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按摩培训学校:词牌名的来源与典故(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28:47

51、苏幕遮
  原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幕,一作“莫”或“摩”。
  源于龟兹乐,据考证原本是指从古高昌(今天新疆吐鲁番)传来的“浑脱”舞曲,是高昌民间以水交泼乞寒之歌舞戏。“浑脱”是“囊袋”的意思,也称为油囊,是西域游牧民族用以盛水或奶的工具。据说,跳舞时舞者用油囊装水,互相泼洒,唐人称之为“泼寒胡戏”,类似于今天流行于傣族地区的泼水节,不过“泼寒胡戏”是在十一月的寒冬季节进行。表演者为了不使冷水浇到头上、脸上,就戴上一种涂了油的帽子,高昌语叫“苏幕遮”(见《宋史·高昌传》采宋王明清《挥麈录》),因而乐曲和后来依曲填出的词就被称为《苏幕遮》了。
  此曲现在大多认同最早于北周大象元年(579)时传入中原,唐武则天当政末年兴起,至唐中宗时尤为盛行,一时间上上下下都热衷于此。唐玄宗即位之后,对这种比较粗放的外来风俗不大赏识,加之朝臣极力进谏,认为裸体上身,有伤风化、“失容斯甚”,在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玄宗颁了“禁断”此俗的诏书《禁断腊月乞寒敕》:
  
  敕:腊月乞寒,外蕃所出,渐积成俗,因循已久。至使乘肥衣轻,竞矜胡服。阗城溢陌,深点(玷)华风。……自今已后,即宜禁断。开元元年十二月七日
  
  这种在中原地区渐成蔓延之势的群众性泼水及歌舞游乐活动,就逐渐绝迹了。
  不过呢,咱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身体力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所以虽然颁布了禁断令,但泼寒胡戏却并未退出历史舞台。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一:苏莫遮,西戎胡语也,正云“飒□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指中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或作兽面,或象鬼神,假作种种面具形状;或以泥水沾洒行人;或持罥索搭钩,捉人为戏。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戏,七日乃停。土俗相传云:常以此法禳厌,驱趁罗刹恶鬼食啖人民之灾也。
  (注:慧琳,疏勒国人。俗姓裴。撰《大藏音义》一百卷,起贞元四年(唐德宗李适年号,公元788年),迄元和五载方得绝笔(完稿),贮其本于西明藏中。)
  这段话写于禁断泼寒胡戏后的中唐,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歌舞在中唐还在流行。只不过时间由以前的十一月变为七月初,宗旨从“泼寒”而转变为与华俗“趋傩”意义相似的“禳厌”消灾。而且开元所禁的泼寒胡戏,乃是其中有碍“盛德”、“深玷华风”的“裸体跳足”、“乘肥衣轻,竞矜胡服”。而其乐曲、其舞蹈、其戏弄之“艺术形式”,只要不碍“盛德”,无玷华风,则不在被禁之列。因而与“泼寒”无关的“艺术形式”却依然流行。其中,传播、应用最广的乃是作为一类音乐总称的“苏幕遮”曲。
  唐时《苏幕遮》有三曲,分属沙陀调(正宫)、水调(歇指调)、金风调。天宝十三年,太乐署对供奉曲及诸乐调整理改名,“苏幕遮”也在其中。沙陀调改名《宇宙清》,金风调改名《感皇恩》(与《教坊记》所载《感皇恩》无关),水调仍用原名。
  唐崔令钦《教坊记》所录盛唐时期教坊曲名中,没有《苏幕遮》,但有《感皇恩》,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所记“熊罴部”所奏乐曲中,则有《万宇清》(参见《乐府杂录》)
  这个调唐代时候有七言声诗体,张说《燕公集》卷一○载《苏幕遮》五首,皆七言四句三平韵,有和声。诗有句云:“《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碧眼紫髯须”,《全唐诗》注云:“泼寒胡戏所歌,其和声云’亿岁乐’。”也有长短句体,见敦煌曲传辞,录有"聪明儿"二首,这二首格式和宋时的《苏幕遮》相同。
  
