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z2国际版6.7.1免谷歌:观人?识人?用人26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02:07

治理之道,就是善于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也就是使人人各得所宜,而都能各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识别人才,考核才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在很早年间,古人就提出:为治以知人为先。即治理国家以了解、识别人为最首要的事情。可以说,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知之。这很富有哲理的良言告诉世人,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所以,得人之道,在于识人。而识人之前,重在观人。观人重在言与行,识人重在德与能,不细观则不能明识,不明识则不能善用。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因为对一个人了解得越深刻,便用起来就越得当。历来人们都认为,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也就是说,帝王的作用,没有比识人更重要的了。如果一个国君,有贤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这是一个国家三种不祥之兆的表现。所以,作为一个明君,最大的隐患就在于不能知道和识别人才。若不能识人,势必不能用人。一旦知道和识别到人才,又不及时地推荐和提拔使用,则为失才的表现;同样,一旦了解和识别的人既缺德又缺才,而又不及时地从其现任的位置上撤职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罢免,继续将其留用,这必然是国家之祸,使人民受害,后患将是无穷的。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对识人的重要性都看得非常清楚,他们产生了极为相近的一种共识:要想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完善,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总之,国家兴亡,务在得人、用人。得其人任用之则存,失其人未任用则亡。何世无才,患在不识。 

  知人善用,择贤而任。要做到知人善用,所谓知人,就是考察选准人才;所谓善用,就是正确地使用人才。要做到择贤而任,所谓择贤,就是要选择那些德、才、能三才兼备的善良者;所谓而任,就是将具有德、才、能三才兼备的善良者任用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去,发挥他们应有的智慧与才能。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考察出一个人的品德如何、能力如何及其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呢? 

  其实,标准很多,方法也很多。在此,笔者提出一个全面衡量人才的10项标准,以供明君参考:一、品德;二、能力;三、学识;四、交际;五、目的:六、行为;七、志向;八、专长;九、发展;十、成就。 

  举凡对那些品德高尚、能力突出、学识渊博、交际广泛、目的纯正、行为端庄、志向远大、专长精熟、发展全面、成就卓越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上上之才;而对那此品德恶劣、能力平平、学识粗浅、交际凡泛、目的不纯、行为不端、志向渺小、专长全无、发展没有、成就归零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下流之徒;再对那些具备10项标准中一两条或三四条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平庸之辈,或是一般性人才,对那些已具备10项标准中五六项或七八项的人来讲,我们可认定他为中才,或确定其为上等人才。衡量一个人的全面并定义一个人才的水准,是应有所变动的,因为人本身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与发展之中的,坏的人也可能变好,好的人也可能变坏。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用客观真实的眼光审视人,用全面公正的眼光定义人。观人要由表及里、注重表里如一,识人贵新不贵陈,用人须鉴古察今。以史为镜,明兴衰;以经为镜,通事理;以人为镜,知得失。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的是一个人才和贤良,其方法举不胜举。下面,笔者就庄子和诸葛亮提出的一些观人、识人、用人的方法,再结合本人对观人、识人、用人总结出的一些浅显方法与见识,提出观人、识人、用人26法。特陈述如下,以供圣明的领导参考。 

  1、近使之而观其敬 

  他是否尊敬,将其安排到自己身边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得知所谓近使之而观其敬,就是指将所要识别的对象安排到自己身边工作,因为天天在一起相见容易相熟,久而久之就会没有拘束,这样就便于考察他的恭敬行为如何。也就是观察他(这个人)在与人相交往的过程中是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 

  古人云:行己莫如恭,自责莫如厚。即为人处世一定要恭敬,要求自己一定要严格。当然,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如果一个人不知礼节,虽然态度恭敬,却不免劳顿;虽然行为谨慎,却不免胆怯;虽然性情勇敢,却不免莽撞;虽然性格直率,却不免急切。这些是对一个人在待人处世的态度、行为、性情及性格上的要求。那么,一个人在做人及为人上,如果能做到谦虚谨慎,人们就会心悦诚服;做到诚恳老实,事情就每每成功。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察其德。做事谨慎,就能使自己的志向更坚定;说话谨慎,就能使自己的德行更崇高。说明人应该言行谨慎,不乱说乱动。如果在自己身边工作的人因相处比较熟了,而放松对自身的谨慎,这是会出问题的。如同在平坦道路上行走的人放纵自己而脚下不留意,这样走快了就会摔跤;在艰险的道路上行走的人有所戒备而出脚很小心,因此走得很慢,反而跌不了跟头。这就指出了越是平易的地方,越是要谨慎。同理,在领导身边工作的人员越要谨慎。 

  常言道,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尤其在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应该自律、自重、自爱、自尊、自励、自强,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形象,不做有损身份的事,这样才能经受住近使之而观其敬的考验。 

  2、远使之而观其忠 

  他是否忠诚,将其指派到远方工作一段时期后,就会从一些事实和侧面的反映中得以验证。所谓远使之而观其忠,就是指将所要识别的对象指派到远方去工作,因为相距很远而不能在一起,所以一个人在远方是办理正务还是胡作非为,就能够从其具体工作表现及侧面反映上了解到他是否真的忠诚。这样的做法就是要考察他的忠诚度如何。也就是通过他在任职期间内的一些具体表现和侧面反映中观察出一个人的本质好坏,究竟是忠与不忠,乃至于是一般性的忠诚抑或是绝对忠诚。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远使之而观其忠这样的必要。因为在一些人看来,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工作,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甚至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顾,目中无法,搞钱权交易、钱钱交易、权力交易、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吃喝玩乐,真可谓五毒俱全。在远离国家中央政府(或公司总部)的地方工作,上级难管到,群众(或员工)管不了,这样就给一些心存私欲的人提供了可以胡作非为的可能和机会。 

  为什么在远离领导的地方工作,有的人就干得很出色,有的人就干得很糟呢?关键就在于是否忠诚。心存歪念的人总是当着领导的面前拼命干,领导不在时就不干;领导在场时总是规规矩矩,领导不在时就为所欲为。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更多的人是领导在场与不在场都是一样工作,尤其是领导不在场时,工作照样干得很出色。 

  3、烦使之而观其能 

  他是否有吃力,将复杂的局面和频繁的事务交由其处理和完成,就会检验出真实的能力。所谓烦使之而观其能,即指在情况复杂时派他去工作,或是频繁地交给他一些工作并要求他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从而考察他完成的过程和结果怎样,由此可看出他的能力如何。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但在一般情况下是难以区分出来的。只有通过派给他(她)很多的事务和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出现时,让其所识别的对象去独立处理,经过他(她)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才能辨别其能力的高低、大小。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善,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砚其所受,贱则观其所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这就是说,凡是要考察一个人,当他仕途顺利时就看他所尊敬的是什么人,当他显贵时就看他所任用的是什么人,当他富有时就看他所养的是什么人,听了他的言论就看他怎么做,当他空闲时就看他的爱好是什么,当和他熟悉了之后就看他的语言是否端正,当他失意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受,当他贫贱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为。要使他欢喜以考验他是否不失常态,使他快乐以考验他是否放纵,使他发怒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我约束,使他恐惧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恃,使他悲哀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制,使他困苦以考验他是否不改变其志向。

