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河北省涞水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18:58
第一章 基 本 概 况
一、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境内。其东南、东北界分别与北京市的房山区、门头沟区相接,西北界与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毗邻。其范围为东经115º15′至115º30′,北纬39º34′至52′,总面积为600平方公里,主景区为250平方公里。
(二)气候条件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由于地处邻近山西高原的太行山脉内,气温与山外平原有较大差别。气温特点是夏季不酷热,比较凉爽。年平均气温10.7ºC,较平原低1.4ºC。日常气温较平原低1~3ºC。年日照2095小时。年降水量为628.8毫米,较平原多7.8毫米。月降水日数为7.2天,月降水量69.5毫米。全年小于三级的刮风日为183.3天,占71%。所以本区具有一个较湿润多雨、风柔清爽的气候,利于植物生长,植被覆盖率95%以上。每年旅游季节为3~11月份。
(三)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处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交界部位。地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北部山峦重叠,南部有拒马河流过,河曲蜿蜒曲折,十分秀美。其南北均有支流注入,除小溪河外,大部分支流水量很少,遇旱即干。是冀西北山地地貌的一部分。
区内土壤主要有棕壤、褐土和草甸土三种类型。从现有植被来看,大部属次生林,特别生长在高山上的乔木、灌丛种类繁多,近年来更加得到重视和保护。区内植被属温带植被、华北植物区系。在所申报国家地质公园范围内,现有植被基本保持近原始状态,生态环境良好。
二、社会经济简况
野三坡地区位于太行山脉北端,山高地少,70年代虽然已经修通京原铁路,但交通仍不方便,特别缺少与外界连接的公路。当时这里的村子没有电灯,运输靠畜驮人背,饮水要跑很远到拒马河人担驴驮。吃粮靠统销,困难靠救济,用钱靠贷款。据1984年7月调查,苟各庄居民310户,年人均收入为70元,是涞水县白涧区最穷的村子之一。
1984年6月涞水县成立旅游资源考察小组,对都衙—野三坡一带进行旅游资源调查,1985年提出《关于野三坡旅游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动工开发和建设旅游区。
以后曾聘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清华大学环保系等单位的专家来考察,认定野三坡旅游资源有开发价值。
中央领导同志和河北省党、政领导曾先后对野三坡旅游区的开发与建设给予肯定。河北省政府批准野三坡旅游区对国内开放。
北京晚报等新闻媒体对野三坡旅游区情况作了宣传报导后。北京、天津地区的游人相继而至,这里的自然风光旅游业从此就红火了起来。
几年之后,野三坡的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88年8月国务院5号文件审定野三坡列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变。使这一带原来的穷山沟逐步摆脱了贫困。旅游热点的苟各庄和下庄(三坡镇)已成为本区最富裕的村庄。
据1990年在这里几种不同情况的居民收入作了调查:
平均家庭收入:1170~3026元,人均收入为:309~845元,其中旅游收入为53~1797元,占总收入为4~59%左右。
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地区的变化:
1、交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修建沥青面公路40公里,砂石路14公里,景点之间游览路线20公里。永久性漫水桥6座。
2、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很大的改变,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旅游市场应运而生,旅游业辐射21个村,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的农民达4000~5000人,从业家庭旅馆200多家,形成旅游服务摊点180多处。
3、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有规模的服务行业也兴旺起来。
新建野三坡地区度假村面积7190m2,统计固定资产达1000多万元。拥有高、中、低档客房床位500个,大、中、小餐厅3个,会议厅2个,娱乐歌舞厅2个。
三、历史发展沿革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北部的太行山区,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据《涿州志》第八篇“三坡志序”记载:“三坡隶属涿州由来久已,无可稽杳。”但又说,元、明、清代诗人均曾对“盘坡积雪”(古涿州八景之一)吟赋诗词多首,对野三坡的历史渊源,启迪不少,从中了解到一些资料。原来野三坡地区由于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差异很大,故分为上、中、下三坡。据《涿州志》所载:“上坡与下坡因山脉之隐蔽,气候亦有不同,寒暖相差半月许。每逢春令,下坡核桃已结实,上坡始花。雨降稍迟,耕种亦随之转移。”“初涿县政令不行于三坡”,“三坡人民除纳粮外亦无所尽之义务”。沿续到1929年,涿州才开始在这里设区管辖。
抗日战争时期,野三坡地区曾是八路军平西根据地的中心,野三坡人民积极参军抗日,支援前线,为保卫后方根据地,曾付出了重大代价和牺牲。
解放后,野三坡人民积极恢复战争创伤,重建家园。制定建设山区规划,修公路、造农田,兴水利,地区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京原铁路修通以后,与外界的联系逐步密切,加快了野三坡地区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涞水县政府从1985年开始发展野三坡的旅游业,使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利用,随着景区加快建设,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基础与旅游现状
(一)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基础
野三坡地区位于冀西太行山区,具有山、水自然景观以及生态环境良好条件。自1985年以来,在涞水县县委、政府主导下,有专门管理机构操作,又有当地群众积极支持协办,从无到有,已逐步把野三坡的山、水自然景观发展成为风景名胜区。现在已经形成6个景区,其中有3个以地质遗迹为主体,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自然地貌景观主景区,即:①百里峡景区;②龙门天关景区;③佛洞塔—鱼谷洞、泉景区以及3个外围景区;④拒马河景区;⑤白草畔景;⑥金华山景区。各景区均已建成观、游路线或步道,方便游人行走。在百里峡景区、龙门天关景区设有景点牌、引导路牌、环保厕所等。
景区之间已经建成交通通道,并且有京原铁路及公路与京津地区及华北范围内的主要城市连接起来,方便快捷。
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现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接待服务设施,每个景区均设有接待处,已经在三坡镇、苟各庄、九龙镇(镇厂)等处建成一批宾馆、饭店以及农家院式家庭旅馆,在餐饮、医疗卫生、旅游商品、安全保卫、供水、供电、邮电通讯、排污、处理生活垃圾等方面形成相应行业和机构,特别是在三坡镇和苟各庄已经建成了商业街。近年来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游客的需要,已经先后在拒马河畔建成三个度假村。野三坡已经成为知名度很高的旅游目的地,京、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许多专业旅行社,经常为野三坡风景区组织客源。
为了适应近年来游人日渐增长的趋势,涞水县政府已经建立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管理和建设的任务。多年来,野三坡风景名胜区形成一系列管理、绿化、环境保护、环境卫生、接待、售票、景区交通、旅游商业、医疗、安全保卫、导游、人员岗位培训等规章制度,并实施执行,使这里的旅游业正常健康地发展。
1999年野三坡已经获得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的认证。
(二)旅游现状
野三坡地区自1985年开发旅游业以来,经过政府主导、群众支持、市场运作,先后建成3个以自然地貌景观为主体的主景区及3个外围景区,并在主景区范围之外拒马河畔建立3个度假村。
这一带发展旅游业,从无到有,游人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当地群众的观念也不断改变,随着旅行业的发展,社会的经济效益显著,群众的收入日益增加,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1986年游客量为20万人次。17年来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2000年度游客人数已达60万。预计每年按2万人次的速度递增。
涞水县委、县人民政府县有卓识远见,带领当地人民努力建设和扩展野三坡的旅游事业。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野三坡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97年被河北省旅游局命名为“省级度假村”。1999年获得全国AAAA级风景名胜区的认证。
1989年,涞水县委、县政府批准建立“野三坡风景各胜区”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景区管理的规划建设等事宜。现在,景区规模明确,景区建设基本完善、服务设施配套、交通方便安全、卫生、环境、生态保护比较好,是京、津两地及华北地区备受游人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第二章 地质景观资源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一、区域地质背景
(一)大地构造位置
拟建的“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联接处、山西断隆和燕山台褶带两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公园位于紫荆关断裂带北端,这里是太行山断裂带构造—岩浆活动最强烈的地方,是燕山运动阶段以来,华北板内(陆内)造山带的极其重要地段。
拟建的“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范围内,以白涧—蓬头—庄里深断裂为界,西部为“断隆区段”,以构造岩浆作用和急剧的断层抬升的地貌景观为主;东部为“穹褶区段”,为相对稳定的地台环境。在中元古界近水平的沉积盖层之上,发育多组宏大的直立构造节理,组成典型的“棋盘式构造”,形成本区独具特色的“构造—冲蚀嶂谷”,花岗岩构造瀑布、峡谷和“构造—岩溶洞泉”的地貌景观。
(二)区域地层概况
本区地层主要发育有太古界阜平群变质岩系,它分布在本区西南部,出露约200平方公里。元古界为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出露面积最大,约360平方公里,以蓟县系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和沥青质白云岩,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东南部。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见于本区中部,约30平方公里。本区缺失晚奥陶世到晚三叠世的地层。侏罗系、白垩系以中酸性火山岩占绝对优势,集中分布在本区北部,约150平方公里。新生界在本区见少量新近系出露,第四系主要分布在拒马河谷及主要支流,出露约60平方公里。
