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发学校赞助费多少钱:書法入門——字體分類 -上海好老師免費家教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13:41
書法入門——字體分類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鐘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所謂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中國在夏代就已進入青銅時代,銅的冶煉和銅器的製造十分發達。因為周以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為這類銅器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過去又叫作「鐘鼎文」。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1200多年。金文的字數,據容庚《金文編》記載,共計3722個,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銅器上的銘文,字數多少不等。所記內容也很不相同。其主要內容大多是頌揚祖先及王侯們的功績,同時也記錄重大歷史事件。如著名的毛公鼎有497個字,記事涉及面很寬,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與甲骨文筆道細、直筆多、轉折處多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筆道肥粗,彎筆多,團塊多。金文早在漢代就已不斷出土,被學者所研究。金文是研究西周、春秋、戰國文字的主要資料,也是研究先秦歷史的最珍貴的資料。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被認為是現代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最古的一種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稱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是一種很重要的古漢字資料。絕大部分甲骨文發現於殷墟。從殷商的甲骨文看來,當時的漢字已經發展成為能夠完整及在漢語的文字體繫了。在已發現的殷墟甲骨文裡,出現的單字數量已達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會意字,也有很多形聲字。這些文字和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區別。但是從構字方法來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其主要特點:(1)在字的構造方面,有些像形字只注重突出實物的特徵,而筆畫多少、正反向背卻不統一。(2)甲骨文的一些會意字,只要求偏旁會合起來含義明確,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異體字非常多,有的一個字可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寫法。(3)甲骨文的形體,往往是以所表示實物的繁簡決定大小,有的一個字可以佔上幾個字的位置,也可有長、有短。(4)因為字是用刀刻在較硬的獸骨上,所以筆畫較細,方筆居多。
大篆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大篆是對後來的小篆而言的。廣義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國文字。這裡的大篆指通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文字。由於周平王東遷洛陽,秦佔據了西周的故地,同時也繼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繼承金文發展而來的。
大篆,也稱籀(zhou)文。因其著錄於字書《史籀篇》而得名。《漢書·藝文志》:「《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說文》中保留了籀文225個,是許慎依據所見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們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資料。
石鼓文,唐初在天興縣陳倉(今陝西寶鳴)南之疇原出土的徑約三尺,上小下大,頂圓底平象饅頭似的十個像鼓一樣的石敦子。上面刻下的是秦獻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詩,是我國最早的刻石文字,經過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原刻的700多字,現存300多字。這十個石敦現存故宮。因內容記載畋獵之事,命名為「獵碣或雍邑刻石」,唐詩人韋應物認為石的形狀象鼓,改名「石鼓文」,現作為大篆的代表。
石鼓文具有遒勁凝重的風格。字體結構整齊,筆畫勻圓,並有橫豎行筆,形體趨於方正。大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後期文字的風格,只是略有改變,筆畫更加工整勻稱而已。筆勢圓整。線條比金文均勻,線條化達到完成的程度,無明顯的粗細不均的現象。形體結構比金文工整,開始擺脫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塊漢字的基礎。同一器物上幾乎沒有異體字。字體繁複,偏旁常有重疊,書寫不便。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於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稱:「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愛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今存(琅琊台刻石)、 《泰山刻石》殘石(如圖),即小篆代表作。