  苏幕遮 [聪明儿]二首
  
  聪明儿,秉天性。莫把潘安、才貌相比并。弓马学来阵上骋。似虎入丘山。勇猛应难比。 善能歌,打难令,正是聪明。处处皆通娴,久后策官应决定。马上盘枪。辅佐当今帝。
  
  聪明儿,无不会。只为红鳞、未变归沧海。几度龙门点额退,所有红波,绿水归潭再。 摆金铃,摇玉佩。常有坚心,洒雨乾坤内。稍有行云□顶戴,猛透强波,直向青云外。
  
  来源算是讲完了,不知道讲清楚了没。
  这个词牌最有名的,自然是范仲淹的: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是范仲淹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军事时所作。在边关防务前线,当秋寒肃飒之际,将士们不禁思亲念乡,于是有这首借秋景来抒发怀抱的绝唱。
  楼主自己很喜欢周邦彦的那首,“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是我的萌点~~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戢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词,有“鬓云松”句,更名《鬓云松令》

52、更漏子
  古时计时工具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利用“立竿见影”的道理来计时。
  漏,也叫漏刻,是我国古代用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最初人们是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了一种留有小孔的容器,把水注入这个容器里,水便从容器的小孔流出来,这个容器叫“漏壶”。另外再制作一个有盖的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这个容器里面有一块能移动的木板(或是竹片),木板上面立着一根有标记的箭杆,容器盖中间有个孔,箭杆从盖孔穿出,这个容器叫“箭壶”。随着箭壶里面的水逐渐增多,木板托着箭杆往上浮,这时候盖孔处就能看见箭杆上的刻度,就能知道当时的时间了。
  后来古人发现漏壶里面的水是多是少时,滴在箭壶里的漏速是不一样的,漏壶内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缓慢,水压的作用影响了计时的精确,从而影响了时间的准确性,加上我国北方冬天空气寒冷,水容易结冰,古人就用沙代替了水,所以漏刻也叫沙漏或沙钟。
  最著名的沙漏是1360年元代新安人詹希元创制的“五轮沙漏”。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显示时刻,这种显示方法几乎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完全相同。此外,詹希元还巧妙地在中轮上添加了一个机械拨动装置,以提醒两个站在五轮沙漏上击鼓报时的木人。每到整点或一刻,两个木人便会自行出来,击鼓报告时刻,实际上这种“五轮沙漏”已经独立成为一种机械性的时钟结构。
  根据史书记载,周代时已有漏壶,到春秋时期,漏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古时夜间凭漏壶表示的时刻报更,所以漏壶又叫更漏。数更漏就是计数漏壶中箭的哪一个刻度,也就是计数夜晚的时刻的意思。
  为什么晚上报时叫报更呢?这是因为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是不相同的。白天说时间是“钟”,晚上说时间是“更”或“鼓”,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所以有“暮鼓晨钟”的说法。
  我们知道古代晚上一般都有巡夜的人,巡夜的人边巡夜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因全夜分为五个更,所以报时也叫报更。五更分别为:一更黄昏(19-21点)、二更人定(又名定昏,21-23点)、三更夜半(又名子夜、中夜,23-1点)、四更鸡鸣(又名荒鸡,1-3点)、五更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3-5点)。
  唐代时,因为漏刻的缘故,人们称晚上为“更漏”,杜甫《江边新乐诗》:“余光隐更漏,况乃露华浓”,许浑《韶州驿楼》诗:“主人不醉下楼去,月在南轩更漏长”,李贺《春昼》“朱城报春更漏转,光风催兰吹小殿”。由此可见“更漏”一词已大量见于唐诗中,但作为词调名的《更漏子》却是始于温庭筠,温庭筠多用此调咏更漏,故而得名。
  毛氏《填词名解》:“唐温庭筠做‘秋思词’,中咏‘更漏’,后以名词。”《苕溪渔隐丛话》:“庭筠工于造语,极为绮靡,《花间集》可见矣;‘更漏子’一词尤佳。其词云:玉炉香,红蜡泪,....。”
  温庭筠作有六首《更漏子》,第六首最是脍炙人口: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是一首描写离情别苦的闺怨词,全词借“更漏”夜景咏相思情事,“浓淡相间,上片浓丽,下片疏淡”(唐圭璋语)。宋人有句云:“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便是从“空阶滴到明”中而来的。
  因温庭筠“更漏子”的艺术感染力,多人仿效,最终使《更漏子》成为一个特定的词调了。
  
