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有食神05:吴恩培:重视吴文化地名保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2:45:22
●如今的苏州周边,“胥山”林立,可正宗的苏州“胥山”,却没了。在目前全国地名同质化、去文化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如何保护我们的“吴文化地名”?

    ●走变更地名的相关行政程序,把我们自己不小心曾经丢掉的文化重新再找回来或许是惟一的正解。

    苏州原有一座“胥山”,其得名与伍子胥有关。春秋时,伍子胥因与吴王夫差在对待越国方略上的不同政见,终被吴王夫差赐属镂剑,着其自杀。伍子胥死了以后,夫差把他的尸体装在马革做的皮袋子中,抛入水中。当遗体漂到太湖湖口时,当地的老百姓可怜伍子胥的遭遇,把他的遗体捞了上来,下葬于太湖畔的山上并为他立祠,那座山因此被称为胥山。

    春秋时为越地、今属浙江省的杭州、嘉兴和嘉善诸地,亦有“胥山”,且都与伍子胥有关。邻近苏州而又同处吴地的无锡,亦有山曰“小胥山”。金友理《太湖备考》记载的“小胥山”,为“乡人哭子胥处”。

    如今的苏州周边,“胥山”林立。这些“胥山”,均非记录上述诸城的历史,而均系因袭西汉司马迁 《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的苏州“胥山”并由此而派生。然而一个令人想不到的事实是,前述反映苏州春秋后期社会历史的一块化石——地名 “胥山”,在今日苏州境内,已不存在。在苏州市地名委员会编、2005年出版的 《江苏省苏州市地名录》上,太湖畔的苏州“胥山”,其标准地名已被记录成“清明山”。

    “胥山”何时变身?清以前的苏州历代方志,均有胥山的记载,且也均无“清明山”的说法。直至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吴县志》中,依然能查阅到多处“胥山”的记载。然而,到了同治年间编的《苏州府志》中,则发生了变化。该方志记为:“胥山,在香山东南太湖口,今名清明山。 ”由此可见,乾隆后“胥山”之名始丢失,至同治时,已有了“清明山”的“今名”。论其原因,皆因山下有一行政村——“清明村”,故村旁的胥山,被拈连为“清明山”且上了方志。

    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称,它是反映社会历史的化石,是文化的镜像。苏州的吴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可谓资源丰富。但这些遗产即使再多,却总也是丢失一个就少一个。四周“胥山”林立,可正宗的苏州“胥山”,却没了,这就给我们这座以文化著称的城市提出一个严峻的现实课题:在目前全国地名同质化、去文化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如何保护我们的“吴文化地名”?

    吴文化地名,是苏州这座城市历史的集体记忆。一座城市,如果丢失了历史记忆,那就难以构建起自身的文化特色。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其自身的历史越是深入人心,就越易凝聚起这个国家、这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住我们的“吴文化地名”,就是延续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保护住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

    可喜的是,为保护我们的吴文化地名,苏州已开始行动。为加强对“吴文化地名”这一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苏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8月22日制定了 《苏州市地名管理条例》。该《条例》经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9年9月23日批准,并已于2009年12月1日施行。这部地方法规第一章“总则”之第七条明确规定:“本市实行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制度。 ”而《条例》第六章则专章就 “吴文化地名保护”作出规定。《条例》第八章“附则”中,对“吴文化地名”作出了言简意赅且含义明确的界定,明确为:“是指具有吴地区域特征和历史、人文价值的地名。 ”

    苏州“胥山”,诞生于春秋时期,载于 《史记》,其诞生岁月几与阖闾大城(苏州古城)相仿,同时,它又与苏州城的建造者——伍子胥密不可分。因此,它所具有的吴地区域特征和历史、人文价值,均不言而喻。当这饱蘸着浓烈的吴文化气息的“胥山”不幸地变身成“清明山”时,我们怎么办?

    走变更地名的相关行政程序,把我们自己不小心曾经丢掉的文化重新再找回来或许是惟一的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