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桂敏火针怎么用:主题:麻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6:56:05

辛温解表药_麻黄应用鉴别

 

  药征:麻黄辛散苦降温通,善能开宣肺气。肺合皮毛,主一身之气,又能通调水道。故麻黄有发汗、平喘、利尿之功。
  本品可用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通过宣肺气,开毛窍而发汗解表。又可用于外邪犯肺,肺气壅遏的喘咳证;并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对水肿而兼表证者尤为适用。
  《本草正义》说:“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肺气郁窒,治节无权,即当借其轻扬,以开痹着。”
  总之,麻黄之解表、平喘、利水之功,主要取决于宣发肺气,开毛窍,通水道之特性。
  按语:1.俗有“有汗不得用麻黄”之说,这是泛指麻黄汤而言,不可与单味麻黄相混。
  麻黄通过适当配伍亦可用于有汗之证,如麻杏石甘汤和越婢汤二方之主证皆有汗出。但此种汗出不是表虚自汗,乃因热邪所迫。故二方皆配有石膏,既能清解邪热,又能减弱麻黄之发汗力。这样热邪清,汗出也自止。
  2.麻黄生用发汗力强,蜜炙用可减弱发汗力,且有润肺之功。故发汗解表宜生用,平喘止咳多炙用

改良射干麻黄雾化液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憋型肺炎的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复方射干麻黄雾化液吸入佐治喘憋型肺炎并与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组对照,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副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1月~2005年4月的住院患儿,按1987年成都会议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为喘憋型肺炎126例,发病至住院治疗的时间均在5天以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男34例,女30例;年龄70天~2岁6个月。对照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58天~2岁5个月。两组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治疗组给予麻黄60g,射干120g,半夏120g,葶苈子30g,莪术120g,黄芪200g,甘草30g,共水煎,沉淀后过滤,取上清液约1000ml,为雾化液,冷藏备用,治疗组每次15~25ml,每日3次,疗程3~7天。对照组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吸入时间次数及疗程与治疗组相同。采用上海合力医疗器械厂402型超声雾化吸入器。其他治疗如退热、镇静、平喘、给氧及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强心等综合治疗两组患儿相同。

  1.3  观察项目  所有患儿均记录发热、咳嗽、喘憋及肺部罗音消失天数,所观察心力衰竭的发生为临床表现:心率加快到160次/min以上,心音低、烦躁、肝肿大等,分别有3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做了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检查,治疗组有16例在治疗前后分别做了胸部X线检查,对照组则有14例做了治疗前后的胸部X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主要症状、体征恢复天数以(x±s)表示,其均数比较用t检验;肺部X线片恢复、并发心力衰竭例数计算相对数(%),其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治疗组发热、咳嗽、喘憋及肺部罗音消失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及非常显著性。见表1。

  表1  复方射干麻黄雾化液吸入治疗喘憋型肺炎疗效比较  (略)

  肺部X线片变化有点、片状阴影、肺气肿征象及肺纹理增强,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6~7天X线片点、片状阴影治疗组恢复例数比例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72.2%,差异有显著性(χ2=5.08,P<0.05)。肺纹理增强的恢复比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1.81,P>0.05)。

  并发心力衰竭例数治疗组2例(3.1%),对照组8例(12.9%),差异有显著性(χ2=4.12,P<0.05)。

  2.2  副作用  治疗后两组肝功能、血尿素氮、血常规、尿常规均正常,未出现皮肤接触部位皮疹,未发现因雾化吸入使喘憋加重者。两组患儿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喘憋型肺炎发病率很高,为秋冬季常见病,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病变特点为呼吸困难、喘憋,病情加重可出现紫绀、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主要病理变化是: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病情进一步发展,可使支气管管腔变窄甚至堵塞,导致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影响循环系统,出现肺淤血、心力衰竭等。目前尚无很特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本病方面有很好的经验,中药射干汤[1]疗效肯定,但是由于患儿年龄小,服药有困难,本文采用超声雾化给药,能很好的利用传统医学的优势。采用雾化吸入方式给药,不仅避免了小儿服药、打针的困难与麻烦,及给小儿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伤害;还能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也减少了全身给药的不良反应,另外药物不经过血液循环,可直接作用于病原体侵入的组织及靶细胞,作用于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迅速发挥治疗作用,而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作用。

  本方在射干麻黄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方中麻黄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半夏燥湿化痰,二者均可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以止咳平喘,且麻黄又有强心利尿功能。射干清热解毒,祛痉利咽,甘草益气补中,祛痉止咳,二者均有抗炎、抗病毒作用;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黄芪有抗病毒、利尿强心、营养心肌作用,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上述药物配伍应用在止咳平喘的同时,又能强心利尿,可以有效地缓解患儿喘息症状,减少心力衰竭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1.

  (编辑:李  令)

  作者单位: 261500 山东高密,高密市人民医院儿科

 

日期:2006年7月19日 - 来自[2005年第6卷第20期]栏目

为什么说“治哮宣肺化痰,防哮内外兼治”?

  (1)治哮首要宣肺化痰

  哮证的主要原因是“伏痰”为患。哮病的临床症状除呼吸急促外,其特征为喉间有哮鸣、胸闷、咯痰不爽等现象。哮病复发必有诱因,每因外邪触动内饮,痰阻气道,从而因痰而咳,因咳而哮(喘),为此治哮必先祛痰,祛痰首当宣肺达邪,使邪去痰消,哮证自然平息。但外邪有寒热之异,用药有温凉之别,临证当须详辨。

  (2)麻黄治哮应重配伍

  麻黄为平喘要药,临证体会,用麻黄治哮必须善为配伍。寒哮配用桂枝,热哮配用石膏,清肺配用桑白皮,下气配用葶苈,化痰定喘常与射干同用,理气宽胸常与厚朴并投。麻黄合党参益气平喘,合熟地滋肾定喘,合沙参养肺阴,定哮喘,合附子温肾阳,止痰喘。

  (3)预防哮病应内外治结合

  哮病在静止期应调治,每以内服药物和外敷贴法缓图治本,使正气日渐充沛,外御病邪,从而控制哮病发作。

  ①内服法:

  1)参蛤麻杏膏:生晒参60g(如用党参常须倍用),蛤蚧(去头足)2对(研末冲入收膏),麻黄30g,杏仁100g,炙甘草50g,生姜60g,红枣(去核)120g,银杏肉100g,浓煎3次,去渣滤取清汁,加冰糖 500g收膏,每日早晚1食匙,开水冲服。

  2)丸方:河车大造丸,玉屏风散(丸),金匮肾气丸,金水六君丸,日服2次,每次9g,长期服用。

  3)粉剂:①人参(党参加倍),蛤蚧(去头足)等分研末,日服1.5g,白蜜调服。②紫河车2只烘干,研末装胶囊,日服1~2g,开水送服。

  ②外敷法

  白芥子贴敷方:白芥子12g,延胡索12g,细辛21g,甘遂12g,麝香0.15g,共研细末用生姜汁调和做成小圆饼外贴,分3次用,在夏季伏天,中午前后贴敷肺俞、膏盲俞、大椎三穴,约2小时撕去,3次为1疗程,坚持数年有效。

日期:2006年4月16日 - 来自[支气管炎与哮喘防治23]栏目

如何看待哮喘证治?

  (1)辨寒热以治标

  哮喘急性发作时,当务之急是控制发作,最常用的为氨茶碱,但长期使用则该药敏感性降低,因此予以中西结合治疗。

  寒哮以胸膈满闷,痰液稀薄,畏寒流涕,口不干或口干喜热饮,苔薄白,脉浮紧为辨证要点,用小青龙汤加减。寒象较著加用川枯拔4.5~6g,以增温肺散寒之力。

  热哮以呼吸急促,胸膈烦闷,咯黄痰粘稠不畅,口干喜冷饮,苔黄质红,脉滑数或兼有其他热象为辨证要点。用定喘汤加减。

  其中麻黄是一味中医治哮喘要药。汗出多改麻黄根,热哮用麻黄必配黄芩、桑白皮、射干等药清肺利咽平喘,以制麻黄燥热之性。至于高血压病人或体弱不宜用麻黄者,可加入黄荆子叶。黄荆子功擅行气祛风,除痰止痛,用之平喘,往往可替代麻黄,而无麻黄之副作用。

  病人咽痒打嚏,鼻流清涕严重者,在用酮替芬每日200mg口服的基础上,加辛夷4.5g,苍耳子9g ,往往可提高抗过敏及解痉作用。止咳化痰加前胡9g,紫菀9g或桔梗4.5g,清热化痰用瓜蒌12g 或竹茹4.5g。

  病人咳嗽频频,是气道平滑肌张力增高的表现,加入胡颓叶9~15g,敛肺止咳。

  病人痰盛不易咯出,此时利水平喘,以车前草9~15g利水祛痰以平喘,若再配用防己9g,陈葫芦 30g,则利水祛痰之力更强。倚息咳喘者,加用葶苈子15g以泻肺利水平喘。

  (2)补肾元以培本

  哮喘病人的气道反应性异常归之于肾亏。“补肾培本”,改善病人的素质,降低其气道反应性是治疗哮喘缓解期病人的重要法则。

  (3)创新法以求功

  中医治疗哮喘,大多以肺脾肾论治。但喘总不离乎气,而肝是通调全身气机的枢纽,故正治不可取效而往往取效于疏肝法。

  用通腑泻热治哮喘,应用于一些顽固哮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运用茵陈、藿香防治哮喘,对胸膈烦闷不畅,食欲不振者,尤为适用。

日期:2006年4月16日 - 来自[支气管炎与哮喘防治23]栏目

如何治疗哮喘寒痰?

  哮喘剧作,多缘寒痰胶滞,气失升降,投麻黄附子细辛汤辄有立竿见影之效,附子温肾散寒,麻黄宣肺平喘,相得益彰,麻黄得附子平喘而不伤正;附子又能制麻黄之辛散。治哮喘之偏于寒胜者,此两味颇为应手。细辛通阳平喘,喘息甚时非此不克,量必重用,一般用4.5g,喘剧者可用至9g以上。临床尝见顽固性哮喘,用大量激素亦不为功,端坐呼吸,日以继夜,投麻黄附子细辛汤一剂而安。

  哮喘为沉痼之病,缠绵反复,正气溃散,精气内伤,症状错综出现,但毕竟寒痰阴凝于内者居多,用附子麻黄偕细辛,离照当空,阴自化,能使喘平痰减。即使舌质稍红,津液不足,但实质寒凝为本,经用麻附后阳气来复,津液上承,舌色反转润泽,故治哮喘时用药不可拘泥。

  生半夏化痰之力甚著,治哮喘亦可用之,一般用9g,加生姜2片,无副作用。水蛭粉能改善缺氧现象,每服1.5g,每日2次,其效亦著。

  预防哮喘,祖国医学之“冬病夏治”观点颇有临床意义,于夏季嘱久喘病人服苓桂术甘汤,日服1剂,连续服用1个月,即可减少发作或不发作,此法可取。

日期:2006年4月16日 - 来自[支气管炎与哮喘防治23]栏目

肾阳虚感冒的治法与主治方剂是什么?

  肾阳虚感冒的治则为温肾助阳解表。

  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麻黄细辛附子汤 本方为感冒之肾阳虚证的代表方剂,即少阴兼表证的主方。方中麻黄发汗解表,辛散在表之风寒;附子温经助阳,鼓邪外出。麻黄得附子,虽发越阳气而无泄阳之弊。细辛为少阴肾经的表药,可通彻表里,入络入髓,在表可以发散风寒,助麻黄解表;在里可以鼓动阳气,助附子温经。三药配伍,共建温肾助阳解表之功。

  (2)桂枝加附子汤 本方原为太阳病发汗后表阳虚漏汗不止而设,但证之临床,对阳虚(包括卫阳虚、肾阳虚、心阳虚等)感冒也颇有效验。方由桂枝汤加附子而成。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解外,增入附子温经扶阳以固表。对于太阳病大汗而致表阳虚可以扶阳固表,对于非因大汗,而因肾阳虚招受风寒的感冒,则有温肾助阳固表的作用。

  (3)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 本方原载《金匮要略》,是治疗水气病的方药。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理,将本方移治肾阳虚感冒也很合拍。方中麻黄细辛附子汤,温发肾阳;余药为桂枝去芍药汤,力在振奋卫阳。两方相合,温阳祛寒,通彻表里。原方后云“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是服药以后,阳气得助,复行周身,表里之风寒自然解散。

日期:2006年4月16日 - 来自[感冒防治320问

第二节常用中药及方剂--一、解表药和方剂

第二节 常用中药及方剂

  一 解表药和方剂

  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大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可促使病人汗出,而达到外邪从汗而外泄,表证得以解除,即《内经》所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思。解表药有温性和凉性之分,它们的适应证也不相同。该类药大多入肺经和膀胱经,故其适应证和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和脏腑有关。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叫解表剂。

  本类方药主要用于六淫外邪入浸所出现的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痛,脉浮。或用于疹透不畅或风湿痛有表证者。

  临床上,表证有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种,风寒者宜辛温解表;风热者宜辛凉解表。此外,若表证兼气、血、阴、阳之不足,还须结合补益方药使用,以扶正祛邪,使正胜邪却。故解表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应用解表方药注意事项:

  1.该类药多具辛散之性,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功效减低。

  2.服用解表药后宜避风寒。如外感风寒之表证,增加衣被以利汗出。

  3.解表发汗,以微汗出为度,以免大汗伤阴耗气。应中病即止,勿久服之。

  4.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疮疡久溃、失血者不宜单用解表剂,若需要,加用扶正之品,以达邪去而不伤正之目的。

  附:解表药的药理作用参考:

  1.发汗解热作用。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生姜、薄荷、菊花、柴胡等大多数解表药均具有发汗解热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调节体温中枢而实现的。

  2.增强体表血液循环。如桂枝、紫苏、生姜、菊花等多数解表药均能扩张周围血管,增强体表循环、促进汗腺分泌,从而增加热的散发。表证特点之一是“恶寒”,而这种恶寒与肌肉及小动脉痉挛有关(即产热增加),解表药通过扩张痉挛之血管可改善这种病理状态。同时由于外周循环加强,使病毒大量流至皮肤毛细血管。引起皮肤毛细血管增生、血清渗出、形成皮疹。这可能是解表药用以透疹的作用基础。解表药除了能抑制某些细菌生长而用于疮病之治疗外,还能通过扩张周围血管,使局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而用于疮用初起之治疗。

  3.抗菌、抗病毒作用。经过大量实验,已证明解表类药物对某些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有抑制或杀伤作用。

  对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者:麻黄、桂枝、紫苏、羌活、防风、白芷、生姜、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升麻等。

  对某些革兰氏阳性球菌有抑制作用者: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薄荷、牛蒡子、菊花、桑叶、菊花等。

  对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抑制作用者:桂枝、紫苏、羌活、防风、白芷、藁本、细辛、薄荷、牛蒡子、菊花、柴胡等。

  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者:柴苏、荆芥、羌活、白芷、细辛、薄荷、牛蒡子、升麻等。

  对某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者;桂枝、羌活、防风、白芷、辛夷、葱白等。

  此外,菊花对白喉杆菌及脑膜炎双球菌;防风、白芷、细辛对枯草杆菌;桂枝对炭疽杆菌;柴胡对疟疾均有抑制作用。

  4.其它作用

  除上述主要药理作用外,该类药物尚有镇痛作用;止咳祛痰作用;健胃及利尿作用。

  一、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一)麻黄《内经》

  为麻黄科植物的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典的干燥茎枝。

  别名:麻黄草

  处方用名:麻黄、净麻黄、蜜炙麻黄。

  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与应用:

  1.外感风寒,症见恶寒无汗的表实证,常伍用桂枝以增强发汗作用,如麻黄汤。

  2.表实咳喘。由于外邪束肺所致之咳喘,寒配杏仁,如三拗汤;热喘配生石膏、甘草、如麻杏石甘汤。

  3.水肿兼见表证者。常伍用生石膏、生姜、甘草等治疗水证。

  用常:3-10克。

  注意事项:表证自汗,气虚咳喘,脾虚水肿者不宜用;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参考资料:

  1.麻黄生用发汗力强,炙用发汗力弱,故发汗解表宜生用,宣肺平喘生用炙用均可。麻黄去节后为净麻黄,发汗力更强。捣绒发汗力弱。麻黄根有止汗作用。

  2.麻黄中含多种生物碱,以麻黄碱为主要有效成分。其次含有假麻黄碱、麻黄定碱及苄基甲胺,少量挥发油、儿茶酚、鞣酸及多种无机盐。

  3.药理研究:

  (1)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较和缓而持久,主要作用为松驰支气管平滑肌,当支气管处于痉挛状态时,其作用更为显著,故有止喘作用。并有兴奋心肌,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

  (2)假麻黄碱有显著利尿作用。

  (3)其挥发油有发汗作用,并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二)桂枝《本经》

  为樟科植物桂枝的嫩枝。

  处方用名:桂枝、川桂枝、桂枝尖。

  药用部分:嫩枝。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心、肺、膀胱经。

  功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主治与应用:

  1.外感风寒、无汗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脉浮紧。与麻黄相须为用,促使发汗解表。

  2.外感风寒,有汗表虚证。与白芍配伍,调和营卫以疗表虚邪实之外感证,解表而无大汗之弊。

  3.风寒湿痹,邪阻经络所致之肢节疼痛,尤以肩臂疼痛为佳。以防风、附子、羌活、桑枝为伍。

  4.月经失调、痛经、闭经。血虚寒凝者以桂枝温经通脉,助当归、白芍、川芎、红花等以调经散寒。

  5.血虚心悸、脉结代。桂枝温通以振奋心阳,与炙甘草、党参、阿胶相配用,治心律失常等证。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 

  桂枝辛温助热,能旺盛血行,故对温热病,阴虚火旺,出血患者忌用;孕妇、月经过多者慎用。

  参考资料:

  1.桂枝上行发表以散风寒,为太阳经之引经药。

  2.本品含挥发油,主要为桂皮醛。

  3.药理研究:

  (1)桂枝所含桂皮醛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故有解热作用。

  (2)镇痛作用。主要作用于大脑感觉中枢,提高痛觉阈,能缓解血管痉挛性头痛。

  (3)健胃作用。能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以助消化。

  (4)桂皮油有强心、利尿作用。

  (5)桂皮油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炭疽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亦有抑制作用。

  按语:麻黄、桂枝均能发汗解表,然麻黄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发汗作用缓和,并能温经通脉,通阳化气。故肺气壅实,腠理致密之表实无汗者用麻黄;营卫不和、腠理疏松之表虚自汗者用桂枝。

  (三)紫苏叶《别录》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叶。

  别名:紫苏。

  外方用名:苏叶、紫苏叶、苏梗。

  药用部分:茎叶。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脾经。

  功能: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主治与应用:

  1.适用于风寒感冒。由于本品有行气宽中之功,故外感风寒兼有脾胃气滞者尤为适宜,常与生姜、藿香配用。

  2.鱼蟹中毒所致腹痛吐泻。可单用或配生姜、白芷合用。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气虚者不宜单用。

  参考资料:

  1.紫苏叶长于解表散寒。苏梗长于理气安胎,常配砂仁、竹茹、半夏、陈皮等治疗妊娠之呕吐、紫苏子长于消痰平喘。

  2.本品主要含挥发油、精氨酸、枯酸、色素等。

  3.药理研究:

  (1)紫苏叶能扩张毛细血管,刺激汗腺分泌而发汗。

  (2)减少支气管分泌物及缓解支气管痉挛而镇咳祛痰。

  (3)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

  (4)所含紫苏醛有较强防腐作用;紫苏水浸液对葡萄球菌、疾病、大肠杆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四)荆芥《本经》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之全草及花穗。

  处方用名:荆芥、荆芥穗、炒荆芥、荆芥炭。

  药用部分:茎叶及花穗。 

  性味:辛、微温。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解表祛风、透疹、炒炭止血。

  主治与应用:

  (1)外感风寒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合羌活、防风等。

  (2)外感风热证。症见发热恶寒、目赤咽痛。合银花、连翘、桑叶、菊花。

  (3)麻疹透发不畅,常配防风、蝉蜕。

  (4)荆芥炭有止血作用。配其它止血药可用于多种血症,如便血、崩漏等。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表虚自汗者慎用。

  参考资料:

  1.荆芥穗芳香气烈,升散力较荆芥之茎叶为强,故发汗透诊以用荆芥穗为好。

  2.本品含多种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

  3.药理研究:

  (1)解热作用:其煎剂及浸剂均能使汗腺分泌旺盛,皮肤血循环加强,有和缓的解热作用。

  (2)抗菌作用:1:1000浓度能抑制结核杆菌生长。

  (3)荆芥炒炭后能缩短出、凝血时间。

  按语:荆芥、紫苏均能发汗解表。然紫苏散寒力强,善行气宽中,凡感冒兼胸闷气滞者常用;荆芥祛风力强,炒炭能止血,凡外感头痛,透发麻疹及理血方中常用之。

  (五)防风《本经》

  为伞形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

  别名:旁风。

  处方用品:防风、青防风、炒防风、防风炭。 

  药用部分:根。

  性味:辛、甘、微温。

  归经;入膀胱、肝、脾经。

  功能:祛风解表,祛风湿,解痉。

  主治及应用:

  1.外感风寒之头身痛。症见恶寒发热,以寒为重,头身尽痛。常与荆芥相须为用。

  2.风寒湿痹之肢节疼痛。常与羌活、独活相伍为宜。

  3.风毒内陷之破伤风。常与天南星、白附子、蝉蜕、全蝎同用。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血虚、阴虚火旺者忌用。

  参考资料:

  1.防风通治一切风邪所致之病证,善行全身,为风病之要药。炒用祛风力弱,却有止泻之功,可用于腹泻;炒炭能温经止血,可用于妇女崩漏。

  2.本品含挥发油、甘露醇、酚性物质、多糖类及有机酸。

  3.排砷解毒作用。

  按语:荆芥、防风均能祛风解表,常相须为用。因二者发汗力缓,故风寒、风热均可用之。

  (六)生姜《别录》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姜之根茎。

  处方用名:生姜、鲜姜、生姜片。

  药用部分:根茎。

  归经:入肺、脾、胃经。

  功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主治与作用:

  1.外感风寒表证。以生姜合红糖煎服;或伍用其它辛温解表药。

  2.胃寒之呕逆。常合半夏同用。若胃热之呕吐常合竹茹、黄连。

  3.尚能健胃助消化,并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

  用量:3-9克。

  附:

  生姜汁:辛微温,有化痰止咳之效,用于恶心呕吐、咳嗽痰多等证。

  生姜皮:辛凉,有利尿消肿之功,用于小便不利之水肿,常合冬瓜皮、桑白皮。

  煨姜:辛温,能温中止呕止泻。

  参考资料:

  1.本品主要含挥发油、树脂、天门冬素及姜辣、六氢姜黄素。

  2.药理研究:

  (1)挥发油能促进血液循环,并能发汗。

  (2)反射性地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使血压上升。

  (3)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增加食欲。

  (4)六氢姜黄素有利胆作用。

  二)辛凉解表药(疏散风热药)

  本类药物多性凉味辛、辛能发散,凉能解热,故用风热外感之表证。本类药物多具有抗菌、抗病毒、退热和镇痛作用,其发汗作用多数不明显。

  (一)薄荷《唐本草》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茎叶。

  别名:人仁草、薄荷草、眼药草。

  处方用名:薄茶、薄荷叶、苏薄荷、薄荷梗。

  药用部分:茎叶。

  性味:辛、凉。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透发疹毒。

  主治与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有表热证者。多与其它辛凉解表药及清热解毒药合用。如银翘散。

  2.用于风热上攻头目之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常配菊花、荆芥、桔梗。

  3.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透及风疹瘙痒等。常伍用蝉蜕、葛根、浮萍。

  用量:3-9克。

  注意事项:本品挥发性强,不宜久煎,后下;表自汗者不宜用。

  参考资料:

  1.本品辛散芳香,除散内热,透疹外,还能疏肝、醒脾,故可治疗肝郁不舒,如逍遥丸。

  2.本品含薄荷油,其中主要为薄荷酮、乙酸薄荷酯。

  3.药理研究:

  (1)小量内服,有兴奋中枢作用,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使机体散热增加,故有解热作用。

  (2)外搽用可使局部皮肤、粘膜血管收缩,感觉麻痹,故有止痒、止痛作用。

  (3)对人型结核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4)大量误用,可致中枢麻痹。

  (二)桑叶《本经》

  为桑科落叶小乔木植物桑树的叶。

  处方用名:桑叶、冬桑叶、霜桑叶、蜜炙桑叶。

  药用部分:叶。

  性味:甘、苦、寒。

  归经:人肺、肝经。

  功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主治与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证。常与菊花、薄荷、前胡、银花、桔梗、牛蒡子等配伍,如桑菊饮。

  2.燥热伤肺、干咳无痰。合石膏、麦冬、天花粉以清燥润肺止咳。

  3.目赤肿痛、羞明眵多。合菊花、石决明、车前子。

  4.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合女贞子、枸杞子以滋补肝肾。

  5.肝阳上亢,眩晕。合菊花、黄芩。

  用量:3-15克。

  参考:

