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男人的句子:影响教师的经典教育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06:08

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故事

 

英国课程理论家斯滕豪斯提出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著名口号,极大的鼓舞了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状态和职业生活。但如何成为研究者,基层教师们不免有着种种迷茫和惆怅。是缺理论吗?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去啃大部头的教育论著,虽不能说没有一点收获,可也总会觉得与教学实践隔着一层墙,理论的“远水”救不了讲台上的“近火”。是缺论著吗?苦思冥想地炮制的结果,是写出来一两篇自己也不太明白的论文,自然也难有获得认可的机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众多一线教师的积极探索,案例研究正逐步成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新的发展思路。

案例研究(又称为“教育叙事”),是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背景下广泛流传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面对理论研究的深奥和复杂,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实践工作的教师们对从教育研究常理望深长叹,即使勉强为之,也无法达到应有的境界。而案例研究法的推广,则可以让每一位老师成为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因为,在每一位老师的日常工作中,都有大量的“故事”在发生,这些故事中蕴蓄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如果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作适当的反思,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结论。这些结论不同于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结论,它没有接受现成理论模式的包装,因而带有鲜活生动的生命气息。

从讲述发生在自己教育活动的动人教育教学故事开始,在对实践的反思中获得理念的转变和提升,这就是案例的作用,也是我们编写本书的出发点。

随着全国及全省各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级各类的培训开展的轰轰烈烈,新理念的宣传可以说相当全面和到位了,但深入一线走一走,大家不得不承认,实际运行中的教育并没有发生预想中的根本变化,一些通过了各类培训,甚至也拿到了培训合格证书的教师和领导们,在口头上似乎已经转变观念,但在他们实际工作中,都常常让人感觉到是“涛声依旧”,特别是在非精心设计的场合,在偶发事件的随机应变中,经常会看到旧教育观念的影响。文喆撰文说:“转变教育观念,是中国教育整体实现现代转变的历史过程中的长期任务,观念转变将会伴随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人民教育04年7期)要保证课程改革在操作层面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核心的问题依然是一线教师的理念问题,理念的转变和提升,一定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教师以从事教学实践活动为专业,因此教师的研究不是为理论本身,而是以创新自己的教学工作,落实和推进课程改革为目的;不是为求证某些教育命题而研究,而是为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学习。因此,以叙事的方式,再现教学实践时空中发生的各种有意义的事件及场景,从中反思感悟,得出个性化的结论,是一线老师最适宜的研究思路。为了能够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学习和借鉴的材料,我们想到了编写一本案例读本。精心选择一些经典性的案例,并适当归类。每个“案例”后面有“评析”和“思考”。“评析”是由编者在尊重教师们的体验、领悟的基础上,围绕案例所提供的丰富的情境和思考的空间做一个简洁的评析,帮助教师们拓宽视野,作理性的思考和提升,起一个以“一”而“反三”的作用。“思考”一栏,是想用一两个思考题来启发教师把精选的案例和自己的实践相结合,在比较中辨别、内化和提升。

本书可以作为学校的校本培训材料,可用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新课程培训班的通识材料,更可以为教师们自修服务。通过案例去领悟,通过评析去提升,通过思考去内化,帮助教师们把“新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落实到课堂上。

当然,由于时间仓促和编委们的水平所限,所选的案例是否篇篇都能够“经典”,具备可读性,所作的“评析”能否起到引领的作用,安排的“思考”是不是找准了教师们在实践工作中困惑,凡此种种,都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接受广大教师的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完善。

第一章    新课程的使命

——促进人们可持续发展

 

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课程不论作为教育活动诸要素的核心部分,还是作为教育文化建构的重要目标,都是古今中外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焦点问题。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病,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国的课程改革之所以被如此重要而紧迫地提出来,是因为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新的课程改革目标突出培养适应时代的人这一本体功能,围绕着新时代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方向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新课改的使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两份报告

[案例]

1979年6月,中国曾派出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报告这样叙述了访问团的见闻:“美国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摇去。”由此,访问团得出下面的结论——

“美国的初等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有意思的是,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下了自己的见闻:“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在结论中,美国考察团这样写道——

“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历史给中美两个考察团开了一个玩笑,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培养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

