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李敏镐 陈清是谁:李长征:世界是如何构造出来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39:18

李长征:世界是如何构造出来的?

李长征(li22336699@163.com)

  关键词:物自体、表象、事物、自在的世界、表象的世界、现实的世界、自我、本我、私的世界、共同的世界

  观点摘要:在常识的思维中,事物是已有的;在哲学的思维中,事物是人参与创造出来的,物自体才是已有的。常识把事物作为一个前提,认识的对象;哲学家则把事物看作一个结果,研究物自体和人是如何把它创造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私的客观世界,共同的生活把人的私的世界统一成一个公共的客观世界,我们共同的世界创造了出来,但这个世界是创造出来的,不是自在的世界本身。

  (一)初步认识:世界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1、我在这里所说的构造世界,不是指人类的排山倒海,建工厂、盖高楼那样的构造世界,而是指人是如何构造整个世界,也就是整个表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

  2、如果说世界是由我构造出来的,人家可能会说我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是对于缺乏哲学思维的人我无话可说,我的这些话不是对这些人来讲的。

  3、由我构造的世界不是自在的世界,而是表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最简单的说就是我看到的世界。对于个别的物自体我们能改变它,但是对于整个的表象世界,则是全部由我参与构造出来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象世界,也就是私的世界。

  4、我的表象世界和实在的世界(自在的世界)是不同的。表象的世界是我认识的对象;实在的世界是我行为的对象。在实际生活中,我把行为的对象与表象的对象看作一个东西,当作同一个事物,这个事物就是表象与实在的统一体,而不纯粹是一个表象,比如我正在吃的苹果,就是一个实在与表象的统一体。

  5、我坚信在我、人类、主体未存在之前,一个不依赖于人的自在世界就已经存在了,这个自在的世界有许多物自体组成,这些物自体之间是存在一定关系的。

  6、物自体就像一个信息源,它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其他物体,把自己的相关信息传给其他物体,这些信息对其他物体会带来一些影响。

  7、现在,我、人、主体存在着,与物自体发生一定的关系,特别是我有感官,能接受来自物自体的信息。对于来自物自体的信息,不论是直接地还是间接地,我的感官接受这些来自物自体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解读,利用自己的机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一种表象。

  8、对来自物自体的信息进行转化的是我的感官或者说是本我,也可以说是康德的先验的自我。

  9、我是有本我(先验的自我)和自我(理性的自我)组成。本我(感官是本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接受外来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表象的机能。

  10、当本我将外在的信息转化为表象呈现给自我时,自我就看到了这个表象,也就是直观到表象,并把它当作认识的对象。但是由于自我不能区分表象与自在之物,自在之物与表象在自我那里就成为一个东西(这个问题是最重要的,不理解这一点,就难以理解本体论)。当自我把依赖于本我才存在的表象、或者说有本我构造的表象看成是外在的客观的事物的时候,自在之物就被人化了,表象的可看、可听、可感的性质就赋予给了物自体,物自体就转化为既能认识又能作用的事物,现实的世界就产生了。

  11、现实的世界是由表象的世界与自在的世界组成的,表象的世界能认识,自在的世界能作用。因此事物就是认识的对象和实践的对象。

  12、没有主体存在的世界是自在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物叫物自体;有主体存在的世界叫我在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物叫事物。实现从物自体到事物的转化的机制是本我,是本我将来自物自体的信息转化为表象,当然物自体到事物的转化也有赖于自我的误读,把表现看成是外在的东西,从而实现了表象与物自体的统一。这种转化也要有赖于人的经验过程,如果不经过一个过程,表象与自在之物就无法融在一起。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刚刚复明的人,他试图从5层楼的窗子里迈出去,因为在他的表象里,5楼距离楼底只有不到一米的距离,他的表象世界与实在的世界是分离的,还未统一起来,经过一段时间后,他的表象与实在世界就统一起来,他就不会把5楼与地面的距离看作是只有一米而再试图从窗子走出去。

  13、在自我这里,没有表象世界与物自体的区别,只有一个世界,现实的世界,看到的世界,我们能认识、能进入的世界。

  14、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表象与实在无法融为一体,在对我在的世界(现实的世界)进行认识的时候,自我发现了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自我认识到在我看到的世界(表象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世界——自在的世界。

  15、对世界的思考让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对我的感官有依赖性;有两个世界:表象的世界和实在的世界。

