面清代建筑群,多为李姓居住,虽有一些破破烂烂,却还基本保存完好。凤的左翼沟里,依然还称旧村或小村,住着陈和崔两姓人家,他们说在李姓迁来之前,这儿叫陈家湾。

小村和大村相比,建筑风格完全是两个天地。小村至今还有人住着“一柱香”独门独窗土窑洞,有人说他们还是过着原始穴居生活,那就住房而言,一点儿也不是夸张。另外村子里多以土窑接口子,石拱窑洞,砖瓦建筑是很少见的。

李家山村民居的形态在八种以上,这些无论豪华的清代建筑群,还是穴居生活的土窑洞,无不附着中华民族的灵魂,它确系民族的东西。正如专家们说,这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它蕴藏着黄土民情风俗和丰厚的黄河文化。

李家山在碛口镇南山,距碛口不足十华里。渡过湫水河,有两条通道,一条是从河南坪顺着简易公路往上爬,沿途可以远眺吼声如雷的黄河大同碛;一条是顺着黄河畔,从叫麒麟滩的河滩往下走,如有雅兴,还可亲临碛下,观赏那汹涌澎湃,咆哮如雷的二碛气魄,这才使你真正领略到黄河精神,也就是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精神。

这些年来,有多少海内外知名人士,不避艰险,步履到李家山采风,一个个都留下美好的影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我国现代最著名的大画家吴冠中先生于1989年10月赴李家山后,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城市中国

安阳,痛苦的信仰

“所有的人都醉了,请为我点盏灯火。在夜里轻轻歌唱,回忆是淡淡忧伤。安阳,安阳,别离的话不必多讲……”

年初开始听痛仰的歌,最喜欢的就是这首《安阳》。从去年李志《关于郑州的记忆》到今年的《安阳》,似乎已经与河南人民杠上了,以致每次坐火车路过河南城市的时候,总忍不住听听这两首歌,爱屋及乌,由歌声产生的共鸣很自然地转移到对城市的向往。郑州冬天的阳光是否温暖,巷子里飘满煤炉的味道究竟是怎样一种味道,安阳文峰塔有如何迷人的夜色,都来自对歌词近乎幼稚的联想。

现在已经很少主动听港台、欧美的歌了,关于城市,关于情感、关于理想,如此等等关于生存最基本要素,港台欧美能够使人引起共鸣的,极其有限。而本土的摇滚乐和民谣,以其特有的旋律和腔调,给人最真实的慰藉和情感上的认同。有时可能会噪了点,但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烦躁或狂躁,在旋律、歌词和情感的背后,能够清晰显现出我们脚下这片熟悉的热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微妙情感,还有社会环境的复杂氛围。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摇滚乐的精神,“反叛”应该是比较合适的,反叛不等于反动或背叛,理解为“反对而不背叛”似乎更为妥当一些,“反对”源自对某种观点或权威的不认同,源自对社会丑陋现象的不满。而“不背叛”从正面理解即是忠诚,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决不妥协,对于信仰则是无条件坚守,哪怕在信仰的道路上经历难以忍受的痛苦。这是摇滚乐的精神所在,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他们想要实现的理想,套用美国人经常使用的俗话,即In Pursuit of Freedom, Brightness and Happiness 。看似虚无缥缈,空空如也,但你能找出比这更美好的词汇吗?

开头先扯了一段音乐,似乎有偏离主题之嫌。其实主要想说的无非只是一点,通过本土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孕育这些音乐的这片土壤,当然前提是我们自己也生活在这片土壤。因为其中倾注了我们太多的情感、希望、记忆……这也就是本土音乐,尤其是本土摇滚乐能够打动人的原因所在,除了其固有的“反叛”精神,还有源自这片土壤的真实的情感表达。然而,不论何种音乐形式,是有其局限性的,通过音乐可以获得某种感同身受,却永远无法理解音乐传达出的某种具体意象。也就是说,音乐可以告诉你喜怒哀乐是怎么样的,但无法告诉你喜怒哀乐到底是什么。毕竟,音乐完全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感表现形式,要彻底理解一些东西,还需要理性思维的帮忙。

回到安阳。听了无数遍痛仰的《安阳》,无形中在脑海里定下了关于这座城市的基调,正如开头的歌词,“所有的人都醉了,请为我点盏灯火。在夜里轻轻歌唱,回忆是淡淡忧伤……”似乎这座豫北小城也是孤独迷茫的,和歌唱的人一起,弥漫起淡淡的忧伤,尽管真实的安阳并不会这样。带着这种略微低沉的基调,踏上去安阳的旅途,或许也是合适的,面向一座伟大的古都,景仰和神圣的态度是必要的。每次坐火车,河南是必经之地,郑州、洛阳、开封这些城市也是无数次路过,却从未过长时间的停留。或在白天,更多的时候则是在睡梦之中,与这些城市擦肩而过。在没到安阳之前,我不敢对人说曾去过河南。郑州、洛阳、开封这些古都,对于学文化遗产的自然就多了一层含义,甚至有时候会觉得这些古都和自己是有关系的,尽管事实上并非如此。

试图去解读安阳,发现个人的力量只能是徒劳。其实何止是解读,就算最基本的理解,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安阳考古队队长唐际根博士说,他至今还未完全搞清楚殷墟的整体布局。专家如此,普通人或许只有望殷墟而惊叹了。作为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一,漫长的岁月见证了太多浩浩汤汤的历史潮流,沉淀了太过厚重的文明,以致现代人已经无法轻易翻动哪怕其中的某一页。中华文明的早期太过遥远,太过沉重。西安、洛阳见证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辉煌,而这些辉煌的营养则来自安阳。安阳的精髓则在殷墟。

商王盘庚结束了其祖先们频繁迁都的历史,最终把商都定在了太行山东麓,横跨洹水两岸的的殷墟,至此到商亡的两百七十多年间,殷墟作为商都的地位再也没有改变。丰腴的地理环境和此前数千年文化积累,终于孕育出殷墟这个真正意义上文明,关于文明的诸多要素,文字、战争、城市、政权、国家等等,殷墟无所不包。

看那刻在龟甲和兽骨中笔画,纤细而不乏力度,串联在一起就是一串关于中华文明的密码,等待后人逐一去破解。看那厚重庄严的青铜大鼎,还有她身上变幻莫测的纹饰,商王朝的政治权威仿佛扑面而来。看那深不可测的商王陵墓,埋葬了商王,同时也埋葬了关于商王朝的一切怀疑和低估。人类诞生以后,在没有文字的黑暗是时代徘徊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剩下百分之一的曙光,就来自殷墟,尽管汉字的起源肯定要早于殷墟时代,但殷墟甲骨文开启了中国汉字体系,单凭这一点,殷墟已无愧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

在厚重的文明下,文字的简单描述已是如此苍白无力,更何况殷墟的意义不止于此。

殷墟见证了早期的中华文明,同时见证了中国考古学和考古学家的成长。殷墟从1928年开始正式发掘以来,延续至今,已有80多年的考古发掘历史。李济、梁思永、夏鼐……这些著名考古学家正是从殷墟起步,开始了早期中华文明的构建。如果他们还在世,应该会对殷墟感激不尽吧,殷墟的发现使他们走出了疑古时代,商——作为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朝代,被考古学证据证明。殷墟也是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了他们学术上的重要地位。一代代的考古学者在此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不断充实这商文明的内涵,并充实者自己的人生内涵。