[评析]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天赋。我们的学校只承认一种,那就是把课堂上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写在试卷上的天赋。美国的学校则承认孩子各有各的天赋,并且在教育中让他们竭力张扬他们的天赋。

为什么两个国家考察团的估计都是完全一致而又完全错误?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哪里?无论从感情,还是从历史的角度,老外们当然无法理解中国父母们的苦心:中国的一代又一代家长,是如何把自己一生没法实现的愿望全部倾注在子女身上,甚至把后半生的目标全部投入到望子成龙的努力中。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中国的父母不自觉地成为连小学生都熟知的拔苗助长的宋国人。

即使到了今天,访问中国的外宾常会被领到幼儿园和中小学参观,令外国人感到惊奇的是中国孩子表现出军人一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孩子们背挺得很直地端坐着,老师提问的时候,几乎是众口一词的也是唯一的标准答案,天真和童稚却很难发现。如今的外国人已经不像25年美国考察团的观点了,他们甚至指责中国老师对孩子们的残酷和扼杀。

谁来教育中国的教育,看来已经是一个迫不容缓的问题。无论对教育界,还是对家长来说,树立正确的教育和孩子成材的观念,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责任,也许我们现在急需做的,不是帮助孩子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如何保护孩子的天赋,如何让孩子们健康地去成长,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

[思考]

1、教育与训练的最大不同在于,教育不仅传授着知识,更孕育着一种源源不断的人文资源。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如果中学退学的比尔*盖茨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还会成为亿万富翁吗?

点燃信念

[案例]

“家豪,一个令人头疼的家伙!”老师们说。英语课,他找不到ABC,专找老师、同学的麻烦;美术课,不认真听课,颜料不涂图画,专涂同学的手、脸,甚至衣服;音乐课,没几天,书不见了,再过几天,人也要同学去找,才能拉来,可来了,又惹麻烦,不是阴扬怪气就是捣乱;微机课上,第一个钻进去,马上玩起了游戏,津津有味……

“家豪,一个令人厌恶的家伙!”同学们说。上课,忽然头部“中弹”,不用想,肯定是他扔的小纸团;下课,经过他坐的地方,你得预防“陷阱”,说不定来个“拌马索”,说不定“飞来横祸”:挨上一拳,飞来一脚,骂上一句……活动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跳蚤似的……

这孩子是怎么啦?我和几个老师一筹莫展,屡教不改,思想、学习、态度……似乎什么都差,家访好多次,家长也无可奈何,不见成效。干脆,放弃他!曾一度,我有这种想法。不去理睬他,也让同学们不要与他计较。直到有一天,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纽约州的大沙头是一个黑人聚居的贫民窟,这里不仅穷困,而且声名狼藉。在这儿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能够获得体面的职业。皮尔*保罗这时担任了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走进这所小学,他发现这里的孩子无所事事,旷课、斗殴、甚至砸烂黑板成了家常便饭。当罗杰*罗尔斯这个孩子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的时候,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手指就知道,将来你就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杰*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从那天起,纽约州的州长就成了高扬在精神领域上的一面旗帜。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也不再污言秽语,走路也挺直了腰杆,他成了班长。此后,他一直以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五十一岁那年,他真的成了纽约州的州长。在就职记者招待会上,他没有提及个人的奋斗史,他只是提及了一位“点燃”过他信念的校长——皮尔*保罗。

看了故事,心中触动不已。“不良儿童乃是失败了的教师的象征。”马卡连柯的话又在耳旁想起,扪心自问,我真的就这样失败?不!适逢学校举行运动会,没有想到家豪也参加了!虽然他人小但志挺高,竟然参加的是八百米中长跑。我担心这么懒的人,会跑得动?果然,跑了200米。就明显速度减慢,东张西望起来,同学们不住鼓励,我也大喊:“你能行!坚持到底!”他真的跑了,一直到最后,虽然没有得到名次,但坚持住了,更没有想到的是,回家后太累,竟然吐血……

我真的很感动,多好的孩子啊!他的内心也有上进心的,也有集体荣誉感的!我没有因为没有得到名次而批评他,没有因为他的种种过失而耿耿于怀,激动得大肆表扬:“家豪,多么勇敢,多么具有集体荣誉感,那敢于拼搏的精神不值得所有人学习吗?他的学习、思想也一定会赶上来的!因为他本来就应该是个好孩子!”

