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泰国游: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27:09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从小培养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阅读不仅是父母帮助孩子认识世界的手段,也是增进亲子沟通、锻炼语言能力的良好工具,而且将对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般来说,从9个月开始,就可以给孩子看一些图书了,别看这个时候孩子可能根本只是在乱翻,甚至会将书撕破,但只要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选择适当的书,循序渐进地给他看,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爱看书的习惯。那么,不同年龄的孩子适合看些什么样的书呢?

9个月至1岁的孩子看的图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画面清晰、干净,最好一物一图,如一只苹果、一只鸡、一条狗等。因为1岁孩子的平面视觉经验还很有限,所以画面一定要简单明了,不要杂乱。二是色彩鲜艳、明快,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三是内容对于孩子有一定熟悉性。当孩子看着图片时,父母要说出该物品的名称,让他跟着学发音,这是为了将音和图在大脑里建立起联系,为以后认图、说话做准备。

1—2岁的孩子可以看由大幅图画组成的书了,内容最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如房屋、日常生活用品、动物、玩具等。图书的画面要简单,色彩要鲜明,配的话语、儿歌要简单、押韵、有节奏,适合孩子听、学、说。

2—3岁的孩子语言飞速发展,所以父母可以和他一起读一些情节简短、有趣、与孩子熟悉的事物有关、以图画为主的故事书。父母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要用简短的语句把故事内容讲清楚,还可以一边读一边让孩子在书中找出讲到的事物,或让孩子重复父母讲过的话。

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会自己翻书看了,而且经常会将他喜欢的书主动给父母,缠着父母讲故事。对于喜欢的故事,能不厌其烦地听很多遍,甚至能断断续续地复述出来,孩子已经从阅读中找到了乐趣,阅读也将越来越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将为孩子展现现实生活难以企及的美妙!

3—4岁的孩子需要内容上更丰富多彩的图书了,如有关动物、小朋友的故事。故事里不仅要有孩子熟悉的事物,还要有一些新鲜事物,要有较多的细节和情节,以便孩子在看书听故事时能学到新知识。当然书中仍然要有较多的图画,以适合孩子的胃口。

这个阶段的亲子阅读要有更多互动的成分,父母在讲故事的时候,要学会对孩子巧妙地提问,也要鼓励孩子向自己发问。通过阅读,不仅丰富了孩子对外界的认识,扩充了孩子的语言词汇,更重要的是在互动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及自己尝试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孩子的回答,父母不必强求与书中故事的一致性,孩子可能会想出一个您根本没有想过的答案,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生气,不要彻底否定他:“不对,刚才妈妈怎么讲的,爱吃萝卜的是小白兔呀!”或许在这种情况下,您这样说会更好:“妈妈倒没有想到小松鼠也爱吃萝卜,您怎么知道的呢?那刚才故事里说谁最爱吃萝卜呢?”既尊重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及想象力,也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有意注意的能力。毕竟书里的东西并非是完全的真理,阅读也不是孩子学习常识的唯一途径。对于早期阅读而言,比起一丝不苟地回答问题来说,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一种能阅读的兴趣与习惯。

4—5岁的孩子可以看有故事情节的连环画了,因为这时候孩子在语言能力方面又上了一个台阶,比起2—3岁儿童的字词、简单句要精彩得多了,能够灵活地与成人进行日常对话,而且喜欢自己编故事;在认知能力上也同样大大地进步了,充分表现出具体运算期的特点,能很生动、形象地思考问题,喜欢自我尝试解决问题。

因此,这个阶段孩子的图书,其故事内容可更复杂些,还可以让孩子读一些真实故事,以使孩子了解较多的生活细节、生活常识、简单的待人接物方式、社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等。书籍的形式以连环画为佳。父母要用“为什么”、“怎么办”、“后来呢”等问题向孩子提问,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要试着引导孩子自己看书,让孩子学着自己看图片来理解故事,然后再与父母交流。这样不但能促进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逐渐成为阅读的主人。

5—6岁孩子阅读的面当然更是广泛,而且从形式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更多的图文并茂,让孩子开始在阅读中欣赏文字,虽然不强求孩子记住那些文字,但早期的看会给孩子留下痕迹,相当于一种潜伏学习,而且有图片对照,更容易留下印象。这些都可以作为入学的准备。

这时候的父母,更要多鼓励孩子自己看书,而且能保持一定的时间(比如15分钟),能与父母主动交流阅读内容,能根据阅读的内容提出问题。而且父母可以充当耐心的听众,听孩子给自己讲故事,甚至可以鼓励孩子根据阅读的内容自行组织、编撰新的故事。其实这个时候的孩子是非常喜欢编造的,在前面“语言能力”的章节中已经讲过,他们会很自然地生活在故事情节里,尽管在父母看来好像是谎言。当然,父母仍然可以和孩子一起来阅读,相互分享阅读时的天伦之乐!

