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兜是什么意思:雕琢技术与原始冶炼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06:34

新石器时代石器制作技术的改进,出现了不少专用工具,这使手工业内部进一步出现分工,出现了雕琢玉器的专业工匠,创造了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礼仪制品和工艺品。这些物品在今天看来虽貌不惊人,但在缺乏金属加工工具、又无专业设计人员的情况下能够制造成功,当可看做人类智慧的一种结晶。
  玉器是新石器时代许多地区的居民都很喜爱的物品,所以各地出土的玉器数量很多。目前发现最早的玉器是辽宁省阜新市查海出土的玉龙等制品,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但在史前时期出土的玉器中以北方的红山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化的居民制作的玉器数量最多,雕琢技术的水平也比其他地点要高。
  玉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是指一切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说文解字》中,许慎给玉字下的定义是“石之美者”。因此,广义的玉,泛指许多美石,包括汉白玉(细粒大理石)、玉髓(石髓)、密县玉(石英岩)、岫岩玉(蛇纹石,包括鲍文石)等。狭义的玉,则专指软玉和硬玉。软玉的硬度为 6—6.5 度(莫氏计),比重为 2.55—2.65。硬玉的硬度为 6.75—7 度,比重为3.2—3.3。据鉴定,我国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出土的玉器主要是软玉。来源主要有新疆和阗、河南南阳、陕西蓝田(独山玉)、辽宁岫岩等。玉之色泽与其含有微量元素有关。如含微量的铬,使其呈翠绿色;含亚铬酸盐(铬和铁的氧化物),则使其呈黑色或灰色;含氧化亚铁,使其呈淡绿色至黑绿色;而氧化铁使其呈黄色、黄褐至黑褐色;钛使玉呈淡黄色;硅酸锰使玉呈紫色或紫红色;氧化锰则使玉呈黑色或灰色。不过,不同元素或化合物的同时存在,也会在呈色方面互相影响。
  古人对玉的喜爱,可能与它的色泽、质地等有关,这是古人在精神生活方面对美的追求所进行的一种新的创造。这种创造是对具体形象的创造,它藉玉的各种色泽与细腻的质地制作出各种装饰品与艺术品来丰富和美化生活。他们基于对美的事物的想象所进行的创造是存在于想象中的美的蓝图的再现,所以是对美的追求的一种体现。至于他们所做的玉器中有些形制奇特,所刻的纹样神秘,则与他们的意识、信仰等有密切的联系。例如阜新查海及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龙和良渚文化中出土的玉琮上雕有“神徽”图案,可能与古代的图腾崇拜或人们信仰的某种神灵有关的。
  制作玉器的工序与制作石器的工序大致相同,即也有选材、切割、琢磨、钻孔等步骤。但因多有纹样装饰,所以雕刻花纹并作抛光处理就成为制玉工艺中很重要的环节。同时,有些玉器要求显示其色泽的晶莹,或求其玲珑透剔,所以技术的难度也就更大一些。如良渚玉器中的几十厘米长的方形玉琮,琮体中空,既要其壁薄,又要雕刻出具有特定寓意的纹样,这就要求先选用合适的玉料,切割成合用的琮体,钻孔时上下直径一致,并雕出粗细、深浅不同的线条构成装饰纹样,最后进行抛光。这期间,每道工序都有特定的要求,制作时相当细致,其技术要求是很高的。制作这些玉器,若非专业工匠不能胜任。当时制作的玉器,除了上面提到的琮以外,还有礼仪用的斧、钺、刀、铲、璧、冠形器;装饰用的玦、璜、管、珠、镯、坠以及串饰等等。岩石作为制作工具的原料,人们最初只求其硬度达到一定要求,并不在乎它的色泽。但在选材时一旦发现这样一些美石,便引发出制作装饰用品,或礼仪性物品。这是社会生产力获得发展,人们的需求趋于多样化的反映。
  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工匠们还选择了水晶、玛瑙、绿松石、孔雀石等不同原料,制作各种装饰用品。有的还用于玉或象牙雕刻制品上,于是出现了镶嵌术。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牙雕制品,如大汶口文化中出土的象牙雕筒、透雕象牙梳,是镂雕工艺发展的明证。此外还有模拟花朵的单环、双连环、四连环的花纹牙串等。大汶口文化晚期还出现了镶嵌绿松石的骨雕筒、象牙琮等比较高级的工艺品。红山文化中出现的女神像与孕妇塑像,是雕塑工艺用于宗教信仰而创造的另一种工艺品。女神头像的双目用玉石镶嵌,更能达到传神的效果。所有这些,都是雕琢技术不断得到改进的产物。在缺乏金属工具的情况下,能制作出这样一些工艺品,更体现了工匠们的智慧与创造才能。
