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巢蜜:中华民国记忆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34:27
上海弄堂,蛋格路

··~


  民国,一位农村老汉和儿童。

··~


  美琪(Majestic)大戏院。

··~


  美军救护舰 USS Repose

··~


  民国,寺院出来卖药的老和尚。

··~


  民国,一名老画师.......

··~


  1949年, 上海。 出售工艺品的姑娘

··~


  1949年5月,民国政府努力维持着稳定,所以一般老百姓生活依然, 该上班的还得上班。 等待坐车的队列。嗯, 象是在江湾路吧

··~


  1949年5月,战事无奈逼近上海, 一外滩银行前的沙袋和士兵正在守卫

··~


  1949年5月,战争阴影笼罩着上海,生意清淡的三轮车和塌车,也许大家都在等待着命运的那那一刻.......

··~


  1949年5月,这里有一群在街上休息的国军士兵,现在,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


  1949年5月,因为战争的缘故,一些商家主动加固橱窗以防出现的暴乱和抢劫。

··~


  1949年5月,上海马路市场保持着最后几天的繁华。

··~


  1949年5月,手握汤姆式冲锋枪 (Tommy)的国军士兵在上海郊外。

··~


  1949年5月,战争的硝烟快临近,小贩贱卖商品了........

··~


  1949年5月,一村民拉着他的所有家产向市区进发,一步步逼近的战争.....

··~


  1949年5月,一欧洲女人在原法租界遛狗,也许她们考虑好了自己的去向.....

··~


  1949年5月。 茶馆 - 大概是湖心亭茶馆,依旧人声鼎沸

··~


  1949年5月,协助国军来修筑工事的民工兄弟们

··~


  1949年5月,政府举行公审共 产D员大会

··~


  1949年5月的工厂,战争来了,这里势必渐渐衰颓。

··~


  1949年5月上旬,一批被认为提前闹事的 共 产 D员重大嫌疑犯及投机倒把的经济犯,在公审后从福州路警察局游行,准备到刑场执行枪决

··~


  1949年5月上旬,抢劫的 共 产 D嫌疑犯被押到闸北公园刑场

··~


  1949年5月上旬,上海闸北公园,行刑者用Colt自动手枪枪决嫌疑犯

··~


  
1949年, 上海,贩帽小贩



1949年,卖衬衣的小贩


  补充一张个人很喜欢的图片
  应该是中日战争时期参加抗日游行的一名少年
  
  


  
  军校女生坐卡车在外滩游行,高呼“消灭 GCDANG”。

··~


  1949年, 上海,摆地摊的小贩。

··~


  
  1949年, 上海一处擦皮鞋地点,仔细观察下,发现服务的人的衣着居然丝毫不见寒酸。

··~


  1949年。 汤司令 - 京沪杭警备司令部司令汤恩伯(1949年蒋中正下野后,力荐汤出任京沪杭警备司令,负责隔江保护南京、上海。)

··~


  1949年。 半路抛锚,靠乘客推而发动的公共汽车, 地点不详。

··~


  1949年的公园。

··~


  ··~

Abel H Pierce坟地。



GONGCHANDANG枪决前游街的汽车通过(大概是)上海四川路


  1949年,地点不详,民国大陆最后的几处街景。

··~


  ··~

1949年5月。一批死刑犯被押至刑场



搬家离开,世事多变


  服装百货商店。 地点时间不详。

··~


   民国,典型的河边洗涤

··~


  1947-1948年的上海街景。除了服色,交通工具有所变化外,好多镜像现在都可看到。

··~


  1947-1948年的上海街景。除了服色,交通工具有所变化外,好多镜像现在都可看到。

··~


  民国,农村一处小孩子们,现在都是垂须老人了?或者有的已经仙去。

··~


  建于1928年的上海光华大学一处

··~


    民国街头匆匆的人群

··~


  我们拉近距离,看看民国街道的近景....

··~


    金陵路外滩的旧照,该路原名叫法国领馆路(Rue du Consulat)

1



2


  小贩们的镜子铺沿街搭建,真是琳琅满目。

··~


  1948年11月,南京,一国军部队沿着铁路向上海进发,小孩子站在旁边,形成视觉冲击....谁都有这样的童年,但是长大却要面临另外不同的命运,城如这些战士们....

··~


   LS为城如为诚如.....

1949年5月21日, 解放军攻占国军阵地。


  1949年5月, 解放军兵临城下,外滩人迹全无,激起人强烈思绪。

··~


  1949年5月, 从百老汇大厦上俯瞰苏联领事馆和黄浦江上的美国军舰。

··~


  1949年5月,上海设在街上供市民观看的阅报栏。

··~

  1949年5月, 福特汽车的代理商大楼安静伫立,行人....

··~


  1949年5月, 福特汽车代理商大楼安静的矗立,行人...

··~


  
   1949年5月, 人们开始撤离上海,有的将行李装上即将赴港的轮船。

··~


   补充资料,方便大家理解:
   马鸿奎马鸿宾部曾在包头阻击日本人,因其马队在与日本人的交手中令日本人胆寒,马部一方面对阿拉善盟等内蒙旗盟进行文攻武卫迫使其放弃投日行为及独立歧图。
   另一方面给日本人通牒示武,规劝日本人不要沿黄河西进南下,最终使日本人放弃了沿黄河西进南下包抄中国的战略意途,重新把中国东部作为进攻重点,转而歧图扶持马鸿奎----从纯军事的角度讲,这是日本人一个重大战略失策,
   但马鸿奎因其伯父(马鸿宾之父)及堂兄族人多名在北京正阳门保卫战中为国捐躯,对日本人恨之入骨,面对日方的强大军事压力,一直虚与委蛇,日本人却还对马鸿奎做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美梦。
   所以直到日本人战败,日本人所构想的“回回国”也没有建立起来,而且日本人扶持的阿拉善盟及内蒙古邻旗邻盟(贺兰山以西以北,比浙江省面积还要大)多次独立歧图也被马鸿奎挫败了。
   马鸿奎还曾多次构想对外蒙古独立进行武装干涉(曾得到过青马的支援承诺),可惜多次与国内某地武装通款要求组成联军或在马军入蒙古后提供后路安全保障(不趁机夺取其地盘)得不到相关安全承诺不能成行,使马鸿奎在其回忆录里大为遗憾和不解。

1949年5月, 甘肃军阀马宏奎撤离上海。


   呵呵,LS的马宏奎是甘肃临夏人,回族。
  
  
  
  
  
  

1949年5月, 国军士兵沿着北四川路开往吴淞前线,我们知道战争结局,现在看到照片,却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情绪....


