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大道唐媛个人信息:再论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7:10:24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因为图书馆里面有书,有很多的好书和没有看到的书。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到图书馆去看书,在书中我领悟了不少东西,在获得思索的乐趣同时,我也受到真善美方面情感熏陶。图书馆是我精神的乐园,书就是我灵魂之天堂!

  有人说,上帝赐给我们肤肌是用来受苦的,唯精神自由。我们的心灵却常受着各种利益的诱惑,俗世的羁绊,又何曾自由?然而,我想,肉体的磨难常是通达魂灵自由之境的路径,没有经历苦境与煎熬的心灵是不可能参透人生的况味,体悟生命的真义,获取灵魂之自由的。而精神的自由之神由常在书中,读书,始能得之。

  读书之乐,乐其真趣,感其性情,美其意境,得其思想。读书之乐,非世俗感官之乐,乃赏心悦目之乐,乃拍案惊奇之乐,乃一咏三叹之乐,乃荡气回肠之乐,乃心灵共鸣之乐,乃茅塞顿开之乐。读书之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乃人生至乐。

  读书之乐,实非不读书者和不好读书者所能领受得到的。培根说:“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以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书可以为友,在你寂寞痛苦之时,能为你排遣寂寞、抚慰心灵;书,可以为师,在你迷惑无助时,能为你指点迷津、传授智慧;书,就是“上帝”,在你动妄念的那一刻,及时赐你以清醒和善愿。书,是我们灵魂的清洁师,能刷洗掉你灵魂的污点、心灵的歹念,赠予高贵的人格和善良的品性,种下爱愿和幸福。读书之乐,乐在其中!

  培根说,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那么书,就是通向幸福的捷径,就是通往精神伊甸园的光明大道。

  书,是提升自己的阶梯,是加强修养的法宝,是改善心性的灵药。没有书,我们就像一个从小没奶吃的野孩子,即能成材,总嫌营养不良,发育不荠,嫌其面色枯萎,形象粗砺可憎。黄庭坚有言:“人不读书,则尘俗蒙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在他看来,不读书则难免受俗世所绊,受尘俗所染。眼光、见识不免粗俗鄙陋,谈吐寡味乃至不堪以至令人生厌,不可与之交。“欲与人交,先与书友”是见道语,也是老实话。

  然读书能否能出乐趣和智慧来,则是与人的读书目的、兴趣、天资及勤奋等有关联的。鲁迅就说过,读书至少可以分为两种,即职业的读书和嗜好的读书。为职业、为生计而读书大抵是没有多少乐趣可言的,甚至还是一种折磨与痛苦。由此看来,要得读书之乐,需得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为“嗜好”而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当今许多人,尤其是我们青年人的读书观,这不免流于功利,堕于俗套,陷入“为职业而读书”的圈套了。学业,一旦成为我们获取钱财、功名、美女的工具,得之必弃,书即成废品。这种人又岂能窥见读书之真趣?只有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读那些能启迪人智慧的书,始能让你我感到身心舒畅,心旷神怡。

  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亦需要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领悟真义的禀赋与意志。读书,犹如烹饪,书只是材料,吃苦之精神犹如薪火,领悟的禀赋有如厨师之手艺,光有薪火,只能保证把饭菜做熟,再加上“思考”这一高超的烹饪手法,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烹饪之乐常在烹饪的过程中,读书之乐亦常在领悟的途中。

  书,是智慧的载体,天资高者先得之,天资拙者亦可用勤补之。然而,许多人似乎都不明白这一点,自视资质笨拙者往往不愿努力就先弃矣,是以“智者更智,拙者更拙”了,不可取。“勤能补拙”,宜天下读书人共勉之!

  然而,求知亦需明辨。坏书害人,好书才能教育人。叔本华告诉我们,读好书首先要不读坏书。善读书者,书的好坏自能一眼辨明。读的书多了,好坏一眼可辨。一个较好的办法就是先书名,若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可再读目录,并从中随机选读自己感兴趣的一章,若感觉有所启迪,可细读之。此法并不总见得见效,但亦可取。读好书的第二个捷径就是多读大师的书。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其思想和见识自有常人不及的地方。大师的书,多是那些传世不朽之作,历久不衰。读他们的书,就意味着你能以更快捷的方式获得了更多深邃而伟大的思想。也可适当关注图书排行榜,大众的品味虽容易流于浅薄,但也是获取好书资讯的一个好的且便捷的途径,尤其是获取关于生活、励志类好书籍一个途径。另一个捷径就是多和你身边的那些知识、阅历丰富的长辈、师长或是那些优秀的、喜好读书的同龄人交流,了解他们常读的是什么书。这样便可省去许多挑书的力气和时间,省下不少的宝贵的光阴。

  读书,是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有所收获的。韬奋说:“研究任何学问,欲求造诣深邃者,也不可不有几分呆气。”这呆气即是投入的境界。读书最忌浮躁,读书不“呆”,便难成气候。唯有投入,始能深入,也才能领受到著书者的大智慧。然而,我想读书也是需要几分灵气的。这灵气,即想象、创造。借他人之才气、智慧与知识,或可得新的体悟,茅塞顿开;或可另辟天地,自立新说。只有呆气而无灵气,即成书呆;只有灵气而无呆气,终将流于浅薄。故大凡圣贤,多是才子,也是呆子!

