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曼尔异业联盟:Arch Linux--定制自己的Linux操作系統(甲-安裝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54:20

Arch Linux--定制自己的Linux操作系統

    ----甲-安裝篇

    一直以來都想定制一個Linux系統,可以靈活的根據自己所需要的功能來決定系統的基本功能模塊和軟件。各位朋友們如果也有興趣為自己定制一個Linux的話,那就安裝Arch Linux發行版吧!當然還有比Arch定制性更高、控制更靈活的Linux系統,那就是LFS,但是LFS是一個靈活到連文件系統、掛載分區、系統基本工具軟件、基本配置文件都要自己動手規劃和創建,在這裡不予推薦。

一、安裝前的準備

1)下載安裝vmware   

    由於第一次安裝Arch Linux發行版,因此我在自己的機器上安裝一個vmware 6,相信這個最著名的虛擬機軟件已經家喻戶曉了吧?vmware的安裝和配置就不說了,我很吝嗇的只給了虛擬機256M內存、10G硬盤空間。之所以這麼吝嗇是因為想看看Arch在很低的硬件配置環境下跑得有多歡。
    (注:這是07年發在搜狐博客的文檔了,現在是11年了,我早就不用vmware了,改用virtualbox嘍!~~比vmware好用多了,又小巧,功能又強大,安裝使用方便,傻瓜化了,屁民最喜歡傻瓜化的東西了。)

2)下載Arch Linux發行版

    因為我是用vmware安裝,所以我直接上Arch的官方網站http://www.archlinux.org/download/下載了一個ISO的光盤鏡像文件,然後掛載到vmware中。如果你想用其他方式安裝,則需要下載相應適合的安裝文件。我下載的是2007.08-2版,內核版本是2.6.22。

3)啟動虛擬機

    一切準備妥當後,就可以啟動虛擬機了,這時虛擬機屏幕上會顯示一排提示,告訴你按F2進入BIOS設置,調整一下啟動順序,將第一啟動設備換成CDROM。或者按ESC進入啟動設備選擇項。

二、開始安裝

    當啟動到boot:提示符時會停頓一下,你可以輸入一些啟動選項,我選擇直接回車,默認開始從光盤安裝。系統會進行安裝前的初始化工作,當進行到Loading udev...時會有一個較長時間的停頓,這是在裝載“用戶空間設備管理驅動程序”,以前的Linux系統硬件驅動程序都是加載在內核中啟動的,Arch使用了udev這種新技術。並於udev的詳細資料,有興趣的可以GOOGLE一下。

    系統繼續引導,會出現如下提示:

Virtual consoles 1-4 are active.
--------------------------------
To change virtual console use ALT + F(1-5 or 12)

Logging:
  - vc5 is used for setup logging.
  - vc12 is used for kernel logging.
Documentation:
  - Documentation can be read by executing:
    zcat /arch/archdoc.txt.gz | less
Keymap:
  - To change to a non-US keymap,type 'km' at the console.
Normal Setup:
  - When you are ready, please run '/arch/setup' to install Arch Linux.
For Experts:
  -use '/arch/quickinst' to install and bypass the setup routine.
Hit ENTER to enter the bash shell ...

    這是告訴你,現在有4個虛擬控制台已經激活了,你可以按ALT + F(1-5或是12)進行切換。其中,虛擬控制台5顯示的是系統安裝記錄,安裝過程中可以按ALT + F5鍵查看;如果在安裝過程中想看看Arch的文檔,可以輸入 zcat /arch/archdoc.txt.gz | less;如果你使用的鍵盤比較古怪,不是en_US佈局的,那麼可以在控制台上敲入km命令來更換到適合你的鍵盤佈局。如果一切都安排妥當了,就可以敲回車鍵進入bash shell控制台環境,並鍵入/arch/setup進入標準安裝過程,或使用/arch/quickinst進入快速安裝過程。我選擇的是標準安裝過程,因為我希望自己來決定每一個系統分區的大小和文件系統的格式。

    接下來Arch setup會提示你:
Please select an installation
1 CD-ROM or OTHER SOURCE
2 FTP/HTTP

理所當然的,我選擇了1。

下面就進入了安裝主菜單:
Use the UP and DOWN  arrows to navigate Menus. Use
TAB to switch between buttons and ENTER to select.
1 Prepare Hard Drive
2 Select Packages
3 Install Packages
4 Configure System
5 Install Bootloader
6 Exit Install

    簡單解釋一下,1是預設硬盤,就是讓你選擇在哪塊硬盤上分區、格式化、掛載分區、安裝系統;2是選擇要安裝的軟件包;3是開始安裝軟件包;4是配置系統;5是安裝系統引導程序;6是退出安裝。