7-9岁的孩子阅读有了更深的意义,其一就是帮助孩子巩固所学的文字,所谓“耳濡目染”,记忆文字也是这样,经常看到就自然记住、记牢了,这比翻来覆去地写有趣也有效得多;其二,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随着孩子识字量的增加,应不断地鼓励孩子通过阅读来寻找“答案”,去发现问题,去认识世界,去探索未知。根据以上两点,可以为这个时期的孩子选择这样的书籍:有拼音的图书,一来巩固拼音学习,二来利用拼音帮助孩子阅读、学习生字;经典儿童书籍,比如童话、寓言、神话、十万个为什么等,用动人的情节或者有趣的问题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儿童报刊、杂志等,鼓励孩子用阅读来了解现实,认识世界;老师建议的课外书籍,一般为了扩充孩子阅读,学校老师也会做相应的指导建议,父母可以根据老师的意见,为孩子购买适当的书籍。

但不管是哪一类图书,篇幅上都不应太长,应以短篇为主,因为孩子的识字量还很有限,对文字的兴趣需要逐日培养。

另外,阅读兴趣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父母可以利用生活的点滴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比如经常提出问题(为什么鼻子长在嘴巴的上面、为什么先打雷才下雨等),引导孩子通过阅读去寻找“答案”或者“线索”;在特殊的日子(如孩子的生日、过年)送孩子一本有意义的书;经常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等地方。

10岁以上的孩子在法律上已经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了,就是说对某些行为有了自我负责的能力,从另一方面讲也就意味着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了更高的选择与决断需要。如果说,这之前的阅读,父母有着很强的主导性,那么这以后就越来越孩子主导了,也就是说这个时期孩子的阅读,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自身,当然父母仍然可以建议与适度引导。相对小学1—3年级的孩子而言,10岁以上的孩子识字量大大提高,阅读速度也快了很多,所以可以读一些中长篇著作,特别是中外经典的作品,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思考能力。最好建议孩子做阅读笔记,将好词好句好段摘录下来,或者练习写读后感等随笔。

总之,这个时期的阅读不仅会对孩子日后的写作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着潜在的意义,所以父母一定要因势利导,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过多干涉。

当然,这个时期父母仍然可以和孩子一起来阅读,相互分享阅读时的天伦之乐,分享阅读后的思想与见地!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不论对于什么年龄的孩子,当图书选好后,建议父母在给孩子看的时候,参考以下几点:

一是如果您与孩子一起看书,请让孩子与您在一个方向看书,比如坐在您的怀里或者身边,便于他识记看书的顺序,进行模仿翻书页;

二是选择固定的时间,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会逐渐养成期待看书的好习惯;

三是父母语言要清晰、舒缓,具有感染力,以便孩子听与学习;

四是要有耐心,阅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培养好了,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不断去激励孩子。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每幅图要让孩子多看几遍,一个故事可以多讲几遍,不要像成人翻阅一样一遍而过,孩子的基础毕竟有限,他需要时间来认识与记忆,而且孩子往往看到“旧”的画面会有一种喜悦与兴奋感,因为这些是“老朋友”;

五是看书时间根据孩子的兴趣与身体状况而定,比如一般1岁的孩子每天看15分钟左右已经很好了,不要强求,否则物极必反,反而使孩子对阅读丧失兴趣与信心;

六是营造家庭阅读氛围,比如每天晚上八点到九点是家庭阅读时间段,这个时间不看电视、不打电话、不说话,只有阅读;做父母的,要培养自己看书的习惯,要有意识地与孩子交流阅读心得。

小楠楠是语言天才吗

小楠楠是个4岁的小姑娘,短短的头发,亮亮的眼睛,小手、小脚、小脸蛋,可就是这么个“小人”,引起了大人们极大的好奇。

小楠楠的外公带她走进咨询室,她不像别的孩子对玩具那么热衷,而是先环顾周围的文字宣传版面,并且在外公的鼓励下,念念有词:“把健康赋予每一个儿童。”“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躯体状况良好、心理状况良好、社会适应状况良好、道德状况良好、福利状况良好”“什么是儿童学习困难?……”她一边读,外公一边为她解释相应的词汇,如赋予、标准、躯体等。

一般家长来咨询,多数是因为孩子的学习、性格、情绪或行为等某一或某些方面需要矫治,而小楠楠的外公此行却是因为小楠楠的语言学习能力,虽然才不到4周岁,但已认识相当数量的汉字,走到哪,学到哪,看到哪,读到哪,经常在超市、大商场、儿童游乐场等地方,“表演”朗读,备受大人们的喜爱。