凡是要选用将帅,必须先考察他的品德才能,然后向他交代方略任务,让他自己估量能否胜任,进而让他谈自己的设想,包括要使用哪一种盔甲兵器〔工具〕,需什么人做参谋、副手,要多少兵马〔人员及装备〕,用多少钱粮〔资源〕,在那里置营〔选择地点〕,何时成功(时间安排),自始至终的重要事项,都让他们自己筹划安排。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所以,我们先考察一个人的能力,然后才授予官职,这便是成功的国君。这也是我们烦使之而观其能的目的所在。 

  4、卒能问焉而观其知 

他是否有智慧,在仓促和紧迫的情况下突然地询问他,就会发现其智慧体现的真实水平。卒能问焉而观其知,指在匆忙和仓促的情况下突然询问他,看他的智慧如何。这是一种识人的方法。在应急情况下,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如何处理好这突如其来的事情,通常的人往往是束手无策,处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状态。而对于智商高、反映灵敏的人来说,即便遇到料想不到的问题像还珠炮地向他扑来,他也会从容不迫,遇险不惊、有条不紊地给以恰如其分的回答。 

  当在毫无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面对突然提出的问题,要想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或对答如流地将问题一一分别做出相应的回答,这种智慧一般的人难以做到。只有学识十分丰富,经验十分成热,智商较高,天资十分聪明,反应能力比较灵敏的人才能做到。尤其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时代发展如此迅速的信息社会中,事物发展的迅速性,更需要思维敏捷的人才,解决和回答现实中许多迫切需要立即解决而仍未解决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要识别这样的人才,应卒能问焉而观其知,事实证明,这是明智之举。 

  在实际生活中,有答记者提问式的新闻发布会,有在学校上课的课堂上、学生突然向老师提出事先没有料想到的各种问题,有在政府谈判、商业谈判桌上的一方突然要求另一方立即回答事先未想到的问题,有在辩论会上十分激烈时各自向对方提出必须立即回答的千奇百怪的各种问题,从中可以识别出智慧高的人和智慧一般的人。 

  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他是否守信,在事态紧迫的情况下求其帮助、和其相约,就会在其赴约或不赴约中得以验证。急与之期而观其信,是庄子提出的一种识人方法。其意思是,在紧迫的情况下和他相约,看他是否守信。,是为人之道。常言道:言必行,行必果,果必真。,就是要守信承诺,说到做到。其实,这也是做人的一顶基本要求。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就是指一个人如果缺乏诚信,那么他就难以得到正面的评价。由此可见,坚持守信对做人是多么重要。 

  古代案例:战国时,泰国商鞅〔即公孙鞅〕,在国王的支持下,准各变法革新,为了获得平民百姓的支待,商鞅在首都南门,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贴出告示:将木杆移置北门者,给予黄金三百两。”“老百姓不知其中缘由底细,没有人敢去搬,一天后,商鞅增加赏额至一千两黄金。这时,一个胆大的人决心去搬这根木头。他费了半天工夫,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将木杆移到了北门。商鞅当即指示,给他一千两黄金。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秦国城乡,老百姓都认为,商鞅言而有信,说出来的话必定能够实行。这样,商鞅即将推出的改革就有了良好的社会舆论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不容易做到的。有的人对下属、朋友、同事许下诺言,可是过一阵子就忘了。何况急与之期而观其信,这样的守信就更不容易做到了。正因为如此,所以,急与之期而观共信作为识人的一种方法就更难能可贵了。 

  考察一个人的途径有很多,方法也很多,但是考察一个人应该首先考察他的却是最先一步和最重要的。守信的人自然会得到大多数人很好的正面评价,反之,就会受到诋毁和抨击。 

  6、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他是否仁义,将钱财托付其管理和使用,通过观察其对钱财的态度和对钱财的运用,就能得出结论。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即指在考察识别人才时,通过托付给被考察对象以钱财而观察他的廉洁情况如何。爱财如命,见钱眼开的人绝不会是廉洁奉公的。相反,只要是真正的廉洁奉公的人,绝不会损公肥私去争不义之财。

14、观其用度而知奢俭
 
他是否奢侈,通过观察和了解其是怎样地使用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的,我们就可以为其下个是好或糟的定论。观其用度而知奢俭,指通过观察其所要识别的对象,看他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是怎样地使用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的。以此,发现他究竟是奢侈的、浪费的,还是俭补的、节省的。对于那些一直以来爱慕虚荣、表现浮华的人,一定不会是什么节俭者;而对于那些始终表现出勤恳忠厚、做事踏实的人,一定也不会是奢华的人。奢俭由事而定,因人而异。这就是说,不是凡事都力求俭朴,有时侯,也要根据具体的人物、事件以及特殊的环境、状态而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该大方的时候,也必须要表现出一些奢侈来。

 
入奢入俭,各得所益。事物的发展总是相对的,对待人的态度上亦应该反应如此。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事情都按照一个相同的常规去办。比如,在国际事务的往来中,一方国家在接侍另一方国家的代表时,所接待的规模与层次是很高的,那么,作为另一方国家的代表在接受到如此特殊的礼遇后,就应该在未来的客人回访中,给予较高规模与层次的礼仪回敬。这样做,就是防止因在接待上的失礼而就此中断外交上的往来。然而,这样做也就可能会让自己奢侈一把,但这种奢侈是要得的,也是必须的。因为,从大的方面看,它是对国家的未来与发展是有益的。但是,在以后频繁的接触与往来中,就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要只是一味地摆阔装强,死撑门面,只表现其虚伪的一面,而忽略了体现其真实一面的重要性。贫不可耻,弱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富者强者来帮助,这样就会使自己渐渐地发展壮大起来。

 
关于就奢与俭问题的对待上,我们要善于总结和发现,并要能够妥善地施予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运用和控制。该时,则奢;该时,必俭。那么,究竟何事何人何地何时必须要奢侈一些或者一切都要从俭呢?这对中国的企事业单位来说都是要给予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与对特的。

