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一电科技:经济学之旅——幸福航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4:37:27
经济学之旅——幸福航程
作者:brave_alaxe 提交日期:2008-1-11  今天是周末,我和往常一样,在星巴克里享受着下午时光,这里有柔和的灯光,面带微笑的服务生和穿着时尚的男男女女们。最近对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我们的生活,汽车上、地铁里、餐馆里到处是谈论基金、股票的人们,在书市、报亭也不例外,凡是与投资、金融有关的书,似乎一夜之间就多了很多,每个人都能说一些关于经济的名词。一心想成为有钱人,这大概是社会中每个人的真实想法。因为除非你疯了,否则没有人想过贫穷的生活,有了钱,你可以用名牌时装打造你自己,可以和女友去马尔代夫感受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神秘的经济学
  但对钱的兴奋轻而易举的就扼杀了我们对“爱”,“友情”的渴望,而且真正当财富到来的时候,我们却总是失之交臂。目前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多做功课,让钱追你而来,这里的功课就是经济学,因为英国文豪肖伯纳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
  通俗的说,经济学更是一门帮助你思考的学问,它有助于你作出更好的个人决策,因为,从你每天早上醒来的一刻到你每天晚上睡下的一刻,你的生活充满了选择。……例如对于准备上学得学生,利用机会成本你知道高中毕业时应该选择读大学还是读中专,成本收益分析会告诉你该出国还是在国内读大学,边际效用理论能帮你分析出该读几年,比较优势理论则能帮你决定读什么专业并如何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工作。
  最直观的也是最密切的就是与钱有关的各种经济决策,经济学能帮助你成为一个最好的消费者,可以让你在商场、超市中清醒的根据自己的意愿消费。宏观经济和金融学知识则能帮助你在股票、基金投资中提高获胜的概率。即使这些你都不关心,作为合格的公民,在你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原理之后,你就能够对政府赤字、税收、自由贸易、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等问题作出判断。知道了这些,你就明白了为什么经济学是西方大学里听众最多的选修课。
  希望在读了我写的东西之后,你们可以走进超市,发现各种促销手段其实都是诱使你多花钱的花招;搜集一下最近的报纸,会发现经济新闻比娱乐新闻更有看头;无论是投资股票、基金还是不动产,你都会更加游刃有余。
  当然,经济学并不是教你一套可以立竿见影的致富术,那是骗人术。而是教会你如何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并且一定能让你更聪明,没有一个学科能像经济学那样,能够充分解释如此广泛的人类行为。经济学就象一张指路图,它设想了现实中的许多细节,却使你更清楚自己要去的地方。   经济学之旅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了解经济的文章,那我要恭喜你,你不必像我一样历尽千辛万苦才明白这些原本很简单的道理,我本想推荐一部经济学的著作给你,但令人费解的是,几乎每一本经济学书籍都充满了晦涩的语言、繁琐的公式和复杂的图表让我这个初学者望而却步,与其阅读这些著作损伤的脑细胞,还不如看看《越狱》之类的电视剧或陪女友散步喝咖啡更现实。
  这里包括了我在经济学学习过程中搜集的故事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即使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学,你也大可放心,只要你有一颗好奇心就能够读懂本书。即使工作一天你已经很疲倦了,我还是希望能够抽出一小会儿时间来阅读,放心吧!
  如果你还不相信,那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
  即任何商品的各种需求弹性之总和都为零。要彻底的证明这个结论需要涉及高等数学中的偏微分计算,即使经济学的学生也要到了很高的年级才能明白如何证明,但其实它的经济学解释并不复杂。这个重要的事实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从其绝对值上看,等于该商品的收入弹性及其与其他各种商品之间的交叉弹性之和。或许这样专业的描述您还是搞不清楚,下面我再用更简单的语言说就是:比如我们面对的商品只有服装和皮鞋两种,如果皮鞋价格下降10%,会有20%人多买皮鞋,那么根据上面的公式,多出20%的上升幅度可看成是,在皮鞋价格不变时,服装价格上涨10%,同时我们收入提高10%的情况下,皮鞋需求量的增加结果。皮鞋价格的下降,在消费者眼中就等同于服装价格的提高,这其实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经济学道理。
  把那些复杂的公式、烦人的曲线统统抛掉,并尽量把一些极其重要的又难懂的概念掰开揉碎给你,并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编织起来,这就是我要做的。因为经济学就是一门由简单的常识加上复杂得术语包装起来的学问,每个人都会从经济学本身中发现很多乐趣,在这里我将通过交通、购物、战争、博弈、爱情、婚姻、法律这些生活要素来解释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并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训练你的知觉、想象、推理、同情和谨慎的能力,我相信当你读完这本书,你就能够理解每个面包从烤箱出来的原因,每笔交易的金额,可已将一个个单独的现象联系起来,学会用边际成本、需求弹性这样的核心概念,并用来解释、指导我们的生活。还有就是我会为你介绍一些传奇般的经济学家和人们津津乐道的经济学故事,因为这些也会激发我们阅读的兴趣。
  不过,您大可将它作为侦探故事或者小说来阅读,因为学习经济学的过程,就如同一次惊心动魄的航海,或许这种惊心动魄的经历你一生中只有一次。
  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开始这次追求幸福的航程吧!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1 15:12:33 
    幸福的起点
  关于幸福,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关于幸福的定义,数以千计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用他们的智慧为幸福著书立传,有人说幸福是穷人的面包,有人说它是情人的红唇,基督山伯爵说它是复仇,裴多菲说它是自由。
  但无论怎样,幸福就是满足你的欲望!
  因此在经济学中,对于幸福(wellbeing)、快乐(happiness)、效用(utility)、偏好(preference)这些人类感知的描述,就成为我们理性思考问题的基础。而经济学中的诸多分析也是这样建立的,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欲望我们要求利益最大,为了消除心理的影响我们提出福利,为了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我们提出经济的外部性,为了满足人类取胜的私欲便应运而生了林林总总的博弈……
  第一个能够理性思考人类欲望,并将快乐和痛苦量化的人是边沁,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吧,虽然在经济学中,他不如斯密,凯恩斯那样如雷贯耳,但他是第一个将苦与乐量化的人,并大大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我们第一个提到的人是边沁,其实他应该是个法学家,英国功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他对经济学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功利主义的效用度量观点无疑是经济学最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边沁最伟大的创举是认为痛苦与快乐的数量可以衡量。
  边沁认为,苦乐量与各人所受到的不同刺激成正比,而同各人的感觉成正比。因为影响人的感觉的因素很多,包括生理、心理、风俗习惯和天文地理等等,所以,同一刺激引起的苦乐量往往因人而异;不过,货币通常是衡量苦乐量的最准确的尺度。边沁死后将所有的遗产都捐献给了伦敦的大学学院,并以此换得了其后人的董事会出席权,这似乎就是他对效用最好的解释。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增加财富就是增加幸福(当然在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已定的情况下),可以买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去海外旅游。根据最近一次美国经济学会论文《钱,能买到幸福吗?》研究成果:钱不但能使人们得到幸福,还能有效地缓解生活的压力。不过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承诺:不贪得无厌。于是经济学家说:财富是满足欲望的灵药和付出努力的结果。
  后来萨缪尔森提出了幸福=效用/欲望的幸福方程,其中效用就是对幸福、快乐、满足或类似情感的旧统称。但这个公式常常让我们对于幸福可望却不可及,经济学是理性的,可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钞票的多少,职位的高低,使得欲望也大不相同,再深入讨论的话,就要将生活水平、认知程度等等一系列的社会学名词加入进来。
  效用模型我们就能解释很多实际的问题,我的父亲就非常难于理解歌星们一场表演,短短的二十分钟演出就能获取数十万的出场费,而京剧、昆曲演员一年收入也不过几万,难道效用真的就差别如此大吗?   什么是效用?
  所谓效用,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若干种商品后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商品之所以能让消费者感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是因为商品具有一定的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商品的效用,实际上就是消费者主观感受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人而异。 不同消费者在消费了同等数量的同一商品后,所取得的效用是不同的,各个有各人的感受。例如,对于喜欢吃米饭的人来说,吃完四两米饭后会感到很满足,而对于不喜欢吃米饭的人来说,吃完后会感到不满足。效用还因时因地而定,不同时刻不同环境下同一消费者消费同等数量的同一商品,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例如,“酒逢知己千杯少”就是说在愉快的环境中借酒可助兴和使人感到满足,反之 “雪中送碳”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效用作为自我感受,可以进行自我比较,即同一人对自己消费不同(数量或种类的)商品后所感到的满足程度可以进行比较,对自己在不同时刻或环境下消费商品后所取得的效用可以进行比较。但是,不同消费者消费商品后所取得的效用不能进行比较。各个人的喜好及对满足程度的主观评价原则都会不同,因此效用不能在消费者之间进行比较,即不能进行相互比较。
  效用可自我比较,意味着消费者对各种可行消费方案总可以排出个好坏次序,即不论他能否说出满足程度到底有多少,但总可以说出“这种消费比那种消费更好一些或较差一些或没有什么差异”,这便是序数效用论的观点。。消费者对消费方案作出的这种评价和比较,就是消费者的偏好。当然,这种评价不具有基数效用那样的绝对意义。
  读了下面的故事,你就会知道效用的差别会有多大。   不龟手之药
  《庄子 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
  故事大意是: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虽然这个故事被多处引用,但总是被用它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同样的资源用以不同的地方,其效用的差别就非常大。百姓家中一幅不龟手的药方,在百姓家中就是普通的药膏,可能有人会拿它来做护手霜,可能有人会拿它申请专利,但能用它获得封赏,成为诸侯,却是它最大的价值。就如同有人说过的,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但很多时候,垃圾的价值也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就像李嘉图的价值悖论。   价值悖论
  两百多年前,人们最初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即劳动价值论,根据这个理论,劳动的价值(工资)是一定社会中为维持工人生活并延续其后代通常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决定的,而利润则决定于工资。但在所有这些分析中,看不到供给与需求的作用,一切都是某种神秘的因素所决定的。提出该理论的李嘉图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种价值理论的内在矛盾,他自己曾经犯过嘀咕:“我不能克服这样的困难:在地窖里贮藏了三四年的酒,或最初在劳动方面花费了也许还不到2先令,后来却值100镑的橡树。”
  后来人们称为价值悖论:水比宝石有用的多,但也便宜的多,按道理水的价值要比宝石重要的多,因为离开水我们将无法生活,但是水的边际价值却比宝石小的多,而且获得水的方式很简单,但宝石只有在极少数最有价值的地方才能使用,价格等于边际价值,因此得到宝石要比水花费更多的钱。
  到了1870年代,边际主义兴起,经济学家才能够解答这一问题。答案很简单:价值只能来自个体消费者的主观评估。我可能花了30年时间研究一种东西,但拿到市场上却没有一个消费者问津,那么,它就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不管我就这上面投入了多少劳动。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是消费者评估的结果,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是由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评估和欲望之水平和强度所决定的。
  效用对于经济学真正的贡献还在于基于边沁效用度量而建立的效用递减法则,这将在后面详细说明,不过关于幸福的价值依旧是经济学们苦苦思索的的永恒命题。经济是分析人类行为的科学,而幸福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从追求幸福出发建立的效用理论却是经济学这座擎天大厦中坚实的支柱。   人都是理性的吗?
  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理学家首先假设了完全的真空以及无摩擦的飞机,最终结果是改进了飞机的性能,虽然很多假设最初只是一种虚构,但这样虚构的实用性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证明了。在经济学中也不例外,经济学家们所提出的一系列假设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理性假设:
  人人都有自己的目标,而且还会主动选择正确的方式以实现这些目标。
  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人是自利的,并能做出理性决策。所有人的行为都是经过选择的,并且做事情时会追求实现效用最大化。
  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动物的自利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而且自私和自利是同一个意思,但在人类社会中,利益的内容更加宽泛,虽然理论说明什么是自私与自利会很困难,但实验验证却很容易,就像张五常说得那样干脆,你将一张100元的人民币放在街上,1小时后你看看是不是还在那里?
  当然自利或自私的行为只是人类自身追求幸福的途径,这一点似乎还是比较容易理解。
  经济学家们更重要的假设是: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判断选择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懂得在工资一定得情况下,让自己的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即人们的理性都是正确的。
  但随着心理学家在经济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渐渐发现我们的理性都是有限的。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卡尼曼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人们在作决策时,往往不是严格的估计正确的收益,而是比较容易和快速的评价它的优劣。正是他的工作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也为此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卡尼曼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假设美国正在为预防一种流行病的爆发作准备,预计会有600人死亡,为此有一个方案采用两种不同的描述,那么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描述一:现在有种方案,方案A,可以救活200人;方案B有1/3的可能救活600人,2/3的可能一个也就不活。实证结果是:人们不愿意冒风险,更愿意选择方案A。
  描述二:现在有种方案,方案C,会使400人死亡,而方案D有1/3的可能性无人死亡,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死亡是一种失去,人们更愿意去冒险,选择方案D。
  事实上,救活200人就是死亡400人,不同的描述方法只是改变了参照点,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在投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收益和风险常常决定了人们所采用的策略,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其实人们在面对同样的收益和风险是,所作的判断未必是理性的。塞勒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描述一:假设你得了一种病,有1/10000的可能性会猝死,现在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把死亡的可能降低为0,你是否愿意买这种药?
  描述二:假设你很健康,突然有医药公司想找一些人测试他们的新药,但这种药会有1/10000的可能性突然死亡,那么你会要求医药公司出多少钱来补偿呢?
  在这个实验的参与者中,很多人会说愿意用几百块钱来买药,但即便是几万元他们也不愿参加这样的“死亡”实验,在健康的情况下增加死亡的概率对他们而言是难以接受的损失,显然人们对于死亡的补偿远大于他们为治病所支付的钱。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风险规避型的,他们希望获得收益,但对于风险他们更为担心,并且,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是的痛苦要远远超过获得时的快乐。   选择并非越多越好
  人们往往有个直观的感觉,人们喜欢有更多的选择而作出购买的决定。但市场研究的结果却得出相反的结论:随着选择数量的增加,人们开始感到难以招架,同时感到做出错误决定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促使他们不愿做出任何决定。或者说,选择过多降低了购买的满意度,让消费者更加焦虑、更加不能从购买过程中获取快乐。
  心理学家同样发现,就连经验丰富的消费者最终也常常会后悔他们的精心选择。虽然比起毫无选择,我们还是偏爱有所选择,但选择太多,使我们的快乐随着选择数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少。最终,研究结果表明,每种型号的产品提供3种选择已完全足够了,而任何产品提供7种以上的选择都会产生反效果。
  宜家提供的选择,除同类商品的多个款式、型号外,更多在于可以选择的商品种类的极大丰富。这同样会妨碍消费者的最终决策,因为作为家居产品,很多商品在某些功能和使用情境上都存在着一定替代性或排斥性,这都增加了消费者的决策复杂性和风险性。
  宜家压缩商品目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减少了产品的全景展示效果图等方式完成的,但最终无可避免将大量减少可供选择商品的数量,至少从目录上看是这样的。从目录的最终表现上,在减少可供选择的商品的同时,将使那些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和购买的产品更加突出,也更容易得到和吸引目标消费者的注意。事实上,结果和我们预计的差不多,总体上增加了消费者在宜家的购买量。   视觉误区
  同样的道理,相等数额的钱在同一个消费者的心理是不同的,工资挣来的100元和彩票赢来的,对于消费者应该是一样的,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一般而言,信息苦苦挣来的钱会舍不得花,而意外之财却很快就花掉了。这就是芝加哥大学萨勒所说的“心理帐户”。
  奚恺元,出生于上海后旅美求学,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人们第一次认识他是从卡尼曼的诺贝尔授奖仪式上开始的,卡尼曼介绍了奚教授那个著名的冰淇淋实验:
  现在有两杯哈根达斯冰淇淋,一杯A有7盎司,装在5盎司的杯子里,看上去快要溢出来;另一杯冰淇淋B是8盎司,装在10盎司的杯子里,看上去还没装满,你愿意为那一杯付钱呢?
  如果人们喜欢冰淇淋,那么8盎司要多于7盎司;如果人们喜欢杯子,那么10盎司的也要比7盎司的大。可是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反而会为少量的冰淇淋付更多的钱。
  这也契合了卡尼曼等心理学家所描述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作决策时,并不是考虑一个物品的真实价值,而是用某种比较评价的线索来判断。比如在冰淇淋实验中,人们是根据冰淇淋满不满来进行判断的。实际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麦当劳的蛋桶冰淇淋,肯德基的薯条等等,聪明的商家总是利用人们的心理,制造出看上去很美的效果。
  同样人们对完整性也是有心理偏好的,家具店正在清仓甩卖,你看到一套餐具,8个菜碟,8个汤碗,8个点心碟,共24件,完好无损,另外一套共有40件餐具,其中24件和前一套完全一样并且完好无损,但另外8个杯子和8个茶托分别有个杯子和7个茶托已经破损了,你愿意分别为这两套餐具支付多少钱呢?
