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吃啥水果好:纠正不遵守课堂纪律学生的教导艺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6:20:22

兴趣引导,规范课堂

                                                     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的个性特点

    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根据他们行为表现的倾向,大致可以分为外向型学生和内向型学生两大类。

    外向型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主要有挑衅、争吵、顶撞等攻击性行为——故意顶撞班干部或者老师;肆意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行为;做鬼脸、进行滑稽表演、说话怪腔怪调等故意吸引他人注意力的行为;咬耳朵、大声喧哗等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

    而内向型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走神、发呆等,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讨论等,胡抹乱画、抄作业等,迟到、早退、逃学等。 

    马宁,甘肃省华亭县东华小学的老师,也是一位模范班主任。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马老师从来不先入为主地乱加批评,而是从师生情感入手,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寻找对策。

    在马老师的班里有一个名叫小乐的学生。这个学生非常不守纪律,而让人头疼的是他不但自己不守纪律,还鼓动其他“军心不稳”的学生扰乱课堂纪律。

    马老师第一次给这个班上课前,一些老师就告诉他,说那个叫小乐的男生特别调皮,从没有一节课安静过。老师在上课时不仅要讲课,还得花一些时间处理因小乐不守纪律而造成的烂摊子。

    对此,马老师只是一笑了之,“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还能折腾到哪里?”

    可谁知道第一次上课,小乐就给马老师来了一个“下马威”。

    那天上课铃声已响过3分钟,教室里还有个座位是空的,同学们说是小乐的。大概又过了两分钟,小乐才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而且没有喊报告,就径直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马老师想:他这么着急,一定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于是,也就没理会迟到的小乐。

    然而,马老师刚扭过头,准备书写本节课的课题时,背后突然传来一个男生的声音:“老师,小乐挡着我,我看不见黑板!”

    马老师转过身来一看,发现小乐居然没坐下,还站在那里。于是,马老师问:“你怎么不坐下啊?这样会影响后面的同学听课的。”

    “老师,我迟到了,要罚‘站、做检讨!”谁知道,小乐竟然一本正经地回答。

    听小乐这么一说,学生“轰”地一声,大笑起来。

    “老师,他才不是那样的乖学生呢!他在故意捣乱!”听了小乐的解释,角落里有个声音反驳道。

    “去你的!世界上除了我,哪里还有乖学生啊?老师,你说是不是?”小乐目不转睛地看着马老师。

    “是这样啊!那我代表全班同学原谅你了,你坐下吧!”说完,马老师转身接着写没写完的课题。谁知,他刚转过身就听到“哎哟”一声。

    又怎么了?原来小乐摔了个屁墩儿。

    马老师刚要问小乐摔疼了没有,就见小乐使劲踹了自己的椅子一脚,“叫你不老实!摔死我了!”

    没办法,马老师只好去安抚小乐。好半天小乐才坐在座位上开始听课。

    可是,还不到十分钟,就听见有个女生又在尖叫。马老师随声望去,原来是小乐前面的女生。

    “老师,小乐在我背后贴纸条!”该女生报告道。

    “不是这样的,老师!她的衣服上有蓝墨水,我怕大家笑话她,才用纸条帮她掩盖的。”小乐一脸无辜地说。

    听到这句话,那女生生气地瞪着小乐问道:“哪里有墨水了?明明是你不遵守纪律,打扰人家上课,你还找借口!”

    马老师赶紧走过去,揭下了那张纸条。果然,那女生背后有一大片蓝墨水印。

    “这是谁弄的?”马老师问道。

    “老师,是小乐弄上去的!”有个同学回答。

    “是你弄的吗?”马老师不想冤枉好人,于是赶紧问小乐。

    “我……我不是故意的!钢笔没水了,于是我就吸墨水,然后看见滴在课桌上的墨水很好玩,就玩起来了。谁知道,我使劲一吹,就吹到她身上去了!”小乐一脸的委屈样。

    望着眼前这个不断惹事的学生,马老师终于相信其他老师的话了。

 

