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青特集团怎么样:《人生百字铭》(第1—— 17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36:46

《人生百字铭》

《人生百字铭》之第一集   为人 

1为人如构室      2人生之正路      3立人之根基      4不可不知耻  

5明辨是与非      6明辨义与利      7要见利思义      8要心存仁义  

9不义不能处      10穷达贵持节

    1. 为人如构室

    为人如构室,先须根基坚固,始可承载。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是不必己,非不必人。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饥不从猛虎食,暮不随野雀栖。堂堂正正做人,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无官何患,无钱何惮,休教无德人轻慢

     注  释

引自明朝魏裔介《琼琚佩语》。构室:建造房屋。忠诚敦厚:尽心尽力,诚恳厚道。

引自宋朝林逋《省心录》。诚、恕、和、忍,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引自明朝张居正《少师存斋徐相公七十寿序》。

引自三国诸葛亮《将苑·出师》。

引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词·猛虎行》。

笔者根据上下文意撰。

引自元朝张养浩《山坡羊·述怀》曲。惮:怕。休教:莫使。轻慢:不敬重,蔑视。

    2. 人生之正路     

    义,人之正路也。万事莫贵于义。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义在正我,不在正人,此其法也义者,谓其宜也,宜而为之,不宜不为。非其义也,饿不苟食,死不苟生。夫义者,所以禁限人之为恶与奸者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  释

引自《孟子·离娄上》。义:正确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泛指道德规范或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正路:指正确的道路。

引自《墨子·天志下》。

引自《墨子·天志上》。此句意为,天下的事物,合乎义的就能存在,不合乎义的必定灭亡;合乎义的就能富足,不合乎义的必定穷困;合乎义的就能得到治理,不合乎义的必定混乱。

引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法:法度。义的意思是在于纠正自我,不在于纠正别人,这就是它的法度。

引自《韩非子·解老》。不宜不为四字为笔者所加。意为,所谓义,就是说处理事情要合适宜,适宜的才去做,不适宜的就不能做。

引自《商君书·画策》。意为,如果不合乎义,即使饥饿难忍,也不苟且就食;即使面临死亡威胁,也不苟且偷生。

引自《荀子·强国》。意为,正义,就是用来限制和禁止人们做恶与进行奸邪活动的。

引自《论语·述而》。意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金钱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好像空中的浮云一样,毫不动心挂意。

    3. 立人之根基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根基。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耻者,不从枉也、羞为非也。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人而无耻,何以为人哉?耻存,则进于圣贤;耻失,则入于禽兽。倘士、民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注 释

源自《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四维:在帐蓬之外,绷起帐篷四角,以使帐蓬牢固不动的四条大绳,喻维护国家统治的四根支柱,缺一不可。

源自宋朝欧阳修《新五代史·杂传》:立人之大节。治人:治理、统治他人。立人:立身,做人。

引自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源自唐朝柳宗元《四维论》:所谓耻者,曰不从枉也;世人之名耻者,曰:羞为非也。不从枉:不参与不正直的事,不顺从邪恶。不为非:不做坏事。

引自清末康有为《孟子微》卷六。有所不为:指坏事、不好的事、不该做的事不去做。无事不可为:没有什么事(包括坏事)不去干。全句意为,人所以能够做到不该做的事不做,是因为尚有羞耻心在。倘若一点羞耻心都没有了,那么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引自《陆九渊集·拾遗?人不可以无耻》。

源自宋朝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尽心上》: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

源自清朝龚自珍《明良论二》: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指当官的。民:指老百姓。

    4. 不可不知耻

    人不可以无耻。耻,便是羞辱之心。无羞辱之心,非人也。辱,莫大于不知耻。耻之于人,大矣。人而无耻,则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天下其有不乱、其有不亡者乎!人而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则能保社会繁荣、平安。故治世之大法,乃在教化风俗。风俗之美,首在养民知耻

    注 释 

引自《孟子·尽心上》。

引自朱熹《朱子语录》卷十三。羞辱:指羞耻、憎恶。

引自《孟子·公孙丑上》。

引自王通《中说·关朗》。

引自《孟子·尽心上》。大:重大。

源自顾炎武《日知录·廉耻》: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其有不亡者乎!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无所节制。

引自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有所不为:以道义为标准,不该干的事不干。

笔者增添。

笔者据上下文意撰。

引自康有为《孟子微》卷六。

    5. 明辨是与非

    天下义理,只有一个:是与非而已。是便是是,非便是非。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类非而是,类是而非,理辨不可不明。是是,非非,谓之智;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而非之,非而是之,谓之奸。好恶失其宜,是非乱其真。是非混淆,国之大患也

    注  释

宋朝朱熹语。

引自《孟子·公孙丑上》。

引自《淮南子·主术训》。

源自《吕氏春秋·慎行论》:辞多类非而是,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引自《荀子·修身》。

源自《晏子春秋》:是而非之、非而是之,犹诽也。奸:此处作奸邪解,奸诈、邪恶之意。故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是奸诈行为。

引自《二程全书·二》。

笔者语。

    6. 明辨义与利

    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与利,只是个公与私也。当营而营,当取而取,便是义;不当营而营,不当取而取,便是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义以利生,利以丰民。义中之利,君子所贵也。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人必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

    注  释

引自刘宗周《人谱类记》。

引自《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引自陈淳《北溪字义·义利》。营:谋求。

引自《论语·宪问》。    

引自《论语·宪问》。      

引自《国语·晋语一》。

引自《颜元集·四书正误》卷一。

引自《荀子·大略》。

引自《颜元集·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斡旋乾坤:斡旋,扭转。乾坤,天地。寓意革故鼎新,振兴国家。            

    7. 要见利思义

    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君子以义为质。见利争让,闻义争为。临财不苟得,临难不苟免。利人者,即为;不利人者,即止。义之所在,毅然必为。人之毁誉欢戚、事之成败利钝、己之死生祸福,皆所不顾。故有名士不爱无名钱,若爱一文,则不值一文矣

    注 释

引自汉朝王符《潜夫论?赞学》。

引自《论语·卫灵公》。,本意,以义为质,即以义为根本。

引自王通《文中子?魏相篇》。

引自《礼记·曲礼上》。全句意为在财货面前,如义不当得,就不要以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在面临危难的时候,若义不能免,就不要苟且贪生,偷偷地逃跑。

引自《墨子·非乐上》。意为有利于别人的事就可以做,不利于别人的事,则不能做。

引自宋曛《古今药石·理学名臣言行录》。

引自宋曛《古今药石?理学名臣言行录》。

引自李惺《药言》。有名士:有德行的人士。不用无名钱:不用来路不明的钱。不值一文:意谓丧失人格。

    8. 要心存仁义

    人生在世,苟能心存仁义,时行方便;释冤解仇,利物救民;捐赀成美,垂训教人,方于人道无愧,可立身于天地之间。倘若心存恶意,奸盗邪淫;坏人名节,妒人技能;恃势辱善,倚富压贫;引人作恶,不报有恩;倒行逆施,肥家润身,则身虽在世,其心已死,是谓偷生也。

    注:本文系根据《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士真经》、《东岳大帝回生宝训》等几篇经文整理而成。

    9. 不义不能处

    要得富贵福泽,天主张,由不得我;要做贤人君子,我主张,由不得天。非分之福,无故之获,切莫妄想;淡泊之守,镇定之操,务须谨记。不义不处,不忮不求。处其实,安其内。为其所当为,不为其所不当为。方方正正面世人,清清白白对苍天。安能苟荣禄,扰扰复营营

    注  释

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壁》。

笔者语。

引自《墨子·非儒下》。

引自《诗经·邺风·雄雉》。忮:嫉妒。

引自明朝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内:指内心世界。

引自明朝刘基《郁离子·戚之次且》。

源自俗语。

引自宋朝梅晓臣《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诗。荣禄:官职和奉禄。扰扰复营营:上下左右往来周旋的样子。

    10. 穷达贵持节

    君子处事,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可也。害于义,则不可从。富,人之所欲也。苟于义可求,虽屈己可也;如义不可求,宁贫贱以守其志也。非乐于贫贱,义不可去也。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苟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⑥

    注  释

引自《二程集·经说·论语解·子罕》。从俗:随从世俗。

引自《二程集·经说·论语解·述而》。屈己:使自己屈就。

引自《论语·学而》。

引自元朝方回《桐红续集》卷29:《赵观父石心铭》。

引自《孟子·尽心上》。意为,穷困的时候不失去道义,仕途亨通、通达的时候也不离开道义。

引自王夫之《尚书引义·大诰》,增一字。生以载义:用生命负载道义。义以立生:以道义为立身之本。

《人生百字铭》之第二集 成 人 

11人情警于抑     12福兮祸所伏     13成人不自在     14虎豹丛中健

15逆境出奇迹     16显微均慎独     17要苦其心志     18当求进于己

19德业勿落后     20功归于勇士

    11. 人情警于抑

    人情警于抑放于顺,肆于誉敕于毁。祸不生于逆,而生于顺。故常闻逆耳之言,常有拂心之事,并非坏事。若言言悦耳,事事称心,将有大不称心在其后,便把此心埋在鸩毒中矣。为人处世,应宁抑而济,勿顺而溺;宁毁而周,勿誉而缺⑦”。知此理而警者,方能免怨尤

     注  释

引自明朝薛应旗《薛方山纪述》。

引自明朝钱琦《钱公良测语》。

源自清朝申涵光《荆园小语》:常有不快事,是好消息。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引自清朝申涵光《荆园小语》。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鸩毒:鸩(zhen),传说中的毒鸟。鸩毒,用鸩的羽毛炮制成的毒酒。

引自清朝申涵光《荆园小语》。

源自明朝薛应旗《薛方山纪述》:知此理可免怨尤。

    12. 福兮祸所伏

    人皆知防患,莫知使患无生。人皆欲邀福,莫知使福常驻。禄无常家,福无定门。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不妄至,福不徒来。祸之所生,必由怨积;过之所使,多因忽小。不怨天,不尤人。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

    注  释

引自《老子》。

笔者据上意撰。

引自晋朝挚虞《门铭》。

引自元朝杨文奎《儿女两团圆》。

引自《老子》。

引自《淮南子·人间训》。

引自《史记·龟策列传》。妄:乱,不合理。徒:白白地。

引自北齐刘昼《刘子·慎》。由:因为。忽:不注意。

引自《论语·宪问》。尤:责怪,归咎。

引自《史记·滑稽列传》。

    13. 成人不自在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成人者,志不可不高,心却不可太大。能辨是非,不忘廉耻,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持身贵严,而不可矜;处世贵谦,而不可谄。做事论是非,立言贵平正。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劝。达不足喜,穷不足悲。宁为随世之庸愚,不做欺世之豪杰

    注  释

引自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成人:道德高尚、有所成就。自在:随心所欲,无所追求。

源自清朝王永彬《围炉夜话》: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源自清朝王永彬《围炉夜话》:心能辨是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源自清朝王永彬《围炉夜话》: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意为心神安详、气质沉稳、智慧深刻、勇气沉毅。

源自清朝王永彬《围炉夜话》:严近乎矜,然严是正气,矜是乖气;故持身贵严,而不可矜。谦似乎谄,然谦是虚心,谄是媚心;故处世贵谦,而不可谄。

源自清朝王永彬《围炉夜话》: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详。

引自宋朝胡宏《胡子知言·好恶》。意为,不要为了获得好的名声才去做好事,也不要为了获得重大利益才去建功立业。

源自唐朝李白《誉五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达亦不足喜,穷亦不足悲。

引自明朝陈眉公《小窗幽记》。庸愚:平庸愚笨。随世:顺应世事。全句意为,宁可做一个顺应世事而平庸愚笨的人,也不要做一个欺世盗名而出人头地的人。

    14. 虎豹丛中健

   人生由来少满百,安得朝夕事隐忧?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冲霄之羽,岂铩于樊中;千里之蹄,岂淹于枥下?人在虎豹丛中健,天从峰峦缺处明。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注  释

源自明朝于谦《静夜思》诗:人生由来不满百。现代百岁人已不少见,故改为少满百而后用。由来:从来。安得:怎能。隐忧:深忧,自寻烦恼。

引自明朝冯梦龙《警事通言》。风云志:远大志向。

引自《荀子·大略》。岁:指时节,天气。

引自明朝张居正《关大曹长谷南先生赴留都考功序》。霄:天空。羽:代指鸟。铩:伤。樊:樊笼,关鸟的笼子。比喻受拘束不自由的境地。蹄:代指马。淹:淹留、迟滞。枥:食槽。

引自清朝张问陶《煎茶坪题壁》诗。虎豹丛:虎豹成群,喻指环境险恶。

引自清朝屈大均《鲁连台》诗。士:指不平凡的人。布衣:指平民。

引自唐朝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蓬蒿人:终生默默无闻的乡野之人。

    15. 逆境出奇迹

    奇迹,多是在逆境中产生的。逆境能促进勤奋,能使人发奋图强。天下无难事,惟有坚忍二字为成功之要诀。处逆境,须用开拓法。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始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古之为圣为贤、建功立业者,未有不得力于

    注  释

英国人培根语。所见翻译文字都是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郭沫若语。

黄兴语。

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璧》。

引自汉朝司马迁《报任安书》。

源自唐朝《白居易集》: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

    16. 显微均慎独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即不自欺之谓也。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者、一念方动之时也。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大处如此,小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

    注  释

引自《礼记·中庸》。莫见乎隐:此指心中微妙的变化。莫显乎微:此指一般人觉察不到的事情。

源自《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慎独即不自欺

引自许衡《许文正公遗书》卷一。

引自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

    17. 要苦其心志

    若想他日担当宇宙,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功。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沉潜意念,奋发志气。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鞠躬尽瘁,死而后矣

    注  释

笔者语。担当宇宙:担当天下重任。

引自《孟子·告子下》。

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壁》。触忤:不顺心,逆境。意为,必须能够忍受通常人不能忍受的逆境,才能取得通常人无法取得的成功。

引自唐朝魏征《群书治要·昌言》。贰:背叛。革:改变。意为,无论安全还是危险,都不悖离自己的志向;无论艰难还是容易,都不改变自己的初衷。

源自清朝金樱《格言联壁》:把意念潜沉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引自《后汉书·马援传》。益:更加。意为,即使遭遇穷困,意志却越发坚定;年岁虽然老迈,抱负却越发雄壮。

引自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鞠恭尽瘁:尽心竭力,贡献出全部力量。

    18. 当求进于己

    士当求进于己,不可求进于人。所谓求进于己,道业学术之精是已;求进于人,富贵利达之荣是已。盖富贵利达在天,而不可求;道业学术在我,则不可不求。古人不以富贵利达为心,其所以从仕者,宜假此以行道也。道不行而富贵利达,则以为耻,不以为荣也。

    注:本文系根据明朝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疏》中《求进于己》整理。原文是士当求进于己,不可求进于人也。所谓求进于己者,道业学术之精是已;所谓求进于人者,富贵利达之荣是已。盖富贵利达在天,而不可求;道业学术在我,而不可不求。况古之人,不以富贵利达为心也,其所以从仕者,宜假此以行道也。道不行而富贵利达者,古人以为耻,而不以为荣。

    19. 德业勿落后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忌多欲,忌妄动,忌坐弛,忌旁鹜。见识要广,交游要多,理路要清,主义要真,气习要雅,心术要好。勿妄自菲薄,勿妄自尊大。勿恃己善,勿矜己艺。勿慕富与贵,勿忧贱与贫。宠利勿居人前,德业勿落人后,享受勿逾分外,修持勿减分中

    注  释

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壁》。坐弛:指身子坐着不动而心神游外界。旁鹜:指不专心正业而另外追求其他。

引自明朝陈荩《修匿余编》。

未查明出处。

源自唐朝皮日休《单箴》:勿恃己善,不服人仁;勿矜己艺,不敬人文。恃:依赖,凭借。矜:自夸。艺:技能。

引自唐朝白居易《续座右铭》。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20. 功归于勇士

    富贵不随达士,功名必付狠人。故君欲任天下之重,当有破釜沉舟之胆略,务去瞻前顾后之疑虑。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不做,二不休,不到黄河心不死

    注  释

源自明朝徐学谟《归有园尘谈》:富贵不随达士,以其无逐尘妄行之心。功名必付狠人,为其背水决战之气。

笔者据上下文意撰。

引自汉朝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引自《宋史·王安石传》。恤:忧虑。

引自宋朝苏轼《留侯论》。猝然:突然,出乎意外。

引自元朝关汉卿《邓夫人痛哭存孝》。

引自宋朝惟白禅师《续传灯录》。

引自清朝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人生百字铭》之第三集   君 子

21信义为准绳     22忠信是根本     23要以义为上     24以诚信为贵

25无信则不立     26君子有三患     27君子之品行     28君子之大节

29君子之正道     30君子坦荡荡

    21. 信义为准绳

    君子以义相褒,小人以利相欺。故凡为利动者,其始相助,后必相恶”②。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是以知之,疟行则怨积,德布则功兴”④。骨肉以仁亲,夫妇以义和,朋友以义信。倘皆以信义为准绳,则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也”⑥

    注释:

引自《新语·道基》。君子:指有知识有修养道德高尚的人。褒:赞美,表扬。句意为,君子依靠道义互相赞美,小人为了私利彼此欺诈。

源自《吕氏春秋·慎行》: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意为,凡是私利行为,开始时总是互相帮助,后来必定憎恶。

引自《吕氏春秋·慎行》。相与:互相交往。意为,为了道义行事的人,开始时互相交往,日子长了就互相信赖,最后就互相亲爱。

源自《新语·道基》,是以知之四字为笔者所加,中间删百姓以德附五字。意为,从上述可以知道,暴虐肆行就会积累怨恨,道德广布就能功业兴盛。

引自《新语·道基》。意为,父子依靠仁慈而亲爱,夫妻凭借道义而结合,朋友依仗节义而信任。

源自《吕氏春秋·慎行》:“倘以信义为准绳,则八字为笔者所加。意为,如果人们都以信义为标准,那么就可以一起开始,可以一起结束,在被尊通达时可以相处,在受到轻贱困厄时也可以相处了。

    22. 忠信是根本

    忠者,天下大公之道、公正无私之意也。天下事,莫大于忠。忠者,实之谓也。下之事上,上之待下,相互交往,皆当以实。故忠者,共辞也,交尽之道也。夫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忠者,非忠君一意也,忠于民,忠于亲,忠于事,始终不渝,一以贯之,皆谓之忠也

    注 释

引自《二程集·程氏外书·朱公掞问学拾遗》。

引自汉朝班固《白虎通·爵》。

源自《忠经·天地神明章》: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

源自清末谭嗣同《仁学·卷下》:古之所谓忠,以实之谓忠也。

源自清末谭嗣同《仁学·卷下》:下之事上当以实,上之待下乃不当以实乎?