  实验的结果似乎很令人吃惊:第一套33美元,而第二套仅有24美元,虽然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个好杯子和1个茶托,但人们支付的钱却少了。24和33,这是不容易比较的结果,但完好和破损的却是容易分辨的,人们还是习惯依据比较容易判断的线索作决定。   阿莱悖论
  一系列现象都涉及人们在面临风险时人们所作的决策,根据理性假设,认为人们在面临风险时是追求期望效用极大化的,但事实上人们对预期结果的判断也常常自相矛盾,1953年,阿莱就通过一系列可控试验,提出了著名的阿莱悖论(Allais paradox):
  现有四种彩票:A、B、C、D,每种彩票的收益和获奖可能分别是:
  彩票A:稳赢100元;
  彩票B:中500元的可能是0.1,中100元的可能是0.89,还有0.01可能不中奖。
  彩票C:中100元的可能是0.11,不中奖的可能是0.89;
  彩票D:中500元的可能使0.1,不中奖的可能是0.9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人都认为A优于B而且D优于C,即偏好于 而非 ,偏好于 而非 。
  这可能是因为 与 相比,购买彩票 可稳稳当当地得到100元奖金,而购买彩票 虽然以极大的可能性得到100元奖金和以较小的可能性得到500元的更高奖金,但同时还冒有一文不得的风险。既然购买B最可能得到的奖金仍是100元,因此B没有A好,或者说A比B好。
  对于彩票C和D来讲,购买D获得500元高额奖金的可能性仅比购买C获得100元低额奖金的可能性小1%,而且500元与100元之间的差额不算小,因此购买D比购买C要好。
  但数学家们可以严格证明:“彩票A优于彩票B”和“彩票C优于彩票D”是等价的,也就是选择A的人应该会选择C,而结果人们做出了自相矛盾的选择。阿莱悖论说明,实际中人们往往并不是按预期效用大小来对风险行为进行评价的。因此,预期效用理论也有不切实际的地方和时候。
  我们似乎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什么人们会不辞辛苦,跑到一家僻远的小杂铺店里,在一件价码很小的货物上为省几块钱而锱铢必争,但对距离同样远的一家超市提供的金额相同的几元钱的打折却无动于衷?
  别做正常的傻瓜,我们这些“正常”的决策者往往做着 “傻瓜”的决策,而自己还蒙在鼓里。不过在学习了经济学之后,希望我们这些“傻瓜”们能“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
  好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聪明的,不信,一张小小的打折券就能证明。   一张小小的打折券
  每天下午在办公室,总有一段时间是固定喝茶,看报纸的时间,倒不是因为我偷懒,这已经是我的习惯,国外叫做Coffee Break,这时我总会翻翻当天的报纸,看看又有哪些新开楼盘,或者是体育新闻和股票行情,但我是会发现,诸如麦当劳、达美乐都会在报纸中夹带着它们的优惠券,当我发现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有同事小心翼翼的将它们剪下据为己有。
  我一方面痛恨嫉妒那些眼疾手快的同事,一边佩服的麦当劳、达美乐聪明,因为这小小的优惠券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不过我更喜欢必胜客,所以经常去网上下载必胜客的电子优惠券,这经常能让我节省不少钱呢。
  别小看这一张小小的优惠券。虽然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优惠券的用法:那些和我有共同爱好的人仅仅花费时间,从杂志上剪下优惠券,或以某些其他方式获得该券时,注意收集和保存起来,完整的保存好并携带至食品零售网点,然后在付款台对特定的物品购买时兑现折价。
  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优惠券都是减价优惠券,只有傻子才打算用涨价优惠券,不要笑,后面你会发现我们有时候确实被当作傻子。
  所有我们为了减价这个目的,都需要花费时间或者精力的,对于我们这样比较贫穷的人,我们对待货币的态度更谨慎,因为我们是“一分钱当两分钱花”的人,经济学上称我们是相对更大弹性需求者的代理人,优惠券可以使我们支付较少的货币。而较为富裕的顾客习惯挥金如土,需求弹性相对较弱,往往不愿被减价优惠券所烦扰,因而也根本不会得到折扣价。
  在经济学原理中,“需求弹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地位就如同生物学中的DNA一样,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这么重要的概念当然要在下一节讲~~~~~~~~~   需求弹性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基人。当代经济学的创立者,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的奠基人,剑桥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按照马歇尔的解释,当价格下跌时,商品需求数量增加多少是不一的,当价格上升时,商品需求数量减少多少也是不一的。需求变动比价格变动小,就是需求弹性小;反之则需求弹性大,如两者相等,则需求弹性均匀。换句话说,所谓需求弹性,不过是指需求与价格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大小而言。需求弹性的大小取决于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增加的多少、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多少。就是说,当汉堡和Pizza的价格下降时,原来那些想吃方便面或米粉的“穷人”,会希望改变口味,尝试它们过去觉得贵的食物,这时候就会带来产品销量的增加。
  一般来说,越是奢侈品、替代品越多、在家庭支出所占比例大的物品,需求弹性越大,总收益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总之,影像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生活必需品,替代产品少,在家庭支出所占比例小,需求缺乏弹性,例如食盐,食物,书报等。
  需求弹性是经济学中使用极广的概念,它对解释现实中很多现象和指导我们理性决策极为有用,歧视价格就是最著名的应用。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基人。当代经济学的创立者,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的奠基人,剑桥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2 9:51:04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相关,富有弹性的物品降价带来需求量的增多,从而降价可以增加总收益。为了把商品卖给更多的人,商人们提出根据顾客的需求弹性这种做法叫作“价格歧视”。
  在经济学家眼中,同样的货品,同样的成本,以不同价格出售,叫作价格分歧(Price Discrimination ),这是经济学上的一个热门题目。价格歧视是对同一种物品或劳务在同一时间里向不同消费者收不同的价格,即对富人多收钱,而对穷人少收钱。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用打折券促销呢?  当然不是的,首先只有那些富有需求弹性的商品适合价格歧视,而像粮食、报纸这样的商品很少会降价。
  而且所有的信息都不是免费的,信息的成本涉及到信息经济学内容,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信息必须是足够便宜,不需要花太多力气就可以得到的,因为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就在于时间和货币的选择,富人的时间估价相对较高,穷人往往有大把的时间,就像韩晓歌儿唱得那样:“我想去桂林,有钱的时候我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
  让我们进一步思考,打折券在人和时候都能够使用吗?答案很明显,每张优惠券几乎都有复杂的使用说明,分别限定了时间、地点、次数和使用要求等等,几乎所有的忧惠券在一次性购买大批量商品的时候下是不能使用的。
  不光是这些快速食品连锁店采用这样的方式,在英国很多超市里,超市在获得你允许的情况下,会收集你的购物信息,并针对性的为你提供打折券,但这种策略通常并不完美,尽管客户可以获得优惠,这也世界第一大公司沃尔玛成功的秘诀,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估计,沃尔玛的地价经营模式,每年能为它再全世界1.4亿顾客节省120亿美元。   机票的折扣也是个明显的例子,通常公务出差的人不在乎航班的时间和价格,只考虑飞行时间的合适性,他们是缺乏弹性的富人,而那些旅游者和学生往往对时间要求不严,但他们会选择价格最低的航班,他们被航空公司视为穷人,即富有弹性的,这时候很多公司就会推出特价机票来吸引他们。中国留学生朱兆瑞就是其中之一,从巴黎飞往伦敦的正常票价是181英镑,他通过仔细搜寻报纸信息,结果卖到的机票只需6.3英镑,在他所写的《3000美金,我周游了世界》里,他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打折信息,其中最最便宜的机票是一张布鲁塞尔飞到伦敦的航班,仅需0.01欧元,仅合人民币8分钱。
  不过不是每家航空公司的1元机票都能奏效的,陈志飞在互联网上闲逛的时候,突然发现春秋航空竟然在上海飞济南的航线上推出只卖1元的飞机票,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网上支付了一元钱,没想到的是竟然买到了。
  然而也是这1元机票,济南市物价局开出的一张15万的罚单,这张罚单不仅让济南市民告别了低到一元的廉价机票,同时也导致春秋航空退出了上海到济南的航线。当然,这些涉及更多得体制和行业管理的问题,但这种至少这种超低价机票的航空运营模式,,即廉价航空的确吸引了足够的眼球,当然这并不是航空业的首创,手机、家电等众多行业早就用的得心应手。
  当然,这样的机票并不会使航空公司破产,因为不是每张机票都会打相同的折扣,这其中的奥秘在下一节将会揭晓,但商家的确利用这种手段招揽了客户,其实商家的鬼把戏还不止这些。   商家的鬼把戏
  商家不仅仅向穷人发过减价券,也的确向富人们发过涨价券,这不是什么骇人听闻的怪事:亚马逊就曾经通过给客户电脑上装一个叫做“cookie”的追踪文件,为每位客户设定一个身份,以此来根据每位客户的记录来调整其商品的价格,结果两位读者买同样的书,价格却不同,依据就是他们之前的购买倾向,但很快客户知道后纷纷抗议,最后亚马逊也不得不停止这样做。
  不止如此,打折券是为了让更多的穷人消费,相对而言就伤害了“富人”的利益,为此富人就必须得到补偿,补偿的结果就是让穷人们得到相对较差的产品,这一招虽不高明,但却在商业社会中却屡试不爽。
  在超市中,经常能看到所谓的超值系列产品,无论是酸奶还是面包,其外观设计都是非常粗糙,聘用优秀的设计师,印刷更吸引人的标识本不是什么难事,而且也不需要花多少钱,但之所以这样设计,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让愿意多付钱的客户望而却步,阻止他们去买便宜的产品。
  在英国火车的普通车厢里没有桌子,这根本就不合理,但事实就是如此,原因只有一个:如果普通车厢里舒服,那么头等车厢潜在的顾客看到这种情形后,他们会选择购买便宜的车票,所以普通车厢的乘客必须受这份罪。
  更令人吃惊的例子来自于IT产业,IBM公司之前的低档激光打印机“LaserWriter E”系列完全相同——只是在便宜产品里加入一块芯片,让它的速度慢下来,IBM要对打印机进行价格定位,最有效的方式是设计并大规模生产一种打印机,然后将他们以两种价格卖出去。Intel也曾玩过同样的把戏,他们也以不同价格销售两款非常相似的芯片,但实际上低性能的芯片真实生产成本更高,需要将高级芯片拿过来,然后额外作协工作,并将一些功能作废,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所谓专业版、企业版、豪华版、家庭版等等。
  同样一本图书,发行商会先出版高价的精装本,然后出现比较便宜的平装本,精装本的目的是为了那些急于了解书中的内容,而对价格不敏感的富人,而简装本则可以给更多的人看到。
  这里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穷人们使用打折券,无论是剪下消费券还是忍受经济舱,都是为了享受更低的价格,这说明他们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市场的价格是有差异的,经济学家们称之消费者剩余,这同样是一个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为了揭示这个经济学概念的秘密,首先还是随我来到荷兰的阿斯米尔,这里曾经举办过奇特的郁金香鳞茎拍卖会。  在传统的拍卖会上,拍卖人会从很低的价格开始叫价,竟拍人总是迫不及待的竞价——价格不断上涨,直到最后一个人出价, 但在荷兰阿斯米尔的拍卖更加奇特,整个程序恰恰相反。最初的价格,被标在宛如大钟的表盘上,盘面上的数字代表的不是时间,而是价格,指针有规律的向较低的价格移动——直到有一个购买者按下按钮,停止了大钟,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投到了这件商品。
  在这样的拍卖会上,每个竞拍者都要做出同样的分析:出手太早,你会觉得有些不值,但要继续沉着等待,有可能被那些虎视眈眈的顾客抢走而抱憾。当地的管理人员凭着直觉设计的策略,但在经济学家眼中确实天才的设计。其中的经济学原理正是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实际数量之差。如果消费者努力的使他的剩余最大化,同样也将冒着彻底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
  消费者剩余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一个在前面的例子里,我们有咖啡、汉堡这样的例子说明,消费者在对待产品时是不同的,而价格的高低将决定我们的需求,同时是否购买也与我们心中的标准有关,即消费者剩余,那么所有的商品都是这样的吗?价格仅仅在市场上就这么简单?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3 9:40:40 
    谢谢g0000、lawyerskd
  其实我发贴的目的也是为了把经济学的思想告诉大家!
  这里的文章一半是我写的一半是我整理的,我原本设计的目录包括:
  0,为什么要学经济学
  1、幸福的价值
  2、人真的理性吗
  3、需求弹性
  4、供给与需求
  5、关于成本
  6、经营那点事
  7、看不见的手
  8、边际分析
  9、比较优势
  10、致命的均衡
  11、垄断与竞争
  12、效率与公平
  13、博弈经济学
  14、信息经济学
  15、产权与制度
  16、经济学外部性
  17、投资经济学
  18、宏观经济学
  在这里我想把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还有一些MBA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比如商品定价策略都写出来,但是感觉好像大家的反映不明显,好像没人会对熊彼特、凯恩斯、纳什这样的传奇经济学家故事感兴趣吗?