  1949年5月, 国军在百老汇大厦车库顶上进行操练

··~


   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大大感慨了一把,前面于右任投票决定中国的前途,这里,不行了,他要离开大陆了,这辈子就这样离开。
   于右任先生是清朝光绪年间举人,因刊印《半哭半笑楼诗草》讥讽时政被清廷通缉,亡命上海...早年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
   1907年起先後创办《神州日报》、《民立报》,积极宣传民主革命。历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审计院、监察院院长,是国民党重要决策人物。

1949年5月,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从上海撤至台湾.


   于右任精书法,尤擅草书,首创“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
  
   想起,于右任临终诗“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海茫茫,山之上,有国殇。”不少人闻之落泪。
  
   PS:于右任一身清廉,即使长期历任政府高官,去世时没有留下任何财物,随身的小箱空空如也。他曾书嘱蒋经国:“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年名”。他的长子在上海完婚时,他将所有朋友送的礼金全部送回家乡陕西作为赈灾款项。
  
  

1949年5月,于右任从上海撤至台湾,别了,我眼中的大好河山。


   有时候,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改变,1949年5月, 荷花池边酒楼茶馆依旧生意兴隆,但是众人脸上却难见笑容。

··~


  1949年5月,战火临近下的一处花鸟市场, 这里还卖小白兔呢,显出几丝清新。

··~


  1949年5月,一名上书价格“特别公道”的小贩,无聊的等待路人的光顾...

··~


  1949年5月, 部分国军不得不撤离,转战它处。

··~


  1949年5月, 马路市场上最后几天繁荣,对于前面有铜子说民国没有这样的锅碗瓢盆,虽然前面已经解释,但是看到了,还是放上来吧!

··~


  1949年5月, 上海美国酒吧(Ritz Bar)老板娶了位中国太太。

··~


   解放军兵临城下,1949年5月, 美国侨民不得不匆匆离开上海。

··~


 
1949年5月, 看看老百姓的弄堂大饼摊


  1949年5月, 晒着鱼干的长椅。

··~


  1949年5月, 上海虹桥, 国军无奈焚烧住宅,企图形成防守开阔地来阻挡共军

··~


  1949年5月, 上海淞沪警备司令 (中)。 姓胡(Hu).

··~


人们寄予希望于这里.......

1949年5月, 上海闸北。 街边的野寺。


  1949年5月, 上海站鸟瞰。 不像是北站。

··~


  1949年5月, 生意清淡的古玩市场, 摊主们只能聊天打发时光。

··~


  1949年5月, 苏联领事馆,转眼更牛了。

··~


  这里,这里....1949年5月, 苏州河,外滩。 解放军重围下的上海人迹罕见............

··~


  1949年5月, 苏州河鸟瞰。 远处已可见炮火的硝烟...................

··~


  被解放军重重包围下的上海外滩...人迹全无...

··~


  1949年5月, 外滩, 南撤的船只,岸上喧闹一片。

··~


  1949年5月, 外滩的地摊....卖完最后的货物...

··~


  1949年5月, 一名闲坐的象牙古董店老板,时局动荡,新闻当然时刻关注。

··~


  1949年5月, 小贩们很活络,在公和祥码头与外国海员做着生意。

··~


  1949年5月, 伴随硝烟的临近,GCD员的行为也更活跃,与此同时, 政府对此的处理也更加的直接。

··~


  1949年5月, 原法租界区的俄侨商店与街头小贩们

··~


  1949年5月, 在外滩设摊的小贩,甩卖甩卖了.....

··~


  1949年5月, 装满难民的船只一批批即将离开上海,是拥挤了点。

··~


  1949年5月, 准备撤离的学生大军。

··~


  1949年5月, 最后的撤离,依依不舍的人,再见,未见或者永别。

··~


  1949年5月,共军攻占南京后,外国人登上美国军舰USS President Wilson号撤离上海....

··~


  1949年5月,撤离的外国人行李等待装船....这就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


  1949年5月,工人在字林西报 (North China Morning News) 印刷车间运送纸张。

··~


  1949年5月,光华大学大门牌楼和企图包住牌楼的碉堡

1



2


  八年抗战,十年动乱啊

  1949年5月,国军碉堡处....

··~


  1949年5月,国军炮兵阵地

··~


  1949年5月,国军设在虹桥的哨卡....

··~


  1949年5月,为了谨防GCD员的混杂,国军士兵开始禁止农民进城卖菜了。

··~


  1949年5月,那几天,挤满了舢板的苏州河

··~


  1949年5月,国军运输船也在这里出没

··~


  1949年5月,京沪杭警备司令部在上海郊区建立的防守开阔地,以抵挡共军。

··~


  1949年5月,扫垃圾工人做好最后几天的轮值清扫。

··~


  1948年11月, 蚌埠,一国军骑兵部队在凄风冷雨中向南孤独行进。他们应是是去加入正在进行的淮海战役(国民党称之徐蚌会战)吧....

··~


  1948年11月, 浦口,在运货车上等待重新调防的伤兵,他们脸上仍露笑容。

··~


  1948年11月, 上海,从北方前线撤下的一国军(小童军)喝着同伴水壶里的水...

··~


  1949年5月, 在解放军攻城的炮声中, 最后的一条美国拖船Nacheninga驶离上海。

··~


  1948年8月15日在中央厅广场举行的政府成立仪式(照片上);《朝鲜日报》于16日报道仪式的版面

··~


  1949年5月。 准备撤离的坐敞篷棚车的国军士兵

··~


  1949年5月。撤退中的国军车队.....

··~



    昨天看了一个帖子,说是温总理去了纽约,OK,偶因势利导,看看1943年蒋宋美龄莅临新加坡的盛况。
   1943年,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宋美龄以中国"第一夫人"的身份访美并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她以流利的英语、感人的语言,向美国国会议员和美国人民介绍了中国人民奋力抗战的艰苦历程。
   之后,宋美龄又到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地演讲募捐,并参加了许多宴会和记者招待会,其足迹几乎遍及美国,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宋美龄的美国之行,唤起了美国朝野对中国的同情与更进一步的支持,极大提升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


   LS为1943年宋美龄访问洛杉矶时的照片

洛杉矶市长Fletcher Bowron与宋美龄乘车离开联合车站


  欢迎蒋宋美龄到访的游行队伍,可谓十足壮观。
  

··~


  欢迎蒋宋美龄来访的阅兵和游行队伍

··~


  
   昨天看了一个帖子,说是温总理去了纽约,OK,偶因势利导,看 看1943年蒋宋美龄莅临纽约的盛况(刚检查了,发现原来是脑袋短路了,居然写成新加坡,汗!~纽约.... 是纽约....纽约) :)改正下!~
  
  
  
  
  
  

洛杉矶市政厅,市长Fletcher Bowron讲话,欢迎蒋宋美龄到访。


   检查下,昨天看了一个帖子,说是温总理去了纽约,OK,偶因势利导,看看1943年蒋宋美龄莅临纽约(改正下)的盛况。(偶怎么了,这里居然发现写成了新加坡,纽约,是纽约....汗)

洛杉矶市政厅,市长Fletcher Bowron讲话,欢迎蒋宋美龄到访。


  洛杉矶市政厅招待宴会上的蒋宋美龄


  
洛杉矶市政厅招待宴会上的蒋宋美龄


  洛杉矶市政大厅外,前来欢迎蒋宋美龄的华人。

··~


   洛杉矶唐人街,等候蒋宋美龄的到访

··~


    洛杉矶旧唐人街,欢迎蒋宋美龄的人群

··~


  洛杉矶旧唐人街,欢迎蒋宋美龄的人群,兴奋焦急的等待着....