(三)构造概述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内,以龙门—白涧—蓬头—庄里大断层为界,分为西部断隆区段和东部穹褶区段两个次级构造单元,它们构造特征和地貌景观又有明显不同。
(Ⅰ)西部断隆区段
1、断裂构造:紫荆关深断裂带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贯穿本区,紫荆关深断裂分成多支平行的大断层,每条大断层都具有断距大、多期活动的特点,早期表现为压扭性逆冲断层,晚期表现为扭性正断层,近期又呈张性正断层。紫荆关深断裂是王安镇岩体和大河南岩体的岩浆侵入通道,也是北部地区中侏罗世髫髻山组和早白垩世东岭台组火山岩喷发的通道。
自西向东主要断层有:上天沟—高家庄断层、玉斗村—汤家庄—乱佛寺大断层、龙门—白涧岭南台大断层和蓬头—罗古台—庄里断层。其中上天沟—高家庄断层与龙门天关峡谷及其断壁的形成关系密切。
NNE向河西—庄里断层,在区内长17Km,断层发育在髫髻山组和东岭台组的火山岩系中,沿断层在区内有两个“古火山口”遗迹。
2、褶皱构造:
(1)北西向褶皱分布于西部区段南部龙门、黑儿口、苇家峪和苟各庄一带,发育在黑儿口组和白涧组中,为开阔平缓的箱状复背斜构造,轴向NW315º,单个背、向背斜规模中等,一般宽2~5km,背斜核部为黑儿口组,两翼为白涧组,两翼不对称。它们和东波长岭—汤家庄大断层切断。
(2)北北东向褶皱
在北部岭南台村西,为一倒转背斜,西段被燕山期断层破坏,残存不多。背斜核部为铁岭组,两翼为青白口系、寒武系组成,轴向NW60º,北翼正常,南翼倒转。形成于燕山运动Ⅱ幕以前。
(3)节理构造:本区段花岗岩中发育有三组原生节理和三期构造节理,明显控制了花岗岩中地形、地貌以及各种“拟态石”的形成和演化。
(Ⅱ)东部穹褶区段
1、断裂构造
主要有:NNW向万全庄断层,NEE向路沟口断层,近东西向断层等。
2、褶皱构造
主要有南城司—野孤穹隆构造和百里峡NEE向斜;NNE向褶皱有九龙镇(镇厂)杜家庄向斜,褶皱长约20 km,向斜核部为东岭台组第四段火山岩,东翼保存完整,西翼被庄里断层破坏,轴面略向西倾,宽达4 km。
3、节理构造
节理构造主要见于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和雾迷山组白云岩中,共发育四期构造节理,规模宏大,切割很深,达1500~2000 m以上,是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形成的主控因素。
(四)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本区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有喷出的中酸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分布在公园的北部外景区。中深成侵入岩体及超浅成岩分布在九龙镇(镇厂)西北大龙门一带。
(五)矿产
本区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铅、锌、钼、钴、煤、石棉、大理石、滑石、石英岩、石灰岩等,其中金、铜、铅、锌、煤、大理石、滑石、石灰岩已进行小规模开采。
(六)地质发展史
本区曾经历了30亿年漫 长而复杂的地质发展历史,地壳发生过7次剧烈的构造变动,即:阜平运动、五台运动、吕梁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及新构造运动。经历了两个转折时期,第一个重大转折发生在早元古代末的吕梁运动,使基底固化,开始了新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地台盖层发展阶段;第二个重大转折是印支运动,它宣告了本区地台阶段的结束,进入了另一个新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本区进一步又可分为4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即:结晶基底形成阶段、地台盖层发展阶段、印支—燕山运动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喜山和新构造运动阶段。最后的喜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阶段是本区地形、地貌的奠基阶段,对本区公园区内各景观的形成密切相关。
(1)结晶基底形成阶段(太古代—早元古代,距今1800Ma前)
距今3000 Ma,开始有了地质记录—阜平岩群的各种片麻岩、麻粒岩、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其原岩为陆源碎屑岩、基性火山岩、镁质碳酸盐岩等,大约距今2800 Ma,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阜平运动,使阜平岩群发生强烈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整个阜平岩群褶皱、固结。距今2800 Ma~1600 Ma之间,本区经历了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地台基底进一步褶皱变质、固结,这一期间,本区一直处于无沉积记录阶段。
(2)地台盖层发育阶段(距今1600 Ma~205 Ma)
距今1600 Ma~1400 Ma,本区持续坳陷,接受海侵,沉积了中元古界长城系上统高于庄组地层,与阜平岩群变质岩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距今1400 Ma左右,由于“滦县上升”的影响,中元古代蓟县纪杨庄期海域缩小,杨庄组与高于庄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距今1200 Ma前,本区再次发生了大规模的海侵,沉积了中元古代蓟县纪雾迷山组厚达1000余米以含藻白云岩为主的潮坪环境碳酸盐岩沉积。雾迷山期末,地壳抬升成陆,缺失洪水庄组沉积,直到蓟县期晚期,地壳下降,接受海侵,沉积了铁岭组地层,发育以叠层石白云质灰岩主的滨浅海沉积。铁岭期末,地壳上升成陆,即“芹峪上升”,结束了中元古代的历史。
距今1000 Ma,新元古代青白口纪下马岭期地壳再度下降,海水入侵,沉积了下马岭组含铁质砂、页岩。随后地壳又一次上升称“蔚县上升”。随后长龙山期再次海侵,沉积了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滨浅海相地层。距今800 Ma,“蓟县上升”使整个华北地区大范围上升为陆,持续达260 Ma之久。
直到距今543 Ma地壳再次下降,本区相继沉积了滨浅海相寒武、奥陶纪地层,此后整个华北地区从中奥陶世末上升为陆,直到早石炭世末为止,遭受风化剥蚀,本区大部分地区还缺少晚石炭世—三叠纪的沉积,仅北部地区出露少量晚石炭世到二叠纪的沉积。距今205 Ma,早侏罗世沉积了河沼相含煤岩系。
上述地台盖层发育阶段的沉积,是本公园嶂谷地貌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
(3)强烈构造运动阶段(距今约205Ma~2.48Ma)
中生代侏罗—白垩世期间,由于伊佐奈歧板块向西强烈挤压,本区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称“燕山构造运动”。早侏罗世—早白垩世的火山活动,从基性一中性—酸性;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大规模酸性花岗岩侵入,如本区王安镇杂岩体及大河南岩体的侵入,是本区西部岩浆岩地质遗迹及构造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喜山构造阶段,华北地区分别受到太平洋—菲律宾板块向西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作用。
(4)新构造运动活动阶段(距今2.48 Ma—现在)
本区西部断层阶梯状上升,东部形成向下深切的构造—冲蚀嶂谷地貌。
二、区域旅游资源
(一)野三坡地区自然风景资源
本区位于太行山北端,重要的构造结合部位。是一处自然地质、地貌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的风景区。地质基础是构成风景区的基本格架,而地貌形态就成为风景资源的主要素质。它可以从3个方面反映出来:
(1)大型独特的地质景观
本区苟各庄的百里峡,由中元古界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或沥青质白云岩地层形成的构造—冲蚀嶂谷,由3条独特构造沟谷组成,长达52.5公里,集“雄、险、奇、幽、”特点,给游人一种优美、神奇、幽深、引人入胜的感受,是自然地貌景观中的珍品。
蓬头以南拒马河段为袭夺河段,两岸绝壁悬岸连绵不断,从三坡镇至苟各庄一带,拒马河蜿蜒曲折,又有远处山峦衬托,构成上、中、下三个十分突出的景观层次。沿着拒马河谷游览,峰回路转,时而峻峡急流,时而涧谷浅滩,“三里一小变,五里一大变”。难怪有人称道:“峭壁悬崖,形如巫峡”。这乃真实写照,一点不为过。
龙门天关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雄险峡谷,在紫荆关断裂构造作用下,经历长期抬升、剥蚀和小溪河切割,犹如刀削斧劈,是一天然重要关隘。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此处又有历代名人墨客留下20多处规模宏大的摩崖石刻,是珍贵的人文历史遗迹。另外,上天沟由于花岗岩受紫荆关断裂影响,构造节理构成9个呈阶梯状的瀑布群,也是这里一道优美的自然风景线。
(2)地貌构景
百里峡除了作为宏大的嶂谷群地貌景观外,它的3条沟谷—海棠峡、十悬峡、蝎子沟,形态各异,每一条沟都有许多精彩的景点。由于构造节理作用,每一条沟谷呈蛇形弯折状态。谷底时宽时窄,最窄处不过1m,宽处有十数米,有开有合,时上时下。海棠峪中的“一线天”,十悬峡中的“不见天”,蝎子沟的摩耳崖,几乎看不见天,犹如处身于一个神奇世界。海棠峪中的“下天桥”、“上天桥”,蝎子沟中的“仙官指路”、“龙潭映月”、“铁索崖”等都给人以奇险绝妙之感。像这样规模之大的嶂谷胜景在国内实属罕见,在国外也只有个别报导。
(3)造型地貌:
本区自然地貌景观中拥有怪石奇岩,悬崖绝壁,造型地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如百里峡景区的“老虎咀”、“仙官引路”、“牛角峰”、“回首观音”、“金线悬针”、“擎天柱”、“雄狮出世”、“五老峰”、“三星洞”、“飞来壁”等。拒马河畔的“海螺峰”、“石勒拴马桩”、“松塔山”、“万象更新”、“五指山”等。龙门天关景区的“青蛙石”、“王母回头”等。这些景点多分布于地势较高之处,多为仰望景物,真是“形神兼似,十分逼真”。
(二)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水景资源
本区的水系并不复杂,除了拒马河在南部由西向东横贯外,由北向南流有2条支流:小溪河和蓬头河。它们位于太行山区第二多雨高度,常年有水,因而使拒马河水量比较丰富,紫荆关水文站多年测得的年径流量为3.69亿立方米。另外,本区还有一部分溶洞水和泉水。总的说来本区的水景资源有以下类型:
(1)观赏性水景资源和矿泉水
在本公园中部的紫石口村北2公里的小溪河东岸沿着NNE向断层有泉水群,其中水量最大的是“鱼谷洞泉”。泉水清澈,长流不息,平均流量为0.42立方米/秒。因每年谷雨前后从泉口向外涌鱼而得名。一般在天黑以后,成群的鱼向泉外涌出。这种有趣的情景延续8~10天。这种鱼的学名称“多鳞铲颌鱼”,俗称“石口鱼”,每尾6~7两,黑脊白腹,肉嫩鲜美。其时当地村民用筐箩在泉口捕捞,每年捕捞在2000斤左右。可算是野三坡一大奇观,也是河北省八大怪泉之一。
在鱼谷洞泉之北约200米山上,在寒武纪石灰岩中有—溶洞—鱼谷洞,溶洞是沿小断层发展而成。洞长200米左右。高约1~15米,宽2~20米,洞内只有很少量石钟乳和石笋,洞深处有一塘清水,常年有水,水质清澈,其中有鱼类生存,据当地村民说,这里的鱼与鱼谷洞泉的鱼同属一类。过去在夏季发大水时,鱼谷洞的洞口比较小,曾喷过鱼,后来有人把洞扩大,从此不再喷鱼了。
鱼谷洞泉和鱼谷洞都很具有观赏性,交通方便,自开放十几年来一直是野三坡风景区的旅游景点,游人络绎不绝。
此外,百里峡景区海棠峪中有一泉水—虎泉,是白云岩地层中的裂隙水,水量较小,但与嶂谷景观配置,为游人增添了乐趣。
(2)拒马河水资源
