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西游地宫狂暴图鉴: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39:22

中华艾灸网华夏千年灸法总结系列之五

(2009-05-19 10:42:36)转载  

三、广泛应用的艾炷灸法

古代的艾灸,除在个别情形下平铺艾绒施灸外, 以艾炷灸法为最盛行。关于艾炷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圆锥形艾炷:把艾绒捏成上尖下圆的圆锥,放在被灸的部位,点燃其尖端以施灸。这是古代最通行的艾灸法。用艾绒捏成圆锥体,叫做“艾炷”,也有称为“艾团”、“艾丸”或“艾圆”的。

古代最常用的艾炷,大小约在三分左右,故晋陈延之《小品方》云:“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解曰:此为作主()欲令根下广三分为适也。减为不覆孔穴上,不中经脉,火气则不能远达(《医心方》卷二)。”但是,这个广三分并非一成不变的,所以《外台秘要》卷十九云:“若江南、岭南寒气即少,当二分为准,燧小不得减一分半也。婴儿以意减之。”可见所谓“三分”,乃是指在北方用于成年人而言,南方却又不得相同。

事实上,在临床中因人、因病、因穴的不同,艾炷的大小是有很大的变动范围的。古代医书为了使人们便于了解起见,常用其他的东西作比较。兹将见之于文献记载的条述于下,以便稽考。

(1)粟米大:如宋闻人耆年《备急灸法》治卒忤死,“灸人中三炷,炷如粟米大”。《医学入门》卷一灸脐下两旁治疝痛,“炷艾如粟米大”。

(2)黍米大: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六,“疟,灸上星及大椎,至发时令满百壮,艾炷如黍米粒”。

(3)小豆大:如《千金要方》卷十治温疟灸百会,“炷如小豆”。《苏沈良方》的灸欬逆法,取乳根穴,“炷如小豆许”。又《寿世保元》卷十灸此穴,“其艾只可如赤豆大”。赤豆即是小豆。

(4)绿豆大:如《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云;“凡痈疽发背……经一两日不退,须当上灸之一二百壮,如绿豆许大。”明彭用光《简易普济良方》卷五,灸郄门穴,也主张“艾如绿豆大”。

(5)椒粒大:如清冯兆张《冯氏锦囊》提到:“头为诸阳所聚,艾炷宜小,壮数宜少。小者如椒粒,少者三五壮而已。”

(6)黑豆大:如宋吴彦夔《传信适用方》卷三云:“治小肠气灸法,俯卧,用艾炷如黑豆大,灸足第二指第二节三壮。”

(7)小麦大:如《太平圣惠方》卷一百的《小儿明堂》,施灸治疗小儿疾病,多是“炷如小麦大”。又《铜人俞穴针灸图经》的神门、金门、昆仑等穴,其灸法也是“炷如小麦大”。

(8)大麦大:如《铜人俞穴针灸图经》的兑端、阳白等穴,其灸法都是“炷如大麦”。

(9)雀粪大: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的灸例云:“凡新生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

(10)粗钗脚大:如《铜人俞穴针灸图经》,灸地仓穴治疗口眼喎斜,“其艾作炷,大小壮如粗钗脚大”。

(11)竹箸头大: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六,灸上关穴治眼病,“日三七壮至二百外,炷如细竹箸大”。又《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承浆穴下引《小品方》:“如巨阙、鸠尾,虽是胸腹之穴,灸之不过四七,艾炷不须大作,只依竹箸头大。”

(12)梧桐子大:如《肘后备急方》卷五的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

13)苍耳子大:如《千金翼方》卷十七,治疗中风灸百会等七穴,“其炷如苍耳子大”。又宋窦材《扁鹊心书》的窦材灸法亦云:“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

14)半枣核大:如元罗天益《卫生宝鉴》卷七云:“黄蜡灸法,疗中风眼戴上不能视者,灸第二椎并第五椎上各七壮,一齐下火,炷如半枣核大,立愈。”又《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二,治霍乱灸上脘,“炷如半枣核大”。

15)莲子大:如《扁鹊心书》窦材灸法云: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灸二十壮后,却减一分”。

16)小指大: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灸漏法,“作大艾炷如小指大”。又元朱震亨《局方发挥》郑性医案,“灸气海穴,艾炷如小指大”。

17)楝子大:如清李守先《针灸易学》的灸法,“着艾如楝子大”。

18)半枣大:如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九,治阴毒沉困,“但于脐中灼艾,如半枣大”。

19)枣大:如《针灸资生经》第七所记王子高背疽治验案“灼艾如枣大,近千壮”。

20)银杏大:如《医籍考》载史源《治背疽方序》中提到,灸治史母之背疽,“以银杏作炷”。《外科精要》,也曾引述过这个病例。

21)梅杏大:同上病例,继续施灸,“遂以艾作团梅杏大”。

22)鸡卵黄大:同上病例施灸,“渐加至鸡黄大,约四十团,方觉痛”。

23)蒜头大: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灸瘰疬的隔蒜灸法,“以独头蒜,截两头留心,大作艾炷,称蒜大小,帖疬子上灸之”。

24)制钱大:如宋陈自明《外科精要》治高竹真的背疽,采取隔蒜灸法,“用钱大艾炷,灸二十余壮”。

25)鸡卵大:如《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引《范汪方》疗鼠瘘瘰疬,灸肩头“灸炷皆如鸡子大良,若不能堪者,可如中黄亦可”。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