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裤卷裤脚教程:以十七大精神为动力推动机构编制工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21:52

以十七大精神为动力推动机构编制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划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作为从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党员干部必须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核心,以改革管理方式和工作措施为手段,以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定的体制机制保障为目标,恪守“三铁”精神,做好各级党委、政府、编委会的参谋和助手,全面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进步发展。

 

  一、把学习十七大精神与全面落实中央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法规文件精神结合起来,努力打造机构编制管理良好政策环境。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高度重视,今年年初集中出台了3个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法规文件,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新时期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坚定决心,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把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出台三个法规文件的总体要求作为学习十七大精神实际行动,使十七大精神成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理论基础,成为推动机构编制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成为机构编制管理制度的不竭源泉,努力打造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良好政策环境。

 

  二、把贯彻十七大精神与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增长结合起来,推动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新时期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要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因此,机构编制部门一是要把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全面落实《河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严格控制机构编制,超编县(市、区)和市直单位除中央、省委、省政府明文规定和政策性安置人员外,原则上停止进人,机关总体超编的地方和单位不得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总体超编的地方和单位一般不招聘新的工作人员;暂停审批新成立各类事业单位,暂停审批为现有各类事业单位增加编制。同时,各县(市、区)要统筹考虑,研究探索和制订妥善的超编人员分流安置渠道、分流办法和优惠政策,力争3年内实现中央提出的行政编制数、实有人员数、财政供养数相对应的编制实名制管理。二是要依法管理机构编制,通过全面落实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履行机构编制审核程序、健全机构编制部门与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和制约机制等制度,严格控制各级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的盲目增长,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进一步推进全市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三是要突出机构编制督查重点,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因此,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法定的管理权限,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进一步加大对违规超编进人、违反机构编制管理纪律典型案件的查处力度,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把落实十七大精神与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了新的阐述。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必须把认真落实十七大精神与推进全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务实、科学的积极态度,深入调研,大胆探索建立现代行政管理体制的新措施、新方法,为迎接新一轮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好准备。一要从政府机构改革入手,探索如何通过行政体制改革,达到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推动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二要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考虑整合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要素,减少横向协调困难,增强政府首长对各部门的有效控制协调力;三要统筹优化党政组织结构,减少领导职数,形成配置合理、关系顺畅、权责对称的党政组织体系;四要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五要真正实现乡镇政府职能符合新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与“三农”发展的要求;六要按照十七大精神,坚持事企分开的原则,遵循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四、把领会十七大精神实质与加强机构编制部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开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新局面。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把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十七大精神实质与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新要求,正确处理机构编制管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体制、职能、机构、编制等方面的改革的调整建议,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参谋助手和把关、协调、监督作用。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加强学习调研,不断提高机构编制部门干部队伍的政治修养和业务能力;要加强作风建设,真正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倡导的发扬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巨大力量的精神实质并落实到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去,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严谨、擅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机构编制干部队伍,为实现商丘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

全面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水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7年5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一周年了。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进行规范的行政法规,《条例》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标志着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向依法管理的法制化轨道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进一步深入学习和落实好《条例》精神,对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加强国家政权建设为中心,充分认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机构编制管理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关系到党政机构的高效运转,关系到党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关系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现。

 

  在历次机构改革中,省委、省政府都十分注重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重要作用,为较好地完成改革任务提供了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这对机构编制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机构编制部门一定要严格执行《条例》的各项规定,不断健全机构编制法制体系,实行机构编制的依法管理,增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从制度上控制机构编制膨胀,巩固改革成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二、以贯彻落实《条例》为重点,推进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贯彻落实好《条例》,是我省依法管理机构编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保证。一年来,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执行《条例》,在推进机构编制规范化、法定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一是认真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换届时,都重点将《条例》以及机构编制管理规定向广大干部进行宣传,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充分了解和掌握《条例》所确立的原则和具体内容,明确违反《条例》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强了贯彻落实《条例》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机构编制的意识。二是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相应的机构编制管理规章和制度。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对机构编制管理的范围、内容、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强调实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统一领导、统一承办制度。省编办还与省监察厅联合转发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为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法律效力提供了保障。三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发现问题责令其限期纠正。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确保了《条例》的正确有效实施。

 

  三、适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全面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水平

 

  按照十七届二中全会的要求,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即将全面展开。适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机构编制工作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协调改革的新理念。要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研究,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统筹考虑行政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局部改革与整体改革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统筹考虑各项改革的配套措施,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二是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中心,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要增强大局意识,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的高度,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当前,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具体内容和实现形式,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划分各项职能,研究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路和措施。

 