拒马河和小溪河在本区绵延数十里,由于长年有水,河水与青山相绕,与游路并进,为旅游增添了新的活力。拒马河在下庄附近,水面宽达120m,每年7~8月份平均水温在20~22℃以上。拒马河水质比较好,据监测资料,景区内拒马河水中含酸、砷、氰、硫化物等有毒成分均低于标准值,PH值7.6~8.0,总硬度为9.55,达到国家饮用水一级标准。附近又有长达500米,高达30多米的沙丘,这就形成了“山影、河曲、沙丘”三位一体的自然景观,景致优美,令人陶醉。每年夏秋季是吸引大量京、津、保定、石家庄游客的旅游胜地。
(3)龙门天关景区的水资源
位于龙门天关景区的天关段,小溪河形成很窄的峡谷,由于断裂通过花岗岩体,形成陡峭、宏伟的石壁,小溪河从这里流过,水势流急,水质纯净。石壁倒影,水岩融合,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吸引文人墨客赋诗题字的地方,如今为游人提供了观赏、嬉水、漂流的好去处。
上天沟瀑布群,是燕山期花岗岩体由于受紫荆关断裂的影响,形成9个连续阶梯状瀑布群,常年有水,水源来自山顶附近的裂隙水,虽然水量不大,但夏季飞瀑清流,冬天则形成壮观的冰瀑,也是吸引众多游人的景点之一。
(三)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由于本区海拔比较高,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较小,高山上有许多次生林,现在每年都绿化种树,植被覆盖率是比较高的。所以在拒马河河谷中,夏季青山绿水,片片绿树掩映着座座山村,或与远山近水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卷。金秋时节,山上山下红叶满坡,红黄相映,又是另一番动人的景象。
本公园范围内还有许多野生动物。据调查,1950年在蓬头村曾出现过虎踪。1957年该村曾捕获1只北方豹。1984年调查,在庄里、罗古台、北庄、都衙还有豹子生存。此外,还有狼、狐狸、野羊、扫雪、狍子、野兔等多种小兽类。飞禽类有雕、鹰、猫头鹰、野鸡、寒号鸟、喜鹊、山鸽等。水禽有鹤、鹳、鹭鸶、水鸭等。
野生动、植物是重要的资源,是大自然生态的主要组成部分,应该采取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也为公园增添生机,为游人增添情趣。
(四)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范围内的人文历史遗迹景观资源
(1)大龙门城堡 位于九龙镇(镇厂)西北约10公里。明代内长城重要城堡之一。地处交通要道、军事要冲。城堡南面以山峰为天然屏障,紧靠小溪河,东、西、北三面环水,有城墙周长2公里,设东、西两大门。现东门保存完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它是河北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2)龙门峡谷摩崖石刻
位于大龙门城堡西北0.5公里,沿小溪河一侧高峰屹立,峭壁如削。自古以来吸引游人和文人墨客。石壁刻有自金代以来20多幅珍贵的诗书,内容分两类:一类是描写山关雄伟险要;另一类为描述山美水秀意境的。其中以字高2.7米,宽1.8米明代万历年间题写“万仞天关”四字最为醒目,用楷书写成,笔划流畅,苍劲有力,可以说是书法中的珍品。这里的摩崖石刻,其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都很高,有关部门拟建成“世界文化长廊”。目前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蔡树庵长城 位于本公园西北侧,属于外围景区。明代修建,城墙依山势而建,现存南北两段共2公里,高5~10米,宽4米,沿长城有6座敌楼,3个马墙,保存尚好。目前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平西抗日根据地胜迹
这一带曾是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之一。1938年,聂荣臻同志曾亲自深入野三坡地区发动群众抗日。这一带人民曾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聂荣臻回忆录》中,对野三坡地区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赞扬。目前有关的地点是:佛洞塔鸡蛋坨阻击战纪念地、晋察冀军区挺进军驻地旧址、供给部炸弹厂遗址、刘家河烈士陵园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5)佛洞塔 位于公园内紫石口乡西边,是一座由寒武系地层构成塔状孤峰而得名。山顶平台原系一庞大的辽金时期古寺庙群,每年正月十五日有盛大的庙会。现仅有玉皇阁、娘娘庙、圣母行宫遗址。庙前有一长11米的穿山洞—罗汉洞。是当地村民活动的景点之一。
(6)清禅寺 位于公园外围景区金华山南麓。始建于辽代(1096年),是一座有近千年历史的古刹。现仅存建筑有别致的正殿和山门,殿内尚存有彩色壁画,画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色彩清晰,是艺术珍品。大殿左侧有株千年银杏,高30多米,树围4.76米,枝叶繁茂,是国内罕见的古银杏树之一,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
三、地质遗迹景观
本公园的地质遗迹类型繁多,内涵丰富,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很具观赏性,现综合于下表: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一览表
成因类型
形态类型
典型景观名称
早期构造节理晚期山间河流构造—冲蚀型
二期
嶂谷一线天+瀑布
陡坎+冲蚀涡流
蝎子沟
仙官指路、龙潭映月、摩耳崖、铁索崖
二期
嶂谷一线天+冲蚀
涡流+(跌水陡坎)
海棠峪
老虎咀、回首观音、下天桥、上天桥、金线悬针、一线天
早期
一线天+冲蚀涡流
+(跌水陡坎)
十悬峡
抻牛湖,擎天柱、不见天、天犬吠月、怪峰、雄狮出世
断层泉

鱼谷洞泉
岩溶
溶洞
鱼谷洞
夷平面
塔状山峰(其顶面为夷平面)
佛洞塔—唐县期夷平面
断层面陡壁
峡谷
龙门天关(并有摩崖石刻)
花岗岩地貌景观
峡谷+瀑布
仙界瀑、甘露瀑、天梯瀑、飞龙瀑、思过瀑、神狮瀑、聚神瀑、莲花瀑、
银河瀑、莲花峰、天柱峰、天关峰
四、地质旅游资源评价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十分丰富,类型多种多样。尤其是3个主景区和地质遗迹在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完整性、优美性等方面都很突出,显示它们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科普价值和美学价值。符合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宗旨和目的。
(一)本地质公园主景区的特色
1、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景区
由海棠峪、十悬峡、蝎子沟3条各具造型特色的构造嶂谷组成。总长达52.5公里。何谓嶂谷?就是在本区发育的中元古代地层燧质条带白云岩中,山间水流长期作用下,沿着构造节理发育起来的,形成两壁近于直立,谷间上下宽度大致相等的幽深型山谷,其宽度从几米到十几米不等,其中有些地段宽仅1~3米。谷顶至谷底高差可达200~300米。由于构造节理的追踪性明显,百里峡3条嶂谷显示了曲折的走向,弯回路转,具有“雄、险、奇、幽”的特点,环境清幽又有神秘色彩。所以,这种地质遗迹富有观赏性。自1985年开发为风景区以来,一直吸引着广大游人的兴趣,也是十几年来到这里来旅游人数逐年增长的关键所在。另外,保存在中元古界地层中的沉积构造遗迹、岩石遗迹、化石遗迹等也相当丰富。
由于野三坡风景区开发比较晚,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所以,人为建筑和破坏很少,主景区仍然基本保持原始性。三条嶂谷保持早期山间河流发展的初始状态,以十悬峡为早期,蝎子沟为二期,海棠峪为二期,十分直观和生动地向世人展示了河流是怎样形成的,可以说百里峡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山间河流形成、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凡是到这里旅游的人们,一方面可以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秀美,同时可以获得许多地学知识,特别是沉积作用、沉积地层的形成以及河流形成的科普知识。目前,作为已经批准的国家地质公园名单中,还没有嶂谷为主要内容来建设国家地质公园,所以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就显示了其代表性的意义。
2、龙门天关花岗岩断裂构造峡谷景区
位于本地质公园的西北部。这里出露的燕山期花岗岩,由于受著名的紫荆关断裂带的深刻影响,所以在景区内造就了另一种特色的地质遗迹。一方面燕山期花岗岩出露地表,形成了多种花岗岩地貌景观,造型独特,形态优美。另一方面,紫荆关断裂从这里通过,花岗岩体出现巨大断层面陡壁形成险要的峡谷,自古以来就以自然屏障用作关隘。上天沟花岗岩体内由构造节理形成了连续9个瀑布组成的瀑布群,夏季飞瀑奔流,冬季冰瀑晶莹。本景区以峡谷、飞瀑组成的地貌景观非常突出。另外,在同一范围内又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大龙门古城堡、龙门天关摩崖石刻等。人们到这里游览,一方面可以欣赏高峰、飞瀑、清流和古文化遗迹外,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所谓“地壳大断裂”遗留的痕迹,也是十分有趣的。
3、佛洞塔—鱼谷洞构造岩溶洞泉景区
它位于本地质公园的中部,以溶洞、泉水和夷平面为特色。由于溶洞比较小,石钟乳、石笋数量不多,不如华北地区其他溶洞的规模。但鱼谷洞有水、有鱼,因而也小有名气。鱼谷洞泉水质优良,目前已经开发用作酿酒和矿泉水,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在这次申报拟建地质公园过程中,通过考虑新发现鱼谷洞内有第四纪现代河流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的出现以及已有活水和鱼,都说明鱼谷洞一定另有来源通道。因此,显示了它的探索性,这是很有意义和很有趣味的事情,无疑也为这一个不大的景区增添新的亮点了。
(二)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综合评价
本公园所处的重要、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以及长期地质作用的结果,造就了野三坡地区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虽然三个主景区地质遗迹类型不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这就是本区地处山西断隆和燕山台褶带两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于紫荆关断裂之北端,它是距今有20多亿年历史的基底深断裂,是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方,也是华北板块内部多次岩浆活动的通道。正因为受到强烈构造的影响,所以本公园3个主景区的地质遗迹形成主要是受构造控制。百里峡为构造—冲蚀嶂谷,龙门天关为花岗岩构造断裂峡谷,鱼谷洞为构造岩溶洞泉。
1、本区地质遗迹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1)本区地处紫荆关深断裂最典型和最关键的地带,受邻近板块运动的影响,形成新华夏体系构造与华北板块板内造山带的精髓所在地,它是当今全球构造研究所关注的课题之一,因此野三坡地区的地质遗迹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2)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面积258km2,但它的地质遗迹类型十分齐全,有地层类遗迹、构造类遗迹、岩石类遗迹、化石类遗迹、地质作用类遗迹、地质灾害类遗迹、地貌类遗迹等多种类型,尤其是:构造遗迹类不仅类型丰富多彩,有断裂(断层)、褶皱、节理、花岗岩地貌景观遗迹,由于它所处的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导致本区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留下了本区以构造因素导控的独具特色的其他地质遗迹。可以说是研究中生代以来,新全球构造运动板内(陆内)造山带生动的课堂。
