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虹gtx750ti价格: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51:18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阮雪茜



关键词:留守儿童  监护  养成教育  关爱 共同成长进步
文章摘要:
    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现状通过调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隔代监护型,此类包括父母关系融洽与父母关系紧张甚至已经离异两种可能;二是上代监护型,此类通常父母关系和睦;三是自我监护型,此类通常是单亲家庭。分析作者亲身体验的两个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感受教师功能的积极和无奈,引发思考,提出解决对策:1.让父母参与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2.强化学校与教师的功能3.社会第三因素的介入。最后希望通过父母、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能让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农村的生活环境迫使很多家庭的父母外出打工,子女与父母长期分居两地,成为“留守儿童”。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后,一些城市制定和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措施:取消流动儿童进入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就学的借读费,把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纳入到城市整体教育发展规划中等等。然而,到目前为止,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毕竟还只是较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农民工还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或者,因为城市没有给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环境而将孩子留在了农村,成为“留守儿童”。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
在我们这所县级初中七年级,经过调查“留守儿童”占全年级总学生数的6%。这些学生大致的生活环境分以下三类:
    ①隔代监护型,即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这种形式又分两种情况:1)父母关系融洽。在所调查的学生当中,属于这种监护形式的学生占15.8%。这一监护形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由于监护与被监护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使得监护者在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但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二是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绝大多数祖辈在文化知识层次上属于文盲。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孙辈一并交由他们监护时,就更显力不从心。2)父母关系紧张或父母离异。这样的学生占57.6%。这一监护形式不仅具有以上特点,由于父母关系不和谐,造成祖辈对孙辈有亏欠心理;父母的亏欠心理更重,见面机会本来就不多,而每次见到孩子却无所适从,只有在物质上不断满足,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方面基本为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这些行为和生活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带给孩子负面影响。
     ②上代监护型,即把孩子托付给亲朋好友,如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这种形式下的父母通常关系很好,为免夫妻两地分居,一起出外工作,但由于暂时没有能力带孩子一起去,只好托付他人。这种模式所占比例不多,被调查的七年级有二个女孩,跟伯伯伯母生活在一起,约占13.3%。这种监护的特点是:一是监护人通常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以便好向孩子的父母交待;而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少有关注。因为,亲戚朋友担心的是,如果管得多管得严,万一孩子半路跑了或出了什么意外,事情就不好收场;如果不跑不出事,但孩子在父母回家时把自己所受“待遇”告诉爸妈,则会把亲戚朋友关系弄僵了。所以,只要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基本上就行了;如果学业成绩也不差,那更是锦上添花。二是亲戚朋友通常也有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如在各方面的待遇上不公平,留守儿童通常会从心理上感觉到自己是“外来人”,易与寄养家的孩子发生矛盾。而孩子的父母通常是利用电话来了解孩子的情况,每次也基本是简单的问问学习怎么样、生活怎么样,不能从根本上对孩子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和学习习惯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③自我监护型,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或其他各种原因,监护的责任落在孩子自己头上。这种形式通常是单亲家庭,父亲(或母亲)为生计出外打工,无法兼顾孩子。这种方式所占的比例也不多,且一般情况下,孩子至少有一个已经上初中。在所调查的班级中,这种情况也一个年级才有2个,约占13.3%。还是因为和其他亲戚关系处不好才独立生活的。这种类型的特点是:父母长期在外,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金钱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关注往往是鞭长莫及。
