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3俱乐部怎么获得:[图集]画说香港(上)吴伟业转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5:35:58
[图集]画说香港(上) 2011年09月03日16:58  来源:图片中国 [图集]画说香港(下) 

清末时期:

 

 

 

十四任港督 (公元1907-1912) 盧押 (Frederick Lugard) 時期的中國官員

 

 

 

清朝官员在香港

 

 

 

1896年香港保良局 (Po Leung Kuk) 開幕中英人士合照

 

 

 

 

 

码头

 

 

 

火车站

 

 

 

民宅

 

 

 

英国人早期办的工厂

 

 

 

带孩子的香港少妇(1880年)

 

 

 

铜锣湾(1846年)

 

 

 

维多利亚港(1860年)

 

 

 

鸦片战争后,香港男子吸食鸦片、旱烟和水烟 

 

民国初—抗战前

 

 

 

 

 

 

 

 

 

 

 

 日据时期:1941年香港沦陷纪实  

日军228步兵联队经过新界

 

 

 

摩星岭的海防炮

 

 

 

本来是用于防卫日本侵略香港,但日本军队却是从后面来的

 

 

 

日军空袭香港

 

 

 

日军空袭香港

 

 

 

日军38山炮兵联队横渡大埔广福桥

 

 

 

日军38山炮兵联队横渡大埔广福桥

 

 

 

忠灵塔

 

 

 

日军第10独立炮兵联队在宝马山攻击守军据点,前方为北角发电厂的烟囱

 

 

 

一个日军军官蹲在山头上,得意的看着被占领的香港海湾

 

 

 

1941年12月25日,在港督杨慕琦带领之下,一众英国殖民地官员渡海亲身前往被日军占据的半岛酒店的三楼三三六室的日军总司令部投降。酒井隆随即暂代香港总督职务,直到矶谷廉介接任为止。

 

 

 

1949年10月25日,解放军进入距香港北部边界三公里处。

 

 

 

 

 

 

 

五十—六十年代中期: 


 

 

香港是山水城市,城市和田园就在山水之间

 

 

 

        
六十年代 涂鸦的少年 

 

香港街头 两位耳语的老人

 

 

1960年代,渔村儿童。香港贫民阶层的孩子,一般十岁左右,就要做担水、劈柴、洗衫、煮饭、喂猪和带弟妹等家务。

  

1960年代,大澳渔村一角。海滩上是临水而建的棚屋,左上角处是盐田。大澳渔港被三涌分为两地,纵横的水道和水上棚屋构成这里的独有水乡情境,故有"香港威尼斯"之称。大澳曾是一个主要渔港和驻军乡镇,一百多年来为香港的产盐区,现今仍为宁静的渔村。

 

 

 香港离岛上晒咸鱼的小姑娘。大澳、长州等离岛最为著名的水产是咸鱼和虾膏

 

 

 

1960年代,香港大澳渔港棚屋区

 

 

 

香港的贫民窟

六十年代,大陆发生严重的逃港事件(网友已发很多照片,我不再重复)。拉里·伯罗斯的拍的逃港照片数量很多,在这些片子里,最让我震撼的是那些难民到了香港后自己搭建的临时住宅,其实就是贫民窟啦。沿着山坡一路爬行向上,漫山遍野都是用树枝草席搭建的房子,那种破败与镜头里天真无邪的孩子,形成了多么巨大的反差。

 

 

 

生活在贫民窟的逃港难民

 

 

 

六十年代香港民生

 

 

 

香港街景

 

 

 

六十年代香港民生

 

 

香港菜农在园中摘菜

 

 

 

60年代,香港西环菜市场的劳工

 

 

 

渔民一家人

 

 

 

1960年的尖沙咀

 

 

 

1960年的湾仔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