  
  天涯经管真得实用到这种地步吗?   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在他完成了他举世瞩目的七幅向日葵后,他选择了自杀,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撼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艺术家的画,生者的画不值钱,死了才值钱,印象派大师凡高生前作品无人问津,死后却卖出了天价。这幅《向日葵》现藏于伦敦国家画廊,在伦敦拍卖会上,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以3990万美元的天价被日本人买走。
  这里我无意讲述艺术的鉴赏,也无意讨论投资和回报,但仅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画家死后,对其艺术品的升值空间是一种猜测,但作为一种商品,其作品的供给就一定了,需求的增加必然会导致价格的上升,因此只要画家的画被评论家、媒体炒热,那么升值就是唯一的结果。所以活人的画不值钱,死了才值钱,事实上,梵高后来的两幅画,“鸢尾花”卖了5300万美元,“加歇医生像”卖了8250万美元,这是当时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了
  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世间有两张清朝大龙邮票,各值十万,善贾者必然撕毁一张,另一张就不止是两枚之和的二十万,可能是三十万,四十万,唯一比稀缺更珍贵。虽然这种毁灭文明的方式所追求的稀缺并不称道,但市场上所谓的“限量版”、“珍藏版”等邮票、纪念卡等都是人为创造的稀缺性。不仅如此,就连市场中的小贩也是经济学的高手,他们知道在雨天雨伞的价格是平时的两倍,因为人们宁愿多花十块钱也不愿让自己价值数百元的衣服淋湿。
  在这两个例子中,我们知道当供给不变,价格就取决于需求,取决于购买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当供给增加的时候,价格就会下降,而当供给减少的时候价格就会下降。  当然不是所有的例子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例如路易威登的皮包,PRADA的时装,价格越高,越能体现其身份和地位,追逐的人也就越多。这种价格下跌需求减少,价格上涨需求增加的例子有时会在市场上出现,经济学家们称之为“吉芬品”,当然,这些都是一些特殊的情形。
  反过来,当供给大量增加的时候,价格往往会下降。据说拿破仑三世举行了过一次宫廷宴会,来宾都用金碗喝酒,唯独皇帝一人在用铝碗,来宾都对皇帝的铝碗羡慕不已。 然而到了十九世纪末,人们发明了大量生产铝的方法,这时铝的价格一下子跌了许多,人们才开始普遍使用铝制产品。
  圆珠笔是由米尔顿雷诺在二战后发明并拥有专利生产权时,虽然当时每支笔的价格非常昂贵,能卖到18美元,在市场上第一天的销售额令人惊喜地达到了10万美元,随着技术的改进提高和供给的大量增加,现在每支圆珠笔的价格只要几块钱就可以得到。
  彻底揭开产品定价的技术要等到完全明白市场是怎么回事以后,不过在我们彻底解开定价艺术之前,再看一个智力游戏,政府到底再向谁征税?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当价格由于税收而上升时,需求量减少有限,税收就主要由消费者承担,相反,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当价格由于税收而上升时,需求可以大幅减少,税收有生产者提供。
  直接纳税人,并不一定是税收的最终承担着,如果税收直接由纳税人承担,这种税就是直接税,如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如果税收并不由纳税人提供而是转嫁给其他人,这种税就是间接税,如营业税,这种税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分摊,谁最终承担税收负担就是税收归宿问题,它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所以税收归宿问题要根据弹性理论来分析。
  供给弹性是某种物品价格变动所引起供给量变化的程度,供给富有弹性,供给缺乏弹性。供给缺乏弹性的商品由于价格上升而需求减少时,供给减少余量有限,税收就主要由生产者承担,相反,供给富有弹性的商品当价格由税收上升时,需求减少,共计减少,税收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一种商品需求越富有弹性而供给越缺乏弹性,税收就主要由生产者承担,需求越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税收就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游艇这类奢侈品正属于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的商品,它属于非生活必需品,而且替代产品很多,当这类商品由于税收而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可以出国投资,打高尔夫等,即使没有合适的替代品,也可以不选择消费,所以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大幅度减少,但生产厂商很难转产,供给缺乏弹性,因此税收世纪落到了生产者身上。
  税收归宿是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考虑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打在宝玉身上,痛在贾母心上。
  当然,当你明白这些概念的时候,是不是开始有些兴奋和激动,觉得自己也想亲自试一试,开个面包坊或咖啡馆,也体验一下需求弹性、价格歧视、供给弹性,那么在下一章中我将带你走进咖啡馆的里面,看看经营到底是怎么回事,那里都有什么经济学的秘密,这或许对那些跃跃欲试的人是个不错的帮助。  麦当劳选址的学问
  1974年,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克被邀请去奥斯汀为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MBA做演讲,在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之后,雷和学生们喝着啤酒交谈,雷问大家,“谁能告诉我,我是做什么的?”大多数人都笑了,一个学生大胆的说:“谁都知道,你是做汉堡包的”。雷哈哈大笑:“我料到你会这么说。女士们,先生们,其实我不是做汉堡包的,我是做房地产的。”
  正如我们看到的,在几乎所有人流密集的商场,我们都能看到麦当劳,他们非常重视每个分店的位置,深深的知道店面位置是每个分店成功的关键,因为除了一致的服务和汉堡包之外,客流的多少也是致命的因素。
  让我们再次回到最开始的状态,你是大厦的所有者,除了有麦当劳、肯德基还有众多的竞争者,大家都在争取最好的位置,你就有权利把最好的位置留给那个出价最高的人,你的这种优势正是来源于资源的稀缺性。 我常常会面对这样的两种非常相似的描述:
  描述一;汉堡包卖的很贵,是因为麦当劳要支付高额的房租。
  描述二;麦当劳支付高额的房租,是因为他所卖的每个汉堡都很贵。
  这两种描述看起来似乎很相似,但所反映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而且一般来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描述二是正确的,麦当劳的汉堡包贵,是因为它总是占据了最好的街角位置,因此必须提高汉堡的价格。可真实情形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是李嘉图,被我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业余经济学家。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以小麦和地租为例,在李嘉图看来,小麦的价格之所以高,原因并不在于支付了地租,但是,地租之所以被支付,原因却在于小麦的价格高昂。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它的供给总是不足的,无论通过竞争而给予它的价格有多大,能用来种植小麦的土地是保持不变的。因此,土地的价值就完全由它的产品的价值所引致的,而不是相反的顺序。
  事实上,麦当劳的真实想法是把每个汉堡卖出最高的价格,而价格的确定则要包括面粉、工资、广告、汉堡口味以及肯德基价格的影响,地租的影响只是一小部分。
  关于商品的定价策略,这涉及到MBA营销管理的核心概念,定价策略,后面我还要详细讲,但这里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很多我们看来似乎正确的因果关系往往是不正确的,我们经常会被自己的感觉所蒙蔽,据说俄国沙皇听说那些疾病肆虐最为严重的省份往往是那些医生最多的地方,于是他立即命令处死所有的医生。  生产有三个要素,资本,劳动和土地,资本是什么呢?就是存款吗?或是工厂吗?资本是一种可获得收益的要素,因为只要你愿意等待,资本就会带给你等多的东西。
  资本物品是指有形的实物,厂房、机器、农民以及原始人用的石头斧子,但很多用作资本的物品一旦生产出来,其用途往往会限制在一个很窄的范围,比如汽车厂不能用来炼钢,或者让钢厂生产粮食。前面提到的劳动和土地都可以通过一连串的中间过程,用一种替代成另一种。炼钢厂不能生产粮食,但投资人能够决定是否将继续付给工人或者是建造一座新的粮食生产厂,因此所有的预期回报是一致的。如果投资人认为投资粮食生产厂的收益大于钢厂,那么资本将很有可能流向生产粮食,不同的投资人都会做出判断,直到最后生产粮食和生产钢材的投资回报相等。因此,长期来看,或平均来看,资本的投资回报都是一样的,在投资之前是一样的。  我们以一个面包坊为例,用于固定生产要素支出(飞机折旧费、工作人员工资)是固定成本,用于可变生产要素的支出(汽油、饮料)是可变成本,两者之和为短期成本,分摊到每位顾客的成本为平均成本,包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
  会计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支出的货币成本,其支出反映在会计帐簿上,在会计报表中,用于折旧、租金、原材料、电力、工资、贷款利息的支出是会计成本,销售收入减去会计成本是会计利润。
  由于每个企业所用的固定生产要素与可变生产要素多少不同,调整的难易程度不同,短期与称奇的时间长度不同,民航公司增加或减少飞机与专业人员都不容易,所以长期的时间会长一些。平均成本等于价格这一点称为停止营业点,意思是在这一点经营与不经营一样,经营时能弥补可变成本,不经营无非不支出可变成本,但在这一点之上,经营可以弥补一些固定成本,在这一点以下,无论如何不能经营了。当企业经营不良时,关键在于可变成本,因为固定成本已经支出,覆水难收。  风险成本(risk cost)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所有的经营都是由风险的。风险是从事事业时失败的可能性。由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可能发生错误,风险普遍存在。由于自然灾害、政治动乱以及其他偶发事件的影响,市场供求关系也常常会发生难于预料的变化,从事生产经营的厂商便会面临意想不到的风险。这样厂商就要求以超额利润形式使承担风险的经营活动得到补偿。
  具有丰富经验,卓越眼光和超人胆略的企业家使很少的,因此优秀的企业家也是一种稀缺资源,高需求与低供给决定了企业家的高收入水平。
  既然经营企业要面临失败的风险,那么超额的利润中就应该包含对企业家可能遭到失败的赔偿。
  如果你经营的是杂货铺,那么除了防火防盗之外,你要考虑的风险不大。但设想一下如果你在十八世纪从事着海运事业,经常会面临《加勒比海盗》里上演的惊心动魄的场面?风险是你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对待职业也是如此,有些职业的报酬是可预测的例如工程师、售货员。但有些职业虽然收入颇丰但很难预测,如演员、影星,据我所知,演员的平均收入是不高的,因为靠演艺为生的人都过着普通的生活,我们知道的只是明星而已。从风险成本考虑,当演员处于学员的时候,她能够成名的概率与六合彩不相上下,但为了获得那少之又少的机会,他们宁愿在台上挨饿,受罪,也不愿放弃这个行当。
  为了使我的描述更具挑战,我们假定,小偷也是一种行业,他们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技能和心理素质培训后竞争上岗,水平高的如同《纵横四海》那样可以获得高额回报,而普通的小偷只能冒着被警察抓到的危险艰难度日。在装备精良的超级大盗的眼中,坚固的防盗门并不能把他们挡在门外,只能拖延他们的脚步。真正有效的防卫是增加他们的风险成本,理性的小偷在面对下面的字条时往往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提醒一:屋子里面刚喷过杀虫剂,还没有清楚,请不要进去,亲爱的父亲。
  提醒二:箱子内有危险化学物品,请小心!
  关于风险,为了在风险中保存自己,人们发明了保险制度。可以用一个假设的例子来说明风险分摊的概念。我们假设每个房主拥有一家保险公司的一百万分之一股本,并且向这家公司购买保险。如果发生了一次预料之外的火灾,在10 万美元的火灾保险费中100 万房主每人只付10美分。如果没有保险,不幸的房主也许就要被迫大大降低生活水平。因此,通过把风险分摊到许多人身上,保险事业就可以减少许多个人的风险。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4 11:46:56 
    声明一点:我也不是经济学的科班出身,但用普通的语言描述经济学是我的乐趣,拿给大家分享是我的职责!
  这里的文章素材来源很多,经济学原理、卧底经济学、弗里德曼生活经济学都有引用,网上的帖子更是不计其数,但绝没有抄袭之作,我是根据本人的理解进行整理和编排,请大家往后看吧~~~~~~~~~~~   违法成本:随处可见的价目表
  一方面是约会迟到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是可能被警察逮住并判定违反交通规则。司机可能会因此被罚款,如果超速驾驶撞伤了人甚至撞死人,那么处罚会严厉的多。权衡一下,司机选择了超速而不是遵守法规,因为纯利润超过了成本。
  不计成果的鲁莽驾驶看上去好像是不理智的,但经过分析,这恰恰是成本-效益计算的理性反应。的确整个刑法就是针对不同姓为的索价的价目表,就像为我们每个人准备的一张制作精美的菜单。你想乱停车吗?看看价目表再决定吧。如果可以随意开车而不受到约束,谁还会遵守规则呢?
  这个价目表似乎无处不在:谎报个人所得税,把交通费虚报到学术会议的开支这些都容易理解。那么谋杀呢?这似乎是一个恐怖的想法,菜单上也有它的陈本和利润吗?我能去杀人吗?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杀人凶手都被抓住了,这可以在计算风险的时候打点折扣,即使抓住了,也可以计算一下成功脱逃的可能性,当然还有很多利益和损失都需要考虑在内。  实际经营活动中,企业选择短期产量目标,使边际收益(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这同企业对边际成本的估计有关。为了更好地测定成本,经营者必须牢记以下三件事情。
  第一,不要用平均可变成本代替边际成本。当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都近乎常数时,它们之间的差别就不太要紧。但当它们都表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时,以平均可变成本代替边际成本之做法,可能误导产量决策,导致制定过高的产量目标,造成利润下降。
  第二,会计帐面项目记载的成本可能由两块构成,而其中只有一块才涉及边际成本。比如某企业经理打算削减生产,减少劳动投入,因而要解雇一些职工。但是,解雇职工的工资总额却不能算作是削减生产所节约的边际成本投入,因为根据工会合同规定,企业必须向解雇职工支付部分工资收入,这样解雇职工的工资总额由两块构成:一块是企业支付给解雇职工的部分工资收入,另一块是企业解雇部分职工所节约的成本,而只有这一块才与削减生产时的边际成本有关。因此,必须分析清楚帐面成本的构成,区别出属于边际成本的那一块,然后才能估计边际成本。
  第三,估计边际成本时必须把所有的机会成本都考虑进去。
  以上三个方面的考虑有助于经营者对边际成本作出正确的估计,使产量目标制定得恰当,不会过高或过低,从而有益于利润最大化的实现。
  从会计角度,公司利润就是在支付劳动报酬、生产资料费用、以及贷款利息的剩余,还有经营者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经营者不仅是生产经营的组织者,更是计划的制定者、方案的实施者和风险的承担者,更需要要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我们将在下一章中讲到。  上面我们提到了,土地、资本和劳动是进行生产的基本要素,而将这三种要素恰当的组合起来,制造出产品提供给社会,这就是企业家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土地和资本的所有者都能够得到一份稳定的收入,但企业家却不能得到保证,如果有剩余,就是企业家的利润,但如果亏损,企业家就必须承担损失。
  
  创新这个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他给创新下的定义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发展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某种意义上说,制定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创新取决于社会的激励制度,而激励本身是一种制度。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地活动,需要有眼光有胆识,当然任何一种创新活动都有风险,领导者自然是风险的承担者。
  瓦特的名字是和蒸汽机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发明被认为是推动了世界的革命,然而蒸汽机问世的真正促成者,却不只有发明家瓦特,还有两个鲜为人知的资本家和企业家约翰•罗巴克和马修•博尔顿。前者在瓦特因为债台高筑无法负担巨额的研究费用而打算放弃蒸汽机的研究时,以独具慧眼认识到这项研究的价值,并与瓦特签定合同,负责偿还瓦特的债务并提供资金进行蒸汽机的工业化研究;后者则在罗巴克破产后,偿还1200万英镑的欠款接手了合同,并安排在冶金工艺方面比较完善的索霍工厂继续开发。没有这两个人,很难预料这项伟大发明的结局。
  正是三个杰出的人,发明家和投资家以及企业家,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才促进了蒸汽机的诞生。我亲爱的朋友,记住这句话吧:发明是一回事,会经营和利用发明物是另一回事,企业家需要的正是这种善于发现眼光和经营这项伟大事业的智慧。  创新这个词总是与熊彼特这位伟大的奥地利经济学家联系在一起的,当他还只是维也纳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时,他为自己树立了三大理想: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奥地利最潇洒的骑士,维也纳最出众的情人。
  虽然不能回到中世纪的骑士年代,才华出众还是实现了他的诺言,1901年,28岁的熊彼特就出版了奠定他一生学术基础的最重要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建立起以创新思想为基础的动态发展理论,,在绝大多数学者还在苦于积累的时候,熊彼特已成为奥匈帝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讲师、副教授、教授。
  “创新”(Innovation) - 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在熊彼特经济模型中,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淘汰。 在熊彼特的著作中,创新(innovation)和发明(invention)、创造(creative)是不完全一样的。一种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所以“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
  进行创新活动,不断提高生产率,首先进行创新的企业,产品成本低于其他企业,又可按市场价格出售,其余额就是利益,当其他企业为了利益而模仿再创新时,整个社会收益。承担经济活动的风险会的到风险收益,社会需要有人承担风险,利益就是对风险承担者的报酬。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获利,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优胜劣汰,成功地企业获利,也是社会进步的过程。
  但中年以后的熊彼特却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来源于很多方面,早年从政和经商的失败,家庭悲剧等,但最主要则是与另一位伟大经济学家凯恩斯之间的瑜亮情节。在熊彼特生前与凯恩斯的学术竞争中,熊彼特是一个失败者。但熊彼特的思想似乎比凯恩斯更长久地经受了时间的检验。
  “现代企业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文章中这样评价了熊彼特和凯恩斯的世纪竞争:
  “在某种方式上,凯恩斯和熊彼特重演了西方传统的最著名的哲学家的对抗——最有光彩、最聪明、最难以击败的诡辩者巴门尼德和反应迟缓、丑陋但却富有智慧的苏格拉底之间的柏拉图式的论辩。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没有人比凯恩斯更有光彩、更聪明。而熊彼特则相反,似乎平平淡淡——但他有智慧。聪明赢得一时,而智慧天长地久。”  熊彼特: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奥地利最潇洒的骑士,维也纳最出众的情人。
  让我们记住人们对他的赞美吧:聪明赢得一时,而智慧天长地久。  富有创新意识的新公司会把那些行动迟缓、墨守成规的公司赶出它们曾经长期占据的市场主导地位。——熊彼特  
  美国的《企业家》月刊,每期都在目录页上全文登载下面这篇《美国企业家Ð会的信条》:  
  I do not choose to be a common person. It is my right to be uncommon—if I can. I seek opportunity—not security. I do not wish to be a kept citizen, humbled and dulled by having the state look after me. I want to take the calculated risk, to dream and to build, to fail and to succeed. I refuse to barter incentive for a dole; I prefer the challenges of life to the guaranteed existence; the thrill of fulfillment to the stale calm of Utopia. I will not trade my freedom for beneficence nor my dignity for a handout. I will never cower before any master nor bend to any threat. It is my heritage to stand erect, proud, and unafraid; to think and act for myself; to enjoy the benefit of my creations; and to face the world boldly and say: ‘This, with God’s help, I have done.’ All this is what it means to be an entrepreneur.
  
  •译成中文就是:
  我是不会选择去做一个普通人的,如果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找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市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我拒绝用刺激来换取施舍,我宁愿向生活挑战,而不愿过着有保证的生活,宁愿要达到目的的激动而不要乌托邦或毫无生气的平静。
  我不会拿我的自由去与慈善作交易,也不会拿我的尊严去与发给乞丐的食物作交易,我决不会在任何一位大师面前发抖,也不会为任何恐吓所屈服。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前骄傲而无所畏惧,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¾做到了。
  这就是美国企业家的基本信条,但企业家精神远不止这些。企业家精神还包括对市场和企业发展的预见性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这些活动有助于推动企业成长。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企业是当之无愧的社会主体,企业家精神正是启动企业这台机器的引擎。  铅笔的故事
  铅笔,所有能读书会写字的大人小孩都熟悉它的用途,但其实没有一个人真正知道铅笔是怎么造出来的?下面我向你讲述铅笔的前前后后:
  首先,木头来自一棵长在东北大兴安岭的笔直的雪松,把它砍倒,运到站台需要“锯、卡车、绳子……和无数其他工具”。这些工具的制造过程涉及许多人和各种各样的技能,先采矿、炼钢,然后才能制造出锯子、斧子和发动机,还要得有人种麻,然后经过各道工序的加工,才制造出了又粗又结实的绳索;伐木场里要有床铺和食堂,伐木工人喝的每一杯咖啡里面,就不知包含有多少人的劳动。
  接着,木料被运进木材加工厂,在那里圆木被制成板条,然后把板条从大兴安岭林场运到沈阳或长春,在那里做成这个故事的主角——铅笔。但其实这还只不过是铅笔的外皮,那个铅心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铅。它最初是从吉林磐石市烟筒山镇开采出来的石墨,经过许多复杂的加工,最后才制成铅笔的铅心。
  铅笔头上的那一圈金属是黄铜。请想想看所有那些开采锌矿和铜矿的人吧,他们中很少人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把这些自然的产物做成闪亮的铜片
  那个我们叫做擦子的东西在铅笔制造业上叫“疙瘩”。一般以为那是橡皮的。但是我想告诉你们,橡皮只用于结合的目的。起擦除作用的实际上是“硫化油膏”,这东西看起来象橡皮,其实是用印度尼西亚的菜子油和硫氯化物反应制成的。
  讲了这一大通之后,你就会明白:地球上没有一个人知道铅笔是怎样制造的?