  1.桑树的嫩枝名桑枝,能祛风热、利关节,多用于风湿痹痛;桑树的根皮名桑白皮,能泄肺平喘,利水消肿,适用于肺热喘逆和水肿证;桑树之果序称桑椹,能滋补肝肾,适用于肝阴不足之眩晕。

  2.桑叶含多种甙类(芸香甙、桑甙、槲皮甙)、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及胆碱、腺碱和维生素B、胡萝卜素。

  3.药理研究:

  (1)本品所含芸香甙能保持毛细管正常的抵抗力,减低血管通透性,并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2)动物实验表明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能改善心肌血液循环。

  (3)促进人体蛋白脂合成,故有降血脂及抑制血糖上升作用。此外,有利尿降压作用。

  (三)菊花《本经》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处方用名:黄菊花、白菊花、野菊花。

  药用部分:花序。

  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热解毒,

  主治与应用:

  1.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伴头痛者尤宜,常配桑叶、薄荷、连翘、如桑菊饮。

  2.疗眼疾,风热所致目赤肿痛者,常配桑叶、夏枯草;肝阴不足所致头昏眼花、视物不清者,常合用枸杞、地黄。

  3.疗疔疮肿毒。野菊花力量强,常合用地丁、银花、连翘、如五味消毒饮。

  用量:3-18克。

  参考资料:

  1.花和茎含挥发油,并有腺嘌呤、胆硷、水苏硷。花含菊甙、氨基酸、典酮类。

  2.药理研究:

  (1)菊花对中枢神经有镇静、解热作用,并能对抗肾上腺素,扩张周围血管及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而降血压。

  (2)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及增加冠脉流量作用。

  (3)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显示消炎作用。

  (4)本品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按语:菊花品类众多,入药有黄、白之分,种植与野生之异,功效不全相同,各有所主。习以白菊(滁菊、甘菊)味甘,长于清肝明目、平肝潜阳,而清热疏风之力逊;黄菊(杭菊)花味苦,疏风清热之力胜,外感风热之头痛常投;野菊花苦寒之性胜于黄白,清热解毒之功更强,疔疮肿毒常选之。

  菊花、薄荷均能散风热,清头目,然薄荷辛凉疏散,散表力强;菊花清泄肝热,能明目平肝阳之亢,可代茶常服。

  (四)柴胡《本经》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和狭叶柴胡或同属植物的根。

  别名:芸藁、香柴胡、蚂蚱腿。

  处方用名:柴胡、北柴胡、南柴胡、红柴胡、醋柴胡、软柴胡。

  药用部分:根。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入肝、胆、三焦、心包经。

  功能: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与应用:

  1.适用于外感风热及热入少阳之半表半里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常配黄芩,如小柴胡汤。亦可用于疟疾,常配常山、草果。

  2.肝气郁滞所致头目眩、胁肋胀痛或月经不调、痛经。常合白芍、香附,如柴胡疏肝散。

  3.用于脾虚气陷所致少气无力、内脏下垂及久泻等,常伍用升麻、黄芪、党参、如补中益气汤。

  用理:3-15克。

  注意事项:阴虚、肝阳上亢者忌用。

  参考资料:

  1.柴胡体质轻清,气味具薄,具升发之性,风属少阳,厥阴之症者都可随证配伍。解郁用量宜重,升举阳气用量宜轻。醋炒者能活血止痛;酒制者能升阳止泻;鳖血拌炒者能退虚热。

  2.柴胡中含柴胡皂甙b1、b2、b3、b4、cd等多种,并含芸香甙、槲皮素等多种黄酮、多种脂肪酸及挥发油。

  3.药理研究:

  (1)柴胡中的皂甙及挥发油有明显解热作用。有人报导:中等剂量能退热,但体温不能降至正常;大量(一日50克煎服)能使升高体温急剧下降至正常。

  (2)柴胡皂甙能促进肝糖元、肝细胞核的核糖核酸及肝脏蛋白合成作用。

  (3)且能镇静、镇痛、抗炎、镇咳、降血压。

  (4)对流感病毒、体外试验表明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然柴胡宣发少阳,疏肝解郁;升麻宣发阳明,透疹解毒,两者常与补中益气之药合用,以升阳举陷。

  银柴胡与柴胡品种不同,性味甘、微寒,无升散之力,有清虚热凉血作用,用之治肺痨之潮热,阴血不足之低热,以及小儿疳积之脾热病。

  (五)升麻《本经》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升麻的根茎。

  处方用名:升麻,绿升麻(透诊解毒)、炙升麻(蜜炙升阳举陷)。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甘、辛、微寒。

  归经:入肺、脾胃、大肠经。

  功能: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降。

  主治与应用:

  1.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常与葛根同用,如升麻葛根汤。

  2.阳明胃热所致之头痛、牙痛、口舌生疮,常配石膏、黄连,如清胃散。

  3.脾虚气陷之气短乏力、久泻、内脏下垂,常与柴胡、黄芪、党参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4.热病高热,身发斑疹(热毒发斑),合银花、连翘、赤芍、紫草等。

  用量:3-10克。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麻诊已透及喘满气逆者不宜用。

  参考资料:

  1.升麻含苦味素及微量生物碱、鞣酸及水杨酸、阿魏酸等。

  2.药理研究:

  (1)有解热、镇痛、镇静、降压、抗惊、抑制心肌和减慢心率作用。

  (2)升麻可用于伤寒、回归热、流行性感冒、鼠疫、丹毒、喉炎、扁桃体炎及皮肤病。

  (3)茛菪中毒可用升麻多煎频服。

  (4)升麻含苦味素,过量能使肌肉松驰、头晕目眩、呕吐、头痛等。

  (六)葛根《本经》

  为豆科多年生藤本落叶植物葛的干燥根。

  处方用名:葛根、干葛根、粉葛根、煨葛根。

  药用部分:根。

  性味:辛、甘、平。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解表透疹,生津止渴,治痢止泻。

  主治与应用:

  1.用于外感伴有项背强者。热重配柴胡、黄芩、如葛根解肌汤,寒重者配麻黄、桂枝。

  2.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常配升麻,如升麻葛根汤。

  3.用于热病口渴或消渴证。单用或配天花粉、麦冬均能取效。

  4.用于热痢,常与黄连、黄芩同用;用于脾虚泄泻,常用煨葛根合党参、白术、茯苓等。

  用量:3-15克。

  参考资料:

  1.葛根30克,水煎服,可治落枕。

  2.本品含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等。

  3.药理研究:

  (1)葛根浸液有明显解热作用。

  (2)黄酮甙对脑血管及外周血管均有扩张作用,临床使用对改善高血压病人症状及突发性耳聋病人症状有效。

  (3)增加冠脉血流,能拮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反应。

  (4)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小鼠肠管痉挛。

  (5)降血糖作用。

  (6)水煎剂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7)葛花:能解酒毒。

  (七)蝉蜕《别录》

  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脱壳。

  处方用名:蝉蜕、蝉退、蝉壳、虫退、净蝉衣。

  别名:蝉衣、知了皮、金皮儿。

  药用部分:脱落之皮壳。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疏骨清热,宣肺透疹,解痉退翳。

  主治与作用:1.风热感冒伴咽喉痛、咳嗽音哑尤为适宜。常配连翘、薄荷、山豆根、玉蝴蝶。

  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抓痒。常合用葛根、升麻、连翘等。

  3.解痉风。小儿急慢惊风和破伤风之抽搐。合用白芍、全蝎、僵蚕、防风等。

  4.风热目赤及翳障,合木贼、菊花等。

  用量:3-9克。治疗破伤风用量宜大。

  参考资料:

  1.蝉蜕善开肺宣窍,及长于止痒,故为声音嘶哑及皮肤瘙痒之要药。

  2.本品含甲角壳、醋酸钾及氯化钾。

  3.药理研究:

  (1)蝉衣能降低反射反应和横纹肌紧张程度,对神经节有阻断作用,故具有镇静、解痉及退热作用。

  (2)有利尿作用,故对慢性肾炎,消尿蛋白有一定疗效。

  二、解表方

  一)辛温解表方

  辛温解表方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口不渴,无汗或汗出而仍发热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常用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等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九味羌活丸。

  (一)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温服,微汗为度。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主要方剂。方中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所以是方中之君(主)药,并用之作为方名。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之桂枝之臣(辅)药,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本证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桂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以降肺气、散风寒之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桂,又能缓和麻、桂枝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而不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诸药合用,共凑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证之辩证要点是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多用于冬春季无汗的重感冒及流感而有上述症状者。

  2.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即麻黄汤加白术。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主治湿家身烦痛。

  3.麻杏苡甘汤(《金匮要略》)组成:麻黄、杏仁、苡仁、甘草。功用:解表祛湿。主治: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

  4.大青龙汤(《伤寒论》)即麻黄汤原方剂加石膏、生姜、大枣。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外感风寒热俱重,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

  5.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麻黄汤去桂枝。功用;宣肺解表。主治:鼻塞身重,语言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满气短。

  注意事项:麻黄汤发汗力强,不宜用于表虚自汗、体虚外感、产后及出血病人。

  (二)桂枝汤《伤寒论》

  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分二次温服,服后片刻,饮一小碗开水,使其微微汗出。

  功能: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流清涕、干呕、口不渴、脉浮缓。

  方解: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常用方剂。表虚是因营卫不和所致。卫阳不固。则肌表空疏而恶风,营阴不能守则汗自出,风邪乘虚入于肌表。方中桂枝辛温,解肌通阳、发汗解表为主药;辅以白芍敛阴和营,且可阻止桂枝以防发汗太过而伤阴。桂芍相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使表解里和。生姜助桂枝以辛散卫分表邪。大枣助芍药养营,姜枣合用,又加强桂芍调和营卫之功,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上药合用共凑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应用广泛,除用于风寒表虚证外,亦常用于一切杂病之表虚自汗。如妇女任娠恶阻、病后、产后营卫不和,或气血不调之时而微热、时而微寒、脉缓有汗者。

  2.本方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用于桂枝汤证兼有项背强者。

  3.本方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伤寒论》)用于桂枝汤证兼有咳喘者。

  4.本方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金匮要略》)用于阴阳失调之遗精、眩晕、盗汗、自汗者,取其调和阴阳、镇潜固涩之效。

  5.本方芍药量加倍,再加饴糖,名小建中汤,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胃脘挛痛。

  注意事项:

  1.外感风寒表实证忌用。

  2.温病初起,但发热不恶寒,有汗而渴,舌红苔黄,脉数者禁用之。

  (三)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解表涤饮方剂。内有水饮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则咳痰清稀,喘息胸满,甚则喘息不得平卧,当内饮外邪得解,里饮得化。

  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温脾肺之寒,使脾散精,上归于肺,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水液能在体内正常运行,以杜其生痰之源;半夏燥温化痰,治已成之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之弊,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合诸药,以缓和麻、桂、姜辛温刚烈之性。诸药合用,共凑解表涤痰、止咳平喘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温化痰饮、宣肺平喘之代表方剂。凡咳嗽、痰白清稀有泡沫、口不渴、舌苔白润者,无论有无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均可加减运用。如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恶风自汗者,重用桂芍,或加姜枣以调和营卫;外寒已解而咳嗽未除者,去麻桂,改用蜜炙麻黄,加杏仁以加强宣肺平喘之功;若痰多清稀、咳喘不得平卧者,重用细辛、半夏、干姜以温化降逆寒痰。

  2.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用于本方证兼有热象者。

  3.本方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均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为治咳喘痰饮之要药。若肺寒停饮偏重,五味子用量宜少于干姜、细辛;若寒饮之咳肺虚者,则五味子用量宜酌加大。

  2.辛凉解表方

  辛凉解表方剂具有疏散风热作用。适用于外感风热证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表热,症见发热头痛、微恶风寒、口渴咽痛或咳嗽、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者,常用薄荷、桑叶、菊花、牛蒡子、葛根、升麻等辛凉解表药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如银翘散、桑菊饮。

  (四)银翘散《温病条辩》

  组成:银花9克 连翘9克 苦桔梗6克 薄荷6克 竹叶4克 生甘草5克 荆芥穗5克 淡豆豉5克 牛蒡子9克 芦根30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方解;本方特点有二,一是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一是辛凉中配以小量辛温之品,且又温而不燥,既利于透邪,又不背辛凉之旨。

  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辛凉透表为主药;辅以薄荷、荆芥、淡豆豉以辛散表邪、透热外出;竹叶清热除烦,芦根清热生津止渴协助银、翘清热透表,桔梗、牛蒡子、甘草合用,以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合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既能透表,又能解毒。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表证。

  2.用于咽喉病患。

  3.用于一切热性疾病及传染病初起。如肺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等。

  4.本方不宜用于湿热证,或与祛湿药配伍使用。

  (五)桑菊饮《温病条辩》

  组成:桑叶9克 菊花9克 杏仁9克 连翘9克 薄荷6克(后下) 桔梗9克 甘草6克 芦根30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症见咳嗽、发热不重、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

  方解;本方为辛凉解表之轻剂。由于风温之邪外伤皮毛,上犯于肺,导致肺气不宣,故以身热咳嗽为主证。方中桑叶、菊花甘凉轻清,疏散上焦风热,且桑叶善走肺络、清泻肺热为主药。辅以薄荷助桑、菊疏散上焦之风热;杏仁、桔梗以宣肺止咳;连翘苦寒清热解毒,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止渴,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且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作用,为使药。

  临床应用;

  1.本方长于宣肺止咳、疏风清热,故常用于外感风热、咳嗽初起之证。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等均可加减运用。若痰稠难喀出者,以瓜萎皮、浙贝母以清肺化痰;若痰中带血,可加白茅根、生藕节以凉血止血;若伤津口渴者,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若热邪较盛气粗而喘者,加生石膏、知母以清肺胃之热。

  2.本方加白蒺藜、决明子、夏枯草治疗流行性结膜炎;加牛蒡子、土牛膝可治急性扁桃体腺炎。

论续命等汤

按历代相传治中风之方, 皆以续命等汤为主。 考其所自, 则始于[金匮要略]附方中, 有[古今录验]续命汤。 然此必宋时校正之所增, 而非仲景本方也。 此自隋唐以来, 则孙氏[千金方], 乃有小续命, 大续命,

西川续命, 排风等汤。 故后世宗之, 无不以此为中风主治矣。 夫续命汤以麻黄为君, 而以姜, 桂并用, 本发散外邪之佳方也。 至小续命, 大续命, 西川续命等汤, 则复加黄芩以兼桂附。 虽曰相制, 而水火冰炭, 道本不同。 即有神妙, 终非余之心服者。 其它无论。 独怪乎河间, 东垣, 丹溪三子者, 既于中风门, 皆言此病非风矣, 而何于本门皆首列小续命汤; 而附以加减之法曰: 无汗恶寒, 麻黄续命汤; 有汗恶风无热, 桂枝续命汤; 有汗身热不恶寒, 白虎续命汤; 有汗身热不恶风, 葛根续命汤; 无汗身凉, 附子续命汤。 若此诸法, 但用治外感则可, 用治内伤则不可。 而三子之卷卷不舍者, 皆此数方。 又何前后之言不相应耶? 再如大秦艽等汤, 在[机要][发明]俱云: 治中风, 外无六经之形证, 内无便溺之阻隔, 如是血弱不能养筋, 宜养血而筋自荣, 以大秦艽汤, 羌活愈风汤主之。 夫秦艽汤虽有补血之药, 而寒散之剂居其半。 夫既无六经之外邪, 而用散何为也? 既无阻隔之火邪, 而用寒何为也? 寒散既多, 又果能养血气而壮筋骨乎? 秦艽汤且不可, 愈风汤则尤其不可者也。 吾不知用此法者, 果出何意?

 

日期:2008年5月14日 - 来自[卷之十从集杂证谟]栏目

血四十一

杂病?血, 责热在里; 伤寒?血, 责热在表。 [论]曰: 伤寒小便清者, 知不在里, 仍在表也, 当发其汗; 若头痛者, 必?, 宜桂枝汤。 曰: 伤寒脉浮紧, 不发汗, 因致?者, 麻黄汤主之。 此以伤寒之?, 为其热不在里, 在表而然也。 然又[论]曰: ?家不可发汗。 而何以复用桂枝, 麻黄等汤? 盖?由乎阴者, 以阴虚火动也, 故不宜再汗以亡阴; ?由乎阳者, 以表邪未解也, 故当用桂枝, 麻黄以发散。 又[论]曰: 太阳病, 脉浮紧, 发热, 身无汗, 自?者愈。 此以表邪欲解, 不从汗而从血, 俗人谓之红汗, 所以?后当愈也。 由此观之, 则有因?而愈者, 以经通而邪散也; 有治?仍当发散者, 以邪之将解未解, 而因散其余邪也。 治?之法, 于斯可见。 若寒气不甚, 而用麻黄, 桂枝, 似属太刚, 或易以柴葛之类, 自无不可, 用者其酌之。

[论]曰: 阳明病, 口燥但欲漱水, 不欲咽者, 此必?。 盖阳明之脉络于口鼻, 今其漱水不欲咽者, 以热在经而里无热, 故当鼻?也。

有动阴血者, 又非?血之谓。 [论]曰: 少阴病, 但厥无汗, 而强发之, 必动其血, 未知从何道出, 故或从口鼻, 或从目出者, 是名下厥上竭。 此阴血也, 乃为危证。
 

日期:2008年5月14日 - 来自[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栏目

麻黄桂枝辨二十四

按: [伤寒论]曰: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恶寒, 体痛, 呕逆, 脉阴阳俱紧, 无汗而喘者, 名为伤寒, 麻黄汤主之。 曰: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汗出, 恶风, 脉缓者, 名为中风, 桂枝汤主之。 此以无汗脉紧者为伤寒, 故用麻黄汤; 有汗脉缓者为中风, 故用杜枝汤, 是其辨也。 又[论]曰: 桂枝本为解肌, 若其人脉浮紧, 发热汗不出者, 不可与也, 常须识此, 勿令误也。 然何以又曰: 太阳病外证未解, 脉浮弱者, 当以汗解, 宜桂枝汤。 阳明病, 日晡所发热, 脉虚浮者, 宜发汗, 发汗宜桂枝汤, 是岂桂枝为止汗者耶? 但麻黄汤无芍药, 而用麻黄, 桂枝汤无麻黄, 而用芍药, 盖桂枝性散, 芍药性敛, 以芍药从桂枝, 则桂枝不峻, 以桂枝从芍药, 则芍药不寒。 然以芍药之懦, 终不胜桂枝之勇, 且芍药能滋调营气, 适足为桂枝取汗之助, 故桂枝汤亦是散剂, 但麻黄汤峻, 而桂枝汤缓耳。 故凡寒邪深固者, 恐服桂枝不能解表, 则反以助热, 所以脉紧无汗者, 宜麻黄不宜桂枝; 若脉浮缓有汗, 或浮弱者, 以其风邪尚浅, 宜桂枝不宜麻黄也。 此麻黄汤为发表之第一, 而桂枝汤则解表之次者也。 今时医不能察此, 但闻汗不出者, 不可与桂枝, 便谓桂枝能止汗, 误亦甚矣, 而不知止汗在芍药, 不在桂枝也。 但桂枝性温, 能强卫气, 如[内经]曰: 阴气有余, 为多汗身寒。 仲景曰: 极寒反汗出者, 此亡阳而汗也, 助阳乃可以止汗, 则正宜用桂枝矣。 又[伤寒论]以太阳病无汗脉紧者为伤寒, 汗出脉缓者为中风, 此风寒之辨也。 然大青龙汤证治曰: 太阳中风, 脉浮紧,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 是岂非太阳中风亦有脉紧无汗者耶? 可见风之与寒, 本不相远, 但风邪浅而寒邪深耳, 浅属阳而深属阴耳。 且近见外感寒邪者, 率皆伤寒发热脉紧无汗等证, 至于中风一证, 谓其脉缓有汗, 而复发热者, 其病本不多见, 即有之, 亦必外因者少, 而内因者多也。 倘学者以风寒二字, 及麻黄桂枝二汤, 必欲分其阴阳同异, 而执以为辞, 则失之远矣。 本门前卷有风寒辨, 宜并察之。

 

日期:2008年5月13日 - 来自[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栏目

对麻黄汤的一点认识

       来源:爱爱医

       麻黄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个方剂,临床运用十分广泛。各代医家也在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对本方进行了使用和发展。比如治疗风寒咳喘三拗汤、清外攘内的大青龙汤、救急扶危的还魂汤、外风中腑(或中经)的续命汤等等,都是在本方基础上据证化裁而成。所以如何在临床上用好本方,是很重要的。今天不揣浅陋,根据原文和诸家论述,整理成文,供同道临床参考。
       [原文参考]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为伤寒(3)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36)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46)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52)
       阳明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55)
       阳明中风,脉浮弦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231)。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232)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235)
       [名家方解]
       1、章虚谷“因此方纯乎发表,故先煮麻黄,又用甘草以缓其性,使阳气周遍,以取微似有汗,若发散迅速,大汗淋漓,阳气不及周行而外奔,其邪反未能出也,故甘草只用一两,不同桂枝汤之甘草重用,取其守中,为调营卫之法;此为治寒伤营之主方也”。《伤寒论本旨》
       2、尤在泾“人之伤于寒也,阳气郁而成热,皮肤闭而成实,麻黄轻以取实,辛以散寒,温以行阳;杏仁佐麻黄,达肺气泄皮毛止咳急。王好古谓其治卫实之药是也。然泄而不收,升而不降,桂枝甘草虽曰佐之,实以监之耳”。《伤寒贯珠集》
       3、胡希恕“麻黄为一有力的发汗药,佐以桂枝再宜致汗。杏仁定喘,甘草缓急,故治太阳病表实无汗、身疼痛而喘者”。《经方传真》
       [现代用法]
       麻黄10~25克 桂枝10~15克 甘草5~10克 杏仁10~15克
       以水600毫升,先煎麻黄约10分钟,去上沫,再放诸药同煎至300毫升,滤出,加水200毫升,再煎至300毫升,混匀后分2~3次饭后温服。每次80~150毫升。盖被取汗为度。莫使大汗淋漓。
       [运用目标]
       发热、喘而无汗、恶寒、体痛、呕逆,脉浮紧;肌肤灼手、起疹、鼻中干燥或咳喘而胸满者;头身肿或疼痛、喜热,阴冷潮湿则加重,舌淡脉浮者。
       [常用范围]
       1、以发热、无汗、恶风为主的外感性疾病,如流感、病毒性感冒、风湿热、骨折、肺炎、脑炎、局灶性化脓性感染。
       2、以无汗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外伤性关节炎、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雷诺氏病、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鼻窦炎、皮肌炎、硬皮病。
       3、以无汗而喘为主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花粉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心包积液。
       4、以干燥、无汗、恶风、脉浮或阴冷潮湿加重为主的皮肤科疾病,如湿疹、荨麻疹、冻疮。
       5、其它方面,麻黄汤还用于五官科的鼻炎、鼻息肉、喉炎、中耳炎;泌尿外科的急性肾炎、慢性肾小球炎、肾盂炎、前列腺肥大;另外,尿崩症、肝硬化腹水、血栓性静脉炎、变态反应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等也有运用麻黄汤的时候。
       [使用须知]
       1、运用麻黄汤时,遇到患者肌肤白皙、疏松,有上冲感,易烘热、汗出,甚至抚摸时湿润沾手;脉浮缓或尺脉沉细;平素易头晕、目眩、鼻衄或心腹动悸以及喘咳伴泄泻、无尿、失神者禁用。
       2、麻黄汤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所以运用时一定要根据汗出的情况,来斟酌给药的剂量与时间。以温覆后汗出证减为度。未汗,服至汗出。但不要令汗出体虚、心慌、肢冷。
       3、麻黄汤运用于一些慢性疾病。如鼻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及各种疼痛性疾病时,不必一定要待其汗出。
       4、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证、糖尿病、疮口破溃而肌肤松软、小便涩少、尺脉沉涩、久病体虚或有大量失血史者都要慎用麻黄汤及麻黄制剂。
       5、麻黄汤药味精练、配伍严禁,为临床所常用。三拗汤、覆杯汤、小青龙汤、续命汤、还魂汤等许多古方都是本方演化而成。因麻黄通经、散寒、破症瘕积聚,所以用本方加茯苓、丹皮、桃仁、艾叶、芍药、川芎等治疗妇科盆腔炎、子宫肌瘤、附件炎等疗效十分显著。用本方治疗皮肤病时用量不宜太重,取其轻清外达、微微出汗即可。用于儿科病及慢性咽喉炎等五官科疾病时,要少饮频服为宜。
       6、麻黄汤虽然是久用不衰的咳喘专药,但临床运用时一定要辨证取舍。长期服用或使用不当会伐阴动阳、拔动肾根。尤其是针对一些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喘病、老年咳喘病、虚人咳喘病时,更要跳出麻黄治喘的惯性思维。但体形胖肿、肌肉发达、皮肤粗黄、不易出汗等麻黄体质的患者除外。
       [名家医案]
       1、《伤寒九十论》载许叔微以本方治疗一喘而胸满,脉浮长,身热头痛,腰脊强,鼻干,不得卧的患者,得汗而解;同时还载一邱姓伤寒的患者,因尺脉沉弱而先用小建中汤加味调理数日,待其尺脉充盛后,数剂而安。
       2、《经方实验录》载曹颖甫先生用本方治疗范氏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脊疼痛而脉浮紧;同时还记载一头疼,恶寒,脉浮紧但发热不甚,胃气虚弱的患者,用本方加生姜、大枣,一剂若失。
       3、《经方传真》载一陈姓男孩因汗后洗冷水澡而恶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胡老与麻黄汤,盖被取微汗出,热退而解。
       4、《橘窗书影》载浅田宗伯先生曾治疗一妇人临产破浆后,振寒腰痛如折,不能分娩,前医与破血剂,先生诊曰:脉浮数而肌热,恐系外感,与麻黄汤加附子,温覆使发汗,须臾腰痛梢宽,而发阵缩,余谓产期将至,使坐草,俄产一女。
       