笔者据上意撰。

源自清末谭嗣同《仁学·卷下》:则忠者共辞也,交尽之道也。共辞:社会普遍适用的词,非专指下对上,臣属对君主而言。交尽之道: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包括上下、君臣、父子等等,相互都应该诚实、尽心的伦理概念。

引自《忠经·天地神明章》。全句的意思是说,忠的精神和行动是在个人身上形成的,他表现于家庭伦理中的孝慈,而完成于献身国家事业。无论是个人、家庭,其忠都应该是一心不二。

源自《孙中山选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我们到现在说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以,说忠于民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性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

    23. 要以义为上

    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物;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内外上下皆节,乃义之情也。故君子义以为上。天下贫,则从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而乱,则从事乎治之。义者,万事之始、万利之本也。以义制事,则知所利。凡义之所在,君子敢不竭力而为之哉

    注 释

源自《荀子·强国》: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节:节制,适合。此句的意思是说,所谓义,就内部而言,是适合于节制人民的;就外部而言,是适合于节制万物的;对上层来说,是可以稳定君主的;对下层来说,是可以调和百姓的。

源自《荀子·强国》: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义之情:义的实际内容。这句意思是说,人和万物、君臣上下的关系都处理得十分恰当,这就是义的实际内容。

引自《论语·阳货》。义以为上:义是最可贵的。

引自《墨子·节葬下》。寡:少。

引自《吕氏春秋·无义》,意思是说,义是一切事情的开端,也是一切事情的根本。

引自《荀子·君子》。制事:采掘、判断政事。意思是说,用义为标准来判断事物,就知道历史什么,以决定该做还是不该做。

笔者据上意撰。意思是说,只要是为了正义,君子能不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吗!

    24. 以诚信为贵

    君子诚之为贵。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惟笃实可以当大事。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投机取巧,或能取信于一时,终难立足于世界

    注  释

引自《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把诚实看作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引自宋朝晁说之《晁氏寄语》。

弘一大师语。

引自宋朝杨时《二程释言·论事篇》。笃实:诚实敦厚。

引自《二程集·论学篇》。

引自蔡锷《曾胡治兵语录·序及按语》。

鲁迅语。

    25. 无信则不立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自欺之谓也。妄诞欺诈为不诚,不诚则无物。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注  释

引自《荀子·不苟》。

引自《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言天道运行,四季昼夜,无一差减,最为诚实。诚之者,人之道也:指人生活于自然界中,应学自然之理,遵循自然之法则,真诚实在做人。

引自《论语·颜渊》。意为,自古谁都不免一死,人无食则死,有食也会一死,但是,无信就什么都不存在了。由此可见,民信是最重要的。

引自班固《白虎通·性情·论五性六情》。

引自《论语·为政》。做人却不讲信用,怎么可以呢!

引自《礼记·中庸》。诚者自诚也:诚是自我完成的。道自道也:做人之道要由自己去实行。

引自《礼记·中庸》。意思是,诚本属天之道,自然之理,因此诚的精神通贯万物的始终。

源自《朱子语类》卷119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

引自《朱子语类》卷6

引自《张载集·语录中》。意思是,如果失去了诚,也就不成其为物了。

引自《礼记·中庸》。不勉而中:不用勉强而处事就能合理。不思而得:不用思虑而言行就能得当。从容中道:从从容容地就能合乎中庸之道。全句的意思是,不用勉强而处事就能合理,不用思虑而言行就能得当,从从容容地就能合乎中庸之道,能做到这样,就是圣人了。

    26. 君子有三患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不得闻;既得闻之,患不得学;既得学之,患不得行。君子有三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注 释:

引自《孔子家语·疏正》。患:忧虑。意为,君子有三种忧虑:没听到过的道理,怕听不到;已经听到了,又怕学不到;已经学到了,还怕做不到。

引自《意林·申鉴》。鉴:教训,警戒。前:历史。意思是,君子有三面镜子,那就是历史、人和镜子。

引自《论语·季氏》。血气未定:身心两个方面都还没有成熟定型,还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即现在人们所说的青春期。色:指年轻的异性。得:意为对一切有助于自己生命存在的事物的贪欲和希求。整段的意思为,君子有三件事要引为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长定,要警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的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戒好勇斗强;等到老年的时候,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戒贪得无厌。

引自《论语·子张》。俨然:庄重的样子。三变:三种需要人们认真细致地分析思考才能正确理解的特点。厉:磨石,坚硬而冷漠。全句的意思是,有高尚道德的人,给人的感觉有三种变化:远远地看起来,使人觉得他是严肃可敬的,当靠近它的时候,又感到他是温和可亲的,当听到他说的话,却又是严厉方正的。

    27. 君子之品行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不受虚誉,不祈妄福,不避死义。不为小人之匈匈而异其行,不谓小善不足为而舍之。不履邪径,不欺暗室。不以己所能者病人,亦不以己所不能者愧人。不自大其事,亦不自尚其功。是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也⑧”。 

    注 释

引自《礼记·表记》。失足:举动不谨慎。失色:对人容貌不庄严。失口:不该说的话反而说了。

引自《文中子·礼乐篇》。虚誉:不真实的声誉。妄福:不正当的享受。死义:为大义而死。

引自《汉书·东方朔传》。匈匈:扰攘不安。句意为不会因为小人的喧扰而改变自己的操守。

引自《淮南子·缪称训》。意为,君子不会认为小的好事不值得做而不做。

引自《太上感应篇》。意为,不搞邪门歪道,即使在没人觉察的地方,也不做坏事。

引自《礼记·表记》。病人:对人不满,责备别人。愧人:使人惭愧。句意为,君子不会以自己所能干的去责求他人,也不会以别人所不能干的去使人感到羞愧。

引自《礼记·表记》。意为,君子不夸大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了功绩也不觉得多么了不起。

引自《礼记·中庸》。不疚:不惭愧。疚,病。无恶于志:无愧于心。句意为,君子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惭愧,也就无愧于心。

    28.君子之大节

    廉耻,士君子之大节、从政之本也。尚廉,谓甘心淡泊,绝意纷华,不纳苞苴,不受贿赂,门无请谒,身远嫌疑,饮食宴会,稍以非义,皆谢却之。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贪者必脧人以肥己。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廉者,虽一生清苦,但却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⑥”

    注  释

引自宋朝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廉耻说》。士君子:指做官的读书人。

源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廉者,政之本也

引自徐元瑞《史学指南·吏员三尚》。苞苴:馈赠的礼物。请谒:告求,即无原则地求人关照、帮助。

引自张廷玉《明史·循吏列传》。约己:约束自己。脧(juan捐)人:盘剥搜刮他人的财物。肥己: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一己之利。

引自王通《中说·王道》。

源自《梁书·徐勉传》: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

    29. 君子之正道

    君子之道,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以盛衰改节,不以存亡易心。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也

    注 释

引自《墨子·修身》。贫穷时表现出廉洁,富足时表现出大义。 对人之生表现出仁爱,对人之死表现出哀痛。

②引自《孟子·螣文公下〉。广居:宽广的住宅。这里是指仁。正位:正当的位置。这里是指礼。大道:光明正大的道路。这里是指义。得志,与民由之:有机会大力推行的时候,与人民一起遵循仁义之道。不得志,独行其道:没人认可,无法大力推行的时候,自己坚持践行仁义之道。

源自《资治通鉴·魏纪》: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引自《论语·卫灵公》不能为保全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仁德,而只能以牺牲自己去成全仁德。有,意为只能,应当。

引自《论语·里仁第四》。唯:只有。好:喜爱。恶:厌恶。有仁德的人因无私心,故其好恶并非出自主观而合乎本然。

    30. 君子坦荡荡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得位则昌,小人得位则横。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注 释

引自《论语·为政》。周:合群,团结。比:结伙,勾结。全句意为,君子讲团结却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却不团结。

引自《意林·太玄经》。意思是:君子得到重用,就更加有作为,而小人得势之后,就要横行霸道。

引自唐朝吴兢《贞观政要·公平》。讦(jie):利用别人的私事进行攻击。句意为,君子喜欢赞扬别人的长处,小人乐于攻击人家的短处。

引自《论语·子路》。泰:安详,平和。君子为人安和而不傲慢,小人为人傲慢而不安和。

引自《论语·里仁》。喻:明白,知道。义:天理之所宜;利:人情之所欲。全句意为,君子懂得的是仁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引自《论语·卫灵公》。诸:相当于之于。意为,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则严格要求别人。

引自《论语·里仁》。君子畏刑而遵守法度,小人贪求实惠而藐视法律。

引自《论语·述而》。坦荡荡:宽广的样子。长戚戚:多忧虑的样子。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总是忧愁悲伤。

引自《庄子·山木》。醴:甜酒。君子的交情淡薄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甘美得像甜酒一样。君子交往不用虚言,像水那样清淡;而小人相交则以虚词相饰,像醴酒那样甜蜜。 

 《人生百字铭》之第四集    和 谐

31天下之正道    32天下之达道   33身修则道立    34中和与中庸

35万物和为贵    36君子贵乎和   37见贤思齐焉    38仁者安于仁

39知耻近乎勇    40不可不学礼

    31. 天下之正道

    中庸,以其不偏不倚谓之,以其不差异可常行谓之”①。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未有中而不庸者,亦未有庸而不中者。心正莫不正,心乖莫不乖。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文明以健,中正而应”⑥,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注 释:

源自宋朝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二:中庸,只是一个道理,以其不偏不倚,故谓之,以其不差异可常行,故谓之” 中庸:中,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无不足;庸:常的意思。中庸,即平常的意思。 

宋朝程颐语。定理:确定不移、永恒不变的道理。

引自宋朝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引自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思篇八》。乖:乖戾,不协调、差错。

引自《礼记·中庸》。

引自《周易·同人·彖》。文明以健:禀性文明而又刚建。中正而应:行为守中正之道。禀性文明而刚建,行为又能守中正之道,这是君子纯正的美德。

引自《周易··文言》。正位居体:正位即中道,正位居体比喻君子内德之美。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个有道德的人,处事中和、通情达理,应当使自己保持居中的地位,美德就会具备于身体内部,畅于四肢,用于治国、平天下的事业,这样也就可以说是美德的极致了。

    32. 天下之达道

    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然情莫不有偏,故以中正者为则;性未能无僻,故以和平者为度。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身者,其寿极命

    注 释

引自《礼记·中庸》。中:不偏不倚。此句意为,喜怒哀乐是人的感情,当这些感情还没有表现出来时,人的内心便处于虚静淡然、不偏不倚的境界,故称为中。中节:中,符合。节,法度,常理。喜怒哀乐等感情的表现,都符合常理,中正和谐,就是和。

引自《礼记·中庸》。达道:天下共同遵守的道理。

引自唐朝张九龄《千秋金鉴录》。

引自《论语·子路》。君子讲有原则的调和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是盲从附和而不讲有原则的调和。

引自清末康有为《春秋董氏学·春秋微言大义·中和》。

    33. 身修则道立

    夫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身修则道立。

    注:本文皆取自子思所著《中庸》。

    34. 中和与中庸

    中和,中庸,一者以性情言之,一者以礼义言之,其实一也。以中对和而言,则中者为体,和者为用。以中对庸而言,则庸是体,中是用。以中和对中庸而言,则中和又是体,中庸又是用。中者,天下之始终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故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也

    注 释

源自宋朝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二:以性情言之,谓之中和;以礼义言之,谓之中庸,其实一也。

引自宋朝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源自宋朝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二:以中对庸而言,则有折转来,庸是体,中是用。

引自宋朝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引自清末康有为《春秋董氏学·春秋微言大义·中和》。

引自清末康有为《春秋董氏学·春秋微言大义·中和》。

    35. 万物和为贵

    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百物皆化。积阴则沉,积阳则飞,阴阳相结,乃能成和。太刚则暴,太柔则懦,太缓则泥,太急则轻。故圣人之道,正在刚柔之间。损其有余,益其不足,抑其太过,举其不及,大要归诸中和而已矣。苟能致中和,则社会平焉、荣焉

    注 释

引自《淮南子·氾论训》。

引自《淮南子·氾论训》。

引自《礼记·乐记》。意为,有了和气,所以万物化生。

引自《淮南子·氾论训》。

引自《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答李大卿书》。

源自《淮南子·氾论训》:圣人正在刚柔之间

引自《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答李大卿书》。

笔者据上意撰。意为,只要能达到中和,则社会就能和谐、安宁,繁荣、昌盛。

    36. 君子贵乎和

    金刚则折,革刚则裂。刚则不和,不和则不可用。治人之道,有从性情之内以治之者。然而,人之情莫不有偏,当以中正者为则;人之性未能无癖,当以和平者为度。世间万事万物,有利必有害,有损必有益,相纠相寻,至于无尽是故,君子贵乎中也,君子贵乎和也

    注 释

引自汉朝刘向《说苑·敬慎》。金,金属。革,皮革。刚,过硬。

引自汉朝刘向《说苑·敬慎》。

引自唐朝张九龄《千秋金鉴录》。

源自唐朝张九龄《千秋金鉴录》:故情莫不有偏,而以中正者为则;┅┅”

源自清末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思篇八》。世间万事万物六字为笔者所加。相纠相寻:相纠,相互纠缠。

源自清末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思篇八》:原是两个此君子所以贵乎中也,┅┅此君子所以贵乎和也。

    37. 见贤思齐焉

    何谓仁?恭、宽、信、敏、惠五者是也。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人而不仁,如礼何?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矣

    注 释:

源自《论语》(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恭则不侮: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则得众: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信则人任焉: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敏则有功: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贡献大。惠则足以使人:对人施以恩惠就能使唤人。

引自《论语》(6.30)。

引自《论语》(4.21)。见贤思齐焉:见着贤人就想着向他看齐,希望自己也有贤者一样的良好品行。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不贤的人就自我反省,看看自己有没有与他一样的毛病。

引自《论语》(33)。人而不仁,如礼何: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礼又怎么制约得了他呢?

引自《论语》(42)约:简朴,穷困。

引自《论语》(42)。仁者安仁: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

    38. 仁者安于仁

    仁者四德:行己以恭、事上以敬、养民以惠、使民以义。仁者安于仁,智者利于仁。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矣。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故君子当志于仁矣。志于仁,斯无恶也。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志于仁者,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 释:

源自《论语·公冶长第五》十六: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恭:谦逊。事上:侍奉君主。敬:谨慎。君子之人应具有四种道德品行:本人的行为要谦逊有礼,侍奉君主要谨慎小心,对待百姓要有恩有惠,使用百姓要合乎道义。

源自《论语·里仁第四》二:仁者安仁,智者利仁意为有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知道仁最终会给他带来好处而实行仁。

引自《论语·里仁第四》三。意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慎重地去喜爱人,也才能够严肃地去批评别人的过失。

引自《论语·里仁第四》二。意为不仁的人不可能长期处于贫困中,也不可能长久处于安乐中。因为这种人不可能安分守己。

源自《论语·里仁第四》四: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意为倘若能够诚心诚意地立志实行仁德,就不会有使人厌恶的事情发生。

引自《论语·里仁第四》五。意为如果君子丢掉了仁,又怎么能称作君子呢?

