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城价格表:城市的重要功能:知识溢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10:27
摘要:
本文强调了城市作为企业创新的中心为企业提供知识外溢场所的重要功能,详细论述了这种功能的实现机制,最后,用实证方法在中国找到了城市化对知识溢出的贡献的一些证据。
关键词  知识外溢; 城市功能;集聚效应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一, 为什么城市依然重要?
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化浪潮正席卷内地和沿海。然而,在发达国家,由于司空见惯的城市病,早已出现了大城市的非中心化的思潮。在很多发展中的国家,城市成为主要的制造业的中心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由于人满为患,公共设施严重供给不足,各种控制城市规模的呼声不绝于耳。当然这些呼声在大都来自市民,而不是那些还没有移居到城市的人们。正如人们通常所感觉到的那样,很多穷人和富人涌向城市中,是因为在城市中有更便捷的生活设施和更多的选择机会。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发展上,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带给人们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
过去的几十年,由于成本的原因,国际上的制造业纷纷退出大城市,但是,当代的商业的竞争,成本已经退居次,技术的创新,更好更新的产品才是维持强势竞争力的关键。许多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大城市的集聚加强了。例如,美国加州和马萨州的几个主要城市集中了全美主要的电脑产业,美国的电影工业也高度集中于Los Angeles。由于大城市拥有更好的政治环境、金融系统、成熟的商业组织文化和更高的政府决策水平,美国的大企业的创新中心大都设在本地区的中心城市。一些调查显示,中小企业更愿意待在大城市中,这样它可以更快地跟上商业技术更新的形势和商业文化的最新时尚,换言之,它可以得到更大的来自城市的外部性溢出。根据Audretsch和Feldman1996年的统计,美国的主要研发中心集中于沿海的各洲,尤其是加尼福利亚和新英格兰。Hilpert(1992)和Laurif(2001)的研究也分别指出西欧与北欧的研发中心也有类似的集聚于若干个大城市的趋势。不过这种集中和工业化早期的集中有所区别,1900年时,在美国10个工人中有8个从事直接生产服务,2000年则仅有4人在从事直接生产。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是一个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分工合作,并达到规模效应的场所。城市的分工与规模效应,很早就被亚当斯密注意到,他注意到作坊中的分工导致了效率的提高,他甚至还论述到了由于分工所导致的干中学现象。本文要讨论的是城市的知识外溢功能,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功能。然而,Marshall在1890年就注意到这个功能并认识到城市是思想(商业技术)的中心。知识溢出是技术集中并得到提升的方式,但是它的溢出遇到不小障碍,城市在地理分布上集中的特性可以克服的这个弱点,而溢出大的地区就可能成为技术上领先的中心。实际上,从工业化以来,制造业在城市的高度集中并且取得了经济技术效率的飞跃就间接印证了技术外部溢出的有效性。后来的Kennth Arrow,Paul Romer等人对知识外溢进行了考察都支持这样的观点:知识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并且其的外溢可能导致其对生产的贡献率不是递减而是递增的。本文要说明就是产业在城市的规模集中的产生了溢出,而溢出提升了创新能力。
二, 城市为知识溢出提供的便利
现代城市机体由政府、企业、人口、科研机构和学校等要素构成。城市的最大特点是要素的集聚,人口众多,机构林立。信息在流动中交汇,物品在交换中配置。城市的发展依赖于企业的流入和壮大,以及以此为依托的“外销”能力。为了更好的居民就业状况和壮大地方内政,城市之间会在争取资本的流入进行的竞争。所以,无论中外,招商引资和筑巢引凤的城市竞争难以避免。这些行为固然紧要,但城市的长远的竞争力,还在于知识的积累和把知识的商业化的能力。这当中,城市的功能的良好发挥,作用至为关键。
1,知识的若干性质
牛津辞典定义知识为“能够通过经验、理论推导或实际应用来掌握的信息”。知识积累源自于不断的资本投入、劳动创造、有效的技术传播渠道和把知识商业化的能力。作为一种有用的信息,知识运用于商业,能够产生新产品和更新产品,使原来的产品贬值。与其他的有用的资源相比,他是无形胜有形:一方面没有明确的物质存在,另一方面,与油铁煤矿不同,它是一种不会衰竭的资源,用之不尽。由于人们可以相互学习,边干边学,知识的扩散和积累是将会是无限的。能被多人分享理解和拥有,使知识具有公共物品的外部性。与一般公共物品不同的是,知识不是一种单纯的消费品,它有强大的生产能力。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知识是一种超级公共品。索罗在50年前就发现了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得以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有意思的是,二战后能够成功走向工业化的为数不多的国家,并不是那些进行激烈制度更新的国家,而是成功地对国民进行科学普及并启发了国民商业精神的国家。