横穿安阳市的洹河,从远古到现今,依旧静静流淌。夕阳下人们则是有条不紊,从容穿行于并不宽阔的街道之间,关于河南人,使人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他们的肤色,都说中国人属于黄色人种,如果说有一种黄色代表中国黄,那一定是河南人的肤色。夕阳印上脸庞的时刻,我们离开了殷墟,脑海中依旧浮现这关于安阳和殷墟的各种元素,青铜器、甲骨文、洹河、糊辣汤……这也是安阳人、河南人的信仰所在吧。背对夕阳,踩着文明的碎片,他们正在大步向前……

渐行渐远石家庄

听到过很多的评论和调侃,河北省和石家庄被结结实实的扣上最尴尬省份、省会的帽子。在很多人眼里,紧靠京津却缺乏自身发展定位是河北的症结,至于历史不如邯郸、保定厚重,经济不如唐山,因铁路而兴的石家庄作为省会就更易令人嗤之以鼻了。

离开正定之后,跑到石家庄住宿。住的地方是从火车站往北一直走一直走的车辆厂前街上,这条路基本平行着几百米开外的铁道而行。车辆厂自然是火车相关工业。可以说行走这一段路也是用独特的视角记录下火车、铁道之于石家庄重要性的过程,更描写了石家庄人与铁路之间剪不断的生活印记。大概可以说,铁路便是石家庄的魂灵。

现在的石家庄因铁道而生无须赘述,今日的火车站,也恰恰就是石家庄的最大枢纽。不单是传统意义的交通在这个枢纽上越张越大,最繁华的经济区也坐落在其周围。倘若从地图上俯瞰石家庄,火车站俨然繁华的顶点。

它建于何年我没有考据过,不过正如同上个时代的样本车站一般,拥有宽大的站前广场,风风火火进出站的人潮,和在周边商业中心流动的人们,仿若一个混杂的大舞台。这样说来,这个节点的设计并不太美好,广场上聚集的滚滚人潮总无法顺利散去,甚至于旁边的天桥、地下通道都人满为患,自己每每经过,都会萌生出一种赶紧逃离这窒息环境的愿望,迅速拐入旁边的巷中。不过即便离开了站前广场,人流也不会骤然减少,倒是开阔的场景突然收缩,瞬间就让人体会到寸土寸金的涵义。

或许是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也或许是因为城市独一中心的存在,石家庄解放纪念碑被竖立在寸土寸金的地方,火车站北几百米。那只是一个窄小的公园,四周高楼逼仄,阳光不明。车站散出的人流因为公交副枢纽的缘故又在这儿汇聚,和其他地方开阔的纪念广场相比甚是不同。“英豪们被憋屈在这儿呀”,我不禁如此想。但除了这儿又能是哪儿呢,长安公园?省博物馆?都不好的,纵然说距离的确延续开了些,但也同样离火车站这个心里中心远了一点儿。但问题不只这么简单。

因铁路而生的城市通常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铁道运输催生城市的过程中,也分隔了路两旁的土地。由此两边的交流减少、断绝,发展慢慢产生差异,甚至于一面成了繁华的都市,另一面则遗留下原始的荒地。

雅各布斯女士很在意这一点,只不过她所论述的更多是关于公路的问题。这个事实被推论在铁路上的时候,效应会远远放大:跨越社区之间的公路只不过是平时“横穿马路”的简单小事,而“翻越铁路”这个名词就如同“跨越高速公路”一般,本身就带有了极大的艰难险阻。倒是石家庄仿佛在城市形成初期就面临这个问题,所以解决此问题的建筑许多,甚至还有特殊的涵义。

最初的时候,车站北面就有被称为“大石桥”的立体道路供人车跨越铁道。现在大石桥早不再使用,而成了一个景点。缘由是它在过去的年代也同时是一个红色的活动场所。时值今朝,早已失用,被铁栅栏围起来,白天淹没在嘈杂的市井生活中,我初次走过的时候只觉得脏乱差,甚至没意识到这个重要的历史片段;直到夜里,乘车经过由橙黄色灯光照亮的大石桥,与白日所见判若他物,相比那些城市藏污纳垢的铁路桥,这大石桥竟是何等的光彩耀人。这才觉察出大石桥、火车站、纪念碑是不可分割的。纪念碑、铁路和这个城市的近代源头是不可拆散的,倘若纪念碑移到了其他地方,仿佛就不能很好地说明历史,更无法如同今日一般告诉人们“百年的风云就在你的脚下。”

再往北就是静谧的车辆厂了,他们标榜闹中取静,结果恰逢修路,交通更是不便,也就愈静去了。没有车,只得踏踏实实从头到尾走了三趟那段路,觉得长但很丰富,行走来更是很有意思。一面是工业,辉煌的门面,但延续出去的是五六十年代风格的破落院墙,透过院墙,更是杂乱却有些宏壮的工房。另一面则是依托工业而生的人们,不景气的饭店,早晨卖早点的摊贩,汹涌的自行车潮,破败的居住区,贫民窟或者是边缘化。只见到苦心经营生活的人们,却在一早一晚的行走中窥不见更深的生活。

行走在石家庄多多少少让人觉得有些木然,直到忽然惊醒的时候:天啊,这儿竟看不见春日。见不着物候的差别,只是钢铁、水泥的工业化都市。的确是这样,春天的感觉只能在钢铁都市中星星点点的公园中寻找。

奇的是离铁道不远的地方就有公园,唤作长安公园的,很让人不解,紧挨着容积率最大的商业街。第一日晚上闲来无事便过去看看,纵然光影晦暗,终也在其中找到了点古迹,是吴禄贞将军的坟冢。黑灯瞎火看不真切便决定次日再去仔细观察,亟待次日坐在墓前发呆的时候,才想起这坟冢与火车站的关系:故人亡命火车站,之后敛葬于此。所以说离火车站这么近的地方有这样一个公园?倒也不然,可能本有水泊一汪,后任才让将军安眠美景处。不过不论如何,这儿既近中心,又有都市山林之境,无论如何也是难得的佳处了。

踱步园林之中,疏朗开阔,日光在水面袅然,映起的鳞光被漂浮的杨花打散,无处不柔荑。其实活力不在杨树,不在柔荑,而在公园中熙熙攘攘的人们。孩子们踩花玩儿,还有抽陀螺的老人,打麻将的闲妪,漫步林荫情侣,横卧太湖石上逃课的中学生。生活化的场景或许正是石家庄城的春意。

后来回想,稍稍离开市中心也寻得到物候有讯息,走到二环路以外就更是丰富韵然了。想起在上京村看毗卢寺的经历,寺外滹沱河的支流滚滚而去,清澈的很,寺中迎春绽放,一片鹅黄。石家庄城中的春色比那儿淡,需要在意地寻找,却常在不经意间拾起。若即若离,恍惚朦胧。?

