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的称为先生:一路成长的教育母亲:学校能做的在家也能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41:50
一位母亲,经过多种尝试之后,决定自己变身“终身老师”———
学校能做的在家也能做


书院的孩子在进行野外活动

书院在酒店举办了音乐会
羊城晚报 记者 余颖 实习生 李丹瑶  图片由陈女士提供
“只有这一条没走过的路,那就试试看吧!”
2001年,陈女士作出了大胆之举———自己在家教8岁、6岁、4岁的三个孩子 。既不满国内公办学校,对国际学校 也感到失望,她由此走上了一条中国家长看来并不太常见的“在家教育”之路。
而这个选择最终促成她在2007年创办了一所中英文全日制书院,教育更多的认同自己教育理念的家庭送来的孩子。
在这里,我们只是粗线条地素描她近十年的教育故事。正如她自己所说,跟着孩子一路成长的十年,自己也在成长,已经不需要用孩子的成绩来旁证作为母亲的成功。
美式教育 太放松了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陈女士曾旅居美国 数年,定居广州后,她并没有选择上公立学校,而是将大儿子 送往一国际学校,接受每年一万美元的昂贵美式教育。
她和先生一致认为:目前中国社会普遍的价值观是尊崇权势和金钱,将成功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现有的主流教育体系正反映了这种主流价值观,孩子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不知不觉接受这样的观念,这样的人生观是很可怕的,一旦形成,也很难改变。相对于公立学校来说,国际学校更尊重孩子的个性,孩子可以真实地去生活。另一个重要理由则是现有教材体系中知识的狭窄和局限。“我们真不希望孩子终日围着考试转,为了一条鱼,而放弃了整个海洋,好想鼓励他们在知识和真理的世界中畅游。”
然而,在经历了大儿子接受美式教育几年的过程中,她又有了另一种刺痛感和迫切感。
“国际学校的教育理念就像美式教育所提倡的那样,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教育太松,根本学不了什么东西。”陈女士说道,“学校太放纵孩子‘玩’的欲望了,直到孩子读小学三年级,他都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愿。”
陈女士形容当时自己是“无路可走”。同校的一位马来西亚母亲点醒了她———在家教育。“她说,学校做的我们在家也一样能做,学校的教育没什么神秘的。”陈女士回忆道,“是啊,既然路都卡死了,为什么不自己来面对?不如学国外妈妈,自己办家庭学校,自己教孩子。”
综合多种教材优点
2001年夏天,陈女士开始在家教育。此后除了大儿子上了三年的国际学校,二儿子和小女儿上了一年幼儿园,所有的教育,都是她在家完成的。
“我给他们买了一样T恤作‘校服’,在家也要有好的精神面貌,”陈女士说,中国经典结合外国教法是她“在家教育”的一大特点。“语文用人教版的教材,同时补充很多经典阅读、成语故事等。新加坡 的数学教材很好,我也拿来和中国数学教材一起用。英语教材则从网上订购美国针对‘在家教育’的教材。”
据她介绍,美国的在家教育已经很成熟,美国教材的好处之一,就是孩子大大开阔了眼界,就像打开了一扇窗。
就这样,她一人单挑语、数、英、科学、历史、地理几乎所有课程,钢琴、小提琴、绘画的课程,则从外面请老师来教。他们家就像个动物园,昆虫、蚂蚁各种动物都有,仓鼠繁殖了几十笼。在家里上学也一样要考试,她有时自己出题,有时采用现成的试卷。
在她看来,孩子才是教育的主体,而非制度和体系,在设定了阶段性的目标后,孩子们可以自由开放地去学习,这也是在家教育最大的闪光点。
“他们也有和别的孩子一起玩的机会。他们参加广州国际少年足球联盟、棒球联盟,每周六都去打球。虽然他们在家上学,但并不是与世隔绝的,他们也有很多机会去社交。”陈女士说。
一个人教还是不行
说起当年踏上在家教育之路,陈女士坦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原以为用12年时间搞定一个高考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当我真正了解别的国家教育体系都有些什么内容时,我突然汗涔涔的,我发现自己干不了这个活。”
她最厉害的是教数学,从小学到高中全教。在数学课上,她把美国、新加坡、中国三个国家的教材都拿来比较,她发现,按学校的进度教数学太慢了,因为被分数影响,教育界过于强调学习要基础扎实,但实际操作中这并不是好的方法。在数学的教学上,她用3年时间就把国内要6年的学业完成。然后,她再用一年时间用英语把这些数学内容再教一遍,相当于4年时间学完本来要6年学习的知识。
即使在家教三个孩子,要做的事就像办一所学校那么多。她也坦承,作为承担教育重担的“在家妈妈”,普遍会紧张焦虑,很怕自己做不好耽误了孩子,只有告诉自己要放松。
在经历了几年的在家教育之后,陈女士也遇到了诸多“瓶颈”:
“大儿子13岁时,越来越喜欢挑战难度大的课程,我突然有教不动的感觉了。”陈女士说,“语文、数学、物理这些都不是问题。但在教英文时,我没有相应的人文背景知识作为支撑,只能把英文当作课文一样教。而且科目太多,我一个人教越来越觉得扛不住了!”
