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协鑫光伏车间图片:李晓亮:法学博士公开信 一张法治试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49:41
李晓亮:法学博士公开信 一张法治试纸2010年12月02日 08:11华西都市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评论员李晓亮

关于拆迁的路径演绎,我们看过太多,有悲苦血泪版,有忧郁愤懑版,也有泛着强拆血光后的否极泰来版。总之,拆迁背后郁结的权利诉求的实现,代价之大成本之高,往往令人咋舌,成为社会难以承受之重。

而下面这则拆迁故事,则有别于以往以牙还牙的暴力对抗版惯性套路,呈现出极为斯文乃至可称优雅的别样镜像:一位清华博士,一封公开信,换来当地行政长官的进京会晤,当面斡旋。法学博士上书言事,没有选择“一时怒起,拔刀相向”的双输走向,而是以执拗的书生气,坚持纸上论道。这份克制和理性值得赞赏。

虽然网上声音多为赞誉之词,但作为名校法学博士,竟也要以这种噱头式的网上投书,把事儿闹大后才赢得一个和市长的直接对话机会,这本身就是对制度尊严的羞辱,对时下法治现状的嘲讽。

写公开信的是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王进文,收信人是山东潍坊市长许立全。王进文家中房屋被拆迁,而拆迁手续并不合规。王进文认为

公开申请可能得到回复的机会渺茫,所以直接寄信市长,网上投书。公开信真正达到“公开”效果后,市长果然高度重视,遣人进京协商。

这种维权方式并不新鲜,与之前屡现报端的拜神、跳楼甚至自残维权相比,本质是一样的。而从演绎路径来看,其见效方式也惊人地一致。王进文认为自己是因为“‘绑架’了清华、博士和法律”,才引起重视,其实这种想法未免有些书生气。潍坊市长之所以“接招”,或许并不是看在“清华法学博士”头衔上,而是因为这信在网上引起了震动,事儿闹大了。

“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这些凝结着民智的民谚,已道尽其中曲折。但网民还是支持王进文,除了道义上的关怀,情感上的共鸣,我觉得其“文风犀利,直指野蛮拆迁现状”,“敢于和市长对话,言辞不卑不亢,有理有据”的公开信,也是赢得加分的重要一项。

王进文认为上书不是靠勇气,而是出于义务和责任。且直言写信时很冷静,没有怨气,而是有股傲气,傲气又来源于底气,一种知识分子的骨气。这是最让人动容之处。虽然写信是抄近路的非常规维权手段,但他坚信即便发信,家人也是安全的,政府也会妥善处理。在暴力血拆阴霾驱之不散的情势下,这份信任散发的胆气,令人肃然起敬。

博士自述也表明,一个即便选择了略显哗众的维权手段的法学高才生,其骨子里还是信仰法律的,也相信政府会公正处置。这种对法律和行政的双重信任,其实也是双重鞭策。若相关部门不能秉公执法,不能还法律以尊严,还庶民以公道,那么结果不是书生气短,而是法治蒙羞。从这层意义上讲,看来稚气未脱的上书言事,也是一张测试时下法治水平的试纸。政府和执法部门如何不辜负这种信任,如何让法学博士的上书维权变得不那么具有浓烈的赌博色彩,考验着当地行政伦理和司法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