从传播的角度,Polanyi(1958)把知识分为两类,即编码知识的和默会知识(codified and tacit knowledge),编码知识指的正式的知识,或者是可以书面化的知识,默会的知识则是指非得言传身教的知识。Howells(2002)认为区分编码与默会知识很重要,理论上,编码知识很容易在通过正式系统语言,或者使用手册的形式来传递,这意味着这种知识的传递质量不会受到空间距离的影响,编码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系统的学校学习或培训来进行。然而,编码知识也许不会因为距离而变化,但解码能力却可能因为缺乏默契知识而下降。这一点似乎意味着通过现代的通讯技术的进步并不能使人类传授知识的方式。默会知识往往需要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来传递。Stevens(1997)给出了默会知识四种分享交换方式:1,基于商务上的研发合作,2,技术扩散,3,私人交往,4,公共与私人部门的相互合作交流。当然这几种方式都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个人交流来进行的。默会知识的传递往往要求双方在时间上物理上充分接近,城市是这种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
2,企业在城市里获取知识动机和方式
城市中的企业,可以方便地雇用到人才,融到资金。由于消费者得到的相对充分的信息,企业同行间的竞争加剧了。与其他社会机构不同的是,企业的命运带有不确定性。政府的政策变、市场客户的需求状况、自身的研发状况、资金供应乃至于对手的实力都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任何一种不确定性都可能把一个百年老店毁于一旦。为了减少回避这种风险,创新企业须从外部来获得尽可能多信息和知识,信息越多越新,风险越小。假如这些信息分布资源高度集中于城市,当然就方便了对它的分享和交换。
企业获得知识的方式,一是直接购买专利或其他非专利的商业技术,二是投入资金雇用人力进行研发,三,以免费公共品的方式获取,四,其他偶然方式获取,例如,其他先进同行企业员工流入对本企业的某些工艺的提高。这几种方式一方面是正式的知识转移和扩散,另一方面,都伴随有知识的溢出(即企业获得了额外的技术或信息而并未支付费用)。稍后笔者将说明,城市为这个溢出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3,城市给予的知识溢出的主要渠道。
公共的知识信息发布和公共的服务设施。本地的经济繁荣发展也是政府的追求的重要的目标,城市中的政府对本地产业的引导布局有重要责任。产经信息的汇集通报和给予一些免费咨询是政府提供给厂商的重要服务。地方政府还会提供图书馆一类的文化设施来促进科技交流。此外,城市的媒体也会溢出大量信息。
科研院所及教育机构的溢出。大城市的这些机构为本地培养了专业人才。许多基础的研究项目间接地为社会未来的发展开辟道路。一些学者很宏观地证明大学存在与经济发展正相关(Magrini,1998)。不过,一些研究表明,本地对科教事业的投入与未必与本地经济发展有好处,倒是那些规模较大城市对研发投入会有更好的促进效果。James Simmie(2003)发现,集中于英国东南部的创新企业集聚区所使用的全国性大学研究成果要占33%到39%,而来自当地大学的成果仅占6到8%。Stephan(1996)研究了大学的科学家与生物技术企业的关系,发现空间的距离很重要但不宜过于强调。这并不费解,因为教育是较大的溢出机构,对于产业尚示形成规模的小城市,一方面它的技术接受了大城市的技术溢出,但同时,它的人才的又常常流入到的较大的城市,所以它对本地科教或人力资本的投入常常没有效率。在中国,除了北京、上海,没有迹象显示,地方的基础科研实力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强的相关性,这恰恰说明科教机构的服务是外溢的,只不过它不局限于城市的内部,有时,知识溢出甚至是全球性的。
企业集聚效应。这也许是城市最重要的溢出渠道。信息集聚给选择和混合(picking and mixing)为特征的知识创新给予了方便。Marshall认为溢出的与城市中的企业的密度有关,Kennth Arrow ,Paul Romer也认为同行集中导致了交流和溢出,而且企业分布密度越大,溢出机会大。Jane Jacobs(1969)则认为,溢出的关键在于城区内产业的不同度,不同背景的人在相互交流启发来产生新的思想和产品,例如,底特律的造船业就曾对该市汽车业的发动机改进起了重要作用。实际上,众多企业和人员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社会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很多的信息传递是非正式进行的。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很多人乐观期待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会有历史性的变化,然而,全球的主要的高新企业的研发中心的分布上的地理集聚却说明,空间距离依然会对信息流动尤其是默会知识形成障碍。要克服这些障碍,城市起了重要作用。当然,对城市的渴求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大企业更愿意待在城外,这样他可以避免它的优势技术人才的外渗。中小企业则乐意进城,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它们更多地成为外溢的受惠方。
人才的流动。城市的频繁人才流动是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由于企业研发日益成为一种集合合作的过程,保密是一件高成本的事情。技术人员常常和以前的合作伙伴的保持着非正式的交往,这非常有利于默会知识的传播。此外,人才流动和岗位的变化对于技术人员的知识积累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的区位。城市的区位对能否成为溢出的中心至关重要。在这个时代没有谁可以永远垄断知识、一直领先。要保持先进性,唯一的途径是与各种前沿信息保持紧密联系(包括物理空间上的联系)。互联网便捷了信息的传输和技术的扩散,但远远无法撼动加尼福利亚、伦敦、北京、上海在各自地区的研发中心的地位。处于地区间、国家间的交流中枢地位的城市,有能力使各种信息在本地贮备并传播,成为溢出的中心,并享有了这些溢出给自身经济带来的好处。这些城市的共有特点是,处于国际交通的重要港口,同时是商业的中心,拥有把技术商业化的能力,常常处于沿海地区。
