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带杯子喝星巴克:关于统一战线对中国政治模式的重大贡献_论文代写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0:20:38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以来,统一战线始终是我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尤需站在更高的层面,以更广阔的视野来把握统一战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对此,我们从中国政治模式的角度入手理解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有助于增强统战工作的自觉性和预见性(http://www.hi138.com/)。而从统一战线的角度来看待中国政治模式的内在机理,则有助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统一战线不仅是我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政治模式的重要政治力量,对中国政治模式的完善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政治模式的重要政治力量 
  中国政治模式特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国家制度、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战略目标、政治动力机制、政治演进路径和政治文化等政治要素的有机整体所呈现的标准形式”[1]。在中国政治模式中,统一战线主要是作为处理人民内部关系的特殊群众工作形式和作为特定政治主体、政治力量存在并发挥作用。基于此,统一战线在中国政治模式的基本政治制度中运行着。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政治模式的重要政治力量 
  统一战线同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存在着紧密联系。中国政治模式的基本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制度等。这些基本政治制度既是统一战线运行的基本载体和环境,也是我党利用统一战线这一我国特有政治形式和政治力量在治国理政实践上的创新和贡献(政治/社会主义论文 http://www.hi138.com/)。统一战线镶嵌于国家与社会、执政党和参政党、国内和国外等政治过程中的重要关节。统一战线运行于我国政治系统的基本过程和各个领域之中。首先,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统一战线的对象和成员可以作为反映所各自所联系和代表那部分群众的代表,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各级政权机关担任一定职务。统一战线与人民代表制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其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统一战线的作用空间更为广阔,其参政议政职能更为充实,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族各界代表人士都能通过这一机制进入我国政治体制中。再次,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制度中,统一战线有着更加广泛的统一战线对象和成员,能够通过有效的统一战线工作促进民族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和谐,维护我国的社会稳定和主权安全。 
  (二)中国政治模式中的统一战线具有战略性 
  统一战线是策略性和战略性的统一体。策略性的统一战线具有手段性和阶段性,而战略性的统一战线则具有目的性和长期性。从政治模式的角度来看待统一战线,我们更应该把它放在战略性的层面来考量。在中国政治模式中,统一战线有其权宜性政治手段和策略,更是制度性的政治设计和战略。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统战工作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战略性”[2]。党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产生的政治文明结晶,是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方面。中国政治模式的成功,与统一战线较好地处理我国社会中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重大关系有密切联系。胡锦涛就指出,这五大关系“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些重大关系,也是统一战线需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3]。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更需自觉顺应党执政方位的历史性转变,超越革命背景下把统一战线作为处理与党外政治力量关系的阶级斗争工具来理解,切实转变到执政背景下把统一战线作为中国政治模式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治国理政的重要渠道和重要机制来看待。 
  二、统一战线在中国政治模式中具有战略价值 
  中国政治模式的成功性在于,它既符合普遍的政治规律和基本法则,又形成了符合我国特殊国情的政治样式。党的统一战线则完美体现了中国政治模式中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基本格局。在中国政治模式中,统一战线较好地发挥了一般政治系统需要的权力配置、政治民主、政治整合等基本功能,这也是党的统一战线对中国政治模式做出的重大贡献。 
  (一)统一战线完善了中国政治模式的权力配置方式 
  权力是政治的核心。有效的政治模式需要首先解决好权力配置这一基本问题。在我国,人民是我国一切政治权力的来源。在人民主权根本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首要功能是进行了有效的权力配置。统一战线是由政党、阶级、阶层、宗教、民族等政治权力主体组成的。在中国政治模式中,统一战线不仅事实上参与了权力配置,而且完善了中国政治模式的权力配置方式。 
  首先,在国体权力配置方面,统一战线贯穿于我国各项基本政治制度之中,探索、实践并逐步形成了统一战线政权。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的政权具有统一战线的基本底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范围内容,但都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政权”;“人民民主专政是统一战线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最高形式”[4]。可以说,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逐步形成的现有政治模式本身就是统一战线中政治权力配置的基本格局与结果。在中国政治模式中,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其领导对象不仅包括中国工人阶级以及作为其可靠同盟军的农民阶级;还包括除工农联盟外的广大阶级、阶层和成员等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和对象。因此,在中国政治模式中,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为我党所拥有,保证了我国政治系统权力核心的一元性和权威性。同时,统一战线又向广泛的政治力量开放,提升了中国政治模式的民主性和开放性,从最基本层面奠定了中国政治模式权力配置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其次,在政体权力配置方面,统一战线参与并完善了中国政治模式中政党权力配置、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权力配置、政治和宗教权力配置、阶级阶层权力配置、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以及国内与国外的权力配置等主要方面。 