  16、世界对我的依赖性:当我戴上墨镜时,外在的世界的颜色变成墨色的,当我戴上夜视镜时,外在的世界明亮起来。理性的自我感到困惑:我戴上眼镜不会对外在的世界产生任何影响和作用,外在的世界为什么却改变了呢?经过思考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物体的性质随着我们的感官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对我们的感官有依赖性。

  17、对世界的进一步怀疑和思考,我又有了进一步的发现,有两个世界:表象世界和实在世界。

  18、天上有个太阳,我们一抬头就能看到一个客观的、外在的、耀眼的、现在的太阳,但是,理性的思考却得出与此相矛盾的结论,我们看不到现在的真正的太阳本身。因为据科学计算,太阳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太阳的光线需要8分多种才能到达地球,也就是说,我们在地球上8分钟以后才能见到现在的太阳。那么,现在就有两个太阳:一个在遥远的地方,8分钟以后我们才能看到它,这个太阳有科学的支持,我们相信它是存在的;还有一个太阳,我们一抬头就看到它,就在天空中正在发着耀眼的光芒。这两个太阳,同时存在,但绝不是一个东西,一个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正在天空中的太阳,一个科学家让我们坚信的,8分钟以后我们才见到的太阳。有人可能会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这种说法好似是有道理的,但是从逻辑上讲是矛盾的,因为8分钟之前的太阳已经过去了,不存在了,我们怎么能看得到?我们现在看到的太阳只能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发出的光线现在到达我们的眼睛形成的一种表象,而不是太阳本身。8分钟以前的太阳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真正的太阳本身我们还看不到,我们现在见到的太阳只能是一个与实在的太阳不同的表象的太阳。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有两个太阳,一个实在的太阳,我们看不到;一个表象的太阳,我们看得到,我们看到的只能是表象的太阳,实在的太阳(不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是我们看不到的,我们现在只能见到太阳的表象。

  19、通过对太阳的分析,我们可以推而广之,所有遥远的星球本身我们都是看不到的,我们见到的在苍穹上的繁星只是它们(实在的星球)的表象——在我们的感官中形成的表象。以上分析就把表象世界与实在世界分别开来。对于近处的物体我们同样也能看出表象与实在的分离。例如,在水中的鱼的表象与实在的鱼在空间上就是分离的,因为我们看见水中的鱼所在的位置与鱼实际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渔民在实践中最明白这一道理,所以渔民不会将鱼叉投向眼睛看到的鱼所在的方向。

  20、那么,我们看到的一切东西是不是都有它的表象与实在,还是只有特殊的事物才有我们能把他们分辨出来的表象与实在?思考的结论是:所有的事物都有表象与实在。

  21、当我们把世界区分为两个世界时,问题就明朗起来了,困惑也就变成可以理解的了。为什么我们的现实的世界——我在的世界——既有对主体的依赖性,又有客观的实在性。因为它是一个有表象和实在构造出来的世界。作为表象的世界它是有本我创造出来的,当然对我有依赖性;作为自在的世界,它是实在的,当然不以我(本我和自我)为转移;作为表象的世界为什么自我把它看成是外在的客观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是有本我创造的,它不依赖于自我,所以它不以自我的意志为转移。

  22、人们试图追逐表象后面的实在,也就是去认识自在之物,于是,形而上学就产生了。但是,物自体不是自我认识的对象,物自身只能通过感官转化为表象,认识的对象是表象(或事物)。在这里必须区分两个关系:自我与表象、本我与物自身。自我与表象之间才存在认识关系,自我才是认识的主体,表象是认识的客体(当然也可以说事物也是认识的客体);但本我与物自体之间是一种物理关系,不是一种认识关系,物自体的信息通过本我转化为表象,也就是认识的对象。

  23、在对事物的颜色、形状、味道、冷暖等性质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事物的性质不是固定的,比如事物的颜色,会随着环境或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感官的性质变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变化,马赫明确的指出这一点。

  24、于是产生了问题:事物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25、对这一问题思考的结果,唯心主义出现了。唯心主义认为,事物是性质的复合体。而性质是依赖于感官的,因此性质就是主观的,意识的,因此由性质组成的事物就是主观的、意识的,这是贝克莱的观点。

