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子卖方违约怎么陪:对有效教学和先学后教的点滴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7:52:05

对有效教学和先学后教的点滴思考

1、所谓“高效”不是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要从学情出发,让学生尽可能获得最多。

高效课堂决定于任课教师三个方面的“理解程度”:

对学生的理解程度;

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对考试的理解程度。

另外,再加上教师的教学、训练和方法,以及特色、优势和技巧。

2、课堂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能够调动和保证学生学习;

②“讲”“学”结合,以学为本,恰当定位,追求实效;

③瞄准考试(高考、中考),最大可能达成目标。

3、现在很潮流地探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教学模式,而一味地“先学”又受校情、学情,乃至师情的限制,难以一概而论。所以,要切实追求课堂实效,当不拘形式,不论是老师讲还是学生学,不论方式和手段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务求效果至上,且努力实现课堂效果的最大化。

也说说“讲”:

现在进入课堂会看到,更多的老师,更多的时候还是习惯于讲,乐于讲。

其实,讲恐怕也是离不了的,上百年来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就是讲过来的嘛。讲自然也有它独到的作用。

最好的讲是能够调动和吸引学生,且有真才实学、有真货交给学生。

讲的最大好处是:能把老师想的或有的,直接地、简单地、明了地告诉学生,无需什么“曲折”的过程——这也是老师习惯于讲和乐于讲的原因吧。

讲最有可能也可能是最大的问题是:①讲得不好,不能吸引学生,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或讲的东西缺乏吸引力,那么干脆你讲你的,我干我的,最普遍的就是睡觉喽。

②学生被动地听,对于好学生、听得效果极佳的学生尚可,而对于基础较差或程度一般的学生,即便听明白了,内化的东西也很少,形成的能力也不够。——这是目前学习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

③一堂课40多分钟长时间的灌输,学生势必产生视觉的、听觉的,身体的、心理的疲劳,进而消极懈怠,产生内心抵触。

讲的最好的课,现在看充其量只能是中等或偏上的课,绝不可能是最好的课。

下面说说“学”:

学,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没有学生的学,我们教学的效果就会归于零,或大打折扣。所以很多地方探索实践“先学后教”,且大有形成潮流之势。

可是,实践中做起来很难。一是原来不习惯,另外操作起来很复杂,涉及方方面面,是否有效,也难以说清楚。所以,干脆还是先讲吧。

实事求是地说,老师从观念上说让学生“学”,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努力,才最终有效果,效果才会好,这是没问题的。可是,老师为什么不积极去做呢?

简单说来,就是这样做麻烦,不好办,费力,又难以具体感到有什么直接的效果。

细想一想,现在一说“先学后教”,就好像是完全要转变过去的课堂状态,要用导学案,整堂课或绝大部分内容就给学生了,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认真、精心、系统的设计,加之老师在过程中如何把握、驾驭、掌控,确实很难。就不要说还有学生的基础和能力问题了。其实,从普通学校的学生的实际来看,如果没有全面、深入、系统的改革(这绝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简单地说让学生学,要“先学后教”,是比较难的,另一方面看讲也是必要的,是难以一下子就去除的。因此,最好是能突出学生学的意识,学和讲都不要偏废,该讲的讲,该让学生学的学。

问题是,老师让学生学的意识有,但在行动上下的功夫不够,也许因为麻烦,或没有好的办法,弄不弄就滑到讲这上面来了。

在此,我注意到一个问题:真正让学生“学”,不要把课堂上行为的面和摊子铺的过大,要从每一个小的教学环节上做起,问题先行,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甚至质疑,相互纠正、补充,进而完成学习任务。就是说,面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老师要对学生讲的东西,有意识地我不讲,而是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就想,去思考,甚至分析、讨论,最大程度地依靠他们自己来解决,这样就达到了学生学的目的。学生真弄不会的老师该讲再讲。现在看到的课堂实际情况是,让学生学,或先学后教,课堂上弄得太大,老师不好把握,就不做了;而落到某个小的环节上,又没这种意识了,习惯于传统的老师开讲。其实正是在这一个个小的环节上,才好把握,容易实现。反正你老师的目的是要讲给他,让学生明白或掌握你要讲的东西,你先不讲,试着引导、启发学生往这儿想,分析、思考,努力解决它,这是完全办得到的,这不也实现学生的学了吗?!且因为环节、内容小,方法可以很灵活,比较容易办到。关键是:老师要认识到让学生学的重要性,要在具体教学环节上下功夫,要讲的不讲,先隐去,把重点放在想方设法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积极思考、努力,顺着你的思路和方向,领会和解决你最终要教给他的东西,这就实现了学生的学,成就了教学的高质量。这个过程中,重点是两个,一是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二是为达到学习目的而进行的学习过程。这也是对“先学后教”的一种具体实践。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要过于拘谨,该讲就讲,该学就学,甚至从课堂实际情况或问题的难度性质出发,看似该让学生学的我就讲了,也没什么。如学生“学”的内容或量足够多,那就设计导学案,把课上成所谓“先学后教”的模式,否则,不搞这套,自然推进,适时掌握也就可以了。

对此,我把它归纳为:以学为本,以学定教,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强化、突出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主动学习过程。

面对上述过程,反观传统的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讲,对于在这个环节中要干什么,也就是老师要讲什么,学生不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程度,实现怎样的目标,也不知道,因为一切都在等老师讲嘛,这样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被动的。反之不然,老师讲之前的有目的的引导、启发,就是让他知道他要干什么,以及达到什么目的,什么程度。这样,学生就自我建立了学习任务,确立了学习目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有了。而且因为主动,在这一过程中,面对比自己强的和差的,有比、学、赶、帮在里面,也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也会有自我反思、校正,效果由此就出来了,能力由此也就得以生成和提高。——这就是让学生学,或者说“先学后教”的本质吧。

冀面对实际,抓住一点,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