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以下买什么suv好:中国从未赴非州大规模购地屯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5:12:08
  

外交部:中国从未赴非州大规模购地屯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9日02:34  京华时报

  据新华社电 外交部(微博)发言人洪磊昨天表示,非洲确实出现了“新殖民主义”,但绝不是中国,对此非洲国家已有广泛共识。

  针对日前有西方媒体借南非官员之口,暗指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进行海外屯田,洪磊说,南非总统祖马曾表示,中非之间不存在任何殖民关系,那些关于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指责是不真实的。

  “中国是南非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为南非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说。

  他表示,中国一贯坚持立足国内确保粮食基本自给,不仅从没有到非洲大规模购地屯田,而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农技援助,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其自主开发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的能力,受到广大非洲国家欢迎。

  洪磊介绍,一些中国企业按照国际通行的商业模式同非洲国家开展了小规模农业合作,产品主要供应当地市场,充实了非洲老百姓的“粮袋子”和“菜篮子”。今年中国还向非洲之角国家及其他一些缺粮国家提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粮食援助。

  洪磊表示,非洲是“农业新殖民主义”的受害者,促进非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们敦促那些事实上在非洲占有大量土地、采用掠夺式开发方式的国家倾听非洲的声音,拿出实际行动,为长久解决非洲粮食安全问题作出贡献。”洪磊说。
 

外交部:中国到非洲圈地占田之说完全不实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7日13:46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8月17日电 记者在国家外交部网站获悉,针对非洲之角近期发生的严重旱灾和饥荒,中国政府已决定再增加3.532亿元人民币的紧急粮食援助。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非农业合作的投入,截至今年6月,已在14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此外,还积极推动国内企业到非洲开展农业投资、兴建农业基础设施、转让农业技术。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卢沙野在16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开展对非农业合作出发点是提高非洲粮食生产能力,促进非洲的粮食安全,而不是为了保障自身的粮食安全,中国没有从非洲拿走一粒粮食。”

  他还说:“今后,中国将继续把对非农业合作的重点放在技术示范、人员培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粮食援助等方面。”

  他最后还强调,“某些国家指责中国到非洲'圈地占田’,甚至把造成此次非洲之角饥荒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完全不符合事实。”

外交部:有关中国在非洲收购土地说法没有根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2日18:1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22日电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9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

  洪磊首先介绍了杨洁篪外长出席第6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期间,与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会面的有关情况。

  当地时间9月21日,杨洁篪外长在美国纽约出席第6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期间,与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会面。杨洁篪表示,中方承认“国家过渡委员会”为利执政当局和利人民的代表,支持利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繁荣发展。中方已向利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将积极考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新的援助。中方真诚希望中利合作得到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以造福利人民。

  贾利勒表示,利比亚人民对中国怀有敬意,感谢中方在安理会的支持和提供的援助,期待利中关系得到更好发展。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领导作用,任何希望发展的国家都会把目光投向中国,与中国发展良好关系。

  问:中方如何评价昨天朝、韩六方会谈团长会面成果?

  答:推进六方会谈进程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方希望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继续保持接触对话并取得成果,为重启六方会谈创造条件。

  问:近日,乐施会发表报告称,中国在非洲等地大量收购土地,损害了当地民众利益,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有关中国在非洲收购土地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立足国内确保粮食基本自给,从来没有在海外大量收购土地的计划,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生产。近期,中方向遭受严重旱灾和饥荒的部分非洲之角国家提供了总额4亿多元人民币的紧急粮食援助。此外,中国还利用在农业科技方面的优势,在非洲建立了10个农业示范中心,派遣了近千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非洲国家应对粮食安全问题,受到广大非洲国家的欢迎。一些中国企业按照国际通行的商业模式同非洲国家开展农业合作,但这些项目总体规模较小,农产品也主要供应当地市场。

  问:中方是否与朝、韩六方会谈代表进行了接触?请介绍相关情况。

  答:今天上午,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武大伟与韩国外交通商部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六方会谈团长魏圣洛举行了会谈,就重启六方会谈问题交换了意见。武大伟特别代表下午会见朝鲜外务省副相、六方会谈团长李勇浩。有关消息将适时发布。

  问:中国外交部昨晚表示,美售台武器将给两国在军事、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造成损害,请介绍其具体影响。中方是否会对美国相关公司进行制裁?