    一个学生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不但会影响他个人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甚至会影响老师的教学质量。也就是说,学生这种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和传染性病毒一样,是可以传染的,它能波及全班同学,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而小乐的各种行为都表明他是一个典型的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因此,马老师觉得必须尽快想办法,帮助他意识到这样做的坏处,并且令其改正过来。

    于是,马老师开始在课余时间观察小乐的举动,并做了细致地调查。结果马老师发现,小乐不遵守课堂纪律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没有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平时,小乐就喜欢乱丢垃圾,经常迟到、早退。如果老师不在,他就在班级里故意搞恶作剧。所以他早已养成了不遵守纪律的坏习惯。

    而学生的各种习惯是互相关联的,不但好习惯如此,坏习惯也是如此。一个在平时生活中就不遵守各种纪律的学生,又怎么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课、遵守纪律呢?

    (2)与老师的关系不好。

    小乐的好朋友告诉马老师,说小乐以前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没现在这么严重。自从有一次有一个老师冤枉他在课堂上对老师搞恶作剧,甚至还因此让他请家长后,小乐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小乐也是如此。如果老师的工作方法过于简单,如只一味地批评、责备学生,甚至动不动就请家长,或者对学生的问题处理得不公正、不能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就会使师生情感变得淡薄、疏远,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这样自然就会在纪律性上表现出来。

    而小乐就是这种学生,他可能是认为所有的老师都和冤枉他的老师一样“不公平”、“一样坏”,所以才在每个老师的课堂上都不安分的。

    (3)学习兴趣低。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对某个学科感兴趣,学生上课就会遵守纪律,反之则乱说乱动。而小乐就对学习不感兴趣,每次在课堂上乱说乱动累了,他都会睡觉,从来不会认真听课。

 

    对于小乐这种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马老师认为应该尽快想办法帮助他纠正自己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否则不但会影响小乐自己的学习,还会波及其他同学,以至把别的同学也拉下水。

    但在小乐心中,对老师的印象很不好,并且因此而“怨恨”老师,与老师作对,而这对于他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非常不利。因此,马老师决定首先改变老师在小乐心中的印象,让他明白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那么不公平。

    于是,马老师再遇到小乐故意在课堂上捣乱的情况时,总是不急不躁地教育他,“年轻人,安静点,我们在上课。”或者先放下手中的事情,冷静地盯着小乐看几秒钟。

    当班里出现乱子时,马老师从来不先人为主、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学生,而是尽量让气氛缓和,然后再让学生到办公室说清楚事件的原由,根据是非做出合理的“判决”。最后事情解决完毕后,马老师总是会说一句:“同学们,为了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破坏彼此之间的友谊,值得吗?”

    有一次,马老师故意在课堂上说:“有同学嫌我处理违纪问题不够果断,太婆婆妈妈!那是因为我不想冤枉一个好同学,即便这个同学给大家的印象并不好,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做每件事情都不好。所以,我希望同学们不要总是用一种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同学。”

    马老师的做法,小乐都看在眼里。渐渐地,他在马老师的课堂上不再像以前那样捣乱。

    但是,马老师知道这还不够,因为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小乐还是一如既往地违反课堂纪律。

    于是,马老师就经常找小乐聊天,在聊天的同时旁敲侧击地教育他,让他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马老师!我从来没有遇见过像你这样的好老师!”小乐由衷地说。

    马老师笑着说:“这也许是因为你没认真地观察过其他老师、没有认真去体会其他老师对你的关心。小乐,既然你现在已经知道在课堂上违反纪律不好了,以后就控制一下自己,认真听课,好吗?”

    “可是,老师,我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想逗逗其他同学,动动课桌里的东西。而且那些老师的课讲得没劲,我不喜欢听!”小乐苦恼地说。

    “好!那以后老师帮助你。你啊,是因为没有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和没有学习的兴趣才这样的。以后,我们就从这两点着手来改变你自己。怎么样,能配合我吗?”   