延安,我把你追寻

北方有一块高原,汹涌的黄河将其裂为二。靠南边的一块,习惯上被称之为陕北高原。在此之前,黄河是青色或者灰色的,它的百分之七十的泥沙来自这里。黄河因此而被称为黄河,而被作为我们这个黄皮肤民族的象征,出现在故事中、传说中、浪漫诗人的吟唱中和悲壮歌曲中。黄河那激情的水流从这里奔突而下,将它黄色染色体染向所有路经的地方,以及达到遥远的海洋,和海浪拍击着的他洲的提岸。

黄土囤积,形成这黄色高原。天雨割裂,造就这破碎泥土。死死生生,悲悲欢欢,人类在陕北高原这块不平整的土地上,业已耕种和行走了许多年。贫困和闭塞,派生出炎黄子孙这刁蛮、勇敢和行侠好义的一群。米脂李自成的揭竿,延安张献忠的好勇,宜川罗汝才的诡秘,保安刘志丹的深明大义,安定谢子长的拔刀相向,每每给中国这部喧喧嚣嚣的历史,增加奇异的几笔亮色。而星星点点散播于高原上的历史陈迹,黄帝陵、扶苏陵、蒙恬陵、隋炀帝美水泉、鹿州羌村、赫连台、镇北台、诸如此等,又每每令今日的行旅者,驻足长叹,唏嘘不已。

当我第一次踏上延安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地方,心里为之一怔,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土高坡吗?延安市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南部,位于经107°41′—110°31′,北纬35°21′—37°31′之间,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西与甘肃省接壤,南接铜川、咸阳、渭南三市,北连榆林地区,平均海拔10 00米左右,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延安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著名的民族圣地和革命圣地。“人文初祖”黄帝曾在这里开拓了中华文明,并葬于此地。1935—1947年,延安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旅游资源以“两圣两黄”(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旅游文化资源驰名中外。

全市共有各类文化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革命旧址350多处,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延安市为陕西省辖市,人口190.4万,面积36712平方公里,辖1区12县,市府驻宝塔区,公元1089年宋元佑四年为延安府,元代为延安路,1937年在延安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1950年设延安专区,1969年改延安地区,1997年设市。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境内有洛河、延河、清涧河等河流。年均温9.2度,年均降水600毫米。有石油、煤等矿产资源。

陕北这个地域概念的形成,大约在宋。宋时,延安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范仲兴淹,尚称此处为“塞下”,并发出“塞下秋来风景异”的感慨。在此之前,时人的心目中,九燕山北,今天的大半个陕北,以至朔方,以至内蒙鄂尔多斯高原,极目远舒的地方,还是一片混淆不清的疆土,一片散发着羊膻味的骚动不安的土地。

尽管秦皇的帝王之辇,曾从秦直道上辚辚驶过,尽管汉武的金戈铁马,曾踩得贺兰山的积雪吱吱作响,尽管昭君墓、扶苏陵、蒙恬陵作为一个历史的标志,生根似的长驻此处。但是人们记忆最深的,也许是飘忽不定、骁勇好战的匈奴骑射,是站在统万城头,口出狂言,目空天下的大夏王赫连勃勃,是踩着积雪,顺着宁塞川滚滚而来的西夏方阵。每有朝中命官,为皇室所不说,或是文臣武将,为时俗所不容,便被发配到这里,对着无定河弹起思乡曲。高原名城榆林,相传就是为一群发配到这里的官吏与囚犯所筑,现在榆林城中,尚有许多四合院,或许可为他们的祖籍找到一点端倪。

到了明代,陕北这个城域概念愈来愈多地为人应用。尤其是斯巴达克式的悲剧英雄李自成,纵横中原,使陕北这块焦土蒙上一层叛逆者与抗争者的奇异色彩。

陕北人又女子多有丽质为骄傲。吃酸白菜,喝小米汤,养得一个个雍荣华贵;穿大襟袄,扎红腰带,出脱得却貌似出水芙蓉。美貌便美貌罢,陕北人却说,这是传统,每有人会以惆怅的口吻,拉出昔日的貂婵、今日的兰花花、李香香、来证明这久远的美貌传统,有人却又作琐碎考证,说这是民族交融的结果,当年匈奴所掳来的南方美人,囤积“吴儿堡”,与粗犷的北方大汉结合,便繁衍下这优异的一支。联想到陕北的种种历史变迁,这话似乎不无道理。

骄傲者女子之外,尚有男人。貂婵故里来米脂,吕布故里在绥德,所以陕北有“米脂婆姨绥德汉”之说。高颧骨,直鼻梁,浓眉毛,长腮帮形陕北男子汉的特点,在如此若焦的地方,靠双肩承担起生活的重负,陕北的男人们可谓坚强矣。然而这用力却不表现在脸上。在中国的土地上,我还没有见过如此逍遥和自在的人类之群。盘腿坐在驴车上,车里装满神府或者瓦窟保石碳,顺着无定河川道缓缓而下,嘴里哼着酸曲,让心闲着,却不让嘴闲着。满脸黑灰的行乞者,不知今日餐食在何处,不知今夜宿在哪方,却脖子上挂一杆唢呐,一路吹吹打打而来。

男人之外,骄傲者还有小孩。陕北地面,以九燕山为界,分成南北两部分。北部风俗,正如笔者前文所述,南部风俗,却酷似关中。女人穿花棉袄,男人着黑裤褂,乡村学究言谈必引经据典,红男绿女成亲必媒妁之言。吃饭以面食为主,说话是秦腔为主,殷实人家,也许有个唐宋时期的瓦罐,贫寒人家,或可有件明清年间的旧物。老者多为头戴瓜皮帽的一生足不出地界的遗老遗少,少者多为精细乖巧之至的村野能工巧匠。正是在这块地面,生出个叫甘罗的孩童,十二岁时为秦之宰相,其墓葬据说还在洛川县境。惹得洛川的乡人们,每每思古,唱出几句“甘罗十二为秦相”的走调的秦腔来。

小孩之外,让陕北人骄傲者,还有老者。煌煌陕北大地,笔者靠了工作之便,到过许多去处,见过许多奇事。最奇者,莫过于在一个荒山野村,突遇一位奇人。老红军、老八路、老革命、老功臣,或因伤,或因病,或因厌倦了时间的约束,或因感觉了田园的将芜,于是解甲归里,藏龙虎之身于草莽之间。延水关渡口,当年李自成东渡黄河一夜头白处,笔者曾遇一老者,动问前朝古事,无有不知。经人介绍,方知是延安时期,我党一位要人,因精神病间有发作,已归家逾五十年之久。

延安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最有特色的就是窑洞、秧歌、安塞腰鼓等。窑洞,是陕北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3—4平方米的圆窗。其特点是冬暖夏凉。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窑洞。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窑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脑畔多栽树木和花草。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生生不息的陕北人民在此创造了独特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们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们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

安塞腰鼓以其独特风格、豪迈粗犷、刚劲奔放、气势磅礴而闻名天下,它有机地糅合了秧歌和武术动作,充分表现了黄土地人民憨厚朴实、悍勇威武而又开良乐观的性格。安塞腰鼓的表演,既不受场地限制,也不受人员多少制约。大路上、广场里、舞台中均可表演,可一人单打,可双人对打,也可几十人乃至几百人群打。单打者腾跃旋跨,时如晴蜓点水,时如春燕衔泥,时如烈马奔腾,时如猛虎显威;群打时则能变幻出多种美妙的图案,如野马兔越野。

安塞腰鼓在安塞县相当普及,分布于谭家营、西河口、沿河湾、真武洞等乡镇,有南派北派之分。在全县15万人口中,约有一半人会打腰鼓,除青年腰鼓外,还有少儿腰鼓、老年腰鼓,女子腰鼓等。为了弘扬这优秀民间艺术,安塞县成立了“安塞腰鼓艺术协会”,并在各乡镇成立了分会,现有会员1000多人,协会办公室设在县文化局,主要承接各项对外交流和表演任务。每年春节时分,各地的腰鼓队就会走上街头,给您展示这一令人激动的民间艺术。