日期:2008年5月8日 - 来自[经典研习]栏目

疹疮

       方荫山治程氏子,二岁出疹,因出迟没早,发喘大热,舌短不乳,昏沉。医皆不治。方以元参、茯苓、甘草、麦冬、天麻、陈皮、干葛、麻黄、兜铃、黄芩、知母、犀角、石膏,名曰犀角膏汤。一服症减半,二服愈。
       吴桥以医名里中。有兄子始孩,累日发热蒸蒸,惊搐昏愦。众医不知所出。桥诊之曰:疹也。寒邪外乘,闭而不出,是呱呱耳。饮药已数,中气乃伤,药不足恃也。当置沸汤一瓶,撤其盖,今保姆抱子坐汤侧,稍远,拥被围之,汤气自远薰蒸,少饮药内托,疹出而解。无何,丛睦汪氏子病如之,仍用向法,并效。其稳类如此,故乡人称良焉。
       江应宿治表侄女,九岁出疹,没早,发咳喘,大发热,肌瘦不饮食,唾呕痰沫甚多。延半月余,予往视之曰:血虚病也。以四物汤加杏仁、阿胶、麦冬、五味、炮姜,一服热退身凉,痰咳俱止,再剂而愈。
       一儿三岁患疹,出迟而没早,发热咳嗽,昏闷不食。予诊视曰:疹出不透,出见风寒没早,宜急发之。以葱煮麻黄八分,四物换生地,加杏仁、天花粉、葱、姜,煎服,重复出一身,比前更多。三日没尽而愈。凡疹症出自六腑,宜养阴抑阳。刚剂决不可服。(二陈谓之刚剂,四物谓之柔剂。)犯之即发喘渴闷乱。失于收救,多致夭折。如参、芪、半夏、白术常品温操之药,亦所当忌。当宜清热养血。如出迟者,少加升散之药。送之达表而已。
 

日期:2008年5月8日 - 来自[卷十二

“一男子年三十六”案

一男子年三十六,业农而贫。秋深忽浑身发热,两臂膊及腕、两足及胯皆痛如锻,日轻夜重。医加风药则愈重,血药则不效,以待死而已。两手脉皆涩而数,右甚于左。其饮食如平日,因痛而形瘦如削。用:苍术一钱半,生附一片,生甘草二钱,麻黄五分,桃仁九个(研),酒黄柏一钱半。上作一帖,煎入姜汁些少,令辣。服至四帖后,去附子加牛膝一钱重。八帖后,气上喘促不得睡,痛却减,意其血虚,必服麻黄过剂,阳虚祛发动而上奔,当补血而镇之。遂以四物汤减芎,加人参五钱,五味子十二粒。以其气酸,收敛逆上之气,作一帖,服至二帖喘定而安。后三日,脉之数减大半,涩如旧。问其痛,则曰不减,然呻吟之声却无。察其气似无力,自谓不弱。遂以四物汤加牛膝、白术、人参、桃仁、陈皮、甘草、槟榔、生姜三片,煎服至五十帖而安。复因举重,痛复作,饮食亦少,亦以此药加黄芪三钱,又十帖方气痊愈。(《丹溪先生治法心要/卷四》)

按:业农且病发于深秋,气虚虚弱而暑湿为发病之因可知矣。浑身发热,日轻夜重,为热邪陷于阴分。脉象两手涩数者,血燥邪阻之象。右甚于左者,气虚阳虚之征。饮食如常者,血虚热伏,邪未及于脾胃也。故首以苍术伍麻黄、姜汁通阳燥湿;黄柏、生甘草清阴分伏热;桃仁通络活血;附子通阳止痛。全方峻药轻投,以免损耗阴血。服四剂后去附子,恐多用耗血,另加牛膝引诸药下行。八剂后喘促不得眠,必以前曾过服麻黄,而现只用麻黄五分,故不必减去。改四物汤减川芎之升窜,加参、味以补血敛降。三日后脉数减半,知伏热渐解,又改四物汤加参、术、陈、甘健脾养血,桃、膝活血通络,槟榔导湿下行。

日期:2008年12月18日 - 来自[丹溪医案评析]栏目

“一男子年二十岁”案

一男子年二十岁,因连夜劳倦不得睡,感寒嗽痰,痰如黄白脓,嗽声不出。时初春大寒,与小青龙汤四帖。觉咽喉有血丝腥气逆上,血线自口中左边一条,顷遂止。如此每昼夜十余次。其脉弦大散弱,左大为甚。人倦而苦于嗽,予作劳倦感寒。盖始因强与甘辛燥热之剂,以动其血,不急治恐成肺痿。遂与人参、黄芪、当归身、白术、芍药、陈皮、炙甘草、生甘草、不去节麻黄,煎熟,入藕汁治之。两月而病减嗽止。却于前药去麻黄,又与四帖而血止。脉大散尚未收敛,人亦倦甚食少。遂于前药去藕汁,加黄芩、缩砂、半夏,至半月而安。(《丹溪先生治法心要/卷一》)

按:何以知本案感寒未解?盖以脉虽散弱而有弦大之象也。虽然痰黄白如脓,而不认为肺火热嗽者,以其寒邪外束,内热闭肺也。脉“弦大散弱”者,当为初取弦大,久候转为散弱无力,则知气血耗散无疑,宜柔润益气法稍兼辛散。故以参、芪、归、术、芍、炙甘草补益气血,生甘草清火,陈皮化痰,麻黄不去结以发汗,加入藕汁凉血敛血。服后两月而嗽止,去麻黄,再进四帖血止,而脉散大仍然未敛,“人亦倦甚食少”,知倦甚非尽为气虚,亦为肺热,故再加黄芩清肺,砂、半化痰降气,又至半月而方安。于是可知内热久郁,非可速效也。


肺热内郁则身倦,如《伤寒论》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亦可见于温病之倦怠嗜睡,湿热病之身体沉重,疫证之身重如山等。表邪内陷、阳陷于阴以及阴虚阳陷均可有身倦症状。总之,由于火郁导致的身倦甚为常见,非可一概认作气虚也。

日期:2008年12月18日 - 来自[丹溪医案评析]栏目

麻黄桂枝汤新用治疗高热58例体会

【摘要】  目的 观察麻黄桂枝汤治疗高热的体会。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予以麻黄桂枝汤,对照组予以抗炎、抗病毒、物理降温,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32例治愈31例,显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6.9%。对照组26例,治愈6例,显效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34.6%。两组总有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麻黄桂枝汤新用治疗高热疗效确切。

【关键词】  高热;麻黄桂枝汤

    1993~2006年7月,笔者应用麻黄桂枝汤治疗高热患者32例,疗效确切,并与同期26例以抗炎、抗病毒、物理降温治疗者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993~2006年住院患者58例,男20例,女38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头晕、头痛、乏力、纳差,发热病史最长时间11天,最短3天,体温波动在39 ℃~41 ℃,各项化验检查都在正常范围,X线透视双肺正常,心电图无异常发现。经西药选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甲硝唑、病毒唑、双黄连等及物理降温,病情无明显好转。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伤寒八纲辨证论治。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麻黄15 g,桂枝20 g,杏仁10 g,炙甘草6 g,细辛6 g,用砂罐煎药,连续煎3次,每次煎20 min,根据个体差异,每次服100~150 ml,每日3次。如患者出现恶心、脘腹胀痛,加砂仁、白术、半夏、茯苓、陈皮、枳壳,乏力、倦怠加黄芪、党参。中药2剂为1个疗程。对照组青霉素1200万u,加入5%糖盐水300 ml静脉滴注或先锋Ⅴ3g,加入5%糖盐水300 ml静脉滴注,甲硝唑200 ml静脉滴注,病毒唑600 mg加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物理降温等。西药5~7天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按文献标准修正[1]:治愈,体温降至正常,36 ℃~37.2 ℃,1周后体温不上升,临床症状消失,饮食尚可,每餐150 g;显效,体温降至37.2 ℃~37.6 ℃,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欠佳,每餐50~100 g,但偶咳嗽,乏力纳差。无效,体温持续38.5 ℃~40 ℃,临床症状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2.2.1  两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

    2.2.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见表2。表1  两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3  讨论

    笔者用麻黄桂枝汤治疗高热的体会是:58例患者中都有共同的特点,出现头痛、身痛、怕冷发热,无汗气喘等症。古人虽用于伤寒,外感风寒、头痛、身痛、发热怕冷无汗。笔者根据麻黄汤的治疗法则,进行了两组治疗对比。32例用麻黄桂枝汤治疗,26例用抗生素加抗病毒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因麻黄有发汗解表、平喘功效,汗出体温下降,桂枝辛温解表制约麻黄发汗过猛,杏仁助麻黄平喘,炙甘草调和诸药,细辛通彻表里,外解表寒,内散里寒。因此,麻黄汤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以达到汗出体温下降之功效。对照组用抗生素联用并加用抗病毒治疗,其总有效率达34.6%,而治疗组达100%。根据58例患者发病季节分析,多在冬春之交,其中妇产科手术患者38例,内科20例,因术前脱衣服导致风寒感冒,寒主收引,闭塞皮毛,肺失肃降,系体温调节中枢不能散热,引起持续高热不退,以致出现咳嗽、气喘、头晕、头痛、身痛、畏寒发热。根据目前市场调查,不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患者,大约50%的患者需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因其价廉而乐于接受[1~5]。单纯用西药治疗,有一少部分感冒患者药费需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少数个别患者上万元;因此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势在必行,有待各位学者的进一步探讨。临床观察表明:麻黄桂枝汤新用治疗高热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 姚文珍.试述麻黄在《伤寒论》中的作用.天津中医,1995,12(2):38-39.

2 刘志(译).麻黄的成分、药理和生化研究.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1,4:12.

3 刘兴样.麻黄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4:255-256.

4 沈映君,王一涛,陈容,等.麻黄、桂枝协同发汗作用的实验研究.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6,1:31.

5 朱丹.中西结合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50例.湖南中医杂志,2002,18(4):27.


作者单位:409100 重庆,重庆市石柱县人民医院

日期:2008年6月30日 - 来自[2007年第5卷第1期]栏目

发表之剂

  {发者,升之散之汗之也,表者,对里而言也,三阳为表,三阴为里,而太阳为表之表,阳明为表之里,少阳为半表半里也,邪之伤人,先中於表,以渐而入於里,始自太阳,以及阳明,少阳,乃入阴经,由太阴少阴以及厥阴,六经乃尽也,治病者当及其在表而汗之散之,使不至於传经入里,则病易已矣,若表邪未尽而遽下之,则表邪乘虚入里,或误补之,则内邪壅闭不出,变成坏证者多矣,经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麻黄汤〔寒伤营发表仲景〕

  治伤寒太阳证邪气在表,发热,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痛,项背强,恶寒恶风。〔但有一毫头痛恶寒,尚为在表。〕无汗而喘,脉浮而紧。{寒邪外束,阳不得越,故郁而为热,经曰,人之伤寒,则为病热,寒初中人,必先在表,即足太阳寒水之经,太阳诸阳主气,乃一身纲维,本经之脉,起目眥,上脑下项,循肩,挟脊,抵腰,行於身后,故所过之处无不痛也,恶寒者,虽无风而恶寒,恶风者,当风而始恶之,故恶寒必兼恶风恶寒有阴阳之分,恶风惟属阳经,故三阴无恶风之证,风为阳邪,寒为阴邪也,原病式曰,身热恶寒,热在表也,热在表而浅,邪畏正,故病热而反恶寒,或言为寒在表,及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者,误也,凡人之伤风暑湿,皆有汗,惟伤寒独不汗出,寒能濇血,又表实也,气上逆故喘,邪在表故脉浮,伤寒脉紧而伤风脉缓者,寒劲急而风缓散也,喻嘉言曰,冬伤寒,春伤温,夏秋伤暑伤湿,此四时正病也,然夏秋亦有伤寒,冬春亦有伤暑伤湿,乃四时之客病,所谓异气也,冬春正病,有汗为伤风,无汗为伤寒,即夏秋正病,有汗伤暑湿,无汗仍为伤寒。}亦治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表邪壅盛,阳气不得宣发,故逆而作喘,若心下满,腹病为实,宜下之,此胸中满,胸中去表犹近,非里实,虽有阳明,然与太阳合病,尚为在表,宜汗不宜下,经云,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又曰,阳明病应发汗,反下之,此为大逆,或问两经合病,当用两经之药,何以偏用麻黄汤耶,盖邪自太阳而来,仍当提出太阳,不欲其陷入阳明,故不用葛根也。}亦治哮证。{哮喘由风寒客于背俞,复感于寒而作此汤散寒利肺,病哮喘者,虽服麻黄而不作汗。}麻黄〔去节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甘草〔一两炙用〕、先煮麻黄数沸,去沫,内诸药,煎热服,覆取微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无汗再服。{凡用麻黄去节,醋汤略泡,晒乾备用,庶免太发,冬月生用,伤寒初感,始於太阳,故以发汗为先,汗出则愈,活人云,凡发汗病证仍在者,三日内可二三汗之,令腰以下周偏为度,王海藏云,表证当汗,脉浮急汗之,脉沉缓汗之,里证当下,脉浮缓下之,脉沉急下之,三阳汗当急而下当缓,三阴汗当缓而下当急,按汗有大汗解表微汗解肌之殊,下有急下少与微和渗利之别。此足太阳药也,麻黄中空,辛温气薄,肺家专药而走太阳,能开腠散寒。〔皮腠肺之所主,寒从此入,仍从此出。〕桂枝辛温,能引营分之邪,达之肌表。〔桂入营血,能解肌,营卫和,始能作汗。〕杏仁苦甘散寒而降气,草甘平发散而和中,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是已。{喻嘉言曰,麻黄发汗,其力最猛,故以桂枝监之,甘草和之,用杏仁润下以止喘逆,正如驭马防其放逸耳,李士材曰,古云冬不用麻黄,夏不用桂枝,盖以冬主闭藏,不应疏泄,夏令炎热,不宜辛温,经所谓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是也,又云,夏月不用麻黄,两说相反何耶,或舍时从证,或舍证从时,临时变通,存乎其人耳,李时珍曰,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未有究其精微者,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寒伤营,营血内濇,不能外通於卫,卫气闭固,津液不行,故无汗发热而恶寒,风伤卫,卫气外泄,不能内护於营,营气虚弱,津液不固,故有汗发热而恶风,然风寒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肺之合也,证虽属太阳,然面赤怫郁,欬嗽,有痰,喘有胸满,非肺病乎,盖皮毛外闭,则邪热内攻,故用麻黄甘草,同桂枝引出营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气,汗后无大热而喘者,加石膏,活人书,夏至后加石膏知母,是皆泄肺火之药,是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实散肺经火郁之药,腠理不密,则津液外泄,而肺气虚,虚则补其母,故用桂枝同甘草外散风邪以救表,内伐肝木以防脾,,佐以芍药泻木而固脾,使以薑枣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下后微喘者,加厚朴杏仁以利肺气也,汗后脉沉迟者,加人参以益肺气也,活人书加黄苓为阳旦汤,以泄肺热也,是桂枝汤虽太阳肌轻证,实为理脾救肺之药也,先正云,桂麻汤皆肺药,王履曰,伤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不即病者,谓之温暑,其原不殊,故一称为伤寒,其类则殊,施治不得相混,仲景之书,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也,今人或以伤寒法治温暑,不过借用耳,三阴伤寒,寒证十居七八,若温暑但一于热耳,后人误为通治,遂疑诸热剂不敢用,是未悟仲景立麻黄桂枝汤之有所主有其时矣,茍知非治温暑之剂,则群疑冰释矣,又曰,伤寒即发於冬寒之时,寒邪在表,开其腠理,非辛温不能散之,此麻黄桂枝等剂所以必用也,温病热病,发于喧热之时,郁热自内达外,无寒在表,故非辛凉苦寒苦酸之剂,不能解之,此桂枝麻黄等所以不可用,而后人所处冰解散,大黄汤,千金汤,防风通圣之类,兼治内外者之所以可用也,未即病之伤寒,有恶风恶寒之证者,风寒在表,表气受伤也,后发之温热病,有恶风恶寒之证者,必重感风寒,而表气亦受伤也,若无新中之风寒,则无恶风恶寒之证,故仲景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病如此,则知热病亦如此,而不渴恶寒者,非温热病矣,或有不因新中风寒亦见恶风恶寒之证者,盖因表虚热达於表而伤表气,所谓卫虚则恶风,营虚则恶寒耳,非伤风恶风,伤寒恶寒也,温病热病,遗有先见表证而后传里者,盖郁热自内达外,外不得泄,还复入里,而成可攻之证,非如伤寒从表而始也,每见世人治温热病,误攻其里,亦无大害,误发其表,变不可言,此足明其热之自内达外矣,间有误攻致害者,乃春夏暴寒所中之疫证,邪纯在表,未入於里,不可与温病热病同论,夫秋冬伤寒,真伤寒也,春夏伤寒,寒疫也,与温病热病自是两途,岂可同治,况伤寒直中阴经,与太阳虽伤,不及郁热,即传阴经为寒证而当温者,又与温病热病大不同,其可混治乎,不恶寒,则病非外来,渴则热自内达外,经曰,从春分后至秋分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亦属外感,一阳子曰,伤寒传足不传手,非穷理之言也,草窗刘子指足经所属水土木,水遇寒而涸冰,土遇寒而坼裂,木遇寒而凋枯,故寒善伤之,手经所属金与火,金遇寒而愈坚,火体极热,寒不能袭,故寒不能伤,昧者奇之,将人身营卫经络,上下截断,不相联络,失血气周流,瞬息罔间之旨矣,夫寒邪袭人,必先皮毛灼热,鼻塞息粗,肺主皮毛,是手太阴肺辛金先受病矣,海藏有伤寒自皮毛入之语,先师有桂麻羌芎之设,虽太阳表之表之剂,然汗法舍皮毛何自而解,更衣悖常,结闭溏泄,手阳明大肠庚金病矣,先师有硝黄朴实之用,虽兼正阳三阴里之里之剂,然下法舍大肠何自而通,刘子谓金遇寒而愈坚,信乎阳气怫郁,舌胎言妄,手少阴心丁火病矣,先师有泻心数法,亢极动血,上下烦蒸,手厥阴心胞火,手少阳三焦火病矣,治有三黄柴苓数条,小便癃秘,手太阳小肠丙火病矣,冶有五苓导赤之例,刘子谓火热寒不能伤,信乎,经又云,人之伤寒,则为病热,既云病热,则无水冰土坼木枯之说,而有金烁火亢之徵矣,刘子何人,敢恃管见惑世诬人哉,何东号一阳子,机要云,有厥阴经下利不止,脉沉而迟,手足厥逆,唾涕脓血,此难治,宜麻黄汤,小续命汤汗之,此有表邪缩於内,当表而愈,张子和曰,羿泄以风为根,风非泻汗不出,有病此者,腹中雷鸣,水穀不分,小便滞涩,服濇药温药不效,炙中脘脐下数壮,燥热转甚,津液枯竭,延余视之,脉浮大而长,身表微热,用桂枝麻黄汤,加薑枣煎,连进三大剂,汗出终日,至且而愈,次以胃风汤和其脏腑,食进而安,经曰,春伤于风,夏必羿泄,故可汗而愈,按风属木,脾属土,木剋土,故泄也,附大黄汤,大黄两半,芒硝大腹皮木通甘草各一两,桂心七钱半,桃仁廿一枚,治阳毒伤寒未解,热在内,恍惚如狂,破棺千金汤,苦参一两,酒煮取吐,治天行热毒垂死,冰解散,防风通圣散,见表里门。本方除桂枝,加石膏,名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治汗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或问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桂枝既不可行,麻黄可行耶,无大热,石膏可行耶,喻嘉言曰,治伤寒先分营卫,桂麻二汤,断无混用之理,此证太阳之邪,虽从汗解,然肺中热邪未尽,所以热虽少止,喘仍不止,故用麻黄发肺邪,杏仁下肺气,甘草缓肺急,石膏清肺热,即以治足太阳之药通治手太阴经也,倘误行桂枝,宁不壅塞肺气而吐痈脓乎。}亦治温疟先热后寒,本方加白朮,名麻黄加朮汤,〔金匮〕治湿家身体烦痛,宜发汗,本方去桂枝杏仁,加附子,名麻黄附子汤,〔金匮〕治脉沉虚胀者为气水,属少阴,发其汗即止,本方除桂枝杏仁,名甘草麻黄汤,〔金匮〕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脉沉小便不利。〕重覆取汗,本方去桂用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名三拗汤,〔局方〕治感冒风寒,欬嗽鼻塞。{麻黄留节,发中有收,杏仁留尖,取其发,连皮,取其濇,甘草生用,补中有发也。}忌汗诸证。{仲景曰,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脉浮紧者当身痛,宜汗之,假令尺脉迟者,不可发汗,以营弱血少故也,咽燥喉乾者不可发汗,津液不足也,欬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四肢厥冷,肺肾虚冷也,下利虽有表证,不可发汗,汗出必胀满走津液而胃虚也,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亡耗津液,反增客热也,衄家亡家不可发汗,发汗则阴阳俱虚,针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主海藏曰,仲景言衄家不可发汗,盖为脉微也,若浮紧者,麻黄汤,浮缓者,桂枝汤,活人云,脉微者黄苓芍药汤,犀角地黄汤,疮家虽伤寒身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表虚热聚故生疮,汗之则表益虚,热愈而生风,故变痉,少阴病脉沉细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发汗则痉,表虚热聚故生疮,汗之则表益虚,热愈甚而生风,故变痉,少阴病脉沉细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难治,脉动数微弱者,不可发汗,脉沉迟为在里,反发其汗,则津液越出,大便难,表虚里实,必谵语,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汗者心之液,心亡血液故乱,腹中上下左右有动气者,不可发汗。}伤寒伤风辨。{伤寒郁而后能发热,伤风即能发热,伤寒无汗,伤风有汗,伤寒无涕,伤风有涕,伤寒手足微厥,伤风手足背皆温,伤寒脉紧,伤风脉缓。}阴阳表里辨。{阳证之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便清,不渴,手足温和,阴证之表,无热恶寒,面惨息冷,手足厥逆,阳证之里,唇焦舌燥,烦渴掀衣,扬手掷足,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爪甲红活,身轻易于转侧,脉浮洪数,阴证之里,不渴,踡卧,引衣自盖,唇紫舌卷,大便滑泄,小便清白,爪甲青黑,身重难於转侧,脉沉细数,惟腹痛与呕,阴阳里证皆有之,三阳经又有阴阳表里之分,太阳以热在皮肤,头痛项强,在经为表,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以口渴尿赤,热入膀胱,在腑为里王苓散阳明以热在肌肉。目痛不眠,在经为表,葛根解肌汤,以口渴背寒为热渐入里,白虎加参汤,若自汗狂谵,热已入胃腑,为全入里赤涩,爪甲红活,身轻易于转侧,脉浮洪数,阴证之里,不渴,踡卧引衣自盖,唇紫舌卷,大便滑泄,小便清白,爪甲青黑,身重难於转侧,脉沈细数,惟腹痛与呕,阴阳里证皆有之,三阳经又有阴阳表里之分,太阳以热在皮肤,头痛项强,在经为表,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以口渴尿赤,热入膀胱,在腑为里,五苓里。}