    “老师为我好,我知道!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努力配合的!”小乐信誓旦旦地说。

    接下来,为了培养小乐良好的纪律习惯,上课时马老师总会把目光多给他几次。很多次小乐刚想做些小动作,就被马老师及时制止了。

    而且马老师还会突然性地叫他回答问题。而为了能准确地回答问题,小乐也不得不认真听讲了,“因为我怕让马老师失望”,他如是说。

    下课后,马老师还特地派小乐的好朋友监督他,一旦发现小乐有违纪倾向,就及时阻止他。渐渐地,小乐能够自我控制了,上课不再伺机找“事”做了。但他还是无法做到全心听课,还会时不时地打瞌睡。

    看到小乐的转变,马老师虽然很高兴,但同时也意识到,小乐的学习兴趣还是没有被激发出来。

    于是,为了提高小乐的学习兴趣,马老师还请其他老师配合,在课堂上尽量采用新鲜、有趣的教学方法,想办法吸引他的注意力。

    比如,看到小乐在打瞌睡或者走神时,老师就故意咳嗽一声,然后再讲个小笑话给大家听。而这也逐渐引起了小乐的注意,慢慢地,他开始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了。大家经常能看到他坐得笔直,积极地回答老师的提问。

    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正,小乐不但课堂纪律有了明显好转,而且成绩还上升了一大截。

 

   如今在各个学校,像小乐这样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不在少数。而导致这些学生不好好上课、违反纪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自身性格、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不当等。那么,老师应该如何做,才能防止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呢?

    (1)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

    ①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将无法正常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因此,老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遵守课堂纪律,正常的教学活动才能进行。

    ②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新课改强调课堂必须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但是在互动的过程中,难免会让一些爱讲话、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趁机捣乱。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注意在平时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具体地说,就是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发言纪律,有秩序地发言,不能随意插嘴,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

    在进行班级讨论时,则要求老师一旦发现不好的苗头时就及时处理。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就能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并且强化成为一种习惯,而学生一旦形成这样的习惯,自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

    (2)将一般的行为规范演变成课堂行为规则。

    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建立在有序的课堂行为规则上的。老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学生,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课堂行为规则,就不可能把学生有序地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

    实践表明,如果老师适时地把对学生的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课堂行为规则,并且在课堂上严格监督学生的执行隋况,当这种规则行为一旦成为学生的习惯后,就可以长久地发挥作用,产生积极的管理效益和教学效益。

    反之,如果一个老师不注意建立课堂规则,而单靠要求、指令维持课堂秩序,不仅效率低、浪费时间,还容易引起学生新的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发生。

    (3)减缓学生的课堂焦虑情绪。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是一个人自尊心受到威胁时产生的情绪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而过度地焦虑则可能影响学生学习并引发问题行为。

    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要想有效地管理学生,就应该帮助学生在过度焦虑尚未形成问题行为前降低其焦虑的强度。比如,通过交流,诱导学生宣泄造成焦虑的烦恼,或者针对焦虑的原因,适当调整教学情境。

    此外,在课堂上存在焦虑情绪的不仅有学生,还有老师。而学生的课堂违纪行为就是引起老师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的老师,尤其是新老师,由于缺乏课堂管理经验,经常担心学生的纪律问题,担心课堂上有学生捣乱,于是就采取生硬的措施控制课堂,频繁指责、训斥学生。但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没有管理好课堂秩序,而且进一步加剧了自己的焦虑。   

    实际上,要想让学生很好地遵守课堂纪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及师生关系。如果老师能真正关心、爱护学生,学生不仅会遵守课堂纪律,还会维护、支持老师的工作,帮助老师维持课堂纪律。

    (4)审时度势地提问,灵活控制课堂。

    提问,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控制好课堂纪律的需要。如果是教学需要,提问就得精心设计,而如果是课堂上出现违纪行为,则可随机提问。

    比如,有的同学爱走神,老师的提问就是提醒;有的同学爱讲话,老师提问就是警告;有的同学爱睡觉,老师提问就是惩罚。因此利用好提问这个手段,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巩固好课堂纪律。