  成千上万参与制造铅笔的人,没有一个是因为自己需要铅笔去干那一行的。他们中间有的人从未见过铅笔,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每一个人都把他的工作看作是取得他所需要的货物和劳务的方法———而这些货物和劳务则是我们为了得到我们所要的铅笔而生产的。每次我们到商店里去买一支铅笔,就是在用我们的一点点劳务去交换那制造铅笔的成千上万人的一小点劳务。 令人惊奇的是,没有谁坐在中央办公大楼里,号令那成千上万的人,没有宪兵队来强制人们执行不曾发布过的命令,但竟然制造出了铅笔。这些人居住在许多地方,讲不同的语言,信不同的教,还可能互相仇视——但是这些区别全都不妨碍他们合作生产铅笔。
  这是怎么回事,亚当·斯密在二百年以前就给了我们答案。   看不见的手
  你每天买铅笔或面包时,并不知道铅笔是谁做的,麦子是谁种的,是白人还是黑人,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价格制度使人们能够在他们生活的某个方面和平地合作,无须中央指导、无须人们相互对话或相互喜好,就能完成这个任务,每个人在所有其他方面则各行其是。
  自由的市场上,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的自愿交易中,人们各自谋求自身利益,却能使每一个人都得益。经济秩序可以作为许多各自谋求自身利益的人的行动的非有意识的结果而产生,这个我们今天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道理在四百多年前还是一个惊人的思想,而它的提出者正是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Adam·Smith 1724-1790),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创始人,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伟大的代表,据说在他四岁时,有次在前往外祖父家的途中,被路过的一群吉普賽人拐走,但他的舅舅在后面不停的追赶,大约追出去三十多里,吉普赛人看到有人追赶就把斯密丢下逃走,不然的话,恐怕这个世界上虽然会多一个算命先生,但经济学的发展至少会慢几十年。
  1776年,斯密发表他一生最伟大的著作《国富论》,这本书是举世公认的划时代的不朽名著,他缔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他在书的扉页上这样写道:
   “献给女王陛下的一本书。
  女王陛下,请你不要干预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做什么?就做个守夜人。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你就去敲钟。你只要看街上没有什么偷盗行为,你就回家,只要你不管经济,经济就能发展。”
  亚当·斯密认为,人类经济活动主要的动机,就是谋求个人的利益,谋求私利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他用了这么一句话简明扼要的解释了这只看不见的手:
  “屠夫、酿酒商、面包师给我们提供食品,他不是出于仁慈,而是为了从我们得到回报。”   “私人利润的打算,是决定资本用途的唯一动机。”斯密的这句话已经成了经济家们在谈到这类问题时不得不引用的名言。的确,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
  每个人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人们的这种的努力常常强大得足以战胜政府的浪费,足以挽救行政上的大错误,就像人间虽有疾病,也有庸医,但人身上总似有一种莫明其妙的力量,可以突破一切难关,恢复原来的健康。
  而且在《国富论》中,斯密对于垄断与竞争、公平与效率、商业社会道德的缺失都有深刻的观察和细致的描述,甚至具有了马克思和凡勃伦式的辛辣。他说:
  “同业中人甚至为了娱乐或消遣也很少聚集在一起,但他们谈话的结果,往往不是阴谋对付公众便是筹划抬高价格。”
  “不论在哪一种商业或制造业上,商人的利益在若干方面往往和公众利益不同,有时甚或相反。……一般地说,他们的利益,在于欺骗公众,甚至在于压迫公众。事实上,公众亦常为他们所欺骗所压迫。”  价格制度运行得这样好,这样有效,以至我们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感觉不到它。直到它的运行受到阻滞,我们才认识到它的良好作用,但即使到那时,我们也很少认识到麻烦的根源。
  价格在组织经济活动方面起三个作用:第一,传递情报;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这三个作用是密切关联的。
  通过价格传递情报,当今由于有组织良好的市场和专业化的消息传送设施,而大为方便了。看一看《华尔街日报》上每天的行情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且不说许多更专业化的商业出版物。这些价格几乎是当即反映全世界发生的事情。在遥远的一个主要产铜国家发生了革命,或是由于其他原因,铜的生产中断,铜的现价会立刻陡涨。要了解熟悉行情的人估计铜的供应会受多久的影响,你只需要查一下同一版上的期货行情就行了。
  即使是《华尔街日报》的读者,大多也只关心少数几种价格。他们可以不管其他的价格。《华尔街日报》提供这种情报,并不是出于利他主义,也不是因为它认识到这个经济的运行是何等重要。促使它提供情报的,就是那个它促进其运行的价格制度。它发现,公布这些价格——即另一套价格传递给它的情报——能增加报纸发行量从而赚更多的钱。
  价格不仅把情报从最终的购买者那里传给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和拥有各种资源的人,它们还以其他方式传递情报。假定有一处森林失火或是工人罢工,使木材供应减少而木材的价格上涨,这就告诉铅笔制造商应该少用木料。如果还生产原先那么多铅笔而又不能加价售出,那就要吃亏。铅笔的产量缩减,会使零售商提高价格,而加价会使使用者把铅笔用得更短或者改用自动铅笔。使用者用不着知道铅笔为什么涨价,而只需知道铅笔涨价就行了。  鲸鱼油的故事
   在电被用来照亮我们的房屋和街道之前,美国照明的主要来源是鲸鱼油。在那时,还没有这种油的良好替代物。所以,整个世界的照明供给,除了太阳和月亮之外,几乎完全地依赖捕鲸行业。
  紧接着到来的美国内战,使得鲸鱼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地增加,并且供给且急剧下降。鲸鱼油的高价使得人们开始保存鲸鱼油,因为它如此昂贵,容不得浪费。然而由此产生的另一件事很少为人们所记住:当价格上涨时,企业家开发替代品的动力也上升了。在欧洲,从煤里蒸馏出来的煤气突然成为一种经济上可行的替代物,由此引起鲸鱼油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并且,鉴于宾夕法尼亚州已经发现石油,鲸鱼油的昂贵价格将引发追逐利润的商人们去开发某种颇具效力的提炼原油的工艺。
  因此,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1867年,煤油成为鲸鱼油的一种廉价替代品。而到了1896年,抹香鲸鱼油的价格跌入几十年来的最低谷,仅售40美分一加仑。但几乎没有什么人将它用于照明,甚至在此价位上,鲸鱼油灯也销声匿迹了,石油时代来到我们面前。  鲸鱼油灯的故事似乎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价格、需求、供给之间的例子,只不过在这里多了一个替代品,而且我们对影响产品的价格因素似乎也越来越多。  说到了价格,我就在这里插入一段我在MBA课程中学到的定价理论,相信对大家认识经济学有一定启发:
  定价策略,这是MBA课程——市场营销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定价不仅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艺术。通常,MBA的教授们认为,产品的价格应该由以下5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决定:
  1、 供求状况
  2、 公司的生产和管理成本
  3、 竞争和替代品价格
  4、 对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5、 对潜在客户的产品价值
  详细解释这些概念将需要后面很多经济学的知识,但对供求状况、竞争和替代品价格这些字眼你应该不陌生了。但毕竟经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依赖的、庞大的系统,包含数十亿的商品、组织、企业家和消费者,经济学家们总是从一个或多个视角阐述他们所认识的经济,虽然这些认识只是经济学发展的一小步,但也是人类认知提高的一大步。  再说一种具体的定价策略,两部定价法(two-part tariff),其他还有很多营销策略,这里就不能详细展开了,但通过两部定价法,我相信大家能够学会自己分析了。
  两部定价法,也叫做两次收费法,是指消费者为了购买某种商品,必须先买“门票”,取得购买该商品的资格,然后才能“进门”付款购买该商品。其中的“门票”价格称为进入费或入场费(entry fee),商品价格称为使用费或享用费(usage fee)。比如要消费公园内设的娱乐项目,必须先买门票,取得进门权,然后才能入公园交费并消费娱乐项目。
  采用两部定价法,可以把进入费定得较高,使用费定得较低;也可把进入费定得较低,使用费定得较高。两次收费法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问题是,厂商如何决定进入费和使用费?是应该把进入费定得较高,还是应该把使用费定得较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首先搞清楚进入费和使用费的涵义,然后研究定价涉及的基本原理。
  两部定价法虽然没有采取价格歧视,但目的仍然是要榨取消费者剩余。他把厂商的利润分解成为两部分:
  1) 从产品销售得到的利润,与这部分利润相对应的产品价格就是使用费;
  2) 从搜刮消费者剩余得到的利润,与这部分利润相联系的价格成为进入费。
  厂商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也即厂商要规定一个最优的收费标准,使他的两部分利润之和达到最大。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决定这个最优的收费标准。
  再考虑市场上只有两个不同消费者的情况。由于不实行价格歧视,厂商只能规定统一的进入费和使用费。假如厂商依然象单个消费者那样把使用费规定为边际成本,把进入费规定为需求较大的消费者的剩余,那么厂商就只能去赚具有较大需求的消费者的钱了。需求较小的消费者因进入费太高而不愿取得商品购买资格,从而被拒之门外。由于只把商品卖给一个消费者,厂商就不可能获得最大利润。
  最好的做法是把使用费规定在高于边际成本的某个水平之上,然后把进入费规定为此使用费水平上的需求较小者的消费者剩余,这样便可把商品卖给所有消费者,从而促进厂商最大利润目标的实现。
  通常情况是厂商面对各种各样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而且没有一种简单公式能够用于这种情况下的两部定价。可以说,多种商品情况的两部定价过程是一个尝试和不断修正的过程,降低进入费意味着进入者人数增多和销售利润增大。但是,当进入费太低以至于进入者人数过多时,就会导致进入费部分的利润下降。   好了,关于营销就到此为止,还是回到经济学的主路上吧…………  
  大家看了这么多,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4 17:12:40 
    分工的故事
  斯密在《国富论》的开篇就用一个制针工场地例子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分工:
   “别针的制造分为约18项不同的工序。一个人拔丝;另一个人弄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磨针尖;第五个人打磨其顶部以便装上别针头;做别针头需要两或三项不同的作业;装别针头是一项特殊的工作;涂白这些别针是另一项工作;甚至用纸把别针包起来也是一个行当。……我见过一个只雇了10个人的小厂,因此,一些人要干两三种不同的工作。但是虽然他们很穷,只有很简陋的必不可少的机器设备,可是如果他们努力工作,他们每天却能制造出约12磅别针。每磅有4000多枚中号别针。因此,这10个人每天能够制作出48000多枚别针,也就是说每人每天制作出48000枚别针的十分之一,即4800枚别针。但如果他们是分开来独立地工作,而且他们中间没有任何人曾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那么他们每个人一天肯定做不出ZO枚,甚至一枚也做不出来。”
  分工理论对于发展经济学的贡献最大,它不但从静态上说明分工提高社会的生产能力,而且从动态上解释经济起飞。直至今天,分工的故事仍在我们身边,在浙江省苍南县不足45平方公里的金乡镇标牌产业集群中,小小徽章生产的设计、熔铝、写字、刻膜、晒版、打锤、钻孔、镀黄、点漆、制针、打号码、装配以及包装等十几道工序,全都有独立的企业(加工专业户)来完成,而且每道工序产生的半成品都通过市场来交易,共由800多家企业参与的各道工序集合起来才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
  而在年产50亿双袜子产值近百亿元的诸暨大唐袜业集群中,在5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袜子生产企业2000多家,平均每家织机仅8台,根本谈不上一个完整的企业,但全镇将做袜子分成10个环节:1000多家原料生产企业、400多余家原料经销商、300多家缝头卷边厂、5家印染厂、100多家定型厂、300多家包装厂、200多家机械配件供应商、600多家袜子营销商和100多家联托运服务企业,并且建有占地400亩、共有商铺1600多间的大唐轻纺袜业城。
  用现代经济学的语言解释:当交易费用很大时,市场被分割成规模有限的条块,由空间距离所决定的不完全竞争性质和就地供应市场的要求决定了厂商的数量有限,而有限的市场也抑止了专业化分工和产品细分,市场外部性难以体现,整个经济空间为众多分布于不同区域的厂商和分散的规模有限的市场所覆盖。当交易费用逐渐下降,分立的小规模市场趋于融合,厂商和劳动力在更大规模的市场区域形成集聚。市场的扩大和厂商的集聚,导致加工各环节与前期供料、后期销售等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出现。专业化分工与交易费用下降进一步推动市场的扩张,市场外部性逐渐提升。进一步扩张的市场支持更多的厂商以更低的成本规模生产和开发细分产品,产业链不断分解、拉长,产品越做越精。市场外部性的显著提升,使得区域对更多的厂商形成吸引,从而形成“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外部经济加强-厂商集聚-市场扩张”的循环累积效应,最终导致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形成。
  在分工的组织中,专门从事某一生产的人,只管钻研自己有关的生产技术,而不必去过问别的知识。由于人的精力有限,他可以不问其他而专门创造并积累自己的生产知识。当社会内每一个人都如此做的时候。整个社会所掌握的生产技术可以成亿倍地扩大。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4 17:18:34 
    比较一下孔子时代社会所掌握的生产技术和今天人们所掌握的生产技术就明白此说非虚。诸子百家传诸后世的哲理证明那时的人不比今人更笨,但生产水平却不可比拟,从根本上说,这全是分工造成的。
  然而这种信息不对称也造成了另一不利条件,即买方不知道产品的真实成本。我们大多数人都消费电视机,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它是如何生产的,知道它的成本的人就更少了。而在古代,种粮的人虽然未必去牧羊,但至少他曾见过牧羊是怎么回事,即使没见过起码他能想象某件东西是如何生产的。所以现代人有一句谚语:走遍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这种信息不对称,产生了投机行为的机会。而且分工越是发达,此种机会越多。只有卖方之间的竞争才能纠正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危害。
  分工发达的结果是交易次数增加,而交易是有成本的,所以分工不会无穷细分,它停止在分工的边际收益等于交易边际成本的那个分工程度上。当新的经济制度出现,并能降低交易费用时,分工将进一步细化,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过去的发展经济学认为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原因,现在看来,这是一种肤浅的看法。杨小凯指出制度变化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制度改变的方向是节约交易成本。这一结论符合近一两百年来各国经济能够发展或长期停滞的历史经验。杨小凯还指出,积累的资金既可用于购置设备改进生产技术,也可用于支付交易费用,试探新的制度安排,当社会进入到一种制度,其中分工利益的增量大于交易费用的增量时,分工有正反馈作用,于是发生经济起飞。这种解释显然超越了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范围,它强调了现存的制度不是外在且事先给定的,而是节约交易费用扩大分工利益的发展过程中制度深化达到的某一阶段。
  分工和规模经济会发生冲突,因为分工越细会导致规模缩小。要兼得二者之利,最主要的方法是扩大市场,这就是现代国际贸易迅速扩大的原因。传统的国际贸易比较利益理论,把比较利益建立在自然资源秉赋和要素价格的差别上。分工理论则论证了国际贸易由于扩大了产品市场,可使分工进一步细分,从而使生产率和产品种类同时增加。这种利益对于大国如美国和中国尚且不可忽视,逞论对于规模较小的大多数国家。  比较一下孔子时代社会所掌握的生产技术和今天人们所掌握的生产技术就明白此说非虚。诸子百家传诸后世的哲理证明那时的人不比今人更笨,但生产水平却不可比拟,从根本上说,这全是分工造成的。
  然而这种信息不对称也造成了另一不利条件,即买方不知道产品的真实成本。我们大多数人都消费电视机,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它是如何生产的,知道它的成本的人就更少了。而在古代,种粮的人虽然未必去牧羊,但至少他曾见过牧羊是怎么回事,即使没见过起码他能想象某件东西是如何生产的。所以现代人有一句谚语:走遍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这种信息不对称,产生了投机行为的机会。而且分工越是发达,此种机会越多。只有卖方之间的竞争才能纠正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危害。
  分工发达的结果是交易次数增加,而交易是有成本的,所以分工不会无穷细分,它停止在分工的边际收益等于交易边际成本的那个分工程度上。当新的经济制度出现,并能降低交易费用时,分工将进一步细化,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过去的发展经济学认为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原因,现在看来,这是一种肤浅的看法。杨小凯指出制度变化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制度改变的方向是节约交易成本。这一结论符合近一两百年来各国经济能够发展或长期停滞的历史经验。杨小凯还指出,积累的资金既可用于购置设备改进生产技术,也可用于支付交易费用,试探新的制度安排,当社会进入到一种制度,其中分工利益的增量大于交易费用的增量时,分工有正反馈作用,于是发生经济起飞。这种解释显然超越了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范围,它强调了现存的制度不是外在且事先给定的,而是节约交易费用扩大分工利益的发展过程中制度深化达到的某一阶段。
  分工和规模经济会发生冲突,因为分工越细会导致规模缩小。要兼得二者之利,最主要的方法是扩大市场,这就是现代国际贸易迅速扩大的原因。传统的国际贸易比较利益理论,把比较利益建立在自然资源秉赋和要素价格的差别上。分工理论则论证了国际贸易由于扩大了产品市场,可使分工进一步细分,从而使生产率和产品种类同时增加。这种利益对于大国如美国和中国尚且不可忽视,逞论对于规模较小的大多数国家。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作同一件工作的机会成本的大小,生产并售出自己比较优势的产品或劳动,购买自己不具有优势的产品或劳动,各方都可以获益。
  现代社会中,贸易的基础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各方成产并出售自己比较有优势的产品或劳务,购买自己不具有优势的产品或劳务,各方都可以获益,这就是贸易的双赢原则。
  李嘉图刚刚开始进入经济学界的时候,英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限制谷物贸易的《谷物法》。李嘉图鼓吹自由贸易,但《谷物法》最终还是通过了。这促使李嘉图更深入地思考贸易问题,从理论上驳斥贸易限制的荒唐。
  他的国际贸易学说可以被称为“比较成本说”。他模仿同亚当·斯密斯关于个人劳动分工的理论来分析两个国家间贸易的好处。假定制一单位布,英国需要50个劳动日,葡萄牙需要25个劳动日;制一单位酒,英国需要200个劳动日,葡萄牙只需要25个。可以看出,葡国制酒、制布所需的成本都比英国绝对低,即都处于绝对优势。不过,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中表现出的优势更大,葡萄牙的制酒成本相对低,处于比较优势,制布成本相对高,处于比较劣势。而英国制布成本相对低,处于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放弃生产比较劣势的布,专门生产比较优势的酒。如此分工,两国合起来不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酒和布,英国还可以用布换到较多的酒,而葡萄牙用酒可以换到更多的布。两国同时获得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的好处。
  这种理论为自由贸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的利益,只有在政府不干涉对外贸易,实行自由贸易的条件下,才能最有效地实现。“在一个具有充分商业自由的体制下,每个国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置于对自己最有利的用途”。因此,他是坚定的自由贸易论者。
  “即使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比其他任何人或者任何国家都高或者都低,每个人或者国家也仍然会在某些方面或者产品上具有相对的优势,而在另外一些方面或者产品上位于相对劣势。”-----《经济学》萨缪尔森。  正如曼昆所说,虽然比较优势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但经验表明对许多人来说,他仍然难以接受。
  关于比较优势,下面的例子我想很说明问题:美国有两种生产汽车的方式:一是在底特律生产,二是在艾奥瓦种地。每个人都知道如何生产汽车,为了“种”出汽车,美国则首先要种生产汽车的原料——小麦,美国把小麦运到船上,再将货船驶往太平洋,停泊在日本的码头上,回来的时候,船上载满了本田汽车。对美国而言,种出本田汽车和生产出本田汽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是用的是农业工人而不是产业工人。  关于中国制造的一点思考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非常充分,资金却非常匮乏,最终的结果是:劳动力的报酬地,而资本的利润率高,正是这一点,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这也是中国的比较优势。  
