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战僵尸二之失落之城下载:关于虎丘相机的一点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4:08:00
前后共经手三台351型号的虎丘相机
以前的经历没放在旁轴上,始终没有关注过这个身躯不大的家伙。
凤凰205的关注度一直很高,前些天和凤凰一起收到了台虎丘才开始仔细端详这机器。
在网上搜到了些相关的资料,才了解到虎丘曾经排到了全国第二的位置。
决定试一卷,看其具体表现如何,两天后出片。
以下转些网上搜到的资料
-----------------------------------------------------------
1979年9月14日我买了一台虎丘351型135相机,从此,这台轻便的国产相机便不离我的手,随着我的足迹,遍游了国内名山大川,还两度访问香港.

1984年夏天,我作为新民晚报的特派记者到美国采访第23届奥运会,这台相机记录了大量奥运会上精彩纷呈的场面.回后来我从这些照片中挑选了12张,制成1986年月历,放在案头供人们鉴赏.

虽近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访美见闻——《一个女记者在美国》,其中最后一章便是虎丘牌照相机】。这是应我的挚友徐悲鸿夫人廖静文的要求而写的。她在听完我关于奥运会一月的叙述后,饶有兴趣地提醒科“虎丘牌相机如何在奥运会使用,这一情节颇吸引人,何不写进书里,让读者共同欣赏呢.”你讲了那么多奥运会奇闻,我最感兴趣的却是那台照相机。”

如果说在这届奥运会上,虎丘牌照相机首次登上国际赛场,夺得质量金牌,那是当之无愧的。我为之深深感到自豪的是,奥运会上一万心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手最先进的摄影器材,包括我前所未见的种种豪华型设备,他们照出了世界一流水平的作品。

每当我们在柯达公司专为奥运会记者设立的洗印门市都互相亮出各自的作品时,我完全可以自豪地同他们交流.因为底片的清晰度、层次、画面结构等,足以令它的主人毫无愧色。

每天上午,我总是按时去取昨天冲的胶卷并装上柯达公司免费供应奥运记者的新胶卷,每次柜台上的服务人员看着我整理底片,他们以凑过来观察拍摄效果,当得知线条分明、层次丰富的张张底片,都是出自中国制造的虎丘牌相机时,不免感到惊异.要知道坐在这里整理底片的全是最高级相机的拥有者,能够跻身 其中占一席之地,无论如何是为祖国争光的.

我怎么会带这台相机去美国呢,其中也有一段故事. ”奥运会者报名早已结束,我们报社在六月才争取到一个名额,这样赴美准备工作十分仓促。从办护照、签证到上飞机只有短短的几天。我的采访任务是文学报道,无需摄影,所以报社不会给我配备高级相机。不过,要是我提出商借一台高级相机,也肯定会同意,毕竟这次报道是重大国际任务。说来凑巧,临出发前忙这忙那,竟顾不上向领导部门提出这个要求。而且,我还有点怪癖——不喜欢借别人的东西,自己有的再破再差,宁愿用自己的,省得开口。再说照相机总要用顺手的,虎丘351型相机跟了我五六年,优点不少.机身轻巧,携带方便,镜头很“犀利”,功能良好。作为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仅这些条件就足够了.所以,在临行时,就用手把这架相机放进了箱子.为了少占地方,甚至连闪光灯都不带,准备只在白天使用.

1984年7月20日,在赴美途中,连续十二个小时的高空飞行,对人是考验,对机器也是考验,有人戴的手表不走了,我忽然想起了这台相机----", 第一卷底片冲洗出来。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奥运村前五彩城纷的旗帜牌楼、草坪上空飞扬的多国国旗;杉机明媚多姿的街头小景 ;迪斯奈、好莱坞、长滩令人目眩的美色……都在我的镜头中成为永久的纪念(图1)。

奥运会开幕式,从头至尾,是灿烂夺目、叹为观止的历史画卷。我目睹一页页迅速翻过去,照相机的快门也在一次次按响(图2)。

我偷觑上下左右,多少台相机在工作,哪一架不比我手中的名贵,看那架势真够神气的.邻座全是中国记者,他们瞧我一眼;“国产的?”“对,虎丘牌.”体育场上瞬息万变的画面,他们不时校正拍摄距离手忙脚乱,而我却用坐“钓鱼台”,距离只有一个一一无限远.

要是批评我拍摄的职片缺乏立体感,这是很正确的,因为我限死在这个座位上,角度和距离都无法变动,普及型相机的决陷也就在此吧。 但是我还是十分满意,清晰度简直无懈可击,与名牌相机用出的底片相比,可以夸口.虎丘牌在某种程度上毫不逊色。

我举个例子,开幕式上点烧奥运会之火的运动员是前世界冠军约翰胜,我举起相机跟踪他的脚步,当他手持火炬刚跨上白色楼梯的第一台阶时,“咔嚓”我的快门响了。然后跨上一半,到这顶峰,他的手臂高高举起,平台上即燃起—片熊熊烈火。从十万人寂静无声到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我每隔一秒拍摄一张,恨不得快门能够连续运转。 次日,我边看底片,禁不住叫起好来,尽管我离火炬台有一百多米,但拍出的画面 漂亮无比,约翰逊站在楼梯上只有一位米那么大,他刚刚到达终点正在点火,清晰极了(图3)。

随着奥运赛程一天天过去,我积累的越来越多,象蛇似的盘踞在盒里,很快涨满了。我的兴趣有增无减,每天清晨外出采访,脖子上挂记者证是必需的,其它就是在包里揣上相机,两者缺一不可。同行们也见多不怪了,谁都不来过问,这正中我下怀,只要相机照出好相片,谁管我什么牌,何况国产相机在奥运会上使用,本身也可算是一大新闻啦: 美国女篮与加拿大队比赛,我坐在体育馆内观战。精彩的镜头,一下子勾起了我想拍摄的愿望。可是没有闪光灯呀 我移步到篮架下,打开相机估计室内亮度,把光圈调到最大,速度用1/60秒,等侯健儿上篮时揿了几张。想不到运气真不错。居然成功了,体育馆屋顶泻下来的光束打在队员身上,进攻与防守双方全神贯注,球刚好投在 筐上将落未落,画面传递出赛场激烈紧张的气氛(图4)。

女排记者招待会,袁伟民和塞林格迥然不同的神态;郎平、张蓉芳等荣获“三冠”喜极而泣的沙动人心的场面,全部清晰地留在底片上。

回国以后,苏州市经委主任特地来感谢我为相机厂做了一件大好事,完成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照相机行业的夙愿.同时由于宣传工作展开,使工厂反亏为盈,增加了几百万元的利润,为国家作出了贡献。他深情地说.“我也曾出过国,但我带了进口相机怕这怕那,总之没有带虎丘牌。佩服你竟有这么大的勇气,在世界高级相机汇众的场合,亮出虎丘用相机,真不知该如何感谢你才好,我把曾经作过贡献的那架照相机送给了李振廷厂长,保存在苏州照相机厂的历史陈列室内,以作为永久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