3)本区的地质遗迹记录了距今30亿年来的地质构造演化史,以基底形成、地台发育、地台活化(燕山运动以来板内造山带的演化)以及新构造运动的全部历史,完整而系统,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又有其独特性,是研究板内变形构造最理想场所之一。
4)本区3个主景区全面地反映了华北板内造山带燕山运动、喜山运动、新构造运动各个时期岩浆活动、构造变形、地形地貌演化史,特别是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从嶂谷发展演化过程,清楚地看到各个时期构造因素的导控作用。特别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构造阶段形成的几组宏大构造节理一共轭剪切节理和相对应的张节理,它不仅控制了百里峡的形成、发展,决定了百里峡曲折幽深的嶂谷方向,它更是板内变形与周边板块运动应力分析的最简捷、可靠的手段,通过对各组节理的应力分析,可以追索华北板块与周邻板块运动的关系。
作为太行山地质构造的组成部分之一,对百里峡构造节理的研究,对研究华北、全国乃至全球构造运动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具有深远意义,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2、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科普价值。
本公园的地质遗迹类型不仅多样、齐全,而且它们都有内在联系,通过参观地质遗迹,可以了解许多地学知识,如在10亿年前这一地区并没有这么雄伟的悬崖峭壁和深谷,而是淹没在海水中,百里峡两侧岩层中的波痕、交错层理、叠层石等地质遗迹,就会告诉人们这里曾是滨海潮坪地带,以后又是怎样演变成目前的这个样子。增加了游人的兴趣,增长了许多自然科学和哲理知识。
本地区有多条大断层,有火山岩、岩浆岩、古火山口,通过这些地质遗迹,可以了解地壳的运动,产生了断层,火山的喷发,岩浆的侵入……总之,这里断层、褶皱、构造节理发育;岩石类型齐全,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有化石,有不同类型的地貌,有河流、有洞穴、有泉水、有瀑布……这里是一座难得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也是一部天然的地质教科书。因此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可以成为科普教育基地,学生教学实习基地,可组织多种多样的科普宣传和活动,如地学夏令营、登山或下洞穴探险,所以说本公园具有很高的科普价值。
3、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多种多样,而且有着奇特的自然景观,并以“雄、险、奇、幽”闻名遐尔。它集地质遗迹、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遗迹于一体,更体现了本公园具有的很高的美学价值。
雄:嶂谷岩壁陡峭,直上苍穹,气势磅礴,具阳刚之气。
险:峡谷中悬崖峭壁,有如斧劈刀削,耸立险峻。
奇:怪石嶙峋,嵯岈互异,造型奇特,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幽:深邃曲折,曲径通幽,移步换景,使人感到有如置身于梦幻仙境。
这完全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景观,没有人工雕凿和修饰,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感受。
走进百里峡,嶂谷时宽时窄,曲折幽深,峰回路转,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龙门天关景区幽深峡谷,奇岩高峰耸立,绝壁万仞,险峻壮观。清泉瀑布与悬崖峭壁交相辉映。断层壁上的摩崖石刻、大龙门城堡、明代蔡树庵长城等人文历史遗迹,更增加景区美学价值,正如摩崖石刻中的古代诗句所述:
万山深处见龙关,石壁嵯峨俯寒垣。
下有清流长不竭,上无丛蔓可能援。
鸾翔绝顶青宵近,豹隐重岩紫雾繁。
应是宝符曾无铁,金城千里壮京原。
这首诗对龙天峡(龙门天关)的壮观作了高度艺术概括。拒马河畔,以及巍峨的长城,古老的栈道,都会使人惊叹大自然赋予我们如此美景。会使游人流连忘返。
五、资源开发的前提及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条件分析
(一)地理位置带来的区位优势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虽然位于太行山区内,但距离首都北京市只有120公里。与北京房山区十渡风景名胜区毗邻。首都北京对它在政治、经济、科教等各方面都有带动的影响。因此,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北京和天津这两大城市的游客把野三坡作为旅游目的地来说,这种地理位置优势,是近年来直接受益的风景区之一。
(二)首都京西南黄金旅游路线的一环
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首都北京与邻省、市著名的旅游风景区的联系频繁。由于交通条件的优势,已经把京西南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风景区、景点串连起来,形成黄金旅游线路,这与京原铁路以及公路改造的作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条京西南黄金旅游线路是:北京房山区云居寺、十渡风景区—河北涞水野三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河北涞源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山西浑源北岳恒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西五台山—著名的佛教圣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于交通的便利(铁路和公路兼有)以及景区地理位置的毗邻,各旅游区风景优美,特色明显,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遗迹密切融合,容易在时间和距离方面,成为游客出行方面首选考虑的因素。
(三)首都圈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迅速的发展,北京正向着建设世界大都市方向迈进,多年来已经在发展中形成了“首都圈”。根据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它包括了北京、天津、唐山、保定等9个城市在内。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方的经济中心,北方的金融商贸中心,全国的知识产业中心,也是全国乃至世界的旅游文化中心。“首都圈”的形成与存在,带动和促进邻近北京、天津地区的河北省有关市、区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无疑也给在“首都圈”范围内旅游业提供新的机遇,作为位于首都圈内的保定市及其所属的各个县,都有这种非常难得机遇。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将会使这种机遇变为自身持续发展的现实。
(四)野三坡地区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每年有大量游客进入景区,给自然景观资源和地质遗迹带来许多影响。有些影响是严重的。因此,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可以使保护工作从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方面以及采取专业措施方面都得到强化。
(五)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本身具有很好的申报条件和基础
1、3个主景区现有的自然地质地貌景观、地质遗迹,均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特别是旅游与科普相结合,作为青少年夏令营基地、作为大专院校地学野外教学基地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条件。
2、野三坡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野三坡百里峡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区,已被河北省批准为省地质公园;已经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基础设施比较好,基本上可以满足目前的需要。
3、野三坡风景名胜区,有比较高的知名度,近几年来,游客来源比较稳定,而且还在增加,游人的数量每年增加2万人左右,所以建立国家地质公园以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是乐观的,相信在原有风景名胜区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质内涵,科技含量的增加,是使地质公园持续发展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六)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具有很好的扩展和延伸的条件
详见考察报告所述。由于本公园处在非常重要的构造部位。地质遗迹种类繁多,除了现已开放的3个主景区的自然地貌景观以外。尚有3个外围景区及附近的重要地质遗迹可以开发。它们是:①拒马河河曲及有关的地质遗迹;②白草畔景区罗古台、庄里附近的3个中生代古火山口及火山盆地(约4km2左右);③蓬头、野狐附近的中元古界与太古界阜平岩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有典型性而且意义重大;④在蓬头、白涧一带有紫荆关大断裂在地表露头的构造形迹等。这些地质遗迹无疑将使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内容更加充实。
 
 
 
 
 
 
 
 
 
 
第三章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一、总体规划的依据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总体规划是参照国家所公布的法律、规定等制定的,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第21号令《地质遗迹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纲要》
《GB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GB/T14529-1993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GB/T1775-199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此外,还参照了《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世界地质公园工作指南》、《GB/T公共信息标本用图形符号》。
此外,2003年9月原野三坡风景名胜区曾编制了新的总体规划,并已评审验收。它是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的基础。