源自《论语·里仁第四》五,笔者加志于仁者四字。志于仁德的君子,即使只是一顿饭的功夫也不会违反仁,仓促之间也总是不忘掉仁,在生活困顿、东奔西走之时也一定在实行仁。

    39. 知耻近乎勇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者一也。

    注:本文皆取自子思所著《中庸》。

    40. 不可不学礼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行修言道,为礼之质。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辨讼,非礼不决。倘人而无礼,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而自别于禽兽。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注 释

引自《礼记·曲礼上》。意为,礼是用来制定人与人关系上的亲疏,判断事情之嫌疑,分辨物类的同异的。

引自《礼记·曲礼上》。意为,品行修整而言行一致,那就是礼的实质。

引自《礼记·曲礼上》。意为,像道德仁义、教学和训导、分辨事理等等这些东西,如果没有标准的行为准则,不按照一定的规则行事,就无法规范。

源自《礼记·曲礼上》,中间省去虽能言三字。意为,如果人没有道德仁义规范其行为,不是就跟禽兽一样了吗?

源自《礼记·曲礼上》: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意为,所以圣人制定一些标准行为教给人们,使得人人的行为有了准则,而知道自己不同于禽兽。

引自《礼记·曲礼上》。意为,有了礼的约束,人与人的关系就能平衡安定;而如果没有礼的约束,就会发生危机。所以说,礼是不可以不学习的。

《人生百字铭》之第五集    祸 福

41祸福皆念想      42祸生非偶然     43读书谓之福      44能除患是福

45无病却非福      46知祸福者智     47小善亦当为      48为善非要福

49为善不避祸      50施恩不图报

    41. 祸福皆念想

    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广者,斗室宽若两间。心旷则万钟如瓦罐,心隘则一发似车轮。利欲炽燃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对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敢不慎哉!

    注  释 

    本文均取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其一: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所构造。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念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 焰成池,一念警觉航登彼岸。念头稍易,境界顿殊,可不慎哉。其二: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故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广者,斗室宽若两间。” 其三:心旷,则万钟如瓦罐;心隘,则一发似车轮。其四:都来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总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两间,即天地之间。

    42. 祸生非偶然

    天下之祸,非偶然而成也。有凑合,有搏激,有积渐。凑合者,杂而不可解;搏激者,勇而不可御;积渐者,极重而不可返。此三成者,势理之自然,天地万物皆不能外。故君子为善,则借众美而防错履之多,奋志节而戒一朝之怒,体道以终,孜孜不倦,而绝不可长之欲。

    注  释

    本文根据明朝吕坤《呻吟语·应务》中的一段话删节改写而成。

    43. 读书谓之福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著述行世,谓之福。有聪明浑厚之见,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无疾病缠身,谓之福。无尘俗撄心,谓之福。无兵凶荒歉之岁,谓之福┄┄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随缘。潜居尽可以为善,勿须显宦;贫贱尽可以积福,何必富贵!

    注  释

    本文除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随缘未查明出处外,余皆取自清朝金缨《格言联璧》。其中,勿须显宦四 字原文为何必显宦。撄心:撄,触犯之义。撄心就是忧心、烦心的意思。随缘:有缘份。显宦:显赫的官位。

    44. 能除患是福

    古人云:安乐有致死之道,忧患为养生之本。能除患则为福,不能除患则为贼。结怨于人谓之种祸,舍善不为谓之自贼。倖人之有者害,居人之功者败。故为人处世,不希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不求荣,斯无辱;不干誉,斯无毁。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也

    注 释

引自宋朝林逋《省心录》。意为,安乐未必对人都好,它隐藏着招致丧失的道理;困苦磨难未必都是坏事,从根本上来说,它却能摄养身心、保健延年。

引自荀况《荀子大略》。贼:害。意为能够铲除祸患就是福,不能铲除祸患就是害。

引自宋朝林逋《省心录》。自贼:自己害自己。意为,与别人结下仇怨,这是给自己种下祸根;对别人有利的事却避而不做,这是自己残害自己。

引自清朝魏源《黔瓢下·治篇十六》。倖:非分求得。居:占有。意为,企求原为他人所有的东西,必定招致祸害;占有他人的功劳,必定失败。

源自清朝魏源《黔瓢下·治篇十六》。不希福原文为不幸福,幸即希望、希求意,为便于阅读,直接改为希。全句意为,不希求福运,就没有灾害;不担心得到,就不会有丢失;不企求荣显,就没有耻辱;不谋求美名,就不会有诋毁。

引自《淮南子·人间训》。极:尽头。意为福转变成祸,祸转变成福,这种变化是没有尽头的。

    45. 无病却非福

    人咸以无病无事为福。究而论之,病不可多耳,但不可无;事不可多耳,亦不可无。无病则流于放肆,无事则疏于怠荒。时有病,则知儆戒,防大病于未生;或遇事,则有操持,临大事免惊慌。故持身保家者,未必不自有病有事中来,不可概以无病无事为有福论也。

    注  释

    本文系根据清朝丁福保编《少年进德录》中的一段话写改写。其中,防大病于未生临大事免惊慌为笔者所加。

    46. 知祸福者智

    何谓智?见祸福远,知利害早,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立之而不可废,取之而不可舍,前后不相悖,终始有类;思之而有复,及之而不可厌。其言寡而足,约而俞,简而达,省而具,少而不可益,多而不可损。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者,谓之智也。

    注  释

    本文取自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中间有删节。见祸福远,知利害早:能预知未来的祸福、利害。化:变化。归:归向,趋向。这句的意思是说:物类一发动就知道它的变化,事情一兴起就知道它的趣向。悖:违反。类:法度。复:重复,可以再作。及:至,达到。中伦:合乎条理。当务:正合适宜。

    47. 小善亦当为

    吾不知何谓善,但能使人感者即是善;吾亦不知何谓恶,但能使人恨者即是恶。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小人不谓小恶无伤而为之,小恶积而为大恶。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劝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注  释

源自明朝钱琦《钱公良测语》。何谓善原文为所谓善即是善原文为即谓善何谓恶原文为所谓恶, 即是恶原文为即谓恶

源自《淮南子·谬称》: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引自《易·系辞下》。

引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劝君二字为笔者所加。

    48. 为善非要福

    祸福者天司之,荣辱者君司之,毁誉者人司之,善恶者我司之。我只理会我司,别个都莫照管,任由他去。善者不必福,恶者不必祸,我稔知之也,仍宁祸而不肯为恶。我之为善,是以为理所当为,非要福,非干禄。我之不为不善,是以为理所不当为,非惧祸,非远罪。

    注  释

    本文是截取明朝吕坤《呻吟语·修身》中的四段话组成的。任由他去四字为笔者所加。我稔知之也,仍宁祸而不肯为恶,原文是君子稔知也,宁祸而不肯为恶。稔知:熟悉。

    49. 为善不避祸

    祸福是气运,善恶是人事。善获福、淫获祸者半;善获祸、淫获福者亦半;不善不淫,而获祸获福者亦半。善者获福,吾非为要福而修善;淫者获祸,吾非为避祸而改淫。若善获祸而淫获福,吾宁善而处祸,不肯淫而要福。故君子论天道,不言祸福;论人事,不言利害。

    注  释

    本文源自明朝吕坤《呻吟语》卷下《补遗》,原文是:祸福是气运,善恶是人事,理常相应,类亦相求。若执福善祸淫之说而使之不爽,而为善之心衰矣。大段气运只是偶然,故善获福、淫获祸者半,善获祸、淫获福者亦半,不善不淫而获祸获福者亦半。人事只是个当然,善者获福,吾非为福而修善;淫者获祸,吾非为避祸而改淫。善获祸而淫获福,吾宁善而处祸,不肯淫而要福。是故,君子论天道不言祸福,论人事不言利害。淫:邪恶,干坏事。

    50. 施恩不图报

    周济他人,无论出力出财,都是美事快事。但过后不要有吝惜心和追悔心,也切忌有居功心和望报心。凡事不可健忘,唯施惠一端,愈忘则愈妙耳。但受恩者则不可忘,受恩有如再造。俗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即力所未能,还应示之子孙,以图后报。

    注:本文系根据清朝戴诩清《治家格言》中一段改写。笔者理解,所谓恩,可归结为周济之恩、言语之恩和扶助之恩等三个方面,三者各殊,受恩则一。无论哪个方面,在施恩者可能只是举手之劳,并不费什么;而在受恩者却可能如同再造,感天动地。施恩者焉能望报?受恩者焉有不报之理?

 人生百字铭》之第六集    操 守 

51要光明正大     52不可无傲骨     53不为桃李颜     54不为穷变节

55不苟利而生     56勿谓柔可欺     57居心任我平     58虽贫不谄媚

59荣辱全在己     60大丈夫气概

    51. 要光明正大

    人生世间,就要立其为善不为恶、从正不从邪之志。无论身处何种境况,存心要光明正大,言论要光明正大,行事要光明正大。心境如青天白日,立品如光风霁月。我贫贱,断不可屈己以从人;人贫贱,断不可欺人以从己。惟如此,方是大丈夫顶天立地之志气

     注  释

      ①源自清朝丁福保《少年进德录》。原文是所谓立志,就是要……”

      ②笔者语。

    52. 不可无傲骨

    处世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学不必博,要之有用;仕不必达,要之无愧。上交不谄,下交不渎。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以恬养志,以重持轻。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不做垢业,亦不留芳名。花看半开,酒饮微醉,大有佳趣

    注  释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与俗同:和一般人相同。令人喜:指曲意奉承别人,以博得对方的欢心。

引自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仕:作官。

引自《易经·系辞下》。谄:用卑贱的态度去讨好、巴结别人。渎:怠慢。

源自徐悲鸿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源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伺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养智;奋迅以为速者,多因速而致迟,故君子以重持轻。恬:恬淡,淡泊,不追求名利。养智:培养智慧。重:不轻率,自重,慎重。持轻:把持轻浮。

引自《孟子·尽心篇》。愧:羞惭。怍:惭愧。

源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膻秽则蝇蚋丛嘬,芳馨则蜂蝶交侵。故君子不做垢业,亦不留芳名。垢业:肮脏的事业,坏事。芳名:美的,流芳百世的名声。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53. 不为桃李颜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蛟龙虽困,不资凡鱼;凤凰虽孤,不匹鹜雏。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宁困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失身处高位,爵禄反为耻。人生不方正忠信以显荣,则介清静和以终老。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冰心与贫流争激,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  释

引自唐朝李白《古风》诗。桃李颜:桃花李花妖艳的颜色,喻指人们谄媚邀宠的奴颜卑态。

引自明朝王廷栋《矫治篇》诗。蛟龙: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量非常大的动物,比喻贤才。困:窘迫,处境困难。资:凭借,借助于。凡鱼:平常的鱼,比喻庸碌之人。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比喻贤才。匹:相配。鹜雏:幼鸭,比喻庸碌之辈。

引自宋朝辛弃疾《临江仙》词。雄泰华:与泰山、华山一比高低。

引自晋朝陶潜《感士不遇赋》。

引自清朝沈德潜《咏史》诗。失身:丧失节操。

引自唐朝元结《喻友》诗。显荣:显达富贵。介清静和:耿介、清廉、恬淡、和乐,概指一切崇高品质。

引自南朝宋代鲍照《代放歌行》诗。龌龊:不干净,肮脏。此指思想、品德的卑劣。旷士:指心胸开阔、理想远大、行为高洁、蔑视权贵的人。

引自《宋书·陆徽传》。冰心:纯洁的心灵。

引自清朝郑板桥《竹石》诗。任:听凭。尔:你。

    54. 不为穷变节

    人际关系,盘根错节,待人处世,必须检点。处内以睦,处外以义,检身以正,交际以诚。不卑不亢,不抑不扬。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勿为其所不为,勿欲其所不欲。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以勤致富,以学治愚。靠本事吃饭,凭良心做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  释

源自俗语。

引自宋朝林逋《省心录》。处内:对待自己家里的人。处外:对待家人以外的人。检:检点,约束。

引自俗语。不卑不亢:不自卑,不傲慢,对人态度恰当而有分寸。不抑不扬:没有压抑感,也没有洋洋自得的神态,镇定自若。

引自《左传·隐公六年》。善:好。

引自《孟子·尽心上》。为:做。欲:想要得到。

引自唐朝白居易《续座右铭》。

引自俗语。

引自《孟子·尽心上》。穷:穷困,没有生路。达:发达,有钱有势。

    55. 不苟利而生

    古人云:忠信廉洁,乃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①”。名节至大,不可不慎。取、与是一大节,其义不可不明。名节者,君子所贵,世俗所羞也。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财散可来,名辱不复。君子宁可忍饿而死,不可苟利而生。故为人宁为真士夫,不作假道学

    注 释:

林和靖语。钓名:沽名钓誉。意为忠诚廉洁是立身处世的根本,而不是用来沽名钓誉的手段。

源自薛文清语: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意为名誉节操极其重要,不可不认真对待。

薛文清语。意为对于钱财的取舍得当是一种重要的品德,它所表明的道义不可不明白。

程伊川语。意为君子所看重的,世俗的人往往看不起。

引自宋朝吕本中《官箴集要》。金帛:钱财。轩冕:官职。全句意为名誉和节操对于人来说,即使没有钱财也非常富有,即使没有官职也非常高贵。

引自清朝梁维枢《玉剑尊闻》。意为钱财丢失了,可以找回来;名声损坏了,却无法再恢复。

宋朝潜溪语。意为宁可被饿死,也不能为求生而捞取不义之财。

明朝邵文庄语。意为宁可做个名副其实的学者,也不愿做个虚伪的道学先生。

    56. 勿谓柔可欺

    勿忧拂意,勿喜快心,勿恃久安,勿惮初难。勿轻小事,勿轻小物,勿轻小人。勿谓柔可欺,勿谓刚无害。勿毁众人之名,勿役天下之理。勿传不经之谈,勿听毁誉之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私小惠而伤大体,勿借公论而快私情。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注  释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拂意:违背,不如意。快心:称心如意。惮:恐惧,害怕。

未查明出处。

源自明朝钱琦《钱公良测语》:勿谓柔可欺淤泥之中或藏利锥;勿谓刚无害巨阚之锷遇石亦碎。

源自《训俗遗规》:勿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勿役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

引自晋朝羊祜《戒子书》。

引自《诸葛亮集》。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引自《论语.子罕》。勿意:不随意,不主观猜测。勿必:不专必,不非此不可。勿固:不固执己见。勿我:惟道是从,没有私心,不以我为主。

    57. 居心任我平

    君子独处,守正不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目不淫于炫耀之色,耳不乱于阿谀之词。廉于财,节于色,疏于酒。宁直勿媚,宁介勿通,宁恬勿竟。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利不苟就,害不苟去。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世路由他险,居心任我平

     注  释

引自《汉书·刘向传》。挠:弯曲,屈服。

引自诸葛亮《戒子书》。

引自唐朝魏征《群书治要·新语》。炫耀:夸耀,显示。阿谀:用好听的话去奉承别人。

引自宋朝许洞《虎潜经·论将》。

引自清朝王豫《燕窗日记》。直:公正。媚:巴结奉承,讨好。介:正直。通:圆滑。恬:恬淡,不追求名利。竟:争强好胜。

引自宋朝梅尧臣《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

引自《论语·宪问》。

引自《史记·平津侯之父列传》。

引自清朝魏源《默觚下·治篇》。

引自《增广贤文》。

    58. 虽贫不谄媚

    人活在世上,无论做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①”。贫贱者,以骄为有德;富贵者,以谦为有德。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贱而做骄态者,贱莫甚。我若富贵不可骄,人若富贵不可羡。我贫贱,断不可屈;人贫贱,绝不可欺。我贫无谄,又当无怨;我富无骄,又须有情

     注  释

引自清朝王永彬《围炉夜话》。

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

引自朱柏庐《朱子家训》。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引自清朝丁福保《少年进德录》。

引自明朝陈眉公《小窗幽记》。

    59. 荣辱全在己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者为荣。荣辱之责,在乎己,不在乎人。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人争求荣,就其求之之时,已极尽人间之辱

    注  释

引自清朝王永彬《围炉夜话》。谄求:低三下四地去要求别人的帮助。

引自唐朝魏征《群书治要·韩子大体》。

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羞:羞耻和惭愧。老而虚生:人老了却一事无成。死而无补:即使死了也于事无补。

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壁》。

    60. 大丈夫气概

    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珠藏川自媚,玉韫山含辉,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概!龙虎啸天宇,鸾凤翔长空,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象!

