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e 380 magnet:魏晋南朝教师怎样教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7:48:21
西汉初年的名儒董仲舒,名冠当时,前来受学者不计其数。董仲舒深有乏术分身之感,因此,为了使每一位弟子都学到真实的本领,他选拔较早入学、且学术通明的弟子,教授晚入学的弟子,等这些较晚入学的弟子学业达到一定水平,董仲舒再亲自教授。
这种教学方法相对于孔子因材施教来说,是一种创新。自先秦直至两汉,教学方法一直受到施教者的关注。但因为施教者和受教者不同,及所处环境各异,而存在一定差异。到魏晋南朝时期,教师在继承上述教学方法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
讲诵法
讲诵法通过教师向学生讲解和诵读教材,以达到传授和学习知识的目的。曹魏名儒董遇在教授弟子习经时,就先让学生“先读百遍”,强调“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然后再亲行教授。讲诵法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诵读。此方法在当时较为流行。萧梁名儒伏曼容在自己家中设立学堂,自己高坐讲台,为诸生讲解经义,来听课者多达千人。无论是生徒的熟读成诵,还是教师的授文讲义,都要求学生熟记和背诵经文,因此,史书中常有诵书的记载。东晋儒士范宣10岁时就能诵《诗》、《书》(《晋书·儒林·范宣传》)。
辩难法
辩难,亦称诘难,这种方法在汉代就已出现,主要以探讨经文异同、激发学者深入思考、阐明经文大义为主。在辩难过程中,学者们各不相让,有以“辞长胜人”的特色。魏晋南朝时期,玄风甚炽,清谈风靡士林。在辩难传统与清谈现实的双重影响下,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师生相互诘难,自由辩论蔚为风气。萧梁时期的陈之敬,因善长《孝经》、《左传》而远近闻名。16岁时,应召对策《春秋左氏》、《孝经》,名次最高,获得“当世颜回”的美誉。梁武帝爱其才华,召入面试,亲自论难,陈之敬剖释纵横,应对如流,左右莫不嗟服,得到梁武帝的赏识,官拜童子奉车郎,赏赐优厚(《陈书·陈之敬传》)。陈朝名儒袁宪,萧梁时曾入国子学学习,在学一年后,国子祭酒周弘正亲临讲学,众弟子均来集会,当世名儒谢岐、何妥等亦来听讲。席间谢岐、何妥递相阐明义端,深极理致,袁宪与他们往复数番,应对敏捷。当时学众满堂,观者无不紧张,而袁宪神色自若,辩论有余。周弘正也屡次提问,试图难倒袁宪,但袁宪随问抗答,剖析如流,深得世人赞誉(《陈书·袁宪传》)。通过上述故事,可以看出当时辩论之激烈。
受官学侵染,私学中亦不乏此法。如梁朝庾承先幼年时曾受学于南阳刘虬,强记敏识,超越群辈;玄经释典,无所不悉;九流七略,咸所精练。地方长官欲任用他为僚属,他没有前往,而是与道士王僧镇同游衡岳。晚年时,授学于士台山,远近名僧,咸来赴集,论难锋起,异说多见,庾承先相继酬答,令前来论难者受益匪浅(《梁书·处士·庾承先传》)。再如韦睿,暮年时亲自教授诸儿学习经学,三子韦棱尤明经史,为当世称颂。韦睿每讲授时,都令韦棱辩说,韦睿则剖析讲解,令其信服。(《梁书·韦睿传》)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加强,也有益于学术的交流。
覆讲法
覆讲法是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进行复述并宣讲的一种方法。如萧梁许懋14岁时,入太学学习,主修《毛诗》,白天领会老师所讲大义后,晚上则覆讲,同学听者经常有千人(《梁书·许懋传》)。对于这种方法,周一良先生认为:“当时学习有所谓覆及覆讲之制,儒生与僧徒皆用之,实为一种考核及辅助听讲者加深理解之方法,亦即后代私塾中背诵及回讲之方法也。”此种方法在魏晋南朝较为盛行,不仅普通教师应用此法,而且一些高僧也通过此法宣讲佛经。这种方法的运用不但可以考核覆讲者,而且也可以辅助听讲者加深理解。
递相传授法
这种教学方法早在汉代就有。如前文所述的董仲舒就曾采取此法。东汉大儒马融亦用此法。马融门徒多达四百余人,每次升堂进者五十余生。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马融每次都让高业弟子传学于郑玄(《后汉书·郑玄传》)。不难看出,所谓递相传授法是教师对部分弟子进行亲授,再由这些得到真传的弟子依次教授同门。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学生较多的情况,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此种教学方法为魏晋南朝所沿用。如西晋隐士杨轲学业精微,养徒数百。即使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亦不能亲言教授。如果想受学,须旁无杂人,教授入室弟子,然后再令入室弟子递相宣授(《晋书·隐逸·杨轲传》)。同汉代此法相比,又有两点差别:其一,“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所谓入室弟子当是高徒,这种创新有利于个别教学的实施;其二,“欲所论授,须旁无杂人”。具有明显的保密性,不利于整体教学的发展。
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在实践中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的方法,这种方法多应用于实践性较强的私学中,这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特殊性有一定联系。如南朝刘宋时期的王微,熟谙医学典籍,颇晓中药,尤信《本草》,教授生徒,每年春秋令节,亲自带领两三个门生入山采药(《宋书·王微传》)。中医之学,识药是本,王微亲领门徒采药,是以实践的方法让生徒精通。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行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
作者:高慧斌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