  答: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关系到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外国政府向台湾出售武器,这一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美方置中方多次严正交涉于罔顾,宣布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和统一大业,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绝不接受。美方的错误行径将不可避免地给中美两国关系、给两国在军事、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造成损害,责任完全在美方。

  我想指出,任何人都不能动摇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干涉的坚定意志。我们敦促美方充分认清售台武器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严重危害性,切实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错误,撤销有关售武计划,停止对台军售,停止美台军事联系,以免进一步损害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

  我想强调,无论是谁,只要从事或参与从事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活动,都肯定要遭致中国人民的反对。

  问:《人民日报》近日发表文章称,印度和越南在南海油气勘探合作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任何外国公司在未经中国允许的情况下,在中国管辖海域从事油气勘探活动,都是非法、无效的。我们希望有关外国公司能够尊重中国的主权和权益,不参与相关油气勘探活动,不卷入南海争议。

  问:中国是否会采取更严厉的反制措施,以表达对美售台武器的不满?

  答:美方置中方多次严正交涉于罔顾,向台湾出售武器装备,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和统一大业,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这种做法与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背道而驰,与中美共建合作伙伴关系的精神背道而驰。中方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

  我们已经指出并敦促美方,切实尊重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切实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错误,撤销售台武器计划,停止售台武器,停止美台军事联系,以免进一步损害中美关系大局和台海和平稳定。

外交部原副部长:中方援助非洲不附加政治条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0日19:21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吕国增10日在海南万宁说,中方真心实意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向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吕国增是在出席当天举行的中非合作圆桌会议第二次大会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说,近年来,中非合作之所以取得很快的发展,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双方始终坚持平等相待,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吕国增指出,中非应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彼此关系。非洲有丰富的资源,中国有技术和成熟经验,双方互补性强,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合作领域,全面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成果,重点加强在基础设施、制造业、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提升合作质量和水平。

外交部驳斥中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指责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9日01:00  北京晨报

  据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侯丽军 曹欣阳)外交部发言人洪磊8日表示,非洲确实出现了“新殖民主义”,但绝不是中国,对此非洲国家已有广泛共识。

  针对日前有西方媒体借南非官员之口,暗指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进行海外屯田,洪磊说,南非总统祖马曾表示,中非之间不存在任何殖民关系,那些关于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指责是不真实的。

  “中国是南非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为南非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他表示,中国一贯坚持立足国内确保粮食基本自给,不仅从没有到非洲大规模购地屯田,而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农技援助,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其自主开发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受到广大非洲国家欢迎。

  “我们敦促那些事实上在非洲占有大量土地、采用掠夺式开发方式的国家倾听非洲的声音,拿出实际行动,为长久解决非洲粮食安全问题作出贡献。”洪磊说。 

专家驳西方媒体所谓中国在非洲搞殖民主义说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0日09:39  法制日报

  与西方企业在苏丹“只采油,不炼油”不同,中国企业不但通过雇佣当地劳工,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而且还帮助苏丹建起了国内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炼油厂,解决了一直以来需要斥巨资购买成品油的难题。“一直以来,中非之间的合作都是秉持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秘书长刘海方副教授强调说。也正是在这种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中国的援非政策让双方真正实现了“双赢”

  本报记者余瀛波

  本报实习生曾露露

  “中国的关税政策帮助我们很多,因为我们生产的都是出口产品。它不仅帮我们打入国际市场,提高我们的竞争力,还吸引到其他投资商来埃塞俄比亚投资,因为这个政策带给他们更多利润。”日前,埃塞俄比亚当地一家皮革厂的行政总监泰德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表示。

  11月3日在戛纳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上,胡锦涛主席表示,中方坚持通过减免关税等多种途径,为发展中国家对华出口各类产品创造条件。为进一步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中方愿在南南合作框架内,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