  在政党权力配置方面,中国政治模式采取了统一战线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确立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一基本政党权力配置格局,实现了合作型的政党权力配置方式。统一战线中的这一基本政党权力配置方式,既保证了执政党领导权的稳固,允许和鼓励民主党派积极发挥作为参政党应有的政党权力,避免党外反对力量的出现和竞争性政党关系的形成,又符合现代政治生活中政党政治日益成为发展趋势的政治发展规律,有助于国家政治权力的健康运行。 
  在民族权力配置方面,统一战线在中国政治模式中成功运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国家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之间权力的平等和谐。民族问题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工作领域。中国政治模式以宪法的根本规定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方式有效处理了我国的民族问题。从权力配置的角度来说,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发展,与各民族人民对国家权力的共同掌握和分享有根本联系[5]。在当前,我们更应该强调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作为国家公民的权力一致性和平等性。从长远来说,中国政治模式中理想的民族关系是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交融,而不是标签化的政治区别。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hi138.com    在宗教权力配置方面,中国政治模式采取了政教权力分离和公共权力对宗教有限度管理的措施。在西方,中世纪结束以后,大多数国家采取了政教分离的原则。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宗教民主改革,祛除了宗教活动中的封建残余,也形成了政教分离格局。我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条基本方针反映了中国政治模式中的宗教权力配置方式。一方面宗教领域拥有信仰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公共权力将宗教领域中属于公共事务的部分纳入一般的社会管理之中。 
  在阶级阶层权力配置方面,统一战线能促进中国政治模式既维护领导阶级、主要阶层的权力,又保证新兴阶层的权力,实现阶级阶层间的权力和谐。在传统中,统一战线中领导阶级和基础阶级之外的阶级都是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对象。通过统一战线,这些阶级及其代表就可能逐步获得政治权力,促进了阶级之间的和谐。在当前,新的社会阶层的不断兴起,统一战线日益发挥着这些新的社会阶层的权力配置功能。新的社会阶层构成了当前中国政治模式中新的权力主体,形成了新的权力要素。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大联合目标,具有的组织优势,便于实现与新的社会阶层的有效对接,形成新的权力配置机制。 
  在特别行政区和海内外权力配置方面,统一战线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根据“一国两制”的设计,特别行政区行使着高度的自治权,同时通过统一战线,能进一步促进中央政府意图在特区得到贯彻,进一步维护特区的长期繁荣稳定;另一方面,在国际范围内,统一战线能通过对外交往、海外侨胞、国际友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等途径,不断优化国际形象,优化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最终使我国的国家主权和其他国家的权力得到更好地平衡。 
  (二)统一战线丰富了中国政治模式的民主实现形式 
  实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政治模式的核心目标。民主发展的水平与成效是衡量特定政治模式有效与否的重要尺度。民主模式是丰富和多样的。中国政治模式形成了自身特定的政治民主形式。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化道路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原则规定下的实践。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统一战线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 
  统一战线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主与统一战线有着紧密联系。“民主制度与统一战线因素是互生的,统一战线因素的存在反过来会促进民主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民主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会更进一步地促使统一战线因素的广泛发展”[6]。统一战线在中国政治模式中的权力配置功能为其作为中国民主发展的途径和载体奠定了基础。民主党派、民族、阶级、阶层、宗教团体等政治主体,它们作为统一战线的对象和成员,能通过各种制度渠道进行政治参与。以统一战线为平台,党际民主、阶级阶层民主、民族民主、宗教自由、地方自主性等得到进一步保证。统一战线促进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包括发动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参加国家各项建设,组织各界代表人士对国家大事进行评议,举荐优秀党外人士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畅通各界人士反映民意的渠道,推荐部分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特约人员等[7]。在历史上,我党实行的陕甘宁边区的“三三制”政权、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政权组成状况都是这方面的典型。 
  统一战线的协商民主丰富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民主具有多样形式,中国要有自己的民主模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是我国民主道路发展的重要特色。统一战线显著地体现和运作着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中国协商民主贯彻在我国政治体制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表现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各领域。统一战线是我国实行协商民主的重要场所。其中,尤以党际的协商民主和政协的协商民主为典型。党际的协商民主,包括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主要采取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座谈会等形式。政协的协商民主,包括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主要采取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座谈会、秘书长会议、各专门委员会会议等形式。统一战线的协商民主为中国政治模式的民主化开创了与选举民主互补的重要道路,符合我国积极稳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总原则。 
