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无花果酒视频:杂记上第二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20:06:03

杂记上第二十

【题解】

郑玄说:“名日《杂记》者,以其杂记诸侯以下至士之丧事。”孙希旦说:“《丧服小记》者,以其所记之琐碎而名之也。《丧大记》者,以其所记之繁重而名之也。此篇所记,有与《小记》相似者,有与《大记》相似者,又有非丧事而记者。以其所记者杂,故日《杂记》。”今按二家之说参互观之,才比较全面。本篇所记,有可补《仪礼》之《士丧礼》、《丧服》二篇之未备者。由于《杂记》全篇简策繁重,郑玄作注时己分为上下二篇。

【原文】

诸侯行而死于馆,则其复如于其国①。如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毅②,以其绥复③。其精有筷④,细布裳帷,素锦以为屋⑤,而行。至于庙门,不毁墙⑥,遂入,适所殡⑦,唯精为说于庙门外⑧。

【注释】

①复:招魂。

②升车左毅:象征死于家时的“升屋东荣”。详《丧大记》。

③绥(r缕):通“绥”。旗杆顶端的飘带,以旎牛尾为之。

④精(qian欠):载尸车的布制篷盖。筷(chan搀):篷盖四周下垂的缘边。

⑤屋(wu惺):古“幌”字。此屋在精之下,裳帷之内,是覆盖棺材的小帐子。

⑥墙:指上文的“裳帷”。

⑦适所殡:停殡之处在堂上两楹之间。

⑧说:通“脱”。

【译文】

诸侯出访他国而死于宾馆,则其招魂仪式和死在本国一模一样。如果死于半道,则从者就上到 国君所乘车的左轮轴头,用车上旗杆顶端的飘带来招魂。其载尸车上方有一篷盖,篷盖的四周有下垂的缘边,载尸车的四周是用黑布围成的帷幕,整个棺材还要用素锦覆盖起来。如此安排停当,才往家走。来到自家庙门,不须撤掉枢车四周的围布就可以进去,径直把灵枢停放在堂上两楹之间。但枢车上的篷盖要卸下来,放在庙门外。

【原文】

大夫、士死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毅,以其绥复①。如于馆死,则其复如于家。大夫以布为精而行,至于家而说精,载以揣车②,入自门,至于昨阶下而说车,举自昨阶③,升适所殡。士精,苇席以为屋,蒲席以为裳帷。

【注释】

①绥:通“缕”。见上节注。

②揣(chuan船)车:一种载尸或载枢之车。有四个轮子,轮子甚小,用全木而无幅,迫地而行,承载极稳。

③举自昨阶:据郑注,尸体举自昨阶,灵枢则举自西阶。

【译文】

大夫、士出行,死在路上,就上到他们所乘车的左轮轴头上,用其车上旗竿顶端的飘带来招魂。如果死在国外的宾馆里,则其招魂仪式和死在自己家里一样。大夫死,载尸的车子用布拉起篷顶后再上路。到达自家门口,卸下篷顶,把尸体移到端车上,从大门进去,来到东阶下,把尸体从车上搬下,从东阶抬上去,一直抬到停尸之处。士死,载尸的车子也有顶篷,但用苇席覆盖棺木,用蒲席作枢车的布围。

【原文】

凡讣于其君,日:“君之臣某死。”父、母、日:“君之臣某之某死①。”君,讣于他国之君,长子,不禄②,敢告于执事③。”夫人,曰:“寡小君不禄④。”寡君大子妻曰之丧,日:“寡君之嫡子某死。”大夫,讣于同国敌者,曰: “某不禄。”讣于士,亦曰:“某不禄。”讣于他国之君,日:“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⑤。”讣于敌者,日:“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⑧,使某实⑦。”讣于士,亦日:“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士,讣于同国大夫,日:“某死。”讣于士,亦曰:“某死。”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讣于大夫,日:“吾子之外私某死。”讣于士,亦日:“吾子之外私某死。”

【注释】

①君之臣某之某死:上“某”指臣名,下“某”指其亲属。②不禄:士死曰不禄。国君死当称亮。今称国君死为不禄,是因为讣告他国之君,表谦。夫人死亦曰不禄,义同此。

③执事:犹言左右。

④寡小君不禄:此下也当云“敢告于执事”犷不言者,略也。⑤外臣:因无直接统属关系,故日外臣。寡:寡德。

⑥外私:外国的私交、朋友。

⑦实(zhi至):通“至”,谓来告也。句中的“某”为使者之名。

【译文】

凡向本国国君报丧,如果是臣子本人死,则使者要说:“君的臣子某某死了。’,如果是臣子的父亲、母亲、妻室、长子死,报丧者要说:“君的臣子某某的什么亲属死了。”国君死,向他国之君报丧,要说:“寡君不禄,敢向您的左右享告。”国君的夫人死,向他国之君报丧,要说:“寡小君不禄,特来享告左右。”太子死,则说:“寡君之嫡子某某死,特来享告左右。”大夫死了,如果是向同国爵位相等的人报丧,要说:“某某不禄。”如果是向士报丧,也说:“某某不禄。”如果是向他国之君报丧,要说::“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某死了。”向他国爵位相等的人报丧,要说:“您的外国朋友寡大夫某某不禄,特派我来察告。”向他国的士报丧,也要说:“您的外国朋友寡大夫某某不禄,特派我来察告。”士死了,如果是向本国大夫报丧,要说:“某某死了。”向本国的士报丧,也要说:“某某死了。”如果是向他国之君报丧,要说:“君之外臣某某死了。”向他国大夫报丧,要说:“您的外国朋友某某死了。”向他国的士报丧,也要说:“您的外国朋友某某死了。”