靠一种盲目的自信,靠一种莫名其妙的骄傲感,陕北人撑起这一片贫瘠而昏黄的天,并且随时准备为他人遮风挡雨。谁能理解陕北人那种心里的隐秘部分呢?如果现在还有行乞者,那么,他腹中空空地站在一家门口时,第一件事是伸手求乞,第二件事是伸长耳朵睁大眼睛,听听看看收音机或电视里有些什么,布什和杜卡基斯的竞选,布托夫人和阿基诺夫人的风度,这些话题也许将出现在他漫长道路的思考中,出现在他家的热炕头上。

从远古走来,没有颓唐,没有怨忧,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深深扎根,顽强生长。一窝窝地生,一群一群地死,健壮者活下来,孱弱者拿去肥土。毛驴的每一次披红挂绿就是向残酷的大自然的一次无声挑战,窑洞的每一次明灭都在重复着生命的故事。父亲六十岁生日那天,必定要领着儿子,踏上马茹子花盛开的通往祖坟的道路,让头皮叩着地皮,声响传给三尺地表下的家族的昨日。孩子出生那天,干大必定要送给他一件石锁,石锁一岁加一道麻绳,以便将他牢牢地拴在这块生身热土上。

西北风像一个阴沉着脸的陕北汉子,正在猛烈地、凶狠地冲击着艺术领域,或音乐、或影视、或绘画,或文学。我的笔在经过许久的迂回之后,才接触这个题目,这令我惭愧。篇幅的原因,容我找另外的机会,专辟一篇《陕北艺术论》吧。陕北,这化外之地,这“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穷乡僻壤,也许,你将会给板结和孱弱的艺术以一场大惊异,也许,你将会给我们这受儒教浸染数千年的古老民族,一点离经叛道、勇天下之先的精神。

当我从秦直道上经过,注视着秦皇两千年那远去的背影时,当我怀着诚实,走入我陕北山乡每一位父老的心灵时,当我看着安塞腰鼓,以不可一世的姿态踢踏黄土时,当我来到黄河延水关汹涌的渡口,虔诚地为多灾多难的民族祈祷时,我想起我的一位艺术家朋友的话,他说,我们这个民族的发生之谜、生存之谜、存在之谜、发展之谜,也许就隐藏在这陕北高原的层层皱褶中。

延安,全国人民都知道它是革命圣地,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在这里住了十三年,领导了中国的革命,虽然今天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早已不复往昔了,但每年仍有许多的游客前往黄土高原腹心的这个城市去朝圣。

说实话,延安确实没有什么怡人的风景,对于今天生活在丰富物质世界,追求身心享受的人们来说,毫无吸引力可言。但是我喜欢那里,我相信每年长途跋涉去朝圣的人同样喜欢那里,因为延安有着独一无二魅力。

半个多世纪前,中国革命的领袖们选中了延安,中国的历史选中了延安。从那时起,延安就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斯诺先生曾惊叹在中国贫瘠的西北聚集了无数中华民族的精英。宝塔山,延河水,代表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无数人心中成为进步的象征!

今天,走在延安街头,星罗棋布的革命遗址随时将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奋斗的年代。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物质生活是种奢侈,精神满足就足以支撑起全部生活。今天的人们沉溺于物欲之中,却迷失了真正的方向。当我们直面延安窑洞中简陋的陈设时,不由得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荡涤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就是延安,今天的延安,一个带给人历史追忆和现实沉思的城市。?

历史杂谈

清八旗士兵:从“高薪待遇”到“再就业”

清政府对正宗满族八旗子弟兵实行颇为优厚的“食钱粮”供奉制,一名八旗士兵的薪俸足可养活一个七八口之家,但这种好日子在过了150多年后,逐渐“缩水”,好景不在。八旗士兵不得不另谋出路,从事小商贩买卖等,八旗子弟兵“高薪养忠”的岁月一去不返。

当年清兵入关,八旗的武装力量仅有数十万人,要平定关内广阔的领土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不断招降明朝降将降兵,解决了兵源不足的问题。攻陷广州的清军主力,基本上是尚可喜等原明朝降军。直到乾隆年间,清朝的八旗兵才分批从京津一带调入广东,与汉军共同驻防。据《驻粤八旗志》所记载:“乾隆二十一年裁汰汉军之半,派拨满洲兵来粤合驻……”约一千四百名八旗兵驻扎在广州城内大市街(今惠福西)一带;光绪年间人数最多时,连随军家属约六千余人。

当年清朝政府对于这支正宗的满族八旗子弟兵,实行的是颇为优厚的“食钱粮”供奉制,一名普通士兵每年可领到的钱粮:饷银四十三两,米二十三石五斗九升;本人和直系亲属红白事还另有补助,红事六两,白事十两,孤寡家属终身照顾;还供给住房和马匹。

按照当年生活水平,较为节俭的话,一名八旗士兵的薪俸足可以养活一个七八口之家,各级佐官和将领则更高于这一水准的几倍乃至几十倍。不过,实行“食钱粮”供奉制,让子弟兵将士衣食无忧,清政府的主要目的是要把这支武装永远掌握在手,使其死心塌地为其统治效劳。所以,对八旗兵及其家属除了习武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加以严格防范,并订立了许多条条框框,不得违反。

当年驻防广州的满人被规定“四不准”:不准学习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不准从事工商业经营,不准擅自离城十里,不准与其他民族通婚。这批携眷来粤的八旗子弟,只剩下了习武从军的惟一出路,他们除了习武骑射,站岗操练之外别无他事。

到了清朝晚年,当政权已岌岌可危之时,实行了一百五十多年的“食钱粮”亦逐渐“缩水”,红白事的补助取消了,养老金也减少了……清同治年间,物价逐渐上涨,驻防广州的满人经济生活好景不再,日子越来越难“熬”,他们对政府开始有了抱怨,部分满人甚至想摆脱八旗制度束缚,另谋出路。

当年驻广东的满人将军增祺,看到形势的变化,开始放松了祖传的“四不准”。他开设纱绸厂安排满人就业,并组织他们学习织造技术(相当于当今青年学电脑)。继而允许满人既领“食钱粮”,又可加入警队当差,每月多领三四元饷银。但由于当差人数有限,未能根本解决广州满人生活“走下坡路”的困境,跳出“食钱粮”谋生的人仍层出不穷。

部分家境好又有门路的就设法送子弟到广州官办的同文馆学外文(英文、法文、德文),同文馆后改名“译学馆”,再改“两广方言学堂”。学成后,就可以通过介绍或投考进入粤海关或邮政局谋一份好职位,但先后也只有七八十人而已。

清末民初,更多的缺乏文化的满人只好逐渐从事小商贩买卖,甚至连当差多年的一些满人也转行干起了小商贩营生。女性则在汉族妇女帮助和教导下,学做“穿牙刷”,“纳鞋底”和“织带”等较简单手工艺,以致多年以后,这类营生开业都选择在靠近广州满人聚居地(广州牙刷铺多在大新路玉子街)。清政府对八旗子弟“高薪养忠”的“食钱粮”制度藩篱尽毁,最终归于失效。