  桂枝汤〔风伤卫解肌仲景〕阳浮而阴弱,发热头痛,自汗,恶风恶寒,鼻鸣乾呕,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发热头痛,自汗,恶风恶寒,鼻鸣乾呕。{关前为阳,卫亦阳,阳以候卫,关后为阴,营亦阴,阴以候营,阳脉浮者,卫中风也,阴脉弱者,营气弱也,伤于风者,头先受之,故头痛,经曰,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风并於卫,营弱卫强,故发热自汗也,卫虚则恶风,营虚则恶寒,自汗则皮腠疏,故恶风复恶寒也,恶寒虽属表,亦有虚实之分,无汗恶寒为表实,宜发汗,汗出恶寒为表虚,宜解肌,鼻鸣乾呕者,风壅气逆,故鼻有音而作区也,喻嘉言曰,风寒并举,义重恶风,恶风未有不恶寒者,所以伤寒亦互恶风,后人谓伤寒恶寒,伤风恶风误矣。}及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脉迟汗多属阳明证,以微恶寒尚兼太阳,仍当从外解肌,断其入胃腑之路。}桂枝、芶药、生薑〔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热服,须臾啜稀热粥,以助药力,温覆取微似汗,不可令如水淋漓,汗出病差,停后服,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此足太阳药也,仲景以发汗为重,解肌为轻,中风不可大汗,汗过则反动营血,虽有表邪,只可解肌,故桂枝汤少和之也,经曰,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桂枝辛甘发散为阳,臣以芍药之酸收,佐以甘草之甘平,不令走泄阴气也,薑辛温能散,〔散寒止呕〕枣甘温能和,此不专于发散,引以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麻黄汤专于发散,故不用薑枣,而津液得通矣。{庞安时曰,若无汗,小便数,或手足逆,身冷,不恶寒,反恶热者,慎不可用,又自汗小便数者,不可服,自汗为阳虚,小便数为下焦虚寒,初病表里俱虚,病不在表,服此重汗,竭其津液,是虚虚,经曰,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脉紧为伤寒,与之则表益实而汗愈难出矣,伤寒例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人胃,阴盛则亡,周扬俊曰,风既伤卫,则卫气疏,不能内护於营,而汗自出矣,汗者血之液也,苟非用血药,以桂枝和营散邪,以芍药护营固里,则不但外邪不出,且入而为里患矣,然后知和营则外邪出,邪出则卫自密,更不必用固表之药,而汗自止矣,仲景曰,病尝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耳,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王好古曰,或问桂枝止烦出汗,仲景治伤寒发汗数处皆用桂枝汤,又曰无汗不得用桂枝,汗多者桂枝甘草汤,此又能闭汗也,二义相通否乎,曰,仲景云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阴虚阳必凑之,故用桂枝发其汗,此乃调其营气,则卫气自和风邪无所容遂自汗而解,非若麻黄能开腠理,发出其汗者,汗多用桂枝者,以调和营卫则邪从汗出,而汗自止,非桂枝能闭汗孔也,李东垣曰,仲景治表虚,制此汤用桂枝为君,桂枝辛热发散,体轻助阳,芍药甘草佐之,若腹中急痛,乃制小建中汤,以芍药为君,芍药酸寒主收补中,桂枝甘草佐之,一治表虚,一治里虚,又曰,以桂枝易肉桂,治感寒腹痛之神药,如中热腹痛,去桂加黄苓,许叔微曰,仲景一百一十三方,桂枝独冠其首,今人全不用,何也,何也,昂按仲景治伤寒,用麻黄桂枝,而全不用羌活防风,是古人亦有所未备也,故洁古制羌活汤,黄耆汤,川芎汤,海藏制神朮散,白朮汤,皆用羌活防风以代之,黄耆川芎汤,附补门,神朮白朮汤见后。}本方加白朮、川芎、羌活、防风、饴糖、名疏邪实表汤,〔节庵〕治同。{陶氏制此以白朮为君,以代桂枝汤,喻嘉言曰,坐令外感内伤,混同论治矣,昂按节庵之君白朮,亦傲古洁之黄耆汤,海藏之白朮汤而来,又按节庵所着伤寒六书,尽易仲景原方,参合后贤治法,以代桂枝麻黄葛根青龙等剂,在后人诚为便用,故世之嗜节庵者,胜於仲景,以节庵为捷径,以仲景为畏途,节庵之书行,而仲景之书晦,如节庵者,可谓洁古海藏辈之功臣,而在长沙实为操莽也,本集採节庵方论颇多,然不能无遗议者,以节庵之功罪,不妨互见於世也。}本方去芍药生薑,名桂枝甘草汤,〔仲景〕治发汗过多,叉手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汗多则亡阳而耗血,故心虚悸而又手自冒也,桂枝益气固表,甘草补中助阳。〕本方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仲景〕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汗多亡伤,无以卫外,故恶风汗多,则便自少,兼膀胱无阳,不能化气,故便难,汗多则无液以养筋,兼有风入而增其劲,故四肢微急,与桂枝汤以和营卫,加附子以助元阳。〕本方去芍药加附子,名桂枝附子汤,〔仲景〕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八九日再经之时,邪多在里,而复身体痛烦者,风湿相搏也,烦风也,痛湿也,不呕不吐,里无邪也,故知为风湿相搏,脉浮风也,濇湿也,浮而濇,知寒湿但在经,与桂枝汤以解表风,加附子以散寒湿。〕本方加芍药生薑各一两,人参三两,名桂枝新加汤,〔仲景〕治伤寒汗后身痛,脉来沉迟,〔沉迟,汗后血虚也,正气虚矣,外邪岂能出乎,与桂枝汤以解未尽之邪,加芍药人参敛阴以益营血。〕本方甘草一半,加芍药一倍,名桂枝加芍药汤,〔仲景〕治太阳误下,腹痛属太阴证。〔表证未罢而误下,表邪乘虚而入里,当作结胸,则仍属太阳经,今不胸满而腹满,是邪已入太阴经,然但腹满时痛,尚非大实之痛,故但用桂枝以安太阳,倍芍药以和太阴。〕本方加大黄,名桂枝加大黄汤,〔仲景〕治表证误下大实痛者,〔别见表里门〕本方去桂加茯苓白朮,名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仲景〕治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发热无汗,心满微痛,小便不利。〔表证未退,复增满痛,便秘邪已内陷,故去桂枝表药不用,而用芍药甘草以除痛,生薑以散满祛寒,白朮茯苓以生津导水,合薑枣以和胃安内,即所以攘外也。〕本方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仲景〕治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也,〔桂枝汤以解表,杏朴以下逆气。〕本方去芍药生薑,加茯苓,名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甘澜水煎,〔仲景〕治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汗后脐下悸者,心虚而肾气发动也,肾积名奔豚,肾气逆欲上凌心故用茯苓伐肾邪,桂枝治奔豚,甘草大枣助脾而平肾,益土以制水,甘澜水者,用瓢扬万偏,水性鹹而重扬之,则甘而轻,取其不助肾气也。〕本方合麻黄汤,名桂麻各半汤,〔仲景〕治太阳证如疟状,热多寒少,〔寒多为病进,热多为病退,阳胜阴也。〕本方二分合麻黄汤一分,名桂枝二麻黄一汤,〔仲景〕治太阳病已大汗,形如疟,日再发,〔再发者为轻。〕本方二分合越婢一分,名桂枝二越婢一汤,〔仲景〕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喻嘉言曰,此风多寒少之证,无阳二字,仲景言之不一,后人置为阙疑,不知乃亡津液之通称也,故以发汗为戒,然非汗风寒终不解,故服桂枝之二以治风,越婢之一以治寒,方为合法,方中行曰,此即桂枝麻黄之合剂,乃大青龙以芍药易杏仁之变制耳。}本方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仲景〕再加黄耆,名黄耆建中汤,〔金匮并见寒门〕除饴糖,名桂枝加黄耆汤,〔金匮昂按小建中以饴糖为君,除饴糖即不名建中矣,今人用建中者,绝不用饴糖,何欤。〕治黄汗发热,两胫自冷,身痛身重,腰上有汗,腰下无汗,小便不利。〔此阳通而阴不通,上下痞隔,故用黄耆以固阳,桂枝以通阴,阴阳痛,营卫和,则正汗出,小便利,而诸证悉退矣。〕小建中加当归,名当归建中汤,〔千金〕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痛引腰背,小腹拘急,〔寒伤血分〕若崩伤不止,加地黄阿胶,本方除甘草,加黄耆三两,名桂枝五物汤,〔金匮〕治血痹,〔身体不仁,如风痹状。〕本方加栝蒌根,名栝蒌桂枝汤,〔金匮〕治太阳证备,身强几几,脉反沉迟,此为痉,〔庞安时曰,括蒌根不主项强几几,其意以肺热不令移於肾也,加於桂枝汤中则可,以彻热荣筋和营卫矣,几字无娕音殊,羽短难飞之状〕本方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金匮〕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生薑之辛以润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之,芍药之酸以收之,龙骨牡蛎之濇以固之。〕本方加葛根麻黄,名葛根汤。〔见后〕

  大青龙汤〔风寒两解仲景〕

  治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成氏曰,此中风见寒脉也。浮为风,风伤卫,紧为寒,寒伤营,营卫俱病,故发热恶寒身痛也,烦为阳为风,躁为阴为寒,风寒两伤,营卫俱实,故不出汗而烦躁也,仲景又曰,若脉微弱汗出恶风不可服此,服之,则厥逆筋惕肉鬤,此为逆也,按此即少阴过亡阳之证,故仲景更立真武汤以救其误。}又治伤寒脉浮数,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成氏曰,此伤寒见风脉也,伤寒者身痛,此风胜,故不痛,中风者身重,此兼寒,故有轻时,风寒外甚,故不吐利厥逆,无少阴里证也,昂按成註非也,此汤必脉浮紧浮数,烦躁无汗,方可服之,仲景恐少阴烦躁而误服此则逆,故加无少阴证一句,大法太阳烦噪宜汗,阳明烦燥宜下,阴证烦躁宜温。}麻黄〔六两〕、桂枝、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石膏〔鸡子大块〕、生薑〔三两〕、

  大枣〔十二枚〕先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煎一服,汗者止后服。此足太阳药也,成氏曰,桂枝主中风,麻黄主伤寒,今风寒两伤,欲以桂枝解肌驱风,而不能已其寒,欲以麻黄发汗散寒,而不能去其风,仲景所以处青龙而两解也,麻黄甘温,桂枝辛热,寒伤营,以甘缓之,风伤卫,以辛散之,故以麻黄为君,桂枝为臣,甘草甘平,杏仁甘苦,佐麻黄以发表,大枣甘温,生薑辛温,佐桂枝以解肌。〔薑枣又能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营卫阴阳俱伤,则非轻剂所能独解,必须重轻之剂同散之,乃得阴阳之邪俱已,营卫俱和,石膏辛甘微寒,质重而又专达肌表为使也。{风寒外盛,人身之阳必郁而为热,石膏体重泻热,气轻解肌,故云重轻之剂,足太阳膀胱经表内也,而表有营卫之不同,病有风寒之各异,仲景治分三证,桂枝解肌驱风,麻黄发汗散寒,青龙风寒两解,各分疆界,鼎足三大纲也,按大青龙为发汗之重剂,陶节庵曰,此汤险峻,须风寒俱甚,又加烦躁,乃可与之,喻嘉言曰,解肌兼发汗,义取青龙者,龙兴而云升雨降,郁热顿除,烦躁乃解,匪龙之为灵,何以得此乎,青龙汤为太阳无汗而设,与麻黄证何异,因兼烦躁一证,烦为风,躁为寒,非此法不解也,然不汗出之烦躁,与发汗后之烦躁迥别,下后烦躁,与未下之烦躁亦殊,若少阴烦躁而误服此,则有亡阳之变矣,又曰石膏一物,入甘温队中则为青龙,从清凉同气则为白虎,夫风寒皆伤,宜从辛甘发散矣,而表里又俱热,则温热不可用,欲并风寒表里之热而俱解之,故立白虎一法,以辅青龙之不逮也,按烦躁有在表者,此证不汗出而烦躁是也,有在里者,不大便而烦躁是也,有阳虚者,汗下后病不去而烦躁是也,有阴盛者,少阴病吐利厥逆烦躁欲死是也,内热曰烦,为有根之火,外热曰躁,为无根之火,故但躁不烦,及先躁后烦者,皆不治。}

  小青龙汤〔行水发汗仲景〕

  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乾呕发热而欬,或噎,或喘,或渴,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满,短气不得卧。{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属太阳表证,仲景书中,凡有里证兼表证者,则以表不解三字该之,内有水饮,则水寒相搏,水留胃中,故乾呕而噎,水寒射肺,故欬而喘,水停则气不化,津不生,故渴,水渍肠间,故下利,水畜下焦,故小便不利,而少腹满,短气者,气促不能相续,与喘不同,有实有虚有表有里,此为水停心下,亦令短气,水气内渍,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金匮云,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又云,膈上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丹溪治许白云脾疼腹痛而短气,大吐下之,二十日吐胶痰一桶而安。}

  麻黄〔去节〕、桂枝、芍药〔酒炒〕、细辛、甘草〔炙〕、乾薑〔三两〕、半夏、

  五味子〔半升〕、渴去半夏,加花粉,〔半夏温燥,花粉苦寒,去热生津〕喘去麻黄,加杏仁,〔喘为气逆,麻黄发阳,杏仁降气〕形肿亦去麻黄,〔喘呼形肿,水气漂本之病,故并去之。〕噎去麻黄,加附子,〔经曰,水寒相搏则噎,附子温经散寒。〕小便秘去麻黄,加茯苓。〔便秘忌发汗,宜渗利。〕此足太阳药也,表不解,故以麻黄发汗为君,桂枝甘草佐之,解表为佐,欬喘,肺气逆也,故用芍药酸寒,五味酸温以收之。〔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发汗以散邪水,收敛以固真水。〕水停心下则肾躁,细辛乾薑辛温,能润肾而行水,〔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细辛又为少阴肾经表药。〕半夏辛温,能收逆气,散水饮,为使也,外发汗,内行水,则表里之邪散矣。{此证为水寒相搏而伤肺,若寒从外出,而水不内消,必贻异日之患,金匮曰,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小青龙汤并主之,程郊倩曰,水气之渴与白虎汤中之渴,不特寒热有殊,亦且燥湿各异,金匮云,先渴后呕者,水停心下,小青龙汤主之,不治渴而专治水,水去而渴自止矣,李时珍曰,仲景治伤寒太阳证,表未解,心下有水而欬,乾呕发热,或呕或利,小青龙汤主之,表已解,有时头痛恶寒,心下有水,乾呕痛引两箫,或喘或欬,十枣汤主之,盖青龙散表邪,使水从汗出,内经所谓开鬼门也,十枣逐里邪,使水从二便出,内经所谓洁净府去陈莝法也。}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治肺胀欬而上气,烦躁而喘,心下有水,脉浮。〔此去水饮散,风寒之重剂。〕

  葛根汤〔发汗兼解肌仲景〕

  治太阳病,项背几几,〔音殊〕无汗恶风。{鸟之短羽者,动则引项几几然状,病人项背难舒之貌也,无汗恶风,中风而表实也,阳明脉上项而合於太阳,恐将传阳明,故加葛根以断之,此证又名刚痉,乃风寒伤筋,故拘急而强直也,金匮治之,亦主此汤,刚痉无汗,柔痉有汗,仲景又曰,太阳发汗不彻,烦躁短气者,亦宜此汤,更发其汗,经曰,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濇故也,按伤寒失於汗下而短气为实,汗下后短气者为虚,表实宜发汗,表虚宜解肌。}亦治太阳阳明合病下利。{伤寒有并病,有合病,本经未解,传入他经,有催并之义,为并病,二经三经同受邪者,为合病,合病者,邪气甚也,太阳阳明合病,其证头痛腰痛,肌热鼻乾,目痛,脉浮大而长,头腰,太阳也,肌自鼻,阳明也,浮大,太阳也,脉长,阳明也,阳经合病,必自下利,邪并于阳,则阳实而阴虚,阳外实而不主里,则里虚,故下利,吴鹤皋曰,庸医便为伤寒漏底不治,与此汤以散经中表邪,则阳不实而阴气平,利不治而自止矣,按葛根能引胃中清阳上行,故凡下利多用之,赵嗣真曰,合病者,二阳经或三阳经同病不传者也,并病者,一经先受病,又过一经,病之传者也,如太阳阳明若并而未尽,是传未过,仲景所谓太阳证不罢,面赤阳气怫郁,在表不得越,烦躁短气是也,犹当汗之,以各半汤,若并之已尽,是谓传过,仲景所谓太阳证罢,潮热,手足汗出,大便硬而谵语是也,法当下之,以承气汤,是知传则入腑,不传则不入腑,并病传变,有如此,仲景治太阳阳明合病,主葛根汤,太阳少阳合病,主黄芩汤,少阳阳明合病,主承气汤,三阴有两感而无合病,此事难知云,足太阳为诸阳之首,故多传变,太阳传阳明,水传土也,谓之微邪,又谓巡经得度传,太阳传少阳,谓之越经传,太阳传太阴,谓之误下传,太阳传少阴,谓之表里传,水胜火,火胜水,此南北二方之变,顷刻害人,辨之不早,必成不救,太阳传厥阴,谓之首尾传,三阴不至于首,唯厥阴与督脉上行,与太阳相接,又名巡经得度传,灾变至重,不为不多矣。}

  葛根〔四两〕、麻黄、生薑〔三两〕、桂枝、芍药、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此足太阳药也,成氏曰,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是也,此以中风表实,故加二物于桂枝汤中。{仲景以有汗无汗定伤风伤寒之别,喇有汗为伤风,用桂枝加葛根汤,不用麻黄,无汗为伤寒,用此汤,张元素曰,二汤加葛根,所以断太阳入阳明之路,非太阳药也,若太阳初病,便服升葛,是反引邪气入阳明也,周扬俊曰,不去麻黄,复加葛根,大开肌肉之药,不虑大汗无制乎,故以桂枝监之,且以芍药收之,喻嘉言日,仲景於太阳带阳明证,其风伤卫,则桂枝汤中加葛根,寒伤营,则麻黄汤中加葛根,太阳带少阳证,其风伤卫,则桂枝汤中加柴胡,寒伤营,则麻黄汤中加柴胡,合并之病亦然,则阳明以葛根为主药,少阳以柴胡为主药矣,乃少阳经专用小柴胡汤,而阳明经全不用葛根汤何耶,此有二义,太阳而略兼阳明,则以方来之阳明为重,故加葛根,阳明而尚兼太阳,则以未罢之太阳为重,故不加葛根,恐葛根大开肌肉,则津液尽从外泄耳,小儿布痘见点之时亦忌之,今人知忌升麻,而恣用葛根,儿命遭枉者多矣,又曰,金匮论痉病,於风木主事之时,已申不可汗下之戒,夫妄下损阴,则筋失所养而痉,妄汗亡阳,则脉失所养而拘急,及遇无汗之刚痉,又不得不用葛根汤取其微汗,至於下法,全不示戒,且云可与大承气汤,见身内之阴,此外热所耗,容有不得不下之证,但十中不得一二,终非可训之定法,略举其端,听用者之裁酌耳。}本方除麻黄名桂枝加葛根汤,〔仲景〕治前证汗出恶风者,本方加半夏,名葛根加半夏汤,〔仲景〕治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此又以利不利辨伤寒伤风之不同也,寒为阴,阴性下行,里气不和,故利而不呕,风为阳,阳性上行,里气逆而不下,故呕而不利,加半夏以下逆气。}本方加黄苓,名葛根解肌汤,治发热恶寒,头痛项强,伤寒温病。

  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表证仲景〕

  治伤寒少阴证,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少阴证,脉微细,但欲寐是也,太阳膀胱,与少阴肾相为表里,肾虚故太阳之邪直入而脉沉,余邪未尽入里而表热,此证谓之表里相传,非两感也。}麻黄、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先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煎。此足少阴药也,太阳证发热,脉当浮,今反沉,少阴证脉沉,当无热,今发热,故曰反也,热为邪在表,当汗,脉沉属阴,又当温,故以附少温少阴之经,以麻黄散太阳之寒而发汗,以细辛肾经表药,联属其间,是汗剂之重者。{赵嗣真曰,仲景太阳篇云,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少阴篇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均是发热脉沉,以其头痛,故属太阳阳证,脉当浮而反不能浮者,以里久虚寒,正气衰微,又身体疼痛,故宜救里,使正气内强,逼邪外出,而乾薑附子,亦能出汗而散,假令里不虚寒,而脉浮,则正属太阳麻黄证矣,均脉沉发热,以无头痛,故名少阴病,阴病当无热,今热,寒邪在表,未全传里,但皮肤郁闭为热,故用麻黄细辛以发表,熟附子以温少阴之经,假使寒邪入里,外必无热,当见吐利厥逆等证,而正属少阴四逆汤证矣,由此观之,表邪浮浅,发热之反犹轻,正气衰微,脉沉之反为重,此四逆汤不为不重於麻黄附子细辛汤矣,又可见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生附配乾薑,补中有发,仲景之旨微矣,按伤寒传入三阴,尚有在经表证,如太阴有桂枝加芍药汤,少阴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有当归四逆汤之类,皆阴经表药也,又按少阴虽有反热而无头痛,厥阴虽有头痛而无身热,且痛不如阳经之甚,若身热头痛全者,则属阳证,医贯曰,有头痛连脑者,此系少阴伤寒,宜麻黄附子细辛汤,不可不知,喻嘉言曰,仲景太阳经但有桂枝加附子法,并无麻黄加附子法,太阳无脉微恶寒之证,不当用附子,若见脉微恶寒吐利烦躁等证,则亡阳已在顷刻,又不当用麻黄矣,又曰,三阴表证,与三阳迥异,三阴必以温经之药为表,而少阴尤为紧关,俾外邪出而真阳不出,方合正法,经又曰,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炙少阴七壮,此又以阳气为主,少阴吐利,法当厥逆,以无阳也,发热为阳气犹存,故不死。}本方去细辛加甘草,名麻黄附子甘草汤,〔仲景〕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无证者当微发汗。{得之二三日,较初得之为缓,无证,无吐利厥逆里证也,用此汤发汗以散之,是汗剂之轻者,周扬俊曰,言无里证,则亦有反发热之表在可知也,二方皆治少阴表证,少阴无发汗之法,汗之必至亡阳,惟此二证用之,金匮用本方治少阴水证少气脉沉虚胀。}

  升麻葛根汤〔阳明升散钱仲阳〕

  治阳明伤寒,中风头痛,身痛发热恶寒,无汗口渴,目痛鼻乾,不得卧,及阳明发斑,欲出不出,寒喧不时,人多疾疫。{三阳皆有头痛,故头痛属表,六经皆有身痛,在阳经则烦痛拘急,风寒在表,故发热恶寒,寒外束,故无汗,热入里,故口渴,阳明脉络鼻侠目,故目痛鼻乾,阳明属胃,胃不和,故卧不安,阳邪入胃,里实表虚,故发斑,轻如蚊点为疹,重若锦纹为斑。}升麻〔三钱〕、葛根、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炙〕加薑煎,如头痛,加川芎白芷。〔川芎为通阴阳血气之使,白芷专治阳明头痛。〕身痛背强,加羌活防风,〔此兼太阳,故加二药。〕热不退,春加柴胡、黄苓、防风。〔少阳司令,柴芩少阳经药。〕夏加黄芩、石膏。〔清降火热。〕头面肿加防风、荆芥、连翘、白芷、川芎、牛蒡、石膏。〔升散解毒。〕咽喉加桔梗。〔清肺利膈咽。〕斑出不透加紫草茸。〔音戎,紫草凉血润肠,用茸者,取其初得阳气,触类升发。〕脉弱加人参,胃虚食少加白朮,腹痛倍芍药和之。此足阳明药也,阳明多气多血,寒邪伤人,则血气为之壅滞,辛能达表,轻可去实,故以升葛辛轻之品,发散阳明表邪,阳邪盛则阴气虚,故用芍药敛阴和血,又用甘草调其卫气也。〔云岐子曰,葛根为君,升麻为佐,甘草芍药以安其中。〕升麻甘草升阳解毒,故又治时疫。〔时疫感之,必先入胃,故用阳明胃药。〕斑疹已出者勿服,恐重虚其表也。〔麻痘已见红点,则不可服,阳明为表之里,升麻阳明正药,凡斑疹欲出未出之际,宜服此汤以透其毒,不可妄服寒剂以攻其热,又不可发汗攻下,虚其表里之气,如内热甚,如黄连、犀角、青黛、大青、知母、石膏、黄苓、黄蘗、玄参之类,若斑热稍退,潮热谵语,不大便,可用大柴胡加芒硝,调胃承气下之。〕伤寒未入阳明者勿服,恐反引表邪入阳明也。

  柴葛解肌汤〔太阳阳明节庵制此以代葛根汤〕

  治太阳阳合病,头目眼眶痛,鼻乾不眠,恶寒无汗,脉微洪。〔太阳脉起目内眥,上额交巅,阳明脉上至额颅,络于目,风寒上千,故头痛目痛眶痛也,恶寒无汗属太阳,鼻乾不眠属阳明,脉洪将为热也,节庵曰,此阳明在经之邪,若正腑病,另有治法。〕柴胡、葛根、羌活、白芷、黄芩、芍药、桔梗、甘草、加薑枣石膏一钱煎服,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冬月加麻黄,春月少加,夏月加苏叶。此足太阳阳明药也,寒邪在经,羌活散太阳之邪,〔用此以代麻黄。〕芷葛散阳明之邪柴胡散少阳之邪,〔此邪未少阳而节庵加用之。〕寒将为热,故以黄芩石膏桔梗清之。〔三药并泄肺热。〕以芍药甘草和之也。 柴胡升麻汤〔少阳阳明局方。〕治少阳阳明合病,伤风壮热恶风,头痛体痛,鼻塞咽乾,痰盛欬嗽,唾涕稠粘,及阳气郁遏,元气下陷,时行瘟疫。{刘宗厚曰,伤风一证,仲景与伤寒同论,虽有麻黄桂枝之分,至於传变之后,亦未尝悉分之也,诸家皆与感冒四气并中风条混治,惟陈无择别立伤风一方,在四淫之首,且依伤寒以太阳为始,分註六经,可谓详密,但风本外邪,诸方例用解表发表,然受病之源,亦有不同,若表虚受风,专用发表之药,必至汗多亡阳之证,若内挟痰热而受风,亦宜内外交治,不可专於解表也,或曰,此云表虚,与伤寒中风表虚同欤,予曰不同也,彼以太阳中风,而於有汗无汗分虚实,实者加麻黄,虚者加葛根,俱解表也,此云表虚者,当固守卫气而散风者也。}

