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死结是什么意思:成功人生谈(2):怎样培养压弹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9:11:35

成功人生谈(2):怎样培养压弹力

在我们的人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责任太重、钱不够用、和别人发生矛盾、难以作出决定、对过去感到后悔、患有疾病、与家人分离等等,这些事情对我们造成很大压力,让我们痛苦不堪。那么如何从容面对呢?心理专家说,培养你的压弹力。
    面对生活的挫折与逆境,人既需要有耐挫折力,也需要有排挫折力。耐挫折力会使人勇于承受各种生活压力,不因一时的困境而丧失斗志,放弃对自我的信念;排挫折力则使人善于化解各种生活压力,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在这当中,“压”与“弹”互为促进。

 

压力应对的四种表现
    一个人的压弹力会有以下四种表现:乐观进取型、烦躁勇进型、逆来顺受型、自我挫败型
     烦躁勇进型:表现为低承受力、高反弹力,对应激长于化解压力却短于承受压力。如西楚霸王项羽,最初他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在垓下一战中,他一战击溃,溃而自杀,完全承受不住失败带来的压力和挫败感,只留下一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悲叹。
     逆来顺受型

表现为高承受力、低反弹力,自欺欺人,鲁迅笔下的阿Q就属于此型。阿Q这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只能摆平自己,不能摆平别人。他犯事被东家打了之后,就开始自我假想:东家是我的儿子,我是东家的老子,儿子打老子实属不肖,老子原谅儿子是高风亮节,以此安慰自己。
     自我挫败型

表现为低承受力、低反弹力,对应激不思进取、怨天尤人,在不知不觉中害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人很常见,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祥林嫂》中的祥林嫂等。
     乐观进取型

表现为高承受力、高反弹力,对应激表现得积极乐观,反弹迅速。如史蒂芬·霍金,他因患有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被禁锢于轮椅20多年,全身唯一能动的是左手的三根手指和部分面部肌肉,但他人残志坚,做出了探索宇宙的杰出科学成就。

    压弹力是一个能力培养过程
     每个人需要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提高个人的压力化解能力。人的压力反弹能力是动态变化的,而非是静止不变的。人需要不断维护自己的心灵旺盛,才能确保压弹力始终处在乐观进取的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会激发人的动机和表现。按照耶基思-多德森法则,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换言之,当个人的行为动机处于一个最优值时,其工作效率是最高的;而当个人的动机低于或高于这个最优值时,其工作效率都不能达到最佳表现。所以,适度的压力是身心健康的保障。
     总之,压力对于个人来讲,并非都是坏事,人在最初面对生活挫折与困境时,首先体验到的是烦恼与焦虑,但如能积极化解,人所感到的就是力量与信心。这诚如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肯尼迪所言:“在中文当中, 危机这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 一个是‘危’,一个是‘机'。由此,在任何危机当中都孕育着生机。”
压弹,就是架通危机转化为生机的桥梁!

    压弹力培养的10大方法
    (一)培养主观幸福
    体验愉快的情绪可以促进自我的“螺旋上升”。美国心理学家弗莱德逊曾说:“感觉好远远不等同于没有威胁,但它可使人们变得更好,更具有乐观精神和压弹能力,更与他人合得来”。主观幸福感的训练还可降低对诸如内疚、耻辱、悲伤、气氛、嫉妒等不愉悦情绪体验的感受强度,以减少压力中的应激状况。孔子曾言他“六十耳顺”,“耳顺”指的就是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不管别人是捧你,还是骂你,你都能心平气和地对待,都不以此完全地肯定或是否定自我,这就是主观幸福感的突出表现。

(二)培养乐观人格
    乐观的决定因素是人格因素。弗兰克是犹太裔心理学家,二战期间,他被关进集中营,父母、妻子与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之下,而集中营中,每天都有人自杀死亡,曾经有一段日子,他在悲哀与恐惧中度日。但一天他突然顿悟:在客观环境下,我完全受制于人,但自我意识却是独立的,可以自行决定外界的刺激对本身的影响程度,把握个人的“终极自由”,谁也无法剥夺。这一顿悟,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极大改变。从此,他不再做恐惧和悲哀的奴隶,变得旷达而坚强。出狱以后,他创建了一种新的心理学派——意义治疗学派,重在营造自己内心的愉悦。这一学说,让无数人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由此变得乐观、快乐。具体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乐观人格就是要人学会“多角度看问题”,不断给自己挖掘可以乐观的理由。

