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slp专柜地址:怎样写对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22:20
怎样写对联对联是楹联的俗称,与格律诗同时产生,五代时正式脱离格律诗,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形式。.楹是屋前的柱子,宋朝开始在庙宇前柱子上贴联,故称楹联。.其主要艺术特色是上下联相对,因此称对联。.

(一)楹联的一般格律

楹联的格律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字上,”对”字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对联的对,含义有三:

其一,对应,.对联分上下联,也称上下比。上下联要求内容相互对应。.对应方式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正对即两个相关事物(道理)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正面相对,双方为并列关系,不分主次先后,相互为补,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对法。如

  宝岛归宗  海峡解冻顺民意

“嫦娥”访月 宇宙通航扬国威    (春联)

反对是从正反两方面叙述相关的事物或道理。如:

   秦皇安在哉 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犹存也 千年片石铭贞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串对是上下联意思相承,即一事物的两个层次或相继出现的两件相关事物,有的存在因果关系,次序不能颠倒。如::

   爆竹声声 冬聚一年喜

   梅花点点 春迎几度荣   (邹海霞:春联)

   上下联内容互不相干,为失对。有人称作无情对,只不过是文字游戏,作为实用对联,并不可取。.

其二,对仗。这里的“对”取成双成对之意,“仗”是从古代仪仗队借来的,古代仪仗队左右成双成对,这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观点。对仗要求上下联像仪仗队一样,字数、句式、语法、辞格相同。

句式关系着节奏,对联句式不限,五、七言和四、六言律句最为常见,其他任何节奏的句式都可以入联,但上下联必须相同。有一对少年夫妻去逛商场,小伙子见一服务小姐貌美高雅,不觉多聊了几句,回家后妻子写了个纸条放在桌上,自己躺在床上闹情绪。丈夫一看,是个上联:

    哼!妄想!臭小子问柳寻花,你难道敢喜新厌旧?

此上联句式复杂,由一字句、两字句、七字句(三、二、二结构)八字句(一、三、四结构)组成。小伙子略加思索,对了下联:

    呸!胡诌!酸丫头捕风捉影,我岂能忘倒凤颠鸾?

上下联句式完全相同。曾见到这样一副对联:

    时来运转家昌盛

    心想事成百业兴

“家/昌盛”为一、二结构,“百业/兴”为二、一结构,句式失对。

语法方面,对仗要求上下联相应位置词性、构词方式及词素相同。2005年《春节联欢会》辽宁对吉林联为:

    车轮飞转 东西南北追风去

    钢水奔流 春夏秋冬入眼来

  联中车轮、钢水为名词对;飞转、奔流为动词对;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为节令名词对方位名词;追、入为动词对;风、眼为名词对;去、来为动词对,此处皆不及物。构词方式,车轮、钢水同为两个名词素构成的偏正式;飞转、奔流各以两个动词素构成偏正式,转、流为正,飞、奔此处作副词用,是修饰转和流的,为偏;东西南北、春夏秋冬各由四个名词素构成并列式;追风、入眼为一动一名构成的述宾式;去、来两动词是对追风、入眼的补充说明,各与上词构成中补式。全联词性、构词方式及词素对仗工整,为工对。

辞格相同,即上下联修词方法要大体一致。如:

    酒气冲天 飞鸟闻香化凤

    糟粕入水 游鱼得味成龙 (杏花村酒厂联)

上下联均用了夸张手法。再如;

    身持正直 时时莫把财横写

    心放公平 岁岁可将福倒贴 (春联)  

上下联语意皆双关。严格讲,内容份量、语言风格两联也应统一。

在对仗中,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即上下联中的关键词语,概念不能相同,否则为合掌。《春节联欢会》江西对安徽联:

    黄山为九州增色

    瓷器与中国同名

九州系传说中我国的行政区划,乃中国代称,与下联的中国,说法不同,却属同一概念,因此犯了合掌之忌。可改作:

      瓷器在四海扬名

农村春联中常有年年对岁岁、家家对户户、世上对人间的,都有合掌之嫌,有人称其为拙对,宜尽量避免。

 其三,平仄相对。这里的对,系对立之意,要求上下联平仄组合相反。具体要求:

1、音步交错。律句音步一般在二、四、六字上,非律句以自然拍节为音步,有人称之为腰眼。一联内音步处平仄要求间开。如

:      三思/方举/步   百折/不回/头   (三门峡甘棠园联)

思(平)举(仄),折(仄)回(平)。二、四字平仄相间。非律句腰眼音步要交错开。,如:

         邀四海 纳佳宾 构建和谐世界

         举五环 传圣火 弘扬奥运精神   (迎奥运联)