  柴胡、前胡、黄芩〔六钱〕、升麻〔五钱〕、葛根、桑白皮〔四钱〕、

  荆芥〔七钱〕、赤芍、石膏〔一两〕加薑三片,豉二十粒,煎。此足少阳阳明药也,阳明而兼少阳,则表里俱不可攻,祇宜和解,〔在经宜和。〕柴胡平少阳之热,升葛散阳明之邪,〔三药皆能升提清阳。〕前胡消痰下气而解风寒,桑皮泻肺利湿而止痰嗽,荆芥疏风热而清头目,赤芍调营血而散肝邪,黄芩清火于上中二焦,石膏泻热于肺胃之部,〔风壅为热,故以石膏辛寒为君。〕加薑豉者,取其辛散而升发也。

  九味羌活汤〔解表通剂即羌活沖和汤张元素〕

  治伤寒伤风,憎寒壮热,头痛身痛,项痛脊强,呕吐口渴,太阳无汗,及感冒四时不正之气,温病热病。{有物有声曰呕,气逆则呕,有物无声曰吐,胃寒则吐,胃热亦吐,邪热在表则不渴,传里则渴,四时不正之气,谓时当热而反大凉,时当寒而反大温,非时而有其气也,冬时伤寒不即病者,至春而变为温病,至夏而发为热病,余证解见前。}羌活、防风、苍朮〔半钱〕、细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苓、甘草〔一钱〕加生薑葱白煎,如风证自汗者,去苍朮,〔发汗〕加白朮黄耆。〔发表而即实表,譬敺盗者随关门也。〕胸满去地黄加枳壳桔梗,喘加杏仁,夏加石膏知母,汗下兼行加大黄,此足太阳例药,以代桂枝麻黄青龙各半等汤也,药之辛者属金,于人为义,故能匡正黜邪,羌防苍细芎芷,皆辛药也,羌活入足太阳,为拨乱反正之主药。〔除关节痛,痛甚无汗者倍之。〕苍朮入足太阴,辟恶而去湿〔能治湿下气,及安太阳,使邪气不致传足太阴脾。〕白芷入足阳明,治头痛在额,芎藭入足厥阴,治头痛在脑,细辛入足少阴,治本经头痛,皆能驱风散寒,行气活血,而又加黄芩入手太阴,以泄气中之热,生地入手太阴,以泄血中之热。〔黄芩苦寒,生地寒滞,二味苟用於发热之后,则当,若未发热,犹当议减也。〕防风为风药卒徒,随所引而无不至,治一身尽痛为使。〔无汗宜倍用。〕甘草甘平,用以协和诸药也药备六经,治通四时,用者当随证加减,不可执一。{张元素曰,有汗不得用麻黄,无汗不得用桂枝,若未瘥,则其变不可言,故立此方,使不犯三阳禁忌,为解表神方,冬可治寒,夏可治热,春可治温,秋可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代麻黄等诚为稳当,但阴虚气弱之人在所禁耳。}

  十神汤〔感冒时气局方〕

  治时气瘟疫,风寒两感,头痛,发热,恶寒,无汗,欬嗽,鼻寒声重。{感冒四时不正之气,谓之时气,天灾流行,沿门阖境传染相似,谓之瘟疫,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邪在表也,咳嗽,鼻寒,声重,风寒两感,故表实而气为之不利也,按伤风寒而咳嗽者,其感为轻。}麻黄、葛根、升麻、川芎、白芷、紫苏、甘草、陈皮、香附、赤芍药等分,加薑葱白煎。此阳经外感之通剂也,吴鹤皋曰,古人治风寒,必分六经见证用药,然亦有发热头痛,恶寒鼻寒,而六经之证不甚显者。〔昂按前证亦阳经之可辨者〕亦总以疏表利气之药主之,是方也,川芎、麻黄、升麻、乾葛、白芷、紫苏、陈皮、香附、皆辛香利气之品,故可以解感冒气塞之证,〔诸药以散表邪,陈皮以导里气。〕而又加芍药和阴气于发汗之中,加甘草和阳气于娗利之队也。{吴绶曰,此汤用升麻葛根,能解利阳明瘟疫时气,非正伤寒之药,若太阳伤寒发热用之,则引邪入阳明,传变发斑矣,慎之。}

  神朮散〔伤寒无汗海藏〕

  治内伤冷饮,外感寒邪而无汗者。〔内伤冷饮,则寒湿停於中,经曰,其寒饮食入胃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是伤寒亦有由内而得者,不特外感风寒而已也寒能濇血故无汗。〕亦治刚痉。〔太阳纯伤风,伤寒则不发痉,惟先伤风,后伤寒,先伤风,后伤湿,及太阳过汗,湿家过汗,产后血虚破伤风,皆发痉,其证头摇口噤,手足搐搦,项背反张,无汗为刚痉,有汗为柔痉,亦有刚柔不分者,不可纯作风治,宜清热化痰,疏风养血,亦有用大承气者,凡阳痉不厥逆,其厥逆者,皆阴痉也,宜附子汤,附子防风散,桂心白朮汤。〕苍朮〔制〕、防风〔二两〕、甘草〔一两炙〕加生薑葱白煎,如太阳证发热,恶寒,脉浮紧者,加羌活,浮紧带洪者,是兼阳明,加黄苓,浮紧带弦数者,是兼少阳,加柴胡,妇人加当归。此加太阳药也,防风辛温升浮,附风胜湿,为太阳主药,苍朮甘温辛烈,散寒发汗,辟恶升阳。〔能升明中阳气。〕加甘草者,发中有缓也﹖{按神朮白朮二汤,乃海藏所制,以代桂枝麻黄二汤者也,喻嘉言曰,此海藏得意之方,盖不欲无识者轻以麻黄桂枝之热伤人也,昌明仲景,不得不表扬海藏之功。〕本方除苍朮加白朮二两,薑三片,不用葱,名白朮汤,〔海藏〕治前证有汗者。〔二朮主治略同,第有止汗发汗之异。〕亦治柔痉。〔有汗为柔痉,风而兼湿,故多汗。〕太无神朮散,苍朮〔泔浸〕、

  厚朴〔薑汁炒各一钱〕、陈皮〔去白二钱〕、甘草〔炙〕、藿香、

  石菖蒲〔各钱半〕治感山岚瘴气,憎寒壮热,一身尽痛,头面肿大,瘴疟时毒。{湿热时毒,感於口鼻,传入阳明,邪正交争,阴胜则憎寒,阳胜则壮热,流於百节,则一身尽痛,上行头面,则为肿大,名大头瘟,苍朮辛烈升阳,辟恶,燥湿,解郁,厚朴苦温除湿,散满,化食,厚肠,陈皮理气,通利三焦,甘草和中,匡正脾土,此即平胃散,而重用陈皮为君者也,盖人之一身,以胃气为主,胃气强盛,则客邪不能入,故治外邪必以强胃为先也,加藿香菖蒲,取其辛香通窍,亦能辟邪而益胃也,吴鹤皋曰,太无此在其中,不愧为丹溪之师矣。局方神朮散,苍朮〔二两〕川芎、白芷、羌活、峹本、细辛、炙甘草、〔各一两〕每服四钱,加薑葱煎,治伤风头痛无汗,鼻塞声重,及风寒欬嗽,时行泄泻。{头痛鼻寒咳嗽,是伤风也,伤风应有汗,若无汗,是挟寒也,羿泄下利者,清阳不升,木邪剋土,风兼湿也,苍峹辛羌芎芷,各走一经,祛风发汗而胜湿,散三阳之邪而能升清者也,加甘草者,缓其中也。}许学士神朮散,苍朮〔一斤〕、脂麻〔五钱研酱〕、枣五十枚,取肉捣丸,治水饮结成澼囊。〔水饮结成窠囊,非苍朮辛烈雄壮能破之,加脂麻者,润其燥也,用枣肉者,补土以制水也。〕九制苍朮散,茅山苍朮,九蒸九晒为末,治痰饮腹痛。

  葱豉汤〔太阳发汗肘后〕

  治伤寒初觉头痛身热,脉洪,便当服此。葱白〔一握〕、豉〔一升〕煎服取汗出,如无汗,加葛根三两。〔崔氏同〕此足太阳药也,葱通阳而发汗。〔葱空中为肺菜,散手太阴阳明之邪。〕豉升散而发汗,邪初在表,宜先服此以解散之,免用麻黄汤者之多所顾忌,用代麻黄者之多所纷更也。本方去淡豉,加生薑,名连鬚葱白汤。〔活人〕治同。

  人参败毒散〔感冒时行活人〕

  治伤寒头痛,憎寒壮热,项强睛暗,鼻塞声重,风痰欬嗽,及时气疫疠,岚瘴鬼疟,或声如蛙鸣,赤眼口疮,湿毒流注,脚肿腮肿,喉痹毒痢,诸疮斑疹。{风寒在表,则恶寒发热,头痛项强,风寒在肺,则鼻寒声重,痰多咳嗽,声如蛙鸣,俗名虾蟆瘟,邪气实也,风寒湿热之气,上千则目赤口疮,下流则足肿,伤於阳明则腮肿,结於少阴则喉痹。壅於阳胃则毒痢,注於皮肤则疮疹。}人参、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桔梗、茯苓〔一两〕、甘草〔五钱〕每服一两,加薑三片,薄荷少许,煎,口乾舌燥,加黄芩,脚气加大黄苍朮,肤痒加蝉蜕。此足太阳少阳手太阴药也,羌活入太阳而理游风,独活入少阴而理伏风,兼能去湿除痛,柴胡散热升清,协川芎和血平肝,以治头痛目昏,前胡枳壳降气行痰,协桔梗茯苓以泄肺热而除湿消肿,甘草和里而发表,人参辅正以匡邪,疏导经络,表散邪滞,,故曰败毒。{喻嘉言曰,风湿热三气门中,惟此方为第一,三气合邪,岂易当哉,其气互传,则为疫矣,方中所用皆辛平,更有人参大力者荷正以祛邪,病者日服二三剂,使疫邪不复留,讵不快哉,奈何俗医减去人参,曾与他方有别耶,又曰,伤寒宜用人参,其辨不可不明,盖人受外感之邪,必先汗以驱之,惟元气旺者,外邪始乘药劫以出,若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重者反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矣,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衰弱之意也,即和解药中,有人参之大力者居间,外邪遇正,自不争而退舍,否则邪气之纵悍,安肯听命和解耶,不知者谓伤寒无补法,邪得补而弥炽,即痘疹疟痢,以及中风,中痰,中寒,中暑,痈疽,产后,初时荑不敢用,而虚人之遇重病,可生之机,悉置不理矣,古方表汗用五积散,参苏饮,败毒散,和解用小柴胡,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等方,皆用人参领内邪外出,乃得速愈,奈何不察耶,外感体虚之人,汗之热不退,下之和之热亦不退,大热呻吟,津液灼尽,身如枯柴,医者技穷,正为元气已漓,故药不应手耳,倘元气未漓,先用人参三五七分,领药深入驱邪,何至汗和不应耶,东垣治内伤外感,用补中益气,加表药一二味热服而散外邪有功,於古伤寒耑科,从仲景至今明贤方书,无不用参,何为今日医家,弃除不用,全失相传宗旨,使体虚之人,百无一活,曾不悟其害之也,盖不当用而杀人者,是与耆朮归桂薑附等药同行温补之误,不谓与羌独柴前芎半枳桔芩膏等药同行汗和之法所致也,安得视等砒鸩耳,嘉靖己未,江淮大疫,用败毒散,倍人参,去前胡独活,服者尽效,万历己卯大疫,用本方复效,崇祯辛巳壬午,大飢大疫,道馑相望,汗和药中,惟加入参者多活,更有发斑一证最毒,惟加参於消斑药中,全活甚众,凡饥馑兵荒之年,饮食起居不节,致患时气者,宜用此法。}本方除人参,外败毒散,治同,有风热,加荆芥防风,名荆防败毒散,亦治肠风下血清鲜。〔血鲜者肠风,随感而见也,血瘀者为脏毒,积久而发也。〕本方去人参,加连翘金银花,名连翘败毒散,治疮毒,除人参加黄芩,名败毒加黄芩汤,治瘟病不恶风寒而渴,除人参加大黄芒硝,名硝黄败毒散,消热毒壅积,败毒散合消风散名消风败毒散。〔见风门〕治风毒瘾疹,及风水皮水在表宜从汗解者,本方加陈廪米,名仓廪散,治噤口痢。〔乃热毒沖心,食入则吐,单陈廪米煎汤,治痢后大渴,饮水不止。〕

  川芎茶调散〔升散风热局方〕

  治诸风上攻,正偏头痛,恶风有汗,憎寒壮热,鼻寒痰盛,头晕目眩。{偏正头痛者,风中於脑,作止无时也,中风故有汗恶风,风邪在表,故憎寒壮热,风寒伤於皮毛,腠理密緻,不得泄越,气并於鼻故塞,火升故痰盛,痰热上攻故头晕目眩。}

  薄荷〔八钱〕、川芎、荆芥〔四钱〕、羌活、白芷、甘草〔炙一钱〕、防风〔钱半〕、

  细辛〔一钱〕每三钱。食后茶调服,一方加菊花〔一钱〕彊蚕〔三分〕名菊花茶调散,治头目风热。〔菊花清热明目,殭蚕消风化痰。〕此足三阳药也,羌活治太阳头痛,白芷治阳明头痛,川芎治少阳头痛,细辛治少阴头痛,防风为风药卒徒,皆能解表散寒,以风热在上,宜于升散也,头痛必用风药者,以巅顶之上,惟风可到也,薄荷荆芥并能消散风热,清利头目,故以为君。〔辛香轻清,能入肝经气分,而搜风热,肝风散则头目清明。〕同诸药上行,以升清阳而散郁火。〔清阳不升,则浊阴上干,故头痛。〕加甘草者,以缓中也,用茶调者,茶能上清头目也。{汤液曰,茶苦寒下行,如何是清头目,陈嘉谟曰,火下降则上自清矣,凡头痛用羌防芎芷辛温等药,由风木虚土寡於畏壅塞而成痛,故用此助肝以升散之也,若服辛散药反甚者,则宜用酸涩,收而降之乃愈。}

  再造散〔阳虚无汗节庵〕

  治阳虚不能作汗。{陶节庵曰,治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无汗,服发汗药一三剂,汗不出者为阳虚,不能作汗,名曰无阳证,庸医不识,不论时令,遂以麻黄重药,劫取其汗,误人死者多矣。}人参、黄耆、桂枝、甘草、附子〔炮〕、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煨薑枣二枚,加炒芍药一撮煎,夏加黄芩石膏。此足太阳药也,经曰,阳之汗以天之雨名之,太阳病汗之无汗,是邪盛而真阳虚也,故以参耆甘草薑桂附子大补其阳,而以羌防芎细发其表邪,加芍药者,于阳中敛阴,散中有收也。{昂按,汗即血也,血和而后能汗,故加芎芍,亦以调营,节庵曰,人第知参耆能止汗,而不知其能发汗,以在表药队中,则助表药而能解散也,东垣丹溪治虚人感冒,多用补中益气加表药,即同此意也。}

  大羌活汤〔两感伤寒洁古〕

  治两感伤寒。{内经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太阳经脉循腰脊,经头项,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於目,故身热目疼,而鼻乾不得卧,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箫络於耳,故胸箫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於嗌,故腹满而嗌乾,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络於肝,故烦满而囊缩,两感者,一日则太阳与少阴俱病,有头痛项强者,而又口乾烦渴也,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有身热谵语,而又腹满不饮食也,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有箫痛耳聋,而又囊缩厥逆也,此阴阳表里俱,欲汗之则里证,欲下之则有表证,故内经仲景皆云必死,吴鹤皋曰,易老制此方,意谓传经者皆为阳邪,一于升阳散热滋阴养脏,则感之浅者,尚或可平也。}羌活、独活、防风、细辛、

  防己、黄芩、黄连、苍朮、白朮、甘草〔炙三钱〕、知母、川芎、

  生地黄〔一两〕每服五钱热饮。此阴阳两解之药也,气薄则发泄,故用羌独养防芎细祛风发表,升散传经之邪,寒能胜热,故用芩连知母生防己,清热利湿,滋培受伤之阴,用白朮甘草以固中州,而和表里之气,升不至峻,寒不生凝,间能回九死于一生也。{仲景书两感无治法,又云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如表证,急当先救表,里证急者,当先救里,李梴曰,表里俱急者,大羌活汤,阳证体痛而不下利者为表,急先以葛根麻黄解表,后以调胃承气攻里,阴证身痛而下利不止者为里急,先用四逆救里,后以桂枝救表,阴阳未分者,陶氏沖和汤深之,古法一日太阳少阴,五苓散主之,头痛加羌活防风,口渴加黄蘗知母,二日阳明太阴,大柴胡汤,三日少阳厥阴,危甚,大承气加川芎柴胡救之,刘宗厚曰,伤有兼风兼湿不同,表里俱实虚之异,大扺俱虚为多,脉从阳者可治,从阴者难治。}

  桂枝羌活汤〔太阳虚疾机要〕

  治疟疾发在处暑以前,头项痛,脉浮,有汗,恶风。桂枝、羌活、防风、甘草〔等分〕每服五钱,迎其发而服之,或吐,加半夏麴无汗,桂枝易麻黄,名麻黄防风汤。〔按二汤机要,以之治疟,实发表通用之剂。〕此足太阳药也,疟分六经,故倣仲景伤寒例,以防风羌活散太阳之邪,而以桂枝麻黄分主有汗无汗也。{朱丹溪曰,凡治疟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带补,有汗要无汗,抉正为主,带散,河间曰,疟发寒热大作,此太阳阳明合病,汗出不止,知为热也,阳盛阴虚之证,不治必传入阴经,桂枝芍药汤主之,桂枝三钱,芍药黄耆知母石膏各一两,如寒热转大者,桂枝黄芩汤和之,小柴胡加桂枝知母石膏,外邪已罢,内邪未已,用柴大承气等下之。}



 

日期:2008年6月15日 - 来自[医方集解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举隅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笔者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屡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疑难杂症,颇有心得,今仅举数例,以供同道参考。

    1 胸痛

    患者,女,52岁,农民,自诉患肺心病7年,复发加重伴胸痛9天。刻诊:心悸,胸满闷痛,甚则痛引彻背,咳嗽喘息不得平卧,痰多,呈白色泡沫状,口唇发绀,舌质淡,边青紫,苔白厚腻,脉滑数。辨证:痰瘀互结,胸阳失宣,气机闭阻。治以温阳益气,豁痰化瘀,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化裁。拟麻黄9g,制附子15g,细辛3g,紫丹参18g,姜半夏9g,杏仁9g,松贝6g,金银花30g,红参6g,炙甘草15g,3剂后,胸痛心悸咳喘症状缓解,守原方,随症加减,共服药16剂,诸症悉平。

    2 水肿

    患者,男,62岁,煤矿工人。患慢性肾炎5个月,久治不愈,反复水肿。症见:颜面及下肢浮肿,形寒怯冷,腰痛脚弱,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微胀,尿少,阳事不兴,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沉迟无力。小便常规:尿蛋白:(++),白细胞:(+)。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治以温阳健脾,利水散寒。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9g,制附子15g,细辛5g,白术10g,茯苓15g,生姜10g,山茱萸10g,泽泻20g,黄芪30g,木瓜15g,怀牛膝12g。服4剂后,水肿渐消,再随证辨治,共服中药42剂,水肿尽退,3次尿检均正常,乃愈。

    3 寒厥

    患者,女,54岁,教师。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6年。长期手足发凉,间断性水肿,冬季尤甚。诊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疲乏,身酸痛,骨节疼痛,腹胀食少,喜卧,夜尿频多,手掌淡黄,指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脾肾两虚,阳气郁遏致不达四末所致。治以温脾补肾,通阳化气为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麻黄10g,制附子18g,细辛5g,肉桂10g,白术12g,当归15g,川芎10g,白芍20g,茯苓15g,砂仁6g,檀香6g,大黄10g,鹿角片10g,服药7剂,四肢渐温,腹胀好转,饮食增加,夜尿次数减少,守方治疗30剂,自觉已好转而自动停药。随访1年,冬季再未发生水肿,手足已温。

    按: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伤寒论》名方,原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之证而设,具有助阳益气,散寒解表之功效。用治阳虚感冒风寒之证。方中麻黄发太阳之汗,以解其在表之寒邪,附子温少阴之里,以补命门之真阳,又以细辛散少阴之浮热,为标本并治之剂,为历来医家所尊崇。笔者长用此方,对此颇有兴趣,且累有收获。究其原方,配伍虽精,但却简略,随证加减,实属必要。其实在临证成方活用中,何止上述三则,故不揣冒昧,以荐同仁。

    (编辑:海 涛)


作者单位:404700 重庆,重庆市巫山县中医院

日期:2008年5月30日 - 来自[2007年第3卷第1期]

阳和汤化裁应用体会

  患者胡某某,男,64岁。于2008年7月就诊。

  3天前睡觉起床后出现颈项、肩背拘紧不舒,渐至颈项不能自主扭转。刻下症见:颈项强直,不能扭转。形体壮实,畏寒无汗口淡无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证属风寒外束,经气不利,治以发汗解表,升津疏经。处方葛根60克,麻黄45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炙甘草30克,生姜45克,大枣12枚(掰)。3剂,每剂以水2000毫升,先煮葛根、麻黄,减400毫升,去上沫。将其他药物纳入,煎至6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日3次。服完1剂,全身发热,但未出汗。服完2剂,全身微微出汗,病去大半。3剂服完,颈项活动自如。

  按:“落枕”之名首见于《素问·骨空论》,又名失颈、失枕。多因睡卧姿势不当,或颈部感受风寒,或外伤引起。症见颈部酸痛不适,俯仰转动不灵,重者疼痛延及患侧肩背及上肢,头向一侧歪斜,并有患侧颈部压痛等。《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治之”所述症状、病机与“落枕”相合,故用之多能收“一剂知,二剂已”之效。《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论葛根汤:“是方也,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麻黄佐桂枝发太阳荣卫之汗,葛根君桂枝解阳明肌表之邪。不曰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而以葛根命名者,其意重在阳明,以呕利属阳明多也。二阳表急,非温服覆而取汗,其表未易解也,或呕或利,里已失和,虽歠粥而胃亦不能输精于皮毛,故不须歠粥也。柯琴曰:此证身不痛腰不疼,骨节不疼不恶寒,是骨不受寒矣。头项强痛下连于背,牵动不宁,是筋伤于风矣。不喘不烦躁,不干呕,是里不病。无汗恶风,病只在表。若表病而兼下利,则是表实里虚矣,比麻黄青龙二证较轻。然项强连背拘强,更基于项强无汗,不失为表,但脉浮不紧,故不从乎麻黄,而于桂枝方加麻黄倍葛根以去实,变便麻桂之法也。盖葛根为阳明主药,凡太阳有阳明者,则佐入太阳药中;凡少阳有阳明者,则佐入少阳药中,无不可也。”张洁古云:“要知葛根桂枝俱是解肌和里之药,故有汗无汗,下利不下利,俱可用,与麻黄之专于发表者不同也。”惟是用经方必用经方之用量,或同比增加或同比减少,切不可随意调整药物之间的比例,并谨遵煎煮方法、服药方法、调护方法。

日期:2010年5月29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麻黄细辛附子汤治面神经炎及突发性耳聋验案

案1 面神经

蒋某,男,18岁。学生。2008年11月就诊。

自诉口角流水,右眼不能闭合2天。刻下症见:瘦弱,畏寒怕冷,纳差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神经系统检查:神清,双侧额纹不对称,右侧额纹基本消失,右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变浅,右口角低垂,伸舌居中,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锥体束征阴性。心肺正常,肝脾正常。中医诊为面瘫,西医诊为面神经炎。证属寒邪直中,络脉不通。治以温阳散寒,通经活络。处方:麻黄30克,细辛30克,附子30克(与生姜45克一起先煎1小时),防风30克。7剂,每剂以水16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日3次。前后守方加减服用30剂,完全恢复正常。

案2 突发性耳聋

刘某某,男,58岁。2009年12月就诊。

自诉一周前受凉感冒,突然出现双耳听力下降,渐至耳聋。与家人面对面说话需大声。曾在某医院查电测听示:神经性耳聋。刻下症见:形体肥胖,畏寒怕冷,鼻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风寒直中少阴,窍闭失聪。治以温阳散寒,启闭开窍。处方:附子90克(与生姜45克一起先煎1小时),细辛30克,麻黄30克,防风30克,菖蒲30克。7剂,每剂以水16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日3次。7剂服完,与家人面对面交谈不需大声。上方继服7剂,基本恢复正常。