也许就是这种表扬的魅力,也许就是这种信念的点燃,也许就是抓住了这种教育的契机,孩子的内在潜能被激活了,虽然有时马虎捣乱,但他明显变得安稳多了,惹是生非的事儿变少了,学习上也能做做作业了……在孩子不断螺旋上升改变自己的同时,我和老师、学生们给予他更多的关心,而不是嫌弃,一次次把他当好孩子来看,一次次帮助,激励他;他也把自己当作好孩子来看,一次次改变,一次次进步、提高……学期结束,他的语文成绩竟然考到了良好!我本以为他一定是不及格的!

[评析]

美国成功学的奠基人奥里森*马登说:“你的体内有着伟大的力量,如果你能发现和利用这些力量,你就会明白,你所有的梦想和憧憬都会变成现实。”每个孩子都一样,关键是我们没有一双慧眼,像校长那样去点燃他的信念。

这位校长令人敬佩之处在于,他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潜能,进而找到了促使学生自我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他把握住学生的内心世界,他在仿佛不经意之中将信念的索道链接在潜能上,他找准了点燃的契机,激活了生命的能量,他使信念转化为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内驱力。

也许就是这种表扬的魅力,也许就是这种信念的点燃,也许就是抓住了这种教育的契机,孩子的内在的潜能被激活了,虽然有时马虎捣乱,但他明显变得安稳多了,惹是生非的事儿变少了,学习上也能做做作业了……家豪成了一名良好的学生。

“教学和教育的全部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真是太精辟了!我和我的学生也再次演绎、诠释了这句真理!

[思考]

1、你读了案例中罗杰*罗尔斯的故事,有什么感触,结合你的教育实践谈谈你给学生信心了吗?试找两位学生,进行实验跟踪。

2、古希腊传说中有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请你读一读,理解信念的作用。

——希洛深爱着对岸的少年利安得尔。她每晚总要在楼上点上一盏灯,为利安得尔引路,使他安全游过赫里斯海峡。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她点燃的灯被风吹灭了,利安得尔因此而溺死在大海里。

希洛点燃的仅仅是一盏灯吗?不,她点燃的是一种信念。这风吹灭的仅仅是一盏灯吗?它吹灭的也是一种信念。

人一旦失去了信念,就会迷失方向,就会折损勇气,一颗追求的心由此就可能永沉海底。

特殊的“礼物”

[案例]

奔奔是本学期转入我班的,他虎头虎脑的挺逗人喜爱,可一看见他那一手蹩脚的铅笔字就怎么也让人高兴不起来。我决定好好给他补补。

于是,我常常站在他身边,看着他写字,不让他有心不在焉的机会,同时,也好再给他指点指点,好让他把笔顺写正确,把笔画写到位,把字的间架结构摆端正些。这孩子实在不够争气,有时,一个字写了好几遍还不像个样子,没办法,我只好拿过他的笔,一笔一画地写在刚才他写的地方,让他照着写。还别说,虽然我的字不如书上的规范,可奔奔就是乐意模仿我的字迹,照着一笔一划认真地写起来。

见他写的有了长进,我一高兴,又在他的本子上留下了“墨宝”。这可是我一丝不苟地写出来的,绝对端正美观。我还美其名曰“礼物”,慷慨地把它们送给了奔奔。奔奔哪能不喜欢呢,照着老师赠送给他的“礼物”,越练越起劲了。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奔奔的作业中,总会有几个字特别引人注目,那都是我送给他的,而且,老师为他写的那些字就算是他自己写的。显然,奔奔那稚嫩的笔迹把它们衬托的如同鹤立鸡群,可奔奔写的字也明显有了进步,就同我对他说的那样,有些字和老师写得一样漂亮了。

[评析]

孩子的作业中有了老师的笔迹,孩子既收获了老师送给他的“礼物”,还可以因此少写几个字,无疑,这是受他们喜爱的。记得在师范时,我的美术老师曾多次为我修改作业,并为我的作业打了高分,他虽然没有说过让我至今难忘的话语,但那时他给予我的关心与帮助,以及由此带给我的成功与喜悦,至今想起,仍温暖着我的心。我想,这也应该是他送给我的“礼物”吧。我不吝啬给孩子们送出我的礼物,也不吝啬给他们那并不出色的作业打“优”,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孩子们渴望得到这些,而且,这也应该是我们对自己的肯定,对孩子们信守承诺的保证。