 
使用得当,不为;过分苛刻,失为俭。奢与俭,最重要的在于使用得要合理,而这合理与否就是度。用度合理,就会有益于发展,虽奢无过;用度失常,就会有碍于发展,虽俭亦害。死要面子活受苦,不要面子苦有受。我们虽不赞同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皮的做法,但我们同时也不称颂那些只知道节俭而不知道变通的人。在现实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必须要深刻领会开源节流这个词语的用意,它所表述出来的意思,应该不仅仅是注重开发源头与节制流向(在商业的运用上,也就是说要善于开发财源并能够节省费用),它更重要的意义是带有警示的作用,即是说,它要求的是我们能够很有效地运用这一词语中所表现出来的法则。如想要开源,却仍然是一味地节流,不拨给必要的开源经费,那么,又怎么能够去真正地做到和做好开源的工作呢?又如,因在开源的过程中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浪费,却仍然一味地给予不必要的资金与支持,那么,这又如何可以使自己不陷入困境呢?无论开源与节流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必要的计划与安排,并必须通晓它们之间既互补又制约的辫证关系,无源又何以谈节流(一分钱都不能挣到又怎么能够涉及节省),只节流又何以谈发展〔即便再节省下去也终会有枯竭的一天),然而,盲目地瞎开源而不有效地节流又何以使自身长兴不衰?
15
、举其所美,观其所终
 他爱美吗?他都爱好哪些美?人皆爱美,如选择和追求不当,就会自毁前程。举其所美,观其所终,是指通过各种不同的美去给予所要考察的对象,从中去观察他对不同美的反映,从而识别其真实的道德品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同的人对美的追求不同,从而反映出不同人的思想品质状况。人的美丽可爱,不仅仅是由于他的容貌,首先决定他的是精神面貌。一个品质高尚的人,水远是年轻和美丽的。德谟克利特认为: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给合,是某种动物的东西。所以,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学问。

 
·芬奇认为:你们不见美貌的青年穿截过分反而折损了他们的美吗?你不见山村妇女,穿着朴实无华的衣服反而比盛装的妇女美很多吗?

 
培根则认为: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的特点,并非是刺激人的欲望或把它点燃,而是使它纯沽化、高尚化……如果加比都尔的维纳斯女神,或者是缪斯女神而引起你身上的肉欲,那你就不配欣赏美。真正的美,是美在它本身能显示出奕奕的神采。真正的美,绝对不是一种简单的时髦。

 
我们在对识人问题上所讲的美,不仅仅要观察其语言美、行为美、体型美等外观美,更要看其心灵美,求得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看人看内质,徒有其表也只是一个皮囊而已。如果一个人为追求美女而道德败坏,这样的英雄决不可作为人才使用。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豪杰无不被呈现在眼前那壮观美丽而宏伟的景象所深深地吸引和折服。然而,现实中却也有一些市侩,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去贪图美、争夺美、占有美、享乐美,这时候.他们的本性已就此被深深地迷惑了。通过给予所要考察对象很多美的方法,往住就可以检验出他的倾向,从而判断出他的好或坏。美丽的女人、漂亮的服饰、精美的物品、古典的诗画、名贵的汽车等赠与所要考察的人,看他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取舍,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真实本性。
16
、废其所恶,计其所穷
 
他算是恶人吗?善恶自在人心,惟有通过不断修心,接爱良好的素质教育,才会良心显现和把恶心废除。废其所恶,计其所穷,意思就是惩恶扬善,对其恶的一面子要坚决废除,并使其恶绝对不能够存在和没有一点办法发展。世间,总会有善人与恶人之分。我们要做到以正压邪,使好人吃香(得以重用),坏人受气(剔除出去),就必须在识人时采取废其所恶,计其所穷的方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是在一个人身上同时也会存在或的两个对立面。持善去恶,就是使人走向好的一面,而持恶弃善,就会使人向邪恶的方面发展。绝大多数人都会是喜善厌恶的,主张勿因小善而不为,勿因小恶而为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不犯错误,但主要取决于一旦有了过失后有没有决心改正。敢于承认错误并下决心及时去改正的就是好同志、好朋友,而明知自己错了,还不以此为训,甚至以此为,那么这样的人就不可能被大家公认为好人。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我们的也不能够随意地乱施舍。在我们对侍善与恶的观念、态度上,我们还必须坚定自己的立场。对待能够弃恶扬善的人,我们要能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并重用他们,而对于弃善逞恶的人则要坚决剔出,不留后患。

 “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一切丰功伟绩都是一点一滴积厚而薄发的,一切恶行坏事也都是从小到大积小患为大患的。小善与大善,实质都是,小恶与大恶本质都是。只不过大善或大恶是小善或小恶的集合与发展。因此,培养和教育青年人必须要从他们平时的行为上抓起,建立一种从小到大、一点一滴为他人做好事的优秀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一定要集中精力去驱恶行善,坚决不做恶人和任何恶事,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做善人善事,正所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行善避恶。

 
浪子回头,庸人立志,鲜花迟开,明星后启。究竟是哪些因素成全了他们,将他们从朽木的泥潭中推上了人才的伟岸?当然具体到每个人来说,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究其当初,恐怕自尊火花的激燃,应该是首要因素吧。

 

17、推其所主,劝其所度
 
他能做主要领导人吗?把要考察的对象推举到主要负责人的位置上,通过观察其工作方法和掌握其相关成绩并调查询问他人对其正确评价,就可以检验出他是否真的适合。推其所主,观其所度,是指通过推举方式,把要考察的对象放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让他做主要负责人,让他自己拿主意、想办法,控制整个局面,从而观察其工作方法,以及是如何把握好尺度、控制好全局的。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作为一个主要领导,最重要的就是要识大体、顾大局,着手现在、放眼未来。其次,就是要讲原则、重方法、识人心、应人意,能够驾轻就熟,结合实事,全面衡量,因时制宜,因势利导,以此法度来确保顺利履行自己的职责,行使应有的权力,出色地完成上级指派下来的各种任务。

 
随时变通,因时制宜。韩信攻赵,背水为阵,虽不合兵术,却因活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而能大破赵军。所以处事时须因时机而随时变通,不可千篇一律,拘泥不变。韩信攻伐赵国,在井陉驻扎部队。韩信选出轻快的骑兵2000人,让他们人人手持一红旗,从小道登上山岭,眺望赵军的营地。在骑兵出发前,韩信对他们交代说:赵军看见我军败走,必定会倾巢出动追逐我们。这时可快速驰进赵军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插上我汉军的红旗。交代完毕,韩信又以一万兵卒做先头部队,行至河边,布背水之阵。次日天色黎明时,韩信竖起大将之旗,击起战鼓,军队行出井陉口,与赵军开始对阵。赵军看见韩信,便大开营门,派军攻打韩信。两军鏖战一段时间后,韩信军队便抛旗弃鼓,急急奔向在水边布阵的汉军营垒。水边的军队打开阵势,让韩信所率领的军马进入阵地,韩信等众又转回头来与赵军激战。赵军倾巢而出,一路追来争抢汉军旗鼓、争逐韩信,全然不顾而冲进汉军早已布置好的阵地。而韩信的兵马与水边的大部队会合后,便拼命死战,气势如虹。就在此时,韩信原先派出的2000骑兵,趁赵军空营而出、去争功夺利之时便疾驰赵军营地,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立上2000面汉军红旗。赵军与汉军在江边撕杀很久,见已不能擒得韩信等人想退兵回营,回头一看,见营垒中插的都是汉军的红旗,大吃一惊,以为赵王和赵国的将帅已被汉军所擒,士卒遂大乱,四下奔逃,赵将虽斩杀逃兵多人,也禁止不住逃亡的情势。汉军借赵军混乱之机,大破赵军,将赵军的头目和诸将擒获,汉军大获胜利。战后,大家都向韩信贺功。其中有人问道:兵法上说,右边靠着山陵,则左边对着川泽,要背山临水,而今天将军却背水为阵,依据险地,却竟然打了胜仗,这是什么战术呢?韩信说:兵法上不也说:将军队士卒置之死地才能绝处逢生吗?况且我韩信现在所指挥的军队,并不是我平索训练很有素养的将士,这就是所谓的驱逐一群老百姓去打仗,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将他们置之死地,让他们人自为战,奋力求生。如果将他们安置在易于逃生之地,他们就可能都远走了,我还怎么能用他们来打仗呢?