二、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遵循以下指导思想:以野三坡地区显赫的地质构造位置,内涵深刻的地质背景和内容丰富的地质遗迹为基础,融汇“雄、险、奇、幽”独特的地形地质地貌景观,以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地貌景观为主体,辅以燕山期花岗岩的瀑布峡谷;古生代石灰岩溶洞泉水等地质遗迹和原始的自然风光,兼有人文历史遗迹景观融合,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方针,以开展地质旅游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力,争取建成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国家地质公园。
(二)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原则:
(1)以内容独特的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为主体并融入本区的人文历史遗迹,建设一个具有特色风格的国家地质公园。在保护地质迹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必须是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2)实行宏观规划、分期实施、先易后难、滚动发展。
(3)以游客的心理特点和旅游活动行为特征为依据,划分景观游赏空间,合理组织旅游活动。
(4)有利于促进地区旅游和经济发展。
(5)国家地质公园内的基础建设、接待以及服务设施协调配套。
(6)实行“区内景,区外商”,“区内游,区外住”,“区内名,区外利”,园区内外分工协调发展。
三、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总体布局
(一)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性质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性质以构造—冲蚀嶂谷、构造花岗岩断层峡谷、构造岩溶洞泉为主体,突出它的“雄、险、奇、幽”主要特色,兼有人文历史遗迹融合,适于开展旅游、科学考察、科普、教学、休闲度假、疗养等多功能活动。
(二)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范围
地理坐标是:东径115°15′至115°30′,北纬39°34′至39°52′。
(三)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总体布局的战略思路要点
1、保护地质遗迹战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1)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
(2)坚持贯彻国家保护地质遗迹及人文历史遗迹的有关法令。切实对国家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实行分级保护,并制定具体的保护条例和措施。
(3)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2、持续发展战略
(1)大力发掘地质内涵,规划建设好精品景区,有计划的有步骤地发展外围景区。这是本公园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与国际接轨多做扎实的工作,为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2)处理好科普、科学考察与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的关系。为各方面的科学工作者前来考察、研究提供优惠和方便的工作条件。
(3)科普活动经常化、形式多样化。为青少年地学科普活动、地学夏令营活动创造优惠条件和宽松环境。
(4)按照国家地质公园的宗旨和要求,建设好室内博物馆和室外博物馆。
(5)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到事关公园建设和发展旅游生命线的高度来认识。
(6)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设施是公园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热情做好为各方游人的服务工作。
(7)树立本地质公园的精品形象,宣传本地质公园的特色形象。
3、目标市场战略
(1)积极开拓和发展旅游市场,同时也注意开发科普、科学考察、教学、青少年夏令营、夕阳红团体短期休闲度假等客源,特别应组织安排好双休日旅游客源、节假日旅游客源,以及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客源,采取措施满足游人的需要。
(2)立足国内客源市场,积极宣传争取开拓港、澳、台客源,并努力与国际旅游市场接轨。
(3)积极宣传推行和发展黄金旅游路线。
(4)大力的推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品牌。
(四)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规划期限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目标划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1)近期:2003~2005年
在百里峡景区、龙门天关景区、佛洞塔—鱼谷洞泉景区等已经开发的基础上,按照建设国家地质公园的要求陆续建成室内博物馆、室外博物馆(野外景点说明牌)、景区介绍、国家地质公园大门、国家地质公园标志物等,继续完善相应的服务设施、安全设施、环保设施等,并开始实施绿化规划。
(2)中期:2006~2010年除了继续完善主景区的建设外,陆续开发外围景区—白草畔景区、金华山景区。以改善景区交通条件、提高接待港、澳、台以及国外游客的能力和服务设施为主。清理和封闭小矿坑、采石场。继续实施植树造林规划,扩大绿地面积。增加服务网点、电视、电讯转播台站,为中、外游客创造风景优、环境美、服务好的旅游空间。
(3)远期:2011~2020年
继续加大开发力度,调整自身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基本建设的档次,一方面向国际旅游接轨,另一方面向跨区建设“京西或北太行大国家地质公园”努力,创造更多条件走向世界,争取立项,成为国际综合地质遗迹保护区。
(五)总体布局结构
1、充分开发利用本区具有特色的构造、地层、岩浆岩、火山机构的地质遗迹以及与它们相互联系的构造—嶂谷、峡谷、奇峰、异洞、瀑布、泉水为主体的自然景观资源,建立3个主景区,以及拒马河区白草畔区、金华山区为3个外围景区。
2、本公园系以南部百里峡景区、北部龙门天关景区并以中部佛洞塔—鱼谷洞泉景区作联系纽带组成公园的主要框架;建立三坡镇、苟各庄、九龙镇(镇厂)3个管理接待服务中心;三坡镇—苟各庄—九龙镇(镇厂)三点的铁路、公路组成交通网络和服务中心为支撑;拒马河畔度假村为依托,建成一个集游览、科普、科学考察、地质地貌实习、疗养、休闲度假等多功能的国家地质公园。
(六)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主要景区的划分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在原有风景区的基础上,特别突出其自然地质地貌景观来规划公园的布局和建设,强调地貌景观“谷”的独特性。公园内共分三个主景区,即:(1)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景区;(2)龙门天关构造—峡谷、瀑布景区;(3)佛洞塔—鱼谷洞构造岩溶洞、泉景区。此外还有3个外围景区:(4)拒马河景区;(5)白草畔景区;(6)金华山景区;以及明长城、大龙门古城堡、摩崖石刻、古栈道、庙宇、平西抗日烈土陵园等人文历史遗迹等。
(1)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景区
由望京坨山北麓三条嶂谷:海棠峪、十悬峡、蝎子沟组成。其中海棠峪长17.5公里,十悬峡长22.5公里,蝎子沟长12.5公里。三条嶂谷总长达52.5公里,当地人称它为“百里峡”
海棠峪是典型的构造—冲蚀嶂谷地貌,实际上由宏大的几组构造节理控制,两壁直立,最窄处可容二人擦肩而过,最宽处为10~12m。平面上海棠峪嶂谷总的走向为南北向,向南走一段长距离后,便向左拐,向东走一短距离,然后再向南延伸,再向左拐,然后又向南延伸。整个海棠峪多处可见到山间河流冲刷的痕迹,还有弯流涡旋冲刷等的侧方侵蚀现象。现在已开发的景点有:“老虎咀”、“一线天”、“回首观音”、“下天桥”、“上天桥”等十多处。每年仲夏时节,这里野生海棠花开满整个山谷,香气四溢,十分诱人。
十悬峡是另一条构造—冲蚀嶂谷,其规模比海棠峪大。沿嶂谷有十多处由节理控制,流水冲蚀形成的阶梯状悬崖而得名。奇岩耸立,绝壁高悬,并在许多地段石壁上遗留有河流冲蚀的痕迹以及涡流冲蚀现象。现在比较著名的景点:“抻牛湖”,“水帘洞”、“不见天”、“叠瀑洞天”、“怪峰”、“擎天柱”等。十悬峡与海棠峪相似的地方是山谷总走向为南北延伸,进谷以后向南延长然后顺张节理追踪向左转弯一短距离,然后再延南北向张节理追踪延伸,依次追踪再向左转,再向南延伸。许多地段给人以“山谷延伸疑无路”,“路弯回转又一村”的感觉,只有亲自到野三坡百里峡游览才能体会这种神秘的奥妙。
蝎子沟是野三坡百里峡中较短的构造—冲蚀嶂谷。它是由于沟中长“蝎子草”而得名,这种草形如幼桑,如果人的肌肤接触其叶,就立刻觉得疼痛难忍,但过一会很快症状便消失。蝎子沟也是以直立石壁为特征,总方向南北向追踪张节理依次为然后转向东西,再往南延长。许多地段有山间溪流冲蚀遗迹,并在多处有阶梯状陡坎,并在雨季形成间歇性小瀑布。
(2)龙门天关花岗岩构造峡谷瀑布景区
龙门天关断层峡谷瀑布景区,包括断层峡谷瀑布地貌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景观两部组成。天然地貌景观包括有:花岗岩地貌景观;龙门天关断层峡谷和上天沟瀑布群等。
由于这里位于著名的紫荆关深断裂通过的地段,断裂地质地貌十分显著。上天沟一带的花岗岩体内出现宽达100多米的碎裂花岗岩带。此外,构造节理发育,花岗岩体内多处构造节理发育形成陡壁陡坎,夏季雨水顺流而下形成瀑布,如仙界瀑、甘露瀑、天梯瀑、飞龙瀑、思过瀑、神狮瀑、聚神瀑、莲花瀑、银河瀑等。
龙门天关断层峡谷的一边巨大悬崖陡壁,是紫荆关深断裂带西缘上天沟—高家庄断裂的断层面,高约200多米,长约500多米,形如刀切,雄伟壮观,是典型的花岗岩体断层地貌。
这里有许多珍贵的人文历史遗迹,如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龙门古城堡,它位于阳明山下花岗岩断层峡谷一边,这里两峰对峙,形势如门,十分险要,有“万仞天关”之称。古城堡系用花岗岩条石及青砖垒砌,高约5~8米,宽4米,周长2公里,分东西门,城门洞尚还保存,东门现还保存有明代“屏翰都寿”石制匾额。另外位于大龙门古城堡0.5公里的地方还有金代至明朝摩崖石刻,刻字有30多处,均系明清时期镇守关隘的武官及巡防官员所书,其中以“千峰拱立”、“万仞天关”最为壮观,石刻字高2.15米,宽1.8米,其它石刻题字大小不等。这些石刻题字,苍劲挺拔,走笔自如,是我国书法艺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大龙门古村,位于大龙门城堡内,自辽金时代修城开始,便有民居,历代均驻有镇关将官,建有衙门、钟楼、寺庙等,部分古建筑保存尚好。村中千年古槐尚存三棵。
(3)佛洞塔—鱼谷洞构造岩溶洞泉景区
位于紫石口的北边。由鱼谷洞、以及鱼谷洞泉、白水洞、无底洞、北砂壕等天然溶洞组成。规模小、数量少。本次考察中新发现洞中有中更新世河床砾石,砾石的园度和球度较好,砾石成分复杂,有火成岩(花岗岩、火山岩)、石灰岩、白云岩和硅质岩等。砾石大小有两种:一种20~30cm,小的为1~2cm列3~4cm。有些砾石已被碳酸钙胶结。鱼谷洞尽头处有水潭,常年有水,水深莫测,水质清纯不腐。每年农历谷雨前后,有一种黑背白肚的“石口”随着水势喷出,被称为“河北八大怪泉之一”,“三坡一大奇观”。有关部门对此种鱼鉴定,为“多鳞铲颌鱼”。
佛洞塔位于紫石口的西边,是一座山形似塔的高峰,海拔1027米。整座山由新元古代、寒武系比较连续的地层剖面所组成。峰顶有近百亩面积的平台,是一个很特征的唐县期夷平面。因峰上有洞,洞中有佛而得名。早在辽金以前,这里就建有寺庙,每年正月十五均有大型庙会,现存只是过去佛殿的遗址。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功能分区:
百里峡景区:
(1)地理位置:位于本公园的南部,景区入口处离京原线苟各庄火车站只有2公里。
地理坐标为:
北至 115°24′40″(E),39°48′00″(N)
东至 115°25′06″(E),39°38′42″(N)
西至 115°17′30″(E),39°39′50″(N)