揭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的死因

潘安:找死

潘安的长相是没得说,也算得上是个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但他的人生道路却并不像他的外貌一样令人欣羡,反而带有些悲剧色彩。他的政治道路还是很坎坷的,早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了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那个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想废掉太子,潘安不幸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虽不是策划者,但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这次奸计得逞,潘安终也不得善果。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可怜潘安这位第一美男,他集才情、美貌、专情和政治上的罪恶于一身,是个复杂矛盾的生命个体。如若后人只记得他的美貌,那无疑是把他简单化了。在灿若星辰的芸芸美男当中,潘安能够在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仍然作为一个美男子的符号被现代人所熟知,他英俊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都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

兰陵王:冤死

北朝时期的兰陵王也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时的含冤而死。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

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但就是这样一个绝世美男居然落了个冤死的结局。 一次,皇帝召见兰陵王。皇帝关切地对他说,你作战的时候太勇猛,往往深入敌阵,很危险。兰陵王一时口误回答说,这是我的家事。听了这话皇帝就睡不着觉了,你和我还想分家不成?这不是要篡位夺权吗?一般人说错这话倒也未必会怎么样,但兰陵王是战将又有地位,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过他的。于是皇帝就赐了毒酒送到他家。兰陵王拿到毒酒非常悲愤。他说我一生为国,现在干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原本为了自保,他连英雄都不做了,故意给自己身上抹黑,可是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诚如诗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兰陵王死时的年龄没有详细记载,但是估计是正当英年。

兰陵王英年早逝,北齐失去了军事支柱。四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

卫玠:看死

这位帅哥大概是四大美男中死得最搞笑的一位。他是魏晋时期人士,长得极美,美如珠玉,粉丝多得可以组建一个正规师,这不是吹牛。有一次他一外出,就被“粉丝”们包围了,“观者如堵墙”,看他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卫玠可能当场就晕过去了,回到家后不久就死了,这就是典故“看杀卫玠”的由来。这场由美丽导致的悲剧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可怜卫大帅哥就这么香消玉殒了,不能不令人扼腕。

宋玉:庸死

宋玉可以说是四位中命运最好的。他的貌美之说流传千古,但他到底怎么个美法却已是千古之谜,因为他连一张画像都没有留下。但我们可以从《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中,意会一下宋玉是何等的美貌。根据《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登徒子跟楚王汇报说宋玉是个美男子,他能说会道,但是生性好色,所以千万不要让宋玉跑到后宫。听了这话,宋玉自要反击。他跑去跟楚王说,请您来做公证人,看一看到底是我好色还是登徒子好色?宋玉首先说,天下的美女莫过于楚国,楚国的美女又莫过于我的家乡,家乡的美女又莫过于我隔壁的一个邻居——东邻之女。

我家隔壁这位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毛像鸟的羽毛那样挺拔,肌肤像白雪,腰很细,牙很白。就是这样一个绝代佳人趴在墙上,看了我三年,我也毫不动心,我难道也算得上是好色之徒吗?相反登徒子不是个好东西。登徒子家有丑妻,他老婆一头乱发,两耳畸形,嘴唇外翻,牙齿凹凸不平,走路一瘸一瘸,再加上驼背,又满身是疥疮。登徒子却很喜欢她,跟她一连生了五个孩子。你看只要是个女人,登徒子就会喜欢,所以他比我更好色。其实用现在的观点来评判,登徒子不弃糟糠之妻是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宋玉口才非凡,被他这样一忽悠,楚王竟然给说晕了,判定登徒子是个好色之人。这一判竟然使登徒子从此以后就背上了好色的骂名,成了后世色狼的代名词。

就是这么一个才色双全的美男,一辈子仕途暗淡。他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一度到了楚国的京城,到了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据说一度也受到楚王的赏识。但宋玉这个人实际上不是做官的料,不合于时,所以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计”

翻开官方史册《二十四史》,历朝历代,都特地留有“女性板块”,堆列着皇后、贵妃、嫔娥、公主、命妇等与帝王将相有关的女性;而在稗官野史和民间文艺里,留取艳名的又以妓女居多。而我们的美人故事,总是缺少些“浪漫”和“动人”的成分,多了几许沉重的尴尬和变味的风流。

本文讲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计”,重新阐释千百年来江山和美人之间的恩怨传奇。

娥皇、女英:佳话背后的传奇

娥皇、女英是远古时期帝尧的闺女。当初,帝尧为了选好接班人,便派了两个宝贝女儿嫁给他,到他身边做"卧底",以期考验备选国家领导人舜的德行品质。

当时,舜的家庭背景比较复杂,他的老爹瞽叟是个瞎子,而且耳根子软,很怕老婆。不幸的,他的亲娘死得早,所以老爹又给他娶了一个后妈,生了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妹。在这样的家庭里,做个好儿媳是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但这两位美人从来不以出身高贵而乱耍脾气,对舜成分复杂、关系微妙的一家子老小,伺候得很周到。

可舜的后妈是个小心眼,总想把舜害死,好把家产全夺过来,给她的儿子象。有一年,因为舜的政绩突出,帝尧很高兴,便赐给自己的女婿一些奖赏。这竟让后母动了杀心,更要命的是,他昏聩的老爹竟然积极地参预了"家庭阴谋"活动。作为儿媳,娥皇、女英虽是心知肚明,可害怕把矛盾激化,所以只好暗地里保护她们的丈夫。

一次,瞽叟要舜上房顶用泥土修补谷仓,两位夫人说一定要带上两个斗笠。等舜刚爬上房顶,瞽叟和象就立马抽走梯子,放火焚烧。这时,舜就用两个斗笠保护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从房上跳下来,毫发未损。又有一次,瞽叟又叫来舜挖井,可等舜挖到深处时,他的老爹和兄弟又立马取土填井,要把他活埋了。幸运的是,这个阴谋早被两位夫人探知,提前让舜在水井的侧壁凿出一条暗道,才捡了一条性命。

关于尧、舜之间的故事,古本《竹书纪年》里这样写道:"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这句话就让后世一直津津乐道的"禅让"的神话一下子失去了光环。

在尧和舜整个夺权的过程中,娥皇、女英所处的位置非常尴尬。一边是自己的父亲,一边是自己的夫君,究竟该站在哪一方呢?她们最终站到舜的一边。这也怨不得她们,因为尧独爱王后生的儿子丹朱,而其他九个儿子,包括娥皇、女英,则是庶出。再想想,当年他们的爹尧,也是用非常手段,从他大哥挚的手里夺得首领地位,那么,他们为什么就不能呢?于是,舜在娥皇、女英的支持下,加上"九子"作内应,发动政变,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帝位。舜毕竟是仁厚的人,所以也就是把他的老丈人和大舅子囚禁起来。这样,也方便做些政治宣传,冠以"禅让"的美名。

权力与亲情,阴谋与爱情,交织演绎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博弈。最终,尧赔了闺女又丢了王位,而舜则志得意满,隐忍几十年的辛苦,终换来大好江山。数十年后,与舜有杀父之仇的禹篡位成功,并将舜流放到极南的苍梧之野(广西),舜终是孤寂地死去,下葬在今湖南的九嶷山上。

千古一叹:"尧禅舜继"的远古大同,可能只是儒家想象的产物。也许是对当时的现实太过绝望吧,他们才期望可以给后世一个美丽传说,用善良唤回一些文化的良知吧。那么,我们在尽可能寻找历史本真的同时,不妨就相信一次他们的"选择记忆"或者"假定美好"吧。

