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痰汤趣味方歌:[碑帖介绍]唐·颜真卿《八关斋会报德记》 - 张勇书法工作室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51:45

[碑帖介绍]唐·颜真卿《八关斋会报德记》

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2009-12-10 16:06:36 

唐  颜真卿  《八关斋会报德记》楷书

 

【碑帖赏析】

           自署立于大历七年(772年)五月八日。楷书,文一篇。唐大中五年(851年)田悦补篆额,同年正月一日崔倬跋。368×83厘米。石幢八面刻,每面8行,行28字。石幢存河南商丘开元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明间拓本。此记又称《八关斋功德记》,全称《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此碑记述唐河南节度使田神功的“功德”和宋州刺史徐向等为田神功得病后禳祈去灾所进行的迷信活动。宋州刺史崔倬于大中五年(851年)正月一日所记《颜鲁公石幢事》云:唐会昌中(841年-845年)有诏,大除佛寺时被推倒埋于土中。大中四年(850年)崔倬为是州刺史时访得,原石仅存三、四、五等三面,即自11行“郁仓生”起至25行“夏四月忽”止。为成其全,崔倬依据前刺史唐氏家藏“模石完本”命人攻治。虽真悬越,貂狗相属,但可存鲁公遗文昭示于后。重刻者为一、二、六、七、八之五面。原文后有篆书2行32字,似为篆额。又有“崔淮”、“田廷”二人题名,“勒字官王良器”,“篆额田悦”,“崔倬撰”,还有“涂景”、“崔麟”等人题名。并有“镌字人石从建、高元赡”具名。崔倬所得前刺史唐氏拓本,未流传下来,崔倬补刻之初拓后亦未见。现存传世最早者为元明间拓本。元明拓本二行“颜”字右下角未损,“真”字可辨,“卿”字存左上角。明中拓本,二行“颜”字右下角稍损,“真”字损甚,“卿撰”二字已泐。明清拓本,“颜”字大损,“真卿撰”全泐,较元明本损80余字。清乾嘉间本又损20余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明拓本,与《金石萃编》底本相较,多50余字,较上海博物馆藏所称“宋拓明补本”,约多30余字。此记书法雄伟刚劲,体方笔圆,行笔兼有篆隶笔意,巧运藏锋和中锋,写出“蚕头燕尾”之态。为颜真卿64岁时所书,是“颜体”的典型之作。此碑与其他颜书大异,笔画如刀斧之利,不见通常的凝重,别有一番姿态和风度,显现了颜体楷书的多种风格。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八关斋》骨肉匀停,绝不矜才使气,昔人以为似《鹤铭》,诚为近之。”宽绰圆润,雄浑超俗,被康有为称为“诚为绝作”。碑文不仅字体圆健浑厚,而且全篇内容矫健奔放,如万丈瀑布,一泻千里,似一气呵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颜真卿不仅因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奇功而著称于世,其兄颜杲卿和他的儿子也被安史贼兵所杀,国仇家恨,集于一身。公元772年,河南节度观察使田神功久病初愈,宋州刺史徐向等地方官吏为了逢迎田神功,在五月八日,以俸钱十万在宋州城内举行八关斋会(即指佛教徒的八种戒律和吃斋饭),而田神功是在张巡、许远血守睢阳之后,因救援睢阳而立下功绩深得全城军民感激的。因此,颜真卿满怀激情,千里之外应邀而来,临文感愤,纵笔浩荡,其文不仅书法价值极高,文章所记载的史料价值也毫不逊色。可惜这块八棱石碑在唐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因武宗李炎灭佛,石碑也与开元寺一起被废,石碑被錾为数段。公元851年,宋州刺史崔倬又从土中挖出,补齐残缺字,重新立起。明嘉清年间(1522—1566年)加盖碑亭。1972年的“文革”时期,某造反派头头带领红卫兵将碑又砸为三段,上部约3/4部分现存商丘市博物馆,其余部分至今尚不知去向。1993年,原商丘县如人民政府在原址上又重刻石碑供人欣赏。据悉,全国目前保存的清代颜真卿《八关斋会报德记》石碑拓片为数极少,清代以前的早期拓片,就更加稀见了。