小学生特别关心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帮助。老师怎样看待他们,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敏感而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老师充满了信任,同时也要求老师对自己采取有别于他人的“特殊”策略,这也是小学生的特殊心理要求。教育家爱弥尔说:“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最成功的教育往往是最无痕的教育。在他们需要时,走到他们身边,作个停留,拿过他们手里的笔,为他们写一两个漂亮的字,悄悄地对他们说一句:“送给你,喜欢吗?相信你能写得和老师一样好。”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倍受老师的关注与温馨呵护,产生向往成功的强烈愿望。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境界吗?

[思考]

1、你给过学生哪些“礼物”?

2、你认为给学生最好的礼物是什么?有人说是爱,有人说是信任,有人说是鼓励。说说你的看法。       

给孩子一个自主的天空

[案例]

一个名叫胡怡的女孩转到我们班级。她的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也不善于言谈,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的态度让人觉得她似乎对什么也不关心,在我的眼里她无疑就是一个差生。但胡怡的智商并不低,我在教学中却一直未找到解开胡仪症结的那把钥匙,直到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后,才真正使胡怡有所改变。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胡怡刚上三年级。当我第一次做宣传动员时,胡怡在这个方面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我感到教育的契机到来了,便问她:“胡怡胡怡,你要研究什么呢?”“我,我,我想研究中国。” 胡怡的声音轻极了。我与她商量后希望她能从一个角度去研究中国。最后她告诉我她很想知道中国西藏的情况。于是我便和她共同想方案,找资料。在我的鼓励下,不久胡怡完成了她生平第一份调查报告。当我告诉胡怡学校准备在学期结束的典礼上请她为全校师生介绍自己的调查报告时,她先是一怔,满脸疑惑地看着我,随后一边摆手一边摇头连声说道:“我不行,我不行,我真的不行!”在我多次鼓励下,胡怡始终没有鼓起这个勇气,这次介绍胡怡只是举着那份调查报告,所有讲解是请一位小干部协助胡怡完成的。当她们汇报完毕,胡怡兴奋极了。孩子那亮晶晶的眼神告诉我:我找到了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

这以后胡怡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在第二个课题中,胡怡不再坚持一个人研究课题,而是主动和其他同学合作。她还被小组成员推选为小组长,在研究中胡怡带领大家找资料、做调查、发倡议,小伙伴们对她佩服极了。胡怡也越来越开朗,她经常和同学们交流对问题的看法。第二次课题汇报,轮到胡怡小组汇报时,只见胡怡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十分流畅地给全班同学和老师讲解她们小组的调查结果和发现,这时的胡怡和半学期前的胡怡已判若两人,此时的她自信、开朗、幽默。

由于自信心的重新树立,胡怡的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在学期结束时,胡怡被同学们一致推选为校“雏鹰进步奖”的获得者。

[评析]

类似的案例在实施新课程的实验区很多,引发的问题发人深省。对于什么是教育,我们往往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环境中成年人对未成年人讲解知识技能的活动。但是,诚如我们在案例中看到的,教育理念的转变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转变。面对未来的挑战,教育的涵义必须超越传统的界定,在时间、空间以及活动方式上,教育的功能应该拓展。 “教育学概念涵盖了所有大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成熟和发展而与孩子打交道的事件和领域。当然,它也包括了学校的学习活动”。

[思考]

1、新课程对“课程与教学”的概念进行了重建,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课程中的地位究竟如何?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流水线

[案例]

开学了                     毕业了

 [评析]

这是一幅漫画。刚进学校时,学生脑袋的形状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椭圆形,有的是梯形。可等到毕业,原来长着不同脑袋的学生都成了和老师一样的圆形脑袋。

这幅漫画是否形象地反映了当今我国教育的现状?由于受传统的观念、体制、模式等制约,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似乎成了一个大工厂。教师是工厂里的操作工,学生是被批量生产的、规格整齐划一的产品。这就是“大规模、流水线、标准件”式的教育。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孩子,不管他有多少棱、角,随着年级的增高,都将逐步被磨去,渐渐变成“听话”的“解题机器 ”。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怎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呢?我们认为其标准至少应该具备如下几点:

