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宥嘉专辑介绍:普高历史选修6教师用书五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34:03
第1课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上下两千年
纵横十万里
春秋战国长城;秦始皇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万里长城丰富的文化内涵。
万里长城是巍峨的历史丰碑。
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
发扬长城精神,在新时期为中华民族修筑“新的长城”。
问题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讨论法
长城是世界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也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独特的建筑
风格
长城的建筑原则与方法
长城独特的建筑风格
保护好长城遗产,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
长城的建筑结构及功能
丰富的文化
内涵
长城的建筑、装饰艺术围绕长城所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
巍峨的历史
丰碑
移民实边驻军屯田
互市、民市、小市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独特的建筑风格;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巍峨的历史丰碑。教材全面地介绍了万里长城的历史、地理、风格、结构、修筑方法、文化内涵,阐述了万里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积极作用。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万里长城堪称人类建筑史上举世无双的奇迹,是我们祖先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创造力。
因为本课教材是本册课本中第一篇介绍中国文化遗产的课文,教师在导入本课之前先叫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世界文化遗产,再向学生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有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其中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布达拉宫等多项历史遗迹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学习研究,探究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发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此引入新课。
在本课课题下,教材安排了一幅嘉峪关城楼的精美照片。这座屹立在西部的雄关是明长城西端的一颗璀璨明珠,显示出万里长城的雄风和深厚文化内涵。嘉峪关也是万里长城众多雄关中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建议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嘉峪关图及阅读图右的嘉峪关简介揭开本课学习的序幕。
学习本课内容,不仅应了解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外部景观,还应注意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它的内部结构,认识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普遍价值,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认真思考如何保护利用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一目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
教材简要介绍了世界建筑奇迹万里长城上下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纵横十万里的矫健身姿。
1.春秋战国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长城开始修筑。教材首先分析了长城出现的深刻背景:王室衰微,诸侯并起,大国争霸,周边少数民族借机纷纷内进中原,为应对频繁的战争,急需防御工程。教材还介绍了春秋战国长城的两种类型:一是诸侯国为抵御邻国而修建的长城;二是处在中原北部的秦、赵、燕三国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袭扰而修建的北长城。北长城是后世秦始皇长城的基础。教材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北的战国赵长城遗址”的照片证实了长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可靠性。
2.“秦始皇长城”
“秦始皇长城”是本目教材重点内容之一。教材介绍了秦始皇长城的修筑背景:战国后期,崛起于蒙古草原的匈奴伺机深入中原,对内地各族人民进行袭扰和掠夺,当时各国忙于兼并战争,对匈奴袭扰采取守势。秦统一后,强大的中原王朝不再容忍匈奴的袭扰,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河套,设郡县。为防止匈奴再度南下,蒙恬奉命从前214年开始大修长城。长城的修建体现了统一的中原王朝的强大威力。教材还介绍了秦代长城的修筑方法和地理位置:秦将蒙恬先将秦、赵、燕的北部长城连接,再向两侧延伸。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五千多公里。临洮位于甘肃岷县,辽东郡位于辽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秦始皇长城的旧基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北长城,但又向北扩展了不少。秦始皇长城遗址现存多处,教材选临洮遗址的照片是为了与文字中西起临洮相一致。
3.汉长城的修筑
教材介绍了三个问题:秦汉之际匈奴的强大与汉初和亲政策;汉武帝打匈奴修筑长城及背景;汉长城地理位置上的西进与地位。
秦汉之际,匈奴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其首领冒顿单于乘楚汉相争之机,重新占领河套地区,势力十分强大。汉初,民贫国困,被战争破坏的经济亟待恢复,被迫采取“和亲”政策,以期缓和匈奴的袭扰,却仍不能如愿。关于汉武帝打匈奴筑长城,教材首先分析了它的背景和条件:经过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西汉国力空前强盛,为西汉反击匈奴提供了物质基础,反击匈奴的条件完全成熟了。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把握有利时机发动了对匈奴的反击战。教材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汉武帝“夺回河套地区,占领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多次大修长城,把长城向西延伸的壮举。关于汉长城地理位置及历史地位,教材指出了汉长城“向西延伸到盐泽”,盐泽是今新疆罗布泊。与前代相比,汉长城又有新的发展,新修的汉长城超过一万多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在整个长城修筑史上,汉长城具有重要地位。教师可将汉长城的地理位置及长度与秦代万里长城作比较,说明汉长城的发展。汉武帝修长城不仅是为了防御,也是要开拓和进取。他新修的西部长城被称为河西长城。
4.汉以后的长城修建
汉以后诸朝都曾修建长城,教师可按照教材讲述,不必补充,但要提醒同学汉以后的北魏、辽、金等朝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也修筑长城。本目【学思之窗】中介绍了少数民族政权修筑长城的情况,旨在说明长城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修筑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学习思考【学思之窗】中的史料及所提出的问题。
5.明长城
教材首先介绍了明长城在长城修筑史上的地位,指出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的长城。明长城也是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设备最完善的长城。正因为这些原因,明长城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教材接着介绍了明长城修建情况:一是明朝建立以后始终都在修建长城,二是修建过程大体可分两个阶段。1449年土木堡之战前,主要是对原有长城进行小规模的修缮,土木堡之战后转入大规模修建。本目中【历史纵横】分析了明朝始终修筑长城及1449年加大修建力度的原因,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栏目。关于明长城的建筑规模,教材指出“除河西一段为新筑”,“大部分是在原长城的基础上修缮、改建”。教材还介绍了明长城的地理位置:“东起辽宁鸭绿江畔,西至甘肃嘉峪关”。本目中“明长城行经图”紧密配合文字叙述展现了明长城所跨越的地理空间。与汉代长城相比较,明长城的地理位置大规模地向南向东退缩。这一现象不仅和明朝国力有关,也和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与气候逐渐恶化,可耕地减少,大量人口内迁有关。
6.世界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
教材概括长城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规模、行程十万里(五万多公里)的空间跨度和横贯北国雄伟壮观的气势,客观地指出长城堪称是世界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是楚国的方城,约修建于公元前7世纪。从那时起直到明朝最后一次大修长城,前后经历了二千多年时间。如果将历史上所修的长城加在一起,总长度在五万多公里以上(十万华里)。这么长的距离,工程规模自然十分浩大。有人作过粗略的统计,如果把修筑长城所用的砖石土方用来修筑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可以环绕地球十几圈。
世界古代虽也曾出现过古罗马等多处类似长城防御功能的军事设施,但就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阔,形制规模宏伟,位置险要,气势雄伟而言,中国的万里长城置诸世界建城史上则是无与伦比的,堪称是世界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
第二目 独特的建筑风格
教材以万里长城独特建筑风格为核心,主要介绍了三个问题:长城选择建材建法的原则;战国、秦、汉、明等朝代在不同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下如何选择建筑材料和方法;万里长城的独特建筑风格。前两个内容是分析理解万里长城独特风格的基础。
1.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选材和构筑原则
我国历代修建的长城,绵延数千里乃至数万里,沿途穿越各种复杂险峻的地形,面对各地不同地形和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巧妙地选择了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选材与构筑原则,为世界建筑史谱写了宏伟的史诗。
2.战国、秦、汉、明等朝代在不同地形和自然条件下如何选择长城的建筑材料和构筑方法
战国、秦、汉、明等朝代所筑长城多为土石身躯,以黄土和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教材列举秦始皇长城东段山地一带多在山岭上用天然石块垒砌城墙,明代辽东长城,因地理条件不同,除版筑夯土墙外,还有用石块垒砌的石垛墙,嘉峪关长城,地近荒漠,墙体或用黄土夯筑,或以土坯垒砌等。西汉在河西地区的某些长城,情况比较特殊,由于当地没有黄土和石材,墙体就用流沙、碎石、红柳或芦苇垒筑而成。本目教材中的玉门关汉长城图中的长城就是属于这种类型。长城的构筑方法也因地形和自然条件而异,如教材所述,秦始皇长城在穿越河谷地段挖掘沟堑代替城墙,或在河谷一侧增筑平行的墙壁;中段基本是依托连绵不绝的山脉,以石块垒砌为主;西段则凭借黄河天险,以构筑障塞城堡为主。明代辽东长城中还有利用险峻山岭作为屏障的山险墙,或将崇山峻岭加以劈削的劈山墙等。这些朝代均根据不同地形选择不同的建筑方法,但都遵循用险制塞的原则。如利用山岭,凭借黄河天险等。这种做法有利于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本目教材【历史纵横】中还列举历代在长城修筑方法与技术的发展情况,说明我国长城修筑技术与方法也是与时俱进的。
3.万里长城独特的风格
教材在介绍了万里长城的建筑材料、建筑方法的基础上对万里长城独特风格进行分析。教材是从两个层次去观察分析长城风格的。一是从各地长城与各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观察长城,指出长城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取得协调一致的结果。”二是通过对长城建筑材料、建筑方法、外观形象、地理空间跨度的综合观察来分析长城的风格,指出“各段长城连缀起来,绵延不绝地横贯于中国的北方大地,形成一种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独特风格,具有强大的美学魅力。”
第三目 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
教材介绍了万里长城复杂的建筑结构和完备的军事功能,说明万里长城是由城墙、关城、烽燧、城障和军用道路等共同组成的一组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1.城墙
教材首先分析了城墙在长城这一综合性防御工程中的地位,指出城墙是长城的主体。紧接着,教材介绍了城墙的建筑原则,指出它是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建,如在平原或要冲处往往修得比较高大坚固,在崇山峻岭之上较为低矮狭窄。教材叙述了明长城的一般高度和厚度,指出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的明长城,城墙一般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城墙由墙基和顶部构成,城墙顶部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完备的防御功能。教材重点介绍了城墙顶部的各种设施与功能。城墙内侧建有女墙,起护栏作用,防止巡逻士兵从墙上跌落。女墙高约一米。顶部外侧建有垛口墙,是连续凹凸的齿形小墙,约二米高,垛口墙上设有瞭望孔、射孔和礌石孔,具有防御功能。有些险要地段的城墙顶部设有女墙,内外两侧均是垛口。城墙顶部每隔半里到一里左右,有一凸起墙上的台子,这种台子分墙台、敌台、战台三种,限于篇幅,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敌台。敌台也叫敌楼,有人形象地称其为骑墙敌楼。敌楼分空心与实心两种。空心敌楼为明将戚继光创建,分上下两层或三层,四面开有箭窗,供戍卒住宿、贮藏和射击守望用。战台实际上是一种较大的敌台。本目中的图片选用了“北京慕田峪长城敌台”的照片。照片中敌台的外侧中开三个箭窗,顶上有垛口墙和铺房(瞭望台),属明代的空心敌楼。教材【资料回放】一栏精心选择了戚继光《练兵纪实》中的一段资料,对空心敌台的大小、形制和造台方法均作了较详细的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上述照片和资料。教材还介绍了一些重要地段建有双重甚至二十几重城墙,这主要是为加大防御的纵深和力度。
2.关城
关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城的门户和重要通道。教材介绍了关城的险要地理位置、军事上的重要性,列举了历史上的几大著名关城。
从地理位置上看,关城大多设在长城的重要关口,如建在两山之间、山河之间、山海之间的险要之处,关城的建筑十分坚固,如城门下建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一般关城都建两重或数重,用砖石连接为城池。由于关城的地形险要,必然是易守难攻。本目教材中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可谓点睛之笔。关城成为历代王朝防御的重点和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长城沿线的关城有数百上千,教材重点列举了阳关、玉门关、嘉峪关、雁门关、居庸关、山海关等最著名的关城。这几个关城不仅地形十分险要,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有的至今保存完整,如嘉峪关等。
山海关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美誉,是三大名关之一。教材中【历史纵横】栏目精心撰择了这座名关进行介绍。同时教材还安排了山海关老龙头的照片作为插图,可谓图文并茂。老龙头是万里长城入海处,也是山海关长城最有特色的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图文。
3.烽燧
教材首先道破了烽燧的性质与历史渊源,指出烽燧说白了就是烽火台,是长城出现以前就有的一种报警设施。在中国古代,白昼燃烟为烽,夜间点火为燧,合称烽燧。烽燧后来被引申为燃烟点火的烽火台。接着教材分析了烽燧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地位,指出长城修建后,它和长城紧密结合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教材介绍了烽燧的地理位置和报警功能,指出它一般建于长城沿线的山峰、高岗或易于瞭望之处,这样既可节省人力和建筑材料,又便于发挥作用,遇到敌人来犯,点燃烽火,向邻台报警,可将军情迅速传到远方。运用烽火台迅速传递军情要靠一整套严密的烽火制度。教材最后还介绍了明代成化初年的烽火制度。
4.城障
教材指出,在长城的一些险要地段,还设有许多小城堡,供官兵驻守戍边,称为障或城障。障有别于城,城的大小不一,城内除官兵外还有居民,障则只住官兵且尺度差别不大。内蒙古巴音诺洛、苏亥等地曾发现四座城障,大小相似,形制相同,边长约450 m,呈正方形。
5.军用道路
教材首先强调军用道路在长城防御设施中的作用,指出军用道路是长城防御设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因为道路交通是运输粮草装备,调集兵马,使长城防线贯通的动脉。接着教材简介了秦代、西汉和明代修建军用道路的情况。如秦始皇曾命蒙恬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在陕西内蒙古境内修筑一条从九原郡到都城咸阳的“直道”,以便于皇帝巡边、大军出塞、军情传递和军用物资的运输。西汉在长城内侧修建了与长城大体平行通往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的道路,明代在长城内侧修建宽阔的道路等。
6.长城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
教材概括了长城各部分设施在防御中的作用,也指出这些设施只有互相配合,构成综合性防御功能,才能发挥其强大的防御能力。
第四目 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材首先总结万里长城建筑艺术上的伟大成就,又重点介绍长城在装饰艺术上的成就,还介绍了围绕长城产生的形形色色的文学艺术作品,证明了万里长城既是防御性的军事工程,同时也是伟大的艺术宝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建筑艺术成就
教材言简意赅地总结了万里长城建筑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指出:万里长城在建筑艺术上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构合理。教师可结合前面几目课文中对长城结构、风格的分析来讲解这一内容。
2.装饰艺术成就
教材首先从细部考察长城,指出一些墙顶和垛口交接处的边饰,一些射孔、礌石孔的雕饰,都做得非常精美。一些重要关城上的箭楼、敌楼更是集中展现长城建筑艺术与装饰艺术的瑰宝。教材指出,一些重要关口的关城,大多修有敌楼、箭楼等,其顶部往往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式样,柱梁之间加用斗拱结构,精雕细刻,有些还是雕梁画栋,非常美观。山海关镇东门上的城楼即是这样一种集建筑与装饰艺术为一体的优秀建筑典型,教师可作些补充性讲解。
城砖和石块是长城的基本细胞,教材指出,在关城的门洞里或城楼的券门上,有砖雕或石刻的装饰图案,其工艺之精美、刀法之娴熟,足可以和一些皇家或王府建筑雕刻相比美。教材精心选用了《山西雁门关长城城门砖雕》与《北京居庸关长城云台石刻》两张照片做插图。读图可知雁门关城门城砖和瓦当上雕有栩栩如生的莲花,工艺精湛。这种莲花砖属长城城砖中之精品。《北京居庸关长城云台石刻》上雕的是用石块拼接成异常精美的天王像,这种精湛的石刻属国内少见的雕刻艺术精品。这些高超的艺术品的存在,充分证明长城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藏。
3.文学艺术成就
万里长城在中国产生的影响不仅波及政治、经济、军事领域,也渗透到文学艺术各个领域。教材指出,两千多年来,围绕着长城,还产生了许多民间传说、说唱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这些文学艺术作品是长城折射出来的艺术光环,它们丰富了长城的文化内涵。教材进一步列举了一些围绕长城的文学艺术作品,如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李白、王昌龄、王维边塞诗作等。教材还特别指出毛泽东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借长城抒发自己的革命胸怀,堪称为当代长城诗作中的绝唱。教师可参考本课教参后面的课文注释,对这些诗句和艺术作品作简明的分析与讲解。
长城的文化内涵除本课教材的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长城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两种文化间的矛盾与融合;长城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伟大个性及思维方式等深层次问题,鉴于学生年龄和教材篇幅,本课教材未作进一步探讨,仅在巍峨的历史丰碑一目中初步涉及到两种文化的矛盾与融合。
第五目 巍峨的历史丰碑