【碑帖释文】

         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夫德之所感,沦骨髓而非深,诚之所至,去神明而何远?有唐大历壬子岁,宋州八关斋会者,此都人士众文武将吏朝散大夫使持节宋州诸军事行宋州刺史兼侍御史本州团练守捉使赐紫金鱼袋徐向等,奉为河南节度观察使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师左右仆射知省事兼御史大夫汴州刺史上柱国信都郡王田公顷疾良已之所建也。公名神功,冀州南宫人。禀元和之粹灵,膺期运以杰出。含宏厚下,正直率先,起孝而德感生人,竭忠而精贯白日。和众必资於宽简,安人务在於抚柔。况乎武艺绝伦,英谋沈秘,所向而前无强敌,日新而学有缉熙。故能殿天子之邦,郁苍生之望,有日矣!羯戎构逆,公以平卢节将佐今右仆射李公忠臣收沧德,攻相州,拒杏园,守陈留。许叔冀降而陷焉,思明惧忠臣图已,令公佐南德信随刘从谏收江淮。至宋州,欲袭李铣。公斩德信,走从谏,遂并其众而报焉。肃宗大悦,拜公鸿胪卿。再袭敬釭於郓州,加中丞。讨刘展於润州,斩平之,迁徐州刺史。明年拜淄青节度使,属候希逸自平卢至,公以州让之。时宋州刺史李岑为贼所围,副元帅李光弼请公讨平之,拜御史大夫。加开府,充兖郓节度。破法子营,又讨敬釭,釭归顺焉。史朝义闻之,奔下博,投范阳自缢死。广德元年授户部尚书,封信都郡王。上幸陕,公首来扈从,都知六军兵马。每食宿,公皆躬自省视。上感焉,方委以政事,公涕泣固辞而止。二年拜汴宋节度,迁兵部。大历二年加右仆射,封母清河张氏为赵国夫人,妻信安郡王褘女为凉国夫人。太夫人慈和勤俭,睦於亲党。公性纯孝,居常不离左右。阅读书史,或时疾病,公辄累月不茹薰,家中礼忏不绝。仍造崇夏、宏圣二寺,以祈福佑。五年兼判左仆射、知省事,加太子太师。公德厚量深,劳谦重慎,功既高而心益下,位弥大而体益恭,故远无不怀,迩无不肃。今夏四月,忽婴热疾,沈顿累旬,积善降祥,勿药遄喜。鹰犬之玩,悉皆弃舍,群帅感焉,无复弋猎。四履之内,咸怀欢欣,睢阳之人,踊跃尤甚。乃咨於州将曰:「昔我公之陷贼也,至敝邑而首诛德信;李岑之见围也,破其党而克保城池。是即我公再有大造於敝邑矣。微我公之救恤,即皆死於锋镝,入於煎熬矣。尚何能保完家室、嬉戏乡井者乎?不资斋明,何以报德?」徐公悦而从之。来五月八日,首以俸钱三十万设八关大会,饭千僧於开元伽蓝。将佐争承,唯恐居後。已而州县官吏长史苗藏实等,设一千五百人为一会;镇遏团练官健副使孙琳等,设五百人为一会;耆寿百姓张列等,设五千人为一会。法筵等供,仄塞於郊坰;赞呗香花,喧填於昼夜。其馀乡村聚落,来往舟车,闻风而靡督自勤,耸惠而怵先胥懋者,又不可胜数矣。非夫美政淳深,德风汪濊,则何以感人若此其至者乎?某叨接好仁,饱承馀烈,睹兹盛美,益靦求蒙,若不垂诸将来,则记事者奚述?

 

【作者介绍】唐  颜真卿

           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玄宗时为杨国忠所恶。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代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唆使皇帝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后为李希烈缢杀。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五世祖颜师古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著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他的传世书迹极多,《颜勤礼碑》《元次山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转发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