就是这种被陈女士形容为“绝境”的情况,让陈女士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想法———绝不能为了证明自己而耽误孩子的成长。三个孩子也纷纷向她“抗议”:“妈妈,我们想要同学,这样学不好玩……”
即使是这样,陈女士仍不想孩子回到体制内学习。面临再次的“无路可走”,陈女士最终找到了另一现实的出路———自己办一所全日制中英文学校。
强调文化底蕴培养
2007年3月,在家书院诞生了。
陈女士租了一栋别墅,聘请了中国和菲律宾籍的共5名教师,办起了一所全日制中英文书院。起初,学校里只有5个孩子———其中包括她自己的3个孩子和朋友的2个孩子。
“刚办学时,连财务上的平衡都是很大压力,还好有些在国际学校的孩子找我补习数学,撑起了这个学校。”陈女士坦承,办学校确实是件需要很大勇气的事情。
时至今日,书院已经有了60多名学生。她提出:书院要“以真爱传递真理”,希望透过不变的无条件的爱 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是有真理的,真理不会随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而改变,但真理是生命最大的力量。
在这所中英文双母语书院,英文都是美国、新加坡教材,而中文教材则让人印象深刻———小学三年级前用人教版教材,小学高年级后以人教版为辅,初高中则完全用自选教材,《中国最美的100传世散文》、《世界最美的散文大全》《人一生要读的古典诗词》等等进入课堂。初高中历史则选用吕思勉 的《中国通史》。
陈女士非常强调古文经典教育,“那是中国文化的根”。“我常常跟高年级的孩子探讨说,有一天你们流利的英文能力和英文底蕴会使你们得以轻松进入国际文化圈,但一旦进入后,英文就成了再平常不过的技能,使你们能发出独特声音的,是你们的中文能力和中国文化的底蕴……”
比较以往在家教育,陈女士最开心的是,许多以前不能做到的事,而学校可以一一实现。“比如一学期一度的音乐会,从主题的设定到节目的安排,从服装到道具背景,从会场的布置到音响效果的保证都由孩子全程参与,这么好玩的事,一个家就做不了了。”
去年,书院把音乐会开到了酒店,让孩子们过了把瘾。
孟母岳母都是“虎妈”
十年过去,今年,大儿子Michael正在紧张准备申请国外大学,他已经考过一次SAT,成绩令人满意。老二Andrew中英文都不错,13岁的小女儿Mary则是“天才型”,英文、中文、法文俱佳,数学已经学完了美国高中课程,今年已经考了美国AP化学课程,还准备再考5门。艺术方面,美术、钢琴、小提琴都不逊色。
在陈女士这里,“母亲”与“教师”身份的二合一,使得她在孩子身上有空前的“影响力”。而且她的教育严苛也是出了名的。在学院里,她向学生反复重申的也是:鼓励勤奋学习,不断挑战自我的高学术标准。
她特别引用了《论语》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么一句。“齐家如为政,父母必须立场坚定,做正确的事,而非围绕孩子的感受,被动作出反应。现在中国的育儿观念普遍相当西化,强调尊重、平等和自由,但我更相信古话‘慈母多败儿’,孟母、岳母都不是慈母,都是立场坚定的‘虎妈’。”
对话
羊城晚报:三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母亲发生过控制、抗争和妥协吗?
陈女士:孩子在每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必然会需要、也会想要争取更大的自我空间,这种时候最容易起冲突。坦诚和彼此的信任是最好的沟通工具。对我个人来说,就是慢慢知道如何将爱和坦诚合一。而信任来源于无条件的爱,彼此委身的爱,我的孩子知道我对他的爱。
当孩子长大到了青春期,自然会对异性感到好奇。在交友上我有着非常“保守”的观念,起初他不赞同,认为16岁有交友的权利。我和他一起站在事实而非感觉的角度上分析讨论这件事背后的利弊,最后跟他半开玩笑说,如果他真的很喜欢一个女孩子想要交往的话,我可以上门去提亲,也会像爱他一样来爱她。
羊城晚报:怎么看最近被热议的“虎妈”?
陈女士:我在某种程度上认同虎妈的这句话———“我只做正确的事,并不在乎怎样讨孩子的喜欢”。首先我相信虎妈爱孩子,她的孩子也不会怀疑这一点,即使孩子们可能有时用言语挑战父母说你不爱我,但这样说的目的不过是希望借此迫使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他们敢于这么说,恰恰是因为他们对父母的爱太有把握了。
羊城晚报:Michael你回忆起妈妈在家教你们几兄妹的那几年,是不是很开心?有什么遗憾吗?
Michael:大体还是挺快乐的,就是没什么朋友。
羊城晚报:觉得自己和在学校上学的孩子比有什么不同?
Michael:社交能力强,抗压能力强,有思想,不会很天真但不流俗。
羊城晚报:你怎么看母亲的严厉?
Michael:我的母亲 很严厉。有时我希望母亲降低功课要求,但是最终还是要妥协。
羊城晚报:明年你将离家出外求学,将来想做什么呢?
Michael:将来如果有机会就去欧洲的修道院苦休一年,或者加入军队一段时间,然后工作,有机会的话加入慈善工作,帮助有需要的人。
余颖、李丹瑶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