    注  释

    本文采用清朝金缨《格言联壁》和清朝丁福保《少年进德录》中相近的话综合而成。《格言联壁》原文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节。珠藏川自媚,玉韫山含辉,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少年进德录》的原文是: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大丈夫不可无此襟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丈夫不可无此度量;珠藏川自媚,玉韫山含辉,大丈夫不可无此蕴藉。玄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大丈夫不可无此风致;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大丈夫不可无此节操;两仪常在手,万化不关心,大丈夫不可无此作用。蕴藉:指说话、神情或文章含蓄不显露。最后一句龙虎啸天宇……有此气象为笔者撰。

 《人生百字铭》之第七集    待 人

61要善待他人     62要尊己爱人    63要博爱众人     64应舍己为人

65宁损己利人     66平心以容人    67宁让而损己     68要学会忍让

69应谦恭虚己     70待人要宽平

    61. 要善待他人

    人之为人者,善待他人也。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与人当宽,自处当严。但攻吾过,勿议人非。不诱于誉,不恐于诽。不畏强,不凌弱。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⑩,则自成理想之社会也

    注  释

笔者语。

引自汉朝韩婴《韩诗外传》。我则引之有的本子作我亦爱之引之有引导教育、改进改善的意思。

引自清朝唐甄《.潜书·取善》。与人:对待他人。宽:宽容,不苛求。自处:对待自己。

引自清朝陈确《辰夏杂言·不乱说》。攻:此指医治,克服。

引自《荀子·非十二子》。誉:赞誉。诽:诽谤。

未查明出处。

引自唐朝王梵志《好事须相让》诗。

引自《论语·颜渊》。意为,成全人家的好事,而不支持别人的丑恶行为。

引自《诗·大雅·抑》。投:投赠。报:报答。

引自《孟子·公孙丑上》。忍:残忍,伤害。不忍人之心,即不伤害别人之心。

笔者据上意撰。

    62. 要尊己爱人

    夫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故,倘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恭敬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注  释

    本文系用《孟子》中的两段话组成。人皆有之段引自《孟子·告子上》,非人也段引自《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智之端也,两书都有。《告子上》为仁也”“义也”……。《公孙丑上》为仁之端也”“义之端也”……恭敬二字,《公孙丑上》为辞让。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怜悯同情之心,人人都具有。羞恶:羞耻,憎恶。人皆有之,实际上孟子强调的是人应有之。人人都应该具有、都必须具有,非常肯定,不容置疑。不然,孟子怎么说无则非人也,说得那么肯定,那么斩钉截铁?因此,不管你是否先天就具有,有则更好,无则需要培养补充。总之,人人都必须具有,否则,就不成其为人。

    63. 要博爱众人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必自爱,然后人爱诸;人必自敬,然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未有不自爱、敬,而人爱、敬之者也。若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则天下太平也

    注  释

引自《孟子·离娄下》。

引自扬雄《法言·君子》。自爱:指自己从人格道义上爱护自己,自尊、自重。人爱诸:诸,第三人称代词,人爱诸即别人都爱护他。至:极至。

引自《墨子·兼爱中》。字为笔者所加。执:持也,有威慑之意。

笔者据上意撰。

    64. 应舍己为人

    临事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一个人如果只想到自己,那是可耻的;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活着,那就不如死掉。善的定义,就是有益于人类。苟无济世心,独善亦何益?做人莫大乎与人为善⑤”。能牺牲自己的小我来为大我谋福利的人,才配得上人的称号

    注  释

引自清朝《史典·愿体集》。

彭德怀语。

英国人培根语。

引自唐朝李白《赠韦秘书子春》。

引自《孟子·公孙丑上》。

俄国人屠格涅夫语。

    65. 宁损己利人

    凡作事,第一念为自己思量,第二念便替他人筹算。若彼此两利,或于己有利,于人无损,皆可为之。若利于己者十之九,损于人者十之一,即宜踌躇。若人与己之利害正半,便宜辍手。若利全在己,害全在人,则万不可为。若损己以利人,尤上上人事,愿共同图之。

    注  释

    本篇源自清朝《史典·愿体集》,后两句原文是:况利全在已,害全在人者乎?若损已以利人,尤上上人事,愿同志共图之。

    66. 平心以容人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忍得一时忿,终身无恼闷。太强必折,太张必缺。人生何处不相逢,莫因小怨动声色。觉人诈而不形于言,方有余味。暂时胯下何须耻,自有苍天鉴赤诚。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注  释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引自清朝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恼闷:烦闷,不痛快。

引自《六韬·三疑》。折:断。

引自《增广贤文》。动声色:发怒而恶声恶气的样子。

引自《薛文清公读书录·接人》。诈:欺骗。

引自唐朝韩幄《息兵》。胯下何须耻:汉初名将韩信年青时,曾因贫受欺,忍辱从一个无赖的两腿之间钻过去。

引自《增广贤文》。

    67. 宁让而损己

    天地间,万事万物,惟善可以养性,惟善可以延寿命,避夭折。为人宁公而贫,不私而富;宁让而损己,不兑而损人。人邪我正,人恶我良;人生事,我息事;人害人,我为人赤心诚意。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纵有凶灾横祸,亦心安理得之一字,真生生世世受用不尽也

     注  释

引自清朝石成金《传家宝》。夭折:英年早逝。

引自元朝张养浩《牧民忠告》。兑:争逐之意,此处指搞不正当的人际关系。

引自清朝石成金《传家宝》。

引自五代时期冯道《天道》。

源自清朝石成金《传家宝》:纵有凶灾夭折,亦心安理得

引自清朝石成金《传家宝》。

    68. 要学会忍让

    忍让,为居家美德、做人诀窍。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屈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莫大之祸,起于斯须之不忍。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雪忿,不若忍耻之为高。士有忍死之辱,必有就事之计

     注  释

源自清朝吴汝纶《喻儿书》。做人诀窍四字为笔者所加。

引自清朝吴汝纶《喻儿书》。

引自明朝《薛方山纪述》。

引自《王文公文集》。斯须:一时,很短的时间。

引自明朝《薛文清公读书录》。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引自《后汉书》。

    69. 应谦恭虚己

    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自身,谦之谓也。人道恶盈而好谦。满招损,谦受益。虚己者,进德之基。常存不如人之心,则有进。若自以为至足,乃是自暴、自弃。一切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都是纯朴而谦虚的。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注 释

引自汉朝刘向《说苑·敬慎》。

引自《周易·谦》。恶:讨厌,憎恨。盈:满,骄傲自满之意。好:喜爱。

引自《尚书·大禹谟》。

引自明朝方孝儒《侯域杂赋》。

引自明朝薛宣《续读书录·卷五》。

引自明朝黄宗羲《宋元学案》。

引自清朝魏裔介《琼琚佩语·敬畏》。战战兢兢:小心谨慎。

    70. 待人要宽平

    恕为德之则。藏身以恕,终身可行也。故君子贤而能容罴,智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己之所无,不以责人;我之所有,不以讥彼。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气血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

    注 释

源自《左传·隐公十一年》:恕而行之,德之则也。德之则:德的准则。恕是德的准则。

引自《朱舜水集·杂著·恕》。藏,收藏,引申为收敛。此句意为,用恕道来收敛自身,是终身可行的。

引自《荀子·非相》。罴:软弱无能。贤而能容罴:君子有贤能而又能够宽容懦弱无能的人。智而能容愚:明智而又能宽容愚昧无知的人。博而能容浅:胸怀博大而又能宽容浅薄的人。粹而能容杂:纯粹而又能宽容驳杂的人。

源自汉朝王符:《潜夫论·交际》:己之所无,不以责下。我之所有,不以讥彼。意为我做不到的不要求别人必须做到;也不能把我的长处拿去讥刺别人的短处。

引自汉朝韩婴《韩诗外传》。嘉:称赞,夸奖。矜:怜悯,同情。意思是,君子尊重贤能的人而又接纳普通的人,赞许好人而又怜悯同情无能的人。

引自《史典·愿体集》。气血:血气,义气。

引自《论语·宪问》。以直报怨:直,公而无私。这句是说,对待仇怨要从原则出发,该怎样对待就怎样对待,不以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还是有恩德为转移。

引自明朝吴承恩《西游记》。

《人生百字铭》之第八集    处 世

71处世惟忠厚      72处事理当先     73做事论是非      74公私当分明

75不可忽世相      76做人要达观     77气度要宏大      78要豁达大度

79要镇定从容      80素其位而行

    71. 处世惟忠厚

    处世惟忠厚,行为要检点。不卑不亢,仪容固宜有度;谦虚谦让,语言犹贵有章。雪中要学高山松,风前莫做墙头草。道途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仰不愧,俯不怍,举止自如。内省不疚,何忧何惧

    注  释

源自俗语。

未查明出处。

唐诗。

引自先秦《礼记·儒行》。

引自《论语·颜渊》。

引自《孟子·尽心上》。意为,得意时,把好处施于百姓;不得意时,就修养个人的品德自立于世上。

引自清朝张伯行《困学录集粹》。

引自《论语·颜渊》。省:检查自己。疚:惭愧,悔恨。自己反省没有愧疚的事,哪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

    72. 处事理当先

    君子处事,不为外撼,不以物移。理所当为,而又值可为之地,可为之时,必当大做一番,计不得成败。事有当然,有自然,有偶然。应力求其当然,悉听其自然,而不惑于偶然。与人共事,当公人己而不私。苟事之成,不必功之出自我也;不幸而败,不必咎之归诸人也

    注  释

源自明朝吕坤《呻吟语·应务》:“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源自明朝吕坤《呻吟语·应务》:“审势量力,故智者事,然理所当为而值可为之地,圣人必做一番,计不得成败。

源自明朝吕坤《呻吟语·应务》:“有当然,有自然,有偶然。君子尽其当然,听其自然,而不惑于偶然。

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应务》。

    73. 做事论是非

    人该省事,不可怕事。事当论是非,不当问难易。临事贵守,当机贵断。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经非权则泥,权非经则悖。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明不伤察,直不过矫,大事不糊涂。缓事宜急干,急事宜缓办。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

    注  释

引自清朝申居郧《西岩赘语》。

引自清朝申涵煜《省心短语》。

引自清朝申涵煜《省心短语》。守:遵照,依照。断:判定,决定。

引自清朝石涛《画语录》。经:经典,常规,应该遵循的原则。权:权宜,变通,实现的灵活手段。法:法律,法令。化:改变,变化。

引自唐朝柳宗元《断刑论》。泥:死板,不灵活。悖:相反,抵触。

源自汉朝桓宽《盐铁论》:明者因时而变,智者因事而制

引自《增广贤文》。

引自《宋史·吕端传》。矫:纠正,把弯曲的弄直。

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璧》。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谈》。安身立命:身心有所寄托。

    74. 公私当分明

    人只一个公私,天下只一个邪正。公私不可不明,邪正不可不分。克一个公己公人心,便是吴越一家;任一个自私自利心,便是父子仇雠公私两字,是宇宙的人鬼关。自朝堂以至闾里,把持得字定,便自天清地宁,政清讼息;只一个字,便扰攘得不成世界

     注  释

引自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

引自《韩非子·饰邪》。

笔者据上意撰。

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存心》。吴越一家:吴、越,春秋末两个敌对的诸侯国。吴越一家,意为出以公心,可以化敌为友。父子仇雠:意为,出于私心,即使亲如父子,也会反目成仇。

引自吕坤《呻吟语·治道》。

    75. 不可忽世相

    做人不可无道心,不可泥道貌,不可有世情,不可忽世相。贫贱时,眼中不着富贵;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自家富贵,不着意里;人家富贵,不着眼里。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

     注  释

引自明朝陈继儒《安得长者言》。道心:修养道德的心理。道貌:道学者的外表。世情:世俗人情。世相:社会上的实际情况。

源自清朝申涵光《荆园小语》:贫贱时,眼中不着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引自清朝王永彬《围炉夜话》。

引自明朝魏裔介《琼琚佩语》。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险测人情:不正当的人际关系。

    76. 做人要达观

    达人大观兮,无物不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乐,退亦乐;富亦乐,贫亦乐。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虽贫,眼下无妨乐;纵病,心中不与愁。大厦既焚,不可洒之以泪;长河一决,不可障之以手。随富随贫且欢乐,万事从来风过耳。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多情

      注  释

汉朝贾谊语。

宋朝范仲淹语。

宋朝辛弃疾语。

笔者据上意撰。

宋朝范仲淹语。

唐朝白居易语。

北朝庾信语。

唐朝白居易语。

宋朝苏轼语。

宋朝辛弃疾语。料青山见我亦多情原文是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77. 气度要宏大

    为人处世,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行要谨。虽重廉介,但不可无含垢纳污之雅量;虽戒痴顽,亦不可有察渊洗垢之精明。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处众以和,贵有刚毅不可夺之力;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固执之权

    注  释

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壁》。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廉介:廉洁正直。雅量:宽宏气度。垢:赃物。

引自《菜根谭》。

引自《格言联壁》。圆通:灵活变通。权:机宜权变。

    78. 要豁达大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故处世待人,要豁达大度。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些;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藏垢纳污方是圣,疾恶如仇不为贤

    注  释

引自清朝汤武《汤子遗书》。

引自《存诚录》。意思是,不拜倒在古人名下叫做有志,而对当世人不谦虚、不宽容,叫做没有度量。

笔者语。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笔者语。此句当作广义解。海纳百川成其浩瀚,地载万物成其广大。纵观历史,凡大有作为的人,无不胸怀宽广,听得进各种意见,甚至是诅咒漫骂。而心胸狭窄,疾恶如仇,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最多不过是一逞匹夫之勇,被人当枪使罢了。

    79. 要镇定从容

    处治世当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病万变药亦万变,知经还须达权。要镇定从容,处变不惊。明是非,定取舍,既不随世人,亦不随古人。纵心而不逾规矩,妄行而蹈乎大方。操存时要有真宰,应用时要有圆机。当出力处须出力,得缩头时且缩头

    注 释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治世:安定太平之世。方:正直不阿。乱世:动荡不安的社会。圆:圆通权变。叔季之世:国家衰乱将亡的时代。

引自《吕氏春秋·察全篇》。

源自清朝石涛《画语录》:凡事有经必有权。经:必须遵循的原则。达权:通达权变,随机应变。

未查明出处。

源自清朝叶燮《原诗内偏下》:惟有识,则是非明,是非明,则取舍定;不但不随世人脚根,并亦不随古人脚根。

引自宋朝黄伯恩《东观余论》。逾:越过。妄行:不受拘束地行动。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操存时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应用时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真宰:引指人的主导思想。圆机:圆通机变。

引自《增广贤文》。

    80. 素其位而行

    我之处事,循天理,不循人欲。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极天下之色,不足以眩吾之目;极天下之声,不足以淆吾之耳;极天下之艳富贵,不足以动吾之心。道心如磐,不随气运走,不随风俗走,不随气质走④”。度德量力,审势顺时,理所当为者,奋然为之,计不得成败

     注  释

源自清朝张伯行《困学录集粹》:君子循天理,仰不愧,俯不怍,举止自如,故常泰;小人循人欲,势必趋,利必附,盛气所形,故常骄。天理:天地自然之理,自然规律。也可理解为:正义,公理,正确的道理。

引自《礼记·中庸》。素其位:素,现在,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即安分守己意。不愿乎其外:不希求本分以外的东西。

引自《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道心如磐:意为立场坚定。

笔者据上意撰。

《人生百字铭》之第九集    交 友

81交友贵知心      82交友要审慎     83交必慎其与      84结交须择善

85取友必须端      86以同道为朋     87交友重真诚      88莫信直中直

89相处应谦逊      90自处宜超然

    81. 交友贵知心

    始交不慎,后必成仇。人休不择就交。人之相交,贵相知心。兰艾不同香,自然难为和。外和不由衷,虽固终必离。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君子交友义,不必常相从。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以升沉中路分。结交有味贫何害,薄酒虽村饮亦豪。淡交最久远,转老更相亲

    注  释

引自清朝申居郧《西岩赘语》。

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休:不要。

引自汉朝李陵《答苏武书》。相:相互。贵:重要。

引自唐朝陈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兰艾:两种香味不同的草本植物——兰花和艾草。

引自晋朝傅玄《何当行》诗。外合:出于身外利益一致的结合。由衷:出自本心。

引自《逊志斋集·朋友》。损友:对自己有害的朋友。益友:有益的朋友。

引自三国时期郭遂叔《赠嵇康五首》诗。义:情谊。

引自唐朝贺兰进明《行路难》诗。升沉:地位的提高或降低。中路:半途。

引自宋朝刘过《同许从道登圆翠阁》诗。村:朴实无华。

源自唐朝白居易《赠皇甫宾客》诗:始信淡交宜久远,与君转老转相亲。淡交:君子间的交往,象水一样的清淡而源远流长。

    82. 交友要审慎

    审人所以交,慎己所以交,方为全交之道。我先贫贱而后富贵,则旧交不可弃,而新者或以势利相依。我先富贵而后贫贱,则旧交不可恃,而新者或以道义相合。友先贫贱而后富贵,我当察其情,恐其防而疏我;友先富贵而后贫贱,我当加以敬,恐其疑而疏我。

    注  释

    除第一句为笔者所加外,余皆源自意大利人利玛窦《交友杂记》。友先贫贱而后富贵以下句子,清朝《史典·愿体集》中亦有,但又不完全相同。恐其防而疏我,利玛窦原文为:恐我欲亲友而友欲疏我也。史典原文为:恐我欲亲而友欲疏也恐其疑而疏我,利玛窦原文为:恐友防我疏我,史典原文为:恐友防我疏而我遂处其疏也