    肯定要先選1了:
Prepare Hard Drive
1 Auto-Prepare(erases the ENTIRE hard drive)
2 Partition Hard Drives
3 Set Filesystem Mountpoints
4 Return to Main Menu
    到了這一步,如果你想自動分區格式化就選1,想自己動手做這件事就選2吧,如果已經分好區了就選3設置文件系統掛載點,這些工作都做完了後就選4返回到主菜單。
    我選擇2自己分區,Arch的安裝程序採用的分區工具是cfdisk,十分簡單,要注意的是,一塊硬盤只能支持4個主分區,而我計劃的分區數超過了4個,因此我將/分區、swap分區和/boot分區設置成主分區,其他設置成擴展分區。要注意的是,Arch要求至少要劃分/、swap和/boot三個分區,並且swap分區的類型請設置成swap格式,cfdisk裡的編號是82。分好區後別忘了write一下,並且選擇你將要掛載到/的分區置為bootable。一切都準確無誤之後QUIT,然後選3,開始設置文件系統掛載點,並選擇你喜歡的文件系統格式,我選擇的是xfs。在接下來的對話框上面會有提示,首先會讓你選擇swap的掛載點,我這裡是sda2,接下來會根據分區的編號順序提問,按照你自己的規劃設置就行了,注意/一定要選擇掛載到bootable的分區。
    都設置好了並且檢查無誤以後就可以開始掛載並格式化了。警告!如果你的分區上已經有數據,並且你不想丟棄的話,那麼在選擇掛載點時系統會提示你分區將被格式化,數據將會被覆蓋,你可以選擇N,這樣就只會掛載而不會格式化了。

    這一步做完之後回到主菜單,選擇2 Select Packages,安裝程序會讓你選擇從哪裡獲得將要安裝的軟件包,當然是選擇CDROM了。接下來會讓你選擇安裝哪些類型的軟件包,可選的有四項:
base
devel
lib
support
只需要選base就夠了,安裝base中所有的軟件。回到主菜單,選擇3 Install Packages,就開始安裝了,系統會問你:
Do you want to keep the packages in pacman cache?
You can delete them later by running 'pacman -Scc'
我選擇Y,保持這些軟件包在我的pacman緩存裡,pacman是Arch的軟件包管理器,關於它的用法另外再說。

    軟件包安裝完畢之後回到主菜單,選擇4 Configure System,進入系統配置步驟:
PRECONFIGURATION?
----------------------------------
Use 'hwdetect' for '/etc/rc.conf' and '/etc/mkinitcpio.conf'.
This ensures consistent ordering of your hard disk controlers, network and sound devices.
It is recommended to say 'YES' here.
問你是否願意讓hwdetect程序自動偵測你的硬件,比如網絡和音頻設備。如果願意就YES,想系統裝好後自己手動安裝就選NO,懶人一般都會選YES。
    接下來會問你若干個問題,比如是否需要支持從USB設備啟動?是否需要支持從firewire(火線)設備啟動?是否需要支持從pcmcia設備啟動?是否需要支持從nfs共享啟動?是否需要支持從software raid arrays(軟磁盤陣列)啟動?是否需要支持從software raid mdp/partition arrays(軟磁盤陣列分區)啟動?是否需要支持從LVM2 volumes(LVM2磁盤卷)啟動?是否需要從encrypted volumes(加密磁盤卷)啟動?是否需要從kernel with a custom DSDT file(一個定制的內核DSDT文件)啟動?
    USB設備啟動?我不需要,不知道你們需不需要?其他設備我沒有,我全部選擇NO,請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接下來又會問一個hwdetect相關的問題,選YES就行了,始終貫徹讓系統自動搜索硬件的方針。緊接著會讓你選擇一個文本編輯器,用來對各個系統配置文件進行編輯,以適應你自己的需要。我當然選擇vi了,我對nano不熟,儘管系統說nano easier,但我還是覺得vi easier。至於nano和vi怎麼用,自己去摸索嘍。。

編輯/etc/rc.conf文件:
    這是一個系統主配置文件,找到HOSTNAME="myhost"這一行,將它改成你喜歡的主機名,比如我改成了HOSTNAME="Arch";繼續往下找到設置ip地址的那一行:
eth0="eth0 192.168.0.2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0.255"
eth0就是我的網卡設備名稱,當然了你的有可能不叫這個名字。192.168.0.2就是這張網卡的ip地址,255.255.255.0是子網掩碼,192.168.0.255是廣播地址。由於我的vmware虛擬機網絡設置的是橋接模式,並且我使用的是路由方式接入的ADSL,路由器上開啟了DHCP服務,因此我直接將eth0設置成了eth0="dhcp",並且把下面的gateway = "default gw 192.168.0.1"註釋掉了,同時下面的ROUTES = (!gateway)保持不變,假如你的網絡中沒有開啟DHCP服務,請將IP地址、子網掩碼、廣播地址、默認網關地址全部設置好,並且將ROUTES值裡的感嘆號去掉。
    好了,/etc/rc.conf文件修改完畢,保存退出。重新回到配置文件清單。