     二、农村“留守儿童”典型事例分析
    从教至今,担任了四次中队辅导员工作,工作中难免碰到所谓的“留守儿童”,下面谈谈我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事例1
     在我第一次担任中队辅导员(即初一某班班主任)工作时,就碰到这样一个女孩。9月3日初一学生开学。9月10日教师节,一般的学生因为对老师不熟悉,通常表现的很平淡,可是就有这样一个女孩在中午的时候拿了一朵康乃馨,很认真的站在我面前,告诉我:老师节日快乐。然后甜甜的一笑,之后就跑开了。当时我感到很开心也很意外,但这件事让我记住了这个女孩。以后的日子在忙碌中度过,我也发现这个女孩很活泼,特别喜欢画漫画,学习自觉,成绩不错。可是一个学期过后,她变得不爱说话,有时候脾气还很大。于是联络她的家人,这时才发现原来她是寄养在小姨家的,父母由于工作关系都在广东,一年才回来一次,本来想把她也带去的,可是由于刚过去工作还不稳定,所以只能把孩子寄养。小姨自己有个小男孩,刚开始去的时候大家还和和气气,时间一长,矛盾就出来了。女孩知道父母不在身边,比较懂事,为了避免矛盾,就经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自己的房间里,除了吃饭上学。父母来电话也不愿他们担心,总是说自己过得很好。心事都放在心里,长期得不到释放,加之缺少亲人精神上的关爱,才变得不爱说话,脾气很坏。
知道这些情况后,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才发现我对她的关心真的是太少了。这样一个女孩从开学起就希望得到我的关注,而我只看到了她表面,却从未真正关心过她,让她独自承担着一切。反思之后,就经常找她聊天,了解她的想法。起初由于长时间的压抑,对人比较抗拒,为了打消她的顾虑,我让她承担班级黑板报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同学的肯定中恢复自信。利用她是科技会员的优势,鼓励她发表自己的小论文、书画作品,由于获得了一定的成绩,远方的父母为她高兴,她自己也很兴奋,每天都让创作充实自己。开朗起来的她最后考取了县重点高中,选择了住校,自我监护。她的表现让我很欣慰,也让我第一次真正的感受到留守儿童对爱的渴望,老师能给的是机会和支持。
事例2
     在另一次担任辅导员期间,由于各方面原因,学校把同一年级的其中一个班的同学并入其他各班,我班分来了一个特殊的男生。在分班之前我就知道这个男孩,性格很犟,待人不友好。得知他被分到我班,于是我在第一时间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父亲早逝,母亲为了生活出外打工,原来还有个姐姐和他一起生活,后来姐姐初中毕业后也到母亲那打工去了,留下他放在外婆家寄养。叔叔家的小孩也在外婆家,比他小。外婆认为他要大些,应该更懂事些,什么事都该让着弟弟,这在一般的家庭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他由于长时间缺少关爱,更希望能得到外婆的关心,谁知道外婆什么都帮着弟弟,这让他感觉很不舒服,时间一长,他开始偷妈妈给外婆的生活费,半夜爬墙出去上网,有时候在网吧一呆就是一夜。在学校如果看到他没精神,眼睛红红的,那一定是前一天晚上上网去了。了解情况后,意识到他的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开始着手了解他的优势,从原班主任那了解的情况却是喜欢打架,成绩一般,个子高可体育也一般,书写不好,和同学相处不融洽,还喜欢和社会上一些人来往。听到这些,突然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接下来的日子,我只有特别留意他,从他的言行中不断寻找着他的闪光点,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发现他其实很愿意和同学和睦相处。他会帮别人一起扫地,会和其他同学一起领书,他很愿意和其他同学一起工作,运动会时也会积极参加。但是只要有同学和他发生矛盾,就会很生气,并且希望老师能站在他那边,为他说话,如果老师没能象他想的那样去做,就认为老师做事不公平,因为他总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为了能更好的帮助他,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也看了不少心理学书籍,对他的心理进行了大致的分析: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缺少最初的“陶冶、塑造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在外婆身边时,由于隔代监护加上孙辈有两个,力不从心,失去了对孩子的“矫治教育”的机会。接下来的只好是“改造教育”或者叫“重塑教育”,这个难度就更大了。也是人生的最后一次接受教育的机会。改造和重塑再失败的后果就是“社会否定”。社会无法再接纳他,这是我们谁也不愿看到却又是屡见不鲜的结果。一分析之后,我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很多。于是我打算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希望能或多或少地改变他对事物的某些看法。首先要让他相信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信任;其次要让他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只有打架;最后要让他了解学习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性。为了让他能信任他的亲人和老师,首先要从亲人和老师信任他开始,恰逢元旦,学校都要举行元旦庆祝会,班上也要举办活动,需要买些物品。于是我把他找来,拿出100元,告诉他这是班上的同学靠捡卖可乐瓶得来的,并告诉他这次要买的物品。还提供几个可以帮助他的同学名单,如果需要帮助可以找他们。原来的担心其实完全是多余的,他很快就完成了任务,那一天他很积极,在看到其他同学用到他买的物品时,他的表情很自豪。在取得他的初步信任之后,我便和他分析打架的利弊,让他自己意识到打架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复杂。