    (5)用真情去感化学生。

    作为老师,不能一味地扮演尊者、权威的角色,不能一味地强硬,否则学生可能会口服而心不服。老师应该多关心学生,用爱去感化学生,用情去打动学生。

    比如,平常上课时,老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发现学生不认真听课时,可以先找到他们了解情况。因为学生不认真听课,可能是因为某段时期,思想出现了问题或者情绪比较低落或者老师的课不生动。

    如果此时发现学生有某一方面的问题,老师就应该能解决的帮忙解决,不能解决的想办法解决。即便是小问题,也可以找他们谈谈,让他们知道老师很关心他们、重视他们。

    此外,老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沟通接触,但是沟通的地点最好是学生感觉舒服、不会给学生带来压力的地方,比如,教室或校园里,最好不要在办公室。

    (6)树立老师的威信。

    作为老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威信。而这种威信,绝对不是指老师的强权,而是学生从内心发出的对老师的崇拜与敬畏。

    如果老师没有威信,学生就会在心里轻视老师,即便屈服于老师的强权,表面上服从,也会口服心不服。而这极易导致内向型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发生,同时还会降低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所以,老师一定要树立威信。比如,平时讲课时声音要响亮、表情要严肃,处理纠纷要公平、对待学生一视同仁,遇到难题不逃避、面对责任不逃避等等,这些都可以为老师的表现加分,让学生崇拜你。

    对不遵守课堂纪律学生的教育策略要点

    不遵守课堂纪律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虽然它很常见,但危害却不小。它不仅会扰乱教学秩序,让老师的授课无法正常进行下去,还会影响学生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听课,真可谓是害人害己的坏习惯。

    那么,老师应该如何对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教育呢?具体来说要注意如下几个要点:

    (1)对已明白老师所讲授内容的学生。

    这类学生一般是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天生聪颖,或提前已做过预习,老师一点就透。当他们觉得老师所讲的内容自己已弄明白时,就认为没有必要再认真听课,因此会转而去做其他的事情。

    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要允许他们“跑快一些”,比如可以让他们对下节课的内容做提前预习,或做一些与他们水平相当的习题,但如果他们在睡觉或搞小动作,则要坚决制止。毕竟这是课堂,是有一定纪律的。

    (2)对完全听不懂老师所讲内容的学生。

    这类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一点都听不懂,因此就用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告诉老师,“与其听天书,不如放松”。

    面对这种学生,老师要学会采取分层教学。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应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对“差生”们要降低要求,这样他们才能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兴趣才会提高,听课态度也会认真。

    (3)对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

    这些学生之所以注意力容易分散,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例如,自身性格原因、家庭原因等,老师首先要查明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比如,有的学生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走神、看画册或者趴在课桌上睡觉,虽然这些行为违反了课堂纪律,但是没有明显地干扰课堂教学,老师就不能大张旗鼓地中断教学,公开指责他们,而是可以采取发出咳嗽警告信号、上前轻碰叫醒他们或者向其发问等方法处理,以集中其注意力。

    (4)对故意捣乱的学生。

    这类学生经常在课堂上大声喧哗、戏弄同学们,甚至明目张胆地顶撞老师,对于这种严重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老师应该采取较为强硬的措施迅速制止,必要时可以适当惩罚,但这只能暂时性地维护课堂秩序。在课后,老师最好找出学生故意捣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子以纠正,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学生故意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

    当然,还有些是因为老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守旧,不够新颖,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

    这时老师就要从自身寻找原因,考虑一下:是自己的教学设计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是教学目标设定得不合理。通过改变教学方法,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老师不能简单地加以训斥、批评,因为这种粗暴的方法不但对解决问题产生不了帮助,反而会加深学生的对抗心理,使问题严重化。

    老师要学会针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像马老师那样,通过师生之情打动学生的心,拉近彼此的距离,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遵守纪律的习惯,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