  同样也是这一点,贸易保护主义者总是声称:中国的工资水平比我们这里低得多,他们能够以非常低廉的成本生产玩具、服装、皮鞋等等,我们应该保护我们本地的生产商,对中国的产品征税,或者发布禁令。美国的确是这样做的,借助“反倾销法”阻碍进口中国产品,用以维护美国公司的利益。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是保护本国的产业。
  根据这类法律,倾销就是以低廉的价格销售产品,但这似乎并不是真实情况。这样做的真实受益者是美国的生产商,而决非普通消费者。那么是否应该担心:允许外国大量廉价产品涌入,美国就会完蛋了,答案是:当然不会,美国可以将生产玩具、服装的企业转移到他们更有优势的行业,也就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例如瑞士的手表。  
  贸易壁垒,无论是农民的补贴,纺织品配额,电视机高关税,受损的都是双方。因为禁止进口=禁止出口,实际上,在贸易理论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定理,就是以经济学家阿巴。勒纳(Abba Lerner)命名的勒纳定理:对进口商品征税,就完全等同于对出口商品征税。   市场一词对我们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我们天天要同市场打交道。买菜要去蔬菜市场,买衣服要进百货商场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市场呢? 或许有人会说,市场就是商品买卖的地方。不错,买卖商品的地方确实是市场,如买肉的地方是肉市场,买粮食的地方是粮食市场。但是,进一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商品的买卖活动不见得要在某个固定或特定地方或场所进行,它可以分散在许多不同的地方。比方说,同样的布匹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百货商店进行销售。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与通讯设备,使得交易活动能够更便利地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如通过电话、电视、广播、报纸、英特网等来做广告宣传或交易联系等。由此可见,交易活动的场所并不是市场的特征。
  但是,任何市场都离不开买者、卖者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易活动,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市场都无法形成。三者并存才能使交易活动得以进行,从而才能形成市场。因此,买卖双方及其交易才是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经济学最关心的是交易活动如何影响和决定商品的价格。按照这个意义,可对“市场”作出这样的定义:市场是影响商品价格的所有买者和卖者,这些买卖双方频繁的交换活动,使相同商品的价格趋于一致。经济学家马歇尔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一个市场是一个区域,在那里买者和卖者彼此相互交往非常紧密,市场的价格在全区域内趋于一致。”
  马歇尔(1920年)创立的局部均衡理论,把单一商品的市场看成是总体经济的一个很小部分。相对于总体经济来讲,单一商品市场的小规模特点给我们分析市场均衡问题带来了两个方便之处。首先,我们可以认为消费者在单一商品上的支出仅占他(她)全部支出的一个很小比例,一元钱的收入中仅拿出很少一点来购买这种商品,因此收入效应很小,可以忽略。也就是说,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对单一商品的需求量影响甚微,近乎没有影响,因而可以视作无影响。其次,所研究的商品市场的小规模也使得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他商品几乎没有什么替代效应,因而可以认为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受所考虑的这种商品价格的影响。
  鉴于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我们在分析市场均衡问题时,就可以认为所考虑的商品的需求和供给都由该商品的价格决定,仅仅是该商品的价格的函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把所有其他商品放在一起看成是统一的一种组合商品,而且这个组合商品的价格不变。正因为如此,这个组合商品可看作是价值标准,也即可看作是“货币”。这样一来,经济中就只有两种商品,一种是要研究的商品,另一种是货币。两种商品的经济,其价格的决定问题研究起来就方便多了。
  本节的讨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假定市场上有大量的消费者和大量的生产者,任何个别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不能对商品的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依据价格行事。完全竞争的这种特点,说明任何个别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以及任何个别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都只是商品的市场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部分,因而消费者不必担心个人需要的数量市场满足不了,生产者不必担心个人供应的数量在市场上卖不出去。然而,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和所有生产者的供给却影响和决定着商品的价格。本节就来从整个经济的局部来分析价格的决定机制以及局部均衡的变动。  致命的均衡
  为了分析问题的简单,我们假设现在每个鸡蛋的价格是1块钱(这看起来有点贵)采购者希望每周买1000个鸡蛋,而生产者每周只能生产900个鸡蛋,如此以来:
  1) 消费者互相竞价,直到把每个鸡蛋的价格推到1.25元一个,而在这样的价格下,消费者只想购买900个鸡蛋。
  2) 在新的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想多生产一些鸡蛋以增加收入,他们每天生产了950个鸡蛋,但这时消费者一个鸡蛋也不买,直到价格降到1.10元,采购者买走了930个鸡蛋。
  3) 价格降到1.10元时,生产者只打算生产910个鸡蛋,采购者又开始新的竞价。
  4) 如此往复。
  这虽然是一种看起来不怎么高明的分析方法,但这却是我们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最好的方法,它将指引我们找到均衡的归宿。结合前面对供需关系和生产的分析,消费者偏好形成的需求曲线,生产者偏好形成的是供给曲线,如果供大于求,价格将下降;如果供小于求,价格将上升;价格倾向朝着供求相等的方向发展,是这就是均衡——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时刻。
  的确,在一般性竞争行业,很多公司的确如泡沫一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产品价格高,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生产这种商品有利可图,其结果是很多企业纷纷建立,生产的产品迅速增加;但当产品价格走低时,如果有的公司的利润为负值,这时劣势公司被淘汰出局,从而价格又重新上涨。
  不仅如此,在价格提高的时候,更多的有才智的人会提出他们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替代产品。  垄断和竞争
  据说,美国的企业最惧怕竞争。这未必是一句玩笑话,它说的可能是事实。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当市场上企业数目极少时,这些企业的经理们是很不愿意让新企业加入他们行列的,他们想方设法地设置障碍以防新竞争者进入行业。行业内厂商数目的增加,将使行业内原来那些厂商的垄断力下降。有些时候,存在着某种自然障碍阻止其他厂商进入一个行业,比如技术专利、政府特许的权利、版权等都是自然障碍的例子。另外,规模经济的存在,也使得行业内的小企业难以站稳脚跟,使得行业外的企业难以进入行业。规模经济甚至会造就自然垄断,让唯一的一个厂商高度有效地大规模生产供应几乎整个市场所需的产品需求量。  
  正是价格竞争优胜劣汰的作用,20世纪初美国有100多家汽车制造厂,正是在激烈的价格大战中,其他厂家纷纷破产,只剩下了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
  垄断者使市场存货经常不足??他们就能以大大超过自然价格的市价出卖他们的商品,而他们的报酬,无论是工资或利润,都大大超过其自然率
  在完全垄断的市场上,只有一个售卖者。该企业供应该产品的全部数量,这个企业就是行业,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也不存在竞争威胁。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价格。  保罗和彼得的故事  
  保罗和彼得在同一条河上经营航运。他们各自拥有一个航运公司,整日在河上运送货物和旅客。
  保罗想,如果河上只有我一家航运公司,生意该更红火了。保罗共有20条大船,彼得只有10条,保罗比彼得的资本雄厚得多。而且,彼得还欠下银行的大笔债务。于是,保罗降低了票价,打起了价格战。
  彼得没有办法,只得跟着降价。
  保罗再次降价,彼得再次跟上。
  如此反复交锋,乘客大占便宜,两位大老板都受到重大损失。
  保罗亏损巨大,彼得更是欠债累累、行将破产。
  最后彼得不得不将所有的船都出售给保罗。
  保罗获胜了,成了河上唯一的航运公司。  保罗逐步提高了票价,很快成为当地首富。来往的乘客一面抱怨着票价太贵,一面却只得坐他的船,让自己的血汗钱填满了保罗的口袋。
  垄断竞争时,不但产品价格高于最低平均成本、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成本所对应的产量,而且厂商为了形成产品差别,在提高产品质量、进行广告促销等方面有着额外支出,使产品成本上升,造成资源的浪费。
  但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中存在的产品差别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要,有助于增进消费者的福利。在非价格竞争中,厂商必须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方式,也有利于增进消费者的福利。在这一点上,完全竞争市场就相形见绌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虽然低廉,但同类产品都是清一色,无法适应消费需求的多层次性。而且,厂商在创新上也缺少动力。
  垄断竞争时,不但产品价格高于最低平均成本、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成本所对应的产量,而且厂商为了形成产品差别,在提高产品质量、进行广告促销等方面有着额外支出,使产品成本上升,造成资源的浪费。
  但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中存在的产品差别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要,有助于增进消费者的福利。在非价格竞争中,厂商必须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方式,也有利于增进消费者的福利。在这一点上,完全竞争市场就相形见绌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虽然低廉,但同类产品都是清一色,无法适应消费需求的多层次性。而且,厂商在创新上也缺少动力。
  卡特尔:指一个行业里的几个寡头公开勾结,就产品的价格、产量、销售地、利润分配等公开而正式地签定协议,大家都遵守该协议。
  世界石油的大部分生产国家形成了一个卡特尔,称为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1960年最初成立时,欧佩克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到1973年,又有其他八个国家加入: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厄瓜多尔和加蓬。这些国家控制了世界石油储藏量的四分之三。正如任何一个卡特尔一样,欧佩克力图通过协调减少产量来提高其产品的价格。欧佩克努力确定每个成员国的生产水平。
  欧佩克想维持石油的高价格。但是,卡特尔的每个成员都受到增加生产以得到更大总利润份额的诱惑。欧佩克成员常常就减少产量达成协议,然后又私下违背协议。
  在1973年到1985年,欧佩克最成功地维持了合作和高价格。原油价格从1972年的每桶2.64美元上升到1974年的11.17美元,然后在1981年又上升到35.10美元。但在80年代初,各成员国开始扩大生产水平,欧佩克在维持合作方面变得无效率了。到了1986年,原油价格回落到每桶12.52美元。
  现在,欧佩克成员继续每两年开一次会,但卡特尔在达成或实施协议上不再成功了,欧佩克成员主要是相互独立地做出生产决策,世界石油市场是相当有竞争性的。
  寡头垄断的经济效率是比较低下的,仅仅高于完全垄断。而且,过度制造产品差别和广告的非价格竞争,也造成资源浪费。
  但是,与其他市场相比较,寡头垄断市场却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寡头垄断市场有利于研究与开发。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很少有对研究与开发的刺激。而且,完全竞争厂商与垄断竞争厂商一样,通常力量较小,无力承担研究工作。
  为了竞争,寡头厂商总是要积极从事研究与开发,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改进产品性能。况且它们多为大企业,能够承担起研究与开发所需要的高昂费用。在汽车、计算机等寡头市场上,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产品的日新月异。  经济学家提出一种“俘获论”,认为政府监管者有可能被垄断者“俘虏”,为垄断者服务,美国的卡车运输,民航等行业在取消监管后利润率反而下降,这说明当有监管时,监管者与垄断者相互勾结共同侵害消费者利益,八十年代的彩电等都是这样的例子,像自来水、电力这类行业往往由一家经营,集中率高达100%,别的公司根本无法进入,无论其产品有无差别都属于垄断市场。
  现实中的许多市场往往介于两者之间,是一种不完全竞争市场,像化妆品这类产品的市场,产品差别特别重要。产品差别引起了垄断,但由于是同类产品的差别,相互之间又有替代性,所以垄断并不排除竞争,这就是垄断竞争市场。
  另一种不完全竞争市场是寡头,在钢铁、石化、电子、汽车这些市场上,由于行业特征决定了只有大量生产才能有经济效益,所以大企业的集中率相当高。这就形成了寡头市场——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每个寡头都有一定垄断程度,这些寡头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他们的产品可以无差别(如钢铁、石油),也可以有差别(如汽车、彩电),但这种竞争方式有影响,但并不改变寡头市场的性质。
  
  有些市场却常常介于两者之间,例如,邮政业允许私人开办快递公司之后,在邮政行业就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垄断者,有些这样的快递公司的竞争,邮政市场就是一个“一家企业占支配地位的市场”,它类似于垄断,但不同于垄断。
  该行业产品的销售范围内,有些产品仅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销售,尽管规模不大也可以是垄断,例如,某地区只有一家电视台,尽管这样的电视台很多,并且规模也不大,但它只为当地服务,就成了垄断者。有些产品在全世界销售,尽管一国只有一家这样的企业,它也不是垄断者波音和空客就是这样,这时一个寡头市场。   这里我们回想前面说到的春秋航空特价机票的故事,您就不难明白,中国民航业目前还处于寡头市场,并不是国外那样的自由竞争市场,因此所有的促销手段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  垄断
  在经济学家眼中,如果一个企业是产品唯一的卖者,而且如果其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这个企业就是垄断者。形成垄断的基本原因就是进入障碍,即其他企业无法进入该行业,使这个企业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资源控制和规模优势所引起的垄断成为自然垄断,政府立法所引起的垄断称为立法垄断,垄断者控制了该行业的市场,可以通过控制产量老确定价格,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垄断有两个重要的优点,一是它能以其雄厚的人力物力进行科技创新,二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有更强的竞争力。
  其实在供大于求的格局下,任何寡头之间的勾结都难以成功,前几年北京几大商场相勾结起来太高空调的价格,最后还是以一家接一家的违约而失败,什么企业联合定价、行业自律价,在供大于求的市场中,必将败下阵来。   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不是平等的东西。——柏克
  如果说在人类社会中,爱情是古老而永恒的话题,那么在经济学中,这个话题就是效率与公平。A·奥肯说过,平等和效率之间的冲突是我们最大的社会经济选择,它使我们在社会政策的众多方面遇到了麻烦。我们无法既得到市场效率的蛋糕又公平地分享它。判断一种经济制度优劣的标准首先不是平等而是效率,不是它的蛋糕分得平均不平均而是它的蛋糕有多大。平等化是人类的理想,但实现平等化的过程却引起效率损失,我们面临平等与效率的重大选择,两者之间似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最早深入分析这个问题的人是帕累托,他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最优”。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4 17:51:47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1848-1923),意大利伟大的经济、社会学家,21岁获得了工程学博士学位,这位敬业的工程师最高担任过意大利钢铁公司的总经理,40岁以后在洛桑大学开始专职经济研究工作,这位既独立又好斗的绅士一生都在捍卫他的思想,不仅充满旺盛的精力而且富有成果,退休回到位于日内瓦湖畔的乡村的家,人们称他“塞利尼的孤独思想家”。
  帕累托最早观察到意大利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产,后来被约瑟夫·朱兰等人概括为帕累托法则(80/20法则)。在现实社会中充满了形形色色这样的现象:大段文字里单词出现的频率、都市城镇的人口、沙粒的大小,甚至林火烧过的面积。比如,把全世界每个人拥有的财富从大到小排起来,一边是一个纤细但高耸入云的头,另一边是漫长的一望无际,低矮的让人绝望的尾。这样的分布在经济学里被灌名为“帕累托分布”,虽然不为大众所知,但是有一个简单的版本一直在商业世界里传诵,就是所谓的“80/20法则”。
  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ality):在描述经济社会的理想时,经济学家都强调“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但是,现实中如何行事才是实践这一原则呢?帕累托用数学方法对此作了逻辑严密的描述,并为经济学界普遍认同。于是,人们将符合这一描述的经济现象称为帕累托最优。
  现在,帕累托最优已成了经济学的理想境界的代名词,它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事实上帕累托最优并不是容易实现的,比如下面的水桶问题:  水桶最优问题:
  这是华罗庚数学竞赛上的一道试题:几个人拎着水桶在一个水龙头前面排队打水,水桶有大有小。他们怎样排队,才能使得总的排队时间最短?这是一个寻求“最优化”的题目,目标是节省总的排队时间,达到最优。
    该试题实际上还有两个大家都会想到一块去的“隐含”假设条件。一是水龙头的供水速度不变,是一个常数;二是每个排队接水的人都在自己的桶接满了水才走。这样一来,用大水桶接水的人,接水时间就长,用小水桶接水的人,接水时间就短。
  排队打水的最优化排队方案就是:到水龙头打水的人,按照他们水桶的大小,从小到大排队。这样安排,花在排队上面的总的时间最短。
  但是,这个标准答案的“最优化”方案其实实现不了。说得好听一些,题目体现集体主义的精神,说得稍许不那么好听,题目反映了计划经济的思维。
  这是因为,该最优化方案要求水桶大的人和他后面水桶小的人对换位置,水桶大的人已经排在前面了,他怎么肯往后去呢?尽管你跟他说他往后去可以使全体总的排队时间缩短并且他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这样换位,他自己排队的时间就延长了。如果排队的都是平等的居民,在讲究平等的情况下,他自然不肯换到后面去。
  让大桶者换到后面去,虽然许多人改善了,但是大桶者本人却受损了。所以这不是帕累托改善。只要大家都是关切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凡不是帕累托改善,就无法实现,因为哪怕总体改善,还是有人受损,受损的人不愿意。
  其实原因业很简单,经济关系是人们自主的关系,经济行为是自愿的行为,而经济学家并不能强迫什么人做什么事。因此,在经济学家看来,到了已经不能够再做帕累托改善的时候,他们的贡献也就到头了,所以他们把不能再做帕累托改善的状况叫做帕累托最优的状况。
    提大水桶的人不愿意到后面去,但却有提小水桶的人总是违反规则到前面去。  骗子司机
  一个人在不被别人看到的时候会做出怎样的行为呢?善良,丑恶还是两者兼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戒指的故事:一个叫盖吉氏的牧羊人在一个洞穴里发现了一个戴戒指的尸体,当他把这个戒指戴在自己手上的时候,发现能让自己隐形,没有人能够看到他做的任何事情,于是他开始引诱女王,谋杀国王。因此当人们不被察觉的时候,他们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呢?骗子司机的行为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在北京开车上下班的读者大多会有这样的回忆,在通过三环主路到辅路的出口时,一条车道是通往出口的,旁边的车道是三环直行的车道,在上下班的高峰时间,要想顺利通过出口只要要排十分钟的队。但这时,会有将近20%的司机刚开始假装要继续在三环主路直行,然后在最后关头突然粗鲁的(并且是非法的)直接插到通向出口的车道,结果呢?老老实实排队的那些司机至少要多等30秒钟,而罪魁祸首就是那些骗子司机。每个人都知道骗子司机的做法能够缩短自己通过出口的时间,但其他司机并不是旁观者,渐渐的更多的司机加入了骗子的行列,这时候所有司机通过出口的时间将大大延长。
  原因是什么呢?