  (三)统一战线提升了中国政治模式的政治整合能力 
  政治整合是特定政治模式的重要功能。中国政治模式具有极强的政治整合能力,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主动吸纳到政治体制中,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中国政治模式的整合能力源泉既有执政党的整合,也有参政党的整合;既有体制内的整合,也有体制外的整合。统一战线在发挥中国政治模式的整合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统一战线作为一种同盟,本身就是以追求政治整合为目标。这是因为“广义统一战线是指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政党、民族和国家等社会政治力量在共同利益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结成的同盟”[8]。可以说,统一战线存在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性就在于社会政治力量的多元和分化,其工作过程就是要围绕统治目标和同盟者的利益实现最大限度的整合。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整合就是政治整合。统一战线的整合能增强政党认同、民主认同、阶层认同、国家认同等各类政治认同。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hi138.com

  统一战线完善和丰富了中国政治模式的软权力治理的整合方式。政治整合具有软权力和硬权力两种基本方式。所谓软权力,是指一定的阶级和政党通过意识形态、文化教育、信息舆论等柔性控制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以期达到凝聚人心与社会整合的目的[9]。统一战线是执政党发挥其软权力的重要载体,是我党获取政治合法性和政治整合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政治模式中,统一战线发挥软治理的功能主要通过如下四个层面。一是理念上的整合,坚持求同存异的和合原则。中国政治模式的政治文化典型观念是合作、非竞争。统一战线中的和合文化强化了支撑中国政治模式的这种精神资源。统一战线中的政治整合是基于共同的利益目标、尽量争取共识,但并不是以消除所有差异为最终目标,承认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重点是要形成有序的多元。二是方式上的整合,坚持平等协商的工作方法。统战工作的方式实质上是协商的方式。统一战线强调求同存异,包容兼顾,调动引导,共同发展。平等的协商有助于各种社会政治力量接受党和国家的号召。三是过程上的整合,采取积极开放的组织原则。通过统一战线,党和政府开放了政治过程,吸纳了各社会政治力量的政治参与,接纳了他们的合理意见,有利于促进外部问题的体制化、内部化解决,避免或减少在体制外解决和形成体制外反对力量的风险。可见,统一战线丰富了政治参与渠道与方式,引导着统一战线成员有序表达利益诉求,拓展和巩固了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因此,统一战线事实上提升了中国政治模式的政治稳定程度。 
  三、进一步尊重和巩固统一战线在中国政治模式中的战略地位 
  统一战线作为中国政治模式的战略方面具有战略价值。统一战线是中国政治模式中的一个子系统或要素,其战略价值能否充分发挥不仅依靠统一战线自身的推动和解决,而且需要中国政治模式自身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国政治模式不是静止的,而是处在动态发展状态之中。我们要坚持中国政治模式中的基本规律和成功经验,也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该模式,为统一战线发挥战略价值提供充足的政治生态。 
  (一)尊重统一战线在中国政治模式中的战略地位需要完善相应社会政治生态

   中国政治模式需要为统一战线进一步提供更广泛的作用空间。党的领导、政府主导是中国政治模式的基础机制。统一战线成员要在中国政治模式中有更大的应有作为,需要执政党和政府进一步开放权力空间。应在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保证统一战线成员的知情权、协商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比如,对于新的社会阶层,党和政府应对它们的需求和成长有更多的关注,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平等机会,畅通它们的利益表达渠道。 
  (二)巩固统一战线在中国政治模式中的战略地位需要统一战线自身积极有效回应社会现实 
  除了中国政治模式的进一步开放外,统一战线成员自身更需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发挥更大的作用来巩固在中国政治模式中的地位。比如,当前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发展且规模庞大,统一战线中的民主党派需要抓住这一机遇去拓展自身的社会基础;国内外形势交融下的民族、宗教和祖国统一问题,需要统一战线在继承有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方式;中国崛起中的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需要统一战线进一步发挥海外统战的积极作用。 
  总之,我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中国政治模式的重要政治力量,是中国政治模式的显著特色。它是随着党开创和领导的中国政治模式的完善而发展的,并不断在中国政治模式中发挥着权力配置、政治民主、政治整合等战略功能。我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理解和分析中国政治模式特性的良好横断面,也将成为对世界政治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 罗振建.关于中国政治模式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5). 
  [2]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7.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548. 
  [4] 罗振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权理论[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5] 唐鸣.国家权力分享和分配中的民族关系及其处理[J].党政干部论坛,2003,(4). 
  [6] 潘抱素."斯大林模式"缺乏统一战线因素的原因分析[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6,(2). 
  [7] 张锦炎.解读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4). 
  [8] 罗振建,吴文华.统一战线学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