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狼盟望春风:一则禅宗故事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48:48
一则禅宗故事解读 

在百度贴吧看到网友“形象主题”发表的一篇文章,回了贴,一并录于此。

网友原文:很久以前,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直有很多的困惑,今天拿出来,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希望吧里有参禅悟道的给指点一二。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秀才,住在寺中读书,自觉听明,常以禅机和赵州禅师论辩,有一天问禅师道:“佛陀慈悲,普度众生时总是恒顺他的心愿,不违众生所求,不知是不是如此?”

赵州禅师回答说:“是的!”

秀才又说:“我很想要禅师您手中那根柱杖,不知是否可以满愿得到?”

赵州一口拒绝说:“君子不夺人所好的道理,你懂吗?”

秀才机辩道:“我不是君子。”

赵州当头大喝说:“我也不是佛。”

秀才虽然无以为对,却不认输。有一天,秀才坐禅时,赵州禅师从他身旁经过,他看看禅师,并不理睬,赵州禅师责问道:“青年人见到长者怎么不站起来行礼迎接!”

秀才学着禅师说道:“我坐着迎接你,就如同站起来迎接你!”

赵州禅师听后,忽然上前打了青年一个巴掌!

青年大怒,责问赵州禅师道:“你为什么打我?”

 赵州禅师温和的说道:“我打你就如不打你!”
看完这则故事,俺的问题来了。想那赵州禅师何等高德,为何如此不淡定呢?或者,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当头棒喝”?哪么,又何时该淡定,何时该当头棒喝呢?大家给俺一个答案……

我的回帖:

这则禅宗故事主要讲的是赵州禅师如何用灵活的方法启发参禅之人顿悟禅理的。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学,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六祖坛经》是一部中国人写的佛经,赵州禅师也属禅宗顿悟一派,本故事中学禅的秀才尚未悟道,因此心中未脱“执著和分别心”,第一次他讲了“我不是君子”,说明他充满了君子与非君子的分别心,赵州禅师的:“我不是佛!”是以秀才的思维方式回应秀才,秀才若能顿悟,这便是很好的禅宗教学案例,未料秀才慧根不够,反而继续执著,生出更加炙烈的分别心与好胜心,于是有了第二次教学。

   第二次秀才表面上略有进步,以一句“我坐着迎接你,就如同站起来迎接你!” 来应对赵州禅师的责问,秀才的话似乎是去掉了“坐”与“站”的分别,坐即是站,但是否真的明了禅机了呢?赵州禅师于是试他一试,上前打了他一巴掌,不料秀才大怒,赵州禅师于是又一次点拨秀才,说道:“我打你就如不打你!”,这句话也是以秀才的思维方式反问秀才,秀才大怒,说明秀才远未达到去掉“分别心”的真正禅境,而是仍然纠缠于“站与坐”、“打与不打”、“嬴与非赢”的局限思维中,若秀才慧根足够,第二次应该顿悟禅师的拳拳教诲之心了,结果如何,故事中未作交待。

   禅宗在佛学上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金刚经》和《心经》,六祖慧能是从《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话而顿悟,本故事中赵州禅师的思想也可映证《心经》中那段著名的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至于何时淡定,何时棒喝,都是禅师的教学手段,灵活应用,点拨人识得自己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为目的,不必拘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