  据英国权威杂志《经济学人》报道,在过去10年里,世界上发展最快的10个国家中,有6个是非洲国家。在过去10年中的8年里,非洲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东亚,其中包括日本。另有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与此同时,非洲也跃居成为中国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那么,伴随着中非关系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关税政策究竟给非洲国家带来了哪些实惠?如今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的非洲人民又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援非政策和中国企业的?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秘书长刘海方副教授。

  免税政策吸引中企落户非洲,促进当地就业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政治互信基础上,中非双方不断加强经贸领域合作。特别是非洲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中国的免关税、免债务等政策确实给非洲经济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刘教授告诉本报记者,“中国企业到非洲参与投资建设,不论从技术水平还是工业水平,都大大提高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表示,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推出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对非援助规模,提供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减免债务,减免关税,建设经贸合作区以及加强人力资源、教育和医疗领域的合作等,受惠商品由190个税目扩大到440多个。这其中就包括对乌干达出口中国的皮革制品免税。

  2006年在乌干达参加中非学术交流期间,刘海方教授曾参观当地最大的一家皮革厂,后来得知原来这家皮革厂竟是从温州迁到乌干达的。原来,在得知中国政府将向非洲国家减免关税的消息后,皮革厂经理看到了商机,决定将工厂从温州迁到乌干达落户。他知道乌干达当地畜牧业发达,于是便就近解决原料问题。而工厂的产品在出口中国的同时也向欧洲出口,当时非洲同欧洲部分国家也有签订贸易优惠政策,这就大大提高了工厂的收益。

  除几位技术人员外,工厂雇佣的都是当地劳工,这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技术工业水平的发展。

  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额已逾100亿美元,是2003年末的20倍,涉及农业、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金融业、商业等各个领域,在非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600家,雇佣当地员工逾8万人。

  西方“只采油不炼油”,中国基建改善当地民生

  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西方国家对中非关系的批评也日渐增多,一些西方国家媒体开始诽谤中国,意图破坏中非关系,最典型的就是形形色色的“新殖民主义”。例如,有欧美学者指责中国在非洲搞“外科手术式的殖民主义”,即以最低限度的破坏攫取非洲的自然资源。

  对此刘海方教授坚决否认,“这种论调毫无道理,那些人或许忘了,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在非洲大陆的殖民正是一部真正的掠夺史”。实事求是的说,中国并非是向非洲发糖的圣诞老人,但绝不是像西方媒体所诽谤的那样搞殖民主义。“一直以来,中非之间的合作都是秉持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刘海方强调说。

  这方面有很多事例都可以证明。比如,与西方企业在苏丹只采油不炼油不同,200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苏丹能源矿产业部合资兴建了苏丹喀土穆炼油厂,解决了苏丹一直以来需要斥巨资购买成品油的难题。如今,苏丹喀土穆炼油厂是中国海外最大的一座现代化炼油厂,也是苏丹国内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炼油厂。

  统计显示,喀土穆炼油公司利用降解污水绿化了油田周边4万平方公里的草原荒漠。十年里,企业累计投资和捐助公益事业达3228万美元,受益民众超过150万。

  喀土穆炼油公司财务部副经理奥马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苏石油合作不仅给苏丹带来了经济发展,还大大提高了苏丹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前苏丹当地人生活困难,吃饭都成问题,整个国家预算的70%要靠外援。经过与中国十年的合作,使苏丹经济出现了很大变化,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刘海方教授还表示,中非在基础设施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令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安哥拉。长达二十多年的战乱致使其基础设施破坏殆尽,外债高筑,发展资金严重短缺。2002年内战结束后,安哥拉俨然就是“一片废墟”、“满目疮痍”。

  2003年11月,中国商务部与安哥拉财政部签署了《关于两国经贸合作特殊安排的框架协议》,还与安财政部建立起中安一揽子合作联合工作组机制。

  刘教授表示,中安双边协议很好地落实了安哥拉的基础设施建设。时隔5年后,不仅执政党中心地区,就连反对派的据点基础设施都已经很完善。

  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安哥拉战后重建,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据统计,2008年中安贸易总额为253亿美元,其中从安哥拉进口224亿美元,中方向安哥拉出口29亿美元,安哥拉实现贸易顺差195亿美元。