··~


  洛杉矶旧唐人街,欢迎蒋宋美龄的人群里,警察大哥也来维持秩序了,靠后点..靠后点....挡道了...还真是忙....

··~


  洛杉矶旧唐人街,蒋宋美龄到达时接受献花,姑娘只能看到背影:)

··~


  洛杉矶旧唐人街,蒋宋美龄致欢迎词,个人感觉,气质真的很好。

··~


  洛杉矶旧唐人街,蒋宋美龄到访时的情景

··~


  洛杉矶唐人街集会上,蒋宋美龄发表演讲,号召华侨支持抗战

··~


  洛杉矶唐人街集会上,蒋宋美龄演讲时的情景

··~


   4月4日,洛杉矶市民在好莱坞广场举行盛大的欢迎会,这是宋美龄访美以来最后一次,也是听众最多、最为辉煌、最为热烈的一次欢迎会,是美国民众欢迎宋美龄的最高潮。
   这次盛会仍由塞尔兹尼克设计和监督。好莱坞广场四面群山环抱,形成碗形的会场,外围遍植佳木,浓绿蔽天,风景清幽。北面为音乐厅,厅前是运动场,东西南三面是座位,能容纳3万多人。欢迎会还没开始,会场上早已挤满了人,好莱坞男女明星及一般演员、电影工人,全体到场。
   3时整,大会开幕,先由市长致欢迎词。接着,影星特莱西登台介绍著名女影星19人入场。著名影星玛丽·皮克福德、丽塔·海沃思、马林·迪特里奇、英格丽·褒曼、金杰·罗杰斯和秀兰·邓波儿都是欢迎蒋夫人委员会的成员。
  

洛杉矶旧唐人街,宋美龄演讲结束后乘车离开时的情景


   在一片军乐声中,宋美龄乘坐银灰色敞篷汽车缓缓自右道进场,在座3万余人同时起立,掌声雷动,震荡山谷之间。
   宋美龄下车后,由女影星玛丽·皮克福德率领女影星向她献花致敬。宋美龄入座后,洛杉矶管弦乐队300人合奏中、美国歌。
  
    洛杉矶是美国电影艺术中心,因而欢迎节目也别出心裁,以演出名为“中国”的默剧,介绍中国自力更生,英勇抗战的精神来欢迎宋美龄。剧情深刻,表演逼真,观众无不大受感动。
  
    剧终,播音员请宋美龄致词。宋美龄在讲演中历述中国抗战以来艰苦斗争的事迹,分上海、南京、汉口、重庆四个时期,阐述了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寇,不怕牺牲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当宋美龄讲到中国军民所受的苦难情形时,不少听众暗暗流泪。宋美龄演讲了50分钟,听众注意力始终不懈。当她演说完毕,退场时,乐队高奏《蒋夫人进行曲》。
  

蒋宋美龄参观华裔女童子军


  洛杉矶好莱坞圆形剧场,洛杉矶市民为到访的蒋宋美龄举行盛大的欢迎会.........盛大隆重呀....

··~


 洛杉矶好莱坞圆形剧场欢迎会上,与其他官员一起就坐的蒋宋美龄

··~


   宋美龄在美国发表二十分钟的演说全文:
   议长先生,美国参议院各位议员,各位女士、先生
   受到诸位所代表的美国人民热情与真诚的欢迎,令我感动莫名。我事先不知今天要在参议员发表演说,只以为要到此说声“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各位”,并向贵国人民转达敝国百姓的问候之意。不过,在来到此地之前,贵国副总统告诉我,他希望我和各位说几句话。
   我并不善于即席演说,事实上根本称不上是演说家,但我不会因此怯场,因为前几天我在海德公园参观过总统图书馆,在那里看见一些东西鼓动了我,让我感觉各位或许不会对我的即席演说要求太多。
   各位知道我在那里见到什么吗?我看到了许多,但最让我感兴趣的,莫过于一个放着总统先生(即罗斯福总统)演说草稿的玻璃箱,里头从第一份草稿,第二份草稿,一直到第六份草稿。昨天,我碰巧向总统先生提及此事,我说倭很高兴知道,以他如次知名又公认的演说家,还必须写这么多份草稿。他回答说,有时他一次演说得写12份草稿。因此,今天本人在此发表的即席演说,我确信各位一定会包容。
   贵国和敝国之间有着160年悠久历史的情谊,我觉得贵国人民和敝国百姓有许许多多的相似点,而这些相似点正是两国情谊的基础,我也相信并非只有我有这样的感觉。
  
  

··~


  在此,我想说个小故事,来说明此一信念。
   杜利特尔将军和部下一起去轰炸东京,回程时有些美国子弟兵不得不在中国内陆跳伞,其中一人后来告诉我,他被迫从飞机跳伞,踏上中国的土地时,看到当地居民跑向他,他就挥着手,喊出他会说的唯一中国话:“美国。美国”,也就是“美利坚”的意思,(掌声)“美国”在中国话的意思是“美丽的国家”。这个大男孩说,敝国人民听了都笑起来,拥抱他,像欢迎失散多年的兄弟一般。他还告诉我说,当他看到我们的人民,感觉他已经回到了家;而那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掌声)
   我来到贵国时是个小女孩,我熟悉贵国人民,我和他们一起生活过。我生命中成长的岁月是和贵国人民一起度过的,我说你们的话,我想的和你们一样,说的也和你们一样。所以今天来到这里,我也感觉我好像回到家了。(掌声)
   不过,我相信不只是我回到了家,我觉得,如果中国人民会用你们的语言与你们说话,或者你们能了解我们的语言,他们会告诉你们,根本而言,我们都在为相同的理念奋战(如雷掌声);我们有一致的理想;亦即贵国总统向全世界揭示的“四个自由”:自由的钟声、联合国自由的钟声,和侵略者的丧钟响彻我国辽阔的土地。(掌声)
   谨向各位保证,敝国人民深愿亦渴望为实现这些理想和贵国合作,因为我们希望这些理想不会流于空言,而是成为我们的子子孙孙、全人类的真况实境。(掌声)
  