万里长城经历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沧桑,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变革,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目教材主要以长城在中国历史上重大的积极作用为切入口,说明万里长城是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教材把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积极作用归纳为四个方面:有效地保护了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个有力的推动;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1.万里长城有效地保护了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同时也保障长城内侧的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教材对长城的积极评价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的,教材既指出“历代王朝为修建万里长城,在人力、物力、财力诸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充分肯定长城的修筑“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长城本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矛盾与融合的产物,中原王朝把修筑长城作为处理与游牧民族关系的历史性选择。教材指出作为一项综合性的防御工程,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长城能否抵御游牧民族南下侵扰,起到积极的防御作用,事关中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中华民族的繁荣。教材从军事上分析了长城的防御作用。教材指出“游牧民族不擅攻坚步战而长于骑射……中原王朝修筑起坚固的长城,既可挡住他们的攻势,迫使其下马步战。他们的优势被化解,也就难以破墙而入,深入到中原内地。”与此同时,教材还通过【历史纵横】栏目列举五代、辽、金时期的历史和明末的历史,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长城的防御作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教材客观地指出万里长城有效地保护了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长城的修筑也切断了匈奴与西域和羌的联系,由于丝绸之路在长城的内侧,所以长城的修筑“也保障长城内侧的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2.长城的修筑,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个有力的推动。
长城虽是个军事防御工程,但它产生的深刻影响也渗透到经济领域。历史上修筑长城与移民实边、驻军屯田是相辅相成,彼此依存的。教材指出,随着长城的修筑,历代王朝不仅在沿线地区驻守重兵,而且往往移民实边,垦荒屯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长城沿线驻有重兵。驻军的军需供应成为长城守御的关键,于是秦始皇移民实边,汉武帝开军屯之先河,以后历代王朝纷纷效法。教材接着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教材指出,“蒙恬夺取河套地区以后,秦始皇命他修筑长城的同时,就把一批罪犯迁到那里。”“过了三年,又迁徙内地3万户居民到那里定居。”“汉武帝在收复河套地区以后,一次就招募内地10万人移居朔方。”教材还介绍了明代九边地区边地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的情况。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史实,我们不难判断长城的修筑,引起了边地的深刻变化。正如教材所分析,长城的修筑,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个有力的推动。
3.万里长城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
教材首先分析了万里长城的双重性质,指出长城既是游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也是联结二种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接着教材用历史事实说明修长城的目的在于阻止游牧民族南下破坏农业生产,使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以长城为界各自发展民族经济,而并没有阻止二者间的交流。教材指出“自汉代起,历代王朝都在长城沿线设置专供内地和边外少数民族贸易的市场,称为互市,由于这种市场多设在长城的关口,又称关市”。在明代这种关市也称“马市”。据文献记载明朝在长城沿线的九边地区先后设置的“马市”达七十余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除官市外,还开放民间贸易。教材指出,到明代,除官办的互市、马市外,还开放民间私人交易的民市、小市等。教材最后还介绍了长城守军对关市的保护作用,指出“长城的守军定时打开关门,让人们前往市场交易,并对市场进行保护”。根据以上史实,长城的作用就不单纯是防御,长城也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长城是民族矛盾与融合的产物。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第一课,承上启下,注意正确引入课题,可参见本课教材分析与建议。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一目。教师可采用温故知新的办法叫学生回忆学过的历史知识春秋战国的政治形势,再分析长城产生的背景。叫学生阅读《内蒙古呼和浩特北的战国赵长城遗址》图。通过对此图的讲解,使学生认识春秋战国时长城就已出现。秦皇、汉武为什么要修长城?秦始皇长城、汉长城地理位置是怎样的?请同学阅读课文后回答。启发学生深入思考:1.秦始皇长城较春秋战国长城有何发展?2.汉长城在地理位置上较前代有何拓展?介绍明长城时充分发挥【历史纵横】的作用,从史料中找到明朝始终修建长城与1449年后加大修筑力度的原因。请学生阅读《明长城行经图》,将明长城与前代长城比较,注意明长城技术上的进步与地理位置上的倒退。让学生计算从春秋战国长城始筑到明朝最后修筑长城上下相隔多少时间,以“上下几千年,行程十万里”概括总结。
“独特的建筑风格”一目,教师可先提问题。长城选用建材、建法的原则是什么?历代在不同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下如何选择长城的建材和建法?万里长城具有什么样的建筑风格?请同学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对历代在不同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下选择长城建材和建法的情况作些必要讲解和补充。要用好甘肃玉门关西的汉长城图画,讲清这幅插图的多种内涵。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长城风格。寓长城风格的分析于对长城建材建法的了解之中。
“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一目,教师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万里长城是综合性的防御工程,它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请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投影长城的结构提纲,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图片,分别介绍长城各个组成部分。教材中的《北京慕田峪长城敌台》《山海关老龙头》《甘肃玉门关汉代烽燧》三幅图画均为长城不同部位的真实照片,教师要生动、准确地进行解说,还应投影教师手绘的形象图如垛口等。讲述关城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山海关老龙头》图画和【历史纵横】对山海关的介绍。军用道路的作用容易被忽略,教师讲解时强调军用道路与长城相辅相成,常常同时并进,是长城防御工程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目,教师先说明长城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接着简要概括长城建筑艺术上的成就,再重点介绍长城在装饰艺术上的重要成就。结合投影,介绍长城细部的边饰、雕饰,结合山海关镇东楼,介绍关城中敌楼箭楼的建筑与装饰艺术特色。参考本文后面的图画说明生动介绍《山西雁门关长城城门砖雕》《北京居庸关长城云台石刻》两幅图画,把学生引入长城艺术宝藏的深处。关于与长城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教师可叫学生自己讲述孟姜女的故事,投影李白、王昌龄、王维和毛泽东主席边塞诗作中的名句,师生互动,说出这些名句的出处及全诗内容,教师注释教材所引名句的含意。本单元课文注释中相关条目供参考。
“巍峨的历史丰碑”一目是本课难点之一。教师可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有人说秦皇、汉武修长城都是劳民伤财,也有人说万里长城修得对,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这一问题?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辩证地认识历代修筑长城的得失。教师再提问题:长城在历史上产生哪几方面重大的积极作用?请学生阅读教材后将答案编为提纲。教师投影事先准备好的提纲。师生互动,逐条消化理解。长城能否起到阻止游牧民族南下侵扰是长城能否发挥防御作用的关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利用本目【历史纵横】中列举的史实印证。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学习“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一目,教师指导学生对秦、汉、明三个朝代所筑长城的地理位置特征进行比较,先列出提纲:

再用特征记忆方法将这些特点编成三字歌诀:
秦延伸,汉西进,明后退,秦与明,不同位。
案例二 学习“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一目时,教师自制以下投影图示,可增加直观性。
图示1、凹凸不平的垛口墙与低矮的女儿墙
图示2、骑在城墙上的空心敌楼
案例三 学习“巍峨的历史丰碑”一目,采用师生互动的讨论法使学生深刻理解万里长城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师:万里长城既然是综合性防御工程,为什么还说它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呢?
依据教材,要求学生找出答案:“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自然也就成为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
师:请你举出史实,印证长城的纽带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学生答出:历代王朝在长城沿线设置“互市”、“马市”,还开放供民间私人交易的“民市”、“小市”等。
师:那么,在这些“互市”和“民市”中长城戍卒是否起过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答出:打开关门,让人们前往市场交易,并对市场进行保护。
师:如此说来,长城的修筑并未阻断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与互通有无,长城沿线众多的“关市”“马市”“民市”等便是证明。当然,长城也确实有效地防御过游牧民族贵族(如匈奴贵族)南下侵扰。“只知长城内外是故乡,谁知长城有多长”,这句话十分清楚地表达了我国长城内外各兄弟民族长期以来以长城为纽带互相交流与融合,共同发展的光荣历史。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想一想,为什么说长城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修建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解题关键:掌握少数民族政权修筑长城的历史及分量,了解多民族长城的修建。
思路引领:北魏、北齐、北周、辽和金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答案提示:北魏、北齐、北周、辽和金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这些少数民族王朝仿效汉朝修建过长城。在长城修建的历史上,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远远超过汉族统治的朝代。女真人建立的金代不仅筑成绵延5 000余里的界壕边堡(即长城),且在建筑方法和风格上有所创新。万里长城上下两千年,行程十万里,沿途穿越各种复杂的地形,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建城方法,长城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上面是描写长城东西两座著名关城的诗歌,你能说出它们各是描写哪一座关城的吗?
解题关键:了解重要关城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点。
思路引领:闵珪诗描写的关城位于“幽蓟东来”,且“襟连沧海枕青山”。林则徐诗中提到“缭垣斜压陇云低”,陇相当今甘肃省。
答案提示:根据闵珪诗中所描写,该关城位于河北省北京以东,坐落在山海之间,被称为第一关,从这几个特点看此关城应是山海关。
清代林则徐诗中描述的关城位于今甘肃省,根据诗中内容我们可以判断,此关城十分高大。依据以上内容,可判断此关城非中国西部嘉峪关莫属。
3.你认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活动,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解题关键:长城是中国的象征,“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活动绝不是单纯修几段长城的问题。这一活动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思路引领: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理解“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
答案提示:这一活动的社会意义绝不仅仅是集资修筑几段长城,而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它对于激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深远的意义。“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也是一次长城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提高了全民族保护长城遗产重要性的认识。长城是我国宝贵的旅游资源,长城的修缮,必然会促进长城沿线旅游事业及各项经济事业的蓬勃发展。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长城是如何修筑的,具有怎样的风格、结构?
解题关键:认真理解教材“独特的建筑风格”“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二目内容。
思路引领:不仅要了解长城的外观和地理,还应了解长城的建材和建法,寓长城风格于建材建法的观察了解之中。在正确理解长城是综合性军事工程基础上,找出长城的结构。
答案提示:长城的建筑方法,因各地的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差异而不同,但都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进行修建。长城的风格是和当地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关于长城的结构,长城是由城墙、关城、烽燧、城障和军用道路等共同组成的综合防御工程,城墙是长城的主体。
2.为什么说长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试举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解题关键:认真理解教材,全方位深层次地观察了解长城。
思路引领:长城的建筑、装饰艺术也是长城的一种内涵。注意教材关于“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自然也就成为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及“互市”等介绍。这一似乎矛盾的现象蕴含着长城的深刻内涵。
答案提示:长城不仅是防御性军事工程,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它的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均十分出色。木结构式样的敌楼、箭楼雕梁画栋甚是美观,体现了高超的建筑与装饰艺术水平。围绕长城所产生的许多传说、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进一步丰富了这座宝库。
长城是民族矛盾与融合的产物。它既是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也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长城沿线定期开放和保护关市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民族的脊梁,长城悠久的历史和所穿越的广阔空间、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显示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热爱和平、富有智慧和创造力的伟大民族个性。
3.为什么说长城是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
解题关键:正确理解历史丰碑,全面分析长城重大贡献。
思想引领:历史丰碑主要指对历史作出的重大贡献。
答案提示:参见教材分析和知识结构中有关长城的重大积极作用部分。
第2课 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秦始皇陵的修建
秦始皇陵的地理位置、修建目的和修建的两个阶段。
了解秦始皇陵的规模,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理解秦灭亡与秦始皇陵之间的关系。
站在艺术的角度,运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秦始皇陵的影响和历史地位。
问题探究
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和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封建统治者压榨人民的历史罪证。
“事死如生”的陵园
秦始皇陵的建筑布局;秦始皇开创的陵墓格局对后世帝王陵墓建筑形制的影响。
联系秦始皇陵的布局和地宫的结构加深对秦始皇陵所遵循的“事死如生”原则的理解。
分析比较明十三陵、清东、西陵与秦始皇陵的相同点。理解秦始皇陵建筑规制对后世帝王丧葬仪规的影响。
比较分析
秦始皇陵规模宏伟,工程浩大,它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秦始皇陵的修建促使当时阶级矛盾尖锐,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揭开神秘的兵马俑坑
兵马俑坑的发现、布局和坑藏文物。
兵马俑军阵规模宏大,布列严整,气势雄壮,它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豪迈气概和卓越军事功绩有着密切的关系。
运用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观点,分析秦兵马俑出现的原因、条件和影响。
联系对比
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秦兵马俑,为我们研究秦朝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塑造艺术史上的奇葩
兵马俑制作的简要过程和艺术特色。
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认识兵马俑的珍贵价值,理解其中国古代艺术奇葩的内涵。
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兵马俑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比较分析
秦兵马俑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技艺水平。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秦始皇陵的修建;秦始皇陵园的建制布局;秦兵马俑的技艺特点、历史文化价值和世界历史地位。
难点
对秦始皇陵和秦兵马俑军阵所体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的认识。对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所显示的高超技术与艺术水平的认识。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安排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秦始皇陵。二是秦兵马俑。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公里的临潼县境内的骊山北麓,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景色优美,环境优越。秦陵园以秦始皇陵墓为中心,周围环绕着三层围墙、陪葬墓、东侧的兵马俑坑、马厩坑和陪葬墓区等。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陵园,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秦兵马俑是在位于秦始皇陵东侧的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陶制武士、战马等。这些兵马俑军阵严整,许多武士俑手执兵器,威风凛凛,面部表情十分丰富。整个兵马俑军阵规模宏大、气势非凡,表现了我国第一个封建皇帝嬴政统一天下的豪迈气势,也说明了当时我国在雕塑技艺上的高超水平。
教材首先用一段引言介绍了秦兵马俑发现的简要过程和《人民日报》对此进行的报道。由此,秦兵马俑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不仅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勘探和试掘,进行妥善的保护。同时,秦兵马俑也由此从2000多年的沉睡中惊醒,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如有条件,建议教师找到当时刊登秦兵马俑发现报道的《人民日报》,读一段给学生听,使学生更感亲切和直观,以加深其对这一民族瑰宝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出示几幅有代表性的图片和秦兵马俑复制品,这样既可使学生的感受直观、生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下面的学习。