2、上下相对。上下联音步处平仄必须相对。否则为失对。由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折对思、回对举;环(平)对海(仄)、火(仄)对宾(平)、扬(平)对建(仄)运(仄)对谐(平),平仄皆相反。

3、仄起平收。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是对联声律的起码要求,不能有例外 

,上两例联尾字,步(仄)、头(平);界(仄)、神(平),都符合仄起平收要求。           

    对应、对仗、相对是对联的一般格律,现以此律审查修改一副对联。《大河报》2006年9月8日刊登浚县天宁寺大佛楼联:

       千年伟佛 每将真谛悟众生

       万乘君王 偶发虔愿宁汉唐

上联言佛悟众生,下联用典,言汉唐君王崇佛宁邦。内容对应好。词语基本对仗,“伟佛”系偏正结构,“君王”是并列结构,对仗欠工。形容佛,一般不用伟,宜用圣字。再看声律,年(平)、佛(平),音步失错,佛与下联的王(平)失对。宜将伟佛改为“佛圣”(仄),下联发(仄)愿(仄),音步失错,愿与上联的谛(仄)失对。可将“愿”改作“心”。上联尾字生,平声,违犯仄起要求。改为“生众”。改后作如下表述:

        千年佛圣 每将真谛悟生众

        万乘君王 偶发虔心宁汉唐

 (二)奇联撰法

   利用汉字的音形义等特点或特殊内容,可撰写出许多奇特对联,使所写对象在艺术境界中得到加强。更有趣味,更便记忆,更受欢迎。奇联既要符合一般联律,又须符合其特殊要求,因此,难度较大。但一般联律略可从宽。现介绍几种常见奇联。

1、回文联。要求倒读、顺读都成文。如: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西湖翠柳堤柳翠湖西   (南方某杂志社征对联)

     院满春光春满院

     门盈喜气喜盈门      (春联)

2、嵌字联。联中暗嵌人、地、处所等名称,所嵌字词在联中另有新意。如:

    

     沥血耕耘 桃李满天兴海内

     呕心治教 生徒遍地振东方   (挽恩师杜兴海、字振东联)

     举美醪歌盛世前程似锦

     撰佳对抒豪情鸿运如涛      (春联)

3、拆字联。采取离合汉字结构的手法撰联。如:

     因火成烟 若不撇除真是苦

     舍官而馆 入无知返难为人   (解放前上海某大烟馆联) 

4、偏旁联。采用同偏旁汉字组联。如:

     水泽流源江河湖海

     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春节联欢会》甘肃对青海联) 

5、重字联。在相应位置,有意使某些字重复,从而强调其意义。如:

:     优学业 敬事业 创新业 立伟业 永铸千秋业

      讳志华 建京华 展才华 震中华 常开万代华 (赠全国劳模刘志华联)

     

6、偕音联。利用偕音汉字撰联。新乡有一新建酒家,堂联是:

      未到位 味先入胃

      道有道 道远先到

这副联,上联颇妙,以未、位、味、胃四个同音字组成。难能可贵。但下联对的不好。未全用偕音,平仄也失对。可改作:

      欣尝新 馨更温心

  以上奇联,有的还可以并用。某友之子郑超,属牛,与武丹,属兔,喜结良缘,吾以下联赠之:

       金牛恋丹凤 喜聘凤姝登凤阁

       玉兔伴超龙 定生龙子跃龙门

  此外,还有谜语联、双关联、歇后联等。



  (三)怎样写好对联

  一副好对联,不仅要求符合有关格律,更重要的是必须内容贴切全面,思想深刻宜时,情真味厚、生动形像。

内容贴切全面。不管春、喜、挽、寿、贺、风光园林、庙宇、题画、行业等联,针对性都很强,内容必须切合所描述的对像。并要掌握丰富资料,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历史地思维,这是对联本身内容必须对应的需要。有副对联:

      成败一知己  生死两妇人

一看便知,写的是韩信,乃山西霍县韩信庙联。此联全面概括了韩信的一生,历史人物中只有用到他身上才贴切。写景写物也一样。如岳阳楼联: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 范希文两字关情 滕子京百废俱兴 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 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 洞庭湖南极潇湘 扬子江北通巫峡 巴陵山西来爽气 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 流者 峙者 镇者 此中有真意 问谁领会得来

   思想深刻宜时。从某种意义上讲,对联是一种应用文学。要求思想性强,哲理深刻,富有时代精神。如:

      发上等财 结中等缘 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 就平处坐 向宽处行   (荣德生梅园联)

      化独渐统 全面振兴中国

      协强扶弱 一起迈向大同      (马英九悼父联)