  三是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提高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水平。要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反映、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入手,抓住行政管理体制、职能调整的根本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协调推进。要严格执行《条例》等机构编制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坚持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审批,按法定的程序审批,在规定的限额内审批。要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强化对机构编制违法违规行为的追究力度,对违反《条例》的行为,不管涉及到哪个部门、哪个人,都要依法依纪处理,共同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用科学发展观统筹体制改革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我省机构编制部门要紧密联系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机构编制工作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工作,是通过合理设置机构、科学配置职能、完善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提高行政能力,体现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机构编制工作一定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工作的根本指南,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到工作的各个环节。

     坚持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机构编制工作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有强大的推动力和促进力。机构编制工作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进一步明确工作定位和工作目标,紧紧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放到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下来谋划。利用机构编制这个杠杆,促进政府机构的优化、职能的科学界定和编制的合理配备,努力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

     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建设服务型的各级现代政府,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实现党的宗旨的根本途径。机构编制管理作为对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设计、组织和管理的重要工作,要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促进政府在履行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推动政府不断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推动政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公共事业,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基本准则。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切实做到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机构编制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机构编制管理,要做好“五个统筹”:统筹处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统筹处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各项改革的关系;统筹处理行政管理体制的局部改革与整体改革、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统筹处理组织机构的内部关系;统筹处理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管理、组织(人事)管理的关系。

   

     学习贯彻重在落实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着力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项转移出去,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三个一律”,即凡是可以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凡是可以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凡是可以取消的收费一律取消,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行政审批层次,全面提高行政效能。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参与和推进政府公共服务部门的改革,切实加强政府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社会救助、医疗卫生、城乡社区管理等方面的职能,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政府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积极支持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快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处置突发事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优化乡镇机构设置,加快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完善“以钱养事”的农村公益事业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加快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加大机构整合力度,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行“大部门体制”,是指按照全面、统一、精干、效能的原则,尽可能将相同或相近的职能加以整合,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实现部门职能配置的有机统一。中央确定改革方案后,我省机构编制部门将积极跟进,研究推进机构改革。探索和完善“省直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着力解决层级过多、链条过长、行政成本过高而又效率过低的问题;研究完善垂直管理体制,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进一步理顺上下级政府的责权关系,加强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界定部门职责分工,在明确各部门职能的同时必须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研究建立对各部门履行职能情况进行“绩效评估”的制度,定期对职能履行情况和编制使用效果进行评估,为科学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和深化机构改革提供依据。

     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事业体系。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明确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建立新的社会服务体系。当前要重点研究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特别是对党政机关所属的后勤服务(包括按事业单位管理的宾馆、饭店)和各类培训、信息、中介机构进行职能剥离,实行管办分离,加强机构、人员整合,积极推进转企改制。

     积极推动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研究做好涉及的机构编制工作,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做好文化部门职能转变、有关机构整合和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涉及的机构编制调整工作;认真做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中涉及的机构编制工作,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做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工作,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抓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的落实工作。

     进一步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我省要加快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步伐,尽快出台地方法规,依法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宏观管理,继续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编制总量。研究编制结构优化和人员编制的分类管理问题。结合机构编制政务公开、乡镇机构改革、编制实名制管理等工作,加大对违反“五不准”等机构编制纪律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纪律。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我市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的重要一年,根据市委市政府2008年工作总体部署,今年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减少领导职数设置,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创新管理,改善服务,提高行政效能,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具体工作从五个方面展开:

 

 

    (一)顺应新形势,突出改革主旋律

 

 

    今年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大部制改革的启始之年。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方案已经正式实施。今后几年,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进入深水区,改革的总目标是“三个根本转变”,即:到2020年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改革的主要任务有四个,一是进一步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二是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三是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四是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最近,市委常委会、市委编委全会听取了机构编制工作汇报。武书记、卿市长明确指示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关系、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能的要求,开展专题调研,对有关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工作尽早调研、尽早调控、适时对接,为本地的大部制改革做好相关准备。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开始前,全市机构编制实行冻结式管理。调研是今后改革的基础。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市委编委全会决定,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认真搞好本地行政体制的改革调研工作,要摸清情况、查清家底,在一定范围内提出建设性意见,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对一些职能弱化的部门和将要实行大部制改革的单位要严控严管,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也要象乡镇一样“只减不增”。

 

 