按: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302条:“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具有相同的病机和症状表现,轻重程度有所不同。《伤寒来苏集》:“少阴主里,应无表证病发于阴,应有表寒。今少阴始受寒邪而反发热,是有少阴之里,而兼有太阳之表也。太阳之表脉应不沉,今脉沉者,是有太阳之证而见少阴之脉也,故身虽热而脉则沉也。所以太阳病而脉反沉,便用四逆以急救其里,此少阴病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里。夫发热无汗,太阳之表不得不开,沉为在里,少阴之枢又不得不固。设用麻黄开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少阴之津液越出,太阳之微阳外亡,去生便远。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虽散而阳不亡,此里病及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发汗者径庭也。若表微热,则受寒亦轻,故以甘草易细辛而微发其汗,甘以缓之与辛以散之者,又少间矣。”二者的基本病机是少阴虚寒,寒邪直中。临床常用其治疗阳虚感寒之症。古云“伤寒专伤下虚人”“下虚”即指少阴肾之“元阳”、“元气”之虚。案1患者虽仅18岁,但平素纳差便溏,里虚内寒较甚,“元气”、“元阳”受损。阳虚之体,更易感寒。所谓“同气相求”也。案2患者年近花甲,“元气”、“元阳”渐衰,阳虚气怯,感

日期:2010年5月21日 - 来自[临床验案]栏目

麻黄细辛附子汤验案二则

  案1  面神经炎

  蒋某,男,18岁。学生。2008年11月就诊。

  自诉口角流水,右眼不能闭合2天。刻下症见:瘦弱,畏寒怕冷,纳差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神经系统检查:神清,双侧额纹不对称,右侧额纹基本消失,右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变浅,右口角低垂,伸舌居中,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锥体束征阴性。心肺正常,肝脾正常。中医诊为面瘫,西医诊为面神经炎。证属寒邪直中,络脉不通。治以温阳散寒,通经活络。处方:麻黄30克,细辛30克,附子30克(与生姜45克一起先煎1小时),防风30克。7剂,每剂以水16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日3次。前后守方加减服用30剂,完全恢复正常。

  案2  突发性耳聋

  刘某某,男,58岁。2009年12月就诊。

  自诉一周前受凉感冒,突然出现双耳听力下降,渐至耳聋。与家人面对面说话需大声。曾在某医院查电测听示:神经性耳聋。刻下症见:形体肥胖,畏寒怕冷,鼻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风寒直中少阴,窍闭失聪。治以温阳散寒,启闭开窍。处方:附子90克(与生姜45克一起先煎1小时),细辛30克,麻黄30克,防风30克,菖蒲30克。7剂,每剂以水16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日3次。7剂服完,与家人面对面交谈不需大声。上方继服7剂,基本恢复正常。

  按: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302条:“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具有相同的病机和症状表现,轻重程度有所不同。《伤寒来苏集》:“少阴主里,应无表证。病发于阴,应有表寒。今少阴始受寒邪而反发热,是有少阴之里,而兼有太阳之表也。太阳之表脉应不沉,今脉沉者,是有太阳之证而见少阴之脉也,故身虽热而脉则沉也。所以太阳病而脉反沉,便用四逆以急救其里,此少阴病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里。夫发热无汗,太阳之表不得不开,沉为在里,少阴之枢又不得不固。设用麻黄开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少阴之津液越出,太阳之微阳外亡,去生便远。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虽散而阳不亡,此里病及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发汗者径庭也。若表微热,则受寒亦轻,故以甘草易细辛而微发其汗,甘以缓之与辛以散之者,又少间矣。”二者的基本病机是少阴虚寒,寒邪直中。临床常用其治疗阳虚感寒之症。古云“伤寒专伤下虚人”“下虚”即指少阴肾之“元阳”、“元气”之虚。案1患者虽仅18岁,但平素纳差便溏,里虚内寒较甚,“元气”、“元阳”受损。阳虚之体,更易感寒。所谓“同气相求”也。案2患者年近花甲,“元气”、“元阳”渐衰,阳虚气怯,感寒之后直中少阴。少阴属肾,“肾开窍于耳”,寒邪闭窍故耳聋。药证相合,故取效迅速。

日期:2010年5月21日 - 来自[临床验案]栏目

小儿遗尿宁方

  陈昭定,男,1938年生,福建省福州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为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二次参加赴几内亚、利比亚中国援外医疗队工作。临床擅治儿童多动症腹痛腹泻遗尿黄疸等。主持中药肺炎合剂治疗小儿肺炎”、“温胃合剂治疗小儿浅表性胃炎”、“胃平冲剂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等科研课题,并多次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北京市科委科技进步奖,主编、参编医学书籍20余册。

 

  组成:益智仁9克,覆盆子9克,肉桂3克,鸡内金12克,麻黄5克,银杏9克。

  功能主治:温肺肾,运脾胃,止遗尿。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2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最好在晚饭后不喝或少喝饮料或开水,临睡前一定排尿。

  方解:小儿遗尿指5岁以上小儿除器质性病变外,表现为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常于睡梦中小便自遗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此病主要与小儿肺、脾、肾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方中益智仁能温中散寒、固肾涩小便为君药;覆盆子能益肾固精缩泉,肉桂温补命门,两药为臣药;鸡内金运脾消食、麻黄宣肺通阳化气,两药共为佐药;银杏入肺可缩小便为使药。以上6味药温补肾阳,健运脾胃,温化肺气,贯通三焦,使膀胱气化得以恢复,开合有度而能使遗尿得止。

  临床体会:《景岳全书》云“凡治小便不尽者,古方多用固涩,固涩之剂亦治标之意,而非塞源之本也。盖小水虽利肾,而肾上连于肺,若肺无权,则肾水亦不能摄,故治者必须治气,治肾者必须治肺……”。本方麻黄、银杏两药,一宣一敛,使水道通畅,膀胱开合有度,起到宣上固下的作用。麻黄、银杏两药的应用是本方有别于其他方剂一味温补脾肾的特点所在,也是“以气治水,以肺治肾”法在临床的具体运用。

  目前,该方已制成缩尿颗粒剂,进一步的药理学实验证明:1.缩尿颗粒能在一定时间内使水负荷灌小鼠排尿次数减少,对小鼠排尿有调节作用;2.缩尿颗粒对氢化可的松致阳虚的小鼠和大鼠具有减少排尿次数的作用,对摘除双侧甲状腺造成甲减型阳虚大鼠的尿量有调节作用;3.缩尿颗粒对离体膀胱逼尿肌有松弛作用。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妙方精选]栏目

姜良铎治支气管哮喘经验

  □ 魏文浩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院

  姜良铎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学验颇丰。其在学术上治学严谨、讲究实效,对呼吸热病、疑难杂病有深入的研究。临床辨证论治尤其重视从毒、从通论治,遣方用药多轻灵严紧而奏捷效。笔者有幸随师待诊学习,现总结其从毒、从通论治支气管哮喘点滴经验如下。

  毒邪致病抓特征

  排解毒邪在降通

  姜老师将毒概括为外来之毒和内生之毒,即凡是来源于身体之外的、有害于身体健康的物质,均归于外来之毒。并将环境中对人体有损害的环境因子包括所有环境污染物统称为“环境毒”。将来源于体内的人体不需要的、有害于健康的物质统归于内生之毒。由于毒邪具有内在的、共同的病理基础,所以不论毒邪来自外感或内生,均有许多类似的临床特征,如暴发性、顽固性、多发性、内损性、依附性。姜老师在继承前人医学成就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从毒、从通论治的辨证思路,认为任何致病因素都要经过毒存体内的过程,都是在“管道不通”或“管道欠通”的状态下实现的。因此,制定了“排毒、解毒、调补”的具体治疗方法。

  毒盛痰阻气道痉挛

  排毒祛邪通降止哮

  风毒痰结  症见:喉中痰鸣,气促发憋,胸膈痞满,痰黄稠,舌质偏红,苔薄微黄,脉浮滑数。治宜:疏风排毒,通降止哮。方药用:僵蚕10克,蝉衣6克,大黄6克,炙麻黄6克,杏仁10克,牛蒡子10克,连翘15克,金银花12克,生石膏(先下)30克,防风10克,芦根20克,生甘草10克。

  寒毒凝痰  症见:气促发憋,喉中痰鸣,胸膈满闷,咯痰清稀或白痰,舌质淡,苔白滑,脉浮紧。治宜:散寒排毒,宣通止哮。方药用:炙麻黄6克,射干10克,白前10克,炙紫菀15克,炙冬花10克,杏仁10克,五味子5克,生姜10克,细辛3克,苏子12克,地龙10克,厚朴12克,前胡10克。

  热毒壅肺  症见:喉中哮鸣气粗,喘咳阵作,呼吸急迫,痰黄粘稠,面赤口渴,身热汗出,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排毒,通降止哮。方药用:麻黄6克,生石膏(先下)30克,杏仁10克,生甘草10克,鱼腥草30克,连翘15克,大黄10克,桑白皮15克,炒苏子10克,射干10克,葶苈子12克,瓜蒌皮15克。

  湿毒蕴肺  症见:喘息气急,能俯不能仰,发作频繁,脘腹胀满,大便黏臭不爽,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化湿排毒,通宣止哮。方药用:麻黄6克,莱菔子12克,广陈皮15克,法半夏12克,生大黄6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石韦12克,连翘15克,苏梗10克,藿香梗10克,薏苡仁30克。

  燥毒犯肺  症见:喉中痰鸣,咳喘少痰或干咳无痰,咽喉干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发热头痛舌边尖红,苔薄黄少津,脉浮数。治宜:润肺排毒,通降止哮。方药用:桑叶10克,杏仁12克,北沙参15克,浙贝母10克,炙把叶10克,炒栀子10克,淡豆豉10克,炙麻黄3克,白果10、广地龙10克,桑白皮10克,麦冬12克,生石膏(先下)30克,茅芦根各30克。

  气郁毒生木击金鸣

  祛风解毒通降止哮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恶抑郁。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乃毒生,变由毒起。朱曾柏在《中医痰病学》一书中提出,各种致病因子侵入机体,在情志、气机不畅的情况下郁而化毒。《古书医言》指出:“病者,非情也,毒也。毒不动,则虽怒而不病”。姜师认为,木火毒邪,上刑肺金,肺失肃降,而致哮病发作。症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不能平卧,止如常人,咳引胁痛,烦躁易怒,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细。方药用:柴胡15克,茯苓12克,枳壳10克,甘草6克,炙麻黄6克,射干10克,黄芩10克,地龙10克,全蝎10克,蝉蜕6克,乌梅10克,黛蛤散10克(包)。

  痰瘀毒结壅塞气道

  解毒祛瘀通降化痰

  津血同源,痰能转化为瘀,瘀亦能转化为痰,痰瘀互结,久而化毒,痰阻气道,瘀阻血络,毒壅气机,致使哮病发作。症见:呼吸喘急,喉中痰鸣,胸闷发憋,大便不畅或秘结,面色晦暗,舌质暗有瘀斑,舌苔厚腻,脉弦滑。方药用:葶苈子10克,大黄5克,莱菔子10克,炒苏子10克,白芥子6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当归10克,炙麻黄6克,杏仁10克,地龙10克。

  脏虚毒伏气道壅塞

  扶正祛邪宣通止哮

  哮喘长期发作,必然导致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衡,其主要表现为肺脾肾不足,肺脾不足关乎气,肾脏之虚在阴阳肺主气布津,脾生气运湿,肺脾气虚皆可生痰,脏腑虚弱机体代谢产物增加,内生之毒亦随之增加,痰毒互结阻遏气道;肺外合皮毛,脾为卫气之源,二脏气虚可使机体防御功能低下,内环境失衡,外毒和体内之痰毒相互呼应,致使气道壅塞。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为气之根,肾虚诸脏不足,机体内环境失稳,是哮喘的易发因素。

  肺脾气虚,痰毒互结  症见:喉中痰鸣低弱,哮喘反复发作,咳喘无力,痰涎清稀,恶风自汗,感冒常作,气短懒言,头面四肢微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无力。治宜:补肺益脾,化痰解毒。方药用:黄芪2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人参10克(另煎),五味子10克,炙甘草10克,茯苓15克,淫阳藿15克,蛤蚧尾3克(冲服),紫菀15克,款冬花15克,僵蚕10克。

  肺肾两虚,痰毒内阻  哮喘日久,肺虚及肾,毒邪内生,伏于肺肾,肾元虚惫,上不能温煦肺金,肺布津失司,毒凝津为痰,痰毒凝聚,壅塞气道,而致哮病。治宜:补肾益肺,解毒纳气。方药用:鹿角胶10g(烊化)、紫河车粉3克(冲服),山茱萸15克,人参10克(另煎),沉香粉3克(冲服),熟地黄15克,杜仲10克,怀牛膝15克,五味子10克,胡桃肉15克,茯苓15克,枸杞子15克。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名家医案]栏目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组成:麻黄6~9克,生石膏12~30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温服,日2~3次。

  功效:宣泄郁热,清肺平喘。

  主治: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有汗或无汗,舌苔黄,脉数。

  制方要义:肺外合皮毛,邪热壅肺,蒸迫津液外泄,故身热汗出;肺主气,司呼吸,热壅于肺,肺气失宣,故咳逆气急,甚则鼻煽;苔黄、脉数为里热之象。若兼表邪未尽,卫气郁闭,可见身热而无汗。

  此证中肺气内遏,不能宣达肌表成为热壅的关键。治疗着眼点当给肺热以出路,宣开肺气,清泄肺热,即“宣泄”。方中麻黄辛温,主入肺,宣肺开闭,发表散邪;石膏辛甘大寒,主入阳明,兼能入肺,清热生津兼透肌表。麻黄得石膏之沉降,温散走表之力减弱而专开肺气,石膏得麻黄之宣散,直趋阳明之势得缓而能专清肺热,两味相合,得辛凉宣泄之用。佐用杏仁协麻黄降气平喘,使以甘草,调和于宣降温凉之间。

  效用特点:原方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为1:2,临床常用于表证未解,邪热壅肺之证,故立法上为解表清里,表里兼治;从方药配伍的角度来看,方中石膏与麻黄清、泄协同,麻黄与杏仁宣、降相因。全方具有解表散邪、清宣肺热、止咳平喘等效用。

  临床应用:《伤寒论》原方治疗肺热之“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后世用于风寒化热入里,或风热犯肺,或肺热复感外寒,见身热、喘咳、苔黄、脉数等证,无论其有汗、无汗,皆可使用本方。王泰林谓之“麻黄乃治喘之要药,寒则佐桂枝之温之,热则加石膏以清之,正不必执有汗、无汗也”。不过临证宜根据证候病机中表闭与肺热的程度,调整原方中石膏与麻黄的配伍比例,以控制全方宣开与清降作用的主次。

  用方原理:手太阴肺,司呼吸,主宣降,为水上之源;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通皮毛,与阳明大肠相表里。邪热蕴肺,肺失宣降,热灼咽喉,郁滞皮毛,壅阻鼻窍则可见身热咳喘、咽喉肿痛鼻渊头痛、肌肤痒疹;如热郁上焦,水道不利,或下移大肠,可见小便不利、或尿少身肿、便秘痔疮等症。本方所治以邪热壅肺为主要病机,有清泄肺热,宣降肺气,解表散邪的作用,引申之兼有清降阳明、通利水道、宣通鼻窍等作用。现代临床本方用于流感、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麻疹合并肺炎、百日咳荨麻疹、咽喉炎、口疳、鼻窦炎、痔疮、急性肾炎等疾,大体不离其宗。

  临证运用经验

  1.谨守原方所主病机加减:根据肺热与表郁的轻重,调整石膏与麻黄的用量配比,并酌情加味。如肺热壅盛,壮热汗出者,二味用量比可为1:4~5;如表郁偏重,无汗或汗少,二味用量比可为1:2~3。风寒在表未尽见无汗恶寒者,酌加荆芥、苏叶;风热在表兼见微恶风寒者,酌加薄荷、桑叶等;肺热重,见热甚苔黄,选加桑白皮、黄芩、知母;咳痰黄稠,加栝楼、贝母、桔梗;痰阻气急见喘甚,加葶苈子、枇杷叶;热甚津伤见口渴明显,加知母、花粉、芦根。

  2.现代临床随病证加减:①流感属于寒邪闭表较重见寒热头痛明显,选加柴胡、贯众、葛根、羌活温毒郁卫,见身热,汗出不畅,加金银花、连翘、薄荷。②急性气管炎、肺炎因痰热壅肺见咳喘、胸闷痰黄,加黄芩、鱼腥草、葶苈子;咯血加黛蛤粉、大青叶;小儿麻疹合并肺炎见发疹、咳喘身热者,可以竹叶、薄荷代麻黄,加银花、连翘、桑皮。③急性咽喉炎属肺热上壅见咽痛喉肿,加射干、桔梗、锦灯笼;急性鼻窦炎属于肺热壅窍,兼有风寒加细辛、葱白白芷;兼风热加薄荷、连翘、苍耳子;痰热加制僵蚕、浙贝母、鱼腥草。④荨麻疹属肺热郁表见全身痒疹,咳嗽脉浮,加浮萍乌梢蛇、丹皮;风热加牛蒡子、蝉衣,风寒加荆芥、防风;夹湿加白鲜皮、苦参;血管神经性水肿加桑白皮、赤小豆茯苓皮寻常痤疮见呼出气热、脉浮,加连翘、白蒺藜皂角刺、地肤子;酒糟鼻见鼻头红赤,加生地、白花蛇舌草、制僵蚕、大黄。⑤痔疮属于肺热移腑,见大便秘结加赤芍、大黄、栝楼仁;肛门出血地榆、荆芥炭、槐花炭;痔核嵌顿加升麻、当归、枳壳、黄芩。⑥急性尿路感染属肺热下移膀胱,见身热咳嗽、尿热淋涩不畅,加车前子黄柏凤尾草;急性肾炎属于上焦热郁,水道受阻见尿少肢肿、胸烦咳嗽,加桑皮、石苇、车前子。

  总之,本方运用应以肺热郁滞或壅盛,见身热,或口鼻气热,咳嗽喘逆,苔黄,脉数为主要依据。风寒或痰湿咳喘见苔白或白腻者、阴虚咳喘见舌红苔少者均忌用。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药物与临床]

久咳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3)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

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证为寒饮伏肺,化热作咳。治以宣肺蠲饮,化痰止咳为主,稍佐清热之品,方选小青龙汤加味。处方:炙麻黄3克,桂枝6克,白芍15克,五味子6克,干姜3克,法半夏6克,生石膏15克,黄芩10克,炒杏仁(打)10克,桔梗10克,桑白皮10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浙贝母10克,知母10克,炙紫菀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药后咳减,痰多易出,继以此方少佐补益脾胃,培土生金之药治疗3周而愈。

按:小青龙汤乃仲景治疗支饮、溢饮、肺胀等的常用方剂。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止咳;白芍配桂枝调和营卫,祛风散邪;干姜温肺暖脾,细辛化饮通痹,二药合用温肺化饮;半夏燥湿祛痰,蠲饮降浊;五味子敛肺,芍药益阴,并为佐制;炙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在立法上散寒化饮,表里兼治;配伍上采用辛散温通,佐用酸收甘缓,即寓助卫护营于温通发散之中,具有温散而不伤气津的特点。大凡感冒、咳喘,内有寒饮,有表证或者无表证者均可选用,现代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老年肺气肿等属外寒内饮者。阎艳丽教授临证使用本方常喜用轻剂,盖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取“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意。

此案患者寒饮留滞于胃脘,而见“腹部怕凉,喜热饮,吃凉便可引发咳嗽”;寒饮阻于中焦,从肺脉上侵射肺,故见“腹中有寒气上涌作咳,痰质稀白”;“痰质时有发灰”,灰为肾水之色,此为久咳已有耗伤肾气之虞。选用小青龙汤加减为治,因其表寒不显,故改生麻黄为炙麻黄,且以少量,不取其发表,专取其止咳平喘之功;病久肾气受伤之象初现,故去细辛,以防止其“拔肾根”;又因患者舌红,苔微黄腻,脉象弦数,乃是寒饮久郁,已有化热之征,少用干姜3克,既不违背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训,又伍以清热化痰之药生石膏、黄芩、桑白皮、浙贝母、知母等兼顾饮郁化热之标。同时加入桔梗、杏仁、紫菀宣发肃降肺气,以恢复肺主气司宣降的生理功能。且茯苓、半夏相合为用,又有培土生金,健脾化饮之意。全方温化寒饮,清热化痰,并行不悖,切中病机,方获良效。

日期:2011年10月25日 - 来自[名家医案]栏目

麻黄何以破癥坚积聚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

《神农本草经》首言麻黄“破癥坚积聚”,其后诸家本草对此功效少有提及,并且高等中医院校五版教材《中药学》在附录《本经》麻黄条文时唯独删除了这一句。盖因其功效特殊,且临床应用又有辛温耗气,峻汗伤阴之弊,故而提及较少。直至明代陈实功《外科证治全生集》制“阳和汤”一方,大倡其用,才逐渐为临床医家所重视。本方温阳散寒,补血通滞,治疗一切阴疽、流注、贴骨疽、鹤膝风等证。后世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取本方麻黄配熟地之意,用于治疗癥瘕积聚等证,疗效颇彰。方中麻黄一物,一方面能开发腠理,发越阳气,宣散肌表血络寒凝郁结,一方面能消积化瘀,深入癥积,破阴祛疽。实乃治疗癥瘕积聚之良药。

《灵枢·百病始生》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于血相抟,则合并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此言积之所生,但已包括癥瘕积聚形成之理。癥瘕积聚的形成大多因为感受外邪,循毫毛而入腠理血络,凝滞津液,壅遏血液,而致“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血液瘀结,留而不散,津血合并凝聚,遂致“积皆成矣”。然究其发病之脏腑,当以肺为主。《灵枢·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潮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气 郁,皆属于肺”一旦风寒之邪外侵肌表毛腠,肺气 郁,宣发肃降功能失职,无以潮动百脉之血,百脉应当包括经脉合络脉。经脉络脉之血无气以动,迟滞不行,加上寒邪凝泣,遂成寒瘀阻遏之势,壅于在表之皮毛血络或滞于四脏血络,日久而成癥积瘕聚。

《灵枢·百病始生》曰:“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灵枢·五变》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作,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癥瘕积聚之发,多有阳气内虚在先,阳气不足,更易感受寒邪。《灵枢·本脏》曰:“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也”寒邪外侵太阳膀胱腠理毛络,内通三焦,下达肾脏,闭阻肾阳上煦之路,耗损肾中真阳。此亦即《伤寒论》中太少两感之机理。《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寒闭肾阳,阳气不能温煦推动一身血络,而致诸络引急,同时肺气潮动诸络气血失职,故而癥坚积聚成矣。

麻黄“破癥坚积聚”功用,针对其形成机理,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宣肺气;二通血脉;三振肾阳;四散寒凝。麻黄味辛性温,入肺要药,开宣肺气,通达 郁,而使肺气得以舒展,潮动百脉之血,无使壅滞为瘀。经曰:皮毛者,肺之合也。同时籍其轻扬宣肺达表之功,驱散肌表毛腠寒邪,诚如《日华子本草》所言“调血脉,开毛孔皮肤”。《本草崇原》言:“植麻黄之地,冬不积雪,能从至阴而达阳气于上,至阴者,盛水也,阳气者,太阳也。”麻黄能够入肾,宣通肾中寒闭,发散外侵之寒,同时振奋肾阳,通达三焦,开发腠理,且其中空似络,入于络脉,活血通滞,解散寒凝,调畅血脉。如此肺肾阳气得以交通,天地之阳气交感,表里三焦寒凝血瘀散去,血络畅达。麻黄之用,正如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所言:“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以其迅捷之性,温通阳气,气通瘀散,则其病可去”。

麻黄用于“破癥坚积聚”,剂量宜大。临证防其量大发汗耗气伤阴,可以配伍熟地使用,诚如前人所言“麻黄得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余国俊先生认为麻黄煮沸40分钟以上,即使用至100克,亦不会发汗,何来大汗亡阳之虑,大剂量麻黄经久煎之后,其发汗解表之功荡然无存,而通络活血之力分毫无损。况且仲景《伤寒论》亦有麻黄用至90克,取效甚捷。另外麻黄“破癥坚积聚”,服药时间比较长,但是只需配伍得当,亦无妨碍。田淑霄治疗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属于中医“癥瘕积聚”病证时,即喜用麻黄配伍熟地,长期服药,效佳。

日期:2011年10月25日 - 来自[临床验案]栏目

浅谈桂枝二麻黄一汤

【关键词】  桂枝二麻黄一汤;功效

伤寒论中桂枝二麻黄一汤由桂枝二份,麻黄一份相合而成。方以桂枝、麻黄为主,具有疏风散寒、调和营卫、宣肺利水、温阳化气等作用。笔者在临床运用中略有心得,现简述如下。

  1 温经散寒,通络解痛风寒湿痹因

  风寒湿三气之侧重而分为行、着、痛三痹,但治法“总以补助真元。宣通脉络使气血流畅则痹自已”《类证制裁》方中桂枝横行手皮搫,善治痛风,得麻黄相助温经散寒之功尤强,伍以芍药(为赤芍)。甘草和血缓痛,故治本症正相适应,配伍以活血,利湿之品,疏风胜湿之效更著。例1:患者,女,43岁。居住环璋潮湿,因体虚不胜寒湿,逐渐成痹。症见:四肢关节游走疼痛,局部喜温畏寒,阴雨天时加重,舌苔白,脉象濡缓。实验检查:血沉67mm/L,抗“O”550u。证属痹证,治以疏风散寒,宣痹止痛。处方:桂枝12 g,麻黄6g,甘草6g,木瓜10g,牛膝10g,当归9g,薏苡仁10g,茯苓10g,赤芍15g,苍术10g,生姜3片,大枣5枚。3剂后患者诉骨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无畏寒,续进3剂,骨节痛痊愈,予口服独活寄生丸巩固,连服1个月,后复查血沉6mm/L,抗“O”500u。