  29、但是,唯心主义的问题是:事物的性质完全是由感官造成的吗?当然不是,它是由物体的信息转化而来,如果人们不去感知,就只有物自体和它的信息本身,就不会有表象,但不是无;如果人们的感官去解读信息,它就演化为由性质构成的表象。因此,人不去感知,性质就不存在了,但是信息及信息源会继续存在。当信息不能通过感官转化为性质时,事物就不存在了,停留在物自体及信息传播状态。用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水在寒冷的天气就会变成冰,寒冷是水变成冰的条件,冰的存在有赖于寒冷,如果没有了寒冷,冰就不存在了,但是,物并没有消失,它又转化为水。当物自体的信息经过感官的转化产生了表象时,并且当表象与物自体融为一体时,事物的性质就产生了,事物就出现了,物自体就演化为事物。当我不去感知时,表象不存在了,事物不存在了,性质不存在了,但物自体仍然存在,否定物自体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错误;认为事物是性质的复合体就把表象等同于事物;认为事物依赖于我就把事物等同于表象;性质并不完全依赖于我,它是由外在的信息与我的感官共同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感官单独创造的。

  30、唯物主义主要是一种常识观点,它把事物看成完全独立于主体的外在的客观实在的东西,其性质与我无关,事物的属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的。这是一种前哲学状态,停留在原始状态,还未能对事物的产生及本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唯物主义看不到表象、性质对主体的依赖性,把由表象和物自体统一而形成的事物当成物自体,未能区分表象、实在、事物、性质的关系。

  31、表象、实在、事物、性质的关系是什么?实在是自在的,也就是物自体;表象是由物自体传递的信息通过感官而形成的;事物是由表象与实在形成的,是表象与实在的统一体;性质是事物的性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只看到性质的主观性是唯心主义,只看到性质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

  (二)再认识:我们的世界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1、自在的世界。自在的世界不是由我创造出来的,关于宇宙的起源那是天文或物理学家研究的问题。自在的世界既不是我们创造的,也不是我们能看到的,因为自在之物不可知,我们不会象看见表象一样来见到自在之物,那种认为我们能够认识自在之物的人就象说瞎子能见到颜色是什么样,聋子能知道声音是什么样一样在胡说。

  2、我的客观世界。我在的世界是由我创造的,或者说是由我参与创造的。因为我不知道是由我创造的,所以我把他当作是一个客观的世界,因此在这里我们给他起一个名字叫“我的客观世界”或“自己的客观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客观世界或者说是“私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下面我通过一个在我的客观世界中的一个苹果的例子来分析,这个苹果我是如何把它创造出来的。

  当然我不是象农民那样,通过种树、施肥、浇水、打药、细心管理等过程把这个苹果生产出来,我是用我的感官等把它创造出来。

  这个创造过程就是,物自体作为一个信息源,不断地将其信息传递给我,这里的我不是指理性的进行认识活动的自我,而是本能的我、自然的我,主要是指我的感官。我的感官(本能的我)把外在的信息接收进来,利用自己的机能将这些信息转化成表象,呈现给理性的我(自我),于是自我就看到了一个物——苹果。由于自我未参与这个表象的苹果的创造活动,因此自我就把这个由本我创造的苹果看作是外在于我的、客观的苹果,并把这个苹果的属性——圆形、红色、酸甜、大小等——也看作是作为客观事物的苹果的属性。但是这个苹果不仅仅是由本我创造的表象,我能看到它、认识它;而且我还能作用到它、拿到它、吃到它,因此它也是一个我行动的、作用的对象,是一个实在的东西——也就是物自身。因此这个苹果就是表象的苹果与苹果的物自身共同构成的苹果,它是由物自身、本我和自我共同创造出来的。因此这个苹果就同时具有对本我(我的感官)的依赖性,对自我具有外在性、客观性,从物自身来讲又有实在性。这个苹果不同于物自体的苹果,它是在我私的世界中的苹果,这个世界不同于自在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我的客观世界。

  我的客观世界由物自体、本我、自我直接创造出来,物自体、本我、自我在我的客观世界的创造中有不同的作用,这使我的客观世界具有不同的特征。

  因物自体的原因而引起我的客观世界的变化。苹果与篮球的差异主要是由物自体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本我是相同的,不是造成苹果与篮球差异的直接原因;秋天来了,我的客观世界的树叶变黄,树叶由绿色到黄色这主要是物自体的变化造成的,因为本我和自我没有变化,信息的传递中介也没有变化;我们通过实践活动去改造世界,排山倒海、建工厂、修铁路、造飞机等这些行为造成我的客观世界的变化,也主要是由改变物自身而产生的。