    83. 交必慎其与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社会如染缸,入其中,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②”。天下虽云大,同声有几人?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求友须在良,得良终相善;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变。倘与邪佞人交,则如雪入墨池,虽溶为水,其色愈污。是以必慎其所与处者也”⑦

    注 释

引自荀况《荀子大略》。匹夫:平民百姓。

引自晋朝傅玄《傅鹑瓢集太子少傅箴》。朱:朱砂,红色颜料。赤:红。

引自刘得仁《送顾非熊作尉盱眙》。天下:世界。

引自曹雪芹《红楼梦》。意为万两黄金容易到手,知心的朋友却是一个也难找到。

引自孟郊《求友》。终:久长,永远。善:友好,亲密。

引自许棐《樵谈》。佞,用花言巧语吹捧。邪佞人:奸邪谄媚之人。

引自孔丘《孔子·家语》。

    84. 结交须择善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切戒不择就交。结交须择善,非识莫与心。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志同道合,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⑨”

    注 释

引自《易经·系辞上》。

源自明朝吕坤《呻吟语》:人休不择就交

引自唐朝王梵志《结交须结善》诗。结交:与原来不相识的人交往并建立友谊。莫与心:不要袒露自己的心迹。

引自宋朝释道元《五灯会元》。

引自《战国策?楚策》。华:华美。渝:变心。

引自《文中子?礼乐篇》。

引自《论语·颜渊篇》。

引自唐朝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指国境内的广大地方。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若:好像。比邻:近邻。

引自《论语?颜渊篇》。四海:指天下、全国、全世界。

    85. 取友必须端

    取友必须端,休将戏谑看。孔子云: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供,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倘所结皆良友,则辅仁之道弘矣

    注 释

引自冯梦龙《喻世明言》。戏谑:儿戏,不庄重。交朋友必须详审、谨慎,不要把它当成儿戏。

引自孔丘《论语·季氏篇》。友直:正直。友谅:诚实。友多闻:见闻广博。友便辟:虚伪应酬,谄媚奉承。便:习惯于,善于。辟:邪僻,不老实。友善柔:假意随和,当面恭维而背后诋毁。友便佞:花言巧语,阿谀逢迎。佞:用花言巧语取媚于人。交友当交益友,不交损友。

引自苏浚《鸡鸣偶记》。

引自孟郊《审交》。谤言:诽谤的言论。如果结交的不是跟自己同类的人,则中途就会发生分歧,分道扬镳。

源自葛洪《抱朴子·交际》,原文为良友结则辅仁之道弘矣。倘所结交的都是好人,就可以互相帮助,提高各自的修养。

    86. 以同道为朋

    交友之美,在于得贤。交砥互砺,日迈月征,非以鸠合为务者也。君子以同道为朋,不以同利为友。非善不喜,非仁不亲。有义则合,无义则离。近贤则聪,近愚则聩。亲贤如就芝兰,避恶如远蛇蝎。交之道,犹素之白,染之以朱则赤,染之以蓝则青。故交友不可不慎也

    注 释

引自三国刘廙《戒弟纬书》。

引自清朝汤斌《汤潜庵语录》。交砥互砺:指对对方的过失,以合宜的方式相互纠正和监督。日迈月征:今天都会超过昨天,德性修养每月都有新的境界。

源自三国刘廙《戒弟纬书》:吾观魏讽,不修德行,而专以鸠合为务,华而不实,此直搅世沽名者也。鸠合为务:指不区分人们的德性与趣味,专门拉帮结伙。

源自宋朝欧阳修《朋党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引自汉朝蔡邕《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列传》。

引自汉朝蔡邕《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列传》。

引自唐朝皮日休《皮日休文集·耳箴》。聩:耳聋,不清醒。

源自宋朝邵雍《戒子孙》。避恶如远蛇蝎,原文为避恶如就蛇蝎

引自《谯子》。素:没有染色的丝绸。

源自先秦《墨子·所染》:故染不可不慎也。

    87. 交友重真诚

    交友者,识人不可不真,疑心不可不去,小嫌不可不略。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吴越皆可同胞;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骨肉皆成敌国。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凡交友,须带愚意。若无些愚意在,终到不得十分至处 

    注  释

引自清朝魏禧《魏叔子日录》。

引自清朝《史典·愿体集》。吴越:古时吴国和越国,互为敌国。

笔者据下意撰。

引自清朝魏禧《魏叔子日录》。

    88. 莫信直中直

    凡应人接物,胸中要有分晓,外面须存浑厚。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处世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纵与人相争,只可就事论事。小人故宜远,然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故当亲,然亦不可曲为附合

    注  释

引自清朝申涵光《荆园小语》。浑厚:质朴老实。

引自《醒世姻缘传》。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引自元代杂剧《赵氏孤儿》。

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壁》。

引自清朝申涵光《荆园小语》。

引自清朝《史典·愿体集》。

    89. 相处应谦逊

    与人相处之道,首要的是谦逊。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容人,勿使人容我;宁吃人亏,勿使人吃我亏;宁受人气,勿使人受我气。人有恩于我,则终身不忘;人有怨于我,则即时丢过。人之胜于我,则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人之不如我,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贱之意。

    注  释

    本文系根据明朝杨继盛《杨椒山遗嘱》写。其原文是: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下诚实,同干事则勿避劳苦,同饮食则勿贪甘美,同行走则勿择好路,同睡寝则勿占床席。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容人,勿使人容我;宁吃人亏,勿使人吃我亏;宁受人气,勿使人受我气。人有恩于我,则终身不忘;人有怨于我,则即时丢过。见人之善,则对人称扬不已;闻人之过,则绝口不对人言。人有向你说某人感你之恩,则云他有恩于我,我无恩于他,则感恩者闻之,其感亦深。有人向你说某人恼你谤你,则云他与我平日最相好,岂有恼我谤我之理?则恼我谤我者闻之,其怨即解。人之胜似你,则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人之不如你,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贱之意。人与人相交,久而益密,则行之帮家,可无怨矣。

    90. 自处宜超然

    人生在世,身要严重,意要安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切,心要慈祥,志要果毅,机要缜密。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注  释

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缜密:周密,精细。

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

《人生百字铭》之第十集    勤 学

91人不学则愚      92不学非自然     93非学不成才      94发奋早为好

95嬉戏最害人      96惜时如黄金     97一刻不敢废      98四季勤读书

99要学以致用     100直奔目标去

    91. 人不学则愚 

    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人之所以异于人者,在勉强学问而已。好学,犹飞鸟之丰羽翼。学则智,不学则愚。学问之道,贵能下人;能下人,孰能不告知以善!胜我者我师之,仍不失为启予之高足;责我者我友之,亦不愧为攻玉之他山。如此,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 释

引自汉朝扬雄《法言·学行》。意为人要是不学习,虽然暂时没有什么忧患,但是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

引自清末康有为《长兴学记》。

源自《庄子》:好学为福也,犹飞鸟之有羽翼。

笔者语。

引自唐朝唐甄《潜书·虚受》。下人:谦卑,求教于人。

引自李渔《闲情偶寄·结构》。对于胜过我的人,我拜他做老师,他实际上成为助我前进的骏马;对于批评我的人,我和他做朋友,他实际上成为我纠正自己缺点的戒鉴。

引自《礼记·中庸》:果能此道,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92. 不学非自然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好学近乎智。学以聚之,问以辨之。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功夫,始得。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吾以愚笨之资,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⑧”

     注  释

引自唐朝孟郊《劝学》诗。

引自汉朝王充《论衡·量知篇》。

引自《中庸》。

引自《易经·乾传》。

引自《荀子·儒教》。

引自《朱子语类·辑略》。大抵:大概,一般。资:资质,天赋。迟钝:愚笨。

引自唐朝吕岩《绝句》诗。大道:大道理,至理。

引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为了学习,忙得忘寂寥吃饭。乐以忘忧:乐道而不忧贫。云耳:云,如此;耳,而已,罢了。

    93. 非学不成才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贵在用。圣贤为学,虽不废书,实不专于书。读有字书,识没字理。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能读不能行,是谓两足书橱

     注  释

引自明朝郑晓《训子语》。

引自唐朝颜真卿《劝学》诗。黑发:指人年轻力壮时。白发:指人老年时。

引自宋朝陈善继《扪虱新话》。

引自清朝珏琬峰《尧峰文集》。贵在用三字为笔者所加。博:广、多。约:简、侧重。

引自清朝王懋宏《穆堂别稿》。

源自明朝鹿善继《四书说约》: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识:知道,理解。理:含义,道理。

引自清朝黄遵宪《入境庐诗草·感怀》。

引自清朝申居郧《西岩赘语》。

    94. 发奋早为好

    人不学,不如物。夫才须学,学贵识。才而不学,是为小惠。小惠无识,是为无才。庶物之理,非学不知。生有涯,而知无涯。困而不学,斯为下矣。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然发奋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⑦”

     注  释

引自《三字经》。

引自清朝章学诚《文史通义》。小惠:小聪明。

引自明朝王夫之《俟解》。庶物:世间万物。

引自《庄子·养生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没有止境的。以有限的生命去探索无限的知识海洋,需要发奋努力,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

引自《论语·为政》。意为强调困难而不学习,是最不好的。

引自汉朝刘向《说苑·建本》。炳烛:点燃蜡烛。全句说明人无论老少,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会有光明的前途。

华罗庚语。

    95. 嬉戏最害人

    人才不甚相远,只看好学不好学耳。惟学可以增益其不足,而进于智。圣凡之分,学与俗而已。圣人是肯做工夫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圣人。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薅。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人也。有失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注  释

引自《仕学正则》。

引自清朝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引自清朝陈确《陈确集·别集·瞽言》。

引自清朝颜元《习斋先生言行录·齐家》。

引自《礼记·礼运》薅:锄草。

引自《怀南子·泰族训》。嬉戏:玩耍。

源自《颜氏家训·勉学》:人有坎坛,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96. 惜时如黄金

    人生百年今几日?今日不为真可惜。少壮及时宜努力,老大无堪还可憎。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精力充沛堪奋勉,莫待衰老空叹息。恨不能挂长绳于青天,系此青天白日

      注  释

引自明朝文嘉《今日歌》。

引自宋朝欧阳修《伏日赠徐焦二生》。无堪:没有所能担当的。

引自晋代陶潜《杂诗十二首》之二。掷:抛弃。骋:发挥,施展。

引自《淮南子·原道训》。尺之璧:直径为一尺的璧,极言其珍贵。

引自唐朝无名氏《金缕衣》诗。金缕衣:用金线织成的衣物,泛指一切贵重的东西。劝君莫要贪恋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但要珍惜少年的大好时光,有一番作为。

笔者语。趁着年轻,精力旺盛,应当发奋努力;莫要等到老了,体力不支,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引自唐朝李白《惜余春赋》。

    97. 一刻不敢废

    天地有万古,此身难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不学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少年不学堕复堕,壮年不学亏复亏,老年不学衰复衰。一息不学谓之忘,一时不学谓之狂,一日不学谓之荒学问之功,圣人亦不敢废,何况我等

    注 释

引自宋朝高濂《座右铭》。

清代学者黄正夫语。全句意为:一生不学习是第一可惜的事,一天不学习是第二可惜的事,身体衰败了只是第三可惜的事。

明朝赵文肃公语。赵文肃公,即赵贞吉,明代学者。堕复堕:逐渐堕落。亏复亏:逐渐无知。衰复衰:逐渐衰落。一息:一会儿,一刻。谓之忘:忘掉知识。谓之狂:变得狂妄。谓之荒:荒废学业。全句意为:青年人不学习,就会逐渐堕落;中年人不学习,就会逐渐无知;老年人不学习,就会逐渐衰落。一刻不学习就会忘掉知识,一时不学习就会变得狂妄,一天不学习就会荒废学业。

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

    98. 四季勤读书

    春读书,精神旺,寸阳分阴须珍惜,休负明媚好时光。夏读书,活力强,田野勤耕桑麻秀,刻苦钻研志气昂。秋读书,笔墨香,天地日月不停转,燕去雁来促我忙。冬读书,兴味长,丈夫欲遂平生志,勤学苦攻莫荒唐。少年郎,细思量,千金一刻要抓紧,老大无成空自伤。

     注: 本文系根据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整理。民国年间,湖北崇阳有儒医熊伯伊酷爱读书,博学多才。他不仅能妙手回春,而且能诗善文。熊伯伊曾作《四季读书歌》一首,作为自已的座佑铭。歌曰: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菊灿疏离情寂寞,枫红曲岸事彷徨。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冬读书,年去忙,翻古曲,细思量。挂角负薪称李密,囊萤映雪有孙康。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

    99. 要学以致用

    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滞心于章句之末,则无所用也。故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深沉潜思去理会,切不可粗心。最忌死记硬背,人云亦云,不求甚解。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若可疑而不疑,不曾学

    注  释

引自宋朝杨时《二程粹言·论学篇》。意为读书要穷究事物的道理,要会运用所学的知识。

引自宋朝张载《经学理窟·义理》。

引自宋朝《二程粹言·论学篇》。

引自宋朝黎靖德《朱子语类·学四读书法下》。

笔者据上下文意撰。

引自宋朝黎靖德《朱子语类·学五读书法下》。

引自宋朝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00. 直奔目标去

   读书之法,先要熟读理会道理,当深沉潜思,自得自悟。学贵心悟,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读书不在多,但贵精熟,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为学须是专一,直接奔着目标去。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

    注  释

引自宋朝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学四读书法上》。

源自上书,自得自悟四字为笔者所加。

引自宋朝张载《经学理窟·义理》。意为,学习要带着问题学,通过学习解决了问题就是进步。所以,做学问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

引自清朝丁福保《少年进德录》。

源自明朝王守仁《教约》: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

源自宋朝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学二总论为学之方》。

笔者据上意增加。      

引自宋朝苏轼《又答王庠书》。

《人生百字铭》之第十一集    立 志

101青春当勉励     102立志为首务    103人患志不立     104志当存高远

105不能畏强暴     106不能悲己弱    107迎着困难上     108有志人搬山

109何必仰人梯     110自有凌云日

    101. 青春当勉励

    人之大患,莫过于弱。吾何畏彼?丈夫不可无此大志!自古男儿须自强,少年心事当凌云。安能逐时态,要在有所立。莫谓世材不见用,须知天意不徒生。切莫踟蹰,青春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注  释

引自唐朝唐甄《潜书·思奋》。患:缺陷,灾祸。弱:软弱,怯懦。

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壁》。吾:我,我们。畏:害怕。彼:他,他们。丈夫:成年男子。意为我何必怕他?男子汉不能没有这种宏大的志气。

引自唐朝李咸用《送人》诗。

源自唐朝李贺《致酒行》诗:少年心事当挐云。凌云:直上云霄,比喻志向高远,壮志凌云。

引自明朝姚汝循《郡斋咏怀》诗。时态:时尚,当时崇尚的风气、爱好。

引自清朝归庄《顾宁人去冬寄诗次韵答之》。

引自《王令集·大松》。徒:空。

笔者语。踟蹰:拿不定主意,徘徊不前的样子。

引自元朝范椁《王氏能远楼》诗。跬步:半步,一举足的距离。寥廓:高远空旷。

源自元朝高明《琵琶记》: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寒彻骨:寒冷透到骨头里,形容程度很深。

    102. 立志为首务

    人无志,非人也。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缰之马。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贰,耻恭不待,期于必济。人生天地间,便要做个有益于世的人。倘若无一事可见,无一善可称,好衣好饭不过图饱暖之人,与猪狗无异。立志,要如饥渴之于饮食。不愧不奋,便是无志

    注  释

引自晋朝嵇康《家诫》。

引自明朝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舵:船上控制航行方向的装置。缰:拴牲口的绳子。船无舵,马无缰,等于失去了控制,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引自晋朝嵇康《家诫》。

源自明朝吕坤《呻吟语》:人生天地间,要做有益于世底人。

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

引自明朝傅山《霜红龛集》。

引自宋朝黎德靖编《朱子语类》卷八《学二》。

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

    103. 人患志不立

    人患志之不立,无志空活百岁。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来亦当奋志。志为气之帅,有志则气不衰,气不衰故不觉其老也

    注 释

引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引自清朝石玉昆《三侠五义》。要是没有志气,即使活到一百岁也是白活。

引自清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引自明朝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

引自邵谒《送从弟长安下第而归觐亲》。

引自刘过《盱眙行》。

引自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引自申涵光《荆园进语》。人到老年更应当振奋自己的志向追求。因为人的追求是调动身体机能的统帅,有追求就会使自己精神焕发而心气不衰,以至忘了自己已到老年。     

    104. 志当存高远

    为学须先立志。志不立,虽学无成。志当存高远。人若志趣不远,何事可为?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有其志,必成其事。把意念潜沉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苦心人,天不负。志士为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

    注 释

引自朱熹《朱子及其哲学》。

源自张载《理窟·义理》: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引自诸葛亮《戒外甥书》。 

笔者语。

引自张栽《理窟·义理》。

引自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

引自吕坤《呻吟语·补遗》。

引自蒲松林《自勉》。

引自清朝颜元《存治篇》。

引自梁启超《志未酬》。意为威武雄壮、生龙活虎地度过一生。      

    105. 不能畏强暴

    君子勇于义,小人勇于气。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于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而持义不挠,泊然于生死存亡而不失其度,临大敌而不惧者,是士君子之勇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违强凌弱,劫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不足为勇也