三,中国城市知识外溢的一些证据
要从实证的角度去寻找的城市知识外部的溢出证据比较困难,连Paul Krugman (1991)都认为是这不是一件易事。Herdenson 和 Jaffe(1993)考察专利的地区分布,美国92%的专利来自大城市,而只有75%的人生活在这些城市,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的主要城市的知识外溢性;他们的工作也显示专利与人口密度成正相关。Carlino(2001)也发现,随着制造业从大城市里迁出,最密集的城市成为现在技术溢出的中心,更多的人参与到了研发部门,80-90年代中,美国的专利数激增,这些专利大都来自大城市或首府城市。
借鉴上述思路,笔者随机地以2000年中国各地区的横截面资料进行了分析。这些横截面的资料都是省一级的,由于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的有关资料没有进入相关中国的年鉴中,所以选择以省级地区作为分析对象是无奈之举。另外,之所以没有进行跨年度的时间序列分析的原因有二:一是三十一个行政区的样本基本够用,这些数据的主要目的是要说明的城市化程度高和有超大城市的地区有更好的知识产出;二,各省市在若干年内的人口结构变化不大。此外,中国情况与别国情况不同,用专利的授权来衡量知识产出显然不全面,但是,与评比各种奖项或成果的活动相比,专利具有更多的民间色彩,更好量化,同时也更有国际的比较性,所以,本文用了专利的授权数来作为知识产出的代表性指标(见表一第五栏),同时选取了各省的城镇就业人数与全省就业人数之比值来表示的城市化的指标(见表一第四栏)。第六栏的每万人专利授权数是地方的专利总数与就业人口(万)的比值。
表一                                                               2000年
地区
就业人口(万)
城镇就业人口(万)
城镇就业比重(城市化指标)
专利授权数
每万人专利授权数
北京(1A)
622.1
456.3
73.35%
5905
9.49
天津(1A)
406.7
238.6
58.67%
1611
3.96
河北
3441.2
734.1
21.33%
2816
0.82
山西
1419.1
430.5
30.34%
968
0.68
内蒙古
1016.6
385.1
37.88%
775
0.76
辽宁(2A)
1812.6
846.6
46.71%
4842
2.67
吉林(1A)
1078.9
437.9
40.59%
1650
1.53
黑龙江(1A)
1635
721.8
44.15%
2252
1.38
上海A
673.1
417.5
62.03%
4050
6.02
江苏(1A)
3558.8
870.8
24.47%
6432
1.81
浙江
2700.5
592.1
21.93%
7495
2.78
安徽
3372.9
575.1
17.05%
1482
0.44
福建
1660.2
416.1
25.06%
3003
1.81
江西
1935.3
388.1
20.05%
1072
0.56
山东
4661.8
1022.2
21.93%
6962
1.50
河南
5577
859.3
15.41%
2766
0.50
湖北(1A)
2567.8
726.1
28.28%
2198
0.86
湖南
3462.1
606
17.50%
2555
0.74
广东(1A)
3861
1075.9
27.87%
15799
4.09
广西
2530.4
385
15.21%
1191
0.47
海南
333.7
109.7
32.87%
320
0.96
重庆(1A)
1636.5
283.9
17.35%
1158
0.71
四川(1A)
4435.8
646.8
14.58%
3218
0.73
贵州
2045.9
243.3
11.89%
710
0.38
云南
2295.4
346.5
15.10%
1217
0.53
西藏
123.4
22.6
18.31%
17
0.14
陕西(1A)
1812.8
469.6
25.90%
1462
0.81
甘肃
1182.1
247.6
20.95%
493
0.42
青海
238.6
66.6
27.91%
117
0.49
宁夏
274.4
76.5
27.88%
224
0.82
新疆
672.5
318.4
47.35%
717
1.07
合计
63044.2
15016.6
24.00%
85477
1.36
此表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年)》整理得出。第一栏中地名后的括号中的1A表示当年该地有个两百万人口以上的市区,2A则表示有两个。
分析结论一,对全国各地城镇就业比重(城市化程度)与每万人专利授权进行相关分析,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786,置信度超过99%。这粗略地表示二者有较强的正向关系。结论二,北京、上海、广东、天津、辽宁是人均专利最多的地区,他们的每万人专利产出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他们都是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都有超大城区作支撑。结论三,对北京、陕西等十二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的拥有超大城区的省市进行的合并分析表明(表一中第一栏带A标的地区),他们的每万人专利授权数是2.30,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数1.36。