宋美龄1943年访美演说 众议院的议员们凝神聆听宋美龄演讲。议员和旁听席上皆座无虚席


   我们要如何实现这些理想?我想,我可以告诉各位一个我刚想到的小故事。各位知道,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家。我们有五千年历史。我们被迫从汉口撤退,转入大后方继续抵抗侵略的时候,蒋委员长和我经过一处前线,就在长沙。有一天,我们上衡山,山上有一处有名的遗迹,叫“磨镜台”,是两千多年前的古迹。诸位或许有兴趣听听这古迹的故事。
   两千年前,台址近旁有一座古老的佛寺。一名年轻和尚来此修行,他整天盘腿坐禅,双手合一,口中喃喃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唱念佛号,日复一日,因为他希望成佛。
   寺里的主持于是也跟着拿一块砖去磨一块石头,时时刻刻地磨,一天又一天地磨,一周又一周地磨。小和尚有时抬眼瞧瞧老和尚在做什么。主持只是一个劲儿拿砖磨石。终于有一天,小和尚对主持说:“大师,您每天拿这块砖磨石头。到底为什么呢?”主持答道:“我要用这块砖做镜子。”小和尚说:“可砖块是做不成镜子的呀,大师。”“没错”主持说:“就像你成天光念阿弥陀佛,是成不了佛的。”(掌声)
  

蒋宋美龄1943年在美国国会演讲


   因此,朋友们,我觉得,我们不但必须有理想,不但要昭告我们有理想,我们还必须以行动来落实理想。(掌声)
   所以,我要对诸位参议员先生,以及旁听席上的女士和先生们说,没有我们大家的积极协助,我们的领袖无法落实这些理想。诸位和我都必须谨记“磨镜台”的教训。
   非常感谢大家。(全场起来,掌声)
  

公开场合的宋美龄总是佩戴中国空军的金质徽章


   

打个小小的岔,这张照片好像应该是48年台湾,国军镇压2.28叛乱的照片,我看过这段视频!



这张是龙云在昆明西白沙河桃园村的别墅,目前仍在!如果鱼MM有空来昆明,我可以充当向导!


   一位住在新泽西州东奥伦奇市的家庭主妇,寄了一张三块钱的汇票和一张上海难童在火车站哭泣的剪报至白宫,要求代为转给蒋夫人。这位美国太太说:“三块钱汇票是我的三个女儿合送给那位在火车站哭泣的小朋友。”这是蒋夫人的国会演说经由收音机转播全美,打动千千万万美国人心田的最佳证明。
   每天有数百封来自全美各地的信件寄至白宫,收件人是蒋夫人。写过《林肯传》的诗人兼记者卡尔·桑德堡在《华盛顿邮报》上写道:“她所要的是什么?是为了整个地球上的人类。”
  

   一位住在新泽西州东奥伦奇市的家庭主妇,寄了一张三块钱的汇票和一张上海难童在火车站哭泣的剪报至白宫,要求代为转给蒋夫人。
   这位美国太太说:“三块钱汇票是我的三个女儿合送给那位在火车站哭泣的小朋友。”这是蒋夫人的国会演说经由收音机转播全美,打动千千万万美国人心田的最佳证明。
   每天有数百封来自全美各地的信件寄至白宫,收件人是蒋夫人。写过《林肯传》的诗人兼记者卡尔·桑德堡在《华盛顿邮报》上写道:“她所要的是什么?是为了整个地球上的人类。”

出访美国的宋美龄(1943年3月)


   蒋夫人在结语中的一句话,获得了满堂彩,她斩钉截铁地说:“我中国人民根据五年又半之经验,确信光明正大之甘冒失败,较诸卑鄙可耻之接受失败,更为明智。”众院议事厅爆出了历久不歇的掌声,一名议员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蒋夫人差点让他掉下眼泪。
  

罗斯福亲自迎接


    1942年11月至1943年6月对美国的访问,是中国抗战期间一件有影响的大事。在长达7个多月的访问中,宋美龄通过报纸、杂志和无线电广播等多种渠道发表演讲,强调中美两国的传统友谊,宣传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蒋夫人最受瞩目的是在好莱坞露天大会场发表来美的第三次重要演说,以及会见200多位支持中国抗日的影剧界人士。
   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大牌影星如劳勃·泰勒、亨佛莱·鲍嘉、鲍勃·霍伯、贾利·古柏、英格丽·褒曼、拉纳·透娜、凯瑟琳·赫本、泰隆·鲍华、亨利·方达、丽泰·海华丝、秀兰·邓波儿等都和蒋夫人寒喧,蒋夫人对好莱坞电影的熟稔,不但使影星惊喜,亦使影剧记者大为佩服。
   参加欢迎会的影星关切中国抗战,均踊跃输将,捐巨款给中国。卡莱·葛伦早在1941年即曾捐5000美金给“中国救济联合会”。4月4日,蒋夫人于好莱坞露天广场向3万听众发表演讲,呼吁大家支持中国抗战。

1943年3月6日上午,宋美龄冒着大雪回到阔别25年的母校韦尔斯利女子大学。图为宋美龄在校长麦克菲女士的陪同下游览校园


   OK,纽约之行蒋宋美龄的照片其实不少,1943年,留给了美国人太多的震撼以及思考,当然也加速了对华的援助等,对民国抗战意义自然不在话下。
  
   再来点稍微轻松的民国农村照片,我们去福建的福州看看。

1911-1913年,福州吉祥山的门丁


  1920-1930年,福州大桥上的景色,林立的电线杆和人群

··~


  1920-1930年,福州在楼顶上看到的城区建筑

··~


  1926年,福州南门附近城区,十分开阔。

··~


  1926年,福州南门附近的文庙.

··~


  1929年,福州市政局门前哦

··~


  1934年,福建协和大学附近的乡村

··~


  1934年,福州福清的古塔,意境很好,角度很棒!~供YY之...

··~


  1946年,福州瞭望塔,居高临下。

··~


  1948年,福州郊外的乡村

··~


  1948年,福州郊外乡村的儿童们

··~


  1948年,林森县(今闽侯县)的乡村国民学校们学生老师的合影

··~


  1932年,福州改建后的水泥桥

··~


   :),一起去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处的广东省蕉岭县看看...
   蕉岭春秋战国时期属“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蕉岭属南海郡龙川县。
   明崇祯六年(1633年)建县,名镇平县。民国3年(1914年)镇平县改名为蕉岭县。
  
  
  
  
  
  

广东蕉领当地的公共汽车(1935年)在乡间小路上奔驰着....