第一目 “秦始皇陵的修建”
本目教材主要讲述了两方面内容。1.秦始皇陵修建的目的和过程。2.秦始皇陵的历史地位。
1.秦始皇陵修建的目的和过程。教师可首先提出问题:秦始皇为什么刚刚即位就急忙要修建自己的陵墓?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简要介绍:古时候,由于人们对自然和人类本身的认识十分有限,对于许多自然现象不能进行科学的解释,在人的生与死问题上,缺乏科学的认识。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将依旧存在。所以即位后不久,嬴政就令人设计、修建了自己的陵墓,以便继续享受无上尊严和荣华富贵。秦始皇陵位于今天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公里的临潼县附近骊山北麓,因此又名骊山陵。(此时,教师可出示《陕西省地图》或自制陕西《关中地区形势简图》,指出陵墓的大致位置,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关于秦始皇陵的修建。首先,教师可悬挂《秦统一形势图》或出示相关课件,与学生一道回忆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简要过程。接着,依据教材简介秦始皇陵修建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21年(即从嬴政即位到统一六国),前后大约26年时间。此时期可称为陵园修建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的规模和基本格局。第二阶段,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0年(即从秦统一到秦始皇37年),前后大约11年时间。这一阶段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9年为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时期。《史记》记载:“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经过10万人历时9年多大规模的修建,基本上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工程。在后来的2年时间里,主要是从事陵园的收尾和覆土工作。尽管陵园的建设长达37年之久,但整个工程仍没有最后完工。公元前209年,秦朝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的部下周文率兵打到距陵园不足一公里的戏水(今临潼新丰镇附近)时,面临大军压境,咸阳危急之时,秦二世这位未经风霜的新皇帝惊慌失措,情急之下,招来群臣商讨对策。少府令章邯建议秦二世:释放骊山刑徒,组成修陵大军,以抗击起义军。至此,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不得不中止。秦始皇陵规模宏伟,工程浩大,内部结构复杂,它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也是封建统治者压榨人民的历史见证。秦始皇陵的修建者有工匠,也有刑徒和农民。史籍记载,参加修陵的先后多达七十万人。在皇陵区发现了修陵人的墓地,墓中人骨杂乱堆积,没有棺椁和随葬品,他们就是《史记》中所记载的,在皇帝棺椁和随葬品安放好之后,为防止机密泄露而被迫成为殉葬品的无辜工匠。
2.秦始皇陵的历史地位。教师可先用教材上的结论提问学生:“为什么说秦始皇陵是全国各地工匠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什么说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为什么说秦始皇陵是封建统治者压榨人民的罪证?”等,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并适当补充资料加以分析说明。
第二目 “‘事死如生’的陵园”
本目教材主要讲述了秦始皇陵的概况。教学中应讲清以下三点内容。1.秦始皇陵的建制布局。2.秦始皇陵园的地面建筑。3.秦始皇陵园的地下宫殿及陪葬墓等。
1.秦始皇陵园的建制布局。教师首先说明:中国古代都城的外缘均有城墙2—3层环绕,在城墙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开有城门,城内的建筑严格规整(可出示有代表性的几个都城平面图)。依照“事死如生”的原则,秦始皇陵园的建制布局,模仿了都城的格局样式。此时,可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秦始皇陵园平面布局示意图》,对秦始皇陵园的建制布局进行简要介绍,突出其“事死如生”的布局特点。
2.秦始皇陵园的地面建筑。教师结合《秦始皇陵园平面布局示意图》对秦始皇陵地面建筑进行简单介绍。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秦始皇陵园中有中国陵寝史上建造最早的寝殿,但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风雨和秦末战火的频繁蹂躏,除封土和南部的内城城垣仍有局部残留外,秦始皇陵园的地面建筑几近荡然无存。但是,根据秦始皇陵覆盖土层的高度,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的寝殿应该是相当宏伟壮观的。在此,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瓦当》的插图,介绍一些有关秦代建筑和砖、瓦等知识。
3.秦始皇陵园的地下宫殿及陪葬墓等。在介绍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时,教师可将《史记》中有关秦始皇陵地宫的记载内容打到电脑屏幕上,让学生阅读、思考: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并指出,近年来在西安交大地下发现了类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画。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相,下部则是代表山川的壁画。由此可以推断,秦始皇陵地宫上部可能绘有更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下部则是用水银代表的山川地理。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验证秦始皇陵地宫中确有水银的说法提供了条件。我国地质学家曾多次到秦始皇陵采取土样,经过反复测试,发现秦始皇陵封土土壤样品中确有“汞异常”的现象。而相邻其他地方的土壤样品中几乎没有汞的含量。因此, 《史记》中有关秦始皇陵中埋藏有大量汞的记载是可考的。在这座有着象征天、地的地下王国里,秦始皇仍旧有着“君临天下”的权威,他的灵魂照样可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统治着这里的一切。然后,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介绍秦始皇陵地下出土的铜车马的情况:在秦始皇陵园地下,还埋藏有丰富的奇珍异宝和大量的随葬品。1980年冬天,在清理秦始皇陵西侧的车马坑时,出土了两辆大型彩绘铜车马──安车和高车 (教师可结合教材的有关插图或运用多媒体手段显示彩色的铜车马图片,学生边看,教师边进行介绍)。秦铜车马,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一半。它们造型生动,构造精美,装饰华丽,制作工艺复杂,表现了秦代我国劳动人民在青铜冶炼和雕塑、彩绘技艺方面的卓越才能。接着,让学生看《秦始皇陵园平面布局示意图》,教师对秦始皇陵围墙外侧的马厩坑、跽坐俑和兵马俑合坑的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最后,教师结合秦朝以后历代帝王陵墓的建制格局,如明朝十三陵、清朝东陵、西陵等(如有条件,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将有代表性的帝王陵园布局图展示出来),强调指出,秦始皇陵开创的以陵寝、地宫和陪葬墓为基本格局的帝王陵寝制度,伴随着历代皇帝而延续不断。秦始皇奢华的陵墓,开创了后代帝王厚葬之风的先河。
第三目 “揭开神秘的兵马俑坑”
本目教材重点应该注意讲清三点内容。1.秦兵马俑坑的发现和挖掘。2.秦兵马俑坑的概况。3.秦兵马俑坑的结构特点和坑藏文物。
1.秦兵马俑坑的发现和挖掘。教师可运用《秦始皇陵园平面布局示意图》并结合教材引言进行简要介绍。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瘠的砂石地上挖井时意外地发现了兵马俑坑,经陕西临潼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初步确认,农民发现的陶俑为秦代陶俑,后来经考古专家研究确认,它们是秦始皇陵陪葬的兵马俑。1978年5月,一号兵马俑坑开始正式发掘。在8年时间里,考古学家共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发掘工作。考古发现证明: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埋藏陶俑6 000多件,总面积达14 260平方米。后来还发现了二号坑、三号坑和四号坑。出土的文物有陶马、木质战车、青铜兵器及门道和隔樑等俑道的建筑遗迹。
2.秦兵马俑坑的概况。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手段出示有代表性的图片并结合教材《兵马俑坑平面图》,对四个俑坑的概况进行介绍。通过20多年的发掘,初步证实秦兵马俑坑共有四个。它们均为通道式的地下土木建筑结构。其中一、二号坑因遭火焚而坍塌,三号坑因人为破坏而坍塌,四号坑可能因秦末社会动荡,导致工程中断,坑中没有发现什么文物。从坑内出土的文物进行分析判断,上述兵马俑坑大约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开始修建的,到秦末农民大起义时才被迫停工。前后持续了大约10年的时间。从形状看,三个兵马俑坑各不相同。从已出土的文物看,三个兵马俑坑共出土兵马俑大约八千余件。其中,各类武士俑七千余件,陶马俑六百余件,战车一百余辆,这些兵马俑在坑内排列有序,体现出严密的组织。
3.秦兵马俑坑的结构特点和坑藏文物。首先,教师可结合教材《一号坑的全景图》,并适当补充材料,精彩介绍一号坑的发掘、结构特点和出土文物。一号兵马俑坑的正式发掘开始于1978年5月,经过8年间的两次发掘,发现了大量的秦代遗迹、遗物。如陶俑、陶马、木质战车、青铜兵器以及门道和隔樑等俑坑的建筑遗迹。其中,陶俑、陶马就多达六千件,战车五十多辆。另外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兵器等。然后,结合教材《二号坑平面图》和《二号坑兵马俑出土现场》两幅图片,对二号坑的发掘、结构特点和出土文物进行简要介绍。二号坑是从1994年3月1日开始正式发掘的,经过三年多紧张有序地发掘,二号坑第一阶段的发掘工作已圆满结束,取得了丰硕成果。发掘表明,二号坑的面积大约有六千平方米,比一号坑要小得多。坑的外形像曲尺,里面有四个兵马俑方阵:包括弩兵方阵、车兵方阵、骑兵方阵和由车兵、步兵、骑兵三个兵种组成的混合方阵。其中有武士俑九百多个,包括跪射俑、立射俑和骑射俑等。还有四百多个战马俑,八十多辆战车。武士俑所用兵器种类较多,包括弓、弩、戟等。相对于一号坑,二号坑的内容较为丰富,算得上是兵马俑中的精华。接着,教师结合教材【学思之窗】所附两幅图片:《三号坑全景》图和《三号坑复原》图,介绍三号坑的发掘、结构特点和坑藏文物情况:三号坑的发掘开始于1988年12月17日,经过历时九个多月的发掘工作,三号坑的全貌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三号坑在秦陵兵马俑坑中面积最小,只有大约五百平方米。据认为,坑内安置的是兵马俑的指挥部,坑内仅有战车一辆,武士俑68个,然而却没有统帅。这是为什么呢?教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并试着回答问题。最后,教师指出:依据与古代军队的编列习惯对照,一、二、三、四号坑可能分别是右、左、中军和指挥部的象征。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阵编列体系。秦兵马俑军阵,生动展现了秦军威武雄壮的豪迈气势。此时,教师可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其一,秦始皇陵陪葬墓中为什么要用大量的兵马俑,而不用活人、活马来陪葬?其二,秦兵马俑的排列为什么都面向东方,而不是我们想象的坐南面北方向?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四目 “塑造艺术史上的奇葩”
本目教学,教师可围绕三点内容进行。1.秦兵马俑的制作。2.秦兵马俑的艺术特色。3.秦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秦兵马俑的制作。教师可用秦兵马俑复制纪念品作为教具,或结合教材中的兵马俑图:《将军俑》、《铠甲武士俑》等,对秦兵马俑的工艺制作过程进行简要介绍,也可用多媒体手段制成课件,演示兵马俑的制作流程:泥土分体陶胎套合、粘接塑制陶瓷细部(五官、须发等) 焙烧彩绘。兵马俑的制作,工艺精湛、细腻,俑体匀称,神态逼真,生动传神。秦兵马俑制作所用的陶土和制作地点,科研人员认为,应该就在秦始皇陵附近。
2.秦兵马俑的艺术特色。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5幅武士俑插图做简要介绍。武士俑头上梳有各式发髻,身披各式铠甲或短袍,手执兵器,个个威风凛凛,神采飞扬。从服饰看,许多陶俑的服饰上绘有彩绘,出土时还依稀可辨,只是出土后,因氧化作用,彩绘才渐失绚丽,甚至模糊失色。从陶俑的面部表情看,反映了十分丰富的内心情感。有的神色严峻,体现了威严的军人气质;有的表情镇静,表现了沉着冷静的临战心理状态;有的注目凝思,似在考虑克敌制胜的良策;有的充满稚气,表现出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多达数千件的兵马俑,其面目表情竟各不相同,这表现了制作者的高超技术水平和艺术素养。外形慓悍的陶马俑,更能显示出制作者的水准,许多陶马、陶俑表现出强烈的动感,它们高昂着头,竖起耳朵,圆睁双眼,大有嘶鸣之势,好像要飞奔起来,驰骋疆场,去参加搏杀一般。在兵马俑坑中,除了大量的武士俑和战马俑出土外,还有种类繁多的兵器。如剑、钩、戈、戟、弓、弩等。此时,教师可对这些兵器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等进行简单介绍。如能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就更好了。令我们自豪的是,这些兵器的制作工艺水平非常高,性能良好,青铜的用料配比科学恰当。令人惊奇的是,有些青铜武器出土时,竟能发出黑色的光芒,表面没有丝毫的锈迹。据检测,这些兵器表面曾进行过铬盐氧化处理,因而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铬盐氧化处理技术,德国人于1973年才发明出来,而我国至迟在秦朝就已经发明并在实际中开始使用,前后相差两千多年的时间,此项技术堪称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3.秦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首先,教师可提问学生:秦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由几名学生分别回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概括说明: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雕,反映出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葩。兵马俑艺术与其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雕,以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真实刻画了秦军的风采,形象地展示了秦朝军队的兵种、编制和武器装备情况。生动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扫灭六国的磅礴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秦陵兵马俑的出土,为我们研究秦代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此时,教师应让学生阅读教材【历史纵横】中的资料,说明秦兵马俑坑中出土青铜兵器的数量之多和科技含量之高。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秦始皇陵的修建”一目
教师可首先提出问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其统一的天下?这些措施对其统治和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秦王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封建皇帝,他自称始皇帝,并希望其皇位一代代传下去,从而开创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秦始皇不仅生前独掌一切大权,还希望死后操控一切。为此,他令人修建了气势恢宏,结构复杂的陵墓。由此导入本课教学。
学习本目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教材《秦始皇陵》插图,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将秦始皇陵的修建过程归纳出来,使学生对秦始皇陵的修建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补充一些有关秦始皇陵的数据资料和其修建所需的庞大人力(可与当时秦朝全国人口总数进行比较)、物力和耗费的漫长时间(长达37年之久),以说明秦始皇陵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也是封建统治者压榨人民的历史见证。最后,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辩论:秦始皇陵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物宝库,就目前的文物保护水平而言,我们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挖掘利大还是弊大?
关于“‘事死如生’的陵园”一目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将《秦始皇陵园平面布局示意图》制成动态课件,边闪烁其中的各组成部分边用简洁语言进行介绍。如有条件,还可将古代都城的布局图进行展示和说明(如内、外城,城墙、城门和城楼,宫城的位置等),以说明秦始皇陵园布局所体现的“事死如生”原则。通过对陵园各部分的介绍,说明陵园的壮观和规模的宏伟。
引述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介绍科技人员对秦始皇陵周边土壤的测试,说明秦始皇陵建筑的精美、宏伟,地下设施的复杂,坑藏文物的丰富(此时应结合【学思之窗】小字对《秦铜车马(高车和安车图)》进行介绍),说明秦始皇陵所体现的高超艺术水平。如有条件,可将明十三陵和清朝东、西陵中有代表性的帝王陵平面图用电脑打出,以说明秦始皇陵开创的帝王陵寝制度对后世帝王厚葬之风的影响。
关于“揭开神秘的兵马俑坑”一目
教师可设法找到当年《人民日报》登载的有关秦兵马俑坑发现的报道,将其制成幻灯片文件,对秦陵兵马俑的发现过程进行介绍,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物保护的意识。接着,教师可将一、二、三号坑的平面图和有关的文物制成幻灯片,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补充和润色,改编成文物解说词,以解说员的角色和口吻,介绍三个兵马俑坑的情况。并穿插提出问题,如秦始皇陵为什么要用大量的陶人、陶马陪葬,而不用真人、真马?为什么秦始皇陵的朝向和兵马俑的面向都选择了东方?等等。让学生自由发言。
关于“塑造艺术史上的奇葩”一目
教师可找一两尊兵马俑复制纪念品作为教具,结合教材内容并适当补充材料,同时辅以电脑课件,对兵马俑的制作过程进行介绍。介绍时应注意强调武士俑服饰的艳丽色彩、面部表情的丰富和陶马俑的神态动作特征等,表现兵马俑的丰富内涵和高超的技术与艺术性。文化艺术是为社会现实服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状况。秦兵马俑为我们研究秦朝的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秦兵马俑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堪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它不愧是我国古代艺术史上的一枝奇葩。最后,教师可将本课教参《资料与注释》中“外国政要眼中的秦兵马俑”资料,展示在大屏幕上,以加深学生对秦兵马俑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的认识。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开始本课学习时,可用下列问题导入:在西方史学家眼中,世界古代曾出现过七大奇迹。同学们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由教师补充说明:所谓世界七大奇迹,是西方历史学家按照他们的观点和已了解的情况概括出来的七项重大的历史成就或遗迹。这一概括显然是很不全面的。今天我们来给它补上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秦兵马俑这一令亿万中华儿女自豪与骄傲的历史奇迹是怎样发现的呢?它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的样子又是怎样的呢?由此导入本课。
案例二 在介绍秦始皇陵及其修建的情况时,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简单过程怎样?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作为秦王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嬴政曾幻想长生不老,永享富贵豪华的生活。为此他派人到东海去寻找长生不老药。然而他也做好了一旦死去之后的安排。早在统一天下之前的公元前246年,他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修建陵墓的工作前后持续了37年之久,这一浩大的工程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嬴政役使的修陵人有刑徒、有服役农民,也有官府和民间的工匠等。参加修陵的人员先后达到七十多万人。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教师应结合《秦始皇陵平面布局示意图》并适当补充材料,对陵园的整体布局和各组成部分进行介绍。
案例三 介绍兵马俑坑时,教师可结合相关图片进行列表教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园中的一组陪葬坑,它们的形状、大小、出土文物的种类、数量和寓意不尽相同。请参考下列表格:
秦兵马俑坑发掘情况简表
序号
发掘时间
俑坑形状
相对位置
军阵类别
一号坑
1978年
长方形

步兵、车兵方阵
二号坑
1994年
曲尺形
东北
弩兵、车兵、骑兵和混合方阵
三号坑
1988年
凹字形
西北
指挥部
四号坑
未完成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高车、安车的形制迥然不同,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用的吗?