  平等和尊重吸引非洲留学生,赴非务工问题待关注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7年9月底,通过中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中国共接收非洲50个国家来华留学生约2.1万人次,共接收非洲自费来华留学生约8000人次。目前,我国已成为非洲学生留学主要目的国之一,也是亚洲接收非洲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刘教授表示,非洲学生之所以选择中国除了受奖学金吸引,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给了他们平等、尊重。

  哈里斯来自津巴布韦,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在中国留学。毕业后打算与在中国相识的同学、比利时女子赛琳回比利时就业,但因为中国学位在那边不被认可,所以迟迟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身份上的歧视,促使一直胸怀中国情结的两人最后决定回津巴布韦从事中非问题研究,以自身经历来看待中国和西方对待非洲的不同态度。

  班布来自刚果(金),在来华之前曾在英国当过多年记者,还在剑桥大学读过两年博士,本有着大好前途,但他看不惯欧洲的盛气凌人,恶言破坏中非合作,于是决定来华留学。很快,他就拿到中国政府资助的奖学金,到北大攻读博士。他说,在西方生活多年来到中国后,明显感受到中国给非洲留学生提供的平等、尊重,这是西方无法给的。

  刘教授最后表示,中非双方合作成果虽然显著,但要想确保这种良好的关系能够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仍需要双方政府的继续努力。比如,目前整个非洲50多国中,40多国都有华人聚居,其中按照官方统计,南非最多。但很少有人知道,排在第二位的国家是位于西南非洲的安哥拉。

  由于富含钻石、石油等资源,今天的安哥拉无论从市场短缺工业还是进口农业现状看,都是一个商机无限的国家,甚至被很多人视为“那里到处都是黄金”。正因为此,使得大批的中国劳工近些年来蜂拥而至,有消息称,目前该国境内中国人已超过20万。

  这种局面也造成前往安哥拉的签证变得炙手可热,再加上目前双方的签证制度存在一些“纰漏”,使得一个民工前往安哥拉就要18000元到30000元不等的黑市签证费,远超劳工的个人经济承受能力范围。而即便这些中国务工人员在千辛万苦地远渡重洋后,也还须面对当地的安全隐患问题,这些都需要中国政府加强关注。

中国应认真考虑以非洲市场来解决国内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 19:50  《中国商人》杂志

  《华尔街日报》21日载文称,中国政府目前正在考虑为2万亿-3万亿元人民币(合3000亿-4500亿美元)左右的不良贷款承担责任,这些贷款发放给 了地方政府的借贷机构。文章称,这样一个救助计划的规模大得惊人,约占中国GDP的7%,超过美国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的规模。此次救助计划的规模几乎相当于本世纪初中国重组其四大国有银行时剥离的坏账总额。

  实际上,《华尔街日报》报道的并非新闻,安邦《每日金融》研究简报早在6月2日报道:有消息称,中国银监会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清理多达近3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相关损失将由中央政府和国有银行分别承担。不过,据进一步了解,此动议只是财政部少数部门少数人参与的一个闭门讨论,银监会和发改委都未参与。该内部会议谈到了针对平台贷款风险未来可能的一个解决方案,但对可行性未充分论证。

  虽然这只是一个不成熟的动议,但它揭示的问题却非常重要:中国过去两年的经济刺激计划产生的不良贷款即将冲击中国的银行系统。如果只看中国各大银行公布的数据,这种担心似乎毫无必要,因为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量仍然很低,并在持续下降。然而,如果说2009-2010年匆忙发放的17万亿信贷中没有多少坏账,这是完全违背逻辑和常识的。问题只是在于:坏账会在什么时候开始显现?

  对于这些注定会出现的潜在坏账,现在国内外市场关注的重点是,到底会产生多少坏账?中国政府会以什么方案来处置坏账?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模式还能不能解决问题?要处理这些坏账,几大商业银行将如何融资来满足资本金的要求?等等。不过,在我们看来,这些思路基本都限制在中国市场之内考虑问题,而且在战略上缺少创新。这种模式下,很难找到突破性的解决之道。