  2 活血通络,散凝蠲

  痹血痹好发于冬季,四肢末端经寒风刺激后,即见苍白,紫绀,麻痛,乃至全身畏寒,下肢清冷,保暖后可暂获缓解。《素问·五脏生成》篇谓:“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行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诸病源候论·虚劳·四肢厥逆冷候》曰:“经脉所行皆起于手足,虚劳则血气变损,不能温其四肢,故四肢逆冷也。”本方中桂枝能和营卫,暖肌肉,活血脉,俾风寒自解,麻痹自开。麻黄具有解表散瘀作用,“以其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医学衷中参西录》故对本症有较好疗效。例2:患者,女,29岁。患者十余年来立秋即冻双足,自去年出现遇寒则手指冷苍白,紫绀,麻痛,于省级医院诊断为雷诺氏症。症见:体形虚胖,精神差,双手不温,肤色苍白,爪甲处可见紫绀,舌淡,苔白厚,脉沉涩。诊断为痹厥,证属风寒入络,阳虚不运,血凝于肤,治以活血通络,散凝蠲痹。处方:桂枝12g,赤芍10g,炙甘草9g,制附子6g,当归9g,鸡血藤12g,炙麻黄6g,川芎6g,干姜4g,大枣5枚。服10剂。四末转温,见风寒后手肢微发白厚转为薄白,脉沉迟,续原方加地黄12g,服15剂后停药,诉一切正常,1年后无四肢冬季冻疮出现,本例患者用桂枝二麻黄麻一汤去杏仁、生姜,白芍易为赤芍,取其行血之功,配以当归、川芎、鸡血藤,活血止痛加附子、干姜温经散寒,寒邪祛除后,地黄补肾固本,可致阳旺血和,阴寒难以再犯。

  3 宣肺化饮,温阳平喘

  哮喘属于寒证者,多因外感与内蓄痰饮相互博结,肺失宣肃,其气上逆所致,其标在肺,本在脾,治当急则治肺,缓则治脾,本方有宣肺化饮温阳平喘的作用,《金匮》指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例3:患者,男,50岁。平素吸烟二十余年,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近几日感风寒,畏寒发热,体温39 ℃,呼吸促,不能平卧,喉中哮鸣有声,即来诊。查面色白光白,唇色微绀,爪甲轻度紫绀,咳嗽,痰鸣如作水多声,咳吐白沫清稀痰量多,两肺布满哮鸣者,喜热饮,所饮不多,脉象浮紧。证属外邪引动伏饮,肺失宣肃,气道不利,治以宣肺化饮,温阳平喘。处方:桂枝12g,茯苓12g,炙麻黄6g,杏仁9g,制半夏9g,橘红5g,红枣3枚,干姜3g。服4剂,恶寒已罢,体温正常,喘平,咳嗽不甚。予六君子汤加姜枣服10剂后体质较健,咳痰遂日益稀疏。本例运用桂枝二麻黄麻一汤,一则宣肺化饮,一则温阳平喘。方中易生姜为干姜,伍以茯苓、半夏、橘红均为化饮、蠲饮而设。饮生于脾,而储于肺,此方又有温肺暖脾作用,虽治标,也有治本之意。综上所述,笔者体验一方多用之妙处,临床变化多端,虽看似多病,但守方之本意,万变不离其宗,谨供参考。

  

日期:2011年6月30日 - 来自[2010年第6卷第2期]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进展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临床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肥大细胞反应、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这种炎症可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通气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神经递质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连锁反应。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病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其治疗机制研究也逐渐深入,现就临床有关文献报道做一综述。

  1古方今用

  叶平胜[1]以《医林改错》中癫狂梦醒汤加减(桃仁、柴胡、香附、木香、赤芍、半夏、大腹皮、青皮、陈皮、桑白皮、苏子、麻黄、甘草)治疗因痰饮内伏,新邪触发之支气管哮喘,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1.7%。 叶超[2]以小青龙汤加味(麻黄、桂枝、干姜、五味子、半夏、芍药、细辛、百部、甘草),表实无汗用生麻黄;表虚有汗用炙麻黄;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总有效率95%。谭曼虹[3]用定喘汤加味(炙麻黄、白果、款冬花、半夏、杏仁、桑白皮、苏子、瓜蒌、黄芩、甘草)治疗哮喘42例,发现定喘汤能降低TXB2含量,纠正T细胞亚群不平衡而起到抗炎作用。 孙启温[4]用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经前哮喘病疗效较好。林克美[5]给予小青龙汤和麻杏石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服用当天喘息、哮鸣显著缓解,氧饱和度达97%,最大呼气流速改善。李经杭[6]用苏子降气汤(苏子、前胡、陈皮、当归、半夏、补骨脂、胡桃肉、肉桂、炙麻黄、厚朴、甘草、茯苓、沉香)随症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149例,结果显效90例,有效42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8.6%。王玉芬[7]用旋覆代赭镇逆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明显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近期疗效的愈显率和远期临床疗效,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剂。程荣朵[8]采用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杏仁、半夏、紫菀 、款冬花、细辛等)与西药(抗生素、激素、解痉药等)治疗本病46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提示本方法对哮喘病具有宣肺解表、化痰平喘的功效。

  2经验方

  王冠华[9]自拟金止嗽汤(旋覆花、炙杷叶、杏仁、白前、前胡、紫菀、百部各10g,炒白芍12g,甘草6g,桔梗8g,蝉蜕、僵蚕各6g),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治愈9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8%。 邓宣刚[10]以哮喘通用方加味(炙麻黄、杏仁、山茱萸、旋覆花、地龙、蝉蜕各10g,生地黄、熟地黄各12g,五味子、干姜、甘草各6g,当归15g),随症加减,15天为1疗程,结果临床控制6例,显效32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王渝[11]以金郁平喘汤(炙麻黄6g,杏仁、白僵蚕、防风、厚朴、半夏、款冬花、黄芩、五味子、柴胡各10g,地龙、蝉蜕、百部各15g,麦冬30g),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30例,用酮替芬1mg,每日2次,氨茶碱0.1g,每日3次,结果临床控制42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王宏献[12]自拟平喘降气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中药组方:炙麻黄、杏仁各9g,白果、桔梗各6g,款冬花、黄芩、地龙各10g,姜半夏、炒苏子、蝉蜕各12g,桑白皮、海蛤壳、钩藤各30g。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用博利康尼2.5mg,每日3次口服,结果本组显效34例,好转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7%。李馥媛[13]以芪蝎龙搜风固本汤(黄芪、全蝎、僵蚕、炙麻黄、半夏、地龙、紫菀、葶苈子、苏子、陈皮)治疗支气管哮喘,兼夹风寒表证加苏叶;风热表证加黄芩、鱼腥草;肺肾两虚加黄精、白术。总有效率78.9%。马嘉瑾[14]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31例,本组用黄芪30g,肉苁蓉18g,党参、附子、淫羊藿、枸杞、菟丝子各15g,补骨脂、巴戟天、五味子、灵芝、熟地黄、黄精、炙甘草各10g。哮喘甚者加麻黄、紫苏子、苦杏仁、射干。每日1剂,分3次服。并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临床控制20例,显效7例,好转4例。温志华[15]以解痉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组方:炙麻黄12g,苏叶15g,炒苏子15g,莱菔子12g,柯子10g,杏仁12g,炒白芥子8g,蝉衣15g,白果15g,炙紫菀、款冬花、川贝母各10g。随证加减,在发作期痰阻气道者加化橘红12g,半夏12g,茯苓10g,陈皮12g;有瘀血痹阻者加桃仁10g,红花8g,川芎12g,赤芍10g;若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15g,火麻仁12g。水煎服,1周为1个疗程。结果:控制32例,显效28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1%。马战平[16]采用易喘平胶囊(炙黄芪、炒白术、蛤蚧、川贝母、丹参、地龙、莪术、白僵蚕、炙甘草等)治疗本病55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活血,化痰平喘的功效。林汉生[17]将对照组43例应用西医抗气道炎症、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治疗组43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清肺纳肾平喘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史锁芳[18]以平哮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风痰郁热证具有肯定的疗效。张忠德[19]用苏黄止咳汤治疗哮喘30例,组方:炙麻黄、五味子各10g,蝉蜕6g,地龙、苏叶、炙枇杷叶、杏仁各15g等。对照组28例,用止嗽散:桔梗、紫菀、百部、白前、荆芥各10g,陈皮6g,甘草3g。均日1剂,水煎服,用4周,结果:均有明显疗效。唐斌擎[20]用温阳补肾膏(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肉苁蓉、葫芦巴、杜仲、何首乌、黄精、熟地黄、怀山药、半夏、天南星、紫菀等)治疗87例,结果:痊愈27例,有效47例,无效13例。罗社文[21]以疏风宣肺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设两组各130例,本组用风咳汤(炙麻黄、杏仁、炙枇杷叶、地龙、白僵蚕、苏叶各10g,紫菀、款冬花各15g,蝉蜕6g);对照组用舒氟美200mg,口服,总有效率95.4%。赵汉林[22]自拟补肺化瘀汤:党参、山药、菟丝子、麦冬各15g,黄芪20g,茯苓、熟地黄各12g,山茱萸、补骨脂、当归、桃仁、五味子、牡丹皮、赤芍各10g,白术、甘草各9g,30天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0.63%。

  3外治法

  李丽[23]采用中药外敷(药用:白芥子15g,甘遂15g,细辛15g,延胡索15g,研细末,生姜汁调制成糊状。选穴:肺俞、脾俞、肾俞、膏肓)。加用中药内服(中药宣肺抗过敏汤。药用炙麻黄、炒杏仁、甘草、川贝、白果、防风、蝉蜕、苍耳子、地龙、红参、茯苓、焦白术、桂枝、陈皮、焦山楂、焦神曲、炒麦芽、鸡内金)。结果痊愈50例,显效20例,全部有效。陆伟珍[24]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法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8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穴位敷贴,以益气平喘膏(党参、防己、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诸药研细末,用生姜汁蜂蜜调成膏)外贴,通过药物直接入经归脏而发挥作用。用法:益气平喘膏1包(50g)分6等份,捏成丸,分别贴敷于双肺俞、心俞、膈俞,并以胶布固定,每次贴8h,10天1次,3次为1个疗程,取得较好疗效。高莉[25]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哮喘69例疗效显著,针刺:分甲、乙二组穴位交替运用,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用平补平泻法,甲组:大椎、风门、定喘、肺俞;乙组:迎香、下关、尺泽、关元、列缺、膻中。中药:炙麻黄6g,白前12g,黄芩15g,白花蛇舌草20g,白术15g,黄精30g,甘草10g。结果:显效24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7%。王正礼[26]用针刺后擦背合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采用冬病夏治,针刺后擦背合贴敷疗法以活血化瘀、温肺化饮、温肾健脾为法治疗130例,疗效满意,痊愈63例,占48.4%;好转43例,占33.1%;无效24例,占18.5%;总有效率为81.5%。赵汉林[27]用补肺化瘀汤口服配合呼吸训练治疗哮喘32例,补肺化瘀汤:党参、山药、菟丝子、麦冬各15g,黄芪20g,茯苓、熟地黄各12g,山茱萸、补骨脂、当归、桃仁、五味子、牡丹皮、赤芍各10g,白术、甘草各9g,30天为1个疗程,并配合呼吸疗法治疗,总有效率90.63%。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在经方、验方及外治法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目前中医防治哮喘尚存在不足之处:(1)思路上尚单一,大部分研究只是见哮止哮,同病异治思路不够广泛;(2)辨证分型缺乏量化指标和临界征候指标;(3)没有形成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4)治疗哮喘剂型单一,基本上均是汤剂,给患者长期服药带来不便;(5)多数临床报道处在经验介绍基础上,且治疗研究性论文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难以统一。总之,哮喘作为一种复杂的非特异性炎症疾患,由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都难以获得最佳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取长补短,各自发挥优势,是哮喘的最佳治疗方案。因此要重视缓解期长期治疗,坚持中医辨证施治为主,辅以西药治疗,以杜绝复发,中西医结合治疗还有发展和拓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叶平胜.癫狂梦醒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48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14):349.

  2叶超.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研究.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2):34-37.

  3谭曼虹.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42例临床观察.中医药导报,2007,13(9):27-28.

  4孙启温.少腹逐瘀汤加味治愈经前哮喘病2例.光明中医,2006,21(1):46-47.

  5林克美(日本) .汉方治疗支气管哮喘2例.东医志,2004,55(3):325-329.

  6李经杭.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149例.江西中医药,2008,39(8):43-44.

  7王玉芬.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44例疗效观察.中医药导报,2005,11(2):28-29.

  8程荣朵.射干麻黄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46例.陕西中医,2005,26(4):294-295.

  9王冠华.自拟金止嗽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08,26(1):71-72.

  10邓宣刚.哮喘通用方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4):34.

  11王渝. 金郁平喘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临床观察.河北中医,2008,30(3):255-256.

  12王宏献.平喘降气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1114-1115.

  13李馥媛.芪蝎龙搜风固本汤治疗支气管哮喘78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5):229.

  14马嘉瑾.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31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8,40(7):39-40.

  15温志华.解痉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76例.四川中医,2006,24(6):58.

  16马战平.易喘平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55例.陕西中医,2005,26(4):291-292.

  17林汉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5):282.

  18史锁芳.平哮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1):6-9.

  19张忠德.苏黄止咳汤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9):637-639.

  20唐斌擎.随访冬令温阳补肾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5):41-43.

  21罗社文.疏风宣肺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9):609-612.

  22赵汉林.补肺化瘀汤口服配合呼吸训练治疗哮喘32例.新中医,2009,41(5):5.

  23李丽.中药外敷配合内服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78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1):66.

  24陆伟珍.中药穴位敷贴对哮喘病人细胞因子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129-130.

  25高莉.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哮喘69例疗效观察.甘肃中医,2008,21(7):31-32.

  26王正礼.针刺后擦背合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130例.浙江中医杂志,2009,44(4):288-289.

  27赵汉林,何海波.补肺化瘀汤口服配合呼吸训练治疗哮喘32例.新中医,2009,41(5):38.

  

日期:2011年6月29日 - 来自[2009年第7卷第5期]栏目

小青龙汤治咳喘

小青龙汤出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是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的效方。本方由麻黄、白芍、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6味组成。哮喘辨证属寒实者(又名冷哮),首先可考虑用本方治疗。症见喘息气促,喉中有哮鸣声或水鸡声,咯痰色白清稀,或多泡沫,胸膈胀闷,面色晦滞,口不渴或口干不欲饮,舌苔薄白或白腻,舌面滑润,脉弦滑或浮紧等。临床可辨证加减,如在喘而无热的情况下,可去桂枝、白芍;汗出较多时,可去桂留芍,以敛阴和营;冷哮患者素体阳虚,或由于病情演变,阴盛阳微,尤其是肾阳亏虚,摄纳失职,在治疗时既要温肺平喘,又要扶阳益肾。遇到此等病例,除喘息气促更为明显外,多有精神萎靡,怕冷、肢体不温,面色苍白或晦暗,口唇发紫,汗出涔涔,舌质胖嫩,脉细无力或不浮反沉等。可于小青龙方中加附子以温肾祛寒。

祛痰降气对治喘来说至关重要,小青龙汤中细辛、干姜、半夏为化痰饮要药。如咳喘气逆、痰涎壅盛,《韩氏医通》中三子养亲汤(苏子、白 芥子、莱菔子)是祛痰降气的好方子,常与小青龙汤配合使用。小青龙汤中,麻黄是宣肺平喘的主药,生者发散力大,宜先煎去沫,水炙则表散力缓,若不须表散,可用蜜炙。至于剂量,成人一般生麻黄可用6~9克,炙麻黄9克左右,个别病例酌情增加,小儿剂量可参照成人剂量酌减。

案例:张某,女,65岁,患哮喘10余年,每年冬三月辄发,喘促喉中有哮鸣声,咳声重浊,痰少而咯不出,吐出为清稀泡沫痰。喘急胸闷,张口抬肩,端坐不能行走,面色晦暗发青,口不渴,喜热饮。形寒怕冷,苔白,脉弦滑。组方:麻黄6克,白芍9克,细辛6克,干姜6克,炙甘草9克,桂枝9克,五味子6克,半夏9克,苏子5克,白芥子9克,白茯苓12克,炒白术15克。服5剂,咳减喘平。守前方稍事出入继服20余剂,随访3年未复作。(王业龙)

日期:2011年3月10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麻黄汤巧治过敏性鼻炎

患者武某,男,30岁。因外出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痛,颈项部尤甚,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伤寒证,治以辛温解表,祛风散寒。方选麻黄汤加减,用药如下:麻黄10克(先煎),桂枝10克,葛根2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2剂,水煎服。嘱其温覆取汗,暂避风寒。2天后,患者复诊,述以上诸症一剂而减,两剂即愈。与此同时,多年的过敏性鼻炎也明显减轻,望继续治疗其鼻炎,遂在原方基础上减麻黄5克,加用细辛3克,白芷15克。3剂,水煎服。服后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并按此法治疗多例过敏性鼻炎,效果良好。

按:过敏性鼻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患者于20岁前出现。据国内外报道,发病率为15%左右,近几年明显增加,多与体质有关,难以短期治愈。

笔者认为过敏性鼻炎多因感冒而发,起病时症见发热恶寒,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经过治疗,发热恶寒好转,而鼻塞、流清涕迁延不愈,遂成过敏性鼻炎。探究其发病机理,乃外感风寒,全身毛窍腠理闭塞,无汗则气不得旁达,气机郁闭即上壅,迫肺气逆于上则出现鼻塞、流涕。时医多俱麻黄、桂枝辛温发汗太过,而喜用桑菊、银翘辛凉清热之属,寒凉郁闭,邪气留伏于鼻道而发。此案以麻黄汤加减治疗,方中麻黄发汗宣肺开毛窍;桂枝治上冲之逆气,同时助麻黄发散风寒;杏仁利肺气;甘草缓急迫,和中护正。俾腠理毛窍开启,营卫调和,逆气下达,邪气外出,痼疾可愈。

日期:2010年12月26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圆机活法用经方治咳喘

医者意也!为医者将此意寓于方药之中,便给了方药以独特的生命,让这些草木无情之品具有了人的灵性,效起沉疴。清代医家徐灵胎说:“草木之性,与人殊体,入人肠胃,何以能如人之所欲以致其效,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可见,以药愈病,全赖医者制方以调剂。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高建忠老师精于临证,处方精简,用药讲究。今整理老师医案一则如下。

路某,女,54岁。2010年7月5日初诊。主诉咳喘、气紧半年余,多方治疗不效。刻下症见畏风怕冷,见风则咳,咳唾白色泡沫样痰,于凌晨四点半到五点左右咳喘较甚。因怕诱发咳嗽而平素不敢大声说话。口干欲饮,喜食冷但不敢吃,食后气紧加重。平素汗多,纳可,便调。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细弦。证属肺寒饮停,风邪滞留。治以温肺化饮,疏风止咳为法,方用小青龙汤加减。处方:桂枝9克,白芍12克,干姜3克,细辛3克,五味子9克,姜半夏9克,吴茱萸3克,生石膏30克,炒杏仁12克,生甘草3克。3剂,水煎服。

药后患者诸症若失,凌晨已无咳喘、气紧,汗出明显减少(自诉半年来服药许多,却从未有如此轻松)。前方继服3剂,停药。

按:此案中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为何用杏仁而不用麻黄;二患者畏风怕冷,何以加生石膏30克?三是为何要用吴茱萸?

《伤寒论》小青龙汤条文下这样描述:“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本草思辨录 卷二》:“……小青龙汤云,喘去麻黄加杏仁……盖麻黄者,上发心液亦下通肾气,小青龙心下之水,已与肾脏之水相吸引,若再以麻黄动其肾气,喘将愈不能止。杏仁肺药非肾药,故去彼加此,所谓用杏仁于横扩兼取其直降者此也。”高建忠认为,麻黄确有平喘之功效,然小青龙汤方中,干姜、细辛、五味子本已鼓动肾中真气温化在肺之寒饮,若再以麻黄妄动肾气,恐怕喘息愈加难平。同时患者汗多而非无汗。太阳病,有汗用桂枝,无汗用麻黄,故而此患者不用麻黄。高建忠临床上非常注意病人的“欲”与“不欲”,认为在中医辨证中,病人的主观感觉要比体温表之类的客观检测更为重要。”本案中患者想吃凉的,但是不敢吃,怕吃了气紧加重。其“欲”为喜食冷,这就是用生石膏的原因所在。由于患者每于凌晨四点半到五点左右咳喘加重,此时正是阳升阴降的时候。清阳不能升,浊阴不能降,故咳喘加重。吴茱萸降浊阴最速。故方中加吴茱萸重在助浊阴之降。

近代伤寒大家曹颖甫在《经方实验录》中语重心长地说:“吾愿读经方者,皆当临证化裁也。”以上这一医案处方不仅化了古人的“意”,同时也将医者的“意”倾注方中,可谓圆机活法,灵动自然。

日期:2010年11月27日 - 来自[名家医案]栏目

经方治小产后不适

冯文全徐春丽山西中医学院王某,女,27岁。2010年8月15日就诊于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高建忠。自诉病起于今年4月流产后,失于调摄而致身体不适。刻下症见:腰困,背痛,脚凉,畏寒,周身憋胀。昼不精,神...即将发布

日期:2011年10月25日 - 来自[临床验案]栏目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体会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可以解表散邪,清热除湿退黄,主治兼有表邪的湿热黄疸病证,原文记载有“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麻黄二两(去节),连翘二两,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其中“黄”即黄疸,言主症,“瘀热”言病机,意即本方原为黄疸而设,本方在《普济方》就主治“小儿伤寒,发黄身热”,在《张氏医通》中主治“湿热发黄”。中医内科学将本方运用于湿热黄疸及肾炎“水肿”湿毒侵淫证的治疗,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本方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小儿鱼鳞病等皮肤瘙痒类疾病疗效显著,重复率极高,可以说本方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一首经典高效古方。

《伤寒论》中关于本方主治的记载极其简略精练,给后世准确理解该方证关键指征及推广运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日本医家尾台榕堂在《类聚方广义》中注释本方说,“疥癣内陷,一身瘙痒,发热,喘咳,肿满者,加反鼻,有奇效。生梓白皮,不易采用,今权以干梓叶或桑白皮代之”,此处所注确为临床极有见地之言论。由此可见,瘙痒、发热、喘咳、肿满、反鼻为本方证识别之关键。

另外,麻黄为方中君药,可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喘咳、水气也。旁治恶风,恶寒,无汗,身疼,骨节痛,一身黄肿”(吉益东洞《药征》),以药测证,该药证可能见有咳喘,恶寒发热,身痛无汗等肺气郁而不宣的指征,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在《药证与经方》中直接指出“麻黄主治黄肿,兼治咳喘,恶寒无汗而身痛者”。连翘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以药测证,该药证可能见有皮肤疮疡溃烂,口渴欲饮,咽喉红肿疼痛等。赤小豆可以利水消肿,以药测证,该药证可能见有头面全身浮肿,皮肤溃烂流水等指征。生梓白皮不易寻找,刘渡舟、岳美中等老中医多以桑白皮代之,笔者一般去而不用,或治疗皮肤病时见患者瘙痒较重则以白鲜皮代之。生姜、大枣、甘草三药药证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认为麻黄为发汗峻药,辛热开泄,性温力猛,易于化热助火,亡阳劫液,因此临床多不用或者少用,畏麻黄“不啻猛虎”(章次公),但笔者认为方中麻黄尤为皮肤病治疗关键,因为慢性荨麻疹等皮肤瘙痒类疾病病机多有风邪客于腠理不散,运用麻黄发汗正可发泄郁热,透散邪毒,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何绍奇先生临床也常将麻黄用于荨麻疹等皮肤过敏性疾患的治疗,认为风邪客于皮肤腠理之间,因而郁遏不得汗出,若小发其汗,则邪去痒止,临证治疗荨麻疹常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蝉衣、赤芍、丹皮、防风、荆芥,对服抗过敏西药无效者,投以本方,往往一剂即愈。但若兼有里热实证者则师刘河间防风通圣散之意,合清热通腑药于方中。刘渡舟教授也善于运用本方治疗皮肤疾病,兹列举刘老治疗周身痒疹医案以供参考。高××,男,20岁,学生。周身泛起皮疹,色红成片,奇痒难忍,用手搔之则画缕成痕而高出皮面。举凡疏风清热利湿之药尝之殆遍而不效。微恶风寒,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切其脉浮弦。辨为风湿客表,阳气拂郁而有郁热成疸之机。疏方: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3克,大枣7枚。仅服两剂,微见汗出而瘥。(《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病案举例