解题关键:将两辆铜马车与秦代的历史特点相联系。秦国进行过长期的兼并战争,最后完成了统一;秦统一后,又对周边各族进行了激烈的战争。
思路引领:注意观察和分析铜车马的高度、结构和乘车人可能的身份等。
答案提示:高车和安车是从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中出土的两辆铜制马车,从它们的高度、结构和乘车人可能的身份进行分析和判断,高车可能是敌我双方进行激烈较量的战斗用车。而安车则可能是一种用来指挥战斗或供官员,甚至皇帝乘坐的车辆。
结合秦始皇一生的事业,请你谈谈为什么秦始皇陵兵马俑都面向东方?
解题关键:秦始皇一生的事业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灭掉东方六国,完成统一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思路引领:秦始皇陵和秦兵马俑面向东方的奇特现象与秦始皇大军东进,扫灭六国,完成统一的宏图伟业有关。
答案提示:秦王嬴政是一位富有远大志向和政治抱负的君主,经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等东方六国,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秦始皇陵和秦兵马俑军阵面向东方,可能是为了显示其雄踞西方,横扫东方六国,统一天下的威风和功业;也可能是其完成统一后,担忧六国旧贵族的反抗,而对六国旧地实施军事高压政策的象征。
秦兵马俑三号坑被认为是兵马俑的指挥部,但坑内仅有战车一辆,武士俑68个,却没有统帅,请根据秦朝的历史知识,做出恰当的解释。
解题关键:结合学过的秦朝历史知识。
思路引领:秦统一后,秦始皇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从中央到地方,从政治、经济、军事到思想文化,他总揽一切大权。
答案提示:完成统一后,秦王嬴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封建皇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集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一切大权于一身,政事无论大小,全由一人裁决。三号坑中的军阵指挥部没有统帅,可能是秦始皇将军权集中于个人之手的象征。
“世界上现在有七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法国总统希拉克
想一想,希拉克总统为什么会有上述说法?
解题关键:秦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思路引领:希拉克总统认为秦兵马俑代表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代表了中国古老的历史和文化。
答案提示:无论从任何角度看,秦兵马俑较之于世界七大奇迹都毫不逊色。它年代久远,规模宏大,科技含量与艺术水平很高,多方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秦兵马俑堪称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通过本课的学习,请简单概括出秦始皇陵基本的结构布局。
解题关键: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体现了“事死如生”的原则。
思路引领:秦始皇陵的建筑布局,大体仿照古代都城的建筑格局。
答案提示:按照“事死如生”的原则,秦始皇令人修建的陵园结构就像是一座设计规整、建筑宏伟的都城。它环绕着三层围墙,城墙四面均有门,整个陵园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核心部分的地下宫城(地宫)、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部分。
2.结合课文,请你谈谈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
解题关键: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布阵形式和制作技术等对研究秦代的历史文化十分重要。
思路引领:秦兵马俑是见证和反映秦朝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它们身上存储着秦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各方面的历史信息。
答案提示:秦朝灭亡距今已有2 200多年,由于时代久远,加之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秦朝的历史资料非常稀缺。通过对兵马俑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直接获得秦代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情况。
(二)学习延伸(答案略)。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布达拉宫
1.布达拉宫的位置与“布达拉”的含义
2.布达拉宫的由来
3.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
4.布达拉宫建筑的艺术风格
1.布达拉宫形成藏汉合璧建筑风格的原因。
2.布达拉宫建筑风格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佐证。
运用布达拉宫建筑风格和所珍藏的文物,证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阅读法
问题探究
创设情境
视频播放
布达拉宫建筑艺术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和所珍藏的文物有力地证明了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昭寺
1.大昭寺的位置
2.大昭寺的由来
3.大昭寺的建筑风格
大昭寺的建筑风格是藏、汉、尼泊尔与印度风格的统一。
为什么说大昭寺内珍藏的文物是藏汉两族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
阅读法
问题探究
讨论法
视频播放
大昭寺的建筑风格和所珍藏的文物是藏汉两族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
罗布林卡
1.罗布林卡的位置与含义
2.罗布林卡的建筑风格
罗布林卡融汇了藏汉两族的建筑风格。
仔细观察罗布林卡的正门,说出哪一部分属于藏族建筑风格,哪一部分属于汉族建筑风格。
阅读法
问题探究
视频播放
观察比较法
罗布林卡的建筑风格体现了藏汉两族的友好协作。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介绍了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布达拉宫,以及于2000年和2001年先后被增补为扩展项目的大昭寺和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的建筑艺术主要呈现出藏汉合璧的风格,它们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同时,也是藏汉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所藏的珍贵文物有力地证明了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呈现的藏汉合璧的建筑风格为基本出发点,开展多种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三大建筑群的风格有一个正确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抵制任何妄图把西藏从中国领土中分裂出去的言论和行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中的布达拉宫(包括大昭寺、罗布林卡)影视资料,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族文化展览、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精美图片、开展藏族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体会。
引言以《玛尼全集》对布达拉宫的描写为引子,用文献资料的形式介绍了布达拉宫前身红山宫的规模、布局和结构。建议教师:(1)简单回顾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事迹,让学生明确汉藏之间的友好往来的关系。(2)简介《玛尼全集》,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布达拉宫的历史有一个大致了解。
第一目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
教材主要介绍了布达拉宫的位置、修建历史、主体建筑、艺术珍品及建筑风格。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进行点拨,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以影视资料为辅助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1)布达拉宫的位置与修建历史
教材正文首先指明了布达拉宫的位置。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中心海拔3 700米的红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接着教材以【学思之窗】的形式简单介绍了布达拉宫的修建历史。“布达拉宫”是本课的重要概念,教师要讲清楚布达拉宫修建的历史和“布达拉”的含义,帮助学生掌握这个概念。
本段还会涉及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知识,如果学生问起,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介绍。
(2)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
教材先简要介绍了布达拉宫的组成,然后重点介绍了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白宫和红宫。由于布达拉宫地处海拔很高的世界屋脊之上,到那里参观过的学生不是很多,因此建议教师发动学生大量收集布达拉宫的精美图片,在视觉上造成身临其境的效果,加强学生对布达拉宫的感知。
对于本节内容,建议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作为西藏政教领袖达赖喇嘛的驻锡之处,布达拉宫的地位相当于北京故宫。教师可以提问:布达拉宫有多少间房屋?让学生猜想,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公布答案:至今还没有人能数得清布达拉宫房屋的数目,并说明理由:第一,红宫地下就有6层,若隔成小间,数不胜数。第二,布达拉宫依红山山势而建,在红山拐弯处,房屋就会多出1层,在山峰处,房屋就会少1层,而且中间还有许多错层的地方。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是本目重点内容之一。建议教师采用阅读法,由学生阅读教材后概括提炼,教师投影相关图片,进行点评。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是白宫和红宫。居中央的是红宫,为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两翼刷白粉的是白宫,是历代达赖从事政治、宗教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
①白宫
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从事政治、宗教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共有七层,内有历代达赖喇嘛居住的宫殿、摄政王和达赖经师的寝室、噶厦政府办公用房以及集会大殿等,这是一座政权性质的建筑物。白宫主要建筑有东西日光殿、东大殿、东欢庆广场、菩提道次第殿及持明殿等。
东西日光殿:位于白宫顶层,一东一西,为达赖的寝宫。西日光殿,藏名“孛朗来奇”,意为“大福妙旋”,与白宫同时建造,由朝拜殿、经堂、修法室、卧室、厨房等组成。十三世达赖晚年,又在白宫顶层增建了东日光殿,取名“甘丹朗色”,即“聚集光芒”之意。这两座宫殿是达赖喇嘛日常活动和从事政教活动的地方。
东大殿:藏语称“措木钦厦”,位于白宫四层中央,是白宫内最主要的殿堂。一些重大的庆典和宗教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如达赖坐床、亲政、册封等活动。史料记载,自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以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起,达赖转世都须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臣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大殿四壁,壁画色彩斑斓,其中两组画幅,最为吸引人。一组是《猴子变人》,讲述了藏族先民由猕猴起源的传说故事。另一组是《照镜子》,讲述了唐朝金城公主进藏的故事。
东欢庆广场:藏语称“德阳夏”,位于白宫东侧,是一个离地面60多米,面积1 600平方米的广场,每年藏历十二月十九日,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这一天达赖喇嘛在白宫第八层东日光殿的敞厅内观赏。拉萨市民也可在山上观看表演。广场上人山人海,气氛十分热闹。
菩提道次第殿:藏语称“朗仁拉康”,内供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坐像。
持明殿:藏语称“仁增拉康经堂”,内供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红教)莲花生佛像。
②红宫
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供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主要建筑有五世达赖灵塔、集会大殿、殊胜三界殿、法王洞及圣观音殿等。
按西藏风俗,达赖、班禅和大活佛“圆寂”后,均用香料腌干尸体(类似木乃伊的方法),装入塔中,叫做灵塔葬。布达拉宫内保存着八座达赖灵塔(即五、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和十三世达赖尸骸)。除十三世达赖灵塔外,其余七座灵塔都在红宫之中。
五世达赖灵塔:它是七座灵塔中最大的一座。位于红宫第四层西侧,塔高达14.85米,建于1691年,均用金皮包裹,珠宝镶嵌,用3 721公斤黄金和1.8万多颗珠玉宝石。极其辉煌壮丽,被称为“赡部洲唯一庄严”、“世界一饰”。
据文献记载,五世达赖遗体外穿袈裟,面朝南,结跏跌坐,安置在塔内榻上。塔内文物甚多,其中有释迦牟尼舍利子一颗、释迦牟尼佛大拇指骨一个、宗喀巴的碟子、文成公主亲手纺织的释迦牟尼佛像等大量珍宝。
集会大殿:藏语称“司西平措”,即“有寄圆满”之意,为五世达赖的享堂,也是红宫最大的宫殿。大殿四周绘有五世达赖生平和业迹的壁画。这些壁画画面生动,色彩鲜艳,既有丰富多彩的佛画艺术,也有西藏独特的地貌风物。其中最著名的为《五世达赖朝见清顺治图》。
殿内有一对巨大的锦缎绣幔,分别绣有宗喀巴和五世达赖像。为了织造这对锦幔,康熙皇帝特令建造一座织造厂,用金线编织,费工一年之久,耗银1.6万余两。1696年康熙皇帝派扎萨喇嘛登巴色吉将幔帐送到拉萨,作为红宫的落成赠品。这对锦幔精美无比,被视为布达拉宫的稀世之宝。
十三世达赖灵塔:可与五世达赖灵塔相媲美的,要数十三世达赖灵塔。1933年竣工,灵塔是银质的,外用金皮包裹,耗黄金约600公斤。上面镶嵌珊瑚、琥珀、玛瑙和钻石等珠宝。灵塔高达14米,直穿布达拉宫数层楼,富丽堂皇,十分壮观。灵塔前面保存有一座珍珠塔,为十分珍贵的工艺品。第三层为十三世达赖的享堂,四周墙面为其传记壁画,其中有1908年赴京觐见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场面。
殊胜三界殿:藏语称“沙松朗杰”,位于红宫第八层南侧中央,建于1679年。殿内供有清朝乾隆皇帝画像和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的牌位。它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宫殿,驻藏大臣、达赖喇嘛、噶厦政府的许多重大活动都在这里进行。从七世达赖起,每到藏历新年和皇帝生日,历代达赖都要到这里向皇帝画像和牌位朝拜,表示达赖对皇帝的臣属关系。
法王洞:藏语称“曲吉竹普”,建于公元七世纪,殿内有松赞干布(619—650)、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及大臣禄东赞等人的塑像。
圣观音殿:藏语称“帕巴拉康”,位于法王洞的上层,是布达拉宫中最古老、最神圣的殿堂。殿内供有自在观世音佛像。这尊佛像被视为松赞干布本尊,是布达拉宫镇宫之宝。
(3)布达拉宫内的艺术珍品
本段介绍了布达拉宫内的各种艺术珍品,建议教师为学生展示大量精美的图片,并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对布达拉宫内的艺术珍品有一个直观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也是千余年来藏汉等民族友好交往的见证,有力地证明了西藏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①佛像
布达拉宫内有几十万个用金、银、铜、玉和檀香木等铸成的大小佛像。如白宫菩提道次第殿和持明殿分别供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和宁玛派祖师(红教)莲花生的佛像。红宫殊胜三界殿有金刚持、宗喀巴塑像、十三世达赖铸造的十一面观音像及六世达赖的佛像等。圣观音殿内的松赞干布本尊佛像更是镇宫之宝。
教师可以展示宗喀巴、莲花生、松赞干布本尊等佛像图片,无须过多讲述。
②壁画
布达拉宫内的壁画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在这堪称巨型绘画艺术长廊内,既记载有西藏佛教发展历史,又有五世达赖生平、文成公主进藏过程,还有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等等,说它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卷毫不为过。
如白宫东欢庆广场楼上东墙有松赞干布请婚及文成公主进藏的壁画;北墙壁画反映了文成公主进藏及到拉萨时受到隆重欢迎的场面。东大殿四周的壁画尤为色彩斑斓,其中《猴子变人》和《照镜子》两组画幅最为吸引人。
建议教师讲解时,展示松赞干布向唐请婚、文成公主进藏等壁画,并播放影视资料《五世达赖朝见顺治皇帝》,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③唐卡
唐卡是藏族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分布面、绢面和纸面几种,除彩绘外,又有刺绣、织锦、丝织和贴花等制作工艺,有的还镶嵌珠玉宝石。唐卡的内容多是佛像。布达拉宫内收藏着数千幅唐卡,大部分是元、明、清三朝作品。面料多为上等丝绸,轴头多用金、银及檀香木等。最大的唐卡是17世纪末的彩缎展佛,长宽都达数十米,展开几乎可盖满红宫西侧的一面白墙。
建议教师出示唐卡“千手观音”,并播放相关影视资料。
④珍贵文物
从17世纪中叶到1959年前,布达拉宫一直作为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教活动的场所,是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在漫长的岁月中,布达拉宫保存了经幢、陶瓷、玉器、金银器、经书及重要历史文献等大量珍贵文物。如五世达赖灵塔殿四周的佛堂内藏有大量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历史、医药、文学等书籍。
