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排水有限公司:周族的崛起与灭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30:33

古公亶父迁居周原,使周族社会得到很大发展,国家机器也已初具雏形。自此至文王迁丰,周原不仅是周人的都邑,而且已成为其翦商基地。太王死后,幼子季历继位。季历的两位兄长太伯、仲雍知道太王有意让季历之子昌继位,因此离开周原以避让季历。这便是《史记·周本纪》所谓“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之事。季历继位以后,仍致力太王的事业并大力开展对扰乱边庭的戎狄部落的斗争,开始向外扩张。据《竹书纪年》记载,周“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伐余无之戎,克之”,“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伐燕京之戎,周师大败”,周人向外扩张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所取得的成功仍是巨大的,它解除了来自西方的威胁,稳定了后方,扩充了实力。周族已显示出其蓬勃向上的气势。正如《诗经?大雅?皇矣》歌颂的一样:“维此王季……受禄无丧,奄有四方”。周人势力大增,并逐渐向商王朝进逼。此时正值商王武乙、文丁当政时期。武乙三十四年,季历朝见商王,受到商王的赏赐。文丁四年,又因伐戎狄有功,商王封季历为“牧师”。季历此时仍明智地采取与商王朝交好的政策,并娶商女为妻,《诗经?大雅?大明》有“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生此文王”的诗句,即是说的这件事。但是,周族的迅速崛起终于引起商王的猜忌,双方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了商王文丁杀死季历事件的发生,商周之间的矛盾由此而更进一步激化。
  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姬昌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尚书?无逸》云:“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文王治理国家达 50 年之久,使得他能够持续不断地推进灭商事业的进行。文王即位以后,继续后稷、公刘的事业,发展农业生产。遵循古公、季历以来的做法,礼贤下士,广收天下人才,史称他“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曰中不暇食以待贤士,士以此多归之”①,像伯夷、叔齐、太颠、闳大、散宜生、鬻子乃致商王的大臣辛甲等都来投奔。相继辅佐文王、武王的姜尚(姜子牙)也是这时被周文王请至门下的贤士。文王拜其为军师,并尊其为太公。太公不负众望,为文王、武王灭商出谋划策,屡建功勋,史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这些人才有力地支持了周人的灭商事业。
  ① 《史记·周本纪》。
  文王在位时,商王朝还十分强大,因此,周在表面上仍臣服于商。周原甲骨中有文王祭祀商王先祖成汤、帝辛之父帝乙和文王求佑于商先王太甲,太甲“■(告)周方伯”等记载。表明文王当时还是以商王朝的一个方伯的面目出现的。
  然而在实际上,周人却在暗中积极准备灭商。文王一方面抓紧发展经济,扩充军队。另一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活动,以图扩大自己的影响,争取更多的诸侯,据说:“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①。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是周断虞、芮之讼。虞、芮都是商王朝的属国,两国相邻,发生了领土争端,它们本应到其共主商王那里决断此事,但二者倾慕周文王的威名,不朝殷,却去请周王公断。传说二国君进入周境之后,看到周国“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老”②等情形,内心感到羞愧。因此,二人相互谦让,未见周王而返。这件事影响很大,许多小国纷纷前来归附,标志着周在政治上和外交上开始取得对商王朝的优势。文王在这一年开始称王,并成为诸侯心目中的“受命之君”③。文王称王时在位已近 40 年,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周的国力已大大增强,周与殷商王朝的关系也酝酿着根本的转变。文王受命称王,实际上是宣布周人政治上的独立,表明其已脱离了商王朝的中央政权,其与商王朝的关系亦由附属国变为公开与之对抗的独立国家。至此周人面对政治腐败、日益衰落下去的商王朝完全抛弃了“以服事殷”的假面具,并开始灭商的军事行动。
  ① 《史记·周本纪》。
  ② 《史记·周本纪》。
  ③ 《史记·周本纪》。
  周文王首先向西北方向用兵,先后征服了犬戎、密须等两个小国。这两个国家分别位于周的北方和西方,征服它们解决了周人的后顾之忧,使之在东进时能有一个稳固的后方。接着,文王组织力量东进,先击败耆、邗等商王朝的属国。耆、邗两国位于周人的东方,距商都朝歌并非十分遥远,两国的灭亡使商王朝感到了威胁,商臣祖伊便向纣王惊呼:“天既讫我殷命。”①意思是说上天要结束我殷朝的命运啦。但耆、邗毕竟只是商王朝外围小国,纣王对此也并不太介意。紧接着,文王又进攻崇国,崇侯虎是商王的亲信,也是商统治者中头脑较清醒的一位,此前他曾向纣王进谏,指出西伯(周文王)积善行德收买人心的行动是别有居心,将不利于帝纣,纣王也曾囚禁西伯。因此,崇国是周人东进的一个重要障碍。消灭崇国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而且也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消灭崇国标志着战争已推进到商王朝的心腹地带,周人亦由此获得了关中平原大片丰饶的土地,使这里成为支持其灭商事业的又一个重要的经济基地。史载文王“即伐于崇,作邑于丰”②,文王在消灭崇侯虎之后,把国都由岐迁到丰(今陕西省长安县沣水西岸),周的政治中心又进一步东移。至此,周人实际上已完成了对商王都的钳形包围,灭商已指日可待。
  ① 《尚书?西伯戡黎》。
  ② 《史记·周本纪》。
  文王为灭商做好了准备,但他未来得及完成翦商大业,于迁丰的第二年去世。他去世后,其子姬发继位。姬发即是赫赫有名的周武王。武王继位后,任命太公望为师,负责军事;周公旦为辅,负责政务;召公等人亦为辅佐。他继承父志,继续积极灭商。
  此时,雄踞东方数百年的商王朝在纣王的残酷统治下,已经分崩离析、岌岌可危。不仅普通民众与商朝统治者离心离德,而且统治阶层内部也已发生分裂。纣王杀比干,囚禁箕子,一大批商朝重臣出逃奔周。在这种形势下,武王开始了直接伐纣的战争。他首先“东观兵于孟津”(孟津在今河南孟津县,是当时黄河上的一个重要渡口),有 800 多诸侯和部落首领前来盟会。这次观兵实际上是一次军事演习和外交盟会。武王得到众多同盟者的支持,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取得了对商王朝的优势地位。不久以后,武王率领戎车300 乘,虎贲 3000 人,甲士 45000 人以及各诸侯盟军渡过黄河,于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早晨抵达商郊牧野。武王在这里举行了誓师大会,誓词历数商纣罪恶,表明其代天惩罚商纣的决心,鼓励士兵要勇往直前,这就是目前仍能见到的《尚书?牧誓》篇。此时商纣王一方面召回征伐东夷的军队,一方面临时武装大批奴隶前来应战,双方在牧野展开激战。据说商军达 70 万人①,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②,可见商军规模之浩大。武王以虎贲、戎车为主力,甲士徒兵配合向商军发起攻击。由于商军离心离德无心为纣王卖命,甚至前徒反戈一击配合周军反攻纣王。牧野一战商军全线崩溃。商纣王逃回朝歌自焚而死,武王挥师迅速占领商都,商王朝至此灭亡。
  ① 《史记·周本纪》。
  ② 《诗·大雅?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