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飞贵阳航班查询:读史刍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49:02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新唐书-魏征传》)这话是唐太宗李世民说的。他是一代贤君,能总结出这样的经验之谈,因而能开辟出近三百年的辉煌盛世;
  一千三百年之后,缔造了当今中国的旷世伟人毛泽东,一生通读过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等大量史籍,但毛泽东最为倾心的,是历史先进人物峰上构成古老中华民族和民族灵魂的那种性格、品德和气质;
  现代史学家、《二十四史全译》主编许嘉璐先生说:“我們不但應該而且可以從自己的歷史中汲取國家興衰起伏的經驗和教訓,以為振興中華的資糧;單就文化建設而言,也不但應該而且可以從中找到規律,以為建設中華文化的資糧。今日之中華文化是昨日之中華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昨日的歷史和文化存在於多種多樣的載體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傳世文獻。”
  可见,修史并弘扬历史乃是国家民族的大事,本身就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故此,自史圣司马迁先生起,历朝历代均举全国之力,编纂出卷帙浩繁的前朝史记,记载了自五帝起至满清亡近五千年的《二十五史》,还有一部《资治通鉴》,这在世界上独中国一家,是我们后代子孙可资骄傲的宝贵财富。
  除上述的“正史”之外,还有不胜枚举的各类“野史”、“演义”、“杂记”,面对这些浩如烟海的史籍著作,绝大多数的人茫然不知所措,不知从何处下手;即便是循了二十五史的正道,恐怕穷其一生也难以卒读;何况,古籍之中颇多生僻、废弃的文字,颇多晦涩难解的句法;望而生畏而停步不前者众。因此,如何读史,就成为一个难题。
 
其实,似我等平凡之人,就当做平凡之事。以上罗列的林林总总,实乃读史之大旨,应当恪守;关键是在这个宏旨之下,应当找出一个平常人读史的方法。我认为以下的原则是可资借鉴:
  一要端正态度,随遇而安。平常人读史,绝对是兴趣使然,要讲“三不求”:一不求治国齐家平天下,二不求使权术阴人谋事,三不求断章取义胡乱卖弄。就当穿越时空,从历史那端悠然走过一回,走走,看看,自得其乐可也。不论心情好还是差,都随手读上两段,想一想再风光显赫的帝王将相,如今不也是黄土一掊?我等凡夫俗子,又何必为些终会逝去的功名利禄耿耿于怀呢?
  二要保有耐心,坚持不断。不要过多去钻那些生僻字,难懂的句法,会意即可,这样才能连贯。读任何书,都要持之以恒,贵在坚持,不要为一时的不解而产生厌烦。读史书更是如此,若没有一颗恒心,不要说半途而废了,恐怕一开头就害怕而放弃了。
  三要注意方法,借助工具。读史是个重活儿,没有一定的方法肯定会累死。要注意几点:一是人名、地名中的生僻字不要抠。二是一段史实就好比是一篇记叙文,“5W1H”这六个要素必须搞懂(WHEN,WHERE,WHO,WHY,WHAT,HOW);三是时间更替及事件的顺序必须弄清楚;三是家族谱系不能混淆;四是大段的流水帐式铺排不要管;五是前面看不懂的可先略过,看看后面的就可能弄懂前面的;六是遵从一定的政治准则,以人性的观点看待史实,如帝王的治国、驭下;将相的修身与保身;士民的生存与挣扎,等等,无非是国家利益、集团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争斗。这些话题虽然不那么令人愉快,但既然读史,免不了的。必要的字典、词典,周详而准确的补充史料,这些都是必需的工具书,是读史书有力的手臂。
  
总之,对我们这样非历史专业的人,业余时间读些史书,大可不必去考证、训诂、正义,权作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喜好而已。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把自己当成史海里一条自得其乐的小鱼,不亦乐乎?

 
(自制的中国历史朝代简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