【原文】大夫次于公馆以终丧①,士练而归②。士次于公馆③,大夫居庐④,士居奎室⑤。

【注释】

①公馆:国家的招待所。

②练:即满一周年的小祥之祭。小祥以后,孝子除去首续,改戴练冠,故称。

③士次于公馆:这一句不好解释。江永认为这五个字应在上文“士练而归”之上。俞褪认为此句中的“士”字是衍文。今姑从俞。

④庐:又叫“依庐”。居丧时临时所搭的草棚。即在中门外东墙下,东面靠着墙,南面、西面支起木棍.,北面开口当门,上面盖上草苫,即成。葬后,可以稍加修饰,例如可以将草苫剪齐,可以在壁上涂泥,门可以向西开口。

⑤奎室:也是居丧时用砖垒成的小草屋,地点也在中门外东墙下,草苫上也不涂泥,不加任何修饰,只用白奎涂墙,故名里室。按常规,、圣室是孝子在练祭以后的住处。

【译文】

国君死了,大夫要在公馆中居丧三年才能回家,士受恩浅,可以在练祭以后回家。在公馆时的住处,大夫住在依庐中,士住在奎室中。

【原文】

大夫为其父母兄弟之未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士为其父母兄弟之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大夫之嫡子,服大夫之服。大夫之庶子为大夫,则为其父母服大夫服;其位与未为大夫者齿。士之子为大夫,则其父母弗能主也,使其子主之。无子,则为之置后。

【译文】

身为大夫,为其父母兄弟之未为大夫者服丧,其丧服按照士礼服丧。身为士,为其父母兄弟之为大夫者服丧,其丧服也按照士字L服丧。大夫死,其嫡子纵然不是大夫,也可按大夫之礼服丧。大夫死,其庶子为大夫,也可按大夫之礼为父母服丧;但哭泣的位置只能与不是大夫的人同列。士的儿子官为大夫,如果儿子死了,他的父母因为身份是士而没有资格为他主持丧事,就应由儿子的儿子来主持;如果儿子没有儿子,就应为儿子立一个过继儿子。

【原文】

大夫卜宅与葬日,有司麻衣、布衰、布带①,因丧展,缎布冠不羹②。占者皮弃③。如笠,则笠史练冠、长衣以笠④。占者朝服⑤。

【注释】

①有司:参预卜笙的大夫家臣。按规矩,大夫死,其家臣应服斩衰,即服纯凶之服。但因卜签乃与鬼神相接,属吉礼,应着吉服。两相权衡,乃着既非纯吉亦非纯凶之服。麻衣:白布深衣。这是吉服。布衰:指缀于深衣胸前和背后的两块孝布。缀于胸前的一块长六寸,宽四寸;缀于背后的一块又叫负版,长一尺六寸,宽四寸。这是凶服。布带:属于凶服。

②细布冠:属于吉服。龚:通“缕”。冠缨系好后的下垂部分。不缕是凶。

③皮弃:即皮弃服。这是纯吉之服。详《玉藻》注。

④笙史:即笙人。“盆”字原脱,据阮元《校勘记》补。练冠:以练过的白布制成的冠。长衣:镶白边的深衣。

⑤朝服:头戴玄冠,上穿细衣、细带,下着素裳、素桦。这是大夫士朝见国君时的礼服,纯吉。

【译文】

大夫死后,到了卜择莹地和下葬日期时,其有关家臣要身穿麻衣,麻衣的前胸后背各缀一块麻布,腰系布带,脚穿麻绳编的屡,头戴没有缨饰的细布冠。至于占者则穿皮弃服。如果用览选择莹地和葬期,笠人就练冠、长衣而签。占者则穿朝服。

【原文】

大夫之丧,既荐马①,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②。大夫之丧,大宗人相③,小宗人命龟④,卜人作龟。

【注释】

①荐马:谓把牵引灵车的马牵进庙门。据《士丧礼》,葬前一日要先迁枢于祖庙,叫做朝庙。这象征死者临行之前与尊者告别。接着又要举行祖奠,也就是象征为死者饯行的祭奠。第二天下葬,下葬前又要在祖庙内举行葬奠。葬奠毕,将拉枢车的马牵入庙门。孝子见到牵马入门,知道与死者最后诀别的时刻到了,于是哭踊。·、②包奠:把葬奠所用牲体的胫骨部分用苇席包裹起来,.用以随枢入葬。读书:把他人赠送的助葬品、祭品、财物和随葬物列一清单,在枢车临行之前宣读。

③大宗人:指为大夫掌管宗族事务者。④小宗人:为大夫掌管礼仪和宗庙者。

【译文】

大夫的丧礼,在下葬那一天,拉枢车的马已被牵进祖庙,孝子见此情景,又哭又跺脚。马从庙门出来以后,套到灵车上,这时要举行包奠和读书的仪式。大夫的丧事,由大宗人辅佐行礼,由小宗人告龟以所向之事,由卜人灼龟以观兆之吉凶。

【原文】

狄②,擅衣

复:诸侯,以褒衣、冕服、爵弃服①;夫人,税衣榆狄税素沙;内子,以鞠衣、褒衣素沙;下大夫,以;其余如士③。复西上④。

【注释】

①褒衣:受到天子褒赏而见赐之衣。冕服:诸侯礼服的总称。上公的冕服叫衰服,侯伯的冕服叫瞥服,子男的冕服叫霭服。其相同之处是,无论何种冕服都是上衣玄色下裳缥色;其不同之处在于衣裳上的图案有别。详《礼器》“天子龙衰”句注。爵弃服:爵弃是一种文冠。爵,通“雀”。是说此弃的颜色赤而微黑,与雀头相似。爵弃服,是指配合爵弃穿的一套礼服,即绪衣、缎带、缥裳、赤黄色的蔽膝。