  蕉领当地的公共汽车(1935年)等车的人们准备上车....:)

··~


  蕉岭农村弹石子的儿童(1935年),这幅照片好喜欢。

··~


  蕉岭当地的童子军和一位慈祥的神父在一起(1931年)

··~


  蕉岭稻田中的农夫(1934年),辛劳耕作望丰年!

··~


  蕉岭伐木工人(1935年),背木头的小伙子挺帅,我看的真切。

··~


  蕉岭农村的一次婚礼途中(1933年),大家都喜气洋洋的。

··~


  蕉岭集镇(1940年),这样的风景是我乐见的。

··~


  这是一个蕉岭教徒家庭(1930年),看后面的对联,真是很有意蕴。

··~


  蕉岭街头一个修女载着一个小姑娘.......

··~



   蕉岭街头艺人(1935年)在表演,乡亲们起码会捧个人场....

··~


  蕉岭路边榕树(1934年),亭亭如盖....

··~


  蕉岭(1926年)的一位小木匠穿着拖鞋笑的灿烂,仔细观察,MS拖鞋是是DIY的木屐?

··~


  蕉岭骑摩托车的神父(1937年),来得意的溜一圈,::)不过,我对后面打伞的年轻人更加感兴趣....

··~


  蕉岭山村景色(1929年),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蕉岭一对新婚夫妇(1935年)。摆弄花草的男子,含羞低头的女子,十分有爱。

··~


  又来一对蕉岭新婚夫妇(1935年)的照片,有点郎才女貌之感。

··~


  蕉岭与福建分界白桥(1934年),还有标语的白房子--山上的亭子

··~


  蕉岭县官员合影,正中为蕉岭官员(1936年)

··~


 
  蕉岭的一处村民在干涸的池塘捉鱼(1935年),还有抱着宝宝的女人观看...

··~


  蕉岭山区的一处山腰寺庙(1933年),常常想,这种景色?古风是否还有。

··~


 
   1944年10月28日,日军十五万兵力大举进攻桂林,桂林守军总兵力不到二万人,消灭日军三万四千余人,打了一场令日军震撼的桂林保卫战--

··~光复前的桂林,一片焦土。


  桂林空军抗日英雄 马毓鑫空军上尉(大家可以找下此人的资料,事迹确实壮烈)

··~


   昨天看了一个帖子,说是温总理去了纽约,OK,偶因势利导,看看1943年蒋宋美龄莅临新加坡的盛况。
     1943年,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宋美龄以中国"第一夫人"的身份访美并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她以流利的英语、感人的语言,向美国国会议员和美国人民介绍了中国人民奋力抗战的艰苦历程。
  ---------------------------------------------------------
  1943年,宋美龄到美国,宣示,中国人民将和美国人民共同把对日战争进行到底。
  2008年,温总理到美国,宣示,中国政府将和世界各国政府一道,挽救美国的金融危机,防止美国金融崩溃,不知能否---到底?
  

  机翼下的桂林,执行了李宗仁的焦土抗战,从照片上所看,所言非虚。

··~


  我们不会忘记,在广西那群驻扎的飞虎队队员们,他们用热血战斗在华夏的土地上。

这就是部分的他们··~


   一名骁勇的飞虎队队员出镜,留下了历史的一刻,永存....

··~


   王城,国府广西省政府,北伐战争策源地,光复时的此照我们可见烽烟的痕迹,当然,后来有过修整。

··~


  飞虎队宣传画,确实很BH....

··~


   给大家看一组胡适的抓拍图片。1941年的

1941年1月1日胡适调笑的照片,很有意思吧?



··~



··~



··~



··~


      我们不会忘记,在广西那群驻扎的飞虎队队员们,他们用热血战斗在华夏的土地上。
  
  这就是部分的他们··~
  ----------------------------------------------------------
  有一点大家必须知道,8年抗战的军用物质,都是国民政府用黄金。桐油等其他的农产品从美国买回来的,美国政府没有白给你,飞虎队的工资到皮鞋都是国民政府提供的。到抗战结束,不但中国没有欠美国的钱,反尔美国没有把没有用掉的钱还给你,答应把太平洋战争遗留在岛屿上的废铜烂铁来还给你,由于内战,没有去拿。
  大家可以去看《一寸河山、一寸血》。

 
镜头拉远....就是这样...


  励精图治的蒋公可惜啊,
  
  另外,1933年汉口第一次网球比赛女子冠军徐树敏,好漂亮啊,
  

  1969年文革中枪毙反革命犯的形式和民国时代差不多,开万人公判大会(在体育场或大的中学操场),挂牌、插标签、名字打叉,上卡车游街示众,只是枪毙地点不一样,是在郊外的公墓(乱坟堆)里执行,只是子弹和国军不同,用的“开花子弹”,把脑袋都打掉半个,掉在地上的脑浆和豆腐一样。记得看了回来,一个晚上都没有睡觉。后来再也不敢去看了。

   
   去陕西看看华阴庙....由于在陕西华阴县东五里,即西岳庙,俗语称华阴庙,庙内古森千株,碑碣林立.可谓发思古之幽情绝处呀。
   :).曾想到沈复的《浮生六记》之“浪游记快”中写到:"乘骑至华阴庙,过华封里,即尧时三祝处。庙内多秦槐汉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拍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殿廷古碑甚多,内有陈希夷书“福”、“寿”字。华山之脚有玉泉院,即希夷先生化形骨蜕处。”
   看到此处,偶不禁YY,仿佛和沈三白一起走过了一段...

1914年2月13日-14日,陕西,华阴庙。


   1914年2月23日,陕西西安,大雁塔唐代石碑
  
   PS:(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述三藏圣教序记》)

··~


  1914年2月24日,陕西临潼县,骊山秦始皇陵,高邈神秘....

@@~


  1914年3月4日-6日,陕西乾州,唐高宗墓地上那无语的守卫者...

@@~


  1914年3月4日-6日,陕西乾州,唐高宗墓地上一些景物....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扑面而来

@@~


   汉武帝为了表彰霍去病的显赫战功,在茂陵东侧为霍去病修筑了一座形如祁连山的巨大墓冢,寓意霍去病生前在祁连山一带战无不胜,威震匈奴。又在墓前布置了各种巨形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这在西汉时期的墓葬中,是一个仅有的特例。

1914年3月6日,陕西兴平,霍去病墓地


   据说是道教的王道之地.....

1914年3月8日,陕西,终南山说经台


  1914年3月15日,陕西秦岭,凤县全景。


  @@~

1914年3月15日,陕西秦岭,石门。


1914年3月15日,陕西秦岭,石门西侧

@@~


  1914年3月16日,陕西宝鸡,通过南天门后

@@~


  1914年3月19日,陕西秦岭,褒河流域 (褒河古称乌龙江,又名太白河、褒水。)

@@~


  1914年3月19日,陕西秦岭,褒河流域山村。

@@~


 
  
1914年3月23日,陕西大巴山,前往汉中的路上



1914年3月23日,陕西大巴山,前往汉中路上的石桥.