此外还有皇帝敕封历代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用藏、汉、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乾隆皇帝画轴及清朝皇帝御书的匾额,这些表达了历代达赖和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因此,布达拉宫中的艺术珍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化艺术价值,也是千余年来藏汉等民族友好交往的见证,有力地证明西藏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
教材从布达拉宫的碉楼建筑形式、木石混合结构、宫墙、墙基、殿顶及殿内木结构的形制等方面,说明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呈现藏汉合璧的风格。关于藏、汉传统建筑的特色,建议教师课前准备相关资料,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概括提炼,得出结论。对于布达拉宫呈现藏汉合璧建筑风格的原因,建议教师指导学生结合62页【学思之窗】进行归纳总结。
①藏汉合璧的建筑风格
布达拉宫是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其浓厚的藏族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
采用藏族民居的碉楼体系,即砖石外墙、平顶、小窗的外观风格。宫殿整体采用石木混合结构,宫墙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墙上开有藏式黑边方窗。墙基深入岩层,部分墙体的夹层还浇注铁汁,以增强抗震能力。另外还用经幢、宝瓶、摩羯鱼及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等等。
布达拉宫的建筑充分吸取了汉式建筑风格。殿顶飞檐翘角,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全部用铜瓦鎏金装饰,殿内的木结构也多采用中原殿堂的梁架、斗拱、金顶、藻井等形式。建议教师结合相关图片,师生一边观察,一边比较藏汉两种建筑风格。
②呈现藏汉合璧建筑风格的原因
布达拉宫的修建是藏、汉两族人民团结协作进行文化技术交流的成果。早在七世纪松赞干布初建时就招请过许多汉族工匠。到十七世纪重建时,既有当地喇嘛参与设计,也有汉族工人参与施工。康熙皇帝还特地派遣114名汉、满工匠进藏协助修建。因此,布达拉宫镌刻着藏汉民族水乳交融的血肉联系和中华民族灿烂夺目的文化。
教材并未提及松赞干布招请汉族工匠,建议教师给予补充。
第二目 “风格多样的吐蕃古建筑群”
对本目教学,建议教师以阅读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辅以播放相关影视资料,以提高学生从文字资料和影视资料中获取提炼信息和语言表达能力。
(1)大昭寺的由来
教材第一部分详细叙说了大昭寺的由来,建议教师让学生阅读、概述,教师点评即可。
(2)大昭寺的建寺历史
大昭寺初名“惹萨”。相传,大昭寺最早是由文成公主选址设计,尺尊公主监工修建的。在选址时,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方法,推测出整个西藏形似一仰卧的魔女,而拉萨的卧塘湖恰为魔女的心脏,只有填湖建寺才能消灾驱魔。于是,松赞干布下令填湖造寺。在填湖工程中,成群白山羊往来运输,成为主要的驮畜。寺庙建成后,为了纪念白山羊驮土的功绩,便称之为“惹萨”(即“白羊驮土显寺”的意思)。后来,金城公主将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释迦牟尼金像(藏语称“觉”)移入该寺,遂改为“觉康”(藏语之“佛殿”)。该寺以“大召”为名,估计在蒙古贵族顾实汗掌握西藏地方政权后,因为蒙语谓“庙”曰“召”。至于以“昭”代“召”,更是后事了。
大昭寺建成后,一幢幢商店、工场和栈房相继围绕寺院而起,形成一圈长方形的街道,这就是现存的八角街。古城拉萨由此而具雏形。
这部分内容以小字形式出现,教师可进行介绍,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若时间不够,让学生阅读即可。
(3)藏汉合璧的建筑风格
本段教材主要介绍了大昭寺的建筑风格,但首句“大昭寺坐东朝西”,值得教师注意并加以利用。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中国一般寺庙大门均向南开,为什么大昭寺的寺门却是向西开的?学生经过思考,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很容易想到:这是因为文成公主笃信佛教,唐朝是往西取经,所以她设计的这座寺门是面向佛教圣地。
大昭寺是藏、汉、尼泊尔和印度建筑技术的合璧之作。教材以大昭寺的主体建筑──经堂大殿为例说明了这一点。
a.经堂大殿殿顶覆盖鎏金铜瓦,殿内的梁架、斗拱和藻井等,均为汉族建筑风格。
b.白石砌墙、里边藏式方窗的碉楼式建筑,还有柱头檐部的装饰等,是典型的藏族风格──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c.屋檐下排列成行的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受到了尼泊尔和印度文化的影响。
建议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再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哪些部分属于藏族建筑风格,哪些部分属于汉族建筑风格,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4)大昭寺内的珍贵文物
大昭寺内保存着唐代以来的大量珍贵文物。教材主要介绍了经堂大殿内供奉的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鎏金铜像、《文成公主进藏图》壁画、乾隆皇帝颁赐的金瓶、唐蕃会盟碑等。教学时,建议教师展示上述文物插图和图片,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播放关于大昭寺壁画的影视资料。
关于金瓶,教师可以结合64页插图“金瓶”,引领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中国历史,组织学生讨论清朝颁赐金瓶的缘由和制定“金瓶掣签”制度的意义。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a.颁赐金瓶之前,活佛转世灵童皆出自达赖、班禅亲族及世家弟子,他们将其视如世袭爵禄。六世班禅圆寂后,其弟噶玛噶举派红帽系活佛沙玛尔巴因未分得班禅财产,勾结廓尔喀军队入侵西藏,造成极大的混乱。鉴于灵童出自一族的弊端,故清朝设立了“金瓶掣签”制度。b.“金瓶掣签”制度,可以消除达赖、班禅亲族及大世家使灵童出自一族的弊端。同时,清朝掌握了确定转世灵童的大权,达赖、班禅只有在清朝直接领导下才能确定自己的身份与在宗教、政治上的权威和地位,巩固了对西藏的控制。
关于唐蕃会盟碑,建议教师利用页64中部的【历史纵横】,设置如下问题:为什么说“唐蕃会盟碑”是藏汉两族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得出正确结论。
笫三目 “藏式园林建筑的代表作”
教材主要介绍了罗布林卡的位置、含义、规模、内部陈设、由来、主要建筑及其中举行的文化娱乐活动。
(1)罗布林卡的位置、规模及内部陈设
罗布林卡是西藏最大的藏式人工园林。教材介绍了罗布林卡的位置、“罗布林卡”的含义、规模、正门及园内陈设。建议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边欣赏,教师边介绍。
罗布林卡正门融汇了藏、汉两族的建筑风格。教师可出示正门图片,让学生结合所学,找出相应的藏族建筑风格、汉族建筑风格,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罗布林卡的由来
教材以【历史纵横】的形式,介绍了罗布林卡的由来。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即可。
(3)罗布林卡的主要建筑
教材并未以文字的形式介绍罗布林卡的主要建筑,但65页插图“景色优美的湖心亭”不能忽视。建议教师对罗布林卡主要建筑进行简单介绍。
罗布林卡的宫苑布局,按照现存的规模可以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以格桑颇章、湖心宫和达旦明久颇章(俗称新宫)为重点,四周用围墙围成宫苑区;西部以金色颇章和格桑德吉颇章为重点。格桑颇章、金色颇章和达旦明久颇章是罗布林卡中主要建筑,也是园内举行政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湖心宫是罗布林卡中最美的风景区,堪称“园中之园”。
(4)罗布林卡所藏的文物
此段内容教材虽未提及,但根据课后要求,应适当补充。
达旦明久颇章南殿四周壁画,有力地证明了西藏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内容包括:a.松赞干布派大臣入唐求婚的经过;b.赤松德赞周岁宴上认唐使为舅;c.1652年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受封达赖喇嘛;(4)1954年十四世达赖经过刚通车的康藏公路,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到各地参观访问。
(5)罗布林卡中的“雪顿节”
本段利用文末【历史纵横】,介绍了罗布林卡中举行的文化娱乐活动──雪顿节。建议教师采用阅读法,学生了解即可。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教学设计应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本课教学重点是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呈现的藏汉合璧的建筑风格,难点是通过列举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的主要建筑和文物,理解三大建筑群是藏汉两族友好团结、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并证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一目“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攻克这一重点,教师可依据教材所写的四个方面:布达拉宫的修建历史、主体建筑、宫内的艺术珍品、建筑风格加以展开。教师引导学生从这四个方面阅读教材,并设计以下两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1)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主要呈现怎样的风格?(2)为什么说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
关于布达拉宫的修建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本课引言和62页【学思之窗】所给的材料。引言以《玛尼全集》对布达拉宫的描写为引子,以文献资料的形式介绍了布达拉宫前身──红山宫的情况。62页【学思之窗】简要介绍了红山宫发展演变为布达拉宫的史实和“布达拉”的含义,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布达拉宫”的概念。
另外,布达拉宫的修建历史还涉及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和清朝政府对格鲁派(黄教)的政策等问题,教师应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简明介绍。
关于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课前收集布达拉宫的精美图片,课堂上师生共同观赏图片,使学生在视觉上对布达拉宫有所感知,接着让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结论。最后,教师投影白宫和红宫的图片,对主要建筑进行简介,强化学生对布达拉宫主体建筑的了解。
关于艺术珍品,教师可以从佛像、壁画、唐卡及珍贵文物四个方面介绍。介绍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图片并播放影视资料,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再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也是千余年来藏汉等民族友好交往的见证,有力地证明了西藏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教材,进一步查找资料,列举布达拉宫所藏的文物,证明西藏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在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后,应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为主。
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教师可以从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及其形成的原因两方面开展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62页的探究问题:“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主要呈现怎样的风格?”入手,结合62页插图“富丽堂皇的白宫”,补充一些白宫和红宫的图片,印发一些藏、汉两族传统建筑的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得出正确结论。本部分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说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对此,教师可以结合62页【学思之窗】,引导学生分析布达拉宫藏汉合璧建筑风格的原因,进而认识到: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
第二目“风格多样的吐蕃古建筑群”。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分别介绍大昭寺的由来、建筑风格和所保存的大量珍贵文物。
“大昭寺”是本课的重要概念,教师可以利用64页上部的【历史纵横】讲清楚大昭寺的由来,帮助学生理顺思路。
关于大昭寺的建筑风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出示大昭寺的图片,让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结论。
关于寺内保存的珍贵文物,教师可以利用64页插图“大昭寺神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铜像”,播放大昭寺壁画影视资料,展示“唐蕃会盟碑”图片,进行教学。这里教师应主要介绍“唐蕃会盟碑”。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对“唐蕃会盟碑”进行简介,然后利用64页中部的【历史纵横】,设置如下问题:为什么说“唐蕃会盟碑”是藏汉两族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得出正确结论。
第三目“藏式园林建筑的代表作”。
“罗布林卡”是本课的重要概念,教师可以从罗布林卡的位置、含义、规模、内部陈设及由来等方面解释。介绍罗布林卡的位置、含义、规模和内部陈设时,教师可以出示罗布林卡图片,学生边看图,教师边讲解。罗布林卡的正门是这部分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出示正门图片,让学生结合所学,找出相应的藏族、汉族建筑风格,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介绍罗布林卡由来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65页上部【历史纵横】的材料。
关于罗布林卡的主要建筑,教材并没有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但65页插图“景色优美的湖心亭”提醒教师不能忽视这部分内容。教师可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进行教学。
关于罗布林卡保存的文物,教材没有明文提及,但课后学习有所要求。教师可以达旦明久颇章南殿四周的壁画为例,对罗布林卡所藏文物进行补充。
关于罗布林卡中举行的文化娱乐活动,教师可以利用教材65页下部的【历史纵横】,组织学生阅读,了解即可。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介绍布达拉宫主体建筑时,以问题“布达拉宫房屋知多少?”开篇,一边用计算机播放图片,一边进行讲解。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出示问题“布达拉宫房屋知多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公布答案。
第二步:出示白宫图片,讲解白宫主要建筑。
第三步:欣赏东欢庆广场图片。
第四步:展示宗喀巴像和莲花生像,介绍菩提道次第殿和持明殿。
第五步:出示红宫图片,讲解红宫主要建筑。
第六步:出示“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牌位图片,介绍红宫的殊胜三界殿。
第七步:投影63页插图或计算机出示“红宫圣观音殿内供奉的松赞干布本尊”像,讲述该佛像的故事。
案例二 介绍布达拉宫的修建历史时,充分使用计算机,造成强大的视听的感受。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计算机展示本课引言部分的材料。
第二步:出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图片,讲述松赞干布修建红山宫的故事。
第三步:展示现今的布达拉宫图片。
第四步:出示《五世达赖朝见顺治皇帝》壁画或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
第五步:展示顺治皇帝赠五世达赖的金印图片。
第六步:欣赏布达拉宫的一组精美图片。
案例三 介绍布达拉宫内的艺术珍品时,尽量使用多媒体,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实施过程见下:
第一步:展示各种佛像图片。
第二步:展示松赞干布向唐请婚及文成公主进藏的壁画或阎立本名画《步辇图》。
第三步:讲述白宫壁画《猴子变人》和《照镜子》的故事。
第四步:播放唐卡影视资料。
第五步:简介并播放贝叶经影视资料。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结合上面的资料,说一说布达拉宫呈现藏汉合璧建筑风格的原因。
解题关键:阅读时要抓住材料中的信息:“布达拉宫再次扩建。康熙皇帝特地派遣114名汉、满工匠进藏,参加扩建工作。”
思路引领:从布达拉宫修建者的角度思考。
答案提示:布达拉宫的修建是藏、汉两族人民团结协作进行文化技术交流的成果。早在七世纪松赞干布初建时就招请过许多汉族工匠。到十七世纪重建时,既有当地喇嘛参与设计,也有汉族工人参与施工。康熙皇帝还特地派遣114名汉、满工匠进藏协助修建。因此,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主要呈现藏汉合璧的风格。
2.请回顾初中学过的中国历史,说说清朝颁赐金瓶的缘由和制定的金瓶制度的意义。
解题关键:了解清朝“金瓶掣签”制度。
思路引领:实行“金瓶掣签”制度之前,西藏灵童转世的弊端。
答案提示:
①清朝颁赐金瓶的缘由:实行“金瓶掣签”制度之前,西藏灵童出自达赖、班禅亲族及世家弟子,他们将其视如世袭爵禄。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六世班禅圆寂。其弟沙玛尔巴因未分得到班禅遗产,勾结廓尔喀军队入侵西藏,造成极大的混乱。清朝政府发兵入藏击败廓尔喀军队后,鉴于西藏活佛转世的弊端,对其进行改革,实行“金瓶掣签”制度。规定:清廷颁发金本巴瓶、牙签于北京雍和宫、拉萨大昭寺内,将蒙藏各大活佛转世灵童候选人的名字,写在牙签上置于瓶中,到时召集诸喇嘛当众抽签听选,在拉萨的由驻藏大臣亲临监视掣签以定。
②制定金瓶制度的意义:“金瓶掣签”制度,可以消除达赖、班禅亲族及大世家使灵童出自一族的弊端。同时,“金瓶掣签”制度使清朝掌握了确定转世灵童的大权,巩固了清朝对西藏的控制。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藏族传统建筑有什么鲜明的特色?