  有时候,你不需要为你的行为后果担负长时间的责任,想象一下,如果在上面的路口有警察在维持秩序的时候,会怎么样呢?每个司机心里都清楚,骗子司机被抓住的概率非常小,可对那些老实的司机来说,这是对心灵最好的安慰。
  在道德标准和经济学的交叉点上,讨论这些问题是不是很有意思,经济学家们当然不止于此,他们提出了他们的观点。  合成谬误
  假想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如果别人抢行,你不抢行,那么你将永远无法通过路口,但是如果人人都抢行,那么将造成交通阻塞,结果还是谁也无法通过路口。
  再比如,在剧院看戏,如果你第一个从座位上站起来,那么你将比别人看的更清楚,但如果每个人都站起来,那么他们将和坐下时看到的清晰程度一样,但却要花费更大的体力。
  经济学家们称这样的情况为“合成谬误”,萨缪尔森在他风靡一时的《经济学》教材中指出:“对于部分来说是对的事情,对于整体来说也是对的,这一错误的概念就是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
  这几个例子都说明了一个相同的道理:单个主体采取某种行为会得到回报,但是其他主体都采取这种行为时,好事可能会变成坏事。就如同那位“骗子司机”的故事,个人的理性决策往往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决策。
  萨缪尔森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合成谬误”问题:个人在经济萧条时试图多储蓄一些,可能会减少社会的总储蓄;如果一个人获得了更多的货币,那么他的境况变好;如果每个人都获得了更多的货币,那么没有一个人的境况会变好;即使其他国家拒绝降低它们的关税,减少进口物品的关税也可以使美国得益;如果所有的农民都获得了丰收,那么,农民的总收入可能将会下降。
  在现实社会中,就像偷盗、诈骗、抢劫这样的不道德行为,似乎对于某些个体是有效率,他们能获得超额的利益,但对于社会却是道德的倒退,因此为了全社会的利益,必须有人出来制止这样的“效率”,维持社会的公平。  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兼顾效率与公平是任何社会的目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确实不错。在人们苦苦思索这个问题数百年以后,一个纽约的年轻人站了出来,他的名字叫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在十几岁时,阿罗亲眼目睹了父亲如何在大萧条中失去了自己的成功企业和所有存款,这使阿罗见识了所有的不公平,追求社会公正成了阿罗的愿望,但理智上他知道,无法忽略效率问题。
  阿罗1921年生于美国纽约市,1940年毕业于纽约市立学院,年方19岁。大学毕业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在哈罗德·霍特林指导下攻读统计学研究生课程。战时在美国空军服役使他的学业中断5年。战后回哥伦比亚大学,在选定社会选择最为学位论文体目之前,又有多次耽搁。1947年加入芝加哥大学内的考尔斯委员会,1949年转入斯坦福大学,1953年在斯坦福大学升任教授。1968年在哈佛大学任教授,1979年转回斯坦福大学。他的一生备享荣誉,近年更甚。1956年当选经济计量学会会长,1957年获美国经济学会授予40岁以下有特殊贡献经济学家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章,后来于1963年任管理可学会会长,1973年当选美国经济协会会长,1980年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他接受九所大学授予的名誉学位,最高荣誉是1972年与希克斯(John Hicks)分享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领跑理论
  在面对效率与公平这对看似不能调和的矛盾时,阿罗的解决方案非常精彩,他做出证明,不但所有完美市场是有效的,而且通过调整起点,利用完全竞争的市场可以得到所有有效的结果。阿罗后来赢得了经济学家所能获得的所有荣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只有五十一岁。
  阿罗的方案被经济学家们称为“领跑理论”(herd start theorem),让我们将经济活动想象成非常简单的体育比赛,在100米短跑中,速度最快的选手将赢得比赛,如果想让所有的选手同时撞线,你就必须改变规则,让速度快的选手慢下来,然后大家一起冲刺,这是才能的浪费。还有一种,你可以将某些起跑器向前搬,再把有得向后搬,以使所有的选手都尽快跑,在遵守通用规则的条件下,速度最快的选手必须跑更多的路,才能和最慢的选手同时到达终点。  阿罗证明,在努力平衡竞争性市场中,这种方法能够奏效,它本身并不干预市场,而是通过一次性付款或一次性征税来调整起跑点,遗产税就是这种调整起跑线的一种方式,他改变了财富分配方式,给大家重新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又保留了社会的延续性。
  当然,百米比赛的解决方案是相对简单的,让速度慢的选手领跑。但在一个真正的经济市场中,有数十亿不同的商品、原材料、动机、人才,领跑理论就是一种相当大胆的主张。但有一点是真实的:可以让竞争性的经济体利用各种本领和原材料,利用每一次贸易、合作、教育、投入的机会,通过转移起跑点,让完美的市场完成其他的工作。
  但真的能这么做吗?
  面对姚明中国最富有的体育明星,解决办法就是一次性向他征收数千万的重税,这样他仍有动力去不断的打比赛、拍广告赚钱,因为他无法通过少比赛来避税,他赚的钱足以支付税款,并且能够让他住海滨别墅,开着宝马745。在这种情形下,没有浪费或无效,其结果也是“公平的”。
  这个看似完美的方案只有一个缺点,无法实施。弗兰克林曾采用79%的所得税率,以至于只有约翰。洛克菲勒适用这一税率。真正困难在于,一次性征税不应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我们无法在姚明出生之前就确定他的税率,那样的话他的父母或许就不会让他打球了。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领跑理论”,恰恰相反,它有助于我们思考效率与公平问题的解决方式,我们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能否挪动“起跑器”,而不是干预比赛,应首先考虑依靠市场调节,而不是对市场横加阻挠。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4 20:46:36 
    终于要写博弈经济学了,按耐不住的兴奋,因为要介绍两位我最崇拜的经济学家了,请允许我在这里浪费一些大家的宝贵时间。  冯·诺依曼(J.Von Neumann)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拥有世界上最好用的脑瓜”,6岁能心算8位数除法,8岁学会微积分,17岁那年他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22岁,他在瑞士苏黎士联邦工业大学化学专业毕业。 一年之后,摘取布达佩斯大学的数学博士学位。
  冯·诺依曼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对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和数值分析的开拓性工作.冯·诺依曼还创立了博弈论这一现代数学的又一重要分支, 1944年发表了奠基性的重要论文《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论文中包含博弈论的纯粹数学形式的阐述以及对于实际博弈应用的详细说明.文中还包含了诸如统计理论等教学思想。不仅如此,冯·诺依曼在格论、连续几何、理论物理、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气象计算、原子能和经济学等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被称为博弈论的“圣经”,该书出版于二战结束后,此后,博弈论语经济学建立了紧密联系。
  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博弈,地主与佃户,企业与工会,推销员与买主。扑克牌的游戏大家都玩过,这是一种既靠运气又靠技巧的游戏,每位玩家都不知道其他人的底牌。而国际象棋就是一种单纯的技巧游戏,“棋盘”上的信息大家一目了然。   合作博弈
  “碰碰车”大家都开过,你靠右行驶,我也靠右行驶,这就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结果,你靠左我也靠左同样没有问题,如果我们有一个不这样的话,那么迎面相撞的结果可想而知,这就使最简单的合作博弈。
  人们常常喜欢用简单的故事来描述博弈论,这实际上掩盖了数学家伟大卓绝的工作,这些我们觉得再简单不过的常识都是伟大的数学家精彩推倒的结果,除了上面的冯·诺依曼,另一位更具传奇色彩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位数学家约翰·纳什。
  冯·诺依曼以后的博弈学者还提出了其他类似的方法,但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直到另一个伟大数学天才站了出来。  约翰·纳什
  1994年,瑞典皇家学会终于决定把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纳什,因为那篇将近半个世纪前写成的只有短短的27页的博士论文。
  2002年,一部名为《美丽心灵》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风靡全球,该片讲述了美国数学家纳什的传奇一生,当观众被影片中所表现的爱和美丽心灵所打动的时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园里那个孤独的老人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纳什出生于美国一个军人家庭,21岁博士毕业,他的关于非合作博弈的博士论文在当时被看成游戏之作不入主流。此时的纳什对名利表现出无足萦怀的态度。别人常常请他解决数学难题,题目破解后,有些人却以此作为自己的成果来发表,当朋友气愤地建议纳什诉诸法律时,他总是一笑置之。
  上世纪50年代末,纳什已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了,还被《财富》杂志推举为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但就在这时,不幸降临,他患上了强迫性精神分裂症。精神错乱困扰了他30年。此时,母校向他张开双臂,特意留出一个闲职让这位昔日的天才有个栖身之地。于是,在普林斯顿校园里,常常有一个衣着怪异的“幽灵”喜欢在黑板上乱写乱画,留下稀奇古怪的信息。多年来,纳什的经济来源就是从母亲临终前替他成立的信托基金中每月提取400多美元。他的妻子艾利西亚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一直陪伴照顾他。在她的努力下,奇迹出现,数十年后,纳什终于康复,由“疯子”变回“天才”。
  上帝也最终眷顾了这个“怪人”。随着商业竞争时代的到来,纳什50年前所作的博弈论一下子成为与市场联系密切的显学。纳什也因此进入诺贝尔奖评委的视野。为了验证纳什是否已经痊愈,诺贝尔委员会特意派代表访问他,当该代表向纳什委婉地表达他已被“考虑”授予诺贝尔奖时,纳什坦率地说:“我想您来这儿是想看看我疯没疯,如果我疯了却得了奖,肯定会把你们的事儿搞砸。”接着他又认真地说:“在你们看来我疯了几十年,我却以为,那不过是一种特立独行的状态而已”。
  1994年,纳什与其他两位学者分享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到奖金的纳什对记者说,“我相信有资格申请信用卡了”,当被问及得奖对他的生活有何影响时,他说,“我现在可以去咖啡馆了”。纳什把奖金(3人分享后已经不多)一部分还了债务,一部分买了基金,然后就去资助那些贫困的研究者。他依然住在一座普通的房子里,艾利西亚依然照顾着他。而在普林斯顿大学,每天落日的余晖下仍然可见纳什散步的身影。对纳什而言,自己仿佛在与上帝进行一场人生博弈,用半生疯狂的代价获得暮年的声名,两者毫不亏欠,恰如博弈论中著名的“纳什均衡”。
  1950年和1951年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后来的博弈论研究基本上都沿着这条主线展开的。然而,纳什天才的发现却遭到冯·诺依曼的断然否定,在此之前他还受到爱因斯坦的冷遇。但是骨子里挑战权威、藐视权威的本性,使纳什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终成一代大师。要不是30多年的严重精神病折磨,恐怕他早已站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了,而且也绝不会与其他人分享这一殊荣。  纳什是一个非常天才的数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1950至1951年在普林斯顿读博士学位时做出的。然而,他的天才发现———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即“纳什均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948年纳什到普林斯顿大学读数学系的博士。那一年他还不到20岁。当时普林斯顿可谓人杰地灵,大师如云。博弈论主要是由冯·诺依曼(1903—1957)创所立的。他是一位出生于匈牙利的天才的数学家。他不仅创立了经济博弈论,而且发明了计算机。早在20世纪初,塞梅鲁(Zermelo)、鲍罗(Borel)和冯·诺伊曼已经开始研究博弈的准确的数学表达,直到1939年,冯·诺依曼遇到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并与其合作才使博弈论进入经济学的广阔领域。
  1944年他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的巨作《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出版,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的初步形成。尽管对具有博弈性质的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甚至更早。例如,1838年古诺(Cournot)简单双寡头垄断博弈;1883年伯特兰和1925年艾奇沃奇思研究了两个寡头的产量与价格垄断;2000多年前中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利用博弈论方法帮助田忌赛马取胜等等都属于早期博弈论的萌芽,其特点是零星的,片断的研究,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很不系统。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中提出的标准型、扩展型和合作型博弈模型解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合作型博弈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了巅峰期。然而,诺依曼的博弈论的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由于它过于抽象,使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对博弈论的研究知之甚少,只是少数数学家的专利,所以,影响力很有限。正是在这个时候,非合作博弈———“纳什均衡”应运而生了,它标志着博弈论的新时代的开始!纳什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学生,他经常旷课。据他的同学们回忆,他们根本想不起来曾经什么时候和纳什一起完完整整地上过一门必修课,但纳什争辩说,至少上过斯蒂恩罗德的代数拓扑学。斯蒂恩罗德恰恰是这门学科的创立者,可是,没上几次课,纳什就认定这门课不符合他的口味。于是,又走人了。然而,纳什毕竟是一位英才天纵的非凡人物,他广泛涉猎数学王国的每一个分支,如拓扑学、代数几何学、逻辑学、博弈论等等,深深地为之着迷。纳什经常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自信和自负,充满咄咄逼人的学术野心。1950年整个夏天纳什都忙于应付紧张的考试,他的博弈论研究工作被迫中断,他感到这是莫大的浪费。殊不知这种暂时的“放弃”,使原来模糊、杂乱和无绪的若干念头,在潜意识的持续思考下,逐步形成一条清晰的脉络,突然来了灵感!这一年的10月,他骤感才思潮涌,梦笔生花。其中一个最耀眼的亮点就是日后被称之为“纳什均衡”的非合作博弈均衡的概念。
  纳什的主要学术贡献体现在1950年和1951年的两篇论文之中(包括一篇博士论文)。1950年他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题为“非合作博弈”的长篇博士论文,1950年11月刊登在美国全国科学院每月公报上,立即引起轰动。说起来这全靠师兄戴维·盖尔之功,就在遭到冯·诺依曼贬低几天之后,他遇到盖尔,告诉他自己已经将冯·诺依曼的“最小最大原理”(minimax solution)推到非合作博弈领域,找到了普遍化的方法和均衡点。盖尔听得很认真,他终于意识到纳什的思路比冯·诺伊曼的合作博弈的理论更能反映现实的情况,而对其严密优美的数学证明极为赞叹。盖尔建议他马上整理出来发表,以免被别人捷足先登。纳什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根本不知道竞争的险恶,从未想过要这么做。结果还是盖尔充当了他的“经纪人”,代为起草致科学院的短信,系主任列夫谢茨则亲自将文稿递交给科学院。纳什写的文章不多,就那么几篇,但已经足够了,因为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纳什在上大学时就开始从事纯数学的博弈论研究,1948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后更是如鱼得水。20岁出头已成为闻名世界的数学家。特别是在经济博弈论领域,他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是继冯·诺依曼之后最伟大的博弈论大师之一。他提出的著名的纳什均衡的概念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后续的研究者对博弈论的贡献,都是建立在这一概念之上的。由于纳什均衡的提出和不断完善为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科学等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好了,不讲故事了,说经济学~~~~~~~~  
  几乎所有的博弈论教科书上都会讲“囚犯的两难处境”的例子,在任何一本博弈论的书中都会有几乎相同的描述,这里我就简略的描述一下:两名罪犯共犯一罪,谁先坦白,将获得奖励仅判三个月,后者将判十年,如果双方都坚持,最后都将无罪释放,但如果都交代,那么各判五年。
  在这种情形下,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个人都是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他们选择坦白交代是最佳策略他们选择坦白交代是最佳策略,因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很短的监禁———3个月,但前提是同伙抵赖,显然要比自己抵赖要坐10年牢好。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
  “囚徒的两难选择”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不仅在经济学中应用广泛,而且它能帮助我们理解很多社会问题,例如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个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社会的无效。  因为,当事人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以便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因此“纳什均衡”首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斯密在《国富论》中说:“通过追求(个人的)自身利益,他常常会比其实际上想做的那样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但从“纳什均衡”,似乎我们看到了相反的结果: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
  并且,“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在现实中非合作的情况要比合作情况普遍。所以“纳什均衡”是对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合作博弈理论的重大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从“纳什均衡”的普遍意义中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司空见惯的经济、社会、政治、国防、管理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我们将例举出许多类似于“囚徒的两难处境”这样的例子。如价格战、军奋竞赛、污染等等。一般的博弈问题由三个要素所构成:即局中人(players)又称当事人、参与者、策略等等的集合,策略(strategies)集合以及每一对局中人所做的选择和赢得(payoffs)集合。其中所谓赢得是指如果一个特定的策略关系被选择,每一局中人所得到的效用。所有的博弈问题都会遇到这三个要素。  信息经济学  
  老太太买菜的时候,总是先把菜市场逛个遍,观察各个摊位的质量和价格,心里规划好选择的品种,最后择优购买。上班族则简单的多,往往喜欢在超市这样的地方购物,碰到合适的就买。在经济学眼中,这两种行为都是合理的。因为信息是人们做出决策的基础,信息是有代价的,而为了获取信息所付出时间和金钱就是信息的陈本。
  在市场中,个人要为自己的消费搜寻信息,企业要为产品和经营搜寻信息,信息不充分时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老太太都知道买菜要多逛逛市场去搜寻信息。传统经济学中一个暗含的假设是信息充分,并且无代价的,现代经济学打破了这一假设,重点研究那些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人们的经济活动,即诞生了信息经济学。
  信息是这样一种东西,它能够被人分享,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它,信息的成本主要是为了与它见面,随着Yahoo、Google、百度这样的网站的出现,信息的成本正在下降,如果想了解一只股票的情况,只需要在Google输入它的编号,会有成千上万的信息进入你的眼帘。
  信息经济学起源于芝加哥大学,最初研究的的确只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如何搜寻、获取那些使交易顺利完成的信息必要,交易毕竟是经济学的主题,不过令许多经济学家吃惊的是,信息经济学对经济学某些领域的传统研究方法非常有启发,比如:产品质量、期货市场、应对失业的政策、广告的作用等等。
  许多经济学家把他们的经济模型设计为零成本信息,但人们意识到信息是很有用的商品,知识,经济学家推断说,和任何有用的东西一样,只要信息的价值远远超过获取它的成本,人们就会大量收集信息。  你相信专家吗?