一般3岁后,儿童言语发展得非常迅猛,但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主要表现在口语上,楠楠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能够识别,能够将“音”、“形”统一,甚至理解相应的“义”。现在小楠楠已经可以自己阅读幼儿园给小朋友订的报纸,不用父母或外公、外婆再转述;即使家里的童话故事,妈妈一边讲,她也要一边看书上的文字。总之,小楠楠对语言学习有着极大的兴致。目前还加入了英语的学习,她也同样好学、肯学。

是不是小楠楠比别的小朋友说话早呢?其实小楠楠2岁前的表现与同龄孩子不相上下,只是在她2岁后的言语发展过程中,家里人发现她对学说话非常感兴趣,而外公又是从事高等教育的,于是抓住了小楠楠的好学特点,不断在生活中扩展其词汇量,不但教说,还教认。

小楠楠学得好,得到了不断的好评,而好评又强化了小楠楠的好学,这就是学习的基本规律——成功能产生更大的成功!

在孩子的语言发展中,专家建议:

(1)从新生命的一开始就应当逗引婴儿说话。所以,当婴儿咿咿呀呀喃喃自语时,父母一定要积极应答。比如:和他说话、抱一抱、逗一逗,让孩子感到愉快,从而激发不断发音的愿望。

(2)平时多叫婴儿的名字和小名,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3)抓住孩子语音敏感期,积极交流与提供听、说的机会。

(4)对于婴幼儿,做个爱唠叨的父母吧!走到哪,说到哪;看到什么,说什么。

(5)不要学孩子说话,要让孩子学您说话。孩子用儿语(如水水、凳凳、饭饭等)时,让他用,但父母完全可以用规范的语言与孩子交流,给孩子良好的语言环境。

(6)不要拒绝、轻视孩子的问题,要积极响应孩子。如果您也回答不出,就说:“这个问题真棒,连我也要想想了”,或者就告诉孩子:“我们一起去找答案吧!”

(7)主动问孩子,让孩子有表达的机会。这不但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还促进孩子积极地思考。

逻辑-数学能力发展良好的人有哪些特点

与学业表现息息相关的智能,除了语言智能外,就是数学—逻辑方面的智能。父母绝对重视这两种智能,因为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如果孩子在这两种智能上有优势,将来就有可能进入理想的职业领域。

逻辑—数学能力包括数学、科学与逻辑三个部分的能力,根据研究,这种能力发展良好的人主要有以下特点。

(1)理解环境中的物体及其功能;

(2)熟悉数量、时间和因果的概念;

(3)使用抽象符号来代表具体事物和概念;

(4)显示出解答逻辑问题的技能;

(5)理解形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6)提出并检验假设;

(7)使用各种数学技能,如评估、运算规则、解释统计数据及图表信息;

(8)乐于进行复杂的运算,如计算、物理、程序设计或研究方法;

(9)通过搜集证据、形成假设、建构模式、发展例证、建立强有力的论点进行数学思维;

(10)运用技术解决数学问题;

(11)对会计、计算机技术、法律、工程和化学等职业表现出兴趣;

(12)在科学或数学上,创造新的模型或有敏锐的洞察力。

古今中外,有不少逻辑—数学能力发展良好的人,以下是数学天才——高斯的故事。

高斯(1777—1855年),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在童年时代就表现出非凡的数学天赋:3岁就学会了算术;8岁因发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而深得老师和同学的钦佩。有个故事广为人知,说数学老师让同学们计算“从1加到100等于多少?”其他同学都开始埋头苦干时,高斯却坐在那里不动,可不一会,他就写好了答案:5050,因为他发现“100+1=101,99+2=101,……,依次下去,直到50+51=101,从1到100一共可以组合成50对101,所以他很快就有了答案5050。

大学二年级时高斯得出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并给出了可用尺规作图的正多边形的条件,解决了两千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22岁的高斯以代数基本定理的四个漂亮证明获博士学位。

高斯在数学许多方面的贡献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并在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中都有杰出的贡献。1801年发表的《算术研究》是数学史上为数不多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开辟了数论研究的全新时代。非欧几里得几何是高斯的又一重大发现,他的遗稿表明,他是非欧几何的创立者之一。高斯致力于天文学研究前后约20年,在这领域内的伟大著作之一是1809年发表的《天体运动理论》。高斯对物理学也有杰出贡献,麦克斯韦称高斯的磁学研究改造了整个科学。高斯的一生中还培养了不少杰出的数学家。

这就是逻辑—数学能力发展良好的实例,虽然我们的孩子不可能人人成为高斯,但当我们了解了孩子数的发展过程后,却可能让孩子在发展逻辑—数学能力的道路上多些快乐、多些收获,少些无谓的责骂和来自父母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