解题关键:藏族传统建筑的特点。
思路引领:对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的藏式建筑进行归纳总结。
答案提示:
①采用藏族民居的碉楼体系,即砖石外墙、平顶、小窗的外观风格。
②宫殿整体采用石木混合结构,宫墙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墙上开有藏式黑边方窗。
③墙基深入岩层,部分墙体的夹层还浇注铁汁,以增强抗震能力。
④用经幢、宝瓶、摩羯鱼及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
⑤柱头檐部的装饰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2.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的建筑艺术呈现藏汉合璧的风格,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题关键: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呈现藏汉合璧的建筑风格。
思路引领: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藏汉合璧建筑风格的表现。
答案提示:
①布达拉宫具有浓厚的藏族建筑风格:采用藏族民居的碉楼体系,即砖石外墙、平顶、小窗的外观风格。宫殿整体采用石木混合结构,宫墙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墙上开有藏式黑边方窗。墙基深入岩层,部分墙体的夹层还浇注铁汁,以增强抗震能力。另外还用经幢、宝瓶、摩羯鱼及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等等。
它充分吸取了汉式建筑风格:殿顶飞檐翘角,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全部用铜瓦鎏金装饰,殿内的木结构也多采用中原殿堂的梁架、斗拱、金顶、藻井等形式。
②大昭寺是藏汉建筑技术的合璧之作。以大昭寺主体建筑经堂大殿为例,其白石砌墙、藏式方窗的碉楼式建筑,还有柱头檐部的装饰等,都是典型的藏族风格──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其殿顶覆盖鎏金铜瓦,殿内的梁架、斗拱和藻井等,均为汉族古典建筑的做法。
③罗布林卡的正门融汇了汉藏两族的建筑风格。
二、学习延伸活动
1.探究活动
结合本课文,进一步查找资料,列举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所藏文物,证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解题关键:查找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所藏文物的资料。
思路引领:筛选能够证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的资料。
答案提示:①布达拉宫藏有汉、满、藏、蒙四种文字的经书;清朝皇帝敕封历代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红宫殊胜三界殿中供有用藏、汉、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画轴及清朝皇帝御书的匾额;十三世达赖享堂内传记壁画中有1908年赴京觐见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场面。
②大昭寺经堂大殿内供奉有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鎏金铜像;大殿四周墙壁上有《文成公主进藏图》《大昭寺修建图》等壁画;寺前矗立着刻有汉藏两种文字的“唐蕃会盟碑”。
③达旦明久颇章南殿四周壁画所描写的内容包括:a.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入唐求婚的经过;b.赤松德赞周岁宴前认唐使为舅的情景;c.1652年五世达赖进京朝见顺治皇帝,被封为达赖喇嘛,并赠受金册、金印的情景;d.1954年十四世达赖经过刚通车的康藏公路,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地参观访问。
这些文物,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化艺术价值,也是千余年来藏汉等民族友好交往的见证,有力地证明西藏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读图与思考
请仔细观赏下图的罗布林卡大门,说出哪一部分属于藏族建筑风格,哪一部分属于汉族建筑风格。
解题关键:了解藏、汉传统建筑的风格。
思路引领:仔细观察图片,找出属于相应风格的部分。
答案提示:①属于藏族建筑风格的部分:罗布林卡大门采用藏族民居的碉楼体系,即砖石外墙、平顶、小窗的外观风格;用经幢、宝瓶做脊饰的点缀。
②属于汉族建筑风格的部分:窗檐用木制结构;屋顶采用歇山式;殿顶覆盖鎏金铜瓦装饰;整个建筑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第五单元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春秋战国时代的长城
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作方城。
──《水经注·汶水》
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
──《汉书地理志》
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
──《史记·秦本纪》
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史记·匈奴列传》
秦始皇长城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史记·蒙恬列传》
汉长城
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
──《史记·匈奴列传》
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
──《史记·大宛列传》
令居,县名也,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
──《汉书·张骞传》
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汉书·西域传》
北齐长城
斛律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自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长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
──《北齐书·斛律金·附子羡传》
明长城
正月,命周王棣、晋王桐率河南、山西诸卫军出塞,筑城屯田。
──《明史·太祖本纪》
敕边将,自长安岭迤西迄洗马林筑石垣,深壕堑。
──《明史·成祖本纪》
十一月癸未,修沿边关隘。
──《明史·景帝本纪》
自嘉靖以来,蓟镇边墙虽修,墩台未建,继光巡行塞上,议建敌台,略言:“蓟镇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比来岁修岁圮,徒劳无益。请跨墙为台,睥睨四达,台高五尺,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督抚上其议,许之。
──《明史·戚继光传》
兵部复阅视侍郎汪道昆奏,阅过辽东全镇,修完城堡一百三十七座;铺城九座;关厢四座;路台、屯堡、门角、台圈、烟墩、山城一千九百三十四座,边墙二十八万二千三百七十三丈九尺;路壕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一丈;俱各坚固,足堪经久。
──《明神宗实录》
秦兵马俑的发现与挖掘
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秦兵马俑。从而唤醒这支沉睡达两千多年的地下军团。接着,考古队员们开始了对兵马俑坑的勘探和发掘工作。这的确是一次充满神秘的探索之旅。每一次探铲的起落,都带来一次崭新的发现;每一件陶俑的破土而出,都使考古工作者为之震惊、为之赞叹。
秦兵马俑的神秘面纱终于揭开了。原来,这是一个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埋葬陶俑6 000余件,总面积达14 260平方米的大型兵马俑坑,这就是今天的一号坑。更令人惊叹的是,随着钻探范围的不断延伸,在一号坑的北侧,又发现了二号坑、三号坑,以及未建成的四号坑。通过试掘证明,二、三号俑坑不仅在平面形制上异于一号坑,在埋葬陶俑类别、军阵布局上都具有独特的方面。
1978年5月,一号兵马俑坑的发掘工作正式开始。经过八年间的二次发掘,一号坑的发掘总面积已达4 000平方米,揭露了大批秦代的遗迹、遗物,如陶俑、陶马、木质战车、青铜兵器以及门道、隔樑等俑坑的建筑遗迹,解决了一系列悬而未决的历史之谜。
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如果要全面地了解秦兵马俑坑的平面分布以及各俑坑在军阵中的地位、作用,对二、三号俑坑的全面发掘也就成为了一条必由之路。1988年12月17日,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考古发掘的帷幕揭开了,考古队员们在五米多深的坑下,艰苦探索,经过九个多月的发掘工作,终于使三号俑坑的全貌展现到了世人的面前。与三号坑的发掘相比,秦俑二号坑的发掘却为考古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二号坑平面呈曲尺状,总面积达6 000平方米。在其中埋藏了由车兵、步兵、弩兵、骑兵等兵种组成的四个不同的方阵。只有借助于对二号坑的全面发掘工作,才能全方位地展现秦俑,解开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许多难解之谜。为了保证考古发掘工作的规范、科学,考古工作者制订了一整套严谨的发掘计划,将二号俑坑的发掘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首先全面发掘到俑坑地下建筑顶部的棚木遗迹层;第二阶段,发掘弩兵方阵和骑兵方阵;第三阶段,发掘车兵方阵和车、徒、骑混编方阵。为了使普通的观众能够亲眼目睹考古发掘现场,发掘工作采取了边发掘、边展出的新形式。1994年3月1日,二号俑坑的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考古工作者采取了由晚至早、逐层揭露的工作原则,由上而下开始了艰苦而又细致的发掘工作。经过三年多紧张有序的发掘,二号坑第一阶段的发掘工作已圆满完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外国政要眼中的秦兵马俑
沉睡于地下两千多年的秦兵马俑的出土和与世人的见面,震惊了整个世界。其中最形象、最贴切而又最令人振奋的评论是:“秦兵马俑,可以说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最早称秦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是一位外国元首,即时任巴黎市市长、现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先生。
“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大门打开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也于197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秦兵马俑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军阵场面,以其“大、多、精、美”征服了20世纪的现代人,吸引了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竞相一睹为快。
秦兵马俑的破土而出,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轰动。秦兵马俑军阵以其威武雄壮的气势、绚丽多彩的风姿和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震撼了全球,折服了无数国内外观众,形成了经久不衰的“秦俑热”。每日馆内外,车水马龙,海内外宾客云集。在千人千面、栩栩如生的秦俑军阵前,有的啧啧赞叹,有的凝视沉思……
自秦兵马俑馆建馆25年来,先后有8 000多万人次的海内外观众参观了兵马俑。其中有187批150多位外国元首前往参观,他们用不同的言语,对秦兵马俑发出了惊叹和赞美。
1976年5月,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有幸成为目睹秦兵马俑奇迹的第一位外国政府首脑。当时,秦俑馆的建馆工程正处于紧张时期,为了满足他的愿望,考古人员将已回填的一号坑前端试掘方坑内的陶俑重新清理出来。下午3时30分,李光耀总理在小小的试掘方坑中仔细观看了40多分钟,他几乎是拥抱着一尊站着的秦俑,然后双手轻轻地摸着俑的脸、上身,从头上慢慢地看到脚下,又从脚下细细的看到头部,他激动万分地对身旁的夫人和女儿说: “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我的祖上也是中国人,也有我的一份”。1985年9月,他第二次到秦俑博物馆,看到秦兵马俑博物馆的巨大变化,很有感触地说:“中国这一伟大的历史文物,昭示着中国伟大的未来。”
1978年9月,法国前总理、时任巴黎市长、现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第一次到正在建设的秦俑博物馆参观,面对秦俑一号坑雄伟壮观的秦俑军阵,希拉克被深深地打动了,不禁脱口而出:“不得了啊!不得了!”他从内心发出由衷的赞叹:“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这一重要评价被随行的法新社记者乔治·北昂尼和世界报记者安德列·帕斯隆奇抓住,率先在巴黎报道,从此“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秦兵马俑的代名词。1991年11月,希拉克先生第二次到秦俑博物馆,他说:“这次参观兵马俑再次证实了她不愧世界文化遗产第八大奇迹,古城西安通过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实力完全可以与雅典、罗马、开罗相媲美,西安不愧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1979年9月,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到西安访问,在抵达西安两个半小时后,就驱车前往正在建设中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在一号坑参观时,她突然提出要下坑观赏,通过协商,接待部门破例满足了她的愿望。她兴奋地穿梭于数百尊已修复的兵马俑之间,激动地说:“我搞了几十年考古,也到过欧洲许多国家的考古工地,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振奋人心的场面,这里的一切给我留下了永恒纪念。”
1982年9月,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到秦俑馆参观。在一号坑参观台上,他认真看了一号坑全貌,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一年前刚出土的大型彩绘铜车马以及展出的秦代兵器。参观结束时,金日成主席在留言簿上写道:“这是一个伟大的古迹,中国考古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讲解员把马讲‘活’了,很感动人。”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惊叹:“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马车还要好!”
1983年5月,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抵达西安后,便立即驱车前往秦俑博物馆。一号俑坑里那些威武雄壮、排列成大型战阵的兵马俑,使密特朗总统赞叹不已。在参观彩绘铜车马时,他俯身对着车轮仔细地端详了好一会儿,说道:“两千多年前,青铜铸造技术达到这样的水平,真不简单,这是个奇迹!”他在欢迎宴会上说:“西安是一个有着历史价值的古都,我们今天参观了出土文物秦兵马俑,它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1984年4月,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率领着一行300多人的庞大队伍由北京飞到西安,专程参观兵马俑,并特许下坑参观。里根站在跃跃欲驰的秦俑和陶马前,说:“我可以摸摸马吗?”征得同意后,他小心翼翼地把手放在马背上,一边由前向后地摸着,一边上下打量着马,突然他把手收回来风趣地说:“它不会踢我吧?”在场人都被逗笑了。第二天,一位外国记者撰文诙谐地说,美国总统在拍“中国的马屁”呢!当时他还发现有一武士俑无头,便问:“它为什么没有头?”并开玩笑地说:“可以把我的头给它安上。”走出俑坑时,里根总统又回过身把着栏杆,幽默地对兵马俑军阵说“解散!”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行来到秦俑博物馆。在一号坑中,她仔细地欣赏着面目表情各不相同的武士俑,看看这个的发式,看看那个的胡须,反复地对比着,说道:“过去我听说过兵马俑,也看到照片,这次亲眼一看,真是惊人。”女王对陶马也十分感兴趣,说:“这马虽然不高大,但是很精神,是匹骏马。”在铜车马展厅,女王看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宫廷马车,她为铜车马精湛的冶金工艺、高超的造型艺术、雍容华贵的装饰配件感到震惊,说:“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马车还要好!”时隔13年后,1999年10月,一批秦兵马俑作为陕西文物精华展的组成部分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展出,伊丽莎白女王和江泽民总书记一起出席了开幕式,兵马俑享受了两国元首共同为一个展览剪彩的殊荣。
1986年12月,墨西哥总统米格尔·德拉马德里·乌尔塔多夫妇一行参观了秦俑博物馆,总统参观后在留言簿上写道:“向中国考古学家这一奇迹般的发掘和修复表示祝贺”。他指出:“墨中文化历史悠久、古老,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国的古老文化同美洲大陆的古文化有很多联系,也有不少未解之谜,我希望我们两国的考古工作能为此作进一步交流。”2000年9月,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以秦兵马俑为主体的陕西文物展和墨西哥玛雅文化展分别在墨西哥城和秦俑博物馆开展。