一、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进行教育。

二、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学校应该成为促进每个学生的特点、优势更加明显的场所,而不是把不同的人变成相同的人的场所,要根据人的千差万别的自然本性,鼓励并极力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注重可接受性,更要注重可发展性。受教育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接受更是发展,教育不再是一个被动的短暂的消极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终生的积极的发展过程。成功的教育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更重视现实生活能力的发展;重视接受性的学习,更重视独立的、创造性性格的养成。

四、以大众教育为本位,面向全体学生。要以多数学生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自我意识等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桥梁,是通向文明的阶梯;为实现师生双方的生命价值,获得内在幸福提供了无限空间。

[思考]

1. 寻找你自己或身边的同行,在教学实践中统一“规格”的一刀切而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并研究改进的方法。

2. 写一个你自己的体现促进学生个性与特长发展的实例。                 

合格的铃木

[案例]

铃木上小学时,日本的升学竞争很激烈,所有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但铃木的爸爸对他成绩要求却不高,每门功课只要考60分就行了。

“60分怎么行?”儿子不解地问。分数像座大山一样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

“60分怎么不行?”爸爸反问道。

“60分就代表及格了,及格了就表示合格。你想想,工厂的产品合格就出厂了,既然你已经合格了,儿子,你没有必要把全部的精力耗费在争名夺利上。考第二名非要争第一名,考九十多分非要争一百分,一次一百分不够,非要次次一百分。儿子啊,儿子啊,求知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如果你成天想到的只是考试分数,那,求知不就变成一种无尽的苦难吗?”

铃木父亲一语道破了求学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儿子陡然觉得身轻如燕,兴奋起来了。但转念一想,不对,忍不住问道:“爸爸,这样学习太轻松了,空闲时间做什么?”

“你永远记住爸爸的话,其他时间用来博览群书,把求知的欢乐还给自己。”

老爸的话深深地印在铃木的脑海里,铃木就按照老爸的教导,在功课上花的时间不多,学习成绩中等。而读过的课外书是全班同学的十几倍。从中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他在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后,感觉到应该还要读天理:读每个生命——这本无字的天书,读大自然——这本无字的百科全书。

最后铃木成功了,比班级中的任何一个好学生都成功,获得的财富也最多。

[评析]

学校有了合格教育的理念,其实也是给教师、学生包括校长共同减轻负担。合格教育应该说是简单、轻松、快乐的教育,是节省时间、科学利用时间的教育。只有实施了合格教育,学生才能成为一个读书人,才能有读书的时间。我们的学生读完高中,十二年间读了多少书?有200多本吗?有,一定是凤毛麟角。看看现在的课程标准你就会发现,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读课外书总量是550万字,一本书按照10万字算,十二年才读55本。可以这么说,就是这55本,我们的学生也难以100%的达到。与其他国家的阅读对比,就可以看出我们的读书问题很严重。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前苏联平均每人每年读书55本,美国自克林顿总统开始启动了全民阅读计划,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要达50本。上海市对九年义务教育时期的阅读量调整为4000万字,平均每个学生每年读书近50本。一个学生在读书时代读不了几百本书,那能算合格的学生吗?解放学生的时间与空间,为了学生的发展,引导他(她)们读书吧!

[思考]

1、铃木成功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

2、读下面一段话,谈谈你的思考。

美国的学生

[案例]

人们看一件事物的本质常常采用比较的方法。美国的学生什么样?让我们看看下面10条有趣的比较,你也许会从中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1、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轻松得要命,因此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很丰富;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填鸭”,辛苦得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大多数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2、课堂上,中国学生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提问,美国学生则为了装懂故意向老师发问,有时老师也被问得瞠目结舌;中国学生认为坐得端端正正是对老师的尊敬,美国学生则认为坐得横七竖八才能更好地与老师进行交流。

3、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那么辛苦地学习;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

4、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长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话音刚落,在场的所有中国学生肯定拿出笔和纸,埋头列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而美国学生的反应则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手表的指针,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苯办法”看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再次重合。

5、中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和心算水平一流;美国学生一向不太有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如果中国学生告诉美国学生“我们能够不用计算器做四位数的乘除法,甚至还能心算开平方根”,美国学生会怀疑中国学生在撒谎。

6、美国学生喜欢夸耀自己:“瞧,这辆新赛车是我自己组装的!”中国学生则喜欢夸耀自己的祖宗:“看!这是我爷爷、爸爸给我买的新赛车!”