南至 115°22′40″(E),39°34′50″(N)
(2)规划面积:110 km2,核心景区:12 km2
(3)景观类型;山间河流构造—冲蚀嶂谷
(4)景区规划功能:①以景区内三条构造嶂谷各种奇特景观供游人欣赏,游览嶂谷的奇岩绝壁以及岩层中的各种地质遗迹,启迪游客的猎奇心理探索嶂谷中各种奥秘,三条嶂谷可浏览路线较长,至少用1.5~2天时间才能尽览全貌。
②以地质遗迹特色开展科研及科普活动,针对这种独特的构造地貌景观,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讨论会,进一步深入探讨其成因及形成过程,发表或出版各种研究成果。组织青少年科普活动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青少年探索自然的兴趣。
③做好永久性的科普工作,规划建立室内博物馆,计划面积200~400m2。计划在三条嶂谷路线上,为室外博物馆作出地质遗迹景点说明牌(共64个)。
④开辟新的旅游品种—探险健身游。
本景区的蝎子沟,由于日前正处于初期开发阶段,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可以开辟作为探险健身游,对象为青年学生及身体健康、体力较好、有一定登山锻炼基础、有组织的群体。
龙门天关景区:
(1)地理位置:位于本公园的北部,九龙镇(镇厂)西北方向约8km。
地理坐标为:
北至 115°25′00″(E),39°52′05″(N)
东至 115°26′30″(E),39°50′05″(N)
西至 115°20′02″(E),39°50′05″(N)
南至 115°24′30″(E),39°47′30″(N)
(2)规划面积:80km2,核心景区面积:8km2
(3)景观类型:集花岗岩体的地貌景观—瀑布、峡谷自然风光景观、人文历史遗迹及民族文化于一体。
(4)景区规划功能:
①游客从这里游览优美的上天沟瀑布及花岗岩地貌景观;雄伟龙门峡谷景观;观察小溪河古河床抬升的地质遗迹剖面。
②游览明代大龙门古城堡及城墙遗迹。
③观赏龙门摩崖石刻
④小溪河漂流
⑤开展大龙门村民俗旅游及民俗度假村
佛洞塔—鱼谷洞构造岩溶洞泉景区
(1)地理位置:处于本公园范围的中部。鱼谷洞、鱼谷洞泉位于紫石口北边2km,佛洞塔位于紫石口西边约3km。
地理坐标为:
北至 115°24′30″(E),39°47′30″(N)
东至 115°29′05″(E),39°43′50″(N)
西至 115°18′30″(E),39°46′38″(N)
南至 115°24′40″(E),39°44′00″(N)
(2)规划面积:73km2,核心景区面积:4km2
(3)景区类型:早古生代地层石灰岩构造岩溶洞穴及断层泉群以及第四纪唐县期剥蚀面。
(4)规划功能:
①游览、观赏石灰岩溶洞、断层泉景观。
②考察溶洞的成因以及洞内堆积物类型及其成因。
③考察洞内水体来源及其与附近构造泉水的成因联系。
④考察第四纪唐县期夷平面的地貌景观及构造溶洞特点,观赏古松林、古寺庙遗址。
(七)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
地质遗迹是人类所共有的自然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今天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保护地球家园,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因此,与之密切相关的保护地质遗迹是有着非重要的现实意义。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首都经济圈 内,无论从保护地质遗迹的重要性、保护首都和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来说,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实行分级保护,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1、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分级:实行三级保护
一级保护区
1)百里峡景区:
①海棠峪:由入口处至天生桥
②十悬峡:由入口处至望京坨山脚下
③蝎子沟:“仙官指路”、“龙潭映月”、铁索崖
2)龙门天关景区:
上天沟:仙界瀑等瀑布及其周围的花岗岩地貌景区
龙门:①断层面形成的峡谷
②摩崖石刻:大龙门古城堡、古城墙及古村落
二级保护区
3)佛洞塔—鱼谷洞泉景区
包括溶洞、泉水及其邻近共4km2;佛洞塔唐县期夷平面、古松群、辽金古庙遗址。
三级保护区
包括除一、二级保护区以外的地质公园范围。
2、保护原则
一级保护区:
可以安排必要的参观游览路线,特殊情况的可设必要的步道和栏杆,但设计要与不破坏地质遗迹景物为原则。
地质公园的主要景区内不得修建公寓、办公楼、疗养院、宾馆、招待所、餐厅等建筑设施。
凡是属于考察、科研等活动,事先要征得有关部门批准、经地质公园管理部门同意后,方能进入园内开展活动。
凡是科普、教学活动,必须事前与地质公园管理处得联系,得到同意后,有组织地安排进行。
二级保护区
在不破坏地质遗迹,也不影响景物景观的情况下,由公园管理处统一安排必要的购物、饮水、休息、摄影等服务点及环保厕所等。
三级保护区
指地质公园内除一、二保护区外的范围,严禁开矿、采石,严禁乱砍乱伐、捕猎野生动物、挖药材。如确实需要的交通用地,须经上级部门批准。
3、保护措施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范围已经所在县人代会立法界限,并报保定市、河北省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其不得买卖或随意侵占,并切实执行以下措施:
1)严禁在公园范围内开矿采石,对原有的矿山、采石场要采取果断措施,明令封停。
2)在公园内,要引导游客按路线进行游览,设立指路牌,标明方向。告知游客,禁止攀登、离开规定路线穿行,不允许敲击岩矿标本,禁止乱刻乱画。
3)对沿参观路线两边的典型地质遗迹,要根据具体环境采取围栏保护措施。
4)要管理好已经设立的环保厕所、保洁箱(筒),考虑到实际需要,还要增加数量,以满足游人方便之需。
5)建立专职的队伍,及时清理和外运旅游垃圾。
6)公园管委会责成专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组建安全保卫队伍,在景区设置安全保卫岗,并派出流动的巡逻队,保证游人安全,也及时了解景区内地质遗迹安全状况。对违反规定的人员采取劝阻、说服、处罚等措施,保证各项法规得以贯彻执行。
7)在一定范围内,设立安全防火站,储备安全防火工具及物资以应付急时需要。
8)凡是位于地质公园内的少量自然居民村,因考虑到历史传统原因,涉及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短期内搬迁有很大难度,总的原则是必须选址搬迁,可安排在中、远期规划中进行。
第四章 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分析
环境容量是地质公园对游客量的容纳和承载能力,必须考虑以下原则:
(1)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前提下,让旅游业在不破坏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
(2)合理的环境容量应符合游人在安全、舒适、卫生、便利等方面的需求。
一、游客所乘交通工具及流量分析
游客来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游览主要有三个方面客源:①从北京、天津方面来;②从保定、石家庄方面来;③从山西方面来。
铁路方面:①乘北京—涞源旅游专列;②北京—太原列车;③太原—北京列车;④涞源—北京旅游专列;⑤节假日增开的北京—苟各庄旅游列车。
公路方面:
①由北京—琉璃河—房山张坊、十渡—三坡镇
②由山西五台山、灵丘—河北涞源至三坡镇
③由石家庄、保定—涞水县—三坡镇
④由涞水县—三坡镇—九龙镇(镇厂)
游客流量发展规模:
自1986年开始至现在,17年来接待游客量是逐年增加的。其中国内游客占99%,国外游客占1%。国内游客中,青年职工约占1/2,中学生占1/3,中老年人约占1/6,北京游客占1/2,天津游客占1/4,其他游客占1/4。
从2000年起年游客量达到60万人次。2000年以后,每年按2万人次速率递增,预计2010年达100万人次,2015年可达120万~150万人次。
旅客人流量与旅游地床位数关系分析
(1)由于基础资料不全,采用C=RN/TK公式计算总床位数其中C:总床位数,R:旅游人数,T:全年可游天数
N:游人平均住宿天数,K:床位平均利用率。
近期游客人数:从2000年以后每年以2万人递增,因此到2008年,估计游客人数将达76万人。其中:1日游=50%;多日游:50%;由近期需住宿人数为:
R=76×50%=38(万人)
远期游客人数:150万人
其中:1日游:40%;多日游:60%;则远期需住游客人数为:
R=150×60%=90(万人)
据上述算出,近期总床位数:
C=RN/TK=380000×2/210×0.5=7238床
远期总床位数:
C=RN/TK=900000×2.5/240×0.9=10147(床位)
现有高、中低档宾馆2000床位,农家院低档家庭旅馆近6000个床位。近期内基本满足游客住宿要求。但由于日前农家院家庭旅馆在卫生、服务设施尚未完善,所以近期内应尽快改善设施配套。
远期需要总床位为:8000-10000个
需要提升高、中档宾馆床位数量,使其增加到50%,即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倍,即达到4000个床位。
景区游客人流客量计算:
百里峡景区:
海棠峪采用卡口计算法,在海棠峪的“一线天”下方,道路狭窄,1分钟能上、下6人,但到海棠峪的游人只能走回路,因此它的通行能力为每分钟4人。每天按10小时计算,
因此每天游客人流量(人)=4×60×10=2400(人)
十悬峡全长22.5公里,参考其它风景区规划的计算方法以及经过实地调查,按每人5米取值:
因此每天游客人流量=22500/5=4500(人)
蝎子沟的铁索崖要作卡口计算,1分钟上、下1人,每天按10小时计算,1天上、下游客人流为:600人。另外从蝎子沟的入口到铁索崖的瞬时客量定为200人,每天周转8次。
200×8=1600(人) (上、下铁索崖的游人数包括在1600人次)
百里峡景区游客人流量为8500人
龙门天关景区:
龙门天关景区有狮子峰、大龙门城堡及瑶池等3个景点以150人为瞬时客量,每天按周转10次计:
150×10×3=4500(人次)
上天沟全长10公里左右,按每人5米取值
10×1000/5=2000(人次)
摩崖石刻这一景点用面积求法,取值50m2/人
1500×50/50=1500(人次)
龙门天关景区游客流量为8000(人)
佛洞塔—鱼谷洞泉景区(包括佛塔洞及钓鱼区)共4个景点,每个景点以150人为瞬时客量,每天按周转10次计算:
150×10×4=6000人
白草畔景区(外围景区)
白草畔景区包括南山积雪、白桦林、风动石、北边桥等4个景点。这一景区植被丰富,属次原始森林,故采用面积计算,取值500m2/人
1000×2500/500=5000(人)
金华山景区(外围景区)
金华山景区包括断口岭长城、清禅寺、清泉寺村、蔡树庵、庄里、蔡树庵长城和老人官故居等7个景点,每个景点以150人为瞬时客量,每天周转10次计:
150(人)×7×10=10500(人)
 
第五章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路线规划
一、安排旅游路线规划考虑原则
1)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景区的景点特色,使游览内容充实。
2)游览路线的设计,以便捷为原则,使游人用最经济的时间,不走重复线路,充分观赏到景区内精彩的景点。
3)充分利用国家地质公园的多功能性,寓乐于游,寓教于览,在大自然中获得美的享受,同时在地学知识方面也很有收获。
4)游览路线的安排,有利于保护地质遗迹、人文历史遗迹和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二、旅游路线规划
1)一日游
上午乘火车到达苟各庄车站后,游百里峡的海棠峪(到天生桥)、十悬峡(到擎天柱)——下午返回。
2)二日游
乘火车到苟各庄车站,住苟各庄。
第一天苟各庄——游龙门天关(观赏上天沟瀑布群、大龙门古城堡、龙门摩崖石刻)—鱼谷洞及鱼谷洞泉—返回苟各庄
第二天苟各庄——百里峡,游览海棠峪和十悬峡,视时间富裕情况再游蝎子沟(一段)——返回苟各庄
3)三日游
第一天苟各庄——游龙门天关(上天沟、大龙门古城堡、龙门摩崖石刻)——鱼谷洞及鱼谷洞泉——返回苟各庄