 
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时刻掌握主动权。圣人治国,能够全面地分析现状,正确地估量形势,然后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而向好的方向加以引导。他们往往能客观地把握住形势,因时改变,根据当时实际情况设立法度,根据任务而派事,所以能建立功勋,遇到困难也能避免。诸葛亮在军事实践中总是把谋略予以具体化,包括的主要内容:一是明察天、地、人这3个主要因素。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不了解天时地利和人心动向,就失去了指挥作战的基本条件。二是及时地了解战争双方的态势,尤其是善知敌之形势,掌握其行动规律。三是把握时机,善知进退之道。四是设谋造势,以奇计之谋,以绝智为主。五是熟悉手中兵器,提高作战技能。六是善于调动下级的作战积极性,主要是明赏罚之理扬士卒之能。七是谋划策略,保持队形的整体性,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退,奇正并用,保持主动,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整体威力。八是搞好后勤保障,后勤保障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必须高度重视,周密筹划和组织。以上各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应当综合谋划,使主观指导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在汉末混战,三国鼎立时期,诸葛亮的军事思想首先表现在能够综观天下大势,利用各方矛盾和各种时机,结盟为援,抗御强敌。诸葛亮美察大势,这在三国人物中是最为突出的,所以不愧为当时第一流的政治家。正是由于他从大处着眼,从战略全局上看问题,才能在《隆中对》中把利用吴与魏之间的矛盾,以联吴抗魏作为他长期的战略方针确定下来。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孙与刘两家联合取很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刘备也因此占据了荆、益二州。

 
环顾左右,皆尽所长。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这是主要领导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如能让自己身边的每个人都竭尽所长,势必会给自己的事业带来非同小可的成功。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可以称得上是用人所长的专家。他在文韬方面,可充分发挥诸葛亮等谋士的智谋;在武攻方面,可充分调动赵云、马超、关羽、张飞、黄忠、魏延等将领的积极性。刘备之所以能成功地建立蜀国,从而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态势,这完全是因为他手下能够竭尽全力和同心协力的结果。而这一点也充分证明了刘备具有高超的领导才能。
18
、闲聊之,而观其闻
 
他见闻广博吗?通过闲聊的方式,我们就可以快速地观察出一个人的见闻广博和深浅。闲聊之,而观其闻,是指把要考察的对象放入一群人中并在比较轻松的环境里,创造一个范围广阔、话题丰富的氛围,从而去观察其谈吐、判定其学识。是学识渊博,还是见识粗浅都可以从其言谈中表现出来。另外,通过闲聊,还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态度,其谦虚好学、冷静分析,还是骄傲自大、胡说八道,都可以从其对待大家的谈话态度上得以体现。

闲聊,看似漫无边际和目的,实则可以着出一个人的学识与待人处世。学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往往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谈,绝对不会胡说八道或大放厥词;而学识浅显、阅历低下的人却往往喜欢表现自己、卖弄风骚。

 
友直、友谅、友多闻。这是我们提倡的交友原则。朋友相交必须要拿出真心和诚意,尽管表现得可能过于直率,真心朋友也乐意接受,能够站在朋友的感受和立场上去体谅并谅解朋友,那么,就会得到朋友的真心和热情。交到一个见闻广博、学识渊博的好友会带给我们极大的鼓励和帮助。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多闻,那么,你就具备了在闲聊时的资本,你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而你的朋友也会越来越多、遍及八方。

 
我们的嘴巴生来不单是为了吃饭和呼吸的,它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与他人进行友善的交流和信息的传达及见解的发表。会说话的人、不会说话的人和乱说话的人,绝对是有其表像、水准和本质上的差异的。会说话的人,在闲聊时,言谈中表现出来的是哲理、幽默、情调和想像等;不会说话的人,在闲聊时,言谈中表现出来的是木呐、呆板、单调和沉闷;而乱说话的人,在闲聊时,言谈中表现出来的是抢话、乱讲、瞎吹及胡说八道。会说话的人绝对会尊重他人,不会说话的人看不出尊重或不尊重,乱说话的人绝对不会尊重他人。
19
、旁问之,而观其评
 
他得到的评论好吗?通过调查询问他人对其的正确评价,我们就会在众人的言谈和反映中得知。旁问之,而观其评,就是指对所要考察的对象,采取通过询问他身边熟悉他的人和直接问他本人的方法来考察其评论,进而了解和判定出公众对他的评价及他对自己的评价和他对公众的评价如何,以此确定他是一个正直的人还是虚伪的人,一个心地善良、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公正地评价他人,并能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待人坦诚、能力很强、信誉良好、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很优秀的人,自然就会得到公众的好评和大多数人的赞同;而一个心胸狭窄、夸大地评价自己和歪曲地评价他人,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待人阴险、能力很差、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很龌龊的人,自然就会得到大家的一致抨击和绝大多数人的蔑视。好人、能人,就会有好评;恶人、庸人,就会有非议。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想准确明了、及时无误地观察出一个人的整体情况,就必须站在客观公正、宽视野、多角度的立场上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评定。因为,看一个人,如站在远处看容易把人看,站得太近看又易把人看,隔着门缝看会把人看,戴着有色眼镜看会把人看,用哈哈镜看就会把人看得变形,所以,我们看人必须摘掉有色眼镜、去除哈哈镜、多换些角度来进行认真思考,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地询问人、了解人、判断人,并采取综合所有人的评论结果求出一个平均值的有效方法去评定人。近视偏视看人会误人、毁人,全视正视看人就会育人、留人。一个明智之君和一个昏庸之辈的巨大差别,也许就在于你的视力水平究竟如何。

