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制作艾条机:为什么缩句——认识缩句及其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5:01:18
一、缩句从何而来?
过去的语文考试根本就没有缩句。大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吧,那时候的语文学特别强调“双基”,语文基础知识成了语文教学之本,“双基”成为语文考试的核心内容。这时候,试题中开始出现了缩句,但是课本中没有缩句的练习。到了九十年代,语文课本的基础训练中才出现了缩句。一直到现在,缩句几乎成了考察学生理解句子不可少的题型。

缩句是把句子“删去枝叶,保留主干”,以更好地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阅读教学中,缩句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缩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长句子,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在考试中,缩句同样是一种帮助理解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本来应该有学生自由选用,可以用缩句,也可以不用缩句而采用别的方法。但是,拉出来一个句子,生生地让学生缩句,这就违背了缩句的初衷。

既然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那就不一定要所到最简,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理解了句子,就到此为止。但是考试要有统一的评分标准,于是缩句也就“标准化”了,把活生生的阅读理解活动变成了冷冰冰的“技术”。这真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因此,缩句没有必要单独出题考试,在阅读试题中也没有必要专门考查缩句。

二、缩句在语法上有没有定义?

各种语法书里没有一本讲到缩句。这是因为语法讲的是语言的组合规律和规则,而不是讲语言的具体理解和运用。所以在语法上缩句没有定义。

三、句子的主干是什么?

一般来说,对于单句,句子的主干应该是主语、谓语和宾语。至于定语、状语、补语,它们在短语中都是对中心词起修饰、限制或补充的作用,用在句子里同样起这样的作用,就成为句子的“枝叶”了。至于复句,那就另当别论。

不过,既然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对“枝叶”的处理应当慎重。例如: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有人认为可以缩为是:小虫淹没。也有的老师说是:小虫淹没在泪珠里。

我觉得,先想一想这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是“小虫淹没”还是“小虫淹没在泪珠里”?

毫无疑问,这句话的背景说的是那块琥珀,所以应该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我们不能机械地按照语法分析简单地去枝叶留主干,只留下主语谓语(和宾语),否则就成了做文字游戏


四、补语与“着”“了”“过”如何处理?

既然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那就不一定要缩到最简。只要理解了句子,就行了。补语保留可以,删去也行,不过要看具体情况。“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

五、“把”字句和“被”字句如何处理?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特殊的句式。把字句中,介词“把”能把受动词支配的宾语改为动词的状语。被字句中,充当介词“被”宾语的这个成分是主动者,主语则是被动者。因为是特殊句式,就需要将把字句和被字句变为不用“把”字和“被”字的一般句子,再做缩句或做比较,来帮助理解句子。考试中不应该出这样的题。

六、这两句话怎样缩句?

1 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传过来。

这句话的主语是“鸟叫声”,自然不能再删去“鸟”;“过来”是个趋向动词,不能删掉“来”。这句话可以缩为:

鸟叫声传过来。


2
一个小男孩天真地以为生活中全是灿烂的阳光

这句话里的主语部分一个小男孩”是偏正短语,可以删去定语“一个”。同时,要看整个句子及其所处的语言环境,才能确定是否删去“小”。如果句子强调男孩的“小”就不能删去。“生活中全是灿烂的阳光”是主谓短语做“以为”的宾语,可以删掉定语“灿烂的”。若把“生活中”也删去,缩成“小男孩以为阳光”就改变句子原意了。

这样,这句话就可以缩为:

小男孩以为生活中全是阳光。

另外,一个句子可以缩得会有多有少,缩句有不同的答案是很正常的。语文里哪有那么多的唯一答案?只要缩句以后不改变句子原意都应该是正确的。尽管可能缩得“不净”,那也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