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大型运输机:高考散文写作的“五要”与“五不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59:49
 “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散文写作是高考写作的一大难点,非胸有底气者实难为之。何为散文写作的“底气”?那就是丰厚的文化积淀、厚实的生活储备、过硬的语言功底等。为形象起见,下面以一篇高中生的散文佳作为例,通过“解剖一只麻雀”,来对高考散文的写作作一指津。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父子俩驾着一艘小船行驶在水面上,突然风浪大作,小船就像海面上的一片树叶,眼看就要翻了。儿子惊慌失措,这时父亲发话了:快往船舱里灌水。当船舱里的水位达到一定程度时,奇迹出现了,小船不再摇晃。
    某农村妇女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拉扯着几个年幼的子女。她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还必须超负荷干活,虽然人很老相,但身体健康。她没有时间生病,也不能生病。而正是这种负荷让她坚定而健康地生活着。
    行船是如此,生命也是如此!负重的生命才更有韧性,更为健康。适当地给自己的生命负点儿重,这样或许活得更有意义。
    请以“生命的负重”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散文佳作】
                 生命之重(江苏省阜宁中学  郁 翔)
    我曾为一棵树而感动,一棵普通的榕树却不平凡。
    在长江中下游的一座山上,我见到了这棵树,满目葱茏,树冠极大,触地的枝丫又插入地下成为新的根系。我如何来形容它的粗壮呢?枝丫横斜,人已经不能亲近它。它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限,用自己的枝干造了一座宫殿,更造就了一种磅礴浩大的气势。它不能再笔直地向上生长,因为它的树冠太大。可是如此重负却没有让它低下头颅,它在力之所及的范围内创造了另一番辉煌。
    正在我惊叹之时,当地的向导捡起一枚石子,用力向树冠投去。霎时间,鸟儿的惊叫声此起彼落,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鸟儿从树冠中惊起,我甚至能感觉到鸟儿扑棱翅膀所扇起的风。这棵树竟是这么多鸟儿的家,它在承受自身之重外,还包容了如此多的鸟儿!
    然而我想,这棵树是幸福的,它承受了生命之重,便将生命之美演绎到了极致!
    负重的生命是如此有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将意志与生命一起在艰难困苦的磨刀石上打磨,将韧性与心灵一起在挫折痛楚的火炉中锻造,人生有了厚度和力度,便能够风雨无惧。
    巴金老人就是一棵在漆黑的夜中默默承受生命之重的大树。他生在风雨如磐的岁月,社会的黑暗犹如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他的身上,他弯曲的背屈向深重的地母,使他看到了人民所承受的生活之苦。后来,爱尔克的灯光照亮了他的路,他用手中的笔描画出他滴血的心。渐渐地,巴金老人在这重负中直起身来,因为承受着生命之重,就一定要起来。他看到了远方美丽的朝霞,也看到了身后文字铺就的路,《家》《春》《秋》搁在手中,沉甸甸的。
    身上有重负,走得会更稳一些;每走一步,身后的脚印也更深一些。或许今天我们会怨恨身上所负的担子太重,有时甚至会因重压和挫折而心力交瘁。然而回首所走过的路,我们就会明白负重带给我们的一切。
    生命没有不能承受之重,负重的生命才会更加厚重。我将那棵榕树的照片放在案头,那巨大的树冠连同盎然的生机久久留在我的心上。
    【妙手指津】
    一、立意追求深邃,要“红线”,不要“乱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此言亦为高考散文写作之要旨。这里的“入”,就是思辨的深入、立意的深邃、主旨的深刻。有了这个“入”,方能高屋建瓴,一览众山,从心所欲,随兴驱遣。
    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神,其实就是文章的主旨。“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这个主旨,在下笔之前一定要想“深”悟“透”,并让它成为贯穿文章的一条“红线”。
    上述文题从立意的深度来看,可以有多个层面的开掘:(1)“物”的负重→“人”的负重。(2)“生存”的负重→“生活”的负重。(3)“物质”上的负重→“精神”上的负重。(4)负“个人”之重→负“家庭”之重→负“社会”之重→负“国家”之重→负“人类”之重。上述佳作正是从第(1)和(4)两个层面来开掘的,从而提炼出了“身上有重负,走得会更稳一些;每走一步,身后的脚印也更深一些”这样的深邃警句,并让它贯穿全文。这就使全文的主旨聚焦于一点,而毫无旁逸斜出之感。
    而在考场的实战中,考生的立意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请看下面一段师生对话:
    问:你怎么会想到写散文的呢?
