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液np10:道家三宝与儒家三宝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25:14

道家三宝与儒家三宝之二

(2009-01-11 14:50:31) 转载▼标签:

宗教

物欲

不争

《道德经》

玄德

宇宙

杂谈

分类: 杂谈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道德经》)

 

 

 

 

 

 

如果把宇宙浓缩成一粒子,老子就是这一粒子的化身;假如能把一粒子扩张成宇宙,老子就是这样的一颗粒子。老子是道一的代表,是道一的化身,是一团压缩的能量,他的思想驰骋于宇宙之中,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老子是大写的“一”,与天地等宽,与宇宙等长。胸中有道者,笔下有道,心中有德者,笔下有德,一部《道德经》集中体现为“慈”、“俭”、“不争”这三宝之中。

一、《道德经》中所体现的“慈”的思想

“玄德”是人类善良的源泉,物欲是人类邪恶的根源。

从客观来讲“玄德”就是宇宙之德,就是天地之德,是道本的外化,在《道德经》中,老子是这样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本是公共是虚无,用今天的宇宙观来说就是暗物质和暗能量。道体就是物质和能量,就是万有,而道之用就是“玄德”,就是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施发,但是是通过物质和能量来施发的。对于万有(物质和能量)而言,是暗物质和暗能量生之,为之,成之,但对于暗物质和暗能量而言,则是不以生为生,不以为为为,不以成为成,没有终端的目的,没有功利的欲望,纯粹是发乎自然,发乎本真。在这里老子是用人类的思想虚拟猜度宇宙的思想。以此来彰显人性、道性、宇宙之性是统一的,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老子借助于道之“玄德”呼唤人类精神的回归。当人类觉悟到道德客观存地时,就要在生命中实践道德,体现道德,顺天道天德而为: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即每个人的肉体内潜藏着一种暗能量,生命体内的暗能与宇宙中的暗能共融共通,生命体要去和同这种暗能,“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玄同”的过程教我们在冥想中进入道境,蓄积道能。“玄”就是道,“德”就是“得”,一个人体悟到了道的存在,就得道了。这就是要生命体从主观上通于自然之道,和于自然之德,做到道人合一,主观与客观合一,小我与大我合一。人性中善的一面为道性,也就人的自性,于内为慈善,于外为慈爱;人性中恶的一面为物欲,人的物欲无限膨胀没有终点,当人的物欲得不到满足时,邪恶便会产生,当邪恶发展到极端,就是生命毁灭的时候。所以说道性是善良的源泉,物欲是邪恶的根源。《道德经》就是在启示我们如何化掉人性中的物欲,以顺从、皈依人性中的道性,神性,回归人的自性。修道就是要解放人的思想,开悟人的道性,回归人的自性,让人性中善的一面发扬光大,博爱生命,恩泽万物。人类的创新创造能力源自于道性,一个民族的创新创造能力与其道德素质是成正比的,道德素质越高,创新能力越强。在人类历史上,犹太民族从《圣经》的启示中获得了神性,诞生了很多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伟大人才,造福于人类。马克思虽说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但他哪里知道他正是在人类普遍的自性中创立了伟大的学说。

《道德经》中所反映的胸怀万有,和同万物,胸怀天下,天下为公,利物不争,大道至公,大道无私,大道谦卑等思想也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慈爱的思想。

二、《道德经》所体现的“俭”的思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物欲横渡的社会里,一个人怎样才能化掉物欲,回归自性呢?从俭。怎样从俭呢?第一、“俭”同“简”。即简化我们的思维,简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让世界在意识中由复杂变得简单。从现象上看人类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有的世界,物质的极大丰富容易使人类迷失、迷惑,老子高瞻远瞩,把生命世界简化为“有”和“无”这两面,有代表了生命的现象,无反映着生命的本根,有和无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无本身就是简就是静,有就是躁和动。老子是让我们回到生命的源头立足生命的源头来审视生命。“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老子对世界的简化。第二、俭就是敛,就是收敛我们的物欲,回归素朴的本源。物欲主要是满足肉体的享受,立足于有,立足于感官认识世界,误以为世界的存在就是为了一己之私,满足肉体的需要和享受,是世界为我而存在。这样的认识助长了人类的贪婪之心,在获取、享乐、占有等方面追求极端,“求甚”、“求奢”、“求泰”。一个人的物欲主要表现为功利思想。盲目地贪求功名利禄,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最后走向自取灭亡。而诸侯、大夫、士之间的争权夺利、争名逐利、恃强凌弱、穷兵黩武,正是他们放纵物欲所致。老子是完全彻底的世俗观念的反叛者,当人类走向物欲的极端时,老子明确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其目的是安定社会,保全百姓生命,而根本的目的是要启发世人从生命的深处找回沦丧的道德,回归生命的本真。老子让人绝弃的是物欲的功利主义的功利之圣,功利之智,功利之学,功利之仁义,功利之巧利,即抛弃以圣以智以学以仁而谋名谋位、谋权谋利、谋私的世俗观念,而追求一种精神的超越,内在的修为,回归世界的源头,追求生命的本真。老子反对的是世俗之学,世俗之欲,提倡的是道德之学,道德之欲,“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过。以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提倡的是内道,内慈,内圣,内仁,主张学习是为了每天提高美德,修道每天要减少欲望(“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的目的是非功利的,追求的欲望也是非功利的。我之生,我之为,我之长也都是非功利的。这正像孔子所说的古代的圣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天的世人学习是为了炫耀自己。第三、俭就是俭朴,即生活上要尚俭。老子提倡“被褐怀玉”,安贫乐道,“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在生活上可以不讲吃穿住行方面的条件,以粗茶淡饭为甘,以粗布衣服为美,不用昂贵的器物,不去乘坐豪华的车船,安居乐俗,只要我与道德同在我就快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第四、俭就是简约,“抱一为天下式”。一中有两极的观念,一极为世俗的观念,一极为圣人观念,不盲目跟风,不随波逐流,不追求时尚,世俗以为荣则圣人以为辱,所以要“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一极为体,一极为用,以卷尺为为例,体枉而其用直。一极为有,一极为无,“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一极为大,一极为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极为阴,一极为阳,“万物负阴而抱阳”。第五、俭就是俭约,不贪财利,不贪富贵,不贪五色、五音、五味,不纵情享乐,时刻警醒自己知常守常,既不轻易地去干预别人,也不轻易地被外物所干预,不去追逐物欲的极限,“去甚,去泰,去奢”。通过尚俭,人就可以去掉修饰、雕琢、虚伪,呈现出自性的本真状态,就会达到素朴的澄明状态。

三、《道德经》所体现的“不争”的思想

第一,“不争”就是“玄德”,天道不争,生而不争,为而不争,长而不争。第二,利而不争,像水一样能给人带来好处,却与人无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三,不争就是不崇尚物欲,不崇尚功利,“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四,不争就是抱朴守拙,保有童心,难得糊涂,“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众人皆有异,而我独贵食母。”第五,不争就是不抱成见,不自以为是,不居功自傲,“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不争就不恃强,不呈强,“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七,不争就是谦卑,“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八,不争就是以民为本,就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