 
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在现实工作与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亲朋好友,同时也可能存在着自己的敌人间谍。通过询问和调查,我们就会发现,与其迎合者会说其有才,而与其敌对者就会说其不行无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人的私心在作怪,以私心评论他人时,常常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往往就会以偏概全,如果以公心来评论他人时大多是比较理智、恰好反映的是客观真实。考察一个人的本质,就是看其到底出于公心或是私心评价他人和自己,而就此基本上可以给他一个大致的定位了。

20、教导之,而观其学
 
他是否好学并真的会学习吗?通过教导和培育的方式,我们就能很快地从其学习中发现一个人究竟更适合于哪个方面的发展。教导之,而观其学,是指对所要考察的对象进行必要的教育、培养、训练和指导,再通过观察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学习进度,从而掌握其学习目的、学习成绩乃至悟性等情况,以此确定其是否是可造之才,并是否具备胜任某项重要工作的能力。

 
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孔子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意思是学习没有个满足,教导人也不知道疲倦。他鼓励学生把学习与思考统一起来,认为只死读书而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想来想去而不勤于学习就会走上邪路,那就更危险。事实证明,孔子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是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和称赞的。孔子的学生中有不少出色的人才,像以品德好而闻名的颜渊、闵损,以政治见长的子路、冉有,口才智慧过人的子贡、公西华,还有子夏、子游、宰我等。孔子喜爱这些学生,同时注意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他们。有一次,子路来问孔子:一个人如果听了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实行呢?孔子平静地回答:总得先问一问别人的意见吧,然后再去决定能不能实行。子路走了之后,冉有也来问老师:如果认为是件好事,是不是可以立刻去做?孔子马上说:那当然了,应该马上去做!在场的公西华非常纳闷,问孔子:子路和冉有问的是同一件事,你怎么回答的不一样呢?孔子说:子路平时办事有胆量可是很莽撞,容易不谨慎,我就劝他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冉有办事稳重,可勇气不足,迟疑不决,我应该鼓励他办事果断。孔子的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是很高明的。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和培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增加积累知识和提高其能力,以便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与生话中得到最好的运用。学以致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学习和培训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胜任,在以后的工作中和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出色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也就是所说的胜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现实生活中,不是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他是帝王之命、将相之才,大多数成功的帝王与将相是因为后天的努力而有所作为的。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志若不强,与庸人无疑。这是战国时期当时最著名的纵横家苏秦的智语哲学。苏秦(约公元前362——307年),字季于,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战国时的谋士,与张仪同为当时著名的纵横家。相传苏秦曾拜鬼谷子为师。苏秦辞别鬼谷先生时,鬼谷先生特意送他《周书阴符》(现已失传),此书包含深邃的政治韬略。他曾受教师指点,下山后又反复研读,从中学到不少政治活动的知识。在洛阳游说周王被阻后,他破其家产,置下车马仆从遨游列国,考察各国的山川地形和风土人情,详细了解了天下的利害形势。然后,他只身前往秦国,游说秦国失败后,他又回家刻苦自学,深入探讨列国政局,数年后,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遂正式开始了他的政治游说活动。苏秦精于游说之术,是合纵抗秦的一员主将。虽屡遭轻视,历经坎坷,不改其志,终于在公元前333年游说六国成功,在赵国正式订立了合纵的联盟,被公推为纵约长,各国诸侯都将其本国的相印交给了他,他成为历史上惟一的身挂六国相印之人。苏秦由此而成为天下人皆知的——纵横捭阖的谋略家。
21
、监督之,而观其行
 
他都采取哪些行动?通过监督的方式,在实践工作中对其详加观察,就可以全面地掌握一个人的真实情况,从而做到知情的地步。监督之,而观其行,是指对所要考察的对象说明其某项具体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并完全指派给他,然后从中进行监督,通过观察其行动方向、行动过程和行动结果等,来逐步掌握其处事方法、任务进程、行为趋向等重要关联因素,再确定其是否有可以长期担任重要职务或委派其完成多项重大任务的可能。凡能知人者,多以实践察人,必有所根据,而其中以知情最要紧。只有掌握其人的第一手材科,全面了解其人,并据此作出分析,才能对其人有正确的认识。不然,则不可能知其人的根本。

 
知情始能料人。对一个人要做到知情,就必须掌握其人的全部言行,如果只根据其一言一行就下结论,必然会失之偏颇。只有通过了解其全部情况,才可以从其过去知其现在,也可根据现在所作所为预料其发展的趋向和后果。一个被任用的人是否真的有德、才、能,就必须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才能得以证实。以知人而能知情者,当属管仲。管仲在辅佐齐桓公之时,发现桓公身边的侍臣易牙、开方、竖刁等人,他们以杀子背亲自阉等献媚行为在极力讨好桓公,是不近人情之举,如此这般自我牺牲当必有所图,因此得出难用的结论,遂向桓公进谏,桓公不听,反而认为他们是忠于自己的侍臣,视之为心腹,结果是自取其祸。这证明管仲通过知情而有知人之明。由此可见,观察其人的行动是否合乎道义,是衡量人的标准之一,也是一种知人的良方。

知心方能任贤。孟于说:人之相处,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俗话说,知人难,知人心更难。不知人,是因为缺少对人必要的观察;不知心,是因为缺少人与人之间必要的沟通与交流。沟通,基本的就是要思想通畅,最重要的就是要坦诚相待、真心相对。古人云: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这就是说,若不是有先主刘备三顾茅庐之行,天下间谁又能认识隐居茅庐的卧龙诸葛亮。刘备不辞辛苦,三顾茅庐,足见其诚:得见孔明,表明真意,足见其挚;倾力邀请,足见其爱。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挚、爱深深感动,遂以《隆中对》预见天下三分,阐明了天下大势,摆明了刘备的位置和未来的取向,并答应跟随他辅佐其共同完成建立蜀国的政权。不辞辛劳,三顾茅庐以真心换取真心,充分反映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愿;极力邀请,委以重任,则充分反映了刘备对诸葛亮知心的结果。事实证明,诸葛亮也的确是一个千古贤相。