秦權上刻制的小篆,據說是李斯書寫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製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體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康熙字典上對所有的字還注有小篆寫法。
漢簡,中國兩漢時代遺留下來的簡牘。早在北周時代就有人在居延地區發現過漢竹簡書,北宋人也曾在今甘肅等地獲得過東漢簡。
1906年,匈牙利人M.A.斯坦因在新疆民豐縣北部的尼雅遺址發現了少量漢簡。次年,他又在甘肅敦煌一帶的一些漢代邊塞遺址裡發現了700多枚漢簡。這是近代初次發現的漢簡。此後陸續有新的漢簡出土,至今共發現4萬餘枚。從西漢簡上可看到漢字字體從古隸逐漸演變以及草書形成的過程,從東漢中後期簡上又可以看到隸書開始向楷書演變的情況,所以漢簡也是研究漢字發展史的重要資料。除了尼雅漢簡等少量比較特殊的例子,已發現的漢簡可以根據出土情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漢代西北邊塞地區遺址裡發現的,可簡稱為邊塞漢簡。一類是在漢墓裡發現的,可簡稱為墓葬漢簡。邊塞漢簡還可分為三種:①敦煌漢簡。②居延漢簡。③羅布泊漢簡。
隸書:宏觀上將秦漢隸書劃分為古隸、漢隸和八分三種形態: ①古隸 就上面排列資料來看,古隸的流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309年至公元前111年,即從秦武王時期至漢武帝晚期。這只是大致的分期。實際上,古隸的存在時間很長,公元前52年的丞相御史律令冊(漢24)還是古隸體。古隸包括十七批資料,即秦1-7,漢1-9,漢24。古隸的特徵為:縱向取勢,橫不平,豎不直。 ②漢隸 廣義的說,所有漢代的隸書都是漢隸,包括漢初的古隸、漢隸(狹義的漢隸)和八分書。狹義的漢隸是指西漢使用最廣泛的隸書體,五鳳元年簡(漢22)和定縣漢簡(漢23)是其成熟的形態。漢隸較古隸規範,又不像八分那樣具有裝飾性,是西漢直至漢末的通用書體。從編年資料來看,漢隸包括21批資料,即漢10——23,漢25——27、漢29、漢31、漢33——34。漢隸的特徵為:取橫勢,突出橫畫,橫平豎直.其結構類型類似於沙孟海先生總結的平畫寬結類。 ③八分 八分是隸書中的藝術書體。八分書的特徵是:取左右分佈之勢,突出挑畫和捺畫.其結構類型類似於沙孟海先生所總結的斜畫緊結類。
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是由魏晉開始流傳,書體架構嚴謹、端正整齊。楷書在體勢上多呈長方;章法上多取直行直勢;點畫佈局上布白精密,結體緊湊,重心的安置、筆道的長短、正斜、交筆的角度十分規範,合體字中各部分的位置安排,更求合理得當;點畫形態上也極其豐富。其特點是:楷書書寫重縱勢,要善於利用毛筆豐富的彈性、鋒芒,才能表現出點墨的優美;其碑帖眾多,自魏晉以來,歷代名家都有佳作,除了在民間普遍使用外,更是官家文書的標準。楷書的起筆、行筆、收筆等過程中,提筆、頓筆、轉筆等運用要求嚴格,書寫要平穩,有輕重提按、入鋒回筆等具體要求。筆數,筆順,一定的行筆規則是不可以隨意改變的。其筆順比較固定,先寫哪一筆,後寫哪一筆,是根據漢字結構特點加之人們日常書寫習慣而總結出來的。就一般情況而言,楷書的筆順是不可以改變的,改變了筆順極容易造成筆畫書寫不到位,使字形走樣,影響書寫效果。
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體」(歐陽詢)、 「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趙體」(趙盂)等。初期「楷書」,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在傳世的魏晉帖中,如鍾繇的《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可為代表作。觀其特點,誠如翁方綱所說:「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仍存古隸之橫直」
小楷,顧名思義,是楷書之小者,創始於三國魏時的鍾繇,他原是位隸書最傑出的權威大家,所作楷書的筆意,亦脫胎於漢隸,筆勢恍如飛鴻戲海,極生動之致。惟結體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仍存隸分的遺意,然已備盡楷法,實為正書之祖。到了東晉王羲之,將小楷書法更加以悉心鑽研,使之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國小楷書法優美的欣賞標準。
小字為古代日用必需的書法,以前科舉應試時,閱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後再看文章。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響。朝考狀元、翰林,尤注重書法。是故凡狀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讀書,也都善寫小字。如今硬筆盛行,用毛筆寫小字的人不多,但用硬筆臨寫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顯進效,因此想寫好硬筆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練習。定能打下堅實基礎,裨益終身,受用不盡。
小楷字帖甚多,傳世的墨拓中,要以晉唐小楷的聲名最為顯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時鐘繇的《宣示帖》《薦季直表》,東晉王羲之的《樂毅論》《曹娥碑》《黃庭經》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唐鍾紹京的《靈飛經》等。還有元趙孟?#92;\、明王寵、祝允明等小楷作品的墨跡影印本也是非常好的範本。