  同时一些其他的因素通过影响物自体的信息传播过程也影响了对事物的创造,比如我戴上墨镜,我的客观世界的颜色就改变了,在这种情况下,物自体不会变化,但来自物自体的信息在传到我的眼睛时要经过墨镜,墨镜将信息改变了,我的感官在将信息转化为表象时,由于信息发生了变化,因此形成的表象也就变了,因此自我就看到外面的世界的颜色变化了。两小儿辩日的困境的道理也是如此,太阳本身没有变化,与地球的距离在早上与中午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但刚刚出生地太阳看起来要比中午的太阳大,其原因不是来自物自身,也不是因为本我和自我的变化,而是来自太阳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在早晨受到更多的环境的干扰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表象的变化,所以早上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看起来要大。晚上戴上夜视镜,外面的世界就发生变化,明亮起来,自在的世界没有变化,变化的是表象的世界;通过望远镜,外面的物体与我的距离就会拉近,透过放大镜,世界就会变大,在这些情况下,自在的世界没有变化,但我的客观世界却变化了,变化的只能是表象的世界。

  由感官的变化造成我的客观世界的变化。大家看到的一片绿叶,在色盲的人看来不是绿色的;有一种药吃下去,外面的树叶就变成黄色,在盲人的世界中没有颜色,由此看来,树叶的颜色是随我的感官的性质而变化的。如果所有的人的眼睛都象狗的眼睛一样(据说狗都是色盲),我的客观世界的树叶的颜色不会是绿色的;如果所有的人都是瞎子,世界就没有颜色,虽然不同长度的波还存在;物体的大小也是随我的感官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的,据说有一个英国人,眼睛害了病,在它的客观世界中,所有的东西都比平时放大了,看报纸,每一个字象拳头般大小,严重影响了它的阅读;物体的位置也会随着我的眼睛的变化而变化,用手积压我的眼球,外面的物体就会上下或左右摇晃,会随着我的眼睛的变动而变动。苹果是甜的,在我生了病的时候,吃起来就是苦的,如果我吃了糖再去吃苹果,苹果就特别酸;我把一只手放在冰上,另一只手放在火上烤,然后把它们同时放在一盆水中,这盆同样的水就会变化成既是热的又是凉的。同样的声音,年轻人听来是清楚的,老年人因耳背就听得模糊,聋子就不会听到声音。这些情况,我的客观世界的种种变化都是由于我的感官(本我)的变化造成的,因为其他的因素都没有变化。

  社会舆论、生活环境、成见同样也会引起我的客观世界的变化。三人成虎说得就是舆论如何改变我的世界中的事物;有一个心理学的试验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说明,拿三根同样长的筷子,把它们并排放在桌子上,间距为10厘米,让20个人来判断三根筷子的长度,要让前15个人有意说假话,说中间的筷子比两边的筷子短,让后面的5个人看到这一过程,然后让人后面5个人来看这三根筷子,其中就有一些人看到在这三根筷子中,中间的要比两边的短。在绘画或照片中要遵循透视原理远处的物体非常小,靠近镜头的物体就非常大,但是在我的客观世界中,就不遵循透视规律,在10米之外的物不会变小,但是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土著人,当它离开丛林来到视野开阔的地带,它就会看到不远处的物体非常小,这说明我的客观世界的形成会受到我在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经验的影响,人的原始经验参与了我的客观世界创造。一个漫画家用几条线就会构造出一副生动的充满意义的图景,但是把漫画家的几条线放在婴儿或者动物面前,那只不过是一些不同的颜色,漫画世界的意义离不开人的过去的经验,人的经验参与到外面的世界的创造中。