 
知能才能善用。知人不仅仅要知情、知心,还必须做到知能。在知人而知能方面,当属刘备为长。刘备之所以知人,主要是因为会看其人在实践中的表现如何。他选将用人也据此而定。刘备破格提拔魏延镇守汉中,是根据魏延在战争实战中的表现决定的。魏延出身于行伍,他是从实战中打出来的,他学到打仗的本领是来自实践,他是以其卓越的战功获得刘备的赏识的。实践证明,以实战表现如何来衡量人是否有真本事,这是知人的根本方法。刘备赏识魏延是经得起考验的。魏延在刘备去世后,仍有卓越贡献。刘禅继位,封都亭侯。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驻军汉中准备北伐,任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八年(公元230年)诸葛亮派延领兵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魏延战于阳奚谷,延大破郭淮等,被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刘备破格提拔魏延,刘备可称知人。在刘备去世后,可惜诸葛亮用兵谨慎,不敢冒险,也就不能用廷的奇计。《魏略》记载延向亮所献之策较详细: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守长安。诸葛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候楙年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借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州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余日,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此为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田,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当然,用兵是要立足于万全之计,以稳操胜券为上,但如果过于谨慎,有可冒之险而不冒,则不能用奇计建奇功。夏侯楙喜读兵书而缺乏实战经验,怯而无谋。诸葛亮如听魏延之策,取长安大有希望。虽然孤军深入有危险,但邓艾正因冒险偷渡阴平灭蜀而建盖世战功,听延之策也许有邓艾之功。诸葛亮正因为行事过于谨慎,本有可冒之险而不敢冒,至六出祁山,虽安从坦道而无功。刘备在时,从无立锥之地到取荆、益二州,称帝西蜀;及诸葛亮执政只能以攻为守而已,这与诸葛亮知人善任不如刘备有关。
22
、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他是否真有志向?以激将法的方式去刺激要考察的对象,会起到正面教育的作用,有可能起到出人意料的结果。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这是诸葛亮提出的了解、识别人的方法之一。了解、识别人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些方法也是比较特别的。采用搬弄是非并通过挑拨离间来了解其立场、识别其志向,这种方法就是比较特殊的。但是,这种方法与我们平常所说的无事生非、无中生有,在张某面前说李某某的不是、在李某某的面前又反过来说张某的不是,却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我们谈到的这种方法,它是一种激将法。什么是激将法呢?简单地说,就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用反面的话激励别人,使之痛下决心去做成什么事,从而起到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一般来说,激将法有几种不同方式,如运用自如将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惊人效果。

 
一是明激法。就是针对对方的心理状态,直截了当地给以贬低,用否定的语言加以刺激,刺他痛处,激怒他,使他跳起来,而我们也即可以从这激将的过程中来观察识别出他的真正志气和志向。《三国演义》中,周瑜企图假借曹操之手杀掉孔明的时候,孔明依然采用激将法,揭穿周瑜的诡计。当孔明欣然同意接受周瑜布置的劫曹操粮草的命令时,对鲁肃说:吾水战、步战、马战、车战各尽其妙,何愁功绩不成,非比江东、公与周郎辈止一能。公等人于陆地能伏路把关,周公瑾但堪水战,不能陆战。鲁肃将此言告知周瑜,周瑜愤怒地说:何欺我不能陆战耶!不用他去,我自引一万马军,往聚铁山断粮道。鲁肃又将此言告知孔明,孔明将问题挑明,并从抗曹大局出发,笑对鲁肃说:公瑾令我断粮者,实欲使曹操杀我耳。这里,孔明正是利用周瑜的自尊心,好胜心强,不甘落后的虚荣心故意夸耀自己,贬低周瑜,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是暗激法。就是不直接地就事论事,而采取隐晦、旁敲侧击的方法去激励下属,刺激下属,或有意褒扬在场的其他人,暗中贬低对方,激起下属下定决心去超过其他被褒扬过的人,从而达到促使下属努力工作,完成任务的目的。

 
三是自激法。就是一味地褒扬对方光荣的过去的状况而不提及其现在,无形中就否定了下属现在的工作,从而激励起对方改变现伏的决心。

 
四是导激法。激将法不能只采取简单的否定或贬低,而要做到贬中有导,既能激励他的意志,又要指明其奋斗方向。

 
在识人的过程中,采用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时,一定要注意分寸。因为反话容易使人泄气,并使自己受,所以,采用这一识人方法时一定要慎重,出发点一定要正确。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整人去挑拨是非,而是为了选拔人才。用是变非,非变主要是去激发被考察者的志向变化,观其在是非曲折中能否承受住这样的考验。如果受了一点委屈,被误解后就破罐子破摔,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大材的。大将才,应该气度不凡、宽宏大量,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

23、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他勇敢吗?告诉其祸难,我们就可以观察出他是否真的勇敢。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就是告诉其面临严重局面考察其是否临危不惧。古语说得好:路不险,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无以知人之才。岁不寒,无以知松拍;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势不危,无以知英雄。确定、识别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人才和英雄,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刻才能够检验出来。

 “
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三国征战中,勇将无数,然惟有赵子龙单骑救主,勇冠当世。《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记载: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何北真定南)人。本在公孙赞麾下,后随刘备。曹操南下取荆州,刘备兵败于当阳长阪,弃妻与子南走。正凄惶时,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言:赵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也!刘备叱曰: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张飞曰:他今见我势穷力尽,或者反投曹操,以图富贵耳!刘备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糜芳曰:我亲见他投西北去了。张飞曰: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刘备曰:休错疑了。子龙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龙必不弃我也。却说赵云自四更时分,与曹军撕杀,往来冲突,杀至天明,寻不见刘备,又失了刘备的妻儿。云自思:主公将甘、糜二夫人和小主人阿斗托付给我,今日军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见主公?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都要寻到甘、糜二夫人和小主人的下落!于是,只带三四十骑兵,杀向曹军。沿长阪坡一路下来,经多次询问,得知糜夫人和小主人尚在乱军之中,云便往返寻觅,正走之间,忽见曹军一将手提铁枪,背负一口宝剑,带十数骑兵而来,云不答话,只一回合就将曹操随身背剑之将夏侯恩刺死于马下,夺了宝剑。此时云身边已无一人随从,只剩下自己一人。云继续寻觅,终于在一破墙内寻得糜夫人和小主人,云急下马伏地而拜。糜夫人曰:妾得见将军,阿斗有命矣。望将军可怜他父飘荡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可护持此子,教他得见父亲,妾虽死无恨!云曰:夫人受难,云之罪也。不必多言,请夫人上马。云自步行死战,保夫人透出重围。糜夫人曰:不可!将军岂可无马!此子全赖将军保护。妾已重伤,死不是惜!望将军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为累也。说罢,将阿斗托付给赵云,白己投井而死。后人对糜夫人有诗赞叹曰:战将全凭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拼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赵云见糜夫人已死,推倒墙将糜夫人尸体隐藏后,将幼主阿斗藏护在自己的怀中护心镜内,绰枪上马,直透重围,早有曹军众将尾追拦截,将赵云围在中央,云乃拔出宝剑一顿乱砍,手起剑到处,衣甲平过,血如泉涌。杀退众将军,冲出重围。却说曹操正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挡。急问左右:此人是谁?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洪回报曹操。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要捉活的。因此赵云才能脱得此难。这一场拼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曹军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后人对此有诗曰:血染战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24、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他擅长辞辩和善于应变吗?接连不断地向其提问,就可以在他的回答中发现其是否真的具有这方面的才能。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通过穷追不舍的提问方式,向被考察的对象提出一连串难以回答的问题要求其立即回答,以此考验观察其应变的能力。这是诸葛亮在实践中加以总结并运用的识人和用人的方法。据《三国志·蜀书·邓芝传》记载,诸葛亮正因此而赏识秦宓之才而重用之。