  宋贺铸《更漏子》:“付金钗,平斗酒,未许解携纤手。吟警句,写清愁,浮骖为少留。 旧游赊,新梦後,月映隔窗疏柳。闲砚席,剩衾绸,今秋似去秋。”因词的起句有句“付金钗”,故后人更名为《付金钗》
  宋贺铸《更漏子》:“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因词的上阙结句有“江南独倚楼”句,故易名“独倚楼”
   宋贺铸《更漏子》:“绣罗垂,花蜡换,问夜何其将半。侵舃履,促杯盘,留欢不作难。 令随阄,歌应弹,舞按霓裳前段。翻翠袖,怯春寒,玉阑风牡丹。”因词中有“翻翠袖,怯春寒” 句,故易名“翻翠袖”
  金丘处机《无漏子》,按律既是《更漏子》

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龙头”是指状元,北宋初梁灏82岁状元及第,有《谢恩》诗说:“也知年少登科好,争奈龙头属老成。”】
  传说宋仁宗赵祯看了这首词很不满。因而仁宗初年的再试,柳永成绩本已过关,等到临轩放榜时,仁宗以《鹤冲天》词为口实,说柳永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他给黜落了,并批示:“此人花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话说,如果是我,我也这样做。没考上,不去好好反思自身的不足,依旧自视甚高;明明一介布衣,却自个把自个当白衣卿相;最不能让人忍受的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既然你这么看不上“浮名”,那就成全你算了。
  平头百姓的我都觉得他这词有些欠扁,何况万万人之上的皇帝?仁宗虽然有个“仁”,但毕竟不是礼贤下士虚怀若谷的唐太宗。更何况仁宗亲政,将朝庭对文人展露才华的鼓励落实到极致,由“庆历新政”的推行便可以看出皇帝对仕子文人的器重和求贤若渴。人皇帝在那边兢兢业业以图富国强民,开创一个太平盛世,而柳永非但不见贤思齐,还在一旁大放厥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传播负面影响,能有他好果子吃才怪。
  皇帝很生气,后果自然很严重!也难怪柳永从此便“奉旨填词”了几十年,等到后来改了名字,才得了个蝇头小官。
  
