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校释上册:梳子与和尚(作者 书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20:08:37

 梳子与和尚

俗话说:“好马出在腿,能人出在嘴” 。但是,在现实中想做一个说服高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只有利用好你的三寸利舌,并掌握必要的技巧,学会随机应变,才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的力量,把说服的威力最大化,从而成功地说服别人。

有一则故事,说一家著名的公司高薪招聘营销人员,应聘者趋之若骛,其中不乏硕士博士。但是,当这些人拿到公司考题后,却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原来公司要求每一位应聘者,在十日之内,尽可能多地把木梳卖给和尚,为公司赚得利润。出家和尚剃度为僧六根已净光头秃顶要木梳何用?莫非出题者有意拿众人开涮?应聘者作鸟兽散。一时间,原先门庭若市的招聘大厅,只剩下小张、小李、小王三人。这三人知难而进,奔赴寺庙去卖木梳。

  期限一到诸君交差。面对公司主管,小张满腹冤屈,涕泪横流,声言:十日艰辛,木梳仅卖掉一把。自己前往寺庙诚心推销却遭众僧责骂,说什么将木梳卖给无发之人心怀恶意,有意取笑、羞辱出家之人,被轰出山门。归途之中,偶遇一游方僧人在路旁歇息。因旅途艰辛,和尚头皮又脏又厚,奇痒无比。自己将木梳奉上,并含泪哭诉。游僧动了恻隐之心,试用木梳刮头体验,果然解痒,便解囊买下。

  小李闻之,不免有些得意他声称,卖掉十把。为推销木梳,不辞辛苦,深入远山古刹。此处山高风大,前来进香者,头发被风吹得散乱不堪。见此情景,自己心中一动,忙找到寺院住持,侃侃而谈:庄严宝刹,佛门净土,进香拜佛,理应沐浴更衣。倘若衣冠不整,蓬头垢面,实在亵渎神灵。故应在每座寺庙香案前,摆放木梳,供前来拜佛的善男信女,梳头理发。住持闻之,认为言之有理,采讷了此建议,总共买下了10把木梳。

  轮到小王汇报,只见他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份大额定单,声称不但已经卖出了1000把木梳,而且急需公司火速发货,以解燃眉之急。

  听此言,小张小李两个人啧啧称奇,公司主管也大惑不解,忙问小王如何取得如此佳绩。小王解释说,为推销木梳,自己打探到一个久负盛名、香火极旺的名刹宝寺。找到庙内方丈,向他进言:凡进香朝拜者无一不怀虔诚之心,希望佛光普照,恩泽天下。大师为得道高僧,且书法超群,能否题“积善”二字并刻于木梳之上,赠与进香者,让这些善男信女,梳却三千烦恼丝,以此向天下显示,我佛慈悲为怀,慈航普渡,保佑众生。方丈闻听,大喜过望,口称阿弥陀佛,不仅将自己视为知己,而且共同主持了赠送“积善梳”首发式。此举一出,一传十,十传百,寺院不但盛誉远播,而且进山朝圣者为求得“积善梳”,简直挤破了脑袋。为此,方丈恳求自己急速返回,请公司多多发货,以成善事。

若按常理,想将木梳卖给和尚赚钱,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小王却能随机应变,利用三寸利舌,从“山重水复”中又见“柳暗花明”,从不可能的商机中,开发出潜在的市场。

把木梳卖给和尚的故事让我们懂得,真正的营销高手会从多角度去想问题,而不是拘泥于那些俗套。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仅要有灵活的变通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个说话高手,就如一个武林高手,一言一词都掷地有声,很容易就能说服别人,他们往往可以很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