7、美国学生把女孩子带回家,自豪地对父母说:“这是我的女朋友!”中国学生面对手里拿着他们上锁的日记本且气急败坏的父母,心虚地说:“我没有早恋……”

8、中国学生的父母说:“零用钱花完了吗?没钱了就自己到书房的抽屉里面取去。”美国学生的父母则说:“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花钱已经快要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者把花园里的草割了,我们就可以再给你一些钱花。”

9、美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中国学生对父母说:“我要去旅游,请给一笔钱。”

10、美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说:“亲爱的,你已经长大成为一个男子汉,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了!不要老是依赖我们给你提供意见。”中国学生的父母对他吼道:“放肆!翅膀硬了是不是?敢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了?!告诉你,就算你长出了胡子,你还是老子的儿子!还是听我的!”

[评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美国的学生》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发达国家所持的一种现代教育功能观。这篇文章通过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比较,折射出来的正是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先进的教育功能观:他们重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重视自我学习能力的获得,重视实践能力的掌握,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所有这些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与之相比反差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岂能用“阿Q精神”来搪塞?应试教育不进行彻底改革还有什么出路?正如周贝隆先生所言:“面对我国的困境,没有危机感是真正的危机。”

未来国力的竞争就是今天教育的竞争,未来民族的命运就掌握在今天的教育者手中。我们又怎能掉以轻心?教育改革确已刻不容缓,而要革新就必须先革心!拥有先进的教育功能观,这是根本之根本!

[思考]

1、当前教育工作者如何转变教育观念适应社会发展?

2、身为教师如何立足课堂进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孩子,你终于长大了

[案例]

孩子终于能自立了,我的心禁不住一阵释然,顿感轻松无比。

说起孩子的自立,那可真算得上是一段痛苦而又漫长的历程。

由于我们夫妻俩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注意对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使得他在同龄人当中明显地低了一个档次。八岁时,穿衣、戴帽、系鞋带一样不会;刷牙、洗脸、洗脚等卫生习惯意识淡薄,没有父母几次三番催促决不会干;更不用说收拾书包、削铅笔、回家作业抓紧时间独立完成等学习习惯了。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瞅瞅自己的,真让人焦急万分。

于是,我和妻商定了培养孩子的两年计划。到他十岁时,一定得让他各方面都能自立,赶上或超过同龄的孩子。

一切都在按计划实施。孩子也真不笨,不到一年时间,上述本领都学会了。我和妻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到了该和我们分床睡觉的时候了。开始几天,在我们的表扬和鼓励声中,他都会到他的房间里去睡。可一到半夜,他又会轻轻地来到我们身边,问他为什么,他说关心我们,怕我们害怕。在他甜言蜜语的迷惑下,我们居然放松了警惕。

一个月的时间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快地过去了,孩子一点也没有看出进步。于是我俩决定,以后在立场上要坚定,对他的不规范举动决不让步,要严防孩子的软化策略。哪知道,他见软的不行,便来硬的,每到半夜站在我们的房间门口轻轻地抽泣。虽然我装着听不见看不到,可心软的妻子依然会起来把他抱到他房间里去,陪他一直睡到天亮。

光压也不是办法。我便以自己的切身经验告诉他:在夜里醒来时,不要朝我们这边跑,就在床上看书,便可很快进入梦乡。这招还真管用,只是苦了我们,每天夜里都要起来几次帮他关掉房间里的灯。

又经过半年时间的适应训练,儿子已能独立。现在除了学习上的一些事情,他已很少和我们罗嗦了。

每到晚上,做完作业后,他会习惯性地说一声“bye bye ”,便径自到他房间睡觉去了。等他睡熟后,我便会走到他身边,吻吻他那熟睡的脸庞,摸摸他那浓密的黑发。每当这时,心中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这大概就是舔犊之情的典型表现吧!