  注:此词牌与《喜迁莺》之别名《鹤冲天》者无涉。

54、扬州慢
  又名《朗州慢》。此调是宋姜夔过扬州时自度之曲,内容是写扬州在战乱后的破败景象和自己的感慨。
  见其《白石道人歌曲》。其自序云:“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鄱阳,话说两宋时期江西才人好多啊~~)人,少随父亲宦游汉阳,父死流寓湘、鄂间,后移居湖州,往来苏、杭一带,结交名流,终身不第,卒于杭州。工诗词,精通音律,词集中多自度曲。著有音乐方面著作《琴瑟考古图》、评论《白石诗说》、词集《白诗道人歌曲》等。
  《诗经·王风·黍离》篇写的是周平王东迁之后,故宫恙浮,长满禾黍,诗人见此,悼念故园,不忍离去。
  千岩老人,即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生卒年不详,闽清(今属福建)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初任尤川县丞,后为湖北参议,再调湖州乌程令。因爱当地山水之美,遂移家乌程,住县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胜,所以自号“千岩老人”,表示归隐不仕。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尤袤、陆游、范成大、萧德藻,后来杨万里饮誉文坛,从而代替了萧德藻),姜夔是萧德藻的侄女婿。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姜夔路过昔年烟花繁鼎的扬州古城,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55、望海潮
  此调首见于柳永《乐章集》,是柳永所创的新声。调名是以钱塘(今杭州)作为观潮胜地而取其意。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时正值中秋,钱塘佳处,一片兴旺繁华的景象,钱塘江潮的雷霆震撼更是刺激壮观。观潮风俗在宋时甚是盛行,每年八月中旬,人们倾城出动去江边观潮。江中激浪滔天,江岸上则绮罗珠翠、红男绿女,俨然一个盛大的节日。
  柳永在钱塘时,偶然得知钱塘太守乃是孙何。孙何和柳永本是世交,孙何的父亲孙镛祖籍是蔡州汝阳(今河南省汝南县),在荆门任职期满后不回河南,落籍荆门,所以孙何兄弟三人都注以“荆门”人,而柳永的父亲曾在汝阳做个县令。所以虽然孙何比柳永大了14岁,但自小两家有往来,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也是经常的事情。
  柳永在杭州城里晃荡,孙何则在杭州为官,他乡遇故知,柳永自然想去拜访,但没料到孙何门禁甚严,柳永连大门都进不了。
  柳永是个自负的人,吃了闭门羹他怎么可能甘心。打听到孙何常邀歌妓到府上歌舞助兴,于是他就去见了杭州名妓楚楚。
  柳永那时候虽然还不怎么出名,但会面之后,几首好词就打动了楚楚,生出仰慕之心,要柳永写一首新曲词给她,柳永便做了那首《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写完之后,纵歌而唱,婉转悠扬。这么一首好词好曲自然迷得楚楚七晕八素。柳永便就势说出自己欲见孙何,却没有门路,多次被拒之门外的事情,拜托楚楚如有机会到孙府伴宴,就唱这首词,楚楚欣然应下。
  中秋之夜,明月高悬。孙何在中秋月举行宴会邀请楚楚唱歌,楚楚也就唱了这首《望海潮》,并告诉孙何词的来历。
  孙何一听老朋友到访却被门房阻挡,自然心生愧疚,立即派人去请柳永,自己亲迎至府门。朋友见面,自然分外亲热。
  故事到这里,柳七公子得偿所愿见到老朋友,本来可以算是圆满结束。但不曾想因为这首词却引发了一百多年后的一场战争。
  这首词自从出笼后,很快风靡了真个大宋,不但民间,甚至到皇宫乐坊都争相演唱,久而久之,便传到了金国,惊动了金主完颜亮。
  完颜亮,亦称海陵王。女真族,字元功,本名迪古乃。金太祖阿骨打庶长孙,辽王宗第二子。自幼聪明好学,曾拜汉儒张用直为师。天眷三年(1140),被熙宗授为奉口上将军,赴梁王宗弼军前效命。他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再加足智多谋,被授于行军万户,不久又升为骠骑上将军,皇统四军(1144)又封为龙虎卫上将军,受命守中京。皇统七年(1147)任尚书左丞相,皇统九年(1149)发动宫廷政变,杀熙宗,自立为帝。改元天德。二年(1150),废行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只置尚书省。贞元元年(1153)迁都长城以南的燕京,更名中都(今北京)。为巩固皇权,镇压大批贵族反对派,大批任用汉人、契丹人、渤海人执掌朝政。定五京制,改定中央官制,废元帅府,改设枢密院,由朝廷任命枢密使、副使主管军事。正隆元年(1156)颁“正隆官制”。至此,中央官制的改革全部完成。在位期间继续鼓励女真人南下耕种农田,大量印钞(纸币名为“交钞”)铸钱。其“颇知书,好为诗词,语出辄崛强,慦慦有不为人下之意。”
  完颜亮不但雄才大略,而且他还喜欢诗词,听完乐工唱罢此词后,惊讶得合不拢嘴了——为旷世词人柳永而惊,为词的华美而讶,更为无限繁华的钱塘而诧!其中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是引得他无限向往。若是普通人还罢了,有雄心霸图的人一旦对什么人和事有了向往,麻烦可就大了。于是,他按捺不住了,再也不满足于他“天似穹庐”的塞外风光了,再也不满足他眼前的骏马与牛羊了!于是,他选派画工中的高手,混入临安,绘了一幅临安山水图带回金国。
  完颜亮遂命人装裱成屏风,他还嫌不够,于是在画上添加了他全副武装、立马西湖边上的肖像,这还仍嫌不够,便在自己的肖像旁题诗一首: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边,立马吴山第一峰。
  
  “车同轨,书同文”,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一统呀!雄心实在是大,野心实在不小。这首诗,实际就是完颜亮向宋朝发出的宣战书呀,且是不灭宋室誓不罢休的决心书!于是,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统率金军主力越过淮河,进迫长江。直杀的宋朝节节败退,险些亡国。完颜亮的铁蹄铮铮,不料天不灭曹,被一介书生虞允文在长江边上的采石矶,以1.8万兵力与15万金军决战,结果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完颜亮也在乱中被杀。
  南宋文人追根溯源,认为是柳永的《望海潮》逗得完颜亮春心荡漾,才有了这场战争,才丢了性命。为此,宋人谢驿还专门赋诗一首:
  
  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完颜亮如果地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为他野心而懊恼。然而,历史不可能改写,即使后悔,他的痴愚和野心早已记入史册而不可更改了。