(三)培养认知调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ABCD理论。这一理论主张,在诱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个人对此所形成的信念B(Belief)和个人对诱发事件所产生的情绪与行为后果C(Consequence)三者关系中,A对C只起间接作用,而B对C则起直接作用。换言之,一个人情绪困扰的后果C﹐并非由事件起因A造成,而是由人对事件A的信念B造成的。所以,B对于个人的思想行为方法起决定性的作用;而要调整B对C的不良影响,就要靠质疑D(Dispute)来加以调整,这里D起的作用就是认知转换的作用。ABCD理论促使人们多从正面、光明的角度来辩证看待问题,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化危机为生机,终而从逆境中磨炼人的压弹,从失意中提高人的生活智慧。认知调整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四)培养幽默化解
    幽默可以使人在欢声笑语中化忧愁为欢乐,变尴尬为从容,最终使沉痛的心情变得开朗、豁达和轻松。哲学家把幽默视为“浪漫的滑稽”;医学家认为幽默是一种健康机制,是美容心理的良方;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把幽默看成有助于人适应社会的工具。幽默还可以很好地培养一个人的创意和智慧,有助于对问题的解决和对压力的释放。美国心理学界一直很看重幽默对应激的协调作用,而在中国却一直遭到忽视。为此,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幽默的功夫尤其需要加强。多看幽默故事,练习幽默思维,练就幽默办法。

(五)培养主动求助
    即学会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化解困境,如图书数据、网上服务等。学会主动求助就是学会生存,它培养的不仅是对于应激的积极承受,也是对应激的有效化解。拳王阿里小时候,家人给他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他每天骑车周游,乐此不疲。一天,他到警察局找人,把自行车存放在门口没有上锁。不料出来后新车被人偷走了。沮丧之余,他求助于警察朋友。这位朋友提出教他击拳,以化解烦恼。阿里竟因此迷上了拳击运动,并逐渐成为一个专业拳手。那个警察还告诉阿里,每次出场比赛时,就把对手想象成当年偷车的那个人。由此阿里每次比赛都感觉是一次复仇行动,出拳格外有力。阿里的主动求助不仅化解了烦忧,还激发了潜能,直至夺得全美的拳击冠军。

(六)培养解决技巧
    即经历一个逆境化解的过程。问题解决能力也就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著名文学家埃默森曾言,“逆境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放过这一大好学习机会的。”而我们常说的“在逆境中成长”,就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走出逆境的最直接办法,但如果暂时没有或不具备这种能力,那就需要用更巧妙的办法来让自己走出困境。亚里士多德曾言:“一个人愤怒是很容易的,但是在适合的地点、针对适合的人、运用适合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愤怒,那就不容易了。”这便是我们要练就的功夫。

(七)培养沟通技巧
    就是在生活和工作中,积极正确的交流方式可以减少自己和他人的压力感。反之,不良的沟通方法也许会给别人提供伤害自己的口实。在很多亚洲国家,恰当的沟通方式意味着需要恰当体现出谦虚的成分。但一定要注意掌握好平衡点,过于谦虚也许变成卑微,从而影响到自己的自尊心。好的方式不是否定自己的成就,而是可以通过叙述使自己从一件事中学到或得到了什么、下次如何做得更好,来告诉他人自己没有自满,反而力求突破。

(八)培养求助于亲友
    就是求助于我们的社会关系,其中包括:家人、同事、兴趣伙伴、邻居等,包括情感支持,如共鸣;评价支持,如鼓励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信息支持,如帮助你解决问题等。为确保自己在困难时有人可以倾诉,我们应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更多的朋友有两大方法。第一,与已有朋友维持良好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地付出关怀、提高交际技巧。第二,结交更多的、不同领域的新朋友。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有更多途径结识新朋友、问候老朋友,如通过因特网。当朋友给予援助的时候,应该虚心接受,事后要表示感谢。但应当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际关系都是值得维持的,应该理智分析值得交往下去的朋友,并清楚自己和每个熟人在一起时应持有的态度和期望。

(九)培养寻求心理咨询
    就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一般来说,对于大部分的困难,人们都可以自己消化,或与亲朋好友分担压力。可当我们遇到重大难题,并且自己因此心理上受到冲击的时候,就应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有时中国人因为好“面子”,不愿承认自己需要专业人士帮助,或者害怕被别人取笑为“精神病”,因而让自己的压力越积越大,错过最佳求助时间。实际上,大部分“困难”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只要说服自己有足够勇气去面对困难时,寻求帮助就十分容易了。

(十)规划好人生
    就是要思考自己的人生。同需要完成太多的任务一样,无所事事也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因此,我们必须自我了解,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怎样、何时能实现这些想法?这样才不会成为生活的“奴隶”,从而主导自己的人生。
    以上所述十种培养压弹力的方法中,主观幸福感和乐观人格是基础,解决问题的技巧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而认知调整、幽默化解、主动求助,更有助于调整人的心态,使人能更好的面对压力。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方法,比如很多学者提出的肌体控制技术,也非常有助于人释放压力,对身心健康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