当然,这些结果也不是没有疑问的,例如,会不会是行政的力量导致北京的每万人专利授权更好呢?而广东等沿海省份的指标良好会不会更多的是因为经济发达或者地域原因造成的?本文没有否定这些因素的作用。但是,不论北京的高校科研机构林立是什么原因导致,由于机构众多,相互外溢的产出效应当然也比较明显的,这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北京的每万人专利授权如此之高。为了避开地域经济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分区域来考察城市对专利产出的影响。首先,东北三省不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但是他们都有不错的专利产出,相对平均,而它们每个省都拥有超大规模的城市,三省中以辽宁的指标最好,而辽宁恰恰有沈阳、大连两个特大城市;北京、天津则是华北地区城市化最高的地方;上海、湖北、江苏、广东的情况也类似;虽然重庆、四川、陕西与东部的强省相比尚有差距,但他们在西部都是居于领先地地位。此外,山东和浙江二省,表一显示他们当时却没有超大城市,但它们的专利产出相当不错,不过,当时的济南、青岛、杭州的作用已经相当强势了,只是城区人口规模尚未超过二百万而已。
四,结论
城市化曾经被视为工业化的必经之路,很多期望迅速崛起的国家还没有看到工业文明的普及,却饱尝城市病的困挠。城市的确在给予我们方便的时候,制造了各种拥挤和混乱。但是,理性的重新审视是必要的,尤其是城市给我们带来的一些不易察觉的好处。制造业当然还将继续迁出城市,但更多的技术人员将进驻城市。在城市中,不仅信息集中,传递迅速,而且知识的外溢变得便捷。在信息化的时代,城市化也许是知识经济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Attilla Varga (2002)Local Academic Knowledge Transfers and The Concentration Economic Activity,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 vol, 40,no.2.2002,pp.289-309
〔3〕Feldman M. P (1994)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Kluwer Academic, Boston.
〔4〕Feldman M. P (1999) The New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Spillovers and Agglomeration: A Review 0f Empirical Studies, Econ.Innovation & New Technol. 8, 5–26.
〔5〕Grossman G. and Helpman E. (1991)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 MIT Press, London
〔6〕Gerald Carlino (2001) Knowledge Spillovers: Cities’ Role In New Economy, Business Review,q4,2001
〔7〕Krugman (1991)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483-499
〔8〕Jaffe AB, Trajtenberg M, Henderson R (1993) Ge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As Evidenced by Patent citation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8: 577–598
〔9〕James Simmie (2002)Innovation and Urban Regions as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Nodes for the Transfer and Sharing of Knowledge,Regional Studies, Vol. 37.6&7, pp. 607–620, 2003
〔10〕James Simmie (2002)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Reasons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Innovative SMEs, Urban Studies, Vol. 39, Nos 5–6, 885–902, 2002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cities: knowledge spillovers
WangJun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ha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cities’ knowledge spillovers as an innovative center for enterprises. After researching the mechanism of spillovers in cities, we give some empirical evidence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city development and knowledge output.
Keywords:   Knowledge Spillovers The Function of Cities The effects of agglom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