 
当刘备伐吴时,秦宓就指出:此非伐吴之时,如伐之,必将不利。后果如其言,此显示他有才智。邓芝与吴连和后,吴派张温来蜀,温回时,诸葛亮设宴与之送行。酒至半酣之际,张温喜笑自若,颇有傲慢之意,自高自大之态甚显,言语中多有贬低蜀中人士的意思。当他得知秦宓是益州学士之后,他与秦宓谈话,一开头便轻蔑地问:名称学士,未知胸中曾学事否?宓正色而言曰:蜀中三尺小童,尚皆就学,何况于我?温曰:公何所学?宓答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温嘲笑曰:公既出大言,请即以天为问:天有头乎?宓曰:有头。温问:头在何方?毖答:在西方。《诗》云:乃脊西顾。以此推之,天在西方也。温又问:天有耳乎?宓答: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温又问:天有足乎?宓答: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温又问:天有姓乎?宓说:岂得无姓!温问:何姓?宓答说:姓刘。温问:何以知之?宓答: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温又问说:日生于东乎?宓对答说:虽生于东,而没于西。此番对话,且非诸离亮有意穷之以辞辩,但张温提出一连串难题,且步步追问,而秦宓不假思索,就可顺口而出,对答如流,且言辞妙绝,满座皆惊。非有超人才智,哪能如此。秦宓前有预见刘备出师不利之明,今又能随机应变妙绝应对。如此,诸葛亮深佩其才,便将他从益州别驾调到中央枢纽升任大司农。

善辩明变之才,绝非诡辩狡诈之才。善辩明辩之才,必当腹有才学、胸有韬略、脑有乾坤,以言理正,名亦顺,义必重,天下先,惟贤是举方能为众人所折服,并为明君所赏识。这般人才,当属诸葛亮东吴舌战群儒为表也。诡辩狡诈之才,只是腹中滥学,胸藏奸邪脑灌私欲,以言乖巧,名假借顺,义取轻,私利先,陷害忠良,蒙蔽昏君。这般人物,当属王莽篡逆、秦侩害忠之流也。
25
、咨之以计谋而现其识
 
他真有学识吗?通过询问其计谋,就可以了解到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也可以了解到他是否具有真正的见识。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说的是通过询问计谋而了解其学识。学识的多寡对识人关系极大。有识,才能看准方向,预见正确,提出的建议合理合情,拿出的方案切实可行,不会走大的弯路或走错路,以免除误入歧途、陷入困境。无识,就会看错方向,视线模糊,思想困惑,感情起伏不定,根本就提不出好的建议,也拿不出好的方案,甚或就是能够提出合理合情的建议并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也不能被顺利地采用、有效地实行,这样,等待他的只能是听天由命、自哀其怜,或者是一味地蛮干瞎闯,造成其频频地失败后而无所适从,无甚成就。

 
考察一个人有识与无识,是十分重要的。对此,许多著名的学者均有过精妙的论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说:热爱实践而又不讲求科学的人.就好像一个水手走进了一只没有舵或罗盘的船,他从来就不能肯定他究竟在往哪里走。这里实际上讲得就是的重要性。达·芬奇把无识而又热爱自己事业的人,比做划无舵之船的人,这样的人,又怎样能抵达成功的彼岸而真正地成为人才呢?科学家牛顿也说过,无智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英国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弗朗西斯·培根讲得更透彻: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现在政治生活领城中的认识,应包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清晰认识,善于驾驭各种环境,不致为各种人生道路上的风浪所埋没,丧失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才华横溢的人,一个是贾谊,一个是苏东坡。这两个人的个人遭遇差不多,苏为宋人,贾为汉人,所以生于后的苏东坡一方面对贾谊的早逝表示惋惜,一方面又可以对贾谊的得失评论一番。苏东坡在其所若《贾谊论》中认为,贾谊的主要缺点和失败之处在于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为什么这样讲呢?历史记载,贾谊20岁就受到汉文帝的赏识和重用。可是高处不胜寒高标而见嫉,文帝周围的一些大臣开始说他的坏话了。文帝听信了一些议论后,就将贾谊贬出京城。遭贬之后,贾谊抑郁寡欢,32岁就忧愤而死。苏东坡评论道:如果贾谊善于团结绛侯、灌婴等老臣宿将,争取他们的支持,他的那套改革措施,就比较容易顺利地通过了。这是贾谊缺少见识的主要反映。

 
政治家有其识,就会洞悉历史的发展规律,真切了解人民的意志和人心的向背。1881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致伦敦斯拉夫大会的贺词中,就预见了俄国革命运动不可避免地将导致俄罗斯公社的建立1887年,恩格斯又天才地预见了德意志当时进行的战争将导致世界大战;那时将有800万以至2000万个士兵互相撕杀,而把整个欧洲吃得干干净净,饥荒遍地,瘟疫横行,一打打的王冠滚落到街道上来,从而造成工人阶级最终胜利的条件。历史完全证明了恩格斯预见的正确性。

 
科学家有其识,就会掌握自然规律和预见科学发展的方向。中世纪思想家布鲁诺,坚持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受到宗教裁判所的迫害。他被判处火刑。当被问到他要去哪里时,他说:到威尼斯去,到罗马去!最顽固最反动的宗教堡垒还在那里。只有在最凶恶的敌人面前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的真理的殷堂。这一点,充分表现了他为追求证实科学真理而敢于献身的卓越胆识。

 
企业家有其识,就会熟知企业自身的全况和能够顺应时代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比尔·盖茨从小就喜欢电脑,他与伙伴深入其中,完全忘我,终于在他们共同的合作与努力下,取得了令世人惊叹和折服的成果,他们也就此坚定了长期做下去的信念和信心。随着比尔·盖茨的长大成人,他渐渐十分清晰地认识到:高速传递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的技术成果将会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人民的使用,而我本人和我所经营的微软公司也必将受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瞩目。

 
造福于民,造福社会,造福国家,造福全天下,这些都是那些具有远大人生理想抱负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所终其一生的目标与愿望。那么,要想成为一个对人类和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仅凭其有志向和心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勇于坚持真理的远见卓识。事实证明也惟有如此,方才能够展现出这些人类精英们——那些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和与日月同辉的光彩。
26
、托之以后事而观其德
 