     注  释

引自宋朝《二程外书》。

引自《荀子·荣辱》。不倾于权:不为权威所倾倒。不顾于利:不顾及自己的利益。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即使把整个国家给了他,也不改变自己的看法。重死而持义不挠:重死,重视死亡,用死亡相威胁。持义不挠,坚持正义而不屈不挠。

引自明朝薛瑄《读书录·卷一》。

引自《庄子·秋水》。

引自《荀子·荣辱》。

引自《论语·为政》。

引自《左传·定公四年》。

引自汉朝韩婴《韩诗外传》。

引自宋朝苏轼《留侯论》。

    106. 不能悲己弱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世上人之多,无所不能。富似我者,贫似我者,强似我者,弱似我者,千千万万。一个人,不过是万锺之一粟,沧海之一滴。故为人处世,不能骄富贵,不能戚贫贱,不能恃己强,不能悲己弱。当竭尽心力,辛勤耕耘,奋力拼搏,开创一片自己的天地。

    注  释

    本文是自己一首《自勉》诗的缩写。原文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世上人之多,无所不能。富似我者,贫似我者,强似我者,弱似我者,千千万万。一个人,不过是万锺之一粟,沧海之一滴,何足道哉!自古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勿谓富者永富,勿谓贫者永贫,勿谓强者永强,勿谓弱者永弱。世事难料,常有天翻地覆时候。故为人处世,不能骄富贵,不能戚贫贱,不能恃己强,不能悲己弱。当竭尽心力,辛勤耕耘,奋力拼搏,努力开创一片自己的天地。

    107. 迎着困难上

    患难困苦,磨练人格之最高学府。圣人不畏多难,而畏无难。受不得屈,做不得事。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须是一往无前,愈挫愈奋,方有成功之希望。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勿向易中求。天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注  释

李大钊语。

引自清朝魏裔介《琼琚佩语》。

引自清朝申居郧《西岩赘语》。

笔者语。

引自唐朝李咸用《送谭孝廉赴举》。

引自清朝吴敬梓《儒林外史》。

引自明朝归有光《并论今年水灾事宜书》。    

    108. 有志人搬山

    有志者,事竟成。不带性气之人,为僧不成,为道不了。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否有志气。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壮志与热情,是创造伟大事业的辅翼。志之所趋,无远无届,虽穷山距海,不能限。志之所在,气亦随之;气之所在,天地鬼神亦随之

     注  释

引自清朝蒲松龄《自勉》。

引自宋朝朱熹《为学之交》。

谢觉哉语。

谚语。

法国歌德语。

引自《诸葛亮集》。

引自宋朝谢仿得《与李养吾书》。

    109. 何必仰人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受人养,而不能自养者,犬豕之类也。欲胜于人者,先自胜。不可自暴、自弃、自屈。人间万事凭双手,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人定胜天,造化自我。有志者,在乎自力。山不碍路,路自通山。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人梯

    注  释

引自《周易》。

引自元朝脱脱《宋史·董槐传》。

引自《列子·仲尼》。

引自汉朝《文子·符言》。

引自宋朝《陆九渊集·语录下》。

引自唐朝《琵琶行》。

引自宋朝《欧阳修全集》。

引自清朝魏源《古微堂内集·学篇》。

引自明朝方孝儒《逊志斋集》。

引自明朝吴承恩《西游记》。

引自唐朝王勃《观内怀山》。

    110. 自有凌云日

    丈夫为志,当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①。冲天羡鸿鹄,争食休鸡鹜。我今垂翅振羽翼,他日不羞蛇作龙”③。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亭亭自有凌云日,艳桃浓李空自淫。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如欲平治天下,继往开来,舍我其谁

    注  释

引自汉朝贾谊《过秦论上》。前五个字为笔者所加。席卷天下:比喻夺取天下像卷席那样容易。包:包纳、包容之意。举:拔取。宇内:天下。囊括:囊而括之,即包罗之意。四海:古时谓中国四境皆环海,故称中国的疆域为四海。八荒:四方及四隅称为八荒;八荒,指极遥远之处。

引自唐朝孟浩然《田园作》诗。鸿鹄:天鹅。鹜:鸭子。

源自唐朝李贺《高轩过》诗:我今垂翅赴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垂翅:喻不得志。蛇作龙:喻必有一番大作为。

引自汉朝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引自清朝陈璧《柬瑞见劲节千秋抱赤心之句反复吟恋不能去口续赋三绝》诗。亭亭:耸立,参天树木。艳桃浓李。空:徒然。淫:纵情逞绝。

引自《孟子·滕文公上》。舜:传说中上古圣君。予:我。

源自《孟子·公也丑下》。继往开来原文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除了我,还有谁?

《人生百字铭》之第十二集    敬 业

111人生在于勤     112敬业与潇洒    113要自立自强     114所耻在无成

115要振作精神     116作充分准备    117要抓住时机     118进退要合宜

119要奋力拼搏     120以功济四海

    111. 人生在于勤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每日早起,凡生理所当为者,及时为之,如机之发,鹰之搏,顷刻不可迟。勤于思则理得,勤于行则事治。民生在勤,则丰衣足食;居官在勤,则政绩斐然;学生在勤,则积小溪以成江海。若因循苟且,逸豫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

     注  释

引自《后汉书·张衡列传》。

引自宋朝叶梦德《石林治生家训要略》。

引自《明太宗室训·勤政》。

笔者语。

引自宋朝王安石《上时政书》。

    112. 敬业与潇洒                                                                                                                                 

    人生在世,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①。既要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②。若尽情吃喝玩乐,无德以表俗,无功以及物,则不如禽兽草木”③。但若一味敛束清苦,无些情欲嗜好,也不成心体。须是既抱身心之忧,又耽风月之趣,方为人也

     注  释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人生在世四字为笔者所加。

源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既要原文为学者。有段:意为有一部分,有一点儿。敛束清苦:收敛约束,清心寡欲。

源自宋朝林逋《省心录》:无德以表俗,无功以及物若尽情吃喝玩乐七字为笔者所加。

源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无风花月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

源自明朝洪应明《菜耕谭》: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抱:保持。耽:迷恋、嗜好。风月:消遣娱乐的事情。

    113. 要自立自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胜人之术是自责,上人之术是自强。自谓不能,甘屈于人者,自贼者也。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不自强而成功者,天下未之有。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是也。天下事无不可为,但在人自强如何耳

      注  释

引自《老子·三十三章》。

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壁》。

引自宋朝《二程遗书》。自贼者也:自己害自己。

引自汉朝刘安《怀南子·缪称训》。

引自曹操《魏文侯书》。望人:寄希望于别人。恃人:依靠别人。

引自汉朝刘安《怀南子·修务训》。

引自唐朝韩愈《韩昌黎集》。

引自宋朝朱熹《朱子文集》。

    114. 所耻在无成

    人生天地间,如何不直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虎瘦雄风在,人贫志气存。男儿立身须自强,丈夫所耻在无成。宁为鸡口,勿为牛后。漫道强亲堪依赖,到头须是有前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随俗物皆成土,只待良时却补天

    注  释

引自宋朝陆九渊《语录下》。

引自唐朝李白《梦游天老吟留别》诗。安能:怎么能。摧眉:低下眉头。折腰:躬着腰。事:伺候。

引自元朝万松老人《从容录》。

引自唐朝李欣《缓歌行》诗。

源自明朝宋懋澄《送洪二北上》诗:丈夫无所耻,所耻在无成。

引自《战国策·韩策一》。宁:情愿。鸡口:鸡嘴,意为鸡嘴虽小,却在前面。牛后:牛屁股,意为牛屁股虽大,却在后面。

引自唐朝杜荀鹤《遣怀》诗。漫道:休说。

引自屈原《离骚》。

引自唐朝冯涓《题支机石》。俗物: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事物。补天: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和能力。

    115. 要振作精神

    为人务须振作精神,不可稍形颓丧。人生常有不如意之时,但愈不如意,便愈须振作。既做人在世间,就要立铮铮、兢爽爽。精神爽奋,则百废俱兴;肢体怠堕,则百兴俱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胆走遍天下,小心寸步难行。只要雄心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注  释

引自明朝张元济《张元济书札》。

引自明朝张元济《张元济书札》。原文为:人生处世必有不如意之时,愈不得意,愈能振作,便不难人定胜天。

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兢爽爽:指人群中俊杰出众的人。立铮铮:意为响当当的好钢,比喻才能优异的人。

引自明朝张元济《张元济书札》。

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壁》。

源自清朝徐臣《杀狗记》:小心天下去得,大胆寸步难行。反其意而用之。

引自明朝张居正《答河道吴自湖言积逋疏海口》。只要雄心在四字为笔者所加。

    116. 作充分准备

    有备无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愚者能虑,与智者同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宁肯备而不遇,不要遇而无备。无事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因此,不先审天下之势,而欲任应天下之务,难矣

    注  释

引自《尚书·诰命中》。

引自《论语·卫灵公》。

引自《论语·卫灵公》。意为,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实现磨快工具。比喻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

引自宋朝崔敦礼《刍言》。意为,愚笨的人只要肯动动脑筋,就会和聪明的人具有同样的见识。

引自《礼记·中庸》。

未查明出处。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毛泽东语。

引自宋朝苏询《审势》。

    117. 要抓住时机

    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识时务者,为俊杰。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得时者昌,失时者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行则行,时止则止。抓住时机,就是胜利。贻误时机,或张皇失措,就等于丧失一切。故善于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注  释

引自秦朝吕不韦《吕氏春秋》。

引自晋朝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引自宋朝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

引自战国列御寇《列子·说符》。

引自宋朝卢多逊《旧五代史》。

引自隋朝王通《中说》。

杜鹏程语。

列宁语。

引自明朝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贯西》。      

    118. 进退要合宜

    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道之所守,当坚如磐石,权利不能倾,群众不能移,天下不能荡” ②。时之所待,当磨励自强,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③。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

    注  释

引自唐朝白居易《与元九书》。

源自《荀子·劝学》:权利不能倾,群众不能移,天下不能荡道之所守,当坚如磐石九字为笔者所加。意思是,坚守道德正义,要像磐石那样坚固,权位利禄不能使他倾倒,人多势众不能使他改变意志,即使把天下都给他也不能使他动摇。

引自《易经·系辞下》。时之所待,当磨励自强九字为笔者所加。全句意为在等待时机的时候,要在自己身上积累才干,等到时机成熟时就马上发挥出来。藏:积累。器:才干。

引自唐朝白居易《与元九书》。

    119. 要奋力拼搏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困难只能吓倒懦夫,而胜利永远属于强者。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人的出路,在于战胜困难和牺牲安逸。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注  释

李大钊语。

源自茅以升困难只能吓倒懦夫,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

意大利人达·芬奇语。

笔者语。

叶剑英语。

毛泽东语。

    120. 以功济四海

    有所作为,是人生的真谛。丈夫当以功济四海。若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闲散而无为,则近于禽兽。男儿慷慨平生事,时复挑灯把剑看。英雄事业凭身造,天职宁容袖手观?兴一世之功,不当恤流俗之议。高议不同俗,功成人始思。倘无所作为,则只有饮恨而已

    注  释

恩格思语。

引自宋朝欧阳修《新唐书·元载列传》。

源自宋朝朱熹《小学·立教》,闲散而无为五字为笔者所加。

引自宋朝高言《呈友人》诗。

引自清末秋瑾《赠语溪女士》。

引自明朝归有光《寄王太守书》。

引自宋朝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人生百字铭》之第十三集    治 世

121国家之根基     122用人惟贤能    123随器以授任     124赏罚应分明

125观俗以立法     126淳俗致太平    127革旧以图强     128继承与创新

129伟大的中国     130天下终为公

    121. 国家之根基

    德,国家之基也。百姓可以德胜,难以力服。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治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④。国家之兴衰,实在于道德之浅深、风俗之厚薄。故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⑥──去陋习、美风尚、变化人心⑦──世风纯正,则天下昌盛、太平

    注 释

引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引自汉朝钟离意《因变故上疏》。

引自《孟子·离娄上》。仁政:可以理解为德政,即指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意为,如果不实行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就不能治理好天下。

源自《吕氏春秋·上德》: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

源自苏东坡《上神宗皇帝书》:夫国家之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而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而不在乎富与贫

引自《明史》卷一三九《叶伯巨传》。

笔者据上意撰。

笔者据上意撰。

    122. 用人惟贤能

    治天下者,以人为本。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虽有千里之望,也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百万之众,不如一贤。治世不得真贤,犹治疾不得真药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则天下乱,自古皆然。是故,能用贤杰者,便可以无敌于天下

    注  释

引自唐朝吴兢《贞观政要·择官》。

引自宋朝王安石《临川集·兴贤》。

引自汉朝刘向《说苑·尊贤》。鸿鹄:大雁和天鹅,都是飞得又高又远的鸟,借以比喻具有远大理想的人。

引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五》。

引自汉朝王符《潜夫论·思贤》。

引自宋朝范仲淹《选用贤能论》。

源自清朝王夫之《读通鉴论》: 能用人者,可以无敌于天下

    123. 随器以授任

    为治莫先于用人,用人之道,圣贤亦难①”。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人各有才,才各有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苟随器授任,则世无可弃之士也

    注 释

引自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

引自魏源《潜瓢下·治篇七》。

引自王册林《杂兴》。

同上。

引自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引自申居郧《西岩赘语》。

同上。

引自司马光《日知录·卷九·保养》。    

    124. 赏罚应分明

    赏罚,政之柄也。赏以劝善,罚以惩恶。赏一善而天下之善皆劝,罚一恶而天下之恶皆惧。有善,虽疏贱必赏;有恶,虽贵近必诛。赏必加于有功,罚必施于有过。有功必录,有过必罚。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在上者,能不止下为善,不纵下为恶,则国治矣

    注  释

引自汉朝荀悦《申鉴·政体》。柄:权力。

源自晋朝傅玄《傅子·治体》:善赏者,赏一善而天下之善皆劝:善罚者,罚一恶而天下之恶皆止。

引自晋朝傅玄《傅子·治体》。

源自北齐刘昼《刘子·赏罚》:罚必施于有过,赏必加于有功

源自清朝汪祖辉《学治臆说》:有功必录,不须抵过;有过必罚,不准议功。

引自汉朝荀悦《申鉴·政体》。

引自汉朝荀悦《申鉴·政体》。

    125. 观俗以立法

    天下之政,非贤不理;天下之业,非贤不成。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尊贤任能,信忠纳谏。观俗立法,察国事本。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苟利于人,不必法古;必害于事,不可循旧。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

    注  释

引自唐朝陈子昂《重任贤科》。理:治理。业:事务、事业。

引自宋朝程颐《代吕公著应昭上神宗皇帝书》。

引自汉朝王符《潜夫论·思贤》。任:任用。纳谏:接受规劝,听取别人的意见。

源自《商君书·算地》: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观俗:观察民俗。事本:从事根本。本,即上文说的顺民心、厚民生、安而不扰。

引自明朝王廷相《慎言·御民篇》。顺治:秩序井然,太平安定。和静:上下和睦,相安无事。

引自北齐刘昼《刘子·法术》。苟:如果,只要。法古:仿效前人的作法。古,指前人留下的现成的方法。循旧:墨守成规。旧,指旧有的方法。

引自明朝张居正《辛未会试陈策》。

    126. 淳俗致太平

    风俗,天下之大事;廉耻,士人之美节。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国家欲致升平,必厚风俗;欲厚风俗,必正士习;欲正士习,必重师儒。风俗人才,皆由乎上之教化。教化衰,则风俗日坏。风俗坏,则国家之根基动矣。故风俗之厚薄,实系国家之安危,不可不慎也

    注 释

司马光语。意为社会风气的好坏是国家的大事;廉耻是官吏的美好节操。

程经语。意为治理国家以改变不良风气和得到有才能的人为根本。

引自清朝戴璐《藤阴札记》。士习:读书人的习气。师儒:教师和儒学。全句的意思是:要使国家繁荣太平,就要有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就要端正读书人的习气;而要端正读书人的习气,就要重视教师和儒学。

引自明朝王宇编撰《升庵槽语》。风俗和人才都是由于教化而来。

引自《集语要》,作者不详。不重视教育感化工作,社会风气就会日益变坏。

笔者语。既然风俗是国家的根基,那么风俗坏了就是动摇了国家的根基。

笔者语。可见风俗的淳厚与否,实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不可不慎重其事。

    127. 革旧以图强

    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当以列国并立之势治天下,不当以一统垂裳之势治天下。 盖开创则更新百度,守成则率由旧章; 列国并立,则争雄角智;一统垂裳,则拱手无为。《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也

