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的微信公众号推文:五行的介绍--现代版(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5:53:08
五行的介绍--现代版(二) 作者:润情轩
2009年02月12日 星期四 03:00


不同的情志活动掌握不好均能伤气,比如:东方应春,主肝。阳气上升而日暖风和,草木生发是最容易动肝火的季节。
“怒伤肝”;肝开窍于目(眼),主筋;筋膜柔和又能养心(木生火)。大怒时就会着急出现血压升高、浑身颤抖、头晕眼花、抽搐等症状,大怒过后就会浑身乏力疲惫不堪,再遇到风侵就会迎风流泪;因为“木生火”还会引起心脏的不适。虽然酸味能滋养肝气,肝气又能养筋,但脾气大的人不可过食酸味食品,否则更易怒伤筋;可吃一些辛味或甜食,因为“辛”能抑酸(金克木);“甘”(甜)能缓急(反客为主)。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天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点甘味的食品,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这里要说明一下,一般将食品分成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两大类。食品的酸碱性与其本身入口的味道无关,味道是酸味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主要是指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成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界定。产生酸性物质的称为酸性食品,如动物的内脏、肌肉、植物种子(五谷类)。产生碱性物质的称为碱性食品,如蔬菜瓜豆类,茶类等。
南方应夏,主心。阳气到了鼎盛的时候,“盛而生热”, 热则能生火(就如“钻木取火”的例子一样);火能产生苦味,对应的食品有:苦瓜、杏仁、柑橘、荞麦等。苦味又能滋长心气(就像有的人喝完苦咖啡就提神,是一个道理),心气则能化生血气;血气充足又能养脾(火生土)。
在夏天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快,如遇上“闷热”的天气就会缺氧,使内需外供出现不协调,气血虚和过度劳累的人心脏就会难受,容易引发各种心功能的疾病。“喜伤心”;心开窍于舌,主血。有些人因为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好事而大喜过望,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心脏病突发或猝死。如老同学、老战友、老朋友聚会高兴饮酒过量;打麻将打出了通天大牌;彩票中大奖等等,稍有不注意就会出现意外,造成“乐及伤悲”的后果。
“喜伤心,气则缓”,气缓就会形成气的虚而散;此时吃点酸味食品便能收敛内气(木生火);过食苦味食品会伤气,吃点咸味食品就可抑制苦味过量造成的气虚现象(水克火)。
中央应长夏,主脾;脾属土,易生湿;其味为“甘”。在甘味食物中,首推大枣和山药。经常吃山药或大枣,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如果将大枣、山药、大米、小米一起煮粥,不仅可以预防胃炎、胃溃疡的复发,还可以减少患流感等传染病的概率,另外还有扁豆、黄豆、甘蓝、菠菜、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黑木耳等均可选择食用。
因为长夏处于立秋与秋分的季节,大约是阴历七月中旬左右,那时正是热而潮湿的天气,不思进食且喜欢喝冷水或冷饮料,这就更造成了过多的寒气入胃,咱们在前面关于“卫气”与“营气”的文章说过脾的功能,它起到运化(运输)水谷(营养)的作用,运化的前提是要把胃里的食物化作热能,现在胃里都是冰水,要化作热能需要的时间就会加长,如再没有多少食物(有食物也会因寒不化),运输的营养成分就会大打折扣,再加上身体频频出汗,体内热能不断的散发,使营养多出少入造成阴阳失调,而土又生金,就为日后秋季肺部发病埋下了隐患。
“思伤脾”;脾开窍于口,主肌肉;肌肉丰满又可养肺(土生金)。遇到有些亲朋好友的出现了不幸或与自己亲爱的人分手,而悲伤思念过度,不思进食,饮水不止,夜不能眠就会造成脾胃的损伤。过食“甘”味能伤及肌肉,这时就得吃一些酸味食品来抑制一下(木克土);对于“湿盛伤脾”的人《内经》云:“苦味能燥湿”(火生土),可食苦味食品而干燥湿气。
西方应秋,主肺,肺属金。开窍于鼻,主皮毛;秋天气急而生“燥”,燥则生“辛”;辛味能滋养肺气,肺气又能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可养肾(金生水)。辛味的食品有:辣椒、葱、姜、韭菜、蒜、香菜、芥末、胡椒、洋葱等。少量食用有开胃、助消化的作用。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干咳、声嘶、皮肤干裂、便秘等燥症。若过食辛味便会伤及皮毛,那时可食用一些苦味食品来抑制一下(火克金)。夏季过后,暑气消退,人们食欲普遍增加,加之秋收食物品种丰盛,此时不宜过多进补,以免“饮食自信,伤及肠胃”。秋天宜收不易散,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因此,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一些酸味甘润的果蔬(土生金)。
秋天是我本人最喜欢的季节,艰难的熬过了闷热的时光迎来了“秋高气爽”这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天气。可是好景不长,看着那秋风扫落叶的凄凉不免也有些伤感,同时天气也日趋寒凉甚至会忽冷忽热让人捉摸不定,衣服穿少了着凉引起风寒咳嗽;穿多了受热又会引起肺热咳嗽,真是难办!这时就要注意有效的进行一下保健,刮刮痧或拔拔罐把在夏天存在体内的寒湿表出,到了秋天就不容易患感冒了。“忧伤肺”;遇到很多烦心事忧心忡忡,心情烦闷也会伤及至咳,所以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是至关重要的。
北方应冬,主肾,肾属水。冬季对于动植物来讲都是个休眠季节,这就是所谓的“冬藏”。冬天的寒气和体内的水气(热气)相结合就会产生“咸味”,咸味能滋养肾气;肾气能滋养骨髓,骨髓强健了筋骨就好,筋骨好了又能养肝(水生木)。咸味食品包括:海产品、猪肉、桔梗、香菇等。咸味有消肿散结的作用,如海蜇味咸,有清热化痰、消积润肠的作用,对痰热咳嗽、小儿积滞、便秘者很合适;猪肉除了能滋阴外,还能润燥,适宜热病津伤、燥咳、便秘者食用。在此季节最主要的是两个字:避寒。《黄帝内经》上说“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祛寒就湿,无泄皮肤”。就是这个道理。当然,现代社会不比古代,现代人有暖气、有空调、有洋房、有汽车,出车进屋;出屋进车。看似好像避开了很多寒气,但是皮肤对外界的抵御能力会大大的减弱,更如不小心受到寒凉的侵袭。因此早晨有时间可练练筋骨,让皮肤适当适应外界的温度,每天早上锻炼回来空腹喝一碗姜糖水祛祛寒气,俗话说“早晨的姜汤暖胃肠”嘛,晚上下班回来做点“羊肉丸子萝卜汤”既补齐又通气,就像电影《红高粱》里唱的那样“上下通气不咳嗽”啊!
“恐伤肾”;肾开窍于耳,主骨;骨髓充实可养肝(水生木)。在遇到危险或害怕的事就会心生恐惧而战栗,骨头酥软无力,心跳加快甚至造成突发性心脏病(水克火)。咸能伤血,一般成人每天吃6克左右盐已足够,味过于咸反而伤肾损坏骨头;长期高盐饮食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症状,肾脏病患者都要低盐饮食。甘味能抑制咸味(土克水),在感觉食咸过量时可食用甜食来调节一下饮食。
写了一大堆,不知道够不够仔细,我相信如果大家能真正的看进去,不是“走马观花”的一扫而过就一定能发现,其实学习中医并不难,难得就是入门这道窗户纸。
2009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