1998年6月,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夫妇一行参观秦俑博物馆,在一号俑坑贵宾通道上,馆长请总统“检阅我们两千年前的秦国军队”。克林顿愉快地说:“好,这是我做总统应该做的”。在一号坑里,总统用手轻轻触摸着秦俑,不停地赞叹道:“非常精彩”“不可思议”,并对秦俑的彩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详细询问了秦俑面部颜色的情况。在一号坑修复区,克林顿总统在馆长邀请下,亲手将一个俑头复原到秦俑的身体上,仔细认真地作着调整,使俑头安放得合适稳固。通过这次简单的“修复”,总统觉得考古工作者能够把如此残破的陶俑修复得完整如初,非常了不起,他说:“仿佛看到了真正的修复工作。”参观过程中,馆长向总统赠送了陶文拓片,当他得知这些拓片的文字就是留在陶俑身上的工匠的名字时,他感到非常惊奇,爱不释手。克林顿总统告诉馆长:“我等了20多年,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在前往铜车马展厅参观的路上,克林顿又感慨地说:“真希望到这里来当馆长。”离开秦俑馆前,他特意在文物商店与店主砍价,买了尊复制的秦俑头。
1979年至1987年间,曾为发展中美两国关系做出重要贡献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曾先后3次参观秦俑馆,留下了“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的赞叹。
卢森堡大公参观后说:“这些艺术品达到非凡的水平,表现了中国人民非凡的天才,全世界人民都将在此受到鼓舞。”
约旦国王侯赛因赞扬道:“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是人类的财富。古代制造它是伟大的劳动,今天修复它也同样是伟大的劳动。”
美国参议员杰克逊说:“一周前我看了埃及的金字塔,今天又看到了中国的秦俑,两者都辉映着悠久的历史。狮身人面像只有一件,而秦兵马俑千姿百态,成千上万,真威武壮观呀。”
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及王后西尔维亚一走进秦俑接待室就说:“这里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我现在怀着急切的心情听你们讲解,一定壮观极了。”
卢森堡首相皮埃尔·维尔纳这样留言:“谢谢你们给我看了世界上最好的精品。”
德国前总理科尔说:“今天看到了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和伟大的历史。”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参观后写道:“我怀着令人激动的心情,来参观中国的过去,也有机会看到中国的现在,而且意识到未来中国的潜在力量。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来一百次也不能对她全面了解。”
由于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深刻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在全世界所引起的广泛而巨大的反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7年12月把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充分表明,秦始皇陵和秦兵马俑不仅是中国人民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佛教信仰
喜佛屠法,习咒诅,国之政事,必以桑门参决。
──《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上》
(贞观)十五年,妻以文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筑馆河源王之国。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婿礼恭甚,见中国服饰之美,缩所丑沮。归国,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宫室以居。
──《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上》
2.课文注释
秦始皇长城的地理位置
秦始皇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延绵万余里。与春秋战国时赵、燕、秦的北部长城相比,它不仅向东西两侧延伸,而且也向北扩展了不少。它的东端辽东是指辽河以东的广大地区,据文献记载,秦始皇长城一直延伸至现朝鲜境内平壤大同江北岸。秦始皇长城大体可分为东、中、西三段。它的大致走向是: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黄河到河套,从高阙(内蒙狼山西)起利用赵国长城,沿阴山经河套地区,包括九原、云中、雁门、代郡。往东接燕国长城。沿燕山山脉北支,包括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五郡。再往东延伸到辽东。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长城大部分均是明代长城,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种种原因,秦始皇长城仅存少量遗迹。与明代长城相比,秦始皇长城的位置在明长城的北边,其东段较明长城向北推移五、六百里左右。二者是不会重合的。
蒙恬
秦代名将。秦统一六国后,奉秦始皇之命,率兵三十万人击败匈奴贵族,收复河南地(今河套南部地区),并以河为塞,临河筑四十四县,迁国内罪人去居住。他还负责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并修建自九原抵云阳,全长一千八百里的直道,对防止匈奴侵扰作出重要贡献。胡亥即帝位后,听信赵高谗言,迫使蒙恬服毒自杀。
汉长城
汉朝代秦而立,因经常受到北方匈奴侵扰,从汉文帝汉景帝始,就继续修缮长城。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从公元前121年起前后不到十年,便建成了两千多里的河西长城与秦长城相加,汉长城最西至盐泽,全长一万多公里,是修建长城最多最长的封建王朝。汉代修筑的墙体虽仍多为夯土堆筑或石块垒砌,但比前代高而厚。汉武帝改进了长城的结构,有的地方不筑长墙,根据险要地形,修筑列城、城障,用烽火相连。长城沿线附属设施增多,关城、坞堡、障城、亭燧遍布长城沿线,形成完备严密的梯次型军事指挥系统。武帝以后,昭帝、宣帝还把屯田制度与长城的防御结合起来,成为长城沿线驻军和边民最重要的后勤保障。汉代长城已不仅仅是阻挡异族进攻之障碍,它被赋予一个新的使命,成为维护丝绸之路安全的守卫者。
关城
长城沿线地形险要处的通路叫关或关口,关口上建筑的与长城墙体相连的城垣便是关城。关城平面随关口地形和防御需要建置,平地上的关城多为方形,山地上的关城,随山形建置,如古北口的关城跨于两山之间,而山海关、嘉峪关的关城则为方形。关城一般设有二至四个门,作为长城沿线的重要通道。关城是长城防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王朝均在关城驻有重兵。和平时期,关城也是各民族间相互交流融合的枢纽,河西走廊的某些重要关城还是中外交流的重要孔道。
瓮城
在城门外侧加筑的凸出于城墙外的小城圈,也作“月城”,主要起加强防守作用,山海关、嘉峪关城门外侧均有瓮城。
玉门关
汉长城著名关隘。万里长城历史最悠久,地位最重要、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雄关之古塞之一。它是西汉通西域的重要交通门户,对当时的交通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因古代西域进贡美玉取道此关,故名玉门关。汉代玉门关自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设置,到东汉延光年间的200多年间,曾三废三兴。魏晋南北朝时,战争不断,玉门关因丝路衰落而废弃。到唐代通西域走新北路,即经安西通哈密一道,以至汉代玉门关的确切位置不为人知。唐代诗人吟颂的玉门关位于今甘肃安西县双塔堡附近。真正的玉门关遗址一说在敦煌西北小方盘,一说在小方盘城之西。
阳关
汉长城著名关隘。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它和玉门关同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交会点,是对西域交通的门户。丝绸之路的南道便是自阳关出发。宋以后因同西方的陆路交通衰落,关遂废圮。
烽燧
即烽火台,是古代边防上供燃点烽火用以报警的高台。白昼燃烟为烽,夜间点火为燧,烽燧原指烽火,是古代军情报警的措施。唐宋以来烽燧一词常被引申为燃烟点火报警的墩台,即烽火台。自秦汉以后,烽火台与长城密切结合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烽火台的建筑材料结构与长城一样有用土夯的,有用石砌的,也有砖石合砌的等等。烽燧的地理位置有的在长城两侧,紧靠长城,有的在长城以外向远处伸展的方位,有的则在长城以内以便于向王朝首都联系,有的在便于向相邻郡县和关隘相联系的地方,因地形和需要而设置。历代王朝均有自己的一套烽火制度。烽火台通过燃烟点火传递军情,明代又增加点炮传递的方式。大约每隔五至十里有一烽燧,一有敌情,便可出现烽火相望、顷刻千里的奇观,边塞敌情在短时间即可传到临近郡县乃至都城。
直道
秦始皇令蒙恬在陕西、内蒙境内修筑的一条从九原郡到都城咸阳的军用道路。秦代直道既是长城防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与筑长城不可分割的整体配套工程。因为道路交通是运输粮草装备,调动兵马,使长城贯通一气的动脉。直道的修筑也加强了边区与内地的物质交流,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边塞诗与万里长城
边塞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边塞诗作中每每出现巍峨高大的万里长城的英名与形象,这类诗作仿佛是万里长城折射出的艺术光环。仅对教材中选用的几句精华诗句作些简明注释。
1.“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这句诗出自李白的《关山月》。全诗内容如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这首边塞诗是描写征战西北边陲的士兵思乡愁苦之情。开首四句,语出惊人,写出一幅横贯玉门关内外的辽阔大背景,气象雄浑。诗的大意是,一轮明月从东边天山(今祁连山)上升起,出没在茫茫的云海中间,这皓月仿佛是从几万里外的家乡,驾长风、飞度玉门关到达荒凉的边地的。衬托出戍边战士思乡之情。同时诗歌也反映出雄伟的玉门关在古代世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其诗内容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首缅怀古代英雄,念念不忘捍卫边境的述志诗,也是首优秀的边塞诗。开首两句的大意是: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隘还是秦汉时的关隘,戍边征战的一批批将士却有去无回,暗示诗人对古代将士的赞颂与缅怀。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只要重用像汉代飞将军李广那样的良将,就绝不会让侵略者得逞。诗歌同时也衬托出雄关的强大防御作用。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句诗采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是首送别诗。全诗内容:“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出了阳关以后便无故友,更无故友的酒,所以虽然出发的时间到了,劝你再喝完这杯酒,带着故友的一片真情。诗中也反映出阳关不仅是古代的防守重点,也是古代出入长城的交通要道。这首诗入《乐府》以为送别之曲,至“阳关”句反复歌咏,谓之“阳关三叠”,不仅在国内传唱一千多年,并远渡重洋到日本、朝鲜、东南亚。
移民实边
中国古代封建政府招募农民到边疆垦荒种地以满足军队给养的一种措施,属国防经济范畴。秦王朝灭六国后,曾迁徙一批罪犯到河套屯垦。汉初继续采用秦代的办法在边境屯垦。汉文帝采纳晁错建议,“徙民实边”,以备胡人。汉武帝由于扩大了疆土,更是大规模迁徙贫民到边地屯垦。徙民实边政策对抵御匈奴,开发边疆,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驻军屯田
中国封建政府,为解决军队给养利用士兵垦种荒地的一种措施,军屯是屯田制经济的一种形式。汉武帝为防止匈奴南犯,在上郡、河西等地,开官田斥塞卒,60万人戍田之,开军屯之先河。以后历代封建政府纷纷效法,到曹魏时,军屯已相当普遍。驻军屯田不仅解决了军粮供应,而且也减轻了人民负担,对开发建设边疆也起了重要作用。
互市
历代王朝在长城沿线设置的专供内地和边外少数民族贸易的市场称互市。由于这种市场多设在长城关口,所以又称关市。西汉与匈奴和亲后,即通关市,其后历代延续不断。历代关市受政府严格控制,定期开放。由于各族人民互通有无的愿望和行动,关市日益繁荣。马是蒙古人的重要贸易产品,所以明代的互市也称“马市”。明代在长城沿线九边地区先后设置各种类型的“马市”,其中见于记载者达70余处。互市在不同时期还有其他称号,如“边市”、“榷场”、“茶市”等。互市促进了各民族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秦始皇陵的布局
“40年来秦始皇陵考古勘探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秦始皇陵的布局已基本清楚了。”这是秦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秦陵考古队首任队长袁先生的看法。
袁先生认为,秦始皇陵整个陵园坐西向东,以封土为中心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地下宫城(地宫)为核心部位,其他依次为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主次分明。“秦始皇陵园就像是一座设计规整、建筑宏伟的都城,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其城内面积约2.13平方公里。这座‘都城’南高北低,南北落差达87米,是一座南北大于东西的长方形陵园。陵园的城垣由内外两重构成,两座城垣都是呈南北向的长方形,相互套合,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回’字形,其城墙总长约12公里,与西安的明代城墙长度相近。”
地宫与内城
秦始皇陵园布局的核心是地宫,其他城垣、建筑、陪葬墓、陪葬坑等皆围绕着它。秦陵地宫位于内城南半部的封土之下,相当于秦始皇生前的“宫城”。地宫之上有巨大的封土堆,即常说的秦始皇陵墓,它占据着内城南区三分之二的面积。
《史记》记载: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对此描述,目前虽缺考古证实,但其地宫之上的确存在一处超出正常值数倍的强汞异常区。
在宫城和内城之间的广大区域分布着许多用于祭祀、陪葬的建筑。作为重点建设区,这儿地面与地下的设施最多,尤其是内城南半部较为密集。除地下的宫城外,寝殿及车马仪仗、仓储等众多陪葬坑均在南半部;北半部的西区是便殿的附属建筑区,东区则是后宫人员的陪葬墓区。
外城与外城以外
外城即是内城垣和外城垣之间,是外廓城部分。在外城西区(西内城垣与西外城垣之间的区域)的地面和地下设施最为密集,其中建筑基址约占据了西区空间的三分之二。其内涵为象征京城内的厩苑、囿苑及园寺吏舍,是为皇帝玩乐游弋等活动服务的。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曲尺形大型马厩坑、31座珍禽异兽坑、三组四合院式的园寺吏舍建筑基址等。外城东区的南部则有一大型“石铠甲陪葬坑”,经试掘,坑内出土了大批石铠甲及少数车马器,惟妙惟肖的“百戏俑”坑就在其南侧不远处。
最外围是外城垣之外的地区,这里有众多为建设、陪葬和管护秦始皇陵园而设置的机构、场所和坑池,属于秦始皇陵园的边围。袁先生说:“在秦陵外围东边,除分布着众所周知的秦兵马俑坑外,尚有98座小型马厩坑及众多陪葬墓,三处修陵人员的墓地与砖瓦窑址等。在北边还发现了藏有禽兽肢体及鳖的仓储坑、陵园督造人员的官署和郦邑建筑遗址。而陵园南部与骊山相接处尚有一宽约40米的防洪堤,用以阻挡来自骊山的洪水。秦陵规划的规律性与科学性显而易见。”
世界七大奇迹
所谓世界七大奇迹,是希腊人对古代希腊、西亚和埃及七种著名建筑物和雕塑品的合称。约公元前2世纪,由腓尼基西顿的诗人安提帕特提出。它们是:
1.埃及的金字塔
指位于基泽的胡夫、哈夫拉及孟卡拉等三座金字塔,它们分别建造于公元前2686—前2160年之间。
2.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大约建于公元前6世纪。它是利用地形,运用立体造园手法,分几层平台设园。顶上设有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各层栽植树丛和花卉。远看犹如花园高悬于空中。故名。
3.希腊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
该神像为雅典著名雕刻家菲狄阿斯所作,大约建于公元前430年,像高超过9米。
4.小亚细亚以弗所的阿泰密斯神殿
公元前550年,吕底亚国王克鲁伊索斯所建,神殿长90米、宽45米,以其建筑宏伟著称。
5.小亚细亚哈利卡纳苏的摩索拉斯陵墓
摩索拉斯是公元前4世纪时的加里亚国王,陵墓由其寡妻所建。
6.地中海罗得岛上的太阳神巨像
巨像高大约30米,公元前292—公元前280年,由马其顿国王德米特里厄斯所建,毁于公元前225年的地震。
7.埃及亚历山大城法罗斯岛上的灯塔
灯塔高大约130米,公元前280年,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所建,毁于12世纪。
瓦当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屋檐前面的筒瓦的瓦头。目前发现最早的瓦当是在洛阳、临淄和燕下都等东周古城遗址出土的半圆形瓦当,也叫半瓦当。战国时,半瓦当都印有花纹,并开始出现圆瓦当。秦国的圆瓦当上饰有卷云纹图案,这是从东周王城洛阳的半瓦当上发展而来的,并为统一后的秦朝所继承,而且沿用了很长时间。在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的圆瓦当上,饰有乳钉纹地凹云纹,瓦钉为菱形花式帽。汉朝时,还盛行一种用吉祥语句“延年益寿”、“长乐未央”等组成图案的瓦当。直到南北朝时,这种瓦当才为莲花纹、兽头纹等瓦当所取代。
《玛尼全集》
又称《玛尼宝训》或《末尼全集》,是托名松赞干布口授的有关吐蕃佛教、历史和松赞干布本生传及教诫的一部著名“伏藏”(即代先圣立言)文集。相传由释迦桑布和竺托吾珠分别从大昭寺的夜叉殿和马鸣菩萨像下发掘而得。藏语为“玛尼噶崩”(ma-ni-bkav-vbam)。“玛尼”,意即“宝”;“噶崩”意为“教言总汇”。全书共5卷,分上下两集。行文全以松赞干布第一人称的语气,故又被称为《松赞干布全集》。全书除几篇佛经译文外,主要内容叙述松赞干布一生宏扬佛教的事迹。本书所记松赞干布事迹以及整个吐蕃佛教史,对后世治吐蕃历史的学者影响极大。该书中不少内容,如松赞干布出生、即位、创制藏文、建立十善法和十六条世俗法,派化身到印度迎请本尊佛像,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修建大、小昭寺等,都被写进《布敦佛教史》(1322年成书)、《红史》(1363年成书)、《西藏王统记》(1388年成书)等众多著名藏史著作中,成为建构西藏古代历史的基本素材。
莲华生大师
莲华生是西藏佛教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原为印度僧人,8世纪后半期把佛教密宗传入西藏,藏传佛教尊称他为莲华生。
他在西藏主要活动是协助赞普兴建了具有一套僧伽制度的桑耶寺,选了7名优秀藏族子弟出家为僧,这是西藏首批僧人,号称“七觉士”。他培养造就了很多佛教人才,传说其中得到密宗悉地的,有赞普和臣民二十五人,如虚空藏、佛智、遍照、玉扎宁波、智童、柱德积等人均为当时有名的译师。其著述收入《甘珠尔》及《丹珠尔》的有8种,宁玛派的密部经典由他主译的很多。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