最后他告诉我,其实我也知道打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可是他觉得自己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只好采取打架的方式,以后在这方面他会尽量克制,并考虑采取其他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真的很少和人发生冲突,也慢慢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了学习上。可是有一天我发现他又开始打架闹事,询问之下,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说的我都懂,我也能按照你说的去做,可是你能让其他人也按照你说的去做吗?我和你是两个世界里的人,你根本帮不了我。之后我了解到,原来有一次社会上的一些无业人员来学校闹事,他看见了,后来校警询问情况,他就将知道的告诉了校警,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给那些人知道是他说的,就威胁他。于是他又恢复了常态,以告诉那些人其实他也不是好欺负的。虽然后来事情被平静的解决了,他也不再飞扬跋扈,最后考取了中专,学计算机专业。可是那一刻我感到了教师的渺小,教师力量的微弱。一个一线教师你能做的是转变你带的学生的行为习惯,可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我们的肩膀太瘦小,无力承担。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教育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无可奈何。要想改变这些孩子的现状,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让父母参与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关系融洽,即使双方都在外务工,在孩子心理上也会减少他们的不安全感。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是“陶冶、塑造教育”,一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终生受用。为了孩子能够顺利社会化,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人,父母们最好在孩子还处在小学低年级时,认真考虑外出方式。实在没有办法,至少要有一位留在家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训导孩子,为其提供机会,使其锻炼身体,练习语言表达,增强认识和社交方面的能力;使孩子与其周围亲属、邻居、社区和社会构成纷繁复杂的环境相适应;向孩子传递社会目标与价值准则,使孩子朝着父母和社会期待的目标发展;培养孩子待人处世的本领;指导纠正并帮助孩子制定自己的目标,计划自己的行动。
     2.强化学校与教师的功能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生存现状以及教育法律上的不健全是造成留守儿童对教师的亲密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单向的重要原因。学校为了升学率,教师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会自然不自然的将一些不遵守纪律而且学习差的学生定为“双差生”。而在这个定义中,往往以留守儿童居多,他们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应付性较强;交友没有选择性,喜欢成群结队、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常沉迷于请客、看光碟、打游戏机;在同学中具有很大的煽动性。为了拓宽留守学生的情感满足空间,学校和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和支持,在他们的学习、交友、业余爱好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多给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增强留守儿童与教师间的亲密程度,让他们能把学校看做自己的另一个家。
     3.社会第三因素的介入
     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大众传媒以及个体自身都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个体身心自然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社会化水平的影响,对于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效果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农村中小学整体上师生关系的消极性,以及初中师生关系的亲密性降低和冲突性升高,使得初中学生把目光投向了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但这两个因素,对于父母外出的孩子与父母在家的孩子之间有较大区别。没有父母的监督与管束,使得初中留守学生的交往具有以下特点:1)他们一般喜欢与那些父母也外出打工、自由度大的留守学生交往;2)留守学生的金钱支配度较大,花钱往往比较大方、慷慨,交友有一定的经济基础;3)没有父母的监督与管束,留守学生与各种传媒的接触自由度大,频率高。这些因素造成留守子女独立行动的自由度大、自我实践性强的特点。但在社会交往上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即时性和冲动性的特点,所以也很容易流入一些社会不良群体中去,沉迷于低俗大众传媒文化和游戏之中,从而形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为了让留守儿童更好的发展,我认为在父母和学校、教师之外,可以建立一些类似于农村社区少年儿童事务所这样的社会福利机构。
     希望通过父母、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能让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