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归2015第二部完整:李广难封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54:16

        李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西汉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中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李广虽然在他的一生之中历经大小战役七十余战从军四十七年,屡立战功但最后还是未得封侯落得自杀的悲剧结局,也就是后人常说的“李广难封”。“李广难封”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有这样的记载: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出身于军人世家,身怀绝技,英勇善战。从这方面来看,没有什么不利的因素,不出意外,是可以功成名就的。  从李广的战斗生涯来看,他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勇”和“善射”。刚出道时,他就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说他:“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为什么子不遇时呢?因为那时没有大规模战争,作为军人,李广没有发挥的空间。不过,李广的表现肯定是非常有震憾效果的。接下来,平定七国之乱时,夺取了吴军旗帜。与匈奴作战时,追杀射雕者,遇匈奴大队镇定自若,被俘能夺马而回,被围能稳定军心等到援军,这些都脱不开“勇”字。 “善射”就不用多说了。         在治军方面,他是怀柔派,非常善待自己的士兵。很多古代将军追求两个极端,要么让士兵爱自己胜过爱亲人,要么让士兵怕自己胜过怕敌人。这样的部队会很顽强,能承受大的伤亡。李广就属于前者。同期的另一个将军程不识治军要严厉得多,并且批评李广的部队自由松散。不过要注意一点,李广很注意军容军纪,因此他的部队也没因为军纪不佳而被敌军袭破。所以,作为一个将军,李广也是很优秀的。  看到这里,李广好像没道理不能封侯。
      为什么一世英名的李广会有这样的结局呢?        首先,政治立场不坚。李广的先祖叫是秦朝将军李信,故居槐里,曾率军战败燕太子丹。李广家世代善于射箭,李广年轻的时候从军抵御匈奴,杀敌有功拜为汉中郎。汉文帝曾这样评价过李广:“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皇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孝景帝刚刚登基的时候,李广为陇西都尉,升为骑郎将。“吴楚之乱”的时候,李广为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出击吴楚军,夺取了吴楚军旗,名声大嘈。但李广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接受了景帝弟弟梁孝王的将军印。睡卧之榻,岂容他人酣睡?李广的这一行为引起景帝的极度不满,错失第一次封侯的机遇,直致后来景帝对这件事也耿耿于怀,始终没有给李广封侯的机会。
        其次,性格过于冒险。李广任上郡太守的时候,天子派一中贵人(宦官)去李广军中作监军。中贵人有随从骑兵数十人,路上遇见匈奴三人发生遭遇战。双方对射,中贵人受伤,其余随从全部伤亡。中贵人独自逃到李广处,李广说:“此三人必是匈奴的射雕人。”于是带百骑去追赶,李广自己射杀二人,生擒一人,果然是射雕人。这时不远处突然出现数千匈奴的骑兵,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的骑兵,到山上不远处布阵。李广的手下非常惊恐,准备逃走。李广很沉着说道:“我们现在离大营数十里,如果现在逃走匈奴人一定会追击,那我们将成为他们射箭的活靶子,一个也跑不了。我们不动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在诱敌,肯定不敢轻易的攻击。”李广命令继续前进,离敌人还有二里左右的地方,又命令将士下马解鞍,并没有逃走的意思。匈奴的骑兵不敢近前,李广与十余骑突进射杀了敌一骑白马的主将。回来依旧解鞍,放开马匹,令全体士兵躺下休息。到了晚上,匈奴兵怕汉军有埋伏,皆引兵而去了。到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命令回营,大军因不知道主将去了哪里,所以也一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作为主将为一时之怨,贸然带少数人采取行动,如果不是当时的沉着和匈奴人的猜疑,将会出现的结果不言而喻。一位主将应该具有大局观,不能在不明形势的情况下做无谓的冒险,这也是李广一直没能取代卫青为攻击匈奴主帅的原因之一。
            其三,带兵之法不高。汉景帝驾崩后,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继位。大家都认为李广为名将,于是从上郡太守调任为未央宫(武帝寝宫)卫尉(卫队队长),程不识为长乐宫(太后寝宫)卫尉。程不识曾与李广一起出击过匈奴。李广带兵简易,部队没有建制、不站岗、不巡逻,但胡兵畏惧李广,不敢攻击。常常对程不识发起进攻,但程不识为人廉洁,谨于文法,部队纪律非常严明,防守严密匈奴也得不到任何便宜。《史记》还有一段记载: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馀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近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可以这么说李广是当时人性化管理的楷模,他是以个人的威信和人格魅力来带兵,士兵甘愿为其死战。但这种带兵之法只适合于小规模作战,真正在与匈奴的大规模决战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武帝之所以不委任李广做主帅肯定有这方面的原因。
        其四,错失表现良机。    历史上著名的“马邑之谋”以泄密宣告破产后,公元前128年(元光五年),武帝曾组织过一次小范围的对匈奴作战,这也是西汉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出击。具体情况是: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大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共四路军队各带一万人,出击匈奴。卫青长驱直入攻击到龙城(今太原,匈奴的腹地),杀敌七百。公孙贺没有遇到匈奴兵,等于到蒙古草原旅游一圈,无功而返。公孙敖碰到匈奴主力,损失了七千人。李广没有辩明匈奴主力情况,全军覆没,而且自己也被俘,虽然拼死逃回,但由于损失惨重,自身被俘,被贬为庶人。
可以说这次的小规模作战是武帝对将来要委以重任的几位将军的考察。李广自文帝、景帝及武帝登基的前七年,对匈奴的作战态度一直是以防御为主,应该说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守城将军,但由于自身的局限在长途奔袭突袭匈奴的战场中难以发挥优势。后来李广被重新启用任右北平太守,匈奴听说,数年不敢进犯右北平。在以后数年的对匈作战中,李广也没有很大的军功,终不能得以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