  冶金方面的知识,也是在生产活动中逐渐被认识的。最初发现铜金属,可能是自然界存在的自然铜。自然铜的含铜品位可以高达 90%以上,人们拣拾到自然铜块以后,只要冷锻即能制成铜刀一类小工具。以后,在烧制陶器时,偶然放进陶窑的铜矿石,在烧陶过程中,在高温条件下被熔炼成铜液(如陶器的烧成温度在 950℃~1050℃,已接近铜的熔点),冷却时又凝成一定的形状。久而久之,当人们认识到铜金属的这些特性时,炼铜术就被发明了。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遗址中已经出土了不少铜金属制品。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人工冶铜制品是陕西临潼姜寨出土的圆铜片和铜管状物,经鉴定为黄铜。鉴于它所含的杂质较多,研究者指出这类早期黄铜是用含有铅、锌的铜矿石在炼炉中熔炼获得的。这两件铜制品的年代距今约 6400 年。甘肃东乡林家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铜刀,距今约 5000 年。据鉴定它含锡 6—10%,为锡青铜制品。距铜刀的刀口一、二毫米宽处有树枝状晶向排列,说明它是铸造的工具。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青铜铸件。
  迄今发现的早期铜器,以甘青地区为最多,此外,中原、山东地区均有出土。甘肃永登蒋家坪的马厂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两件青铜刀,距今 4300 年左右。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铜器有 45 件,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装饰品三类。其中 12 件经过分析,确定为红铜 7 件、锡青铜 4 件、铅青铜 1 件。齐家文化距今约 4000 年。
  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中,在一件骨凿上发现有附着的铜绿,含铜为 9.9%。这一发现或可说明,距今 5000 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的先民对铜金属也有了初步认识。山东胶县三里河、诸城呈子、栖霞相家圈、长岛的店子及日照城安尧等地的龙山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铜锥、铜片、铜炼渣等遗物。其中铜炼渣一再出土,说明采冶业已经出现。山东地区出土的铜制品中,成形者仅铜锥一种,是冶铜业处于原始阶段的反映。在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中还出土有小件铜器,详情在夏代科技成就中介绍。
  上述这些地点出土的铜制品都是工具、武器与装饰品等小件器物。它们的加工方法有锻造和铸造两种。其中红铜制品比青铜器要多。青铜器中锡铅的含量较低,每件铜器中锡、铅的含量也不一致。从这几个地区的出土物看,山东地区采用的锻造与铸造技术比较落后;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中,锻造技术要比同时期的铸造技术略高。如武威皇娘娘台出土的 30 件铜器中,锻造的四面体铜锥、铜凿和铜刀等,制作都很精致,而铸造的同类物品则显得厚重和粗糙。出现这种情况,说明锻造工艺较易适应各种铜金属材质,故发展较快;但铸造工艺因受到当时的铜金属杂质较多、铸造技术也较复杂等条件的制约,在人们还没有完全懂得青铜优于红铜的特性等情况下,铸造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上述发现说明当时的青铜业还处于低级阶段。一旦铸造技术有所突破,青铜业就发展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