  @@~

珍贵的杜月笙少年照


  看看这个时候杜月笙是否一如当年?

@@~


  一位外国人在民国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前留影...

@@~


  民国首都南京局部

@@~


  蒋宋美龄亲自到街头演讲呼吁---反共抗俄

@@~


  民国,坐在一起贪看小画书的儿童

@@~


  @@~

袁世凯1916年7月4日的葬礼日


  袁世凯次子袁克文雉尾戏装照扮相.拍摄于1910-1920年左右
  
   (前面已经有介绍,这次来个不一样的亮相)

@@~


  来几张中正的照片,不是很常见的,看看不一样的他.(有在前线的,有在家里的,有单人的,还有发言的抓拍)

1



2



3



4



5


   咱们看看一处孤儿院的几个小MM们,孤儿院在广东,照片拍摄时间是1949年了....民国在大陆的日子已日计算........

孤儿院的盲人女孩(1949年)



孤儿院的盲人女孩(1949年)



孤儿院的小孤儿(1949年



孤儿院的盲人女孩(1949年)


  孤儿院内的还有一些是孤寡妇女(1948年)。

@@~


  广东阳江城墙外的小河(1922年)清澈可见....
  
  
  
  PS: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
  

@@~


  广东阳江,晾晒稻谷(1924年)

@@~


  依然还是广东阳江城墙外的那条小河(1922年)....

@@~


  广东阳江阳江的北城门(1925年),秦时明月,洞口桃花....

@@~


  广东阳江的那道城墙(1925年),也只能出现在这里...

@@~


  广东阳江的石桥(1925年),水上人家走着这样的路一声唉乃....

@@~


  广东阳江东门外(1925年),另外的时空...

@@~


  广东阳江街头景色(1925年),总有人在赶路....

@@~


  1941年的成都龙泉驿的街道

@@~


   1941年的成都龙泉驿龙泉驿街头的帽商,卖的质量MS不错哦.

@@~


  1941年的成都龙泉驿消防队几位哥们..


  青岛的一对儿童(1949年),转眼过去,都已年老.

@@~


  民国时的山东省政府局部

@@~


 
   韩复榘主政山东后,很快改组了省政府,还在山东推行乡村建设计划,旨在进行政治及行政改革。
   韩复榘治鲁七年,山东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对教育工作,韩总是放手让何思源去做,而且没有向教育界安排过一个私人,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1936年,韩复榘、冯玉祥在泰山纪念栾州起义殉难烈士。


  1930-1937年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

@@~


   萨福楙此人有节气,抗日战争前夕,萨福楙举家迁居北平。
   上海沦陷后,生活拮据。民国32年,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遣人以华北伪政府“航运部长”之职诱说,被严辞拒绝。后病殁于北平,葬于北平西郊万安公墓。

1915年的中国银行总裁萨福楙.


   朱庆澜长期从事慈善救济与抗日救亡事业,先后任华北慈善联合会会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为赈灾奔走呼号,不辞劳瘁
   抗战以后,在陕西创立黄龙山垦区,收容难民达5万余人。
   生前关心桑梓,出资创办渔后村小学,招收本村儿童免费入学。
    民国30年1月,积劳成疾,卒于西安灾童教养院。
  

1916-1917年的广东省长朱庆澜.(民国5年7月,受段祺瑞任命为广东省长)


   从民国四年(1915)开始,中央政府农林部及各省建设厅,在每年植树节前后均下令各省举行植树造林活动.
   民国政府甚至于民国18年规定各省应于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及造林活动,以唤起民众注意林业。

1917年清明节朱庆澜参加植树节的照片


  @@~

1917年清明节朱庆澜参加植树节,扶正树木....



1917年清明节朱庆澜参加植树节开始培土...


  1928-1931年的广东省政府主席陈铭枢.

@@~


  :).去看看民国一些地方土地庙...
   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民国大陆(1949年)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庙。

广东梅县(1929)年土地庙.



贵州贵阳青岩镇(1940年)土地庙



吉林朝阳镇(1939年))土地庙.



丽水,土地庙内景(1934年)土地庙.



丽水,土地庙外景(1934年)土地庙


  再来添一张...

云南耿马县(1936年)土地庙


   高州市,位于粤西南部,靠近南海,是广东省省辖县级市.
  
   PS:“高州”这个地名概由“高凉郡”演变而来,“高凉”两字可能是“高高的凉爽的山岗”,高州为梁大通中(公元527--528年)正式命名。
  

高州的古塔(1938年)。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塔高62米,为全国第二高塔,九层呈八角形。


  高州的古塔下人们划船归家....

@@~


  
   (经过推测,应该是高州城冼太庙,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庙分三进格局,进深49.96米,面阔9.5米,正殿为楼阁式建筑,前殿南面有石船,左侧有炼丹炉。)
   拍摄时间为1938年左右.

高州城冼太庙



高州城冼太庙



高州城冼太庙


  高州,摆渡船上(1937年)的船女戴帽留影

@@~


  高州,码头上的小男孩(1935年)握着缆绳

@@~


  高州,收集香烟盒的小女孩(1936年)憨态可掬...

@@~


  高州人乘着公共汽车(1936年)去劳动了....

@@~


   高州潘州公园,国民革命军二十四师长蒋光鼐、副师长陈维远、县长黄咏台建于1929年,有人工湖、暇趣廊、九曲桥、逸雅斋、得春亭、分湖亭、榕月阁等景.

高州潘州公园(1935年)


   1931年6月,杜氏家祠落成招待北平各名剧家合影
  

@@~


   
  
  
  
  
  
  
  民国司法部长王用宾、谢冠生,
    1934年12月王用宾接替居正任司法行政部部长,1937年8月谢冠生接任。(照片中出现的庞特是美国20世纪著名法学家、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庞德)
  
  
  
  
  
  
  
  
  

王用宾



谢冠生


  1937年,时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庞德以私人身份访华,在王用宾、谢冠生的陪同下,考察了中国的司法现状。

@@~



@@~


    :)那天还看到鲁迅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一会就睡着了...

“海婴六个月,一九三0年三月二十七日,上海”。(注:背后扶着周海婴的是鲁迅的手。)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南汇县人,中国翻译家、作家、文学家 、教育家、美术评论家.