    与此同时,还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常办[2007]49号)中有关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按照调整后的乡镇类别,规范乡镇机构设置,调整乡镇事业站所,理顺管理体制。根据湘发[2007]27号文件精神,乡镇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后勤服务编制总量由省统一管理。省里下达我市乡镇编制总量后,要重新核定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统筹研究解决街道办事处参照乡镇机构改革的机构编制问题。在减机构、减人员、减负担的同时,着力加强为“三农”服务的职能,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探索乡镇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有效发挥的途径,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二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进行多年,进展不如人意,主要是分类不明确。今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统筹考虑了这个问题。今后事业单位改革主要分三类进行: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整合资源,强化公益属性,加强政府监管。今后,原则上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性事业单位也要从严审批,现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将行政职能逐步划归相关行政机关。具体工作中,要结合公务员法实施扫尾,继续做好具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事业单位的职能确认工作。

 

 

    三是做好有关单项改革中的机构编制工作。主要任务有:建立健全动物疾病预防体系;完成农机监理部门移交中有关职能和人员编制移交的工作,搞好职能和人员移交后的机构设立、人员编制核定;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剥离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和城市无形资产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县级国有资产的运作和监管机制;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按照省里的定编标准,核定市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专项编制,抓好行政执法机构编制清理整顿工作;规范区县(市)开发区机构设置和编制性质;实施林业公安体制调整改革等工作。

 

 

    (二)适应新精神,唱好贯彻重头戏

 

 

    去年,中央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密度之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些政策法规有:《国务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条例》(国务院486号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厅字[2007]2号)、《中央编办、国家监察部关于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湘发[2007]27号),《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5号)。这些政策法规出台的意图十分明确,就是要更加严格地管理各级机构编制,更大步伐地推进机构编制的法制化进程。其中,湘发[2007]27号文件是一个全面规范我省机构编制权限、程序、制度、纪律的政策文件,也是指导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机构编制工作的基本制度规范。27号文件在加强机构编制监管上有四项新的举措:一是下管一级制。文件规定市、县两级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市、县两级党政机关、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领导职数,分别由上一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批。乡镇行政、事业编制总量的调整,由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报市州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省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批。二是编制实名制。凡按规定批准成立的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都要实行定编定员,确保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到2010年,全省实现行政编制数、实有人员数、财政供养数对应的实名制。三是公开制。建立机构编制公开制度,不涉密的机构编制及其执行情况,通过有效形式向本单位工作人员或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同时要加强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完善机构编制统计和报告制度,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全面。四是考核和评估制。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和评估制度,机构编制管理列入对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27号文件还重新明确了机构编制审批权限,提出了28个“不得”,重申了中央提出的五个“不准”。

 

 

    根据3月14日市委编委全会研究的意见,今年,全市各级编制部门要紧密联系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和省里出台的上述政策法规,要把机构编制法规学习宣传活动引向深入,有关政策文件要列入各级党委常委会和中心组学习内容。要坚持集中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严格执行规定的限额、标准和适用范围,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和程序,加强职能管理,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增长。要加大学习宣传的的覆盖面,提高全社会的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意识。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利用新一轮机构改革尚未实施的空隙,抓紧清理以往各类管理规定,提出贯彻实施的配套措施和具体办法,及时打好政策“补丁”。

 

 

    (三)对应新要求,讲求规范硬道理

 

 

    一是大力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实施精细化管理。所谓编制实名制,是指将机构编制管理与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紧密结合,严格按照核定的人员编制员额和人事管理政策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并将编制数额和人员名单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的一种管理制度。也就是实行定编到人、信息公开,做到“一编一人一帐”。中央从2005年开始正式提出这项工作。去年起,中办国办2号文件和中央编办把这项工作列入了工作要点。省里很重视这项工作,周强省长、于来山副省长都作了批示,湘发27号文件和今年全省编制工作会议对此进行了总体部署,省财政还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我市各区县(市)基本上实行了这项制度,但做法不尽一致、管理不是很到位,有的还出现了一些空档。特别是县直机关,虽然已经实名,但有名无实,管理上有些混乱。今年,全市编制部门要集中力量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构编制管理软件这个平台,抓紧制定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办法和措施,稳慎实施,全面推行。与此相配套,要加快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建立各级各类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领导职数、非领导职数、在编在岗人数数据库,提高机构编制管理软件的使用效率。并把推行实名制工作与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紧密结合起来,与工资统发审核、公务员信息管理、电子政务专网等系统有机对接,与组织、人事、财政、监察以及政府信息管理等部门协同配合。

 

 

