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吃魚的好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04:10

多吃魚 阿茲海默症少上身

最新的研究顯示,每周吃魚三到五次的人,比較不會得到阿茲海默症(Alzheimer)或「輕微認知損害」(mild congnitive impairment)。

研究報告作者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醫師拉吉(Cyrus Raji)表示:「這是第一個直接顯示吃魚和腦部健康及阿茲海默症的實驗。」

這份報告30日在芝加哥召開的「北美放射學會」(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年會上發表。

拉吉和同事掃描了260位健康者的腦部,其中包括163位每周至少吃魚一次的人。在考慮年齡、性別、人種、活動和其他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吃魚者的腦灰質較不可能縮小。腦灰質控制人的記憶、感情和其他高層次心智能力。

腦灰質縮小代表腦細胞縮小。拉吉說,定期吃魚使腦細胞「更大、更健康」。他說,此項研究發現吃烤魚有益腦部健康,吃炸魚則對腦灰質數量和防止腦能力退化沒有影響。

為何吃烤魚能保護腦部健康?拉吉說,可能是魚類含有大量Omega-3脂肪酸,而Omega-3脂肪酸可減少發炎並有其他效益。他同時指出,魚類也含有大量硒元素(selenium),而硒也有益腦部健康。

研究人員表示,生活因素也可能和某些人較少患阿茲海默症有關。

多吃魚 變聰明
一項研究顯示,男孩在日常飲食中多吃魚,能夠提高智商。

瑞典哥德堡薩霍琳斯加大學附屬醫院教授Kjell Toren做了這項研究,Toren說:「我們發現,在多吃魚與高智商之間有著明顯的聯繫。」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的兒科健康雜誌「Acta Paediatrica」上。

該研究在2000年考察了3972名當時年齡15歲的瑞典男孩的智商、語言能力、空間感,當這些男孩2003年當兵後,再次對他們的這些方面進行了調查。研究表明,在15歲時平均每周吃一次魚的男孩在三年後的IQ測試中成績高了七個百分點,而那些每周吃魚多餘一次的孩子則高出12%。

該報告的共同作者瑪麗亞在這份聲明中說:「在15歲時經常食用魚類與18歲時認知能力的提高,兩者之間有著明顯的聯繫。」

語言能力方面,15歲時每周吃一次魚的孩子在三年後的測試中比同齡的孩子高出四個百分比,而每周吃魚超過一次的孩子則高出九個百分點。

而空間理解能力,15歲吃魚較多的孩子在18歲時的測試中分別高出7個和11

多吃魚 不久坐

剛過70大壽的台灣大學前校長陳維昭,是知名小兒外科醫生,也是靜脈營養專家,沒生過大病的他歸納自己的養生之道:一是飲食均衡,多吃魚及蔬果、少吃肉;二是不久坐、多走路、多運動(爬山);三是學會紓解壓力,有助遠離病痛。

多魚多蔬菜 從小不偏食

留學日本的陳維昭,30年前因為擔任台灣第一對連體嬰忠仁、忠義的分割主治醫師而聲名大噪,曾當過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院長及台大校長,目前是台灣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

他指出,瑞士曾做過一個幾百萬人的大規模研究調查,發現影響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是營養及運動。以他為例,從小不偏食,蔬果魚肉什麼都吃,但不過量;他較喜歡吃魚,少吃肉,因肉類含飽和脂肪酸,會促進氧化作用,對身體較不好。

維他命適量 找機會走路

現代人很喜歡進補及吃健康食品,但陳維昭提醒民眾,吃太多或亂吃成分不明的營養品,反而造成肝腎負擔,這是台灣人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的原因之一。他平時只服用適量綜合維他命,很少吃補品,均衡飲食配合運動,身高170公分的陳維昭,非但沒生過大病,也一直維持標準體重,從未超過65公斤。

上班族常久坐不起,對身體循環不好,也易有腰椎間盤突出等毛病,陳維昭鼓勵民眾坐一段時間後,一定要站起來走一走,像他從小念書,習慣邊走邊念,不喜歡久坐。「我能走路,就不坐車,有時上下班,還故意繞遠路走久一點。」

郊山全爬過 避開走陡坡

規律運動,對身體更有幫助。近二、三十年來,陳維昭固定每周日上午爬山,台北近郊的山全爬過了。「爬山的好處是很容易做,人多人少都可爬,且運動量夠,又可呼吸新鮮空氣;親友結伴爬山,邊走邊聊,還可互吐苦水、討論工作或生活上遇到的難題,兼有發洩情緒的妙用。」

不過,許多人爬到山頂後,急著下山開會或做別的事,下坡太急、太陡,久了容易膝蓋受傷,陳維昭後來改爬大屯山,爬到主峰走平緩的車道下來,不走階梯,保護膝蓋。

壓力易致病 曾親身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