正所谓“宁可辛苦一阵子,也不辛苦一辈子”。如今,已经长成小小少年的儿子,几乎不用我们为他操心了,我们品味着潜心教育带来的结果,在为儿子自豪的同时,也为自己骄傲。毕竟在人生的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扮演了父母应该扮演的角色,至于他将来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对我们来说都不重要,只要对社会有益,我们都会为他祝福。

[评析]

事实上,无论我们做父母的是否做好了准备了,孩子都在悄然长大,所以当我们决定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同时,我们就已经别无选择地要担负养育孩子的责任,因此要时时留心、处处用心,才能体会到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趣。

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尤其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我始终有一种危机感,对于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怕他们变的脆弱、低能。担心他们习惯了平坦的大道,将来不会在崎岖的小道上行走。但我知道“娇生不能惯养”的道理,我们也常听到或在报刊上见过这样的一些事件:日本孩子的生存能力比中国孩子强;小狐狸生长到刚刚能自立的时候,老狐狸就残忍地将它们赶出家门;大学校园还有许多“陪读”的父母……所以当我看到我孩子自立能力较差时,立即决定和妻开始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独立生活的能力。我和妻子对于如何培养教育孩子,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化的训练。我们只知道,孩子不是私有财产,既然为人父母,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把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虽然文中写的只是我们所做的一小方面,我觉得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后面还有更长的路要我们去走,请你相信,我们一定会走得更稳健、更美好。

[思考]

1、你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怎样?你打算怎样去培养他的这方面能力?

2、一位世界著名的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的童年,常有不幸的成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两则报道

[案例]

报道一:深圳市某小学举行了校园雕塑的揭幕,令人震惊的是这组雕塑居然是狼群,还美其名曰《出征》,该校校长表示:“我们要重新对狼进行认识,就是要对孩子进行狼的教育,让孩子学习狼的精神”。一位老师表示:“谁敢吃你,你先吃了谁,这样才最后有利于强强合作”。

报道二:长春市一中学在校园内扔出一枚重磅炸弹:取消初二年级18个班的班主任。该校校长称,取消班主任,各班成立执行班委会,由竞选上的执行班主任(原先的学生)主持班级工作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如果可行的话,该校将在全校推广“无班主任管理。无独有偶,深圳某中学近日推出“走班制”,没有固定教室,没有固定课桌,换一门功课就换一间教室,淡化了过去的班级概念,辅导员和导师取代了班主任。

[评析]

我丝毫不敢怀疑这些学校所做的此类举动的本意,也能从课程改革的角度领悟一些他们在新课改的领域大胆的尝试和这些尝试所要达到的目的,正如校长们所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要让他们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但我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是知识结构、年龄、心理特征都处于不稳定期,尚不成熟的孩子,我们进行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必须立足于此,必须考虑到孩子以前所接受的教育及其接受教育的方法、程度,否则会使孩子感到前后矛盾,无所适从。

比如对于狼的认识孩子从小听妈妈、姥姥、幼儿园阿姨讲“大灰狼与小白兔”的故事时就明白了狼是一个凶残、狡猾的骗子,想方设法要吃掉小白兔。我们暂不去辩论狼是否具有学校所解释的值得我们大张旗鼓的向学生宣传的诸如团队精神、吃苦精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狼的本质应该定位在攻击性、掠夺性、占有性。强强合作也不需要通过这种消灭对方的手段来最终实现,难道要我们的孩子抛弃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仁爱、团结、与人为善而去学习吃人,学习主动攻击、掠夺别人……?!

课改要引导孩子换方向、换角度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决不是要放弃原则的、无立场的、不负责任的、舍弃事物本质的创新,否则只会适得其反,非但培养不了什么创新精神,倒有可能培养出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四不像。当然还可以起到另外一种效果,那就是可以短期内积聚大量的眼球,迅速提升人气和知名度,并以此作为课改的成效。

此外,课改还应该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把握教育的内在本质,在这些前提下循序渐进,不能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想短时间内出大成果。比如实现所谓的走班听课,取消班主任,取消了在中国盛行了几千年的班级授课制,将我们大学现在所实行的听一课换一个地方,和除了大事安排活动外基本上和一般同学难以照面的辅导员制度,不加区别生搬硬套到中学生身上的方法,似乎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培养学生之间的协调能力,但实质上存在种种问题:学生一次自主失败之后就容易各自为主,变自主为自由散漫;不存在一个相对固定的集体,也难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所谓的集体合作意识变成一句空话;缺乏组织力和凝聚力容易出现一盘散沙,放任自流的现象,学生之间变得比较陌生,缺少必须的交流和沟通,容易养成自我封闭的性格特征;课一上一走,学生与教师之间也缺少反馈,难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也不符合初中学生所固有的求亲、求近的心理特征,脱离教育的本质,背离我们教育培养的方向,出现目标与现实的严重脱节,甚至是背道而驰。

[思考]

反思你们地区课改实践中,有无突出“以人为本”的一两个好的创新做法,实践结果如何?你如何思考?