  众所周知,随着分工的越来越细,专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比如房产经纪人,他们比委托人更加了解房子的实际情况,房子的实际价值,交易市场的供需关系,甚至是买家的心态,你需要他们才能获得这些信息,这也是雇佣他们的原因。事实上,医生、律师、寿险顾问、理财规划师,他们都拥有巨大的信息优势,但研究者告诉我们:
  几乎所谓的专家都在滥用他们的信息,这时你还敢相信专家吗?
  假定你委托房产经纪人出售一套价值50万的房产,根据目前的行业规则,经纪人能获得大概5000元的佣金,如果他多花了一个星期帮你卖到了60万,这当然要花费时间、精力等等,但对你没有任何投入,却能增加一笔不小的收入,可他增加的仅仅是1000元,那么他就会在找到第一个可以成交的客户时促成交易,以便有时间完成更多的交易。
  医学研究表明,在出生率下降的地区,医生实施剖腹产的概率要高于那些出生率上升的地区,这说明,当竞争严峻时医生们往往会给病人实施更昂贵的手术。  所谓的专家和内幕信息
   哈耶克在《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一文中已经把知识分成两类:一类是科学知识,即被组织起来的知识由专家所掌握,在理论和书籍中可以得到;一类是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为处于当时和当地的人所拥有。在此,哈耶克所讲的知识,实际上就是信息。
  经济学家们很早就知道,如果交易的一方拥有内幕信息,而另一方没有,那么市场就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罗夫(George Akerlof)以旧车市场为例,发表了一篇革命性的论文,经济学界才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在旧车市场,我们假设只有两部汽车,一部是“桃子”,一部是“柠檬”,桃子在潜在买主心中的价值大于卖主,比如对潜在买主而言是50000元,而对卖主是40000元,柠檬则是一堆不值钱的破烂,卖车的人知道在卖的是桃子还是柠檬,而买车的人只能凭感觉去猜测。
  假设买车人认为20000-50000是比较合理的价格,他也不介意赌一次,因为他还有50%的胜率,当他对柠檬出价30000时,卖车人不会放开他的手,但当他对桃子出价30000时,卖车人觉得受到了侮辱,最终可能以40000元成交,这样买主和卖主都有10000元的收益。
  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大多数人都知道在旅游景点,一份蛋炒饭能卖到天价,而同样的价格在隔两条街的餐馆能饱餐一顿,但游客无法知道哪里有好吃又便宜得东西,他们只会来一次,无法区分柠檬和桃子,只能挨宰了。
  在证券市场上也是一样。由于信息高度不对称,投资者跟买旧车主分不清好车次车一样,难于辨别公司业绩的真假。所以,如果投资者预期上市公司造假的比例大到一定程度,旧车市场上发生的故事亦将重演。结果,市场上不做假的好公司退出,而造假公司横行。这个市场最后留下来的参与者不是骗子就是赌徒――读者想必已经知道我想说的到底是什么了。
  同样在,二手房市场想想出租房屋时的家具是否结实,售楼小姐的完美推荐是否可靠,在股市中股评专家的强力推荐真的灵验吗?或许我们进入了一个“内幕时代”,在交易中似乎没有真话。  二手房市场
  房子的技术特征则是复杂分歧,基本上没有哪两座房子是真正可比的,并且在买方与卖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关于房子的信息的不对称。我在明尼苏达州的一个朋友,几年前买了一所房子,由于事前没有调查清楚上下水管道的状况,事后大大破费了一笔来修理这些陈年管道。
  在美国,买方通常需要花房产价格的百分之一,雇佣各类专家来搞清楚房子各个方面的情况是否符合契约条件。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场合,"市场"必须支付一定的代价来配置资源,并且在这个意义上不是有效率的市场。但是当我们承认世界上大多数并不是如同火柴那样简单的商品时,我们就必须声称:没有"免费的市场",所有的市场都有费用,即所谓"交易费用"。问题的关键在于交易费用的高低。
  关于房子的外观和别致的程度,我想不出来有什么理由否认在买方与卖方之间存在这方面信息的高度"对称性"。如果你认为这所房子盖得与众不同,你没有理由否认别人也有能力看出来这所房子的"与众不同"。所以,当房子的"卖点"越来越集中在别致程度上时(也就是说,房子的价格的主要部分不再是地租和建造成本,而是房子对消费者而言的主观价值),房子的技术特征当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就越来越被可见的信息对称性压倒,从而房子的市场机制就越来越有效地把偏好各异的客户区分开来,从而房子的市场价格就倾向于是它的"垄断竞争价格"。从而,一个地方房子的平均价格就会越来越高(在"消费者剩余"允许的限度内)。
  在证券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也很突出,这对金融市场的危害很大。所以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都制定了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需要发行者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信息,政府还要建立各种监管机构来避免信息不对称对市场造成危害,如证券市场上有证监会,保险市场上有保监会等等。
  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在设计机制的时候,必须在要求说真话和不偷懒之间作一个折衷。比如老师让没做作业的学生举手,如果对举了手的学生惩罚太重,那么下次就没有人会再说真话;而如果惩罚太轻,又会诱使更多的人不做作业。  婚姻中的信息经济学
  如果把婚姻看作是一笔交易的话,那么这就使一个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双方都有公开信息(容貌,职业,学历),也有私人信息(个性、气质),把求婚者比作卖方,接收者比作买方,求婚者想要成交,就要扩大自己的优点,甚至伪造优点,接收者就必须对这些优点进行过滤,筛选出真实有用的信息。媒婆作为中间人,所传递的信息非常重要,但通常在成人之美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往往会送上促成婚姻的信息,
  夫妻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是婚姻不稳定的基本原因,结婚实际是双方签订的一个契约,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契约也不可能是完全的,各自都会在不违背契约的情况下发生机会主义行为,太严重了就只好解除契约,这就使离婚,而签约(结婚)、履约(家庭生活)、解约(离婚)都是交易的费用。
  同时作为经济行为,婚姻也有收益和成本,组成家庭的费用是直接成本,各自放弃单身的自由就是机会成本,组成家庭更多的是带来心理收益,通常来说收益大于成本才有婚姻,否则宁愿当个快乐的单身汉。
  当然,这种将婚姻赤裸裸的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当我们面临是否离婚等这些问题考虑是,的确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清思路。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4 21:52:19 
    普通人能够全部理解这样的就很不错了。
  在国外,经济学是高中生普及的课程,经济学思维更是深入人心,我就是想做一些这样的普及工作。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4 22:04:27 
    工资与锦标制
  信息经济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神秘,比如在奥运会的田径赛场中,不会根据百米选手的时间比例关系确定他们的奖金,往往根据排名就确定最终结果,即时第二名与第一名相差微乎其微,但奖金的差别只与他们的名次有关,而与绝对的成绩无关,就是说奖金只反映了相对的高低。在其他如篮球、足球项目中更是如此,冠军们往往被光环所笼罩,而其他球员们只能默默地努力着。
  在企业中也是同样,表现最好的员工能够获得奖金或者晋升的机会,但上司想对真正努力的员工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他无法在完全了解全部员工之后作出答案,因此绩效奖金只是我薪水的一部分。而且面对提升,而那些知道无法“获胜”的普通的员工就会早早退出“比赛”,因此这样的制度往往只对两三个人有效。当然这样的信息不对称最多使激励制度失效,但监督信息的缺失经常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道德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占有信息多的一方就存在一种不当获利的机会,即凭借自己占有信息的优势来误导、欺骗另一方,使自己获利而使他人受损。这种占有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于是造成大量不该有的经济后果---效率损失。  惩治腐败
  现代企业实际上是一系列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和董事们把企业交给管理者经营,董事会是委托人,总经理就是代理人,因此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关系转变为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
  由于董事会和总经理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董事会聘用了总经理是希望总经理付出劳动和管理才能,使企业赢得最大的利润。但是关于总经理能力的大小、付出劳动的多少、工作努力程度的高低,董事会往往知道地非常有限,而总经理自己最清楚,这实际上是出现了信息不对称。董事会怎样才能决定报酬是否值得或者说董事会怎样才能让总经理努力工作呢?这就需要设立适当的激励制度来解决这种问题。
  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只能是不完全的契约,契约不可能就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做出全面而详细的规定,必然留下可以利用的漏洞,这样代理人就可以在不违背契约的情况下侵害委托人的利益而实现自己的目的,于是就产生了职务之便请客、旅游,基金经理的老鼠仓等等这些机会主义行为。
  反之,当所有者获得了无上的权力之后,就会对管理者可能的舞弊行为产生极为残暴的行为,这一点历代的皇帝们是杰出的“范例”。   飞鸟尽,良弓藏
  “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功臣与皇帝的悲剧,这里同样是一个皇帝—功臣委托代理关系,皇帝给功臣们高官厚禄,对他们的要求是勤奋工作,为皇帝效命。不过皇帝最主要、最关心的还是要求功臣们不得造反。
  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确保江山万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功臣们造不造反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们绞尽脑汁来解决的问题。解决功臣们造不造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识别到底谁会造反,但这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大臣们自己知道自己造不造反,皇帝却不知道谁是奸臣,谁是忠臣。  由于每个个体的成本和收益不同,还可以根据一个信号制定出分离条件,使该信号能让不同类型的人根据成本—收益比较自动现出原形,但对造反之类的事来说,当皇帝的收益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任何成本都相形见拙。只要有些风险偏好,又有可能造反成功,难保有人不起歹心。面对近乎有无限收益的皇帝宝座来说,不可能根据成本—收益情况确定出一个分离条件,皇帝们只能简单地根据某个信号直接判断(本文不考虑人心会因为时间、情况的变化发生改变以致忠臣变奸臣的情况)。那有什么信号又能让皇帝识别出奸臣呢?
  因此每个开国皇帝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无法从功臣集团中分离出忠臣和奸臣,但他又必须想尽办法保证自己的儿孙能顺利继承皇位。为此,皇帝们自然有自己的分离信号来进行分离,将可能造反的人清除出去,确保江山永固。结果只能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在不能辨别忠奸时,皇帝们选择了实际上也只能是这样一个分离信号:有能力造反的和没有能力造反的。对于皇帝来说,只要把有能力造反的杀掉,剩下的人即使有造反之心,也无造反之力了。每一代皇帝都面临同样的困境,面临着同样唯一的选择,最后都作出了同样的选择,让我们后人了见识了一幕幕人间悲剧。  经济学家说不
  当然,面对林林总总的信息不对称,经济学家们不甘如此,他们奋起反击。
  与阿克罗夫同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认为,掌握信息的一方可以用缺乏信息一方所信任的方式传递信息。乔。斯蒂格利茨(Joe Stiglitz)从相反方向进行研究,探讨了缺乏信息方挖掘信息的可能方式。
  斯宾塞,的妻子有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而且是出身名门,据说她的外曾祖父是梁启超。斯宾塞认为,桃子的卖主会希望顾客能够满意的回来,向他们的朋友说这里的汽车多么可靠,他希望长期经营下去。相反,柠檬的卖主则卖出几个柠檬后就要赶快换地方。这种方法就是让桃子的供应商发出可信的信号,展示他们的可靠性,但这种解决方法也不是令人放心,并且做到这一点需要消耗的社会成本很高。
  斯宾塞的确找到了一些解决的方法,例如在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不清楚投保人的风险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提供一系列的保险合同(即不同的保险费率和免赔额的组合)让投保人选择,从而达到区分不同风险类别的投保人的目的。
  我想在附近找一家最好的餐馆,但我不知道,选哪一家,所以我就去了一个熟悉的品牌,因为那里不会错。由于顾客可以不费事的寻找好吃的老字号餐馆,所以那里往往收费不低。
  在医疗市场和教育领域,一位想做眼科手术的病人可能会知道同仁医院的眼科有名,但那位医生的水平更高?哪种方式治疗成功率最高?哪种恢复方式最好?其实,多数病人不得不承认,他们并不知道医生的真实水平如何?  在劳动力市场,搜寻信息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获取报酬更多的工作,搜寻理所当然要花费时间付出努力。当学生毕业出去找第一份工作时,就会发现老板对同样的工作支付的薪水差别很大,这时候,如果再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工作将对自己非常有利。为什么呢?因为求职者知道下次面试的工作比起上次的薪水可能会更高。老板实行无差别工资制时,一个求职者得到更高薪水的概率比实行工资差别制要小。而此时求职者寻找工作机会付出的努力和支出是一样的,因此求职者更乐意花多点时间去寻找那些工作差别制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失业最容易出现在薪水全部公开的职业上。
  斯蒂格利茨对信息不对称下市场的研究后来又扩展到信贷市场和劳动就业市场。人们观察到,即使在没有政府干预的自由的信贷市场中,市场贷款利率总是低于使供需平衡的利率。结果,许多愿意以市场利率借贷的人贷不到款,也就是说,信贷市场是配给的。这非常令人费解,因为这里并没有政府计划。斯蒂格利茨和他的合作者在一个信贷市场的模型中引入了信息不对称,即借款人有高风险和低风险之区别,但这一信息只有借款人自己知道而信贷人并不知。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可能的结果是,当利率升高时,低风险的借款人不愿意借贷了,而高风险的借款人却积极依旧。原因是后者在好景时赢利很高,因此付得起较高的利息;若时运不济亏损,就宣告破产。这种利率高低的变化对吸引不同风险类别的借款人的不同的效应,意味着利率在信息不对称时起到了筛选不同类型的借款人的作用。这样一来,降低利率让需求大于供给反而有可能使信贷人的利润上升,因为借款人群中低风险类型的比例会上升,从而缓解了信贷人面临的逆向选择。  斯蒂格利茨
  斯蒂格利茨出生于 1942 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此后在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69年,年仅26岁的斯蒂格利茨被耶鲁大学聘为经济学教授。1988 年起他在斯坦福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993年成为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团的主要成员,并且从1995年6月起任该团主席。1997 年起任世界银行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2001他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存在的,而实际的利率比瓦尔拉斯的均衡利率要低。
  一个人借钱投资,如果投资风险很低,回报率不高,那么他会不愿意借比较高利率的钱;而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率的投资,会越有可能申请比较高利率的贷款。这时如果银行想通过提高利率来来弥补自己的亏损,就会把那部分有稳定回报率的那部分投资者拒之门外。
  银行不得不采用信贷配给,即所有申请贷款的人中只有一部分人能得到满足。这样银行通过有选择性地给申请人贷款的办法来降低风险,而不是通过提高利率的办法来增加收入。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5 9:48:58 
    产权的故事
   明•刘伯温的《郁离子》,是一部寓言兼议论的笔记体散文集,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瓠里子自吴归粤,相国使人送之,曰:“使自择官舟以渡。”送者未至,于是舟泊于浒者以千数,瓠里子欲择之而不能识。送者至,问之曰:“舟若是多也,恶乎择?”对曰:“甚易也,但视其敝蓬折橹而破帆者,即官舟也。”从而得之。瓠里子仰天叹曰:“今之治政,其亦以民为官民与?则爱之者鲜矣,宜其敝也。”
  故事大意:瓠里子从吴国返回粤地去,吴相国要派人送他,说:“派的人会自己选择官府的船而过河。”送的人还未到,此时停泊在水中的船有上千只,瓠里子想自己选择一只官船,但不能识别。送的人来了,瓠里子问他说:“有这么多船,怎么选择呢?”那人回答说:“这太容易了,只要看到那破篷断橹而又挂着旧帆的就是官船。”瓠里子按他说的果然找到了官船。瓠里子仰天叹息说:“如今治理国政,难道也把民当做‘官民’对待吗?那么爱他们的人就太少了,大概他们就像那破旧的官船一样破败不堪吧。”
  按照科斯的产权理论解释,似乎比较容易,产权的确是通向市场经济的一个起点,建立一套科学管理体系,采用股份化的方法,让官船不再姓官。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5 11:47:41 
    1931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一个21岁的大学生利用假期访问了美国,作为学生的他希望能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于是他一边旅行一边思考,他对这样一个问题产生了兴趣:为什么会有企业?公司的性质是什么?