  坏账的显现和严重程度与整体经济形势有重要关系。过去两年中国实行了堪称“放纵”的信贷政策,一方面造成了现在的高通胀压力,另一方面也埋藏了大量的坏账风险。如果未来高通胀形势不改、紧缩政策不断,再加上国际市场环境低迷,中国经济的放缓程度可能会比较严重。反之,如果中国找到拉动经济的新力量,同时还能缓解通胀压力,那对维持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有莫大好处。然而,如果限于国内市场,则很难找到政策突破口。

  在我们看来,中国应该跳出中国市场来看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安邦此前所提的推出非洲“马歇尔计划”。中国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面向非洲市场推出10年共4000亿美元的援助开发一揽子计划。在这个框架之下,中国可向非洲市场输出大量商品,向非洲转移大量的过剩生产制造能力,同时利用金融资源优势向非洲输出人民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非洲取得突破。

  有人会说,4000亿美元是否太多?这个问题其实不用担心,每年400亿美元的资金规模,不到2800亿元人民币,10年总共的资金规模还不到3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完全可以维持这个资金支持力度。我们要说的是,在国内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国内多印4000亿美元的钞票可能会加剧通胀,在投资效益上可能是浪费,但在非洲市场花4000亿美元则可能会获得巨大的成功。

  更重要的是,这4000亿美元是面向非洲市场,但它最终可以用于拉动中国的经济,并且去非洲换回我们想要的东西。这相当于以非洲的4000亿美元的市场,来拉动中国的生产制造,是一个绝对有效益的“3万亿”刺激计划!在战略层面,中国政府应该加以慎重考虑。(AHJ)

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援手大力推动非洲饥荒救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7日01:0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8月16日电 (于帅帅) 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15日会见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时表示,中国政府将再向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增加3.532亿人民币的紧急粮食和现汇援助。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中国区新闻发言人许楠1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就此表示,这对身处灾难中的人们来说是巨大的帮助,特别是那些极度脆弱的儿童和母亲。

  此前中国政府曾于7月下旬宣布向饱受饥荒灾害的非洲之角地区提供9000万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

  许楠表示,目前已有很多中国人通过WFP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扶贫基金会进行捐助。“我和我的同事每天能收到很多邮件和电话,他们都是询问救援一线的情况和希望援助非洲之角难民。”

  此外在东非地区的救助现场也有中国人的身影出现。据许楠介绍,目前便有两位中国籍的女性WFP国际雇员分别工作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她们是杰出的中国女性,长期工作在艰苦的救援一线,用她们丰富的救援经验和专业精神帮助身处困境的人们。”

  许楠表示,来自中国政府和个人的关注,大力地推动了非洲之角的援助。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刘东国16日也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中国一直致力于对非洲地区的援助工作,包括技术、人员及物资方面。针对近日有西方媒体抱怨中国援助不力的问题,刘东国认为,“如果硬是要求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去承担主要责任,甚至比发达国家做的还要好,那不现实。”

  另据许楠介绍,在受灾最严重的索马里,世界粮食计划署已向索马里中部、北部地区以及首都摩加迪沙共计约150万难民提供食物,并计划进一步向居住在难以进入的南部地区的220万难民伸出援手。(完)

中国对非洲国家旱灾粮食援助总计近7000万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6日 19:57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 (记者 翟磊):继日前决定向遭受严重旱灾的非洲国家提供9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400万美元)紧急粮食援助之后,中国总理温家宝15日在会见来访的埃塞俄比 亚总理梅莱斯时宣布,中国政府将再增加3.532亿元人民币(约合5520万美元)的紧急粮食援助,帮助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应对严重旱灾。根据这一最新 数字,中国政府目前宣布的对非洲国家旱灾粮援总计将接近7000万美元。

  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卢沙野16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向遭受严重旱灾的非洲国家提供的这些粮食援助,将既通过双边渠道向有关受灾国 和难民接收国提供,也通过联合国机构等多边渠道提供;既有粮食实物援助,也有现金捐助。商务部作为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的主管部门,将具体负责有关落实工作。