1929年春,傅雷在瑞士。


  1928年傅雷(20岁),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艺术理论。开始受罗曼·罗兰影响,热爱音乐。

1930年5月底,傅雷与张弦、刘海粟夫妇拜访著名画家阿尔培?;裴那。



1930年,傅雷在法国。


   傅雷24岁就译出了《罗丹艺术论》这样不朽的名著。
   26岁的傅雷在“上海美专”讲课时,写出了《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文章不仅分析了一些绘画、雕塑名作,更触及了哲学、文学、音乐、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等等,足见其知识之渊博,多艺兼通。

1934年8月20日,傅雷寄赠罗曼?;罗兰的照片。


   傅雷的译作多为法国文豪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名著。15卷《傅雷译文集》,共五百多万字,是中国翻译史上空前的巨著。

1937年,初译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一册时的傅雷


 1966年,9月3日,在经历了抄家和批斗的凌辱后,傅雷服毒自杀,其夫人朱梅馥亦随傅雷自缢而亡。
   傅聪收到父亲的最后赠言是:“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1940年的傅雷,时年32岁


   “傅雷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不能违背自己的心灵,他同样不能违反自己的逻辑,不能忍受自己的思想被霸占,更不能让自己的灵魂被否定,所以他选择了死。”
   摘自《傅雷家书》

1948年8月,傅雷在庐山牯岭修改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译稿。


   OK,放些其它的照片,关于傅雷的照片就先到此.

1930年 常州女师的无锡和常州的学生


  财神驾到 1930年 (上海),很传统的彩头.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两国军事情报机构联合组建了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合作协定第一条即是:“为中美两国共同对日作战,组织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交换日军海陆空军事情报和搜集中国大陆气象情报,训练游击队,挺进日军后方,协助美军在中国沿海登陆作战,共同迅速歼灭日寇。”

抗战时期“中美合作所”训练的特工队


  抗战时期“中美合作所”训练的特工队
  

1



2


  1945年圣诞节,中美合作所里,美军教官与阵亡特工的遗孤在一起.:),戴雨农也在里面出镜....

@@~


   1942年6月,美国肯塔基州诺克斯堡训练营地,参加装甲兵训练的中华民国士兵.

@@~


   1942年,联合国漫画一幅,当然,能够看到中国,它的代表人物和鲜艳的国旗均在其中....

@@~


  1942年,战壕里的国军士兵。

@@~


  国军在青海征召的新兵们......

@@~


  :(,LS应该为战时军工厂内部

这个才为国军在青海征召的新兵.


  1942年6月1日,国际妇女日庆典,宋美龄发表演讲

@@~


  1942年,美国肯塔基州诺克斯堡训练营地,六个国家的装甲兵(左至右)中华民国士兵Richard Do Yee、英国下士Austin Chamberlain、苏联军士John Evans、希腊士兵Alexander Scourles、法国驾驶员Henri de...

@@~


  1944年1月15日,重庆码头一角,待到胜利之日已不远,8年的时间...太久太久

@@~


  1944年8月30日,美国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园,中美英苏代表起草《联合国宪章》草案,对于中华民国来说,这不是一个坏机会....

@@~


   几张国军抗日的照片...

国军战场辅助队女兵



国军轻机枪队.



由学校礼堂改建而成的战地医院



士兵和村民在挖反坦克壕.



维修组装飞行机械.


  @@~

进行军事训练的国军士兵.



庐山军官训练团毕业典礼上的会餐.



国军迫击炮.



1945年4月6日,中国海岸线附近,被B-25轰炸机击毁的日军驱逐舰。


    照例游山玩水,看看景色,放松心情....

1925年2月6日四川一角,看见了一片水乡....


    大石河为蓬溪河的一级支流,涪江的二级支流,位于蓬溪河南岸。又名蓬川,小潼溪。源于南充大兴乡,于下东乡东宁的郭家坡入蓬溪县境。

民初的河南大石河的村镇


  民初,少林寺一角,应该不会如现在如此,想必高山幽谷...

@@~


  石窑寺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500-503年)建。原名希玄寺,唐代名十方净土寺。清改今名。东西魏、北齐、隋、唐及北宋,相继在此凿窟造像。

民初,河南巩义石窟寺...


  民初,河南嵩山脚下的佛塔

@@~


    北宋皇陵位于河南省巩县嵩山北麓与洛河间的丘陵和平地上。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南有嵩山,北有黄河,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被人誉为"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风水宝地.
    北宋9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7个皇帝以及被追尊为宣祖的赵弘殷(赵匡胤之父)均葬于此。 

民初,河南宋陵一张老照片,据说宋陵石刻摆脱了传统的神秘色彩,着重反映了当时的世俗生活风貌,具有形神兼备的高超艺术造诣。


    
  
   德钦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地段,青藏高原南缘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北靠西藏芒康县,西连西藏左贡县、察隅县及我省怒江州的贡山县,南接维西县,东临四川巴塘县、德荣县。
   德钦地处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横断山脉中段,“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流”腹地。

德钦的河流,无法言说...


   扬子江因古有扬子津渡口而得名。
   扬子江原本只是指长江较下游的部份,但由于这是西方传教士最先听到的名字,“扬子江”(the Yangtze River )在外语中也就代表了整个长江。
  
  
   晚渡扬子江却寄江南亲故
   权德舆
  
  返照满寒流,轻舟任摇漾。
  支颐见千里,烟景非一状。
  远岫有无中,片帆风水上。
  天清去鸟灭,浦迥寒沙涨。
  树晚叠秋岚,江空翻宿浪。
  胸中千万虑,对此一清旷。
  回首碧云深,佳人不可望。
  
  

扬子江边( 1925年1月25日),昏黄下看到了小船江畔..


  1925年1月25日,中国,四川,散步的住宅...

··~


   LS为散布....
  
  
  
  

1925年,四川,载客的船.


   1925年3月24日,一处偏远的中药房商店的内部,堆放着药材,:)。想来应该很天然吧...只是身边的人对照相有些陌生...

··~


   去一趟山西汾阳看看
  
  
   汾阳市位于中国山西省中部、吕梁山的东麓,太原盆地西沿,隶属于地级吕梁市....
   秦置兹氏县,西晋改名隰城县,唐上元元年(760年)再改为西河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并入汾州,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升为汾州府并置汾阳县。民国初年废府存县。

1924年的汾阳,通往太原汽车公路上的木桥


  1924年的山西,汾河水改道后废弃的木桥。

··~


    ··~

1924年的山西汾河耕地农夫,头上很有特色哦


  
1924年,山西汾阳附近的汾河,据说现在已经干枯...


  1924年的山西平遥,汾河岸边,农民兄弟入镜....

··~


  1924年的山西汾河太原附近,汾河上的木桥,方便了通行.

··~


  1924年的山西汾河通往太原汽车一段公路,路边庄稼恣意生长...

··~


  1924年的山西汾河新年庆典,一个热闹的佳节,:),有人爬上树寻求制高点....这里有我喜欢的建筑....