②税(chuan椽)衣榆(yao摇)狄:据《周礼·天官·内司服》,王后有六服,即伟衣、榆狄、网狄、鞠衣、展衣、椽衣。此六服亦可为内外命妇之服。此处是说诸侯夫人死,其招魂用衣可用榆狄以下五种。另详《玉藻》注。

③内子五句:原在本节“复:诸侯”之上,乃错简,今据郑注移正。擅(zhan展)衣;即展衣。参上注。

④复西上:招魂人数的多少,取决于其命数。

【译文】

招魂时所用的衣服:诸侯用褒衣、冕服和爵弃服;诸侯的夫人,用榆狄、网狄、鞠衣、展衣、椽衣等五种衣服,这五种衣服都是用素纱作里子;卿的正妻,用鞠衣和褒衣,也都是以素纱作里子;下大夫之妻,用檀衣;其余的人都和士妻一样,用椽衣。招魂的人如果在两个以上,以立在西边的为上位。

【原文】

大夫不榆绞属于池下①。

【注释】

①榆(y6。摇)绞(x16。蜻):画有难形图案的苍黄色增带,长丈余。这是一种葬时车饰。如果是国君,则可以将榆绞系于池下。大夫以下则不可。池:枢车上的一种装饰。以编竹为之,套以青色布套,位于枢车篷顶(叫作“荒”)下。其作用是象征死者生前所居宫室的承雷。详《檀弓上》“池视重雷”注。据郑玄注,此句上下有脱文。因为这里只讲了大夫下葬时的车饰,而未讲国君和士。

【译文】

大夫葬时的运枢车,不得把愉绞系到池下

【原文】

大夫附于士①。士不附于大夫,附于大夫之昆弟,无昆弟则从其昭穆②,虽王父母在亦然。妇附于其夫之所附之妃③,无妃,则亦从其昭穆之妃。妾附于妾祖姑,无妾祖姑,则亦从其昭穆之妾。男子附于王父则配④,女子附于王母则不配⑤。公子附于公子。君亮,大子号称子,待犹君也。

【注释】

①附:通“衬”。把新死者的神主按昭穆顺序附于祖先的神主。衬的原则,最根本的一条是按照昭穆顺序,昭衬昭,穆附穆。孙衬祖,而子不得衬父。但另外也要讲究身份和嫡庶,这正如本节所讲。

②从其昭穆:衬于昭穆相同的祖先。如孙衬于祖,若无祖可衬,则可柑于高祖。这也就是《丧服小记》所说的“亡则中一以上而衬”。

③夫之所附之妃:即祖姑。婆婆的婆婆。妃,配偶。

④配:谓并祭所衬祖先之配偶。

⑤女子:指未嫁之女和嫁未三月而死犹归葬于娘家者。

【译文】

大夫死后,他的神主可以附在生前为士的祖父的神主后面。反过来,士死之后,他的神主却不可附在生前为大夫的祖父的神主后面,而只能附在生前为士的叔伯祖父的神主后面;如果没有这样的叔伯祖父,还可以按照昭穆顺序附在高祖神主后面。即使祖父母仍健在,也是这样。媳妇的神主应该附在祖姑之后;如果没有祖姑可附,也可以按照昭穆顺序附在高祖配偶的后面。妾的神/主应该附于身份是妾的祖姑后面;如果没有妾祖姑,也可以按照昭穆顺序附于高祖之妾。男子衬于祖父时,要以祖母来配享;女子衬于祖母时,则不以祖父来配享。国君的庶子只能衬于祖辈的庶子。国君去世的当年,太子只称“子”,但在国际交往中受到的礼遇却和国君一样。

【原文】

有三年之练冠①父母之丧,尚功衰②,则以大功之麻易之,唯杖展不易。有而附兄弟之荡③,则练冠附。于疡称“阳童某甫”④,不名,神也。

【注释】

①三年:指父母之丧。练冠:已见本篇上文注。

②功衰(cu缭):斩衰、齐衰之丧在小祥之后所穿的丧服。因此种丧服布料的粗细与大功丧服同,故称功衰。

③附:通“柑”。

④阳童:孙希旦说:“男子为荡日阳童,女子为荡日阴童。”某甫:“某”指疡者的字,“甫”是男子的美称。荡者未成年而死,本无字,为了神化荡者,特为之造字。

【译文】

正在为父母守孝,已经过了小祥,这时又遇到大功亲属去世,就应该把头上的练冠、腰上的葛带统统改为大功的麻纽,只有孝棒和丧展不用更换。正在为父母守孝之中,已经过了小祥,换上了功衰,如果这时遇上了未成年兄弟的衬祭,本来也应把练冠改为大功的麻续,但因为是荡,所以就戴着练冠参加柑祭就行了。在祭荡的祭文中,要称“阳童某甫”,不能直呼其名,因为已经把他当作神来对待了。