編輯/etc/fstab文件:
    這是一個系統分區掛載配置文件,由於我的機器沒有軟驅,所以我將/dev/fd0那一行註釋掉,保存退出。

編輯/etc/resolv.conf文件:
    這是一個指定DNS服務器的配置文件,因為我的主機IP是通過DHCP方式自動獲取的,DNS信息也是自動從DHCP服務器獲得,因此沒有設置該文件,反之則要在該文件中設置nameserver,如果在武漢,則設置成nameserver = 202.103.24.68和nameserver = 202.103.0.117,設置好後,即可通過域名來訪問網站了。

編輯/etc/hosts文件:
    這是一個主機名到IP地址的映射文件,前面我們在/etc/rc.conf文件裡設置了HOSTNAME = Arch,在這裡我們加上一行:127.0.0.1    Arch即可。後面安裝xfce4桌面系統後,登錄x window時,會彈出一個錯誤提示,說找不到主機Arch,這樣設置一下就好了。

設置root用戶密碼:
    root是Linux系統的管理員帳號,擁有系統的最高權限,安全起見,還是在安裝時就設置好密碼吧。選擇Root-Password,連續兩次輸入密碼一致後就OK了。

設置pacman鏡像:
    pacman是arch的軟件包管理器,你可以在安裝時就設置好pacman的鏡像站點。當然不設置也可以,系統將會保持預設值,如果你知道對你來說速度更快的鏡像站點,則可以加到pacman的站點配置文件中。選擇最下面的Custom,服務器名/IP我填的是:http://mirrors.lcuc.org.cn,Enter the path to Arch Linux packages,我填的是/archlinux/core/os/i686,這樣就指定了一個Arch軟件源的完整地址。返回到主菜單,系統開始進入配置階段。

安裝啟動管理器:
    選擇5 Install Bootloader,有兩個選項,一個grub,另一個則是老資格的lilo了,時代在進步,我理所當然的選擇安裝grub,儘管我對lilo更熟悉一些,但這年頭流行grub嘛!選擇grub後,會進入其配置文件,看看有沒有不合適的地方需要修改的,反正我是沒有做任何修改,默認配置很正確,直接退出。接著會讓你選擇要將grub安裝在哪裡,默認是在磁盤的MBR區,MBR就是主引導扇區了,你也可以選擇其他的分區,我分了6個區,因此有7個選項,分別如下:
/dev/sda
/dev/sda1
/dev/sda2
/dev/sda3
/dev/sda5
/dev/sda6
/dev/sda7
默認值是/dev/sda,不想改變就直接回車吧。不過,我在這裡碰到過問題,選擇了/dev/sda,安裝到MBR,系統安裝完成重新啟動,結果不動了,黑屏,只有一個光標在閃動,我一直沒鬧明白是怎麼回事,後來我重新運行/arch/setup,選擇將grub安裝到/dev/sda3就好了,sda3是我的/boot分區,因為我看到一些資料上說grub要安裝在mbr或是/boot所掛載的分區。後來我又找了一台機器試了一下,結果安裝到/boot分區不行,反而裝到mbr是好的。真是世事無常啊!
    安裝完成後,系統還會問你系統是否安裝在軟RAID上。沒有,選NO。grub安裝成功,選擇6 Exit Install,系統提示你敲入reboot重啟。當出現登錄提示符時,我們就用root用戶登錄吧,因為此時系統中除了root外,沒有可以登錄的帳號。進入系統看看先前我們設置的系統文件都有沒有生效,先ifconfig看看IP地址設置正確與否,同時測試一下能否上網。一切正常後,至此Arch Linux安裝完畢。
(注:其實整個安裝過程也和07年時有些不一樣了,不過差別很小,稍微會點夷文不難看懂,所以安裝過程就不修改了。但是要注意的是現在的archlinux增加了syslinux啟動器,有興趣的可以選擇這個)

三、升級

    Arch Linux號稱升級最快的發行版,也許你剛裝完系統就有新版本的內核和軟件包出來了,所以,我裝完了就立馬升級了。Arch的內核和軟件包升級那是相當的方便啊。。就用pacman -Syu就搞掂了。
    好了,到現在一個最新的、最簡潔的Linux系統新鮮出爐了。不過,要注意的是,最好在X window都配置好,能進桌面環境之後再升級吧!免得和我一樣遇到死活進不了X桌面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