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盘圣经诵读:修辞学习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28:52

制造信息差与无疑而问

作者:刘大为


  对特指问而言,基式中的信息差需要有具体的变量去填补,信息成分“谁”、“什么”、“怎么”、“为什么”等指出了对它们要求;而填补的信息变量是要受问者提供的,情态成分中疑问语调、疑问语气词、表疑问的副词、叹词等向受问者表露了这种欲求。
  (基式)有人回来了——(问式)谁回来了?
  对是非问而言,基式中的信息差要求受问者予以验证而得以消除。如上所述,有待验证的命题本身已经是信息成分,直接加上一定的情态成分就足以完成问式的构造。而语法化了的“是不是”、“对不对”等,则更为清晰地表达了问者的欲求。
  (基式)[说/估计/他回来了——(问式)他回来了吗?/他是不是回来了?
  疑问句的语义结构在意向层面已经以问式的方式形成,但是它必须在一定言语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才可能转化成有物质形式有实际功能的疑问句。
  1.2.3行为层面:问询行为与疑问句的语法句式
  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地去使用一个疑问句,任何句子都是在特行事意图的支配下,在施行一个言语行为的过程中最后实现的。既然语法疑问的基本特征是“有疑”,并希望通过对言语伙伴的“问”来获得解疑的信息,那么上述的语义基式和语义问式只有在具备这样一些条件的言语行为中才可能实现为一个语法句式,通常把具有这些条件的行为称为“问询”:
  Ⅰ、存在一个可能成为问话者的人s,他感受到了某种信息差并产生了寻求信息来消解它的欲望。
  Ⅱ、存在一个可能成为答话者的言语伙伴H,s认为它掌握或可能消解信息差所需要的信息并愿意向自己提供。
  Ⅲ、s采取说出一个问句O的方式向H描述自己的认知(感受到信息差)、意向(有求解欲望)状态,同时也表明期待H向自己提供相关信息的意愿。
  至此问询行为已经发生,但是作为一个具有言后之效的完整行为,还需要H在接受了Q之后——
  Ⅳ、H认为Q所要求的信息正是s所需要并难以获得的,从而相信s要获得信息的诚意,并愿意承担提供信息的义务。
  V、H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以搜寻s所需要的信息。
  Ⅵ、H采取说出一个含有相关信息的答句R的方式向s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
  以上六个行为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问询的行为就难以完成,疑问句“有疑而问”的功能也就难以实现。但是很可能就因为这些条件的变化,疑问句实现了“有疑而问”之外的功能,完成了问询之外的行为——修辞性疑问就是这样形成的。
  综上所述,一个语法疑问的完成离不开这样三个环节——
  [信息差+解疑欲望+问询行为]
  前两个环节可以归并为一个,就是“有疑”,它在疑问句的语法结构中体现出来,后一个环节则是“问”,它将在一个言语行为中得到实现。
  
  2 让步与制造信息差
  
  2.1在无疑中设疑
  虽然说修辞结构是一定的修辞动因对语法结构重塑的结果,但是塑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修辞性疑问的形成不是通过变异语法疑问的语法一语义结构,而是通过改变语法性疑问赖以实现的言语行为的方式而完成的。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除了语调重音等外部成分,以及对一些疑问成分的倾向性选择外,修辞性疑问在结构上与语法性疑问是完全一致的。这就使得同一个疑问句,只要改变它所处的行为条件,它就有可能在语法性疑问与修辞性疑问之间,以至在修辞疑问的不同类型之间变换。例如:
  (1)李白玲听完哦吟片刻,问我:“他们扣了你的证件,你能溜吗?”(王朔《橡皮人》)离开小说特定的情境,“你能溜吗?”这一问句只要给以一定的行为条件,它就完全可以实现为一般的有疑而问(询问受问者在证件被扣的情况下有没有溜走的可能),或者反诘问(认为受问者在这种情况下绝对不可能溜走),以至考问(试图了解受问者在证件被扣的情况下能够设想多少种溜走的方法)、提醒问(提醒受问者采取溜走这种被他忽略的方法)等疑问类型。甚至一个疑问句已经被问者作为某种疑问类型来使用,一旦这种类型所需要的行为条件没有出现,它就会向其它类型的疑问转化,无法实现问者期待的功能了:
  (2)“谁给他洗那衣裳?”小木匠一撇嘴说,“吐得那么埋汰,看着都恶心。”(迟子建《逆行精灵》)这显然是一个无需回答的反诘问,但是完全可能有一个好心人站出来对这个问句回答说“我给他洗那衣裳!”从问者的角度看它固然是一个反诘问,但是在这位好心人的心目中,当时的话语情境所提供的行为条件并不足以把它实施为一个反诘问——只要有人认为当时的情境可能为句中的“谁”提供哪怕一个确定的人作为答案,这个问句就是一个一般的有疑而问。这些事实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修辞疑问与语法疑问差别只在行为方式上,因而无论哪一种修辞疑问都必须利用一个和语法疑问一致的句式,要构造一个修辞疑问就必须首先构造出这样的句式来。
  然而关键在于,疑问句式的构造如我们在上一节中所分析的,起码的语义条件就是有疑:在认知层面上必须形成作为疑点的信息差,这样就有了疑问句式赖以形成的语义基式;在意向层面上必须形成解疑的欲望,这样就有了疑问句式赖以形成的另一条件语义问式。它们在言语行为中的实现,才有了疑问的语法句式。
  由此可见无疑而问作为一种修辞疑问,它的形成固然涉及到多种修辞策略的运用,但是其中最为基本的就是在无疑中设疑,包括在认知层面上人为地制造信息差,在意向层面上佯作求解的姿态,却不管初始的修辞动因中是不是形成了疑点,是不是有获得信息去解疑的欲望。
  不过制造信息差和佯求解疑这两个环节,前者是始动的、千变万化的,必须适应不同修辞动因的具体要求;后者却是继动的、类型化的,无论怎样的信息差,语言都已经为我们准备了一定的语调、重音模式,以及数量有限的疑问代词等手段来分化对它们的解疑欲望。这样看来,如何适应不同的修辞动因制造信息差,才是在无疑而问的修辞疑问中构造疑问旬式的核心策略。
  
  2.2以让步的方式来制造信息差
  2.2.1让步:退到阶段性认识上
  无疑,说明我们已经达到了认知目标,标志是拥有一个对认知目标而言信息既充分又确定的命题。对这样的命题是无法对之提问而形成疑问句结构的,而要以修辞疑问的方式来传递这一命题,就必须在它身上制造出信息差来。对此可采用的策略就是让步——退到阶段性认识上,暂且承认自己的命题是不充分的或不确定的,信息差就被制造了出来。例如“小王愿意去”是一个信息既充分又确定的命题,如果在信息充分性上作出让步,就需要抽去必要的信息“小王”,它就成了不充分的“有人愿意去”;而在信息的确定性上让步,就要排除信息已经过验证的过程,又使它成了不确定的“(大约)小王愿意去”。这样它们与认知目标“小王愿意去”之间就会因为有了信息差而产生了提问的空间,可以对前者问“谁不愿意去?”而对后者问“小王愿意去吗?”或“小王愿意去,是吧?”
  这样一种策略会不会造成交际中的信息缺损呢?让步能被实施的另一个关键在于,获得信息差后形成的问句,其答案在我们在所处的言语情境中必须是唯一的、不言而喻的,它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