  读书,是一生的事业,非一朝一夕的短工,需用一生的精力去经营。我今生愿为“书奴”,爱书,惜书,读书,啃书…..以书为友,以书为师。以读一好书为乐,以少书为忧;以读一美文为趣,以无书为耻。愿终日与书同眠,以遣寂寞;祈一生与书为伴,以达极乐。有书的日子,就是我幸福的日子。

  读书,使我的精神变得更富有,让我的生命变得更精彩。读书,是一种经历,让生命跨越时空,享受历练与睿智;读书,是一种情怀,关爱自己,关爱他人,渴望倾听;读书,是一种感悟,亲近生命,走入心灵;读书,是一种幸福,与好书交朋友,与作者谈心,畅游古今,获益怡情。

  孔子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然君子乐书!

  步入中年人生,岁月早已慢慢褪去了身上的许多躁动,渐渐地学会了用一种态度,把平淡和坦然、平和与宽容,缓缓地从眼里写进心底.不再把什么事物都想象得那样美好,不再去过多的奢求什么。回忆走过的岁月,一如寒江边上孤舟垂钓的老翁,独守那份宁静与从容……

  在读书的时光里,在图书馆的静逸中,心绪常常独居一隅:四十多年的人生,虽碌碌无为,可也算是一部五味纷杂的人生中篇了。生命就是这样从自己的啼哭声中开始到别人为你啼哭声中结束,在整个生命的历程中,他(她)得到过或者留下过什么呢?

  读书的习惯,得益于我的父亲,那时没电视之类可看,好在家里有许多的书,我整天像条尾巴似的颠儿颠儿地跟在哥哥的身边,见他看书,也就跟着看。《红楼梦》、《西游记》、《西厢记》…囫囵吞枣地看了个遍,那些都是些小人书,可是什么也没看懂。再后来,上了学,识了字,渐渐地发现那片文字的丛林竟是那样的风采诱人:古今中外、历史典故、名人大家……灿若星汉。

  常常静静地,徜徉在唐诗宋词的河流里,细细地品味语言的精深妙曼,给自己平淡的生活增添几许风雅的章回。在“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夜半歌声中,似乎看到了那位伫立客船上的唐朝诗人;读着“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诗句,才发现生命的原野是如此的美丽。翻开那沉淀着几千年历史的厚重长卷,在边塞的胡歌羌笛中感受着绵绵的浩气,拂去大漠黄沙的薄云,采一缕昨日岁月的悠悠长风,感受着先哲的智慧与灵气…….你会自然在心里充满着一种随时都会汩汩流淌出来的快乐。读书,使我学会了在心灵的苗圃里为自己种一株快乐的树。给自己给他人一抹温暖的阳光。这是一种永久的快乐,它持久而永恒。

  随着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介入,知识的多元和快节奏的工作,让人已无足够的耐性去看完一本书了。便是自己,也是好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上几本书了,这叫我惭愧。有人读书是为了现实、为了功利和某种需求,有人读书是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读书中享受快乐,享受心灵的愉悦。前者是一种需要,后者是一种境界。的确,书是要用“心”去读的。静静的,读欧阳修的散文,你会嗅出自身的俗气,感觉到文中的意采精深;读朱自清,你会感受先生情采凝重;读老舍,你会发现文中的辞采大气;而读鲁迅,你则会感悟出先生的笔采铮铮!因为,它们是作者德格、人格、文格的凸现!!

  然开朗而博大起来,如褪去了薄雾的山顶,一切是那么的清明与透亮。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稠稠的精神皈依。从而获得心灵的洒脱与坦然。书于我,是鱼儿浩瀚的水域,如鸟儿高远的蓝天。我的心灵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智慧的音符中飞翔!

  惟有在读书的静谧中汲取其中的精髓者,才会拥有一种美丽的特质;才能拥有比他人更丰富、更精彩、更值得留恋的人生。生命因读书而美丽!我豁然:人生,惟有读书!人生,读书就要著书!于是著书就是我的一个梦想。

  二〇一〇年五月九日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