笔者运用本方也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兹举本方治疗小儿荨麻疹验案一则如下。

徐某某,男,10岁。2010年2月10日就诊。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全身瘙痒,伴见片状红斑,持续半小时左右自行消失,当时未予重视,后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每当洗脸、洗澡后,所接触刺激的皮肤随即出现苍白的水肿样风疹块,边缘红晕清晰可见,入夜瘙痒尤甚,难以入眠,必须反复抓挠,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荨麻疹”,予西药及养血祛风止痒中药口服(具体不详),疗效不明显。刻诊:头面、四肢及后背抓挠后立刻出现风疹块,剧烈瘙痒,夜间加重,出汗较少,运动后身痒加重,但汗后痒减;晨起干呕,口气重,从2岁起即严重口干,欲饮冷食凉,吃饭、喝粥时亦需大量饮水,胃口极好,挑食,只吃荤食,不爱吃水果蔬菜,睡眠差,夜间痒醒;大便干燥,气味重,2~3日一行,小便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辨证:阳明热盛。治法:清热生津止痒。拟白虎汤加减,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炒山药30克,蝉蜕10克,生甘草6克,3剂,水煎服,日1剂。

2月13日二诊:药后身痒轻微减轻,口干渴饮依旧,拟用《外科正宗》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除湿,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苦参10克,苍术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45克,牛蒡子6克,通草10克,当归10克,生地25克,生甘草6克,5剂,水煎服,日1剂。

2月20日三诊:患儿服第一剂药后2小时即面红、出汗、呕吐,后每天如此,患者坚持服完,电话复诊:胃纳大减,不欲食荤,饮水减少,身痒依旧,舌苔白厚腻微黄。拟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处方: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生甘草6克,陈皮15克,制半夏10克,神曲15克,山楂10克,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5剂,水煎服,日1剂。

3月1日四诊:药后胃口好转,饮食增加,舌苔转薄白。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处方:生麻黄4克,连翘10克,赤小豆10克,杏仁10克,生甘草6克,生姜3厚片,红枣5枚(切开)。5剂,水煎服,日1剂。鼓励患者运动出汗。

3剂药后患者皮肤瘙痒及抓痕均有明显改善,后一直以本方为基本方进行调理,痒甚则加蝉蜕10克,胃纳少兼见舌苔厚腻则加半夏10克,苏叶10克。患者坚持服本方4月(后两月为一剂药分两天喝),皮肤瘙痒及风疹块消失,抓痕只遗留轻微痕迹,口干渴欲饮冷好转七成,睡眠正常,大便通畅,每日一行。鼓励患者改变饮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备数剂中药家中,瘙痒加重时临时服用,目前仍在进一步随访中。

按:该患者病情极其顽固,可能与其长期荤食致使胃热炽盛有关。初诊时予白虎汤山药代粳米加蝉蜕清热祛风以试探,药后初见成效;鉴于初诊用大剂量石膏有效,遂于二诊时放胆改用白虎汤的变通方消风散以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不料病轻药重,粗疏偾事,药后患者呕吐格拒不纳,可能与方中药物剂量过大,且苦寒败胃,中焦阳气受损,导致腐熟水谷功能下降有关;三诊时用六君子汤益气健脾补气,合保和丸健胃消食,消补兼施,胃气得复;四诊时吸取二诊教训,重新辨别方证,考虑到发作时风疹块的形态特征及皮肤划痕症阳性,且该患者出汗较少,汗后瘙痒减轻,认为中医辨证属表闭不开,兼有湿热不除,表里同病,胃热炽盛。《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疗湿邪在表的方剂有麻杏薏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加术汤等,至于具体选择哪一张方子则是辨方证的基本功。麻杏薏甘汤原文主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风湿袭表是其病机关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原文主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表有湿热是其病机关键;麻黄加术汤原文主治“湿家身烦疼”,表有风寒湿邪是其病机关键。综合比较分析,可能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更适合该患者的病情,且方中麻黄开表闭,合杏仁、甘草成三拗汤开宣肺表,连翘清上焦表热,赤小豆利湿。药后病情缓解明显,嘱咐患者合理饮食食养善后。

日期:2011年10月25日 - 来自[药物与临床]栏目

麻黄应摆脱“六陈”说

孙国印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

中药陈用之说由来已久。最早出现药物宜放置陈久后使用的提法见于《神农本草经》的序例中:“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后苏敬在《唐本草》言:“麻黄、陈皮、吴茱萸、半夏、枳实(枳壳)此应陈久也。”但麻黄真正成为“六陈”,是在唐《新修本草》中,该书狼毒条下记载:“与麻黄、橘皮、半夏、吴茱萸、枳实为六陈也。”

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的治疗作用,主要在于其气味。六陈药物在生用时大多气味都很强烈,有刺激性,服用时有可能出现毒副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和炮制,这些毒副作用会减轻或消失。所以,古人从临床实践中长期体会才逐渐提出“六陈”之说。古人将麻黄列入“六陈”可能与恐麻黄汗之太过亡阳有关,如明代李中梓《本草通玄》云:“虽可汗之症,亦当察病之重轻,人之虚实,不得多服.盖汗乃心之液,若不可汗而误汗,虽可汗而过汗,则心血为之动摇,或亡阳,或血溢而成坏症,可不兢兢致谨哉。”贾所学《药品化义》云:“麻黄,为发表散邪之药也,但元气虚及劳力感寒或表虚者,断不可用。若误用之,自汗不止,筋惕肉 ,为亡阳证。”

临床实践中发现陈麻黄发汗作用极弱,新麻黄发汗力强。如朱进忠《临证经验与方法》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前所长,已故名老中医李翰卿先生说:‘诸家都云麻黄辛苦而温,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具有发汗解表之功,是发汗作用最强的药物,若与桂枝相配则发汗的作用更强,虚人用之不慎,可使漏汗不止。’又说:‘《伤寒论》的注释家们论麻黄的作用时,说到它的发汗作用时说得简直比蛇蝎还厉害,所以我长期不肯应用。可是有一年,突遇大量的伤寒证,先用小剂麻黄汤治疗,结果未见一剂发汗,不得已,将麻黄增至18克,结果仍然一例也不见发汗,其后细察药店所售之麻黄皆十数年之陈久者,于是改为从野地现采新鲜之麻黄试之,结果均一剂汗出得愈,始知麻黄新旧药效不同耳’。”可见麻黄陈放久后,发汗作用也会随之减弱或消失。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谓其“轻扬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之最轻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凝痰积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临床麻黄不止用于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还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五更泄、臌胀、遗尿等疾病,而陈麻黄的这些作用必然会减弱乃至消失。因此,笔者认为麻黄应摆脱“六陈”之说,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日期:2011年10月25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麻黄配杏仁 肺病常用对药(12)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麻黄性味辛温而苦,为肺经专药,有解表、平喘、利水之效,杏仁性味苦温,归肺、大肠经,功用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二者一宣一降,相互为用,咳嗽、气喘,肺寒肺热皆可用之,止咳如治感冒风邪之三拗汤,治风寒无汗之麻黄汤,治伤寒无汗而烦躁的大青龙汤等;平喘如治肺中邪热壅滞的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利水如治疗风水的越婢汤、治肾炎水肿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等,都是麻黄、杏仁同用。《古今录验》用麻黄、杏仁、川椒、细辛、藁本治年久寒咳,咳逆上气。《千金方》麻黄引气汤用麻黄、杏仁配伍半夏、石膏、紫苏、白前、细辛、竹叶、橘皮等治疗“肺劳实,气喘鼻张,面目苦肿”之证;配伍薄荷、陈皮、肉桂、紫苏、桑白皮、大腹皮、甘草即朱丹溪九宝丸,治疗“咳而身热,发喘恶寒”。

刘渡舟教授曾用甘露消毒饮加麻黄、杏仁治疗湿温咳嗽,用八正散加麻黄、杏仁治淋证效如桴鼓,可谓善用麻黄、杏仁者。《本经疏证》云:“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厚朴麻黄汤、文蛤汤,皆麻黄、杏仁并用……则可谓麻黄之于杏仁,犹桂枝之于芍药,水母之于虾也。”(全文完)

日期:2011年10月25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麻黄配熟地 肺病常用对药(6)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麻黄性味辛、苦,温,入肺、膀胱经,有发汗、平喘、利水之效。熟地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养血滋阴,补益精髓。二者相伍出自王洪绪《外科全生集》治疗阴疽的阳和汤(鹿角、肉桂、麻黄、姜炭、熟地、白芥子、生甘草)。麻黄平喘,归肺经;熟地补肾纳气,归肾经。一肺一肾,肺肾同补。麻黄辛散,可以去除熟地的滋腻,熟地可以制约麻黄的温燥辛散,二者相伍可以用于久咳久喘属于肺肾亏虚者。阳和汤具有温阳补虚、散寒通滞作用,虽为阴疽效方,但对于肾督阳虚、寒痰凝滞的咳喘有补虚泻实、上下同治之意。《国家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记载胡翘武主任医师用熟地30克、麻黄6克配伍肉桂3克、白芥子6克、鹿角片20克、淫羊藿20克、当归10克、紫石英30克、五味子4克、桃仁10克、皂角3克组成“阳和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引起的久咳久喘属于肾督阳虚、痰瘀凝滞证者。《祝谌予临床经验辑要》记载祝谌予用麻黄、熟地配伍治疗久嗽久咳和妇女经期哮喘,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

日期:2011年10月25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麻杏石甘汤方证解析

祝子贝 河北医科大学

《伤寒论》42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对于此条,伤寒注家多以伤寒发汗而表未解,且肺中因寒而蕴热为论。如尤在泾《伤寒贯珠集》:“缘邪气外闭之时,肺气已自蕴热,发汗之后,其邪不从汗而出之表者,必从内而并于肺耳。”笔者试论之。

“太阳病……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风为百病之长,挟寒之势入人肌表,闭塞皮毛玄府。“肺之合皮也”,肺气因之开阖不利,清气当降不降,浊气当发不发,故而喘作。此以麻黄桂枝发汗祛邪,杏仁复其肃降之性,汗出喘定。然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中石膏重用至半斤,为麻黄一倍之量,后世温病学家用此方,石膏更四倍于麻黄,从而制麻黄之温,使全方现辛凉之性。故笔者以为此喘当为肺中郁热,燔灼娇脏之热喘,至于外感风寒乃《伤寒论》中此证发病之因。纵使其人无风寒表证,其方亦在可用之列。以其方观之,方用石膏,直入肺中清其郁热。《神农本草经》认为石膏“主……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肺质轻清空灵,一开一阖,清气入焉;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朝百脉,通调水道,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以其郁热灼伤肺窍,津液之上源受伤,以致津液不得上承,无由敷布,而有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之症。麻黄中空,其象玄府,古人皆称其治喘之功,其味辛,其气轻,径入肺中,复其宣发之职;配以杏仁能散能降,降气润燥,专入太阴肺经,乃利下之剂,复其肃降之功。二药一宣一降,正合肺之特性,助其宣肃,故而喘定。是以麻杏相配乃治喘要药。正如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麻黄开毛窍,杏仁下里气,而以甘草载石膏辛寒之性从肺发泄,俾阳邪出者出,降者降,分头解散。”王泰林则直言:“用麻黄是开达肺气,不是发汗之谓,重用石膏急清肺热以存阴,热清喘定。”咳、喘见症为异,其理则同,知其一则彼亦明。

《伤寒论》中此方并无脉象描述。近贤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以其治烂喉痧、乳娥等温热之疾,其脉当数;又临床观此类患者方证脉多滑数或躁数。总之,以其为郁热,脉必当不离数,其舌质亦多为光绛。

日期:2011年10月25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麻黄重剂应用探讨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麻黄辛、苦、温,非大热。临床使用麻黄,应注意鉴别患者的体质,一般来说,患者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粗糙,肌肉松浮,具浮肿倾向;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舌体较胖,苔白较润,脉浮较为有力。

●麻黄毕竟有泻无补,温燥发散,一般而言应中病即止,不宜长服久服。外感时病用麻黄,得汗即须停用;哮喘、痹证等内伤病用麻黄,须较长时期使用者,一般不宜大量,而宜得效后减量,同时须注意调整配伍。

谈“麻”色变之由来

麻黄为发汗解表之要药,然而有人视麻黄为虎狼之药,不用或少用,甚则谈“麻”色变,原因何在?

金、元时期,刘完素为纠正辛温发汗的片面性,遵《内经》之旨,阐发火热病机,自制“双解”、“通圣”辛凉之剂,不遵仲景用桂枝、麻黄发表之法,成为反对张仲景用辛温发汗的翘楚。明末清初,叶香岩、王孟英、吴鞠通等温病大家相继出现,辛凉派占了上风,罢黜辛温麻桂,独崇辛凉银翘,惯用辛凉之银翘、桑菊等方。江西的万有生教授说:“不少人以为流感是热性病,用凉药治疗。初时还以辛凉为主,银翘、桑菊广为运用,后来渐至苦咸大寒(如板蓝根)等。至今国内感冒药市场为寒凉药占领,结果是大量的可用辛温解表的麻黄汤一两剂治愈的风寒感冒患者,却随意用寒凉药,令表寒闭郁,久久不解,酿成久咳不已,或低热不退、或咽喉不利等后果,而医者、患者竟不知反省。”

有人以为麻黄辛热开泄,性温力猛,易于化热助火,亡阳劫液,殊不知善用麻黄者大有人在。近代温阳派大家徐小圃,善用麻黄宣肺治儿科,有“徐麻黄”之称。他指出,药不论寒温,要在审证明确,用之得当,不然,即桑菊荆防亦足偾事。有是病用是药,根据病情缓急选择药物剂量,同时掌握其配伍方法,临床使用麻黄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应用广泛

麻黄辛、苦、温,非大热,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用麻黄,已大大超越《神农本草经》所述的治疗范围。例如麻黄汤中配伍桂枝,发汗解表,治伤寒表实证;伍杏仁宣肺平喘;麻杏甘石汤中配伍石膏,清宣肺热,治疗肺热喘汗证;麻黄升麻汤中配伍升麻,发散寒邪、升举阳气,治疗上热下寒的阳郁证;麻黄细辛附子汤中配伍附子,温经扶阳、补散兼施,治疗少阴肾阳虚感寒证;麻黄加术汤中配伍白术,行表里之湿,治因湿而身体骨节烦痛;越婢汤中配伍生姜,宣散水湿,治疗水气在表的风水证;甘草麻黄汤中配伍甘草,宣散缓中、缓脾散水,治疗水气病里无热的里水证等。

《神农本草经》谓麻黄还能“破癥坚积聚”,五官科名家干祖望喜用麻黄,其推荐的七星剑汤(明代陈实功方),主治外科中阳中之阳的疔疮。其中就有麻黄,要求为“服后出汗”,干祖望称此为“网开一面,赶毒出去”、“扫地出门”,远胜“关门打虎”清解法,“开门”功劳全在麻黄。清代名医王洪绪,悟出三昧真谛,深知逐邪(表法)比解毒(清解)更为实用,以麻黄作君药的阳和汤更是百用百效的千古奇方。盖阳中之阳的疔疮,大毒当依靠发汗来把它排出体外,而阴中之阴的阴疽也恃其解肌作用来畅开大门,之后再祛邪外出。清代名医尤怡称“麻黄开腠理,使阳气申泄”,干祖望补充“畅玄府,利毒邪外出”,笔者续貂一句:盖皮痹也,病位在皮表,汗而发之。对于周围神经病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因属中医“皮痹”范畴,笔者以发汗活络外洗方治之,基本组成是:生麻黄、川桂枝、透骨草、生艾叶、川芎各用30克,外加葱白两根。

用药指征

麻黄是治疗风寒感冒的代表药物,主治风寒湿郁闭于肌表的病证。其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浮肿、脉浮紧有力。麻黄还是治疗多种实证气喘的主药,其所治之喘也可与恶寒无汗、浮肿同时出现,可同时伴有鼻塞、流清涕。

著名中医何绍奇先生体会,许多医生一见久咳,便套用西医“消炎”的概念,见“炎”用凉,见咳止咳。其实川贝、枇杷叶、桑白皮都是凉药,不利于风寒咳嗽,更不消说清热解毒泻火药了,不当用凉药而屡用之,则往往冰伏其邪,而致咳嗽不止。轻者用止嗽散有效,重则非搬动麻黄不可。他的辨证经验是:“无热便是寒。”无热,指舌不红,口不渴 (即口干也喜热饮),脉不数,痰清稀。这样便可以用麻黄剂温而散之。

临床使用麻黄,应注意鉴别患者的体质,一般来说,适宜用麻黄的患者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较粗糙,肌肉松浮,具浮肿倾向;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舌体较胖,苔白较润,脉浮较为有力。

麻黄主治无汗而肿,首先是肿。临床所见浮肿的程度不一,有一身悉肿者,有仅虚浮身重者,也有面色黄暗,肌肉松浮,有浮肿倾向者。其次为无汗。《伤寒论》甘草麻黄汤条下“不汗再服”的解释,可见患者本应有“无汗”,而服药效果的标准就是出汗。大青龙汤中麻黄用量最大,为6两,由于该方的发汗作用强烈,所以,张仲景特意说明其禁忌证为“脉微弱,汗出恶风者”。急性传染病初期发热,常常无汗,不可误为麻黄证。麻黄所治疗的无汗,不仅仅指患者就诊时没有明显的发汗,而是指患者不容易出汗,或恶寒无汗,或精神倦怠而皮肤干燥。换句话说,无汗而肿,不仅仅是即时的、一过性的症状,而且还包括了体质因素在内。

麻黄发汗作用的强弱,可用石膏来调节。越婢汤主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汗出而肿,故用石膏,麻黄石膏的比例为6:8,石膏量大于麻黄,则麻黄就没有发汗作用,而仅取其退肿的效果。大青龙汤主治“不汗出而烦躁”,烦躁需用石膏,但又需要用麻黄发汗,如何配比?大青龙汤中麻黄与石膏的比例为6:4,则其发汗作用依然十分强烈。可见石膏有制约麻黄发汗的效果,在需要发汗时,石膏的量不宜超过麻黄。

使用剂量

麻黄用于咳喘的剂量,需因时、因地、因人、因证而异。古有用不过钱之说,但张仲景用量多为1~4两,古法每药3服,每服最少亦3克,最多者18克。近代名医张锡纯说:“……其人之肌肤强厚……又当严寒之候,恒用至七、八钱始能汗,用药之道贵因时、因地、因人灵活斟酌,以胜病为主,不能拘于成见。”

何绍奇用麻黄,一般用6~9克,儿童酌减。中医学家米伯让在治疗急性肾炎中,均以麻黄为君药,用量多在14~28克以上,小儿也用至17.5克。江苏的邱祖萍先生用麻黄、石膏,十分讲究量比关系,通常将麻黄用量提高到12~15克,石膏控制在20~40克,意在重用麻黄为主,辅以石膏,这样既达到攻逐表里之水邪,又能缓和麻黄峻汗之性,力图做到既给水邪出路,又使邪祛而正不伤。吉林的梁兴才先生在治疗外感风寒咳嗽及寒湿痹痛等症,使用蜜炙麻黄30克左右,多至45克(一日量,水煎服),生者用15~18克,疗效满意,未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及禁忌

《本草经疏》曰:“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肺虚有热,多痰咳嗽以致鼻塞;疮疱热甚,不因寒邪所郁而自倒靥;虚人伤风,气虚发喘;阴虚火炎,以致眩晕头痛;南方中风瘫痪及平日阳虚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

麻黄毕竟有泻无补,温燥发散,一般而言应中病即止,不宜长服久服。外感时病用麻黄,得汗即须停用;哮喘、痹证等内伤病用麻黄,须较长时期使用者,一般不宜大量,而宜得效后减量,同时还须注意调整配伍。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北地严寒干燥,各令却最多伏热伏燥,故用小青龙汤,不管有没有里热烦躁,都可以加石膏;用小青龙汤得效后,病未全愈,或愈而复者,又可用从龙汤(龙骨、牡蛎、白芍、清半夏、苏子、牛蒡子)。同样道理,在外感病用麻黄汤时,张锡纯主张,凡阴分不足、内有蕴热者,宜加知母,是为麻黄加知母汤;气虚者则可酌加益气药。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之谈,足资临证用药参考。

延伸阅读

医案精选

恽铁樵之四公子病伤寒。发热,无汗,而喘。遍请诸医家,真所疏方,仍不外乎历次所用之豆豉、山栀、豆卷、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象贝等味。服药后,热势依然,喘益加剧。先生乃终夜不寝,绕室踌躇。迨天微明,乃毅然曰:此非《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之病而何?乃援笔书:麻黄七分,桂枝七分,杏仁三钱,炙草五分。持方与夫人曰:吾三儿皆死于是,今四儿病,医家又谢不敏。与其坐而待毙,曷若含药而亡!夫人默然。嗣以计无他出,乃即配药煎服。先生则仍至商务印书馆服务。及归,见病儿喘较平,肌肤有润意,乃更续予药,竟得汗出喘平而愈。

时医遇风热轻证,能以桑菊栀翘愈之,一遇伤寒重恙,遂不能用麻黄主方。罹其殃者,夫岂惟恽氏三儿而已哉?(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痰喘——麻杏甘石汤加昧(夏宏杰医案)

徐某,男,46岁,突然起病,身灼热,目涨头痛,口渴喜冷饮,喘促痰动似笛声。诊断为支气管炎,注射青霉素4针,又服药片,效不明显,迄今已5日余。刻诊见:舌苔黄燥,口苦乏津,脉浮紧而数。余认为,此乃犯肺之邪,继传阳明,热壅气分之现象,拟方治之。

麻黄五钱,杏仁七钱,甘草五钱,石膏一两五钱,桔梗五钱,寸冬八钱,水煎服。

次日复诊,诸症好转,唯喘促加剧,此肺之痰热郁结,一时难解。仍以原方加前胡四钱,大贝四钱,煎服一剂。继之喘息大减,再服一剂诸症均消。

麻杏甘石汤专治外有表寒、内有郁热证,此患者虽热势明显,但不是一派纯热之象,根据发病时间,可判断此患者仍是先感受寒邪,然后寒邪入阳明化热,热壅气分,故用麻杏甘石汤加桔梗、寸冬,后经加味而愈。

日期:2011年10月25日 - 来自[药物与临床]栏目

圆机活法用经方

冯文全 山西中医学院

医者意也!为医者将此意寓于方药之中,便给了方药以独特的生命,让这些草木无情之品具有了人的灵性,效起沉疴。清代医家徐灵胎说:“草木之性,与人殊体,入人肠胃,何以能如人之所欲以致其效,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可见,以药愈病,全赖医者制方以调剂。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高建忠老师精于临证,处方精简,用药讲究。今整理老师医案一则如下。

路某,女,54岁。2010年7月5日初诊。主诉咳喘、气紧半年余,多方治疗不效。刻下症见畏风怕冷,见风则咳,咳唾白色泡沫样痰,于凌晨四点半到五点左右咳喘较甚。因怕诱发咳嗽而平素不敢大声说话。口干欲饮,喜食冷但不敢吃,食后气紧加重。平素汗多,纳可,便调。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细弦。证属肺寒饮停,风邪滞留。治以温肺化饮,疏风止咳为法,方用小青龙汤加减。处方:桂枝9克,白芍12克,干姜3克,细辛3克,五味子9克,姜半夏9克,吴茱萸3克,生石膏30克,炒杏仁12克,生甘草3克。3剂,水煎服。

药后患者诸症若失,凌晨已无咳喘、气紧,汗出明显减少(自诉半年来服药许多,却从未有如此轻松)。前方继服3剂,停药。

按:此案中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为何用杏仁而不用麻黄;二患者畏风怕冷,何以加生石膏30克?三是为何要用吴茱萸?

《伤寒论》小青龙汤条文下这样描述:“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本草思辨录 卷二》:“……小青龙汤云,喘去麻黄加杏仁……盖麻黄者,上发心液亦下通肾气,小青龙心下之水,已与肾脏之水相吸引,若再以麻黄动其肾气,喘将愈不能止。杏仁肺药非肾药,故去彼加此,所谓用杏仁于横扩兼取其直降者此也。”高建忠认为,麻黄确有平喘之功效,然小青龙汤方中,干姜、细辛、五味子本已鼓动肾中真气温化在肺之寒饮,若再以麻黄妄动肾气,恐怕喘息愈加难平。同时患者汗多而非无汗。太阳病,有汗用桂枝,无汗用麻黄,故而此患者不用麻黄。高建忠临床上非常注意病人的“欲”与“不欲”,认为在中医辨证中,病人的主观感觉要比体温表之类的客观检测更为重要。”本案中患者想吃凉的,但是不敢吃,怕吃了气紧加重。其“欲”为喜食冷,这就是用生石膏的原因所在。由于患者每于凌晨四点半到五点左右咳喘加重,此时正是阳升阴降的时候。清阳不能升,浊阴不能降,故咳喘加重。吴茱萸降浊阴最速。故方中加吴茱萸重在助浊阴之降。

近代伤寒大家曹颖甫在《经方实验录》中语重心长地说:“吾愿读经方者,皆当临证化裁也。”以上这一医案处方不仅化了古人的“意”,同时也将医者的“意”倾注方中,可谓圆机活法,灵动自然。

日期:2011年10月25日 -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