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女人 韩剧电影:张国焘叛变后的日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37:30
               张国焘于1938年叛变投靠国民党,在蒋介石的要求下,张国焘正式加入军统局,任特种政治问题研究所主任。但张国焘并不得志,在军统的日子十分艰难。

       军统处处对他存戒心

       戴笠表面上器重张国焘,但军统局一切重要会议不邀张参加,对他敬而远之。军统中许多科长一级的中等骨干都没有和张国焘往来过。

       军统特务对张国焘处处存有戒心,派往他家照顾生活的勤杂人员,都是经过主管总务沈醉挑选的。这些人既照顾他的生活,也“兼顾”他的思想和言行。张国焘意识到了这一点,为表示对国民党的忠诚,不使人有所怀疑,他在会客室与客人会面时,从不把门关上,有时还故意放大声音说话,在自己家里也不得不做出如此表演,令他痛苦不堪。

       特训班办不下去

       上任伊始,张国焘就办了一个“特种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亲自教授马列主义之批判这门课,内容主要是如何从思想上、理论上反共。他把共产党最擅长的思想教育和理论教育方法搬到了特训班上,下了很大功夫备课,很卖力气地讲给学员听。但效果很不好,学员们的反应很冷淡。特务们不仅不喜欢他的课,也讨厌他这个人。特训班第一期结业典礼时,教官、学生以及军统局有关负责人在一起聚餐。别的教官都互相关照入席,唯独没有一个人请张国焘入席。张国焘的处境极为尴尬,坐不是,站不是。后来戴笠见了,才过来请张国焘入席。

       戴笠对特训班的毕业生寄予极大希望,但这些学生所学的知识根本无法运用到实践中去。戴笠一看特训班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勉强办到第二期结束,即宣布停办。

       策反站失败

       后来,张国焘又想出了在共产党控制区设立策反站以瓦解共产党的“高招”。戴笠接受了他的建议。钱花了,人派出去了,几个月时间过去了,结果不但没有一个人被策反过来,反而被派出去的人有的却一去不复返了。

       一招不灵,张国焘绞尽脑汁又想出一个主意,即在汉中建立一个特别侦察站,对去陕北或从陕北出来的革命人士、爱国青年进行检查、扣押等;在榆林建立一个陕北站(也称榆林站),加强对边区的封锁。他还建议在接近边区的地方成立几个策反站、组,但仍然毫无收获。

        策反失败使戴笠觉得无法向蒋介石交差,对张国焘满腔怨恨。张国焘半年都见不到戴笠一次;即便见到了,不是被当面讽刺几句,就是被严厉地训斥一番。一次,戴笠对张国焘答复他的询问不满意,便暴跳如雷地拍着桌子骂张国焘,说:“这家伙(指张国焘)太不知好歹,他不要以为这样可以对付得过去!”

       寄人篱下挨整

       从那以后,张国焘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原来军统对他生活上的许多特殊照顾都慢慢降低或取消了。负责事务工作的沈醉以汽油进口越来越困难为由,将张国焘的专车取消,改为有事出门需要用车随叫随到。不过“随叫”不一定能“随到”。一次,军统刚从国外搞回来几辆新的小汽车,沈醉便去试试这些车的性能。一个值班员跑过来报告张国焘要用车。沈醉马上说:“派一辆三轮车给他,就说今天小汽车都办事出去了!”

        张国焘得知情况后大声斥责:“有这么多小车为什么不派,而派一辆破三轮车给我?”沈醉说:“是我叫派的嘛!”张国焘更加气得暴跳如雷,指着新车质问沈醉。沈醉冲着张国焘大声说:“张主席!请收起你的那一套吧,这里不是延安!要识相一点!”张国焘闻听此言,眼泪几乎掉下来。张国焘终于深刻地体会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痛苦。

       无功受禄成光杆司令

       为了摆脱窘境,张国焘又挖空心思,想在陈独秀身上打主意。他向蒋介石建议,由国民党知名人士访问陈独秀,请他谈谈对抗日战争的看法,将其中有利于国民党的言论,编辑成册,公开出版发行,来对付延安的宣传。蒋介石欣然接受了张国焘的建议,派戴笠和胡宗南去见陈独秀。

       陈独秀谈了自己对时局的一些看法。当得知国民党想让他公开发表言论时,陈独秀拒绝了。戴、胡二人遂扫兴而归。从此,张国焘在戴笠眼中一文不值。张国焘的处境得到了同乡蔡孟坚的同情,他为张国焘另谋出路。不久,张国焘被安排担任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反共设计委员会”委员兼主任秘书。

       张国焘无功受禄,特务们甚不服气,对他那一套从思想和理论上反共的“高论”嗤之以鼻。不久,张国焘就成了光杆司令。他辛酸地说:“在国民党人眼中,我是一个身家不清白的人哟!”

       全国解放前夕,张国焘随着国民党败逃台湾。在台湾,他的处境更加恶劣。心灰意冷的张国焘在1949年冬携妻子杨子烈和三个儿子离开台北,来到了香港,后又到了加拿大。1976年,张国焘突然中风,从此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12月3日,82岁的张国焘死在一家养老院里。
      (摘编自《世纪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