    注  释

引自康有为《公车上书》。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应当以开拓创新之势治理国家。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不应当以墨守成规的态势治理国家。当以列国并立之势治天下:应当按照列国并立的形势制定治国之策。不当以一统垂裳之势治天下:不应当以无所事事的样子无为而治。更新百度:大幅度的更新。率由旧章:因循旧的规章制度。争雄角智:实力的竟争和智慧的角逐。拱手无为:无所作为。

引自《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察天文,可以得知时序的变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察人类的文明秩序,可以推行教化促成世界繁荣昌盛。

    128.继承与创新

    普天之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智者不袭常,正则用之,邪则去之;是则行之,非则改之,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就变而从时。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法无新陈,便民者良天下事,最误于因循守旧

      注  释

源自《列子·说符篇》。普天之下,原文为天下

引自明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二十八。

引自宋朝苏轼《论时政状》。

引自汉朝扬雄《太玄·玄莹》。

引自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引自《商君书·开塞》。

引自宋朝李常《宋史·列传·李常》。

源自清朝钱泳《路园丛话》,增守旧二字。

    129. 伟大的中国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伟大中国,万寿无疆!                                                                                                                                                                                                                                                                                                                                                                                                                                                                                                                                                                                                                                                                                                                                                                                        

    注  释

引自清朝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源自清朝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矞矞皇皇:象征祥瑞的彩云。干将发硎:干将,古代剑的名字。发硎,刚刚磨完。硎,磨刀石。

    130. 天下终为公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也

    注  释

引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大道,最理想的治世原则。大道之行,最理想的治世原则得以施行的时候。天下为公: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不为一人一家所私有。选贤与能:选用有道德和有才能的人。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讲求诚信,增进和睦。不独亲其亲:不只是尊敬自己的父母。不独子其子:不只是慈爱自己的孩子。使老有所终:使老人们都能安度终生。幼有所长:幼童能得到抚育。

引自《礼记·礼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不喜欢财物被丢弃浪费,但也不必据为己有。乱贼:造反与偷盗的事。谋闭:机谋闭塞。机谋闭塞,就不会再有你争我斗的现象。兴:起。大同:理想社会。即讲求诚信、没有欺诈、没有阴谋、没有盗窃乱贼、人人平等、相互友好、安定幸福的社会。

《人生百字铭》之第十四集    为 官

131为官公则明     132虽贵不苟为    133奉法为首务     134适时变法度

135要正义谋利     136利为天下谋    137不求非其有     138作廉洁之士

139进则济天下     140要报效祖国

    131. 为官公则明

    为官公则明,廉则威。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官虽至尊,绝不可以人之生命佐己之喜怒;官虽至卑,绝不可以己之名节佐人之喜怒。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上下相制使,则百官各得其所,国泰民安

    注  释

源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居官有二语,曰: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公:公平,公正。廉:廉洁,清廉。

引自清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释:解除。

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璧》。佐:辅助。

引自《礼记·中庸》。凌:侵犯,欺压。援:高攀,攀附。

引自汉朝董仲舒《春秋繁露·通国身》,国泰民安四字为笔者所加。

    132. 虽贵不苟为

    为官之道,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①”。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贤而能下,刚而能忍。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

    注  释

引自诸葛亮《赏罚》。

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璧》。蠹:蛀虫,引指坏人、弊端。

引自《吕氏春秋·不苟》。不自阿:虽然主上言听计从,但不曲说以惑主。

引自《诸葛亮集·将材》。

引自《晏子春秋》。恶:憎恨。

引自汉朝贾谊《新书·大政上》。

引自唐朝元直《喻常吾直》。合:应该。天粟:天子赐给的奉禄,今可作工资解。

    133. 奉法为首务

    执法者,必以奉法为重。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是为公是,非为公非。法施于人,虽小必慎。诬服之情,不可折狱。人命至重,用法务在宽简。刑,期于无刑。法之不行,自于贵戚。故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事有所枉,虽疏贱必伸。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

    注  释

源自《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奉:尊从,遵照。

引自唐朝吴兢《贞观政要·择官》。规矩:指一定的标准、法则。准绳:指衡量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或原则。

引自唐朝刘禹锡《天论上》。公是:大家公认为正确。公:大家公认为正确。非:大家公认为错误。

引自宋朝欧阳修《春秋论下》。小:细微之处。慎:慎重。

引自《三国志·魏书·司马之传》。诬服:指捏造事实诬陷他人使其服罪。折狱:断定罪名。

源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人命至重难生易杀和唐朝吴兢《贞观政要·刑法》唐太宗语: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宽简:宽大简明。

引自《尚书·大禹谟》。期:期望。

引自汉朝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自:从,由。

引自明朝张居正《陈六事疏》。贵近:高贵和亲近。宥:宽恕,赦罪。疏贱:疏远和低贱。

引自宋朝苏辙《上皇帝书》。贱:贫贱者,指平民百姓。贵:达官富翁。

    134适时变法度

    为政之道,宽猛相济。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守法而弗变则悖。世异则事变,时异则俗易。故时移而法不异者乱

    注  释

未查明出处。

引自《左传·昭公二十年》。慢:迟缓,冷漠。残:悲哀,伤心。

引自《韩非子·五蠹》。修古:遵循古制。法:效法。常可:永远适合。论:研究。备:措施。

引自隋朝王通《中说·周公篇》。通:知晓。变:变通。弊法:不好的法规。执:坚持,遵行。方:常规。善教:良好的教化。

引自《吕氏春秋·察今》。悖(bei背):违背道理。意思是,拘泥旧法不加改变就会出现谬误。

引自《淮南子·齐俗训》。意思是,世道不同,事情就要发生变化;时代变了,习俗也要跟着改变。

引自汉朝刘向《诗苑·政理》。

    135. 要正义谋利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义中之利,君子亦所贵也。天之生人,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养莫重于义。旧云:正其义不谋其利,过矣,故当改云:正其义以谋其利,宜也。          

    注  释

引自《荀子·大略》。意思是:正义与财利是每个人所兼有的。

源自颜元《四书正误》:其实义中之利,君子所贵也

引自董仲书《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源自颜元《四书正误》:后儒乃云:正其义不谋其利,过矣!宋人喜道之,以文其空疏无用之学,予尝矫其偏,改云:正其义以谋其利’”

    136. 利为天下谋

    世间万物,皆有所欲。其欲,亦是天理人情。圣人非不好利也,利在于利万人;非不好富也,富在于富天下。一身之利勿谋,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勿谋,而利万世者则谋之。故为人不可绝欲,亦不可纵欲。绝欲灭天理,纵欲则绝人情。人欲恰好处,即天理也

    注 释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引自唐朝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四十六《策林·不夺人利》。

引自《胡宏集·知言·仲尼》。

源自《陈确集·别集》:圣人只是一中,不绝欲,亦不纵欲,是以难耳。

笔者据上意撰。

引自《陈确集·别集》。

    137. 不求非其有

    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①。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私不去,则公道亡。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理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则不避仇雠。先人后己,临财思惠。不为非其事,不求非其有。同心为国,岂容以私而害公

    注  释

引自宋朝朱熹《朱文公政训》。

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壁》。

引自清朝傅玄《傅子·问政》。

引自《吕氏春秋·贵公》。

引自唐朝武则天《臣规·公正章》。

引自晋朝陶潜《祭徒弟敬远文》。

源自汉朝韩婴《韩诗外传》:知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 

引自《宋史·杜范传》。       

    138. 作廉洁之士

    士之廉者有三:见理明而不妄取,尚名节而不苟取,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见理明而不妄取,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又其次也。今之倡廉,当行教化,以造就不妄取、不苟取之士,再辅以法律,震慑胆敢妄为之徒,则世风正矣

    注  释

源自《薛文清公从政名言卷二》:士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                                                                                                                                                                             

笔者根据当今形势撰。 

    139. 进则济天下 

    人之进退,惟问其志。进亦有为,退亦有为。进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退可以崇高洁而抗浮云。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忧其贱,而忧道之不笃。透得名利关,方是小歇处。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进退盈缩变化,圣人之常道。能屈能伸,乃是真丈夫

    注  释

引自《太平御览》。

引自元朝张养浩《牧民忠告》。

源自元好问《新斋赋》,字原文为退字原文为

引自唐朝罗隐《两同书·贵贱第一》。

引自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

引自明朝王冕《题墨梅图诗》。

引自《战国策·秦策》。

源自清朝李宝嘉《文明小史》:大丈夫能屈能伸

    140. 要报效祖国

    世界上最伟大的美德,是爱祖国。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荣必为天下荣,耻必为天下耻。位卑不敢忘忧国,国家忧患我当先。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于自身之肩上。各出所学,各尽所能,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注  释

德国人歌德语。

引自唐朝崔颢《赠王威古》诗。

引自明朝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匹夫:平民百姓。

引自唐朝僧齐己《君子行》诗。

源自宋朝陆游《病赴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

引自宋朝朱熹《小学·善行》。

孙中山语。

詹天佑语。

《人生百字铭》之第十五集    居 家

141要立志振家     142居家惟俭恕    143鸾凤要和鸣     144教子以义方

145孝顺为公理     146不可徒贫贱    147不能苟富贵     148要善于理财 

149效陶朱致富     150要以财发身

    141. 要立志振家

    人生决不当随俗浮沉,生无益于当时,死无益于后世。当求所以自立,勉为众人所不敢为、不能为之事,上以报国、下以振家,庶不负此七尺之躯。若只求温饱,习势利,在家则足以辱祖宗,殃子孙,害身家,出世则足以污朝廷,祸天下,负后世。岂祖宗、父母所愿哉

    注 释

源自清朝胡林翼《胡文忠公书牍》。中间删去可断言者也惟然,吾人等字。

源自清朝王之铁《王朗川言行汇纂》:在家则足以……”句原文为在家也,足以……”出世则足以……”句原文为出而世也,足以……”

    142. 居家惟俭恕

    居家有二语:惟俭则用足,惟恕则情平。今日享用,当念积累之难;他日消费,应思开源节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不喑不聋,不成姑公。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风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注  释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恕: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情平:情绪平稳,不怨天尤人。

源自明末朱用纯《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引自《释名·释首饰》。喑:哑,不会说话。姑公:丈夫的母亲和父亲。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隐讽:用比喻暗示等方法规劝他人。型范:典范。        

    143. 鸾凤要和鸣

    夫妇者,终身不可离之伴侣也。人生幸福,实在于夫妇好合之间。各舍其私利,而互致其真情,互成其美趣。此则人生最贵之感情也。有此感情,平日有如宾之敬,齐眉之诚,琴瑟和谐,鸾凤和鸣。即在困苦颠沛中,亦以同情者之互相慰藉,乃人生最大之快乐也

    注  释

    本文主要根据《蔡元培全集》第二集《中学修身教科书·夫妇》整理。

原文是:夫妇者,本非骨肉之亲,而配合以后,苦乐与共,休戚相关节,遂为终身不可离之伴侣。

原文人生前多一字。

原文是:各舍其私利,而互致其情,互成其美。

原文是:此则夫妇之所以为夫妇,而亦人生最贵之感情也。

引自李贽《焚书·与庄纯夫》。

引自元朝徐琰《青楼十咏·莞盟》。

原文为有此感情,则虽在困苦颠沛之中,而以同情者之相互慰藉,乃别生一种之乐。

    144. 教子以义方

    养不教,父之过。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宜早教。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教人者,因其性,成其长,去其短也。柔戒以弱,刚戒以躁。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操;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

    注  释

引自宋朝王应麟《三字经》。

引自《颜氏家训·勉学》。

引自《左传·隐公三年》。义方:道义。弗:不。纳:接受。邪:不正当,不正派。

此句系根据汉朝徐干《中论·贵言》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和清朝魏源《默觚下·治篇七》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改写。

源自《郭嵩焘日记》卷一:柔之戒也以弱,刚之戒也以躁。柔:软。弱:差,不如。刚:坚强。躁:性急,不冷静。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操:品行,行为。偏:不正,过失。

引自《资治通鉴·汉纪》。壅蔽:闭塞。

    145. 孝顺为公理

    父母之于子女也,生之,育之,保之,教之。故为子女者,有报父母恩之义务。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谓之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也

    注  释

源自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父母之于子也,生之,育之,保之,教之。故为子者,有报父母恩之义务。旧社会重男轻女,女子总是处于从属地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所以只讲男不讲女。当今社会男女平等,故增加两字,即:父母之于子(女)也故为子(女)者,以明确在孝顺父母上,女子与男子有同等的义务。

引自《孝经·三才章》。经、义:道理。天之经地之义,是说这是正确的、不可改变的道理。民之行也:民众的行动准则。

引自《礼记·祭义》。尊亲:使父母得到别人的尊敬。弗辱:不辱没父母的名声。能养:能供养父母。

引自《礼记·中庸》。谓之孝三字为笔者所加。此句意为:能够很好地继承前人的遗志,很好地完成前人的事业,就是孝了。

引自《孟子·梁惠王上》。

引自《孟子·离娄上》。亲其亲、长其长:敬爱双亲、尊敬长辈。

    146. 不可徒贫贱

    人不可苟富贵,亦不可徒贫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家有千贯,不如日进分文。经纪须平直,心中莫侧斜。避人之长,攻人之短;现己之长,避己之短。诚招天下客,和气能生财。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守财不施,谓之钱奴

     注  释

引自宋朝苏轼《上梅直讲书》。苟:苟且,不正当地取得。徒:听任。

引自《增广贤文》。

引自汉朝刘向《说苑·谈丛》。咎:责备,惩罚。殃:祸害。

引自《元曲选》。千贯:古代一千钱叫一贯。千贯,谓其钱多。

引自《全唐诗补遗》。经纪:筹划并管理(企业)。

引自唐朝李鉴《太白阳经》。

俗谚。

引自明朝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刻薄:冷酷苛刻。折本:本钱亏损。

引自《唐子》。

    147. 不能苟富贵

    人生贵适意,富贵安可苟。屈己以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富贵者,君子之余事。君子谋道不谋富,忧道不忧贫。所逢苟非义,粪土千万金。倘若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贫贱骄人,虽涉虚骄,还有几分侠气。清贫,乃读书人顺境,切不可以富贵为意

    注  释

引自宋朝陆游《酒熟醉中作短歌》诗。适意:顺心,不违己志。

引自《孔丛子·抗志》。

引自唐朝卢照邻《对蜀父老问》。

源自《论语·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笔者赋予的意义是,君子用心谋求真理而不用心追求个人发财致富。

引自《论语·卫灵公》。君子担忧的是能不能获得真理,而不是担忧能不能摆脱个人生活贫困。            

引自唐朝白居易《立中有一土二首》。

引自《荀子·儒效》。

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引自清朝王永彬《围炉夜话》。

笔者据上意撰。

    148. 要善于理财 

    理财之道,曰生曰用。生财靠天时、地利、人力。知天时者为上,察地利者次之,尽人力者又次之。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用财惟俭约,量入以为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注  释

三句源自《约书》卷九《理财》:理财之道有二:曰生,曰用。生财之道有三:曰天时曰地利曰人力。用财之道有五:曰……理财之道有三:知天时者为上,……”

引自《史记·货殖列传》: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引自明朝朱柏庐《治家格言》。未雨绸缪:绸缪指紧缠密绕,未雨绸缪喻指防患于未然。

笔者语。

引自《礼记·王制》。

引自明朝朱柏庐《治家格言》。半丝半缕:极少的丝线。恒:经常,常常。

    149. 效陶朱致富

    人生贵自立,不能习举业以扬名,亦当效陶朱以致富。通商惠人,国之令典。古有四民:士、农、工、商。农辟地,工攻器,商致物,官法民,缺一不可。商与士异术而同心,异业而同道。应正其义以谋其利。藉令服贾而仁义存,贾有何负?虽终日做买卖,亦不害其为圣为贤

    注  释

引自《明清徽商资料选编》。陶朱:即陶朱公范蠡,春秋时楚国人,曾助越国人勾践灭吴,后经商致富。

引自《丹府元龟》。

源自宋朝蓍卿《嘉定赤城志》:古有四民,曰士,曰农,曰工,曰商。

源自《商君书·弱民》:农辟地,商致物,官法民和《吕氏春秋·上农》:农攻粟,工攻器,商攻货缺一不可四字为笔者所加。

引自明朝李梦阳《空同集》。

引自明朝王守仁《阳明全书》。

引自清朝颜元《四书正义》。

引自明朝汪道昆《太函集》。藉令:假如。贾:旧指商人。

引自明朝王守仁《传习录》。

    150. 要以财发身

    生财有大道,当以义为利,不当以利为利。财自道生,利缘义取。通商乃相仁之道,两利之道。买卖只求安分利,经营休挣哄人钱。应以义施,以德受;以礼接人,以义应事;仁中取利,义内求财。贸易之际,人以欺为计,予以不欺为计。宁可以财发身,切不可以身发财

     注  释

引自《黟县三志》。

引自婺源《三国李氏统宗谱》。

引自《谭嗣同全集》。

引自明朝吕坤《宗约歌·又劝买卖》。

引自明朝张四维《条麓堂集》。

引自《新安休宁名族志》。

引自宋朝吕南公《不欺述》。

引自明朝康海《康对山集》。

源自《礼记·大学》: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意为散布财物以求完善自身的德性,而不惜牺牲残生亡身以聚敛财富。