西施:最出色的“国际”间谍

她本可以在她的小山村继续浣她的纱,颦她的眉,过她自己快乐而朴素的生活。可历史老人却不同意,觉得这是暴殄天物,于是,先让勾践上演一出"卧薪尝胆"的好戏,然后匆匆将西施扯上了历史的舞台。

当初,勾践在越国境内征求绝艳美人,寻得西施时,我并不以为西施是处于自愿,真有"以身报国"的崇高境界。套用电影《无极》的一句话,那就是"跟着你,有肉吃",当然也有好衣服穿。一个小姑娘,能想到的大概也就是这些吧。

毕竟是大山里的姑娘,纵是有惊艳的国色天香,可在礼仪、歌舞、谈吐方面还有很大的偏差。于是,勾践先近大道筑美人宫,然后"饰以罗毂,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经过"三年学服"的精心包装和"洗脑",终于将一个率真朴实的乡下姑娘打造成一件报仇复国的美丽武器。西施学会了像夜莺一样歌唱,如燕子一般飞舞,懂得了撒娇、扮痴,还有察言观色的本领和机敏巧辩的办法,甚至,她可能还掌握了通风报信、下毒刺杀的功夫。做一个高级的"国际间谍",这都是必备的功课。

三年功成,越王勾践将这样完美的礼物送至吴王夫差。西施接受的训练非常有效,加上她天下无双的美丽和聪慧,果真是把夫差迷得神魂颠倒。西施用她高超的手腕和绝世的美色,糊弄夫差,离间吴王君臣关系,逼死伍子胥,把吴国搞得一团糟,到头来,终于实现了复国的梦想。

这位浣纱的美女,搞垮吴国,出色地替国家完成了"卧底"任务后,便不知所终了。有人说她投水自杀了,而另一种说法,是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里记载:"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就是说这个没心肝的越王恐怕西施知道的太多,便干脆杀人灭口,把她装进鸱夷(皮袋)里,沉到江里去了。这种可能不是没有,因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的勾践,做这种事是很拿手的。

还有另一种说法,很浪漫,也很圆满,那就是《越绝书》是所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后来范蠡弃政从商,资累巨万,成了天下闻名的大富商贾,那么,西施也应该成了大富婆,在她爱的男人背后,过幸福的生活。如果真是这样的结局,那西施可就有福了。

千古一叹:历史上有没有西施这个人,如今还是一个悬案。持赞成意见的,列举出《管子》、《墨子》、《孟子》、《庄子》、以及《战国策》和《楚辞》等史籍里都提到过她;持反对意见的,则严肃地指出在记载吴越兴亡的《左传》、《国语》、《史记》里,却都未见西施的名字。而为后世所乐道的《越绝书》、《吴越春秋》,又被正经的史家斥为杂史,并宣称经不起推敲。可便是真有这样的奇女子,正史除却帝王将相,会给她们一席之地吗?

妲己:真是古今第一恶女?

无论正史典籍,还是稗官野史,妲己都是一个蛇蝎美人,可谓千古淫恶的罪魁祸首。但历史的真实情况真是这样吗?

先说纣王,历代已经把他符号化成一个暴君的形象了。可这个形象离他真实的情况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春秋时期,子贡早就有点看不过去,他愤愤为纣王鸣不平,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

而在春秋时期,关于纣王的罪状还只限于"比干谏而死",到了战国,比干的死法就生动起来,屈原说他是被投水淹死,吕不韦的门客则说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汉朝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有了更生动的演绎,说是纣王剖开他的心是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圣人"的心是不是七窍。而在晋朝,皇甫谧因为职业是医生的缘故,写些文史文章的时候,又演绎出纣王在妲己的怂恿下,还解剖了怀孕的妇女,要看看胎儿形状。后世书生们根据个人好恶,纷纷加工演绎,以讹传讹,其谬岂不大哉?

同时,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逐步升级。从《尚书》里讨伐纣王的一句"听信妇言"开始,到《国语-晋语》:"妲己有宠,於是乎与膠鬲比而亡殷。"再到《吕氏春秋-先识》:"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都还是不太离谱的合理推断,再到后来,年代愈久,想象力就愈浓厚,写出来的史料也就愈生动,直到后世的《封神演义》,因为没有史家的顾虑,加上历代文人提供的诸多素材,演绎起来更是神乎其神。千古恶女的罪名,也终非她莫属。

那么,不禁要扪心自问:那些关于妲己近乎变态的行为,虽是后世杜撰,可我们为什么一直津津乐道,而且好像还很乐意把这些脏水泼在一个女人身上。

这不得不从纣王本人谈起。《史记-殷本纪》说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自然是个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大丈夫了。只可惜,也正因为具备这些过人的才能,所以骄傲自大,听不进别人意见,有着"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的坏毛病,"以为皆出己之下"。

实事求是地讲,纣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当时商朝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他的军队都装备着先进的青铜兵器和盔甲。而且他的作战部队中甚至出现了"象队",古书上就有"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的记载。因此,他的部队所向披靡,势力也非常强大。

纣王33年,周武王根据商奸,也就是纣王的亲哥哥微子告密,得知纣王大军尽出,都城内防御力甚弱,遂发兵奇袭商纣,在牧野展开决战。而当时商王的精锐之师远征东南,不可能及时赶回,因此,只好将70万东夷战俘及奴隶临时武装起来应战。《尚书》上的描述的那样:"流血漂杵,赤地千里。"绝非后世史书上所说的什么奴隶临阵倒戈,周武王兵不血刃赢得胜利。

纣王不肯投降,他选择有尊严地死去,所以自杀了。对于纣王的死,孔子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评价:"不闻王死,只闻一莽夫死矣!"大概也是感叹他太过尚武,忽略以德服人的重要性了吧。

千古一叹:给妲己翻案,也是给历史上所有曾是男人附属品的女人翻案。关于她的史料有限,年代又太过久远,所以讲她的历史,也就只能讲她如何被描黑的历史。讲她的失败,也只能讨论她依附的男人怎样失败。古代的女人,只是男人的陪衬罢了。成功了,享受荣华富贵,失败了,不但要搭上性命,甚至还要背负许多历史的骂名。

小周后:悲情美人的爱与痛

小周后爱的人,是大名鼎鼎的南唐后主李煜。

要谈小周后,就必须提及她的亲姐姐大周后。这位名宪,小字娥皇的大美人,虽比李煜大一岁,但貌美多才,通书史,善诗词,据说后主"玉楼春"、"一斛珠"实际上是她的手笔。另外,大周后精通音律,尤工琵琶。除此之外,大周后对于时尚和流行文化也颇有研究,曾"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鬓"之妆,当时"人皆效之"。由此可见,大周后端的是一位杰出的女"文艺青年",佳人配才子,自然很投李煜的脾气,因此自十九岁嫁给李煜后,两人恩爱有加,夫妻关系一直非常融洽。

大周后虽然漂亮聪明,有才气,可时间长了,终会有"审美疲劳"。风流成性的李煜开始把多情的眼光瞄向他的小姨子--小周后。马令《南唐书-昭惠后传》形容小周后"警敏有才思,神采端静",另外特别强调"貌尤绮丽"。这种气质性的美女,正合文学青年李煜的胃口,自然喜欢得紧。