    答:因为我看了文题后,头脑中是一团“乱麻”,实在理不出一个头绪来,只好跟着感觉走。而在这种状态下,写散文最好——“散”嘛,就是可以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殊不知,这种散文,“散”是散了,但“文”没有了。通篇主旨飘忽不定,若即若离,给人雾里看花之感。为此,我们认为:散文的立意要深邃,而不要“飘忽”;要“点射”,而不要“散射”;要“红线”,而不要“乱麻”。在下笔之前,一定要沉下心,擦亮“慧眼”,把文章的主旨“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只有这样,才能理顺“乱麻”,并把它拧成“红线”。
    二、选材追求精当,要“珍珠”,不要“鸡毛”
    散文的写作可谓“思接千载,神游万仞”,所以在选材方面“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皆可入文。但从高考散文写作的操作层面来看,选材应当追求精当,尽显“珍珠”的亮色。其标准,大致说有如下五点:
    (1)要“正切”不要“旁敲”,因为“正切”的素材才能直击中心意旨。
    (2)要“厚重”不要“浅薄”,因为“厚重”的素材才能震撼人的心灵。
    (3)要“大气”不要“琐细”,因为“大气”的素材才能放大文章的气派。
    (4)要“鲜活”不要“陈腐”,因为“鲜活”的素材才能吸引人的眼球。
    (5)要“熟稔”不要“生疏”,因为“熟稔”的素材才能自我深度透视。
    上述佳作选的素材,均为作者心中蕴蓄已久的素材,既正切题旨,又尽显大家气派。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所写事物——长江中下游一棵树冠极大、枝丫触地、飞鸟满树的大树,清新自然,给人以神清气爽、眼前一亮之感,可谓鲜活;所写人物——百岁老人巴金,历经世纪风雨沧桑,掌舵现代、当代文坛,撼人心魄,可谓厚重。
    而在考场实战中,考生的选材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请看下面一段师生对话:
    问:你的散文为什么写的都是“一地鸡毛”呀?
    答:这才是原生态的生活,生活中遍地都是鸡毛,哪来的珍珠。
    殊不知,这种散文,就像市井中吵嘴的长舌妇,“前五百年,后五百年”,家长里短,唠唠叨叨,让人顿生婆婆妈妈之感,而毫无“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美感。为此,我们认为:散文的选材须在“正切”的大旗下,“厚重”与“大气”齐飞,“鲜活”共“熟稔”一色。
    三、布局追求创意,要“景点”,不要“砾场”
    散文写作中的布局,恰似园林的设计,匠心独运的是“景点”,胡乱堆放的是“砾场”。散文的布局虽然十分强调“一线(线索)串珠(素材)”,但不同的串法能编织成不同的妙品。上述佳作的布局,既有细针之缜密,亦不失云海之翻腾。在整体布局方面,作者由“树”及“人”,而且以一个“巴金老人就是一棵在漆黑的夜中默默承受生命之重的大树”过渡句将这两个论述层次天衣无缝地缝合到了一起。在“树”的层面,当地向导的一枚石子砸出了一番新的天地,巧妙地将“承受自身生命之重”升华至“承受万物生灵之重”,可谓石破天惊。在“人”的层面,作者用“身上有重负,走得会更稳一些;每走一步,身后的脚印也更深一些”这样一个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将“文化名人肩负的社会重任”延展至“芸芸众生身负的人生重荷”,可谓别开洞天。
    而在考场实战中,考生的布局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请看下面一段师生对话:
    问:你的散文怎么写得这样松松散散、乱糟糟的?
    答:这就是散文啦!“白雨跳珠乱入船”正是散文的行文特点啊!