《人生百字铭》之第十六集 养 生

151长生不老人    152养生之妙道     153健康之大敌    154祛病以延年

155中和养心法    156养性即养生     157养生贵勤奋    158保养精气神

159养生一字经    160养生十方略

    151. 长生不老人

    人莫不欲富贵全寿,而未有能免于贫贱、死夭之祸者,盖因不谙养生之道也。夫养生之道,莫大于惩忿窒欲。百病生于气。气乃神之祖,精乃神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故吕岩云: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心气养身,你若学得这般术,便是长生不老人

    注  释

源自先秦《韩非子·解老》。盖因不谙养生之道也为笔者所加。

引自清朝蔡锷《曾胡治兵语录序及按语》。

引自《黄帝内经·素问》。

引自金朝李东郇垣《省言箴》。

引自唐朝吕岩《绝句》诗。

    152. 养生之妙道

    养生之道,重在自控。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省忧愁,戒烦恼。心要常操,身要常劳。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神形以和。知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名利、喜怒、声色、滋味、神虑精散,此五难不去,虽心希长寿不成

    注  释       

未查明出处。

引自《朱子集成·管子·形势解》。起居:作息,日常生活。时:规律,时宜。节:节制,收敛。

引自《史典·愿体集》。

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修身》。

引自汉朝荀悦《申鉴》。性:生命,生机。物:专指外物、环境,与相对。

引自《黄帝内经》。

源自唐朝孙思邈《养性篇》: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心存,虽心希难老。声色:歌舞和女色。滋味:美味。神虑精散:精神忧郁、恍忽,不能专注于一种事物。

    153. 健康之大敌

    情绪不佳,精神委靡,是健康之大敌。故若想健康长寿,当服以下良药: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再能辅之以高尚情趣,陶冶情操,则无往而非乐境、无时而不生气昂然矣

    注  释

笔者语。

引自范利主编《心肌梗塞230问》。不忮:不妒忌别人。不求:不作非份之想。不惧:不畏惧死亡。

笔者据上意撰。

    154. 祛病以延年

    摄生之道,大忌嗔怒。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媚无谄;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无惧公堂。缓步当车,无灾当福。戒酒后多话,戒食后生气。大饥不大食,大渴不大饮。多精神为富,少嗜欲为贵,则祛病延年矣。

    注 释

    本文军摘自清朝丁福保《少年进德录》。戒酒后多话┅┅则祛病延年矣,原文是戒酒后话,戒食后言┅┅服药十朝,不如独宿一宵;饮酒百斛,不如饱餐一粥。节食以祛病,寡欢以延年。” 

    155. 中和养心法

    做人,要自信,但不自负;要自谦,但不自卑;要自强,但不自傲;要自尊,但不自大。这叫做中和。以此处世,人际和谐;以此养心,梦稳神怡。你说我好,我自知没这么好,并不沾沾自喜;你说我坏,我亦知没那么坏,绝不耿耿于怀。一切随缘,平静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注 释

    本文系根据儒家中庸思想写成。写成后觉得还意犹未尽,又扩写成下面的样子:中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①”。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是故,做人,要自信而不自负,要自谦而不自卑,要自强而不自傲,要自尊而不自大。这就叫做中和。以此处世,才能人际和谐;以此养心,自当梦稳神怡。你说我好,我自知没那么好,并不沾沾自喜;你说我坏,我亦知没那么坏,绝不耿耿于怀。一切随缘,顺其自然,安之若素,平静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则身体强健、无往而不胜也。

引自《礼记·中庸》。大本:天下万事万物之本源。达道:天下共同遵守的道理。

引自清末康有为《春秋董氏学·春秋微言大义·中和》。极命:能达到最长的寿命,即长寿的意思。

    156. 养性即养生

    夫善养生者,莫如养性。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于不堪耳。勿汲汲于所欲,勿涓涓怀忿恨。居贫勿谓常贫,居富勿谓常富。居贫富之中,常须守道,勿以贫富易志改性。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内安于心,外安于目。心目皆安,则身安矣

    注  释

未查明出处。

源自南朝陶弘景《食诫篇·第二》。

引自唐朝孙思邈《养性·道林养性第二》。

引自唐朝孙思邈《养性·道林养性第二》。

引自唐朝孙思邈《养性·养性序第一》

引自唐朝司马承祯《天隐子·出处》。

    157.养生贵勤奋

    夫养生者,先须虑祸,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养之。单豹养内而丧外,张毅养外而丧内,前贤之所戒也。嵇康著养生之论,而以傲物受刑;石崇冀服饵之珍,而以贪溺取祸,往事之所迷也。余曰:善养生者,勤于耕耘也。倘能以善言、善事遗人类,则真正万岁人生矣

    注  释

引自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单豹:鲁国人。相传他住在山岩上,靠水为生,重视身心之保养,行年七十犹有婴儿之色,但不幸遇饿虎而死。张毅:鲁国人,相传他只注意寻求养生的外物,行年四十而得内热丧命。嵇康:三国时魏国七贤之一,曾著《养生论》等文,主张遵循自然,去除名利、喜怒、声色、滋味、神虑以养生,却因为傲视权贵而招致杀身之祸。石崇:晋代巨富,生活极为奢侈,他服食药饵以求长生,却因贪求奢侈过度而被赵王伦所杀。

笔者语。笔者以为,健康固然是最重要的,没有健康什么都做不了。问题是当拥有健康的时候呢,应该做些什么?这是值得深思的。古时候的王勃,近现代的刘胡兰、雷锋等等,他们活的都不大,但再过千年万年,恐怕人们都还会知道他们的名字,读到他们的文章,知道他们的事迹,就像孔老夫子虽然死去已经两千多年了,现在都还活在人们的心中,这不是真正的万岁人生吗?谁能锻炼得如此长寿?

    158. 保养精气神

    人之所以生者,惟精气神是也。您若能少色欲以养精,少言语以养气,少思虑以养神,再能去暴怒以养性,节饮食以和脾胃,避风寒以防感冒,常劳动以坚筋骨,再能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形无极……如此如此,则祛病长生矣

    注  释 

源自清朝丁福保《少年进德录》,原文是人之所以生者,惟精气神,谓之内三保

源自清朝丁福保《少年进德录》,原文是人能寡欲以养精,寡思以养神,寡言以养气……”

引自唐朝孙思邈《养性·调气法第五》,再能二字为笔者所加。

笔者据上意加。

    159. 养生一字经

    念好养生一字经,保你越活越年轻。心静好比一湖水,清风徐来波不兴。毅力好比一座山,咬牙挺胸度难关。心中长明一盏灯,万事等闲看分明。心里长存一杆秤,衡量自己重和轻。人生犹如一枝箭,不后悔来不嗟叹。一直向前看,一直朝前走,既健康又长寿。

    注  释

    本文系根据2004.1.19。《医药养生保健报》韦辰文整理。原文是:养生念好一字经,保你越活越年轻;心静好比一湖水,清风徐来波不兴;静观事物细变化,正确处理避误差。毅力好比一座山,咬牙挺胸度难关。心中长明一盏灯,万事等闲看分明。心里长存一杆秤,衡量自己轻和重;客观评估不务上,自知之明心平衡。人生犹如一枝箭,不后悔来不嗟叹;满目青山松和柳,老当益壮天地宽。

    160. 养生十方略

    一贯知足,笑口常开;二目远大,高瞻远瞩;三餐有节,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四季不懒,常运动,勤思考;五谷皆食,切勿偏好;六欲不张,有理有节;七分忍让,潇洒快活;八方交往,切忌孤独;九断烟酒,戒除嗜好;十分坦荡,理解人,谅解人,经常保持一颗宁静平和的心。   

    注 释

    本文系根据20031117日《新民晚报》夏泽富文整理。

    一贯知足,笑口常开:乐为长寿之要诀,而要乐得开心,只有一贯知足,不作非份之想。

    二目远大,高瞻远瞩:鼠目寸光,整天为眼皮子底下的一点点利益追逐奔波,很难开怀,自然影响健康。故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心胸豁达,顺应自然,才会有益于身心健康。

    三餐有节,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有很多人不吃早点,而晚上吃得贼饱,这很不科学,必须纠正。只有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才能达到营养均衡,保证健康。

    四季不懒,常运动,勤思考:生命在于运动,肢体要活动,脑筋也要活动,要坚持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以免体力和脑力过早退化。但要适度,过度则影响健康。

    五谷皆食,切勿偏好:人体需要多种维生素,常吃五谷杂粮基本可以满足,若偏食则会导致人体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影响健康。

    六欲不张,理、节做到:人之欲念,诸如食欲、色欲、财欲、权欲、名利欲等等,与生俱来,既是社会保持动态的源头活水,又是人生招灾惹祸的根苗。不能没有,又不能太过,须是有理有节。一旦过度,即使强壮如牛,难免刀下之鬼,何来长寿?当深思之。

    七分忍让,远离烦恼: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九,若都那么认真对待,则会伤身伤神。最好自觉忍让,不生气,主动化解,以求得身健神安。

    八方交往,重负顿消:广交朋友,心中若有郁结,向朋友坦率倾诉,一吐为快,心情自然变得宁静、轻松、安详。

    九断烟酒,戒除嗜好:喝酒如掌握适量,还有些好处,但吸烟则一点好处都没有,必须戒除。

    十分坦荡,理解人,谅解人,快乐逍遥:做人要有对己严、待人宽的高风亮节,宽容人,理解人,经常保持一颗宁静平和的心,这样去对待每一天,对待每一件事,自然就会成为健康的寿星。

    总之,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做到开朗乐观、心情舒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人生百字铭》之第十七集 快 乐

161养生之歌     162快活之歌     163快乐之歌     164自在之歌

165守拙之歌     166笑口常开     167达观生死     168心平气和

169健身歌谣     170宽心歌谣

    161. 养生之歌

    老当知老,规律自找。杂粮蔬稻,变换常调。少吃多餐,切勿过饱。不嗜烟酒,五脏灾消。老当忘老,不停用脑。读书看报,泼墨挥毫。充内秀外,永不枯槁。老当抗老,勤劳寿高。早睡早起,伸腿弯腰。动中有静,胜服良药。老当返老,心境要好。豁达乐观,莫躁勿骄,青春永葆。

    注:本文是根据戴中的四首养生歌改编而成的。原文一曰《抚内歌》:老当知老,规律自找。杂粮蔬稻,变换常调,少吃多餐,食勿过饱,慢咽细嚼,护齿胃好,不嗜烟酒,五脏灾消,温中抚内,青春永保。二曰《秀外歌》:老当忘老,不停用脑。如地勤耕,不长杂草,读书看报,泼墨挥毫,或唱或跳,只要爱好。反映敏捷,不断思考,充内秀外,永不枯槁。三曰《修身歌》:老当抗老,平衡阴阳。要当常人,勤劳寿高;无须刻意,气功之道。早睡早起,伸腿弯腰,活动筋骨,温膝暖脚。动中有静,胜服良药。四曰《养心歌》:老当返老,心境要好。豁达乐观,莫躁勿骄;不争名利,免生火道;忍让一时,终身受教;以静制怒,剔除烦恼。善解人意,自乐陶陶。

    162. 快活之歌

    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心一乐,病都却。心病还须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养我心,静我性,静养心性常安定。莫将嗜欲累心思,富贵功名皆幻境。养心寡欲是良方,行止快乐无偏病。若要无诸病,学会快活歌,便是找到长生不老药。

    注:本文是根据清朝石成金《祛病歌》和《养心歌》改写而成的。祛病歌: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心一乐,病都却。心病还将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养心歌:养我心,静我性,静养心性常安定。养心寡欲是良方,孟子之言真足训。莫将嗜欲累心思,富贵功名皆幻境。知幻境,即知命,行止快乐无偏病。

    163. 快乐之歌

    人生在世宜乐观,福也可添,寿也可添。遇事不怒天地宽,忧也如烟,烦也如烟。衣随气候适增减,新式可穿,老式可穿。营养合理日三餐,荤也吃点,素也吃点。居室布置宜雅观,坐也安然,睡也安然。老友新朋谈谈天,古也新鲜,今也新鲜。儿孙绕膝前,老少满堂欢。

    注:本文系根据张文斌的三首《快乐歌》综合整理。最末一句为笔者撰。

    164. 自在之歌

    奔波岁月盼自在,自在二字谁不爱?退归林下得解放,安贫乐道昶胸怀。不巴高,不学坏,不看脸色不怕开。他人驴马我不骑,他人妻女我不爱。遇见骄横我远避,富贵淫欲我不赛。贪慕嫉妒尽消除,落得心中常自在。唉呀呀,努力追回少年梦,立见阎罗也豪迈!

    注 释

    本文是根据清朝石成金《自在歌》改写。《自在歌》原文是:自在自在真自在,自在二字谁不爱,士农工商本分人,各宜辛勤莫懈怠。若是游手只好闲,自然饥寒家业败。量留工夫享自在,这等自在才不碍。不巴高,不学坏,不欠官粮不欠债。他人驴马我不骑,他人妻女我不爱,他人骄傲我不较,他人奢华我不赛。贫痴嫉妒尽消除,落得心中常自在。你怪我,我不怪;你辱我,我忍耐。且来唱我快活歌,这个自在真自在。

    165. 守拙之歌

    世人笑我拙,我以拙为贵。饭菜充我饥,不想珍馐味。布衣暖我身,不想绫绸被。手拙不挥拳,时常笼袖内。脚拙不妄行,邪径早回避。择友须君子,不理奸狡辈。心中有主张,外面推聋聩。日间安稳坐,夜里安稳睡。行止依天良,俯仰都不愧。红尘凡俗事,抱朴守拙醉。

    注释:

    本文是根据清朝石成金《守拙歌》改编的。《守拙歌》原文是:世人笑我拙,谁知拙为贵。口拙无是非,事拙无冤对。饭菜充我饥,不想珍馐味;布衣暖我身,不想绫绸被。手拙不挥拳,时常笼袖内;脚拙不忘行,邪径早回避。须择君子交,不入奸狡队。心中有主张,外面推聋聩。不管长与短,不动忿与恚。哈哈笑几声,嘻嘻吃一醉。日间安稳坐,夜里安稳睡。行止依天良,俯仰都不愧。我这守拙法,人人该学会。

    166. 笑口常开

    笑口常开,健康长寿。笑能化解积怨,消除误会,平息怒气;笑能解除焦虑,减轻压力,调整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笑能温暖他人,慰藉自己。吴延环《六笑歌》曰:一笑烦恼跑,二笑怨憎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永不老,六笑乐逍遥。时常开口笑,寿比南山高。

    注 释

    本文是在张鹰先生《开口笑是剂良药》一文的基础上写成的(张文见2002523日《中国老年报》第三版)。张文称吴延环先生系我国现代名家,具体不详。

    167. 达观生死

    物之有成必有败,人之有生必有死。世俗以形骸为生死,圣贤以道德为生死。赫赫与日月争光,生固生也,死亦生也。碌碌与草木同腐,死固死也,生亦死也。是故,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义在于生,则舍死而取生;义在于死,则舍生而取死。屈生何乐,直死何悲

    注  释

引自苏东坡《墨妙亭记》。

引自汪汲《座右铭类编.摄生》。

引自《李清照集》卷二《乌江》。是故二字为笔者所加。

引自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引自韩愈《韩昌黎集》卷二十二《祭穆员外文》。                             

    168. 心平气和

    人都是有中气的。佛争一柱香,人争一口气,自古皆然。气的最好存在是什么呢?是和。气和则心平,心平则气和。心平气和了,就进入了平和的境界。平和是一种貌似平常其实非常、貌似平凡其实非凡的极境。心平气和,气和心平,能达此极境,则健康长寿矣

    注 释

梁蔌溟语

笔者据上文文意、句式撰。

    169. 健身歌谣

    健身歌曰:有所作为是添加剂,无所事事是退化剂。胸怀宽阔是开心剂,遇事豁达是镇静剂。甘愿寂寞是静心剂,幽默潇洒是轻松剂。乐于奉献是舒心剂,与世无争是安心剂。琐事糊涂是省心剂,知足常乐是宽心剂。营养均衡是强身剂,科学锻炼是长寿剂。

    注 释

    本文系根据20031224日《京郊日报》张贤华《健身剂歌诀》整理。原文是:有所作为是添加剂,无所事事是退化剂。胸怀宽阔是开心剂,洁身自好是强心剂。乐于奉献是舒心剂,琐事糊涂是省心剂。知足常乐是宽心剂,与世无争是安心剂。甘愿寂寞是静心剂,接受批评是洗涤剂。遇事豁达是镇静剂,幽默潇洒是轻松剂。膳食科学是强身剂,科学运动是长寿剂。酒色财气是短命剂,自我修养是养心剂。 

    170. 宽心歌谣

    有个《宽心谣》曰: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心宽体健养千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胜似神仙。

    注 释

    本文好象出自《老年文摘》,原文是两段,笔者根据百字铭的需要,经过压缩整理。身也舒坦心也舒坦原文是人也舒坦心也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