    二是研究制订有关机构编制制度和标准,实施标准化管理。重点修订出台机构编制工作规程、编委会工作规则、领导职数设置与配备办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办法等四个规范性文件,健全编委全会制度。坚持按制度、按权限、按程序规范办理机构编制事项。加强机构编制标准化建设。为了使机构编制的配备更加准确、精细、科学,最近中央和省里提出要研究制订各类机构编制标准。3月中旬,省编办已经发出明传电报,拟重新确定全省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和医院等机构编制标准,要求各市州由市编委领导挂帅成立定编领导小组,由编制部门牵头,与教育、财政、卫生等部门联合组成办公室,专题调研,对部分现行标准进行修改完善,研究制定省颁标准。中央也在研究制定相关标准。今后,有标准的,必须按照标准配备机构编制。要加强领导职数管理,认真执行湘发27号文件关于领导职数下管一级的规定,县乡两级要严格按照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不得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不得违规提高干部职级待遇,不得变相增加领导职数,严格按权限、按标准办事。

 

 

    三是开展网上登记,实行事业单位登记的信息化管理。按照国家和省登记局关于网上登记的统一部署,加强全市登记管理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积极试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上办公,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化。完成年检年审工作,狠抓登记工作质量。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监督管理,做好证书使用制度的落实和登记档案的整理达标。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库,研究探讨加强事业单位法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维护好事业单位合法权益,积极开展事业单位咨询服务。

 

 

    (四)响应新机制,强化监督“杀手锏”

 

 

    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是中央和省里的明确要求,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中央5号文件要求,要“认真执行政府组织法律法规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严格控制编制,严禁超编进人,对违反规定的限期予以纠正。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加强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快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进程”。今年监督检查的重点,一是区县(市)和市直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的情况,特别是中央5号文件和湘发2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二是超职数配备干部、超编进人的消化情况。从现在起,各地要利用自然减员空出来的行政编制,逐步消化党政机关超编、机关行政岗位使用事业编制等问题。重点查处新出现的超职数配备干部、超编进人等问题,今年就领导干部职数配备问题与组织部门一起进行一次专题督查。三是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只减不增”的必保底线。为防止去年底县乡两级政府换届后由于思想松懈、控制不力而出现反弹,坚决制止超编进人等问题,最近中央编办和省编办已相继下文(中编督综字[2008]4号、湘编办〔2008〕1号),要对各地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开展一次督促检查。最近我们已经把这项工作布置下去,请各区县(市)按照中央和省里要求搞好自查,并按要求上报材料和数据,四月份,市里将组织督查。四是查处举报事项。我市机构编制12310监督举报电话已经开通一年多,群众由陌生而熟悉。今年,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个监督渠道的作用,有报必查,对群众举报的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督查。

 

 

    为加强社会监督,按照湘发27号文件要求,今年各区县(市)要与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相衔接,研究制定机构编制政务公开管理办法,推行机构编制管理政务公开。除涉密的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外,其他机构编制信息及办事规则、办事程序等要逐步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不断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约束机制。

 

 

    (五)反映新变化,做强自身基本功

 

 

    今年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的重点:一是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构编制工作将十分繁重,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有许多新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有许多新办法需要我们去提出,编制部门的责任不小,担子不轻。只有重视学习、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我们才能开拓发展的思路、破解发展的难题。要按照创“三强”班子、“四好”队伍要求,创新学习载体,提高全市编制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形成人人争当行家里手的浓厚氛围。二是要注重基础建设。重点要加强基本制度、基础资料和个人基本功建设。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争取每年都有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加强编制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机构编制管理软件,做好实名制和编制统计工作,搞好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办好各级编制网站,推行编制业务网上办理,推进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无纸化。三是要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继续把行政审批、编制政策法规等热点事项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编制政务公开目录,建立政务公开档案,实现规范化操作。健全编制工作舆情汇集分析、新闻宣传发布机制,加强网上政务公开、媒体信息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四是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及省市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编制工作整体规划。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加大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力度,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规范从政行为。

 

火车以什么为动力 鱼雷在水中以什么为动力前进,而动力又是怎样工作的呢?请好友帮帮忙,好吗. 推动呼吸的动力是什么? 以电力为动力的小工厂 磁悬浮列车以什么为动力 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到底什么? 推动全球经济化的动力是什么 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关键是要求树立_______的工作精神和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没钱的男人以养女朋友为挣钱的动力? 颓废着,没有精神,动力,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按照什么的工作方针,把整治与建设、当前与长远、 “创造性越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谁提出的? 推动高性新计算机的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推动普通计算机及相关产品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推动高性能计算机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推动普通计算机及相关产品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请问一个地级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权力大吗?有多大? 我工作没动力!!!! 本人胆识大,有冒险精神,干做干为!谁干用之??? 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如神六)以什么为动力返回地球 飞船在太空上没有空气了,它以什么阻力为动力源运行? 三大动力是哪三大? 精神动力从哪里来呀??~~ 以“大鸭梨”为谜底,求谜面 为什么重量大的物体不好推动? 能体现出“八荣八耻”精神中以“诚实守信”为荣和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代表人物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