【原文】凡异居,始闻兄弟之丧,唯以哭对可也①。其始麻,散带经②。未服麻而奔丧,及主人之未成经也今疏者与主人皆成之④,亲者终其麻带纽之日数⑤。

【注释】

①唯以哭对可也:因为悲痛,无暇问及其他。

②散带经:散垂其腰带之麻续。孔颖达说,这是指大功以上兄弟。若是小功以下,则垂而不散。

③成续;于粤说当作“成服”。今从之。据《士丧礼》,人死后的第二天小敛,第三天大敛,第四天成服。所谓成服,也就是从头到脚地把丧服穿戴齐备。

④疏者:指小功以下亲属,如从祖兄弟、族兄弟。皆:通“偕”,一齐。

⑤亲者:指大功以上亲属。如从父兄弟、亲兄弟。终其麻带经之日数:意谓从到家之日加麻散带算起,到第三天才成服。假若是大敛之日到家,顺沿三天,那就是要在主人成服之后的第二天才成服。

【译文】

凡是分居两地的兄弟,在刚听到兄弟死的讣告时,只是对着报丧者哭泣,一言不发,也是可以的。第二日就开始带孝,腰纽束腰后的多余部分任其散开下垂。如果没有带孝就回去奔丧,又正赶上主人成服,在这种情况下,比较疏远的亲属就可以和主人一道成服,而比较亲密的亲属则不行,一定要披麻散带到规定的天数再成服。

【原文】

主妾之丧①,则自衬;至于练、祥,皆使其子主之。其殡、祭,不于正室。君不抚仆妾。女君死,则妾为女君之’党服。摄女君,则不为先女君之党服。

【注释】

①主妾:主妇死后由妾代理主绿之职者。

【译文】

主妾去世,则由丈夫亲自为她主持衬祭;至于小祥、大祥之祭,都让她的儿子主持。虽然生前代理主妇,但究竟还不是主妇,所以对她的殡和祭都不在正室举行。仆妾死后,因为他们的身份低贱,主人不须抚摩其尸而哭。主妇死后,主妇的娘家人死了,众妾仍须为之服丧,但代理主妇的妾则可以不为之服丧。

【原文】

闻兄弟之丧,大功以上,见丧者之乡而哭①。适兄弟之送葬者弗及,虽疏,亦虞之②遇主人于道,则遂之于墓。凡主兄弟之丧,

【注释】

①闻兄弟之丧三句:详后文《奔丧》篇。

②虞:安也。作为祭名,是指葬后当天中午即迎回死者神主,祭之于殡宫,以安其神。虞祭是丧事结束的标志。此后的祭属于吉祭。

【译文】

听到兄弟的死讯,急忙前去奔丧,如果是死者大功以上的兄弟,就要在看见死者所住村落时就放声痛哭。去给兄弟送葬而没有赶上,碰见主人时已经是在葬毕回家的路上,这时候自己就要独自走到墓地哭送。凡是为兄弟主持丧事,即令是小功以下之亲,也要在虞祭之后才回家。

【原文】

凡丧服未毕,有吊者,则为位而哭,拜,踊。大夫之哭大夫,弃经①。大夫与殡,亦弃纽。大夫有私丧之葛②,则于其兄弟之轻丧则弃续③。

【注释】

①弃续:在皮弃上加上麻续。

②私丧之葛:私丧,妻子之丧。妻子之丧,卒哭以后,要以葛纽代替麻经。

③轻丧:小功以下亲属之丧。

【译文】

只要还在服丧期内,如果有客人来吊孝,孝子都应在规定的位置上哭泣,拜宾、成踊,不可在礼数上打折扣。大夫去哭吊大夫,要身着锡衰,头戴弃纽;如果是在主人未成服时前去哭吊,也是头戴弃纽,但不着锡衰,仍着常服。大夫的妻子死了,已经过了卒哭,改戴较轻的葛纽,这时又遇到小功以下的兄弟去世,大夫前去吊孝也要改作头戴弃纽。

【原文】

为长子杖,则其子不以杖即位①。为妻,父母在②,不杖,不稽颗③;母在,不稽颗。稽颗者,其赠也拜④。违诸侯,之大夫,不反服。违大夫,之诸侯,不反服⑤。

【注释】

①为长子杖二句:这是因为丧无二主,孙应避祖。

②父母在:孙希旦、朱大韶、郑珍等人都认为“母”是衍字,今从之。

③稽(qi起)颗:以额触地并略作停留的跪拜礼。表示最大的敬意。

④赠:赠、贝冒、隧之类。

⑤违诸侯六句:郑玄说原因在于前后主人的尊卑不同。若尊卑相同,应当为旧君反服齐衰三月。

【译文】

长子死了,其父为长子服丧时持丧杖,长子之子就不能再持丧杖即孝子之位。为妻服丧,如果父亲还健在,那就要在礼数上打点折扣,不能手持丧杖,也不能对来宾行稽颗之拜;如果是父亲去世而母亲健在,那就可以手持丧杖,但仍不得对宾客稽颗。除非宾客有较多物品赠送,为表示拜谢,才可为之稽颗。离开诸侯而到大夫之家为臣,或者离开大夫而到诸侯那里为臣,在旧主人去世时,都不再怀念旧情而为之服丧。

【原文】

丧冠条属①,以别吉凶。三年之练冠,亦条属,右缝。小功以下,左。细冠操缨②。大功以上散带③。朝服十五升④,去其半而绍,加灰,锡也⑤。

【注释】

①条属(zhu主):条是一条麻绳,属是连接。丧冠的制作是,把一条麻绳围着头部先绕一圈,这个绳圈叫做武,也就是冠圈。绕成冠圈后的多余麻绳就当作缨,即帽带。如果是吉冠,则不条属,也就是武与缨各自单独制成。