05年国家免征农业税,万民欢腾,立即出现这样一副对联:

       政府免征农业税

       黎民齐献爱国心  (杜常善:春联)

对联时间性很强,时间过了,就未必适应。如:

       红梅映雪 锦猪留喜庆

       绿柳迎春 玉鼠献祯祥   (春联)  

再如:

      凡事莫当前 看戏哪如听戏好

       为人须顾后 上台总有下台时

现在看来有些消极,但在旧社会却不失为劝世佳联。

情真味厚。对联虽脱离了格律诗,但诗魂仍在,要求情真味厚,意境优美。如:

       黄河水奏摇篮曲   

       广武风传战马声   (林从龙:黄河游览区联)

       两岸春风随柳意

       一河秋水诉兰心   (邹海霞:春联))

       教子两件 一件学习一件用

       治家十分 五分和睦五分勤   (教子联)

形像生动。联与诗一样,注重形象思维。如:

       佛脚清泉 飘飘飘 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 冒冒冒 冒出一串珍珠   (小学课本联)

       祸福相因 匹马竟招群马返

       江山有幸 小龙终傍巨龙飞     (林从龙:迎香港回归联)  对联由两句话或两段话组成。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竖写及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多分句组成的两段话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每边只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对联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加标点符号时,如单边只有一句,则上联标逗号,下联标句号;多分句时,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

由一个作者创作的上下联称为“成联”或“自撰联”,两个人共同创作时,先写成的一句称为“出句”,后写成的一句称为“对句”。出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

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平仄相谐。

一、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包含三层意思: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字数相等;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字数相等;上联总字数和下联总字数相等。

例:
上联:春 来 眼际
下联:喜 上 眉梢(相对应的字、词字数相等)

病例:
上联:春 来 眼际
下联:风光 无限 (“风光”和“春”虽然都是联句中的主语,但是字数不同,在对联中是不允许的。)

多分句例:
上联:山明水秀,八节四时颜不老;
下联:日丽风和,千年万古景长春。
(“秀、和”为第一分句句脚,“老、春”为第二分句句脚,因第二分句是最后一个分句,故“老、春”称为联脚即可。)

二、内容相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两句话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病例:
春来眼际
悲上心头

两句话表达的意义相隔甚远,这是不行的。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的基础要素。

三、词性相当

“词性相当”是对联的语法要素,其基本含义是: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字、词的词性应属于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

例:
春 来 眼际
喜 上 眉梢
名词 动词 名词(名词性偏正词组)

病例:
春 来 眼际
(名词 动词 名词;细分:“眼、际”均为名词)
风光 无限
(名词 形容词;细分:“风、光”名词,“无”副词兼动词,“限”名词)

四、平仄相谐

“平仄”的概念:“平”指普通话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指普通话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平仄相谐”就是声调相互协调,以便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感。“平仄相谐”是对联的声律要素。

对联不像格律诗词那样要求尾字押韵,但要求上联联脚是仄声,下联联脚是平声。“联脚上仄下平”是对联声律最基本的规则。例:

春来眼际
平平仄仄
喜上眉梢
仄仄平平

上联联脚“际”普通话读去声,在对联中归入仄声字,下联联脚“梢”读阴平,归入平声字。“际”和“梢”就符合“联脚上仄下平”的声律规则。而上面的病例“春来眼际,风光无限”联脚都是仄声,所以此病例除了词性对仗不工的问题,还存在声律不合规则的问题。

上例中,上下联除尾字平仄相反外,我们还注意到其他字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联声律的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反也是“对”的概念,即反向对应。不过对联声律并不要求每个字都平仄相反,如上面的病例“春来眼际,悲上心头”,虽然“春”和“悲”都是平声,但整幅联作从声律上说是没有问题的。

除联脚字平仄必须相反(且上仄下平)外,其他哪些字可以不相反,哪些必须相反?这就涉及到对联声律更多的规则,我们将在第二讲中继续介绍。

至此,大家已经对“什么是对联”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常用“对仗工整”来肯定一副对联作品,其含义就是:此联作在内容、词性、声律三个方面符合要求。

古代常将对联悬挂、张贴于店堂庙宇的楹柱上,所以对联又称楹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联的形式、用途和种类也有不少新的变化,“楹联”便成了对联的雅称。

对联有各种分类。按字数,分为短联和长联,单边30字及以上为长联。按用途和内容(联类),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按修辞格式和手法(联格)划分,类别很多,参见本站楹联仓库 首页的分类表。用于张贴的春联、寿联、婚联、挽联通常加一个4个字的横批(从右自左书写)。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