    殊不知,这种散文就是一座瓦砾堆。散文看似兴之所至,实则非常讲究布局,而且其上品是“藏巧露拙”。广大考生不仅要学会用一条“红线”把散落的“珍珠”串成一条精致的“项链”,更要学会“创意”,把满地的石子摆成精美的图案,垒成别致的造型,从而摇曳出盎然的意趣,彰显出深邃的意旨。
    四、意境追求交融,要“妙合”,不要“斧凿”
    所谓意境,就是“意”与“境”之合。“意”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思,“境”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景象。“意”和“境”的妙合,便形成意境。清代文学评论家何绍基对意境的营造曾有过精辟的阐述:“不肯使人不知,又不肯使人遽知。”“不肯使人不知”是说意境的营造不可过于深奥。“又不肯使人遽知”是说文章要有意味,而味要靠“咀嚼”方能品出。从操作层面来讲,高考散文写作中的意境营造特别要注意如下两点:
    (1)“意”要“契合题旨”,不要“背离题旨”。因为只有“契合题旨”,才能进而昭示题旨,演绎题旨,生发题旨,从而使题旨的内蕴更为丰厚、充实。
    (2)“境”要“契合物性”,不要“背离物性”。因为只有“契合物性”,才能符合生活逻辑,才能不着斧凿之痕,从而于“无为之物”中寓进“有为之意”。
    以上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意”“境”交融,才能使营造出的意境有字外味,有声外韵,有题外意。
    上述例文中的那棵榕树,它有“意”——它不仅承受着自身的重量,而且还承受着一树鸟儿的重量。承受“自重”是一种“本分”,而在达到极限时还能承受“他重”则是一种境界,而且正是因为“承受了生命之重(包括‘自重’和‘他重’)”,所以“便将生命之美演绎到了极致”。它有“境”——它“满目葱茏,树冠极大,触地的枝丫又插入地下成为新的根系”“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鸟儿从树冠中惊起”。“意”和“境”的有机结合,强烈地驱遣着“我”将这棵眼中之“树”,定格为一幅永恒的“照片”,不仅“放在案头”,而且“那巨大的树冠连同盎然的生机久久留在我的心上”。这就将自然之景定格为生命之美,幻化出诗化人生的美感,余韵袅袅,回味绵长。
    而在考场实战中,考生的意境营造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请看下面一段师生对话:
    问:你认为散文应该怎样营造意境呢?
    答:“境”是个框,把“意”向里装。殊不知,这种“装”出来的意境往往生、硬、涩、无味。其实,在高考散文中营造意境,如同做一盘菜,原材料是“境”,要烧出的“香、味”是“意”,原材料有钱即可买到,要烧出的“香、味”厨师也很清楚,但能不能将这道菜应有的“香、味”烧出来,关键还要看厨师的烹饪技术。为此,我们认为:在明晰“契合题旨”的“意”,抓准“契合物性”的“境”的基础上,还要练就一手过硬的“交融”功夫,只有将移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妙合”功夫练得炉火纯青,才能烧出“色、香、味、形”俱佳的散文大餐。
    五、语言追求文采,要“陈酿”,不要“开水”
    散文的语言是要追求一点文采的。“文采”是什么?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人认为,文采指的是词句漂亮、行文华丽。这当然也是文采的一种,把握得好,亦可令人意荡神驰。但是,就高考散文写作而言,文采更多的是指一种韵味、一种光泽、一种气派,它以自然流露为上,返璞归真为上。其标准,大致说来有如下三点:
    (1)要“内涵”不要“绣枕”,因为有丰厚“内涵”的语言才有让人反复开掘的内藏。
    (2)要“蕴蓄”不要“直白”,因为“蕴蓄”的语言才能激发人反复咀嚼的阅读冲动。
    (3)要“本真”不要“矫情”,因为“本真”的语言才更有冲击力、穿透力和震撼力。
    上述例文中“《家》《春》《秋》搁在手中,沉甸甸的”一句,就恰似陈年老窖,让人愈品愈感韵味十足:(1)《家》《春》《秋》,厚厚三大本,100余万字,“搁在手中,沉甸甸的”。(2)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的丰碑,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搁在手中,沉甸甸的”。(3)《家》《春》《秋》的创作是巴金对人民所承受的生活之苦的一次深味,是对华夏民族所经历的深重苦难的一次沉思,更是对一个文学家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的一种担当,“搁在手中,沉甸甸的”……从文学价值、思想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细细品味这个“重”,你就能品出万千韵味。
    而在考场实战中,考生的语言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请看下面一段师生对话:
    问:你认为散文的语言应追求什么境界?
    答:当然是辞藻华丽,最好还能煽情。
    殊不知,“华而不实”的散文只会让人觉得庸俗,“煽情”的散文只会让人觉得浅薄。为此,我们要提醒广大考生:要在创造“内涵的文采”上下工夫,努力锤炼出“华而有实”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