②操:郑玄说当为“澡”。澡,指经过漂白处理的麻布。

③大功以上散带:孔颖达说:小敛之后,小功以下亲属的腰续,其多余部分也都缠到腰上,而大功以上亲属则任其散开下垂,直到成服时才也绕到腰上。

④升:计算布粗细的单位。八十缕为一升。一缕即一根经线。古代布幅宽立尺二寸,升数愈多,布愈细密。

⑤锡:锡衰。是大夫吊丧时所穿。锡,同“踢”,谓洁白光滑之布。

【译文】

丧冠的武与缨通用一条麻绳来做,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它和吉冠的不同。三年之丧,小祥以后改戴练冠,此练冠的武与缨也是通用一条麻布来做,但冠梁上的皱褶要折向右边来缝;小功以下才向左缝。绍麻亲属的丧冠,是用漂白后的麻布做冠缨。大功以上的亲属,在小敛以后到成服之前,其腰续的多余部分是蓬松下垂的。朝服用的布,含有经线十五升;去掉十五升的一半,就是绍麻丧服所用的布;把这种布再加上灰,经过捶洗,就成了做锡衰所用之布。

【原文】

诸侯相褪,以后路与冕服①。先路与褒衣②,不以褪。遣车视牢具③。疏布精,四面有章④,置于四隅。载帐⑥,有子日:“非礼也。丧奠,脯酿而已”。祭称“孝子孝孙”⑥,丧称“哀子哀孙”。

【注释】

①后路:副车。因为副车随行在正车之后,故称;

②先路:正车。诸侯所乘之车。

③遣车:送葬时载牲体,并在下葬时连同牲体一齐随棺入扩的车子。《檀弓下》:“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即所谓“遣车视牢具”。详彼处注。

④章:通“障”。

⑤帐(zhang章):米粮等谷物。

⑥祭:谓吉祭。衬祭是吉祭的开端,此前为丧祭。

【译文】

诸侯互相赠送敛葬的衣物,可以用随行的副车和礼服。自己所乘之车和天子所赐之衣,。不可用来赠给死者。遣车的多少要根据包奠的数量来决定。遣车用稀布作篷顶,四面也有东西遮挡。遣车随棺入葬时,放在外棺的四角。当时有的人家在遣车上载着谷物,有子批评说:“这不合礼制。丧事祭奠所用的供品,不过肉干肉酱而已。”吉祭的时候,自称“孝子”或“孝孙”;丧事中的讣告和祭文,自称“哀子”或“哀孙”。

【原文】

端衰、丧车①,皆无等②。大白冠、细布之冠③,皆不菠④。委武玄、编而后菠⑤。大夫冕而祭于公⑥,弃而祭于己⑦。士弃而祭于公,冠而祭于己。士弃而亲迎,然则士弃而祭于己可也⑧。

【注释】

①端衰:谓丧服。因为丧服的上衣与吉服的玄端式样相同,其差别只在于丧服上衣的胸前缀有一块长六寸、宽四寸的衰布,故称。

②皆无等:郑注:“贵贱同,孝子于亲一也。”

③大(tai太)白冠:太古之布冠。

④羹(r‘缕):缨饰石即帽带系好廊勺下垂部分。

⑤委武:郑玄说是冠圈。秦人曰委,齐人曰武。

⑥冕:谓缔(zhi指)冕,绣有图案的礼帽。

⑦弃:谓爵弃。

⑧士弃而亲迎二句:按郑玄的意见,亲迎是一生中的大事,属于特殊情况而受到照顾,特许提高规格(即“弃而亲迎”。按常理只能“冠而亲迎”),但不可类推到自家的祭祀上。

【译文】

孝子穿的丧服、乘的丧车,不分贵贱,都是一样的。太白冠和细布冠,都是没有缨饰的。有冠圈的玄冠和大祥以后所戴的编冠才有缨饰。大夫戴着缔冕去参加国君的祭祀,而家祭却戴爵弃。士戴着爵弃去参加国君的祭祀,而家祭却戴玄冠。结婚的那天,士是戴着爵弃去迎新娘的,由此看来,士的家祭时戴爵弃也是可以的吧。

【原文】

畅①,臼以掬②,柞以梧。批以桑③,长三尺,或日五尺。毕用桑④,长三尺,刊其柄与末。率带⑤,诸侯、大夫皆五采,士二采。醛者,稻醛也。瓮、瓶、宵、衡⑥,实见间⑦,而后折入⑧。重⑨,既虞而埋之。

【注释】①畅:通“色”。郁金香草。

②掬(ju局):柏木。

③批(bi匕):通“匕”。祭祀时用以捞起牲体的大木勺。丧礼用桑木,吉礼用棘木。

④毕:丧祭时用以举起牲体的木叉。

⑤率(绰)带:不用针线缉边的带。用作袭尸之大带。

⑥衡:郑玄说当作“析(hang流)”,木架子。

⑦见:棺饰。胡培翠说:“棺饰即池、柳、荒、帷之属,以加于棺外,不见棺枢,而但见棺饰,故谓棺饰为见。”

⑧折:棺梆上的盖板,长方形,大小如床。折上加抗席以后,就可以填土了。’

⑨重:从始死到虞祭死者尚无神主,重即神主的暂时代用品。详《檀弓下》注。

【译文】

捣粤的臼用柏木制成下柞用桐木制成。捞牲体的大木勺用桑木制成,长三尺,有的说长五尺。捞牲体的木叉也用桑木制成,叉‘柄与叉尖都要削得小一点。袭尸用的绰带,诸侯、大夫是五种色彩具备,士则只有红、绿二色。随葬用的酸,是用稻米酿制的醛。盛放酱类的瓮,盛放酒浆的坛子,盛放谷物的竹篓,盛放各种容器的木架,以上这些随葬物品,统统填到棺饰与外榔之间的孔隙中,然后把棺梆的盖板放入扩中,至于临时作神主用的重,虞祭以后就埋掉了。