  3、我的客观世界的确定。在我的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是有性质的,例如我们说苹果的颜色是红的、形状是圆的、味道是甜的,树叶是绿的、太阳是圆的等等。但细细的分析起来,我们发现事物的颜色、大小、方向等不是唯一的,而是变化的。一身西装,在白天正常的光线下是白色的,在昏暗的光线下就成了灰白色,如果在霓虹灯下就又可能成为红色、黄色或绿色;一个东西,在近处看起来就大,在远处看来就小;同样的天气,有的人感到热,有人感到凉爽。这样看来事物的性质就是流动的、变化的、不确定的。在巴门尼德看来,人的感官接触的现象都是不真实的,只能是虚幻之见,因此他教人们不要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以及舌头为准绳,而要用理性来解决纷争的辩论。古代希腊的怀疑派因为事物性质的变化,认为事物不可知,不能确定事物的性质是什么,坚持对事物不发表任何意见,不做任何判断。他们认为感觉是靠不住的,一切生物的感觉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各个人在身体和心理上互不相同,对事物的感觉也就不同,我们的感觉受着感觉时心理和身体状况的影响,受到观察事物的方向和距离不同的影响,事务看起来也就不同,感觉需要同过中介,因中介不同而使感觉不同,因此我们无法确定事物的性质,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身。

  但是我坚信事物的性质是确定的,我的本能不认为事物的性质是流变的、不定的,绿色是树叶的本色,其它的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的颜色不是树叶的本色;墙面是白色的,霓虹灯把它照成红色,但红色不是它的本色;太阳是从东面出来的,从西面落下,失掉方向的人把太阳看成从西面出来,从东面落下这是错误的,常识坚信事物有确定的性质。但是我的常识的观点是对的吗?常识把太阳看成围绕地球转,但是地球却是围绕太阳转;常识把太阳看的象圆盘一样大,但太阳却是不知比圆盘大多少倍的巨大的星球。为什么常识仅把事物不断变化的某一性质确定为事物的本性,而拒绝接受其它属性作为事物的属性,如果所有的人都失掉方向,把太阳看作从西面出来,从东面落下,我们还坚信太阳本身是从东面升起吗?如果霓虹灯的颜色成了正常的颜色,现在看到的白墙我们还坚信是白色的吗?如果所有的人都成了色盲,树叶还是绿色的吗?据说狗是色盲,狗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的颜色是一样的吗?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难道事物的性质真的是有观察者来确定吗?

  事物的性质是什么?我们把性质看作是外在事物的性质,其实性质只是我们的感觉材料。外在的事物向我们传递来信息,我们的感观将外来的信息转化成感觉图像,呈现给自我,自我把感觉材料看成客观事物本身,因自我不能区分客观事物和感觉材料,就把感觉材料看成是客观事物的性质,但是由于主体的方位、传递信息的中介、感官的差异和变化等原因,外物传来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就是同样的信息,由于感官功能的差异和变化,产生的感觉材料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同一外物,在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的属性就呈现出不同的样像,这是物体性质流变的原因,这种流变其实是感觉的变化,而不是物体本身的变化。那么物体本身的性质是什么?我们无法直观到物体本身,我们只能直观到我们自己的感觉,用我们的感觉来给物体定性,但是感觉又是流变的,物体的性质是如何来确定呢?在流变的物体属性中,本能为了把握外物,需要对物体定性,而不能接受流变的性质,在长期的进化中,人的本能就有一种将正常状态下物体呈现出来的属性确立为物体的本性,而将在其它情况下呈现出的属性排斥出去,不把它看作是物体的本身属性,这种对物体的定性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确定,因此,尽管理性对此提出疑问,怀疑主义者拒不接受本能的确定,但是任何人都会自然的把事物的性质看作是固定的。

  4、我们的共同的客观世界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在常人看来,我们面对一个共同的客观世界,但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面对的是自己私的客观世界,这些不同的私的世界是如何形成一个共同的客观世界的呢。这个共同的客观世界之所以形成有这些原因:一是物自体对我们每一个人是共同的,这是我们形成共同世界的前提;二是我们有共同的生理基础,也就是我们的感官的结构是相同的,所以对同样的信息就会转化出基本相同的、至少是相似的表象;三是人是社会性动物,共同的生活需要有一个共同的世界,而不能每个人只承认和生活在自己的私的世界中,这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也是个人生存的前提。没有共同的语言,人们就难以生存在一起,没有共同的世界,人们就不会形成社会,就无法生存。但是私的世界之间肯定是有差异的,那么最多是及其相似的不同的私的世界的差异是如何统一起来的呢?这来自人的从众心理的本能的确立,人的共同生活的需要,是从众心理成为人的一种本能倾向,人们会无意识的本能的放弃自己与众人不同的世界,无视私的世界的特点,而把自己私的世界统一到共同的客观世界中去,于是共同的世界就会形成了。


 -5 -3 -1 - +1 +3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