可以想象,这种偷情事件对大周后打击有多大,心神俱灰的大周后终是含恨离开人世,年方二十九岁。这时的李后主,愧疚不已,史书上说他"哀苦骨立,杖而后起",我以为有"做秀"之嫌。

身为女人的小周后,最初被李煜的才情所吸引,成就一段"不伦"之恋,虽有点难堪,可毕竟被立为后,享尽了荣华富贵。可一旦遇到人生大的变故,小周后便只能独自面对男人性格酿就的苦痛和悲剧。

宋太祖的大军兵临城下时,将南唐小朝廷彻底荡平后,软弱无能,没有血性的李后主只好"肉袒以降"。关于小周后的最终结局,有种说法是被那个不懂怜香惜玉的宋太宗看上,并恣意蹂躏。

宋人有好事者,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图上太宗戴幞头,面黔黑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见明人沈德符《野获编》)。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的七夕,是李煜四十二岁的生日。经历了大喜大悲的李煜,索性这一天把自己的情绪痛快地表达出来。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虞美人》,性格暴躁的赵光义勃然大怒,当晚便赐予毒药,毒死了李煜。

李煜死了,也彻底解脱了。小周后觉得继续活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十国春秋》里说"小周后以后主暴殒,悲不自胜,亦薨"。看来,小周后应该是选择了自杀,随她的夫君而去。

千古一叹:小周后是传统女人中的女人,因为她最具古代女性悲剧的代表性。她的喜怒哀乐,都随着她爱的男人起伏变化。她是男人追逐欲望的美味猎物,她是男人张扬自我的私有战利品。她美的毫无个性,也爱的毫无原则。于是,她的悲剧,除却悲情,还是悲情。??

骑行天下

新藏线骑行——三十里的团聚

经过昨天的爬山,我们都已精疲力尽,早上啃了半块囊,收拾好就出发了。走了不到两公里,眼前的路被山洪冲断,我们只好涉水过河。冰冷刺骨的河水如同针扎在脚上一般,一下子把我冻得精神了很多。

路烂的不成样子,我们骑得很慢,早上刚出发时还有点冷,到了中午太阳出来,晒得人身上很不舒服。雅涵在前面,我在中间,存晗在后面,但是我们彼此之间谁也见不着谁。走到一个下坡,看到雅涵停了下来,原来是货架和支架断了。弄了半天,最后还是在路边捡了一段废铁丝绑上,还不怎么牢固。

再次上路,已接近中午,依然是遥遥无期的破路。过了不久开始逆风,路也变得更难走,一边靠山,一边临河。

无以形容的烂路,火辣辣的太阳,该死的逆风,无一不侵蚀着我的脆弱的心灵。三十里营房似乎遥遥无期,我又饿又渴又累,仅剩不多的水一次只敢喝一口。好在经过河口两条河的交叉处,路来了一个九十度大拐弯,逆风也没有了,这叫我兴奋不已。我把全身的经历再次凝聚,奋力向三十里奔去。

下午三点,终于到了三十里营房,这时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踉踉跄跄走下车子,苏姐赶忙给我端来已经泡好的热糖水,一下子喝了好几口,那种甜这辈子也难以忘记。

风水康西瓦

早上吃过饭,一切准备好之后,柏洁开始在路边等车,我们六个向前继续走。

昨天休息了一下午,加上今天早上又吃的很好,精神状态很不错,但是昨天添了大量的补给,整个后货架载重估计已经超过30公斤。走到一段缓坡碎石路,我很吃力,竟然踩不动。无奈之下,我只好倒掉了我的一个瓶装的两升水,继续上路,午饭过后也没来得及休息。就在我们吃饭的空当,顺利帮柏洁拦下了一辆皮卡,带她去康西瓦。

康西瓦达坂海拔只有4300m,而且是一个缓上型的,站在道班旁就基本上可以看到远处蜿蜒至顶端的路。到大阪顶有15公里的缓上坡,走了不久,开始起风。我们没法坚持骑,推也推不动,只好坐下等。六七公里整整花了我们三个小时,到顶时已是七点多了。

下坡后,眼前是一片开阔的谷地,远远望去可见下边远处的溪流,而上空则是白云遮天。

康西瓦的下坡路路基本上都成了河床,坑坑洼洼,很是难走。但这还不是最糟的,下到前边不远,一条河冲断了公路。河水湍急,从上直冲下来,翻滚着泥沙。最后我们还是跌跌撞撞的过了河。然而不远处有一条更大的河摆在眼前,只得再次涉水过河,我的驮包在过水时被全部打湿。再次上路,脚在冷风中被吹得麻木。

我们今晚投宿的地方是一个开矿的板房。经过了大风和山洪的摧残,我们一个个都像蔫茄子一样。还好板房里湖北的老乡格外热情,暖暖的火炉,暖胃的热水,在这大山深处,我们感到无比温暖。

骑不动了

昨天晚上七个人睡得很是舒服。早上起来收拾好后,雅涵先走,柏洁和苏姐则决定搭车前往,我们四个继续往前骑。再次回到破败不堪的公路,我感觉身体越来越乏力,走到一个里程碑边,便停下来休息,吃些压缩饼干,顺便看能否搭上车。

经过休息,我感觉好了许多,继续往前。糟糕的路实在难行,灰尘弥漫,前方也看不到尽头。我们四个互相鼓劲,慢慢的经受着折磨。两边高耸的山体寸草不生,偶尔能看到两边之字形上山顶的小路,还能听到山顶钻探机发出的隆隆声。此时距我们的前一站大红柳滩还有二十多公里。在炎炎烈日下,我们一遍遍的休息,一遍遍的上路,终于在下午两点多到达红柳滩。我们决定今晚在这里住宿。

恰巧在这里碰到了反走新藏线徒步的超人、大圣还有一个荆州老乡。下午,我们在红柳滩上看他们去找绿宝石,看羊儿吃草,看山看水,很是惬意。看来今天被风阻于此也是不错的。

奇台达坂的暴风雨

早上雅涵感觉不舒服,决定搭车去阿里狮泉河看病,我们五个准备出发。一段陡上坡之后,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509道班。说是509道班,其实在K511处,房子不大,早已经废弃,里边乱七八糟,墙上遍布各种涂鸦,我们就在此解决午饭。

中午高原上的天空总是那么蓝,云朵漂浮在空中,看起来那么低,天高云淡的感觉,让人很惬意。再上到一个较平坦的山丘之后,我们稍作休息,欣赏这不知何时才能再见的美景。

一段上下坡后,刚刚晴空万丈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还刮起大风,随后竟下起了冰雹,我冻得鼻涕直流。半小时后,冰雹小了,我们继续赶路。到了海拔5200米的奇台达坂陡坡,我们早已精疲力尽。

晚上八点,又开始下雨。我们赶到奇台达坂顶时天已黑了。远处望去没看到一处房子,此刻我开始担忧今晚的住宿问题。下了达坂之后,我竟然发现在离公路不远的谷地上有一个帐篷。帐篷里是一个维族大哥,同意我们借宿在他的帐篷里。

也许这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你永远不知道前方会有怎样的惊喜!