【原文】

凡妇人,从其夫之爵位。小敛、大敛、启,皆辩拜①。朝夕哭②,不帷③。无枢者,不帷。君若载而后吊之,则主人东面而拜,门右北面而踊,出待,反而后奠。子羔之袭也④,茧衣裳与税衣缥榕为一⑤,素端一,皮弃一,爵弃一,玄冕一⑥。曾子日:“不袭妇服。”

【注释】

①辣通“遍”。

②朝夕哭:既殡之后,每天的早晨和晚上,孝子都要入殡宫哭灵,此礼就叫朝夕哭。葬前的每天都如此。

③不帷:不用帷帐遮住灵枢。因为孝子心想见到灵枢。

④子羔:孔子的弟子高柴。子羔是其字。

⑤茧:丝绵。税(【的n椽)衣:衣裳相连的黑衣。缥被:(ran然):浅绛色的衣裳下缘。只有妇人才缥榕。

⑥皮弃一三句:郑注云:“礼以冠名服,此袭其服,非袭其冠。”由此可知,皮弃是指皮弃服,即素衣素裳;爵弃是指爵弃服,即细衣缥裳;玄

冕是指玄冕服,即上衣玄色而无文,下裳缥色而有敝形图案。

【译文】

凡是妇人的丧礼,其办事规格都随照其夫之爵位。小敛、大敛和启殡这三件事,每件事做完以后主人都要遍拜宾客。朝夕哭时,要把遮挡灵枢的帷幕撩起来,哭过以后再放下。如果灵枢已下葬,则帷幕也就不用了。国君如果在灵枢已载到车上之后来吊问,这时主人要退居宾位朝东拜谢,再到门内右边向北哭踊,然后先出门外等待拜送国君。送走国君以后再举行祖奠。子羔死的时候,其小敛用的衣服有五套:一套是在装有丝绵的上衣下裳之外罩上一件镶有绛色下缘的税衣,一套是布衣素裳,一套是皮弃服,一套是爵弃服,一套是玄冕服。曾子说:“不该用那镶有绛色的下缘,因为那是妇人之服。”

【原文】

为君使而死,公馆复,私馆不复。公馆者,公宫与公所为也。私馆者,自卿大夫以下之家也①。公七踊②,大夫五踊③,妇人居间④,士三踊⑤,妇人皆居间⑥。公袭:卷衣一⑦,玄端一⑧,朝服一⑨,素积一⑩,鬃裳一⑩,爵弃二,玄冕一,褒衣一,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⑩。小敛,环经⑩,公、大夫、士一也。公视大敛,公升,商祝铺席⑩,乃敛。鲁人之赠也⑩,三玄二鬃,广尺,长终幅。

【注释】

①为君使而死七句:已见《曾子问》,详彼注。

②公七踊:公,指国君。七踊,指从始死之日到成殡之日哭踊的次数。诸侯五日而殡,每天踊一次,则五天五踊,加上小敛、大敛时各一踊,共七踊。

③大夫五踊:大夫三日而殡,三日中为三踊,加上小敛、大敛各一踊,共五踊。

④妇人居间:徐师曾说此四字是衍文,是。

⑤士三踊:士二日而殡,死之日一踊,小敛、大敛各一踊,共三踊。

⑥居间:指踊的顺序在男子与来宾之间。

⑦卷(gon衰)衣:即衰衣。诸侯的最高级礼服。

⑧玄端:细衣朱裳。诸侯燕居之服。

⑨朝服:细衣素裳。诸侯听朝之服。

⑩素积:指皮弃服。诸侯视朔之服。

@缥裳:冕服之裳。

⑩大带:即上节的“率带”。

⑩环经:用麻绳作成的圈。

@商祝:深明丧事礼仪者。详《乐记》注。

⑩贝曾:以布帛赠死者纳入扩中。据《仪礼·士丧礼》:“赠用制币玄缥束。”即要用十块长一丈八尺、宽二尺四寸的玄色缥色之帛。下文鲁人之赠,数量、长短、宽度都与《士丧礼》不合。

【译文】

奉国君之命出使他国而死,如果是死于公馆就招魂,死于私馆就不招魂。所谓公馆,就是他国国君的宾馆或国君指定的下榻处。所谓私馆,就是卿大夫以下的私宅。从始死之日到成殡之日,为国君要七踊,为大夫要五踊,为士要三踊。每一次踊,都是男子先踊,接着是妇人踊,最后是宾客踊。国君小敛用的衣服有九套:一套衰衣贴身穿,下面依次是一套玄端,一套朝服,一套皮弃服,一套缥裳,两套爵弃服,一套玄冕服,一套褒衣;穿好以后,用朱绿两色的带子系腰,外面再加上一条大带。小敛时主人要头戴环纽,在这一点上,国君、大夫和士都是一样的。国君光临臣下的大敛,尽管大敛已经开始也不算数,而要等到国君升堂之后,商祝才铺设敛席,从头开始大敛,这样做才显得光彩。鲁国人赠送死者入扩的帛,三块是玄色,二块是绛色,每块宽一尺,长二尺二寸,这距礼的要求太远了。