第二天苟各庄——百里峡,游览海棠峪和十悬峡,视时间富裕情况再游蝎子沟(一段)——返回苟各庄
第三天由苟各庄(乘车行15公里)——三坡镇,游览大峪谷森林公园——拒马河滑沙游乐场及邻近景点——离开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
以上旅游路线只是根据原则所设计,游人还应根据天气、时间、交通、自身体力等多方面因素来安排自己的旅游行程。
 
第六章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博物馆
及解说规划
 
为了充分利用本公园丰富的地质地貌景观以及地质遗迹的优势,开展科普活动及满足游人需要。要选择公园内适当的地点建立博物馆1座,计划面积200~400m2。充分展示本地质公园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地质遗迹及人文历史遗迹。同时也展示公园范围内各种代表性的岩石、矿物、矿石标本等。
在本地质公园内各主要游览路线的各景点前均设置带有国家地质公园标志的说明牌,力求内容深入浅出、科学、易懂,字体规范。对所有图、牌的规格、形式、色彩根据规范统一设计,与环境协调和谐。
按照本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原则,编写导游手册、科普资料、电子读物等。
 
第七章 基础建设规划
游人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游览活动需要节约时间和体力,因此,景区必需有交通和服务设施。为游人提供良好的交通及服务,是建设好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前提之一。
一、交通网络规划
(一)现状分析
1.对外交通
(1)京原线铁路横穿公园范围内,现已有2个火车站(野三坡站和苟各庄站,两地距离为9公里)。
(2)公路: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与外围通车的公共交通线路有:
①北京——张坊——十渡——三坡镇
②北京——房山——九龙镇(镇厂)
③北京(外三环)门头沟——九龙镇(镇厂)
④保定——涞水——三坡镇——苟各庄——九龙镇(镇厂)
⑤张家口——九龙镇(镇厂)
⑥涞水县——三坡镇——苟各庄——九龙镇(镇厂)
这几条公路,均横穿公园内3个主要景区。
铁路:京原线北京——太原每天对发2列,客运车次固定野三坡站、苟各庄站最大客运量估计为1万(人次)/日。每年4月中——10月中,旅游旺季,由北京南站——涞源,增开一趟旅游专列。节假日,还增开北京南站—苟各庄列车运行。外来游客,特别是京、津方面游客从北京南站上车,只需乘2个钟头火车,便可到达这里。
公路:本公园与区外联系,比较方便。包括108国道等几条公路,以及沙东线(已铺沥青路面),横穿或经过公园内3个主要景区,由张坊也有班车直达三坡镇或苟各庄、九龙镇(镇厂)。
交通规划:
针对目前在国家地质公园内,各主要景区之间距离远,步行困难且费时。现有交通工具以兽力车、骑马、自行车和少量旅游车为主,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但在特定旅游旺季及重大节假日,已不能满足游人大量到来的要求。
(1)与有关部门协商,考虑从十渡至九龙镇(镇厂)改造线路规划,加宽路面,对损坏路段加以整修,以扩大汽车流通量能力。
(2)要重视从山西方面过来大型运煤车通过对本公园带来影响(安全事故、损坏路面)的实际情况,要着眼旅游业发展,维护游客人身安全,要调整并加以限制,建议有关部门煤炭走铁路运输,确保旅游业正常和安全发展。
(3)道路设计便于组织网状游览路线,为了提高游览、观赏效果,尽量让游人走近路,少走弯路,避免走回头路。
(4)道路设计尽量利用原有基础,本着“好、省、快”原则,扩大扩宽路面,提高质量等级,满足远期旅游业发展的要求。
(5)道路设计同时考虑有利于社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为景区今后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6)规划近期内在苟各庄、三坡镇、九龙镇(镇厂)建设三个大型停车场。各景区之间开设游览专车、定时班车,以利于组织游览,便于疏导交通,控制景区的来往运煤车辆,有利于保护国家地质公园的环境。
二、绿化规划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涞水县北部太行山区,地势相对高峻,岩石裸露,大部分地区土质薄,多为中元古界地层碳酸盐岩风化土壤,森林资源相对较少。天然次生林是野三坡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部分。根据1984年调查,本区共有天然次生林、疏林、灌木林为498457亩,占涞水县总面积2475768亩的20.1%,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薄弱,缺乏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乱砍乱伐,毁林造田,致使森林遭到毁坏,许多山区变为荒山秃岭,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加紧恢复植被,有计划地进行绿化工程任务十分紧迫和艰巨。
(一)绿化规划原则
1.根据“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计划推进、坚持不懈“的原则,采取速生树种与经济果木相结合,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种树与种草相结合,由景区向外围,依山势由近而远分层绿化。
2.各主要景区绿化应突出重点。近期绿化以点为主,以点带面;远期以面为主,连面成片。
3.重点先搞好主景区的绿化;拒马河两岸滩地,两岸视野内的荒山和退耕还林地,采取先绿化及兼顾美化进行封山育林,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尽快恢复林相。
4.保护利用现有植被,逐步调整形成景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5.根据本地自然优势,实现“因果植林”和“以林构景”采用多林种经营;风景、用材、经济保护相结合。
(二)绿化规划安排
1、百里峡景区
(1)根据3条景观奇特的嶂谷谷地窄、山石多的特点:
利用海棠峪原有的基础盛开长海棠花特点,密植野生海棠,使它在旅游季节,形成山花烂漫、五彩缤纷、深谷飘香的园林气氛。
十悬峡山谷土层薄、土质差、蒸发量大、土壤中水份少,种树成活率低,因此应以种植灌木、草本植物为宜,尽量采用附近现有容易生长的植物资源,进行引种,如引种白草畔的野生草、花、木等,争取短期内形成绿谷仙境。
蝎子沟现有的野生蝎子草是一种有毒的植物,若无意中碰着游人皮肤,会受刺激而红肿。所以应尽早规划改造,代替种植兰草如韮菜兰、吊兰、天冬草等。
(2)景区入口处,有相当大面积土地可以利用,规划形成大范围的多彩绿化,加深视觉效果。在入门对面山上计划密植黄栌(红叶)、五角枫。左侧山上种植橡子树(黄色)、椴树、山顶或较远的山上种植马尾松、侧柏、油松、白皮松、黄山松、华山松、柳杉等常绿混交林,以绿色做配景,突出前面的红色和黄色。再靠近入口处的两侧以种果树为主,如柿子、桃、梨、杏、核桃、弥猴桃、山樱桃、海棠、山楂等,既达到绿化要求,又有经济价值。
(3)从苟各庄火车站到百里峡入口处,长达2公里的马路两侧,可种高大的梧桐、火炬树和其它常绿树形成林荫大道,在马路的两旁还要种植迎春、报春、丁香等,用植物自然划分开汽车道、马车道和步行道。
(4)拒马河两岸以种植乡土花木为主,形成层次多样、色彩丰富的主体景观。
2、龙门关天景区
考虑景区是以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遗迹同时存在的特点:在雄伟的山峰、宁静的河流、古朴典雅的古城堡、古村落互相衬托的大环境中,因此规划在山坡上种植果树,在小溪河两岸大量种植优质牧草,形成田园风光。
从地理位置角度来看,九龙镇(镇厂)到明代古城堡同属小溪河流域,属于龙门天关景区。九龙镇(镇厂)是这一地区政治、文化、交通的中心。从前,几乎没有植物资源,目前加快绿化步伐是当务之急。规划要求是先绿化后美化,先在道路两旁种树,尽快扩展植物覆盖率。
在九龙镇(镇厂)及附近村落,除了扩大种植蔬菜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之外,四周以发展果树为主,兼种香椿树、花椒树等。镇外划出地段种植速生的防护林。
从景区大门至上天沟景区入口,沿公路两边已经种植一排果树,规划逐步扩种。上天沟沿步道已种植一部分柏树,规划向两边继续推进,逐渐使山坡上凡有土层的地方,均种植树苗,由于附近有水源,有利植树成活。相信经过5年、10年或更长的时间,一个绿树成荫的景区就能形成。
3、佛洞塔—鱼谷洞构造岩溶洞泉景区
首先,要重点保护好佛洞塔已有100多亩古松群。其次,鱼谷洞位于石岩坡与附近的鱼谷洞泉一带,虽然近年已进行修整道路以及在路旁种植部分要树苗,但与周围荒滩、裸岩的环境相比,河滩中大量耕地为个人所种,更显得绿化任务的繁重和艰巨。目前,在经费比较短缺情况下,采取长计划、短安排,逐步推进的办法。
为了保证绿化规划的实施,除了“领导重视,改善管理、保证资金、加强宣传”外,规划安排在三坡镇和九龙镇(镇厂)两处建立苗圃,以保障绿化树苗、优秀草种的供应。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绿化规划,由公园管理处与涞水县林业局统一制定绿化实施方案和建设步骤。争取多种渠道资金来源。
三、供水和排水规划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处太行山区,以河流—拒马河、小溪河及其两支流—供给地面水。另据水利部门调查,本区还有丰富 的地下水及相当数量的泉水,地下水可采量为6595万m3/年。另外,本区范围内还有庄里水库、大泽水库、峨峪水库等小型水库。还有灌溉农田的机井、塘坝、盘山渠。当地农民主要靠打井使用地下水。总之,作为国家地质公园来说,对于近期到将来的发展,供水量不成问题,在不发展工业的前提下能满足旅游业发展及当地居民生活的需要。
1、供水规划
对于本区的旅游业及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考虑到公园的主要景区比较分散,各主要景区距离较远,本区的供水方式主要考虑用打井提取地下水或从拒马河中提水。远期规划,将在地处中心位置的九龙镇(镇厂)附近建供水厂。至于排水方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2、排水规划
本区除当地居民及小型副食品厂外,大部分是外来旅游的游客数量,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游客人数大量增加,多达2万人/天。由于近年来在拒马河陆续建成三个度假村,景区外围的建设日渐扩大,客流量会越来越大,因此,污水排放就成了突出的问题。如果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势必给拒马河带来严重的污染。所以,本区对排污方面有以下措施:
1、对景区附近的几个度假村分别建立完整的排污系统,确定污水处理厂位置,设置擀水管网。
2、安排设置4个污水处理场:①苟各庄—百里峡污水处理厂;②拒马河区污水处理厂;③龙门天关污水处理厂;④九龙镇(镇厂)污水处理厂。
四、电力、电信规划
(一)供电
目前,景区的电力来源于石景山发电厂,电力输送经高碑店—上陈驿—小峰口,在小峰口设变电站再输入景区,满足景区电力要求。
随着景区今后发展的需要,已分别安排在小峰口和九龙镇(镇厂)建立两座110千伏变电站以及在三坡镇和清泉寺村设置2座10千伏变电所。另外,在杉口中、下庄两处建立小水电站等,供景区及当地居民用电。另外,按照景区建设规划:(1)在景区和景点内不得安排架空电线经过;(2)不得布置大型供电设施,主要供电设施应安排在度假村及居民镇内及其附近。
(二)电信
野三坡地区电信营业部辖区内有三坡镇、百里峡景区、都衙3个模块程控交换点及紫石口接入网交换点,交换容量为2176门,实装电话数量1789门,占交换容量的82.2%。通信线路遍及三坡镇12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及百里峡景区、鱼谷洞、田园山庄、民族园等各旅游景点。
规划配备能与园内国际联系的现代通讯设施,邮电通讯网络建设与综合业务网(ISDM)。通讯采用数字化设备,计算机通讯设施及程控机等智能化风络,传输出微波和光缆通讯、卫星通讯等。确保景区通信系统完整所有电话电缆、有线电视宽带网等弱电信号均采用同一管道铺设方式。
在度假村建邮电通讯支局,发展信息化的电子邮政国际国内电话直拔及传真电报业务。各接待处设邮政代办点。
发展移动通信基点,规划范围按400m覆盖半径均设立通讯基点,景区内避免有移动通讯的盲区。