最美丽的云朵和晚霞

早上起来,寒气逼人。好在今天是个大晴天,蔚蓝的天空,湛蓝如洗,飘着朵朵白云。沿着颠簸的土路,我们像蚂蚁一样慢慢向前行。一个多小时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洼美丽的湖水,在阳光的照耀和蓝天的衬托下,散发着一片纯洁的蓝色,这就是大地赐予我们的美好礼物。

路拐过一个大弯之后,突然下降,云看起来更低了。接近中午,阳光暴晒,我们就借着云朵下的阴影避开阳光。一路走,累了下来休息,慢慢数着路边的里程碑,心里多了一些对前方的憧憬。

甜水海,又一块美丽的水域展现在我们眼前。午饭过后,继光、苏姐、柏洁决定在这里搭车,我、存晗还有建鹏继续上路。上路之后就是逆风,让人很不舒服。气温渐渐降低,又遭遇上斜逆风,吹得我右边的头和大腿越来越疼,我停下来戴上护膝,还是无法缓解疼痛,越来越没力气骑。于是就慢慢的在后边晃着,想要尽量靠近前边山下挡风的地方。

快十点钟,太阳落山了,一直追赶我们的乌云也没有追上我们,反而给了我们一次美丽的晚霞。我们在K612里程碑处找了一处凸起的小土堆,扎下帐篷,吃了一点饼干后就睡了。

走过死人沟

早上醒来,吃了一点压缩粮食,收拾过后就上路了。路有些松软,大大增加了阻力。今天状态比较好,我一口气骑了28公里,直到K640。路上没见到一个人,倒是见到了几只藏羚羊。走了不知多久,开始缓上坡。这里有点绿草,就有了藏羚羊,偶尔也会看到一些草原上打洞的老鼠。

经过了连续的上坡下坡及破破烂烂的路之后,我眼前又出现了一个湖泊。沿着湖骑了好久,风景美不胜收。

经过了一个大上坡之后,眼前是下坡,坡底又是一片湖水,死人沟就在下坡不远的湖边。下到湖边之后,我终于见到了湖中的房子,被湖水淹没一截。湖很美丽,但肚子饿,来不及细看就继续往前走。终于到了山城饭店的门前。四十多分钟后,建鹏和存晗赶到了。吃过饭,整理好东西,出山城饭店就是大上坡,下来歇了好几次。到山顶时太阳慢慢落山了,气温骤然下降。快十点多,我们在路边一稍微平的地方扎下帐篷,看了一下里程,刚好在K695旁。

你好,西藏

一般说来,走新藏线要做三件事:死人沟里睡一觉,界山达坂撒泡尿,班公湖里洗个澡。

昨天因为赶路,没有做成这第一件事。不过昨天露营的海拔高度有5000多米,比死人沟还要高。早上起来,天气很好,接着昨天没下完的坡继续下。今天就要结束在新疆的日子,即将进入西藏了,我们都很兴奋。在经过了一个山坡之后一拐,便看见了一个湖泊,这是新藏交界处的龙母错,很漂亮的一个湖泊,不远处就是新藏交界的地方,大约在K707处。

进入西藏之后,路好了起来。不久就是一个大下坡直接下到湖边,公路沿着湖边向前,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还有上到山顶的公路。

这一带路都是红色的,一直是陡上坡,简直是要命。下山路很缓,下了没多久就变平路了。路两边可以看到大片的羊群,偶尔有一两个牧羊人,还有黑黑的牦牛,悠闲地吃着草儿。半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松溪。吃过午饭,休息好之后我们准备出发了。前边还有今天另外一个5200多米的达坂,红土达坂。我们在路边看到了一些游牧的藏民定居一处放牧,就在那里搭起帐篷,有的炊烟袅袅,一派田园风光。上到红土达坂时,四周阴云密布,一场雨又避免不了了。

下山时,迎面过来一个反骑的女孩子。我们互相问了一些路况,听她说前边直到多玛乡都没有废房子(后来知道并不是),这让我们一阵担忧,道谢之后加紧速度往前赶。此时已经是小雨在下,温度下降了不少,很冷。我们加快了速度,冒着越来越大的雨往前走。不久,我们开始沿着一条河顺流往下,河里的水泛着红褐色,翻滚着向前。雨渐渐停了,我们趁着下坡,好好享受这速度。天黑下去了,我们边走边寻找宿营的地方,在K795路碑边时,看到有两个大帐篷,还有很多藏民,我们向他们借宿,他们爽快的答应了。

我们回到帐篷简单吃了些东西,铺好睡袋,接着就睡觉了。今天骑了整整100公里,翻了两个5200多米达坂。

雨夜露宿

早上醒来已是九点多,外边下着雨,很冷,下过雨后的山间漂浮着浓重的雾气,如同仙境一般。十点多,雨渐渐小了,我们准备上路。骑了不到二十公里,下来休息了很久。今天似乎对这糟糕的路都很不适应,吃了一些干粮再次上路。经过一片湿地,我们看到一个湿地保护系统,有很多不高的树,左边的山很高大,公路一直沿着山底的边线延伸。没走多远就到了多玛乡,这个地方还比较大,进进去之前先由武警检查我们的证件,然后登记,再让我们过去。

休息好之后出发。出多玛之后是一片水草丰美的湿地,一些人在水边洗衣服,看过去一大片水草,很好看。中午天气晴朗,很热,不过远处一大片乌云向我们这边移动,要是走快些还能避免雨淋,于是我们加紧速度。出多玛几公里,就遇到一个十多公里的上坡,到了顶上,此时天已经阴了下来,温度也降了很多。休息了一会,我们开始下山。没几分钟,雨如期而至,不一会儿路面就积了很多水。我们也顾不得甩起的泥浆,只是任凭车子往前自由滑行,不顾风雨。

下到底时眼前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湖泊,很漂亮,但我们来不及过去看。下坡完之后路向右拐,我的手都冻僵了。走了很久都没有房子,一直到天完全黑透。雨渐渐停了,四周一片漆黑,远处也看不到一点灯光,借着微弱的手电灯光,我们慢慢的骑着。

在晚上十一点,我们终于赶到了K880。我已经困得不行了,把车子搬过路边的一个深沟,到沟那边的空地上,找了一块平地,扎下帐篷,什么都不想吃就睡了。

写在后面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在2005年。高一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偶然在杂志刊物里看到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立刻被那漂亮的封面和主题吸引,于是每个周末吃完午饭就匆匆赶到图书馆找杂志看。高中三年,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伴随我度过的。它让我看到了外边的世界,让我每次徜徉在如梦幻的风景中无法自拔。看着里面美丽的风景,我不止一次幻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够亲眼去看到这些美景。

爱上旅行,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行走在祖国大地上,感受这片土地上的众多风物人情,体会在路上的心灵感受。敞开心扉,亲近自然,把自己完全置身于广阔的土地上,远离尘世的烦扰。在万籁俱静中,让自己的心灵静静接受洗礼。旅行让我明白:只要你想做,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此刻,我的思绪仿佛又飘飞到新藏线上。难忘在麻扎忍着剧烈的头疼在黑夜里推行六公里到204道班,难忘在黑卡饿得没有力气却强忍着一步一步上到山顶,难忘晚上十一点在海拔4930米的拉梅拉山口顶着暴风骤雨下山,也难忘柏洁、苏姐、继光,难忘新藏路上的坎坷风雨。

旅行是漫长的,由于篇幅限制,这样一个精彩的骑行故事暂时连载于此,而旅行的故事,还在继续。请大家关注个人门户,继续分享骑行中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