56、雨霖铃
  也作《雨淋铃》。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云:“《雨霖铃》者,因唐明皇驾回至骆谷闻雨淋銮铃,因令张野狐撰为曲名。”
  宋王灼《碧鸡漫志》云:“《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日,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时梨园弟子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始见于柳永《乐章集》。
  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甲子日(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唐玄宗带杨贵妃、高力士等少数贵族、亲信,仓皇逃往四川。
  西行至马嵬驿,护卫玄宗的禁军将士饥饿疲惫不堪,怨声载道。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通过宦官李辅国与太子密谋,先诛杨国忠,然后宣佈杨国忠是引起祸乱的罪魁祸首。在穷途末路之际,玄宗离不开军队的保护,不仅没有追究军士擅杀宰相之罪,反而亲自慰劳军士。
  但军士仍然不满,陈玄礼说:“杨国忠被杀,杨贵妃也应正法。”
  玄宗替杨贵妃辩护道:“杨贵妃深居宫中,怎知杨国忠谋反!”
  高力士知道不杀杨贵妃,不能平息兵士的怨气,说:“贵妃虽然无罪,但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还在陛下身边,军士岂能安心!”
  玄宗自然清楚,军队是否稳定与自己的安危直接相关,为了保自己的命,于是不得不忍痛割爱,命高力士缢杀杨贵妃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
  杨贵妃死后,玄宗继续入蜀。在那条由中原入蜀弯曲的栈道上,凄婉的风声、连绵的雨声、叮当作响的鸾铃声夹杂着,此起彼伏的回响着,仿佛一曲怅然的凄凉音乐,催人泪下。
  玄宗轻轻和着,悼念着早已随水而去的贵妃,肝肠寸断。便召来乐师张野狐,让他演奏自己方才随感而作的一曲《雨霖铃》。张野狐是教坊中最有名的乐师,擅长吹筚篥,那是一种从西域传来的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的吹管乐器。当下,便操起筚篥,就着风雨声,抚孔而奏,于是一曲缠绵悱恻,低沉悲咽的曲子《雨霖铃》》就此流传于世。
  写到这里,忽然不自觉的哼起了周董的《菊花台》,觉得它是如此的应景,哼着曲调,黯然神伤。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
  “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
  “。。。菊花残,满地伤,你也笑容已泛黄。。。”
  “。。。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
  唐时的《雨霖铃》只有曲没有词,如此凄婉的曲调再配上同样哀伤的词,怕没人愿意听,喜欢唱吧。
  不记得哪部电视里有那么一句台词:“陛下,臣妾当真非死不可吗?”
  当真非死不可吗?隔着时光,千年后的我们无法回答,千年前的唐明皇怕也回答不了。我想他是真的很爱她,只是他更爱自己而已,两相权衡,死道友不死贫道便是最终也是最好的选择。
  历史的车轮咿轧作响,翻滚着前进,碾碎了金戈铁马雪月风花,美人成了宣纸上的画像,英雄化作荒冢里的黄沙,只有乐曲还在檀口传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传到了热衷于醉卧美人膝的宋代才子柳永耳里。
  这位奉旨填词的浪人,在混完了汴京的青楼,赏尽了汴京的楚馆,歌遍了汴京里的美人后,想起了自古佳丽地的江南,想要去游玩一番。
  大众情人即将远行,红颜知己自然要为他饯别。骤雨初歇,长亭聚首(我在想,以柳永的魅力,有没有“十里红颜”呢?)。柳永心思翻滚,当场挥墨: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被誉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的《雨霖铃》,终究使得这个词牌永恒的刻下了柳永的烙印。
  当年大家都学过,我就不赘言了,只有一段心路历程,写出来得瑟下。
  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读着这首词,觉得此人甚是无聊,既然那么不愿意走那就留下呗,何苦来着?后来识过愁滋味,才发现人生不是选择题,自己不想走,自有命运推你走,万般不由人;到如今,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简单和后来的酸涩,一切重归平淡之后,倒真正成了旁观者,只有一个疑问想问问柳永,那宵酒醒,自来风流的你在何处呢?