【原文】

吊者即位于门西,东面。其介在其东南①,北面,西上,西于门。主孤西面②。相者受命,日:“孤某使某请事③。”客曰:“寡君使某如何不淑④!”相者入告,出日:“孤某须。”吊者入,主人升堂西面,吊者升自西阶,东面致命:“寡君闻君之丧,寡君使某如何不淑!”子拜稽颗。吊矣日者降,出⑤,反位。

【注释】

①介:使者的随员。随员如果多人,其首席随员叫上介。

②主孤:主国已故国君的嗣子。即孝子。

③孤某使某:上“某”是嗣子之名,下“某”是相者之名。④使某:此“某”为使者名。

⑤出:“出”字原脱,据郑玄注补。

【译文】某国诸侯去世,他国诸侯派来吊丧的使者就在主国大门以西就位,面朝东。使者的随员站在使者的东南,面朝北,以西边为上位。使者及其随员都要站在大门以西,不可挡住大门。门内,嗣君站在东阶下,面朝西。辅导嗣君行礼的人接受嗣君的委托,出来对使者说:“嗣君某让我来请教有何公干。”使者答道:“敝国国君特派我来表示他对此不幸事件的哀悼。”辅导嗣君行礼的人听过后进去报告,然后又走出来相请,说:“嗣子某某已在里边恭候。”吊者入门,主人从昨阶升堂,面向西;吊者从西昨升堂,面向东,表达来意说:“敝国国君听到贵国国君去世的噩耗,非常悲痛,特派我来表示他对此不幸的哀悼。”嗣子磕头拜谢。于是吊者从西阶下堂,出门,返回原位。

【原文】

含者执璧将命曰①:“寡君使某含。”相者入告②,出曰:“孤某须矣。”含者入,升堂致命。再拜稽颗③。含者坐委于殡东南,有苇席;既葬,蒲席。降,.出,反位。宰夫朝服④,即丧屡,升自西阶,西面,坐取璧,降自西阶以东。

【注释】

①含者:当是上文的“介”之一,负责进献含璧。含,放在死者口中的玉。

②相者:辅导嗣君行礼的人。也叫“摈者”。

③再拜稽颗:据上节与下节文,“再”当作“子”。

④宰夫朝服:孔颖达说:“夫”字是衍文。宰是替诸侯暂时总领一切事务的官。

【译文】

随员之一执璧向相者说明来意:“敝国国君特派我来馈献含玉。”相者进去察告嗣君,然后出来相请,说:“嗣子某某已在里边恭候。”此随员即进门,从西阶升堂转达来意。嗣子听了以后磕头拜谢。此随员跪下,把所执璧放在灵枢东南的苇席上。如果是下葬以后才行此礼,灵枢东南铺的苇席就换成了蒲席。、然后从西阶走下来,出门,返回原位。诸侯的宰则身穿吉服朝服,脚穿麻绳编的丧屡,从西阶升堂,面向西,跪下拿起所赠之璧,再从西阶下堂往东走,藏之于宫内。

【原文】

褪者日:“寡君使某褪①。”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须矣。”谜者执冕服,左执领,右执要,入,升堂致命日:“寡君使某褪。”子拜稽颗。委衣于殡东②。褪者降,受爵弃服于门内雷③,将命,子拜稽颗,如初。受皮弃服于中庭,自西阶受朝服,自堂受玄端,子拜稽颗皆如初。隧者降,出,反位。宰夫五人④,举以东。降自西阶,其举亦西面。

【注释】

①楼者:也是前节吊者的随员(即“介”)之一。褪,向死者赠送衣被。②委衣于殡东:也是像含者那样委于席上,放在璧的北边。③受爵弃服:受者是楼者,而授者是谁呢?郑玄说是贾人。贾人,见《少仪》注。以下诸服的授者都是贾人。

④宰夫:前节“宰”的属官。五人:因为楼服有五套,人取一套,须五人。

【译文】

褪者出列向相者致意说:“敝国国君特派我来致褪。”相者入内察告嗣子,然后出来相请,说:“嗣子某某已在里边恭候。”褪者拿起冕服,左手执领,右手执腰,入门,从西阶升堂,说明来意:“敝国国君特派我来致褪。”嗣子听了以后就磕头拜谢。于是褪者将冕服在殡东的席子上放好,然后下堂,走到门内屋檐正下方,从贾人手里接过爵弃服,又上堂说明来意,嗣子接着磕头拜谢,这一切的作法和第一次褪冕服的作法一样。然后褪者一次又一次地从贾人手中接过褪衣:在院子当中接过皮弃服,在西阶接过朝服,在堂上接过玄端。对于每一套褪服,褪者的上堂致词和嗣子的磕头拜谢都和第一次一样。五套隧服赠毕,褪者从西阶下堂,出门,返回原位。宰夫五人,每人从席子上拿起褪服一套,下堂往东走,存放起来。下堂要从西阶下,所以宰夫取衣时也面向西。

【原文】

上介赐①,执圭将命日②:“寡君使某赐。”反命日:圭将命,“孤某须矣。”陈乘黄、大路于中庭③,相者入告,北轿。执客使自下由路西④。子拜稽颗。坐委于殡东南隅。

宰举以东。凡将命,乡殡将命⑤。子拜稽颗。西面而坐委之。宰举圭与璧,宰夫举褪,升自西阶,西面坐取之,降自西阶。

【注释】

①上介:副使,也可以说是使者的第一随员。贝冒(f色ng傣):向丧家赠送用以助葬的车马。

②执圭将命:因为车马不可执,故执圭为信以将命。

③乘黄:四匹黄马。大路:即上文所说的“后路”,也就是副车。

④自下:郑注:“自,率也。下,谓马也。”