  中国为促进非洲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长期以来中国同非洲国家在农业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合作,为促进非洲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中国先后在 30多个非洲国家建立了40多个农业合作项目,包括农业技术试验站和推广站、农场等,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水稻、玉米、蔬菜、茶叶、甘蔗等作物的生产,很多项 目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卢沙野介绍说,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非农业合作的投入。2007年至2009年,中国向33个非洲国家派遣了104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 帮助非洲国家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咨询,并对当地农业技术人员提供指导和培训。截至今年6月,中国政府已在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赞比亚等14个非洲国 家建立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并决定在安哥拉、刚果(金)、南苏丹等国再增建10个。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向13个非洲国家派遣了16批农业技术组,为 非洲国家培训了874名农业技术人员。

  中国推动多种方式促进中非农业合作

  根据卢沙野司长的介绍,在多边领域,迄今,中国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共向8个非洲国家派遣了700多名农业专家,目前仍 有80余名专家在非洲国家工作。2009年,中国还决定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款3000万美元,设立信托基金,进一步促进中非双方在粮食安全特别计划项下的 南南合作。

  除政府间合作外,中方还积极推动国内企业到非洲开展农业投资、兴建农业基础设施、转让农业技术。2009年,中国对非农业投资约3000万美 元。在马拉维,中国企业和中非发展基金合作投资棉花种植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带动超过5万个当地种植户,极大增强当地棉花生产加工能力,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 入。在刚果(金),中资企业投资进行玉米选种育苗,使当地生产玉米通过了世界粮食计划署供应商资格认证,并通过员工本地化培训,使他们掌握了独立从事农业 生产的技能。

  中国没有从非洲拿走一粒粮食

  卢沙野司长介绍说,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充分理解非洲国家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切,对非洲国家在粮食安全方面面临的困难 深表同情,今后将继续尽最大努力帮助非洲国家改善粮食安全状况。中国开展对非农业合作出发点是提高非洲粮食生产能力,促进非洲的粮食安全,而不是为了保障 自身的粮食安全,中国没有从非洲拿走一粒粮食。今后,中国将继续把对非农业合作的重点放在技术示范、人员培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13.38,0.10,0.75%)生产和贸易、 粮食援助等方面。某些国家指责中国到非洲“圈地占田”,甚至把造成此次非洲之角饥荒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完全不符合事实。

中国再向非洲国家提供3.5亿元紧急粮食援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6日11:05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8月16日消息(记者李欣)从商务部了解到,中国政府将再向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提供价值3.532亿元人民币的紧急粮食和现汇援助,以应对严重旱灾。

  这是中国政府继7月下旬宣布向非洲之角灾区提供9000万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后,又一次向这一地区伸出援手。

  非洲之角包括吉布提、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肯尼亚、索马里、苏丹、乌干达等东非国家。去年以来,这一地区遭遇60年一遇大旱,并引发严重饥荒。

中国银行在非洲首推人民币现钞业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 02:55  证券日报

  本报讯 中国银行(2.91,-0.01,-0.34%)近日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正式推出人民币现钞业务,成为首家在非洲推出现钞业务的商业银行。这项全新的人民币业务将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和支持,有利于推动和促进中非、中赞经济合作。

  赞比亚中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人民币现钞业务的推出,赞比亚中行将加快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进一步加强与金融同业、兑换所的合作,争取成为非洲地区人民币清算行。”

  自去年以来,赞比亚中行在当地成功推出了包括人民币账户、人民币预付卡、人民币汇兑、人民币存贷款、贸易融资服务等系列人民币服务品种。(徐天晓)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中国现在的军队还有屯田的吗?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的军队实行或曾经实行过屯田制? 为什么说中国文明从未间断过 为什么在二战中,英国和法国向德国宣战,但却从未向其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发起者是谁 什么叫屯田? 太平天国运动面临的中国以往农民战争从未遭遇的 屯田 兵屯 民屯 什么意思 隋唐时期既然日本向往中国,为何天皇从未来过中国 隋唐时期既然日本向往中国,为何天皇从未来过中国? 一个从未学过编程的人如何最快地掌握C语言 从1840年到1949年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从1840年到1949年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从1840年到1949年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从1840年到1949年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从1840年到1949年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从1840年到1949年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为什么中国没有大规模运用沼气的?是不是受某些条件限制? 现阶段大规模引进外资对中国长远发展的利与弊 中国有哪几大邪地? 中国旅行地 请问:中国所有的历史书中为什么从未有日本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