  在一般人眼里,这似乎是一个无聊的问题,公司就是完成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但这个年轻人的想法很不一样:既然企业可以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为什么劳动者不在家里生产呢?而在一个企业内部,老板要招聘一个会打字、复印文件的秘书,而不是在市场上根据每一页的价格单独的购买这些文件?
  最后他把这些思考得答案写成了《公司的本质》一书,由此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交易成本理论,他也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经济学大师,这个人的名字叫科斯,他的理论叫交易成本理论。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5 15:35:08 
    灯塔的故事
  经济学家们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穆勒指出,虽然海中的船只可以从灯塔的指引获益,但若要向他们收费,就办不到,除非政府用强迫的办法收税,否则动它就会因无利可图,以致无人建造。
  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借用了西奇威克的灯塔例子作为非补偿性服务的例子:在那里,“边际净产出小于边际社会净产出,因为它会给技术上很难向其索取报酬的第三方带来额外的服务。”
  保罗·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一书中说到:“政府提供某些无可替代的公共服务,没有这些服务,社会生活将是不可想象的。它们的性质决定了由私人企业提供是不合适的。”他还列举了国防、国内法律和秩序的维持,以及公正的契约的执行。  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回到灯塔诞生的英国,看看最初的灯塔是怎么回事你也许就明白了。与大多数人的想法恰恰相反,最初的灯塔却是由私人修建的,那时,船主和货运主可以向国王申请允许私人建造灯塔并向受益的船只收取(规定的)使用费,他们可以立遗嘱出卖和处置灯塔。政府的作用局限于灯塔的产权的确定与行使方面。使用费由灯塔的代理人收取。产权执行问题对他们与对向船主提供货物和劳务的供给者并无二致。产权只有在其调节使用费价格这一点上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
  后来,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灯塔委托给领港公会,一个对公众负责的私人组织,但费用继续由船只的灯塔使用费支付。萨缪尔森所热衷的制度——由政府从普通税中筹措资金,从来没有在英国实行过。这种政府筹资的制度并不一定要排除私人企业建造和管理灯塔,但它似乎不允许私人拥有灯塔(除非是很小的形式),这与持续到19世纪30年代末的英国的体制有很大的出入。当然,政府筹资很可能意味警政府既管理灯塔又拥有灯塔;我不知道这种政府性的制度实际上是怎样运行的。比尔斯对美国灯塔的定义——“在海滩上的、上面挂有一盏由政府管理的灯的高大建筑物,是政治家的朋友”——并没有说明全部事实.  17世纪以前,英国几乎没有灯塔,即使到18世纪灯塔也并不多见。然而,确实存在各式各样的航标。大多数标志设在岸上,并非特意用于导航的。这些标志包括教堂和尖塔、房屋和树丛等。浮标和信标也作导航之用。
  在16世纪初,航标的管理和信标的提供由海军大臣负责。为了提供浮标和信标,他指派代表向受益于这些航标的船只收费。1566年,领港公会被赋予提供和管理航标的权力。它们也负责监督私人航标的管理。例如,一个不经允许就砍伐作为航标的树丛的人将被责以“假公济私”的罪名,“并将被处以100英镑的罚款(罚款收入由国王和领港公会平分)。
  私人建造灯塔的要求使领港公会很为难。一方面,领港公会希望自己成为建造灯塔的唯一的权威机构;另一方面,它又不愿意用自己的钱建造灯塔。因此,它反对私人建造灯塔的努力。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它没有成功。哈里斯评论道:“灯塔建造者是这一时期投机者的典型代表。他们主要不是出于公共服务的动机。“,尽管如此,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正是这些出于个人目的的人完成了建造灯塔的任务。
  私人物品消费的特征是排他性和竞争性,消费者通过购买获得,生产者提供这类物品有利可图,价格的调节是双方都能达到均衡,这些我们在前面都了解。但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不用购买也可以消费,因此公共物品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这种物品无利可图,市场就无法提供这类公共物品,这就使庇古所说的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在解决公共物品时的无能为力。
  同样,像国防、基础科学研究这类公共物品是任何一个经济都不能缺少的,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行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所以政府必须干预经济,解决灯塔这类问题。   关于经济学的书,的确有很多,但真正适合广大读者的却不多!
  本人以为,以下书目个有利弊,读者可以自行选择:
  《经济学原理》:曼昆著,强力推荐,大部头,适合有一定时间、有一定基础、有一定环境的读者,本书没有公式,故事很多,是最通俗的经济学教材,但价格不菲!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故事性、趣味性极强,重点推荐,作为经济学大家,将自己的思想用诙谐的语气写出经济学好书,实属难得,但本书要求有一定基础,如果能够将本帖认真阅读,应该能够阅读此书,哈哈!
  《卧底经济学》:初学者的益友,和本帖类似,作为像普通读者的普及读物,本书浅显易懂,本帖的很多故事皆来自此书,故事能够引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才是学习的原动力!
  《国富论》:我看过得最好的经济学著作,的确不夸张,至今读起来仍能感觉到斯密先生的光芒思想,在300年前就能缔造经济学大厦,真是值得我们去膜拜,后世很多经济学思想都来自于斯密!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7 10:21:41 
    那好,就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一些时政经济学的看法!  
  其实关于新劳动法、1元特价机票、限价房,坦率地说,目前很多政策都是有形的手去限制无形的手,而且很多是违反经济学常识的,但雇佣经济学家们往往三缄其口,我们一般也只能点到为止,真正功过是非还须大家评判~~~~~~~~~~~~  
  大家真的关心什么,后续可以讨论,经济学之旅,终究还应该是通往幸福的航程,不会像迷失那样,也不会像北京今天的这场雪………………………………………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7 14:15:56 
    学经济学到底为什么?
  挣钱?发家?致富?  
  想挣钱的人,应该知道一点,多学一点宏观经济学、投资经济学会有好处的,但如果想知道买哪只股票,哪只基金,那恐怕就不用学了。
  想发家得人,应该知道自己有什么,靠什么挣钱?
  劳动?打两份工?
  资本?股票?房产?
  经营?开个小店?加盟连锁?
  其实还是要分清自己的需求?
  真的想做大的人,应该学一些经济学的,经济学告诉我们的是思维方式,懂得交易成本、淹没成本、违法成本才能控制成本,懂得信息经济学才能知道如何激励,因此经济学是做大事必要的学问!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7 17:50:48 
    致富经济学
  如果你想找一本关于投资技法的书,或想找一本关于快速致富秘诀的书,这本书就不适合你,甚至可以说不会有任何一本书真的适合你。其实与其说本书讲的是关于投资的事情不如称之为关于学习的书,是专为那些希望探寻自己的致富之路而不是盲目追逐别人的致富捷径的人而写的。
  长久以来,我们为了致富付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但往往是白费力气徒劳无功。因为财富是有一套标准来选择真正具有富翁资格的人,那些买彩票、赌马儿一夜暴富的人,很多人因挥霍无度最后都成了一事无成的废人,甚至比中奖之前更加凄惨。
  在你做出决策之前,首先要明白你的目标是什么?成为有钱人?成为富翁?还是成为幸福的人?
  富裕的标准是什么?这是因人而异的,根据2004年2月6日《Morning Today》报道,在西欧,除了居住的房子之外,拥有金融财产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人,就会被看作有钱人。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18 11:50:53 
    当然,我们很容易从电视商业广告中来形成对美国生活标准的看法,这种广告往往展示一个健康的白人家庭的成员站立在一座错层式住宅的前面,而双亲即将驾驶着他们的崭新的豪华小型汽车赶赴工作地点,他们的作为背景的汽车房里塞满了游艇和割草机。
  实际上,这样一幅图景远远不能代表百分九十的美国人的生活景况。金钱并不能代表一切——作一个教育程度低的贫穷的和快乐的人要好一些,还是作一个富裕而痛苦的人要好一些呢?政府的精神疾病和健康委员会提出了一份具有不同教育水平的人的精神健康状态的调查报告。大学毕业生和教育程度很低的人相比,是否更加苦闷和忧郁呢?肯定不是。根据该报告所说,大学毕业生是比较快乐和有较少精神疾病的。他们更加倾向于内省,但与此同时,却具有更多的幸福和满足的感觉。他们的视野比较开阔,他们的志向比较高超。当他们忧虑的时候,他们所忧虑的趋于是真正存在的而不是幻想的困难。但是,两组人都不能避免精神紧张。
  请相信,蛰伏在身体里的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读者们至少听说过一次母亲为了救出卡在货车下的女儿,而奋力将卡车举起来的故事。这不仅是强调潜能和自我暗示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和树立正确的目标,  知道你拥有什么?  
  一般来说,能让你致富的应该包括:
   你所拥有的产业,可以是一家咖啡馆,大的酒店,甚至只是一间
   产生收入的不动产,房子,投资公寓、商铺
   股票、债券
   票据、借据及其他等价收入
   专利如音乐、手稿等
   其他任何能够产生收益或进行流通的东西,如古董、文物、邮票等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21 21:38:03 
    关于微观经济学部分已经差不多了!
  宏观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的内容正在整理,先上哪个还没有想好!  
  或者是交流一些时政经济学方面的感想!  
  不知道各位看官有什么建议?
作者:brave_alaxe 回复日期:2008-1-23 12:37:11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 ission,简称SEC)规定,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应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
    2.夫妇两人年收入达到30万美元以上;
    3.拥有100万美元以上的净资产。
  在衡量一个人的经济地位时,最经常使用的两个尺度是收入和财富。理解的中心在于:财富是一种货币存量,而收入是一种货币流量。
  财产可以分为实物财产和金融财产,实物财产就是土地、房子以及藏在衣橱深处的黄金等等,金融财产就是你的股票、基金、债券。
  财产的多少是决定拟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影响消费能力的因素除了收入,还有银行的利息。
  更确切地说,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1 年)内赚得的或取得的货币总量。这样,一个典型的家庭在1984 年可以赚得20000 美元的工资和薪金;400 美元的房地产租金;以及600 美元的资产股息和利息;加上一些转移性支付,如一个年老成员3000 美元的社会保险金。这样,这个家庭1984 年的总收入是24000 美元。
  相反,财富是一个家庭在一定时点上所占有的有形的和金融的资产的净存量。我们一个典型的家庭1984 年年末可以拥有包括70000 美元的房屋、12000 美元的汽车以及其它耐用消费品的资产;储蓄存款和货币基金6000 美元;公司股票4000 美元。与之相抵销的可以是50000 美元的抵押借款。因此,这个家庭的净财富(或净值)是42000 美元。
  记住,收入是一定时期内所赚得的货币的一个流量,而财富是一定对点上所拥有的资产的净存量。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总是寻找那些快速又好走的路,在致富的道路上,更是如此。但是你必须小心,过度的欲念,因为一不小心,伤痛就会让你再也无法回到原处。
  《战争与和平》中,破落的贵族宁愿借债,也要保持贵族的消费习惯。虽然高收入和高消费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但购买汽车、房产的原因不是个人偏好和收入的绝对水平,而是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
  同时,还要学会建立对“赠品”,“免费”这些诱惑的免疫力,重新检查你的衣柜,你就会发现,自己买了很多看似便宜但其实无用的东西,比如一年只穿一次的晚礼服或是打算生日用的精美烛台等等。
  学会建立正确的消费文化,能够正确区分必须和喜欢,我们的消费大多数都花在了喜欢,而并非必须,会觉得只要喜欢没什么不可以。当然,并非说努力工作就不要学会享受自己的生活,但在致富这个目标前,聪明的人们应该睁大双眼面对自己的每一分钱。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想致富说明自己还不富裕,那么更需要完成对未来有意义的消费,也是消费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教育,卫生等方面,做一个明智的消费者。
  投资与消费不同,消费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经济学家称为效用),例如一个苹果等到的满足,但投资是为了获得收益,而且收益要大于投资。投资有很多种,不仅仅是股票,基金和不动产,还有彩票,烤面包机,以及你为了读MBA花费的时间和学费。
作者:碧竹千千 回复日期:2008-1-23 23:47:36 
    从百度找了个边际成本解释在楼主前班门弄斧一下,请楼主切勿怪我灌水,偶只为丰富楼主文章:
  际成本:
  这是会计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 期间成本是指在发生的当期,作为该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全额列入损益表,而不随产品物质和价值态流动的成本。例如,办公室租金必须按月支付,与当月产品的产销无关,故应成本均为期间成本,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一般而言,销售与行政管理成本为期间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期间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边际成本是指成本对产量无限小变化的变动部分。即:产量增加或减少1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在相关范围之内,增产或减产1个单位的产量成本就是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在经营决策分析中,边际成本可以用来判断产量的增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当企业的生产能力有剩余时,只要增加产量的销售单价高于单位边际成本,就会使得企业的利润增加或亏损减少。   
  边际成本简释 :
  当一个人得到一种幸福时,往往会不得不放弃另一种幸福,比如当你追求到一个相爱的恋人,和这姑娘决定结婚时,那你必须放弃继续追求其他美丽姑娘的权利,当然姑娘越是美丽可爱,相对于你放弃的权利边际成本越轻,反之亦然。又比如马丁老师决定开餐馆,他可能就必须放弃一份很体面的工作,因为老师是注册会计师,专业人士。老师在放弃“会计师”这个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餐馆的利润越高、规模越大,相对放弃的边际成本就越轻,如果象居士这样的小学生去开马丁老师同样规模的餐馆,当然边际成本就要小的多,~~哈哈。  
  如果学历比居士还要低的外来民工,也开同样的餐馆,那边际成本将更低。即便一个餐馆每个月的净利润只有1000元,对民工所放弃边际成本来说,都是合算的。这点希望马丁老师考虑一下,因为很多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比如16年前有朋友介绍我去英国顶级“伊丽莎白女王号” 游轮上面工作,月薪3000多美金,还包吃包住,但我还是放弃了,我当时的情况是“仔小老婆嫩”,放弃家庭享有的天伦之乐,边际成本太大了!   
  从边际成本理论分析,我们很容易知道,为什么象瑞士、法国、挪威等欧洲富裕的国家,人民的犯罪率相对都比较低,而在上海,外来人员犯罪率高的惊人!稍加分析,一下子就全部明白了。   
  小结:   
  在对财富的占有过程中,边际收益的减少,边际成本就会增加。为了增加收入,牺牲家庭,牺牲婚姻,在某一点上说,追求财富就会变成了“划不来”的行为。比如好的婚姻,其幸福感的价值相当于10万美金。如果上船工作收入不足此数,牺牲了婚姻,那此行为就是不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