⑤乡:通“向”。

【译文】

上介负责致帽,他手执玉圭向相者说明来意:“敝国国君特派我来致帽。”相者入内察告,然后又出来传达主人的交待说:“嗣子某某已在里边恭候。”上介命其助手将四匹黄马和一辆副车陈设在院子中间,车辕朝北。上介手执玉圭登堂说明来意,陈设车马的人牵着马站在副车西面。嗣子磕头拜谢。上介跪下,把圭放在灵枢东南角的席上。主国的宰跪下将圭取走存放。通例:凡说明来意时,要向着灵枢说明来意。嗣子听到后都要磕头拜谢。凡赠送东西都要面向西跪下,把东西轻放在席子上。来宾赠送的圭和璧,由主国的宰从席上取走;来宾赠送的衣服,由宰夫从席上取走。宰和宰夫,都是由西阶升堂,面向西跪下取走东西,然后从西阶下堂。

【原文】

赐者出,反位于门外。上客临①,曰:“寡君有宗庙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某相执绰②。”相者反命曰:“孤某须矣。”临者入门右,介者皆从之,立于其左,东上。宗人纳宾③,升,受命于君,降日:“孤敢辞吾子之辱④,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日:“寡君命某,毋敢视宾客,敢辞。”宗人反命曰:!“孤敢固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曰:“寡君命某,毋敢视宾客,敢固辞。”宗人反命日:“孤敢固辞吾子之辱,请吾子之复位。”客对日:“寡君命使臣某,毋敢视宾客,是以敢固辞。固辞不获命,敢不敬从。”客立于门西,介立于其左,东上。孤降自昨阶拜之。升,哭,与客拾踊三⑤。客出,送于门外,拜稽颗。其国有君丧,不敢受吊。

【注释】

①上客:即前节之“吊者”,正使。临:入哭。吊是慰问孝子的,临则是表达自己的悲痛。上文的吊、含、褪、帽四事是奉君命而行,临则是使者私人之礼。既为私人之礼,就不敢与主国嗣子抗礼互为宾主,而是把自己放在臣子之位。所以下文的“入门右”,就是使者欲以臣礼自居;而嗣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让使者“复位”,“立于门西”,则是欲以客字L待使者。

②相执绰(fu绑):字面意思是帮助拉枢车。实际意思是帮助料理丧事。绰,出殡时拉枢车的大绳。

③宗人:诸侯的礼官。

④孤敢辞:据上下文,“孤,,下当有“某”字。下同。

⑤拾(jie捷):轮流,交替。踊三:跺脚三节。每节踩三次。

【译文】

帽者出门,返回门外的原位。公事到此完毕,下面是使者私人之礼。使者向相者表示欲入内哭临致哀,说:“敝国国君因为有宗庙之事缠身,不能事自前来帮忙,特派一个像我这样的老臣前来听候差遣。”相者察告嗣子以后,出来传话说:“嗣子某某已经在里边恭候了。”于是使者入门,站在门内右侧,其随员也都跟着,立在他的左边,以东边为上位。宗人迎进这些客人以后,升堂,请示嗣君如何招待,得到指示以后,下堂对这些客人说:“嗣子某某不敢当您的如此盛情,请您返回门西的客位。”客人回答说:“敝国国君派我等前来帮忙,我们怎敢自同于宾客,这是使不得的。”宗人在察报之后再次转达嗣君的指示说:“嗣子某某绝不敢当您的如此盛情,还是请您返回门西的客位吧。”客人也再次回答说:“敝国国君派我等前来帮忙,我们怎敢自同于宾客呢,这是使不得的。”宗人在察报之后又第三次转达嗣君的指示说:“嗣子某某绝不敢当您的如此盛情,还是请您返回门西的客位吧。”客人回答说:“敝国国君派我前来听候差遣,不敢自比于宾客,所以坚决辞谢。坚决辞谢既然不获允许,只好从命。”于是客人立到门内西侧,众随员立于其左,以东边为上位。嗣子从东阶下堂,向客人拜谢。然后嗣子从东阶升堂,客人从西阶升堂,在哭的同时,嗣子与客人轮流跺脚三节。客人出门时,嗣子要送出门外,磕头拜谢。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君死了,而这个国家的臣子又有亲人去世,作臣子的是不敢接受他国宾客的吊唁的。

【原文】

外宗房中南面①。小臣铺席,商祝铺绞、纷、盟于盘北人东面坐举迁尸于敛上。卒敛,宰告,子冯之,冯之,兴,踊。袅。士踊。夫

【注释】

①外宗房中南面:郑玄说此节是《丧大记》“君将大敛”一节的脱简,重出于此。

【译文】

外宗在西房中就位,面向南。由小臣在昨阶上铺好敛席,然后由商祝依次铺上绞、纷、袅、衣,然后丧祝开始在盘子上洗手,抬起尸体,挪放到铺好的大敛衣服上。大敛结束,总管向世子报告,世子就抱着尸体痛哭,跳起跺脚。夫人在尸体西边,面向东面而坐,抱着尸体痛哭,起身跳起跺脚。

【原文】

士丧有与天子同者三:其终夜燎,及乘人①,专道而

行。

【注释】

①乘(sh如g剩)人:指用人力拉车。

【译文】

士的丧礼有三点和天子的丧礼相同:一是在迁移灵枢子祖庙的当夜要彻夜点燃火炬照明,二是出葬时枢车用人来拉而不用马,三是出葬途中任何人都要给枢车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