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代表作最著名的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前人以「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形容其字雄強俊秀,讚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唐顏真卿所書《祭侄稿》,寫得勁挺奔放,古人評之為「天下第二行書」。行書中帶有楷書或接近於楷書的稱為「行楷」,帶有草書或接近草書的則稱為「行草」。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暢達而腴潤。還有如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的趙孟?#92;\、鮮於樞、康裡,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鐸,清代的何紹基等,都擅長行書或行草,有不少作品傳世。
草書:漢字的一種書體。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代表作如張旭《肚痛》帖、懷素《自敘帖》。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末,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
早期的草書。始於漢代。「今草」的前身。由草寫的隸書演變而成。與「今草」的區別,主要是保留隸書筆法的形跡,上下字獨立而不連寫。其得名有幾說:一、《書苑菁華》引唐代蔡希綜說:「章草興於漢章帝。」認為由漢章帝創始。二、《書斷》捲上引唐代韋續說:「因章帝所好名焉。」認為由漢章帝愛好而得名。三、《書斷》載後漢北海王受明帝命草書尺牘十首,章帝命杜度草書上事。認為因用於章奏而得名。四、《書斷》引王愔語:「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隸體粗書雲,漢俗簡墮,漸以行之」。認為由史游《急就章》而得名。近代有學者考證,「章」含有字體結構彰明嚴格之義,故名。
魏碑:北朝碑刻的統稱,其特點是筆力、字體強勁,是後世書法的一種楷模。魏碑書法藝術,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佛教的造像題記;一類是民間的墓誌銘。僅龍門石窟的造像題記就有三千餘品,而著名的是《龍門二十品》。墓誌在南北朝時十分盛行,其中北魏的墓誌銘比前代都多,書法中帶有漢隸筆法,結體方嚴,筆畫沉著,變化多端,美不勝收。康有為稱魏碑有十美,概括了魏碑書法雄強、樸拙、自然天成的藝術特點。魏碑是指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碑刻書法作品。現存的魏碑書體都是楷書,因此有時也把這些楷書碑刻作品稱為「魏楷」。魏碑原本也稱北碑,在北朝相繼的各個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國時間最長,後來就用「魏碑」來指稱包括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在內的整個北朝的碑刻書法作品。這些碑刻作品主要是以「石碑」、「墓誌銘」、「摩崖」和「造像記」的形式存在的。現存魏碑作品的數量巨大,僅僅發現於龍門石窟的造像記,就有數千方。這些作品良莠不齊,經過前人的整理,部分作品從中脫穎而出,被視為魏碑的代表作。
章草:早期的草書。始於漢代。「今草」的前身。由草寫的隸書演變而成。與「今草」的區別,主要是保留隸書筆法的形跡,上下字獨立而不連寫。其得名有幾說:一、《書苑菁華》引唐代蔡希綜說:「章草興於漢章帝。」認為由漢章帝創始。二、《書斷》捲上引唐代韋續說:「因章帝所好名焉。」認為由漢章帝愛好而得名。三、《書斷》載後漢北海王受明帝命草書尺牘十首,章帝命杜度草書上事。認為因用於章奏而得名。四、《書斷》引王愔語:「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隸體粗書雲,漢俗簡墮,漸以行之」。認為由史游《急就章》而得名。近代有學者考證,「章」含有字體結構彰明嚴格之義,故名。
行楷書體名。近似行書的楷書。是楷書的直接快寫體。《金石林·緒論》:「行楷如二王 諸帖之稍真者,十當八九。僧 懷仁 等所集《聖教》、《興福》、《孔廟碑》之類是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趙松雪書杜集》:「 趙松雪手書 杜 詩一部,用朱絲欄,字作行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老爺把那名帖揭過去,見底下那篇信是張虛白齋寸箋,上面寫著絕小的蠅頭行楷。」
行楷將楷書的體勢、點畫變得圓轉連帶、變化多樣。因為在書寫時,楷書的成分多,只是略有行書的筆意,因此叫行楷。行楷結字也很自由,字的筆畫可依據不同連筆位置的需要作出靈活多樣的變化,書寫快捷,不需停筆、頓筆更長的時間。下筆收筆,起承轉合,多取順勢,一筆帶過。筆道流暢、瀟灑多姿,日常生活學習中,應用最為廣泛。
行楷的用筆則靈活、方便,一般不需要逆鋒、頓筆、停筆等嚴格的運筆,不強調用筆中更多的提按、筆畫形態,只要求筆道流暢,便轉合理,行筆巧妙。還可以依照書寫者的習慣而使筆畫的行筆出現各種變化,甚至依照個人不同的審美和書寫風格去追求或創造出不同的筆道線條。
行楷的書寫,根據實際需要,個別地方由於書寫到具體部位時,筆畫的連結、縈帶、減省等使字形變化,相應的筆順也隨之改變了,有的字中的筆畫可以先寫,也可以後寫,但這也只限於一些非主要的筆畫。字中的主筆是要按照書寫順序來寫的。
行草:1.介於行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法字體。 宋 蘇軾 《郭熙畫秋山平遠》詩:「為君紙尾作行草,炯如 嵩洛 浮秋光。」 明 趙宧光 《金石林緒論》:「行草,如二 王 帖中稍縱體, 孫過庭 《書譜》之類皆是也。」 陳衍 《元詩紀事·沉貴》:「﹝ 溫日觀 ﹞酒酣興發,以手潑墨,然後揮筆,迅於行草,收拾散落,頃刻而就。」
2.行書與草書的並稱。 唐 張懷瓘 《六體書論》:「 子敬 不能純一,或行草雜糅,便者則為神會之間,其鋒不可當也。」 宋 陸游 《作字》詩:「整整復斜斜,翩如風際鴉。書成半行草,眼倦正昏花。」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原書》:「由 秦 分而變 漢 分,自 漢 分而變真書,變行草,皆人靈不能自已也。」
發表於:2009-11-17  被閱:234次
申明:此文章源於互連網,若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