有明一代西藏社会上出现了众多的教派。各个教派以寺院为据点,依恃僧众和信徒的拥护,树立旗帜。有些教派得到政治势力的支持抑或直接与地方势力合流,组成了政教合一的特殊体制。如,萨迦派、嘎举派众的帕竹和噶玛等,他们不仅成为把持一方的地方显贵,而且都先后受到元、明两代历朝皇帝的分封赏赐,煊赫一时。各派之间为了争夺权利,往往彼此倾轧斗争,造成人民的苦难,各派互有消长。另有些教派则以宗教活动为务,不过问世俗政治,仅依靠本派信徒的布施来维持。如,宁玛派和嘎当派等,由于在政治和经济上本身不能自立,仰仗他人鼻息,因而日见式微;还有如夏鲁、觉囊等派和嘎举派众的一些分支,则昙花一现,逐渐为其他派别所合并或自身销声匿迹。
在这种背景下,宗喀巴创立了格鲁派。该派僧侣戴黄色僧帽,又被称为“黄教”。其特点有三:第一,提倡僧人恪守戒律,不干预世俗事务,不得娶妻饮酒和从事生产劳动;第二,大力兴复寺院招收僧徒;第三,每年定期举行传招法会,讲经传法,规定学经次第,传招期间进行辩论和考试。格鲁派寺院组织严密,僧人遵循修习次第,一反此前藏传佛教僧侣或高居民众之上,妄作非为,或远离民众,行事与民生无关的两个极端,得到了群众的尊敬和拥护。
格鲁派推行一种特有的活佛转世制度。即在前一位高僧圆寂之后,由寺院上层访一位灵童迎入寺内,认为是此高僧的转世。诸转世系统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这两支,尤以前者最为重要。
宗喀巴
宗喀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本名罗桑扎巴,元朝至正十七年(1357年)10月10日生于青海湟中,卒于明朝永乐十七年(1419年)10月25日,享年63岁,藏族称“湟中”为“宗喀”,故称他为“宗喀巴”。
宗喀巴3岁拜师,7岁出家学经,16岁赴西藏求学,研究显密经论,博学显宗、密宗教义。约在1388年,宗喀巴制定其师徒戴黄色僧帽,这是革新藏传佛教并成立新教派的一个标志。1399年,宗喀巴在阿喀宗举行正月初一至十五的法会,这是他革新宗教的开端。明朝永乐七年(1409)宗喀巴在拉萨大昭寺亲自主持了有万余人参加的“大祈愿会”,俗称“传大招”或“传招法会”。法会后在拉萨东郊兴建甘丹寺。一般藏文史籍以此作为宗喀巴创立格鲁派之始。
“达赖喇嘛”称呼的由来
1419年宗喀巴圆寂,他的几位著名弟子采取一种藏传佛教所特有的活佛转世制度。宗喀巴最年轻的弟子根敦主巴,其转世是根敦嘉措,根敦嘉措的转世是索南加措。1576年索南加措受明封顺义王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达汗的邀请到青海说法。从此,格鲁派在青海的蒙古族和藏族人民中受到广泛的尊奉。1578年(明朝万历六年),俺达汗赠予索南加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的尊号,这是达赖一称的由来。
“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尊号中,“圣识一切”是汉语;“瓦齐尔”是梵文,意思是金刚菩萨;“达赖”是蒙语,意为大海;“喇嘛”是藏语,意为上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尊号的大意是:“德智广深如海无所不纳之上师”。简称“达赖喇嘛”。
此后不久,1587年(明朝万历十五年)明朝派人到蒙古敕封索南加措为“朱尔只唱”(藏语的音译,意为“金刚持”),这是达赖喇嘛最早接受中央的正式封号。自索南加措始,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统正式建立,索南加措为三世,一至二世系追加。
五世达赖喇嘛
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是西藏历史上一位著名人物,生于1617年,六岁时被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等三大寺僧众迎至哲蚌寺供养,拜四世班禅为师。1642年,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推翻了白教的噶玛地方政权,建立了噶丹颇章政权。1652年,五世达赖应邀赴北京与顺治帝会晤。1653年五世达赖返回时,顺治帝册封其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授予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15页金册和金印。五世达赖晚年专心著作。1682年圆寂于布达拉宫。为了纪念他,自1694年每年藏历2月,在拉萨举行隆重的小召法会,供养五世达赖灵塔。
“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的含义
“西天大善自在佛”和“所领天下释教”,是沿用明代分封法王旧例,“普通”、“瓦赤喇怛喇”和“达赖喇嘛”是沿用俺达汗对三世达赖的尊号。“普通”为梵文Sarvajna?的意译,也译作“圣识一切”,是对显宗大德的尊称,“瓦赤喇怛喇”为梵文Vajradhara的音译,意为“执金刚”,亦译作“金刚持”,是对密宗大德的尊称。自此,达赖喇嘛的封号和其在西藏的政教地位遂正式被确定了下来。以后历世达赖都必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成为制度;清朝对达赖喇嘛之册封,确定了清朝在西藏地方之主权关系。
“班禅”称呼的由来
“班禅”全称是:“班禅博克多额尔德尼”。这是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赠予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座主罗桑却吉坚赞的尊号。“班”是梵语“班智达”的简称,意为学识高深的学者;“禅”是藏语“大”的意思;“博克多”为蒙语,意为智勇双全;“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珍宝。全称大意为:“智能双全的珍贵大学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封五世班禅洛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赠给金册金印,正式确定了班禅额尔德尼的地位。
“金瓶掣签”制度
颁赐金瓶之前,西藏活佛转世灵童皆出自达赖、班禅亲族及世家弟子,视如世袭爵禄。六世班禅圆寂后,其弟噶玛噶举派红帽系活佛沙玛尔巴因未分得班禅财产,勾结廓尔喀军队入侵西藏,造成极大的混乱。有鉴于灵童出自一族的弊端,清朝设立了“金瓶掣签”制度。
规定:清廷颁发金本巴瓶、牙签于北京雍和宫、拉萨大昭寺内,举凡蒙藏各大活佛转世灵童,寺众所举数人,各书其名置瓶中。在拉萨者由驻藏大臣监视掣签以定。清初达赖、班禅的承袭与转世必须得到清朝册封,自此以后,达赖、班禅的转世还必须以清朝颁发的金本巴瓶掣签决定,并由驻藏大臣主持坐床。清朝掌握了确定转世灵童的大权。
“金瓶掣签”制度,可以消除达赖、班禅亲族及大世家使灵童出自一族的弊端。同时,达赖、班禅也只有在清朝直接领导下才能确定自己的身份与在宗教、政治上的权威和地位,从而巩固了清中央集权制国家对西藏的控制。
《猴子变人》壁画
白宫东大殿四周的壁画之一。讲述了西藏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相传:在遥远的古代,有一猕猴与石妖结为夫妇,生下六个猴儿。后来繁衍至五百,并得以神粮饲养,才“毛迹渐短,尾亦渐缩,更人语言,遂变为人”。
──《西藏风物志》第35页
《照镜子》壁画
白宫东大殿四周的壁画之一,说的是金城公主的故事。藏史记载:藏王赤祖德赞有太子,名觉察拉义,“容貌姣好,恍如天人”。藏王“效王祖松赞干布故事,遣使纳聘于唐,欲娶中宗之女金城公主。”唐皇问公主是否愿意前往,公主旁边有一个能示休咎的宝镜。因此虔诚叩请,拂拭镜面察之,知道此生姻缘在西藏,并见王子容貌姣好,极称其愿,应允适藏。后来王子忽薨,公主在汉藏交界处拂拭宝镜观之,见昔日容貌俊美的王子,忽然不见了。于是摔破镜子,伤心欲绝,决心“无论苦乐,仍当来藏也。”公元710年金城公主与赤祖德赞联姻,是汉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公主在藏30年,对增进两族友好,发展吐蕃经济做出了贡献。
──《西藏风物志》第35页
《赤松德赞宴前认舅》壁画
罗布林卡中的壁画之一。壁画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赤松德赞周岁时,毫不犹豫地认了唐朝来的使者为舅舅。其生母──金城公主喜出望外的生动情景。赤松德赞周岁宴前认舅:金城公主进藏一年,腹中妊有太子。正宫拉朗心生妒忌,伪言声称亦孕有王嗣太子。公主生太子赤松德赞,拉朗到公主前假装亲昵,夺走,“漫云我所生者”。公主悲伤,诸臣皆疑,选告藏王赤祖德赞。迨太子已满一岁,藏王盛开周岁之筵,邀请拉朗戚党和汉人“来会藏土”。拉朗人为了取悦于太子,携带了许多礼品。届期,齐集王宫,藏王坐于中央金宝座上,拉朗人列于右,汉人位于左。王父以满盛米酒之金杯,交与盛装丽服的太子说:“二母所生独一子,身躯虽小而灵秀,金杯满注此米酒,其自献与汝亲舅,以决孰为汝母后”。太子勉强举步而从,拉朗人拿出衣服、花蔓炫耀而呼唤,太子未听,竟越汉人之侧,付金杯与汉人,并出话说:“我赤松乃汉之甥,彼拉朗舅有何关?”公主踊跃而欢呼,遂设“广大筵宴,庆贺之”。这段故事十分动人,它形象地记述了藏汉人民间的深厚友谊。
──《西藏风物志》第44页
3.学术观点
关于长城与民族关系的研究
史学界谈中国北方民族关系的论著很多,其中涉及长城与民族关系的文章主要有两种观点:
1.防线说。这派学者认为秦、汉、明长城是阻挡北方游牧族南下的一道防线。如早在1959年,姚从吾先生在其《东北史论丛·代序》(台北正中书局出版)中曾说:“因此,长城、黄河与长江,也确实形成了国史上三道防御线,我们称之为儒教大同文化的三大保障。”杨运新先生等在《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中认为明代修长城属“筑边墙退守关内等消极防御政策”等。
2.融合说。持这派观点的学者认为“长城对南北各民族的阻遏或限制只能是一时的,次要的;而往来和交流不仅是持久的,主要的,而且是源远流长,与日俱增的”(舒振邦:《前汉时期长城内外的民族关系》内蒙古师大学报·汉文哲社版1988年第4期)。持融合说论述最全面的是李凤山先生,他在《长城──中国民族融合的历史纽带》(《长城学刊》1991年第2期)一文中分析论证了“以这条长城为中心,南北各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东西数千公里的广阔地带”即长城带的民族融合过程,得出了“长城带民族融合的规模之大,历史之长久,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中国各民族在这条巨大纽带上获得了新生,成为创造中国文化和文明的新的起点”的结论。此外,李凤山的《长城与民族》、董耀会的《对长城研究中民族问题的认识》二篇文章也颇有影响。
关于佛教传入西藏的时间
佛教何时传入西藏,由于没有完整的文献可考,故有很多的传说。最早的传说是,佛教在阿育王后约公元前137年即已传入了西藏,并在伊兰山麓建有佛寺,但不幸很早就毁废了。流行的传说是,在东晋时期,松赞干布前五代托托日年赞(公元317年,《唐书》称陀土度)时,有五位印度僧人被聘为王师。当然,这些都是宗教的传说故事,实际上佛教开始在西藏传播,并非起自民间,而是靠吐蕃王室的提倡。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执政时期,西藏正式被统一,并且创立了统一的藏文字,为了加强和稳固统一的政权,松赞干布对佛教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及支持,先后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唐朝文成公主。二位公主皆来自佛教盛行的国家,她们在进藏的同时,带来了大批的佛经和佛像。期间从内地及西域陆续来了一批佛教僧人传播佛法。
关于唐代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性质
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曾实行过和亲政策,汉唐两朝还留下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的佳话。昭君和文成公主的远嫁对其政权的稳定、民族关系的缓和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有学者认为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在性质上与前朝相似,即是当时统治者为了巩固本国发展,稳定边疆安定,迫于外族武力下而采取的一种被动性的政策。但实际上,通过汉唐和亲政策产生的现实基础、思想观念以及相关治国方针的对比,我们看到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比汉代更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和进步性。
4.图画说明
《内蒙古呼和浩特北的战国赵长城遗址》
战国时赵国北长城的遗址。该长城途经呼和浩特,是赵武灵王破林胡、楼烦,开拓燕、代、云中、九原四郡之后为防边而建,城墙由土石夯筑而成。
《甘肃临洮城西的秦始皇长城遗址》
秦始皇长城最西端的现存遗址。此处长城遗迹为夯土碎石墙壁。图中虽是历经沧桑的残墙断垣,却曾是中原王朝强大的象征,这隆起的夯土像是中原王朝的脊梁,仿佛无声地诉说历史的辛劳与辉煌。
《甘肃玉门关的汉长城》
此图中的甘肃玉门关汉长城别具风格,系用流沙、碎石和芦苇、红柳垒砌而成。玉门关地近沙漠,这种建材与建法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一致,体现了万里长城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建筑原则,芦苇、红柳还具有抗风蚀的功能。
《北京慕田峪长城敌台》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怀柔县三渡河乡辛营村东北侧,距北京市区70公里。早在战国燕昭王时,已在此建城,其址已无考。明初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亲自督建了慕田峪长城。戚继光任蓟州总兵时,谭纶、戚继光重修山海关到镇边关的长城,在千余公里的长城中建成敌楼1 007座,慕田峪长城是其中施工精细、造型别致的一段,本图是慕田峪明长城敌楼照片,从图中反映出的情况看属三眼楼,是用于御敌、驻兵和贮存粮食武器的空心敌楼。
《山海关老龙头》
明万里长城入海处。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老龙头长城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由明将戚继光、吴惟忠监修,清康熙七年(1668年)重修。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原入海石城等损毁严重,靖卤台坍毁。1987年由国家和当地有关部门修复,现为著名旅游区。老龙头长城全貌从入海石城起,包括靖卤台、南海口关、澄海楼、宁海城和滨海长城等6部分,是一组雄伟的军事建筑群。本图照片主要展现了其中形成半岛伸入渤海的入海石城、靖卤台等俊秀景观。
《甘肃玉门关汉代烽燧》
汉代河西长城军情报警墩台遗迹。图中烽燧呈底宽上窄方柱形。汉代甘肃河西地区烽隧一般是用土(土坯)垒砌而成,间或用石块与土混合垒砌,外涂草泥,与本图情况大致相符。汉代烽燧最高者可达10米多,大约3公里左右有一烽燧。
《山西雁门关长城城门砖雕》
雁门关位于山西代县西北20公里处,为内长城重要关口,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此图为明代雁门关长城残存城门口上部的照片,城门口上精美的砖雕清晰可见,这些门砖与瓦当上雕有工艺精湛的莲花等图案,表现出万里长城浓厚的艺术风采。
《北京居庸关长城云台石刻》
居庸关位于北京西北50多公里处,为明长城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关城中的著名景观云台建于元代,由汉白玉砌成,它是元代皇帝过往驻跸所敕建的大宝相永明寺喇嘛“塔座”。座上曾建有三座石塔,称过街塔,毁于元末明初,目前仅存一座石台。云台劵门四隅雕有用石块拼接成的非常精美的四大天王像和梵、藏、蒙、西夏、维吾尔、汉等六种文字撰写的经文,在中国古代雕刻中极为少见,是极珍贵的文物资料。本图是劵门内四大天王像之一。云台建筑及雕刻为居庸关长城增添了文化内涵,也进一步说明万里长城是座伟大的艺术宝藏。
富丽堂皇的白宫
布达拉宫海拔3 700多米,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东西长420米,红供居中,白宫从东、南、西三面环绕红宫。布达拉宫共有佛堂、经堂、灵塔殿、习经室15 000多间(按西藏建筑计算办法以柱计算)。
红宫圣观音殿内供奉的松赞干布本尊──自在观世音佛
该佛像藏语称为“帕巴·洛给夏然”,即自在观世音佛。此佛像的来历有一段故事。传说松赞干布修建布达拉宫时,派自己的化身寻找自己所依的本尊佛像。松赞干布的化身在天竺、尼泊尔见到一个大森林,十方放射光芒,知道王之本尊“将从此而出”,即以斧伐橝,迎出瓦底(满意)、乌康(顶阁)、甲马利(彩金)、圣喀萨巴里(洛给夏然,观自在)四尊佛像。洛给夏然声称:“我将往西藏有雪邦内,为藏王松赞干布本尊。”由于这个神话般的传说,使得这尊佛像身价百倍,说它威力无比,保佑着雪域的安宁和幸福,深得教徒们的信仰。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奉为布达拉宫的主要供奉。
美丽庄严的大昭寺
大昭寺是西藏最早的寺院,位于布达拉宫的东南,今拉萨旧城中心。647年松赞干布为了安置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带来的两尊佛像,建立了这座寺院。初建时,只有八间殿堂,称为“惹萨”。9世纪时改称“大昭寺”,意为“存放经书的大殿”。17世纪时,五世达赖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最终形成现在的宏大规模。
景色优美的湖心亭
湖心宫是罗布林卡中最美的风景区,堪称“园中之园”。湖心亭系水榭建筑,有桥通达东西两岸,是休息会客的地方。过去每逢藏历节日,达赖都在这里宴请僧俗官员。
5.参考书目
罗哲文著《长城》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刘金柱著《万里长城》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
张立辉著《山海关长城》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曹云忠、席本森、朱彦武、史友仁编著《中华名关》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
董耀会著《长城万里行》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
袁仲一著《秦兵马俑坑》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版
《帝国的辉煌》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
藏族简史编写组主编《藏族简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西藏风物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杜飞豹主编《中国旅游指南》中国旅游出版社1996年版
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版
罗哲文《罗布林卡:藏汉合璧的雪域园林》,载《中国西藏》200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