··~


  1924年的山西汾阳,用于灌溉的一段水渠,倒是很整齐....

··~


  1924年的山西汾阳有支驼队,看惯了江南小桥流水,这样的照片让人始觉,风味绝不一样,有种黄沙万里之感....

··~


   文峪河是汾河支流,古称文水,又名文谷水,浑谷水,《水经注》中已有记载。
   发源于山西省交城县关帝山,在孝义市境内入汾河。流域地处汾河中游,太原盆地西南缘....
   嗯,哎,此地由于经常不下雨,十年九旱...从明成化十六年(1480)至1995年516年间共有106年为旱灾年,其中大旱年与特大旱年计78年。
   所以元明清史籍有“汾阳、孝义大旱,自春至秋不雨,人有相食者”和“文水、汾阳、孝义、交城特旱,皆荒,民食草木,遍地饿殍,人相食”的记载。

1924年的山西汾阳,文峪河干燥河床上的大桥。可以看看桥体的材质....


   文峪河水库坝址属文水县,尾水向东折向南,经文水县城东。文水县有悠久的引文峪河水灌溉的历史。
   唐武德三年(620年),曾引文水南入汾州。开元二年(714年)曾开凿甘泉等四渠,引文水灌溉文水县开栅镇、交城县广兴村一带农田数百顷。

1924年的山西汾阳,文峪河上水坝的位置


   想起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所指就在其实就是汾阳城东北15千米文峪河北岸的杏花村镇哦

1924年的山西汾阳,乡村的菜地,:)


  1924年的山西汾阳汲水灌溉。很干燥的田地....

··~


  1924年的山西太原北40里处,汾河边的小桥,这里一片清凉....

··~


   此地,让我想起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背的课文里,此地出现应该不陌生了吧?
   这里还是武则天的故里呢!

1924年的山西太原文水的城墙 1



1924年的山西太原文水的城墙 2


   ··~

1924年的山西太原文水墓地.1



1924年的山西太原文水墓地.2


  1924年的山西太原文水墓地.3
  


  1924年的太原北40里处,汾河边的家畜群....

··~


   去桂林吧,那里也不错...有不一样的风景:)
   原来叫桂林府,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为广西省会。

1931年,桂林肩挑婴孩和稻米....


  1933年,桂林山脚村落,可见风光....

1



2


  1933年,桂林石头山,独具特色

··~


   去过那里的人都知道,桂林山高要算老人山,这座山, 坐北向南,面对桂林的大小群山,活像一个威严的老人坐在那里。

1933年,桂林西部的老人山


   桂林七星公园位于漓江东岸,占地120多公顷,是桂林市面积最大、景致最集中的综合性公园。
   在桥向东望去,可见由普陀山四峰与月牙山三峰组成的七座山峰,其排列布局宛若北斗七星,总称七星山,公园因此而得名。

1933年,七星山距老城区1.5公里是桂林市区内最大的公园。



1933年,七星山内有名的溶洞


  1934年,桂林稻田里的农夫依旧不停....

··~


  1935年,桂林摆渡船上晾晒着衣服....

··~


  1935年,桂林城俯瞰.........

··~


  1935年,桂林的山水景色....

··~


  1941年,广西农夫的传统装束(地点不明)

··~


  1947年,广西,儿童穿着统一服装照相

··~


  1947年,桂林城区一处街道.

··~


  
  
   (对了,忽然想起来,不知道有铜子看过电影《花桥荣记》吗?电脑里我现在还存着呢,对桂林的好感忽然增加了好多!)

1947年,桂林浇菜地的妇女。


  1947年,桂林理发师在理发,附带掏耳...其本人的头发很有个性....

··~


   全县即全州县,位于中国广西东北部,是桂林市的一个县,毗邻湖南省。南距桂林市125公里
  
  

1947年,桂林全县, 街头列队行进的儿童。


  1947年,桂林全县,怀抱婴孩的孤儿院看门人。

··~


  1947年,桂林室外饮食店,我在猜测是否炸什么东西,还是?

··~


   1947年,桂林全县,男人肩挑婴孩,:)。
  
   MS此地很喜欢将小孩这样放着,他睡的还很香....后面的MM的衣服领子,有意思.....

··~


  1947年,桂林在街道上行走的儿童,大人还有些不放心呢....

··~


  1947年,桂林一处在照看的婴儿,此椅子很特别呀,呵呵,戴着的戒指的手指让我猜测年龄.....

··~


  1947年,全县儿童村的儿童好象在领取东西....

··~


  1948年,母亲下田,将孩子放在稻田附近的篮筐里,一人一个...不过小孩年纪也不小了,难道这是习俗?

··~


  1948年,桂林正在建造的女修道院.....

··~


  
     去湖北吧....这里的铜子应该很多...民国不能忘记武汉的。
  
  
   先看看大冶。此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周边被武汉、黄石、鄂州、九江、咸宁等城市包围着....

1937年,大冶,孤岛上的宝塔。


   汉水,又称汉江,古代也称沔水,长1532千米,流域面积17.43万平方千米,是長江最大的支流
   王维《送友人南归》“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读来依然心动。
  
  

湖北汉江上的小船,如此繁忙....


    1937年,湖北汉口协和医院 ....

··~


   1937年,汉口协和医院的手术室里...

··~


  1937年,汉阳,女子学校的厨房里,师傅们在做饭...

··~



湖北,客厅里的中国牧师


   :),湖北石灰窑此地说来话长,简单说下....
   民国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国民党大冶县政府接管,复置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隶属大冶县辖。民国37年(1948年)将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合并为石黄镇,隶属于大冶县。
   现在的黄石市是在原黄石港和石灰窑江滨集镇的基础上,于1950年8月正式建立的。
  

石灰窑,一名被蛇咬伤的患者。


  石灰窑,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和患者

··~


  193*年,石灰窑,中学的师生在进行一仪式。

··~


  1937年,石灰窑附近的长江岸边

··~


   :)。说到湖北随县(今随州市),人们想的最多大概是因为这里出土的战国初曾侯乙墓的编钟等,让人熟悉了。
   随县是中华民族传说的古贤炎帝神农的诞生地....

随县,教会医院的门前,老太太看着很慈祥呢....


  随县,一所学校的师生齐聚.....

··~


   那大大小小的城门,只能出现在照片里....

随县的北城门.


  随县的北城门和城墙,总见沧桑....

··~


  转个够,随县的南城门里原是这样....

··~


   讲到武昌,总有话想说,记得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的那次武昌起义吗?
   在武昌这个首义之地,还有诗仙的怀古之作。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
   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
   我心还不浅,怀古醉余觞。

   1931年,武昌,卫理中学的师生(为什么LS没有贴上图片?)

··~


  1937年,武汉的爱普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