他能够操守住德行吗?将后续之事全盘交出托付给他,以此可以检验出其是否能够真正地操守住德行。托之以后事而观其德,是诸葛亮在知人之道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也就是说,要考察一个人是否是贤才,可以采取对所考察的对象瞩托其接续后事的办法,以此来观察其是否操守德行。人心易变,世事难料。天地之大,不愁没有才能的人,而愁不能长期地操守住自己的德行,君有君德,君德大可恩泽四海;臣有臣德,臣德大可上下同心、国盛民强;君臣之间,贵在同心同德。刘备对刘璋(东汉末益州牧,曾出降迎刘备入成都)待如宾客之礼,将重要任务委托给诸葛亮,信而不疑,人君之德,以刘备为最美。孔明是命世之奇才,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以其鞠躬尽瘁尽忠汉室,显示其大德。诸葛亮其人如此,其择官也以德才兼备为准则。

人虽有才,而德不足,斯人亦不能委以重用、常任也;人虽有德,而才不备,斯人亦不能救国、救民也;人德行满,才智足,其人乃济世为民旷世之贤良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向刘禅上疏,即《前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桓帝、灵帝是东汉末年的皇帝,先后兴起第一次、第二次党锢之祸,大肆杀戮敢于直言的李膺等贤臣;二人都信任宦官,使宦官得权专横,朝政腐败。桓帝禁锢善类,祟信宦官,封单超等五宦官为侯,任其专横跋扈、胡作非为。灵帝深信宦官曹节等奸人,公开标价卖官,敛财私藏,上梁不正下梁歪,贪污腐化,世风日下,民不聊生,致使社会动荡不安,终于激起黄巾造反。自此之后群雄攻战,从而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诸葛亮在上《前出师表》时,刘备已去世,刘备于白帝城托孤与诸葛亮,由他执政辅佐刘禅,故诸葛亮在出征前总结了先汉与后汉兴亡的经验教训,谆谆告诫刘禅,不要学后汉桓、灵二帝亲小人,远贤臣,要学先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国兴隆,以复兴汉室。

 
诸葛亮还在《便宜十六策》里提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若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也。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因此,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时特别重视选拔德才兼备之士。诸葛亮在北征伐魏之前,就已经为治理蜀国安排好了接续的贤才。他推荐董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重兵,负责宫中之事。在亮北伐之后,董允真的不负亮所托,显出其德。刘禅常欲增加后宫嫔妃,董允认为古时天子后妃之数不超过20人,今已足数,不应增加。刘禅宠信宦官黄皓,皓为人奸佞,想干预政事,允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黄皓,允任时,黄皓不敢胡为。蒋琬、费祎、姜维都是诸葛亮精心选拔为他理政、治军的接班人。蒋琬初入蜀国时任干都县长,刘备下去巡视,适见蒋琬饮醉,不理事,大怒要杀他。诸葛亮深知其人,为之说情:蒋琬,社搜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刘备敬重亮,听其言,才不加罪。后亮提拔琬为承相府长史,亮屡次出征,琬都是食足兵以相供给。亮常赞琬为人忠雅,可与他辅佐蜀汉王业。亮死前,密表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亮死,琬执政,其人大公无私,胸怀广阔,能团结人,明知时势,做到国治民安。蒋琬病.荐费祎代之,祎为人明断事,善理事,知军事,他在任时边境无虞,魏人不敢正窥西蜀。姜维继承诸葛亮复兴汉室之志,屡次北伐,虽无大胜,但魏兵也不能入侵。及司马昭派大军伐蜀,刘禅昏庸不听姜维派兵扼守阴平之议,邓艾得以偷渡而直捣成都,刘禅出降,并令姜维降,姜维拟假降待机杀钟会以复兴蜀汉,其宿愿虽不能实现,足见其人忠烈。

 
魏、蜀、吴三国鼎立,在蜀国刘备死后,有诸葛亮及其后继者蒋琬、费祎、姜维等辅佐,刘禅这昏庸之主才得以安坐帝位达41年之久。而魏武王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篡汉始建魏国,魏立国虽有45年,但早在17年前司马懿就发动政变夺取曹爽的军权,魏政权已归司马氏,魏已名存实亡,魏政权存在实际只有28年。吴国孙权死后,孙亮立为吴帝,内部不和,国势日弱,遂被晋灭,孙权后人掌权只有27年,三国相比,惟有蜀汉政权较稳固,无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之事,这是因为有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这样德才兼备的贤臣相继辅佐之故。

综上26法所述,国家社稷的安稳,领导者的为治之道,无不决定于对人才的英明鉴识和妥当任用。所以,孔子说:人有五类: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能够鉴别这五类人,就可以算是掌握治人之道了。” 

 所谓庸人,指的是心中既无慎终追远的大志,口中又吐不出有教养的言语,既不能选择贤主去投靠托身,又不能靠自己的努力以自立,知小体而不识大局,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随波逐流总拿不定主意。这样的人就是庸人。

 
所谓士人,指的是心中有主意,行动有计划,虽说还不能穷尽道术之本,但也能讲出个名堂来;虽不能遍行百善之美,但至少能发挥一种善行。所以智不必多贪,但所知道的道理一定要弄明白;言不必多讲,但所说的话一定要抓住要点;行也不必多贪,但一举一动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道理既明,言语抓住要点、行动也知其所以然,则一个人的心性思想、言语举止,就可以坚定不移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样的人就是士人。

 
所谓君子,指的是言必忠信而心不忌怨,仁义在身而面无夸耀之色,明情达礼而说话谦和,言必信而行必果,自强不息。看起来超过他们很容易,而实际上却终不可及。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所谓贤者,其德不离礼法,其行皆符合规矩,其言之正确可以让天下效法,其道之圆满足可以开化百姓。让天下入富裕,天下人也不因此积财;让天下人都施舍,天下人也不因此而忧贫。这样的人就是贤人。

 
所谓圣者,其道德与天地相合,变化无穷,可以究察万事之终始,可以协和万物顺其自然。让大道通行于天下,使万事万物各遂其情性。其光明可与日月相比,其道化推行起来有如神助,下面都不知道受了他的恩德,而见过他的人也不知道他就是住在隔壁的邻居。这样的人就是圣人。

 
《铃经》上说:一个人若其德足可以怀柔安远,其信足可以便不同观点的人达到统一,其识足可以借鉴古人的历史经验,其才足可以冠绝当世,这样的人是人中之英;一个人若是法足可以成教化,其行足可以修节义,共仁足可以得众心,其明足可以以上照下,这样的人是人中之俊;一个人若其身足可以为人师表,其智足可以辩嫌决疑,其节操足可以鞭贪厉鄙,其信足可以使异俗之人安定,这样的人是人中之豪;一个人若守节不屈.处义不怒,见到可疑之处不轻易放过,见到利益不轻易占取,这样的人是人中之杰

 “
从前的英明君王尽知天下豪杰之名。既知其名,又知晓他们的实际才能。于是英明的君王就礼贤下士去邀请他们,赐官加爵来尊崇他们,任用他们,这样天下就可以有效地治理了。《孔子家语》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