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置信集团有限公司:我的十八岁(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35:56
       (2009-06-27 21:49:58)
新浪的“碗’们都在写十八岁,闲暇之余想了想自己的十八岁。
',1)">
那时已经有了自由市场,每天买1斤瓜子(多少钱1斤已经没有印象)。晚上停电,一家人围着蜡烛,边嗑瓜子边聊天,或者下跳棋,或者“憋7”。
有段时间想学习打麻将,但父亲管得严,用火柴棒代替人民币使用都不允许。没有任何刺激、平淡无味的麻将很快就被家人淘汰。以至于今天,我对打麻将还是一窍不通,听不明白也看不懂。又回到了嗑瓜子、看电视、跳棋、玩扑克牌的程序。
现在回忆起来,那时的晚上,一家人围坐着一起看电视、下棋很温馨。没有现在的急赤白脸、到处打电话投诉;或者是每人守着各自的电视机,看自己喜欢的节目。
金色的秋天来了,这是收获的季节。而我还在楼群中游荡。
迎“十·一”农展馆举办展销会(好像是第一届,名称不记得),市民们蜂拥而至。展销会上开始卖高跟鞋,母亲冲进拥挤的人群抢购了一双。
这是我的第一双高跟鞋,棕色、带镂空花、一字带,很漂亮。楼里的女伴们都非常羡慕。当时有的家长保守,不允许女孩儿烫发、穿高跟鞋,曾有位父亲把女儿的鞋跟砍掉了。
当枫叶红了的时候,我脱离了待业青年队伍,成了国营企业的工人。我们是有数字代号、信箱的工厂,每月有附加工资、奖金、半保健(4.5元),加在一起30多元。当时普通工人每月41.71元,与那些一家三口的青工比,我就是“大款”。
我出生在大雪的季节,每当走进12月,总是盼望着纷纷的雪花降下来,仿佛只有那样才能有过生日的感觉。但是40多年过去了,我从未遇到过父母亲描述过的大雪景象。
79年的冬天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平平安安的过去了),那年我十八岁。
今年是自卫反击战30周年,看着网络上各种版本的纪念文章,打开了尘封的记忆:“再见吧,妈妈!”、“血染的风采”、“小草”,历史演变成了音符,在我们的心中振荡。
79年参加高考时的考场在酒二中,距离家有两站地,同学们大都结伴儿走着去的考场。
有条件的同学戴着父、母亲的手表。
考试前一天的晚上还在停电,同学们没有抱怨。
考场附近没有禁声、更没有警察维持秩序。
因为是夏天,所以老师、同学们大都穿白汗衫。
考场外没有家长等候、没有高考旅馆、没有高考食谱、没有吉祥数字······
当年的这些孩子,今天,成为了国家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