基础教育不应该“迷茫”

[案例]

创建卫生城市了,学校也承担着一定的任务,按说各部门都是有责任的,可现实的情况是学校在举债搞环境硬件达标,师生突击背诵健康知识,这里所讲决无对创建卫生城市有不满之处,只是以此作为类比。这是当前教育现状之一。

学生书包依然沉重,课程设置见增不见减,课本种类齐全,课程真正发挥效益的水平不高。“地方课是个筐,根据需要往里装”,每周的地方课程包含了国防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等内容,无长远计划,目的性不强,效果可想而知,此教育现状之二。

作为基础教育,知识、能力的目标达成度,没有合适的评价,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检测教学质量只好采用调研测试的办法,于是新的应试教育产生,学校评价教师也只有把测试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依据,为了考好,迫于竞争、就业压力,教师只有把这种压力传递到学生,你调研什么我就搞什么。于是学生负担加重,笔者以自身小学经历与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相比,相差何止一两倍,这还不包括家长为学生选择的所谓特长培训班。此教育现状之三。

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为发展学生素质,教育部门与其他单位协作,征文、比赛、活动层出不穷,当然参与的学生都是有此类特长的,于是他们疲于应付,教师虽东挡西杀,仍不免手忙脚乱。教师本身也没有闲着,除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要不停地参加各类教育征文评比,培训活动,学历进修学习。不参加行不行,不行!这些可都是与职称、上岗有紧要关系的,即使花钱也得再所不惜,除非你愿意与自己的饭碗开玩笑。此教育现状之四。

小学升初中已取消考试,但为孩子选择优质学校仍是家长们的期望,于是暑期将近,各类实验学校、民办学校招生广告铺天而来,其实招生也无可厚非,没有学生怎么办校,问题在于他们需要的是成绩好的学生,否则,学校名声怎么打的响?名里暗里的招生考试就此席卷各类小学、初中,而各被招学校的工作任务中多了一项——被名校录取了多少名学生,这也是树本校形象的一个机会,不愿意干也得干,于是培尖训练开始。此教育现状之五。

……

以上种种并非全是不合理的现象,有些还是必需的,当然大多数是无奈的,一旦被扩大到一定程度,学生应该学习的课程知识、技能,应该培养的兴趣,应该养成的习惯,应该陶冶的思想情操必然被压缩到很小的空间,而它们原本应该是基础教育的本质功能所在,是应该以我们教育者的全身心投入的方向啊!落入这种怪圈,教育者究竟走向哪里呢?

[评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新课程提倡“以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以上所列种种现象不能说与学生的发展完全无关,真扯也能扯得上关系,但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是有悖的,如果这些状况充斥整个基础教育,(笔者未进行普遍调查,只把在身边学校所见作为实例来分析),我们的教育还能担起应负的使命吗?

教师要做教育家,教育行政领导更应该是教育家,这样才能保证教育这艘航船的正确航向,才能保证教育基础的扎实性,使教育的本质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所以教育是不是也需要正本清源。

学校、教师、学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是一个普遍的道理,当教育受到过多的外在或内在的干扰,当教育者不能保持清晰的教育思想,成天忙忙碌碌而不思为何时,所实现的各种教育目标是肤浅和浮躁的,尤其是基础教育,是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不是危言耸听的话,经常见诸媒体的大学生违法犯罪,青少年中出现的怪现象不能说与这种基础不牢没有关联。

[思考]

1、当老师究竟应该做些什么?为什么很多教师体会不到工作的快乐?请分析一下自己学校和自身的工作状况,探究其中原因。

2、教育是为什么?我们能解决案例中列举的问题吗?教育工作者是否需要清理一下自己的教育思想,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