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花花公子综艺节目:谈名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17:22
 浅谈名声     文/姜瑞峰 

    姜瑞峰,现任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1995年以来先后被授予“反腐败勇士”,“全国模范纪检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根据姜瑞峰先进事迹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黑脸》,以及根据《黑脸》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曾在全国引起较大的反响。

    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注重自己的名声。我们党从诞生到执掌政权,都是以共产党人的正直人格和良好名声影响和感染着人民群众。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他的评价和他的名声。如果他看重自己的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名声,就会时刻提防老百姓是否会指着自己的脊梁骨骂共产党。
    名声观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名声会给一个人极大的勇气,会使一个人有无穷的力量,会使这个人在社会上多做好事不做坏事。如果一个人不考虑名声,不顾廉耻而为所欲为,那他必将毁于名声。注重好的名声将对一个人产生极大的约束力,如果说出一些低级趣味的话,说出一些欠公道的话,那别人就会指责他、小看他、耻笑他。我想,过去和现在的先进模范人物也怕别人说他表现不好,而朝更好的方向迈进。好的名声需要人民来承认,让人民承认就要从思想上、行动上表现出来。如果一个人不注意名声,那他就认为做好人坏人都无所谓。一个好的共产党员,首先应该是个好人,不是好人就不是好党员,当了领导也不会是好领导。最近处理的厦门特大走私案,涉及了一批领导干部,他们不配当共产党员。第一他们没有珍惜共产党的名声,以至腐败堕落;第二他们没有珍惜个人的名声。如果他们珍惜个人名声的话,也不会走到这一步了。因此,只有珍惜名声,注重名声才能小心谨慎、认认真真地对待党的事业和自己的事业,才能把工作做好,把事情办好。
    名声是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同时也产生着时代的社会效应。中华民族的国情、人情和民族风格有其独到之处,名声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有特定的地位。伦理道德在中国历史上曾发挥了法律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人之所以没有犯罪,并不是完全靠法律的约束,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的约束,没有名声的约束,那中国的文明就不是这样了。因此,我认为注重名声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好的方面,有的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比如说表扬和表彰、记功和奖励,本身就是崇尚名声的体现。再比如姓氏观、乡情观,如果他出生在这个村、这个乡,他出去做官之后,为官清廉、万民称颂,家乡的一村、一乡父老因此增光。如果这个人在外边徇私枉法,欺压良善,家乡的人都觉得丢脸。包拯的家乡,还有雷锋的家乡,王杰的家乡,人们都以他们为荣。
    名声观既有政治意义,又有道德力量。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为官一任而有所作为,领导人民脱贫致富,为民打井修路办实事,也就留下了“为官一任,致富一方”的名声,让人们知道了这条路是谁领导修的,这口井是谁领导打的。如果一个人不注重官声,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一走了之,那就不能致富一方。有道是“人走留名,雁过留声”,此乃千年古训。
    有人说考虑个人名声是一种私心,但我说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纯粹为了一己之利、个人名声而奋斗,甚至利用手中权力去追名逐利,弄虚作假,那么,这种出于私心而追逐的只能是恶名。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响应党的号召,争先创优,发扬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兢兢业业工作、艰苦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突出的贡献,被评为先进模范,甚至英雄人物。这种争先创优、争当英雄模范的精神,我们应大力提倡和发扬。
    当然,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图名、不图利,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不图名、不图利,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得到。为了好名声而严格要求自己,要比那些不顾名声,不顾脸面、惟利是图的人要好的多,而且是许多人能做得到的。我们所要反对的,是那种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为了个人名利不择手段的行为。因此,我始终认为注重名声未必是一种落后意识,相反却有着纯洁高尚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