完成有线电视网络,使宾馆客房收到清晰的电视节目。
 
第八章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一、现状概况
在野三坡风景名胜区已有发展的基础上,在交通方面:由于有京原铁路,在本公园南部穿过,另外在公路方面与北京、保定、石家庄及邻近周围的县镇,有若干定线定点的班车来往,基本可以满足目前的需要,但在客流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下,突出的问题有:
(1)近2年来,京、津地区汽车已进入家庭,驾小汽车出行的游人不断增加,而且增长速度很快,因而本区对外公路需要扩宽改造,特别是三坡镇至十渡段约25公里的道路。
(2)随着来往小汽车数量的增加,因而在主要景区外,需要增加停车场。
(3)方便游人,要增加本公园内:三坡镇至苟各庄、三坡镇到九龙镇(镇厂)、苟各庄至九龙镇(镇厂)之间的交通车。
住宿方面:
日前已有中、低档旅馆均集中在三坡镇和苟各庄,约2000床位。多年来,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家庭旅馆,床位为6000个左右。卫生条件不平衡,急需要加强管理,提高水平。另外,为了适应不同旅游群体的需要,需要增加一定数量中、高档宾馆。
餐饮方面:
现有的餐饮业只有部分中档餐厅饭店,大部分为低档饭馆、小吃店和农家院的农家饭。
环境卫生:本公园主景区均属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由于管理比较好,环境卫生设备(环保厕所、垃圾桶、卫生宣传牌)比较齐全,已达国家AAAA级要求。
医疗保健;目前已有3个小医院或医疗站,但条件有限。这里虽然有铁路和公路,交通方便,但离城市均在80~100公里以外,如遇到突发事件、急病或抢救情况,则困难较大。
二、规划要点
旅游服务设施是游人实现旅游目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一。一方面要保证满足游人现时的需要,同时也是涉及国家地质公园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办好三坡镇、苟各庄、九龙镇(镇厂)三个接待服务中心。
由于本公园的范围比较大,为南北方向延长,南北距离约30公里。根据这一特点,规划以三坡镇、苟各庄和九龙镇(镇厂)为三个基点办好3个接待服务中心,以此扩展来搞好整个地质公园的旅游服务工作。强调以人为本,为不同层次游人提供一个舒适、宽松、幽静、方便、卫生、安全的旅游环境。
(2)办好管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院,让游人得到优雅、朴实、既卫生安全又经济方便的农家服务。
(3)建设一个,安全、便捷的交通系统。
(4)形成一个使用方便、输送快捷的通讯网络。
在原有三坡镇的基础上,作以下规划:
野三坡商业街
位于三坡镇两侧临河地带安排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业步行街,占地11公顷。采取回廊式布局,统一的建筑风格,并安排有绿化、小亭、书报亭、座椅、IC卡电话亭等。
野三坡三角度假村
位于上庄村北侧拒马河畔,为一个半圆形范围度假村。由度假别墅区和风光旅游、观赏表演区两部分组成。别墅区设计25至30栋住房,共有接待区、酒店、植物园、博物馆等。
民族园扩建
1992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现有高、中、低档客房200多间,600多个床位,大型餐厅3处,可容纳600多人同时就餐。2001年已大规模升级扩建,现园内已拥有苗、侗、摩梭、傈傈、独龙、爱伲等6个少数民族村寨。
苟各庄
住宿:
规划建二星级和三星级宾馆,占地150亩,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配套设备有大中型会议室、停车场、游艺厅、舞厅、小游泳池、诊所等,投资概算为2千万元。
百里商业城
地点:在百里峡景区外位于保护边界外100米,沿公路两侧面积约8公顷。主街走向南北向,可安排120~150个铺位,总建筑面积为5400平方米。
副食基地:依托刘家河村建立副食基地,供应度假村的需要。
水上游乐区:
在附近拒马河中修建溢流坝顶1座,使其形成近20万平方米水面,作为大型水上游乐区,投资概算500万元。
九龙镇(镇厂):
位于龙门天关景区与佛洞塔—鱼谷洞泉两景区之间,是连接景区和外界交通的枢纽,位置居中,是镇政府所在地,一条长约800m大街位于镇中心。有百货、餐饮、五金、电料、建材等各行业的商店,住宿、交通(班车、公交车)、医疗站等设施较为齐全。作为公园规划在九龙镇(镇厂)建成后勤管理和服务中心,它的功能包括:
(1)担负龙门天关景区及外围景区—金华山景区、白草畔景区部分管理事务。
(2)为了游人逐年增加的需要,近期要建过宾馆1个,提供400个床位住宿条件,远期增加到500个床位。
(3)建立新的餐饮服务厅店,目标是满足1200~1500人/天的需要,提供中等和普遍档次水平的服务。
(4)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随着游人增加的需要,需增加对外班车次数,特别是增加双休日、节假日公园内景区之间的交通车班次,满足旅客游览需要。
(5)完善后勤基地,扩大具有地方特色山珍生产,做到大部分副食品自给自足。部分山珍和无污染蔬菜,矿泉水、工艺品等推销到北京、天津市场。
龙门天关景区:
为了保护龙门天关景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所以在上天沟、龙门峡谷、大龙门古城堡、蔡树庵长城等地,主要以供游人观赏、游览为主,不发展任何商业性质的建筑和活动。近期的住宿、购物、娱乐等由距离景区约9公里的九龙镇(镇厂)接待服务中心解决。
佛洞塔—鱼谷洞构造岩溶洞泉景区:
目前只有餐饮,但无住宿、购物条件。近期规划安排建设度假村,住宿面积1万平方米,床位400个,远期增加至500个床位。另外,相应配套完善的公共建筑和服务设施。
 
 
第九章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
效益分析与预测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是在自然资源与社会效益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它将使自然景观资源及生态环境得到合理的利用与有效的保护,无疑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促进本区与外界的交流,也带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当地人民带来实惠,其效益是显而预见的。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地质遗迹效益
自然遗产(包括地质遗迹在内)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与人类有着切身的利害关系。地质遗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对地质遗迹与生态环境,都应该珍惜和备加保护。人们可以在观赏自然景观获得美的享受过程中,会得到许多感受,会唤起人们更加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好地保护地质遗迹。
(二)保护生态环境效益
1)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与建立,将有利于加快景区植被生态和建设。总体规划中已经制定了近、中、远期规划,其中心之一是增加和保护公园范围的植被,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
2)有利于促进治理环境污染。本区位于首都圈内,如果区内环境恶化,这里的水、空气将直接影响首都、天津乃至华北地区,后果是严重的。按照公园的总体规划要求,将加大治理本公园范围内环境的力度,严密监控排污。从本身做起,特别是保护拒马河不受污染。同时,有利于促进跨地区联手治理环境不受污染,提高地区生态环境的总体质量。
3)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将使地区保护生态环境法律化和规范化,这样开发与保护将协调发展。
(三)社会效益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将继续在原来风景区的基础上,给社会带来效益。
1)会使地区拓宽就业门路,扩大就业容量。
2)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第三产业的扩大与发展,特别是为旅游业服务的交通、餐饮、住宿、娱乐、商业、旅游商品、土特产加工、医疗卫生等。
3)扩大对外的交流,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4)随着国家地质公园的各项活动的开展,将促进本区的文教、科技、科普各方得到发展,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
(四)经济效益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与建设,将会使在风景名胜区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直接经济效益。
旅游业发展的规律,一般都经历:开发、发展、衰退、萎缩的过程。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将会对自然景观挖掘更多的地质内涵,使公园在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样可使这里的旅游业健康地持续发展,使地学旅游更具有带动性,将产生直接更好的经济效益。
①旅游消费水平预测(以人均计算):
项目
门票
住宿
饮食
购物
娱乐
景区交通
通讯
合计
款额(元)
80
30/天
20
20
20
10
2
182
[ 注 ]:1)目前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的门票价分别为(以1人计算):
①百里峡景区50元;②龙门天关40元;③鱼谷洞景区16元
2)考虑到不是所有游人都到3个景区,因此80元只是1个估计数字。
②近期旅游直接收入预测:
近期旅游直接收入预测:(游人数量按2000年度60万人次/年为准)
公园收入=门票收入×年游人数量
80×60万=4800万(元)
 
第十章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组织管理
拟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组织管理,主要是按原野三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组织管理体制执行。1999年,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民政府专门作出了《关于加强野三坡风景区管理的若干规定》(1999.4.14),决定成立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简称景区管委会),是代表县委、政府对野三坡景区进行半封闭式管理的全权管理机构,对景区所有单位、部门和个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并制定一系列管理景区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如绿化、安全保卫以及导游人员培训等。
野三坡景区管委会下设若干办事机构:有办公室、客运部、导游部、商品部、保卫科、基建科、环卫科、绿化科、财务科以及门票、后勤人员等。各主景区也设有相应机构,负责景区的各项工作。
几年来,在景区管委会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下,景区的工作和建设一直在正常和健康地运行。1988年国务院审定野三坡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野三坡百里峡被国家旅游区评定为4A级旅游区,2003年河北省批准野三坡为省地质公园。此次通过申报建设国家地质公园,必将充分发挥自然地质地貌景观的优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一定会把旅游业和保护地质遗迹的工作推向更高层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