57、浣溪沙
  《全宋词》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牌,共七百七十五次。唐五代和两宋的《浣溪沙》词作合起来,总计为九百四十六首,高居唐宋词调作品数量之首位。这么一个词牌之冠冕,我居然这么晚才开扒,自拍一下~~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
  若耶溪是绍兴稽北丘陵流入山会平原的最大溪河,发源于峨嵋山茅秧岭。若耶溪神秘而古老,禹得天书、欧冶铸剑、西子采莲、秦皇望海等历史上的神话传说就出自若耶溪,而使若耶溪闻名天下,是因为传说西施曾经在若耶溪浣纱。
  西施,姓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约于公元前506年)出生在诸暨苎萝山麓若耶溪边的苎萝村。父亲砍柴卖柴,母亲浣纱织布。古时候苎萝村施姓有东西两村,夷光家住西村,所以被称为西施。西施是越国人,但当时的越国已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谋复国。约在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索美女西施、郑旦,教以礼仪,习以歌舞,献给吴王夫差为妃。夫差还特建馆娃宫来藏娇(据说故址就是今苏州灵岩山上的灵岩寺)。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施尽百般妩媚,把夫差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公元前473年,越国终于灭掉吴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施的牺牲和奉献是分不开的。因此,明代的西施祠,有副用鸟虫篆书写的对联:“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祗合铸娇姿 ”对西施给予高度评价。吴亡后,西施不知所终,一说是因为她太漂亮,勾践怕她会害人而将她杀了;一说随越国大臣范蠡驾小船去太湖隐居了。
  除了西施浣纱的若耶溪,我国还有一条浣纱溪,在浙江青田长寿峰。
  《青田县志》载,浙江青田长寿峰有条河,因为当地的浣纱女多在那里浣纱,所以大家都管这河叫浣纱溪。一天,谢灵运到了浣纱溪,见二女浣纱,嘲曰:“我是谢康乐,一箭射双鹤,试问浣纱女,箭从何处落?”二女答曰:“我是溪中鲫,暂出溪头食,食罢又还潭,云踪何处觅。”遂不见。
  唐开元天宝前后,唐人不满足于整齐的诗体格式,尝试将近体诗演化成为句读参差、声韵复杂的曲子词,他们打破近体诗原有的整齐格式,最初还只是就原有句式酌加增减,这样可以使得节拍相差不大。到了后期打破的力度加大,逐渐形成现在看到的词调。从《浣溪沙》便可看到由诗转变为词的痕迹,《浣溪沙》不像其它词调那样有各种各样的长短句,它句式整齐,节奏明快,易于上口,三句一片,朗朗疏落。这是由诗转变成词的起初阶段。
  据《敦煌曲初探》考,《浣溪沙》此曲有十五首,均为杂言。而《花间集》之同曲名者五十八首,仅一首杂言。敦煌曲其时代要较《花间集》早数十年,故《浣溪沙》之杂言体要较齐言体为早。今传唐人所作此调之齐言体,最早的是唐韩偓的《浣溪沙》:
  
  拢鬓新收玉步摇,背灯初解绣裙腰,枕寒衾冷异香焦。
  深院下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残醉却无聊。
  
  韩偓是晚唐诗人,他的《香奁集》,基本上可歌可唱。作品的内容多以女性生活为题材,绮艳、轻靡,且“男子作闺音”,具有典型的词体特色。不仅体现了晚唐的审美风尚而且成为后代词人借鉴的重要对象。
  《浣溪沙》成了词调后,许多文人骚客争相而作,因此产生不少别名。
  苏轼改《浣溪沙》为《浣溪纱》,“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海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南唐张泌《浣溪沙》,因上阙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故后人易《浣溪沙》为《小庭花》
  宋韩淲《浣溪沙》因上阙首句有“芍药荼蘼满院春” 句,故后人易《浣溪沙》为《满院春》
  宋胡铨《浣溪沙》,因下阙结句有“东风寒似夜来些”句,故后人易《浣溪沙》为《东风寒》
  韩淲《浣溪沙》因首句有“一曲西风醉木犀” 句,故易名《醉木犀》
  韩淲《浣溪沙》因上阙首句有“霜后黄花尚自开”句,故后人易《浣溪沙》为《霜菊黄》
  韩淲《浣溪沙》因上阙结句有“广寒曾折最高枝”,故后人易《浣溪沙》为《广寒枝》
  宋王以宁作寿词贺汪周佐夫妇,因为汪周佐夫妇五月六日同一天生日,所以将《浣溪沙》改取调名《庆双椿》而作词贺寿。调名来由取自《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宋韩淲《浣溪沙》因上阙有“春衫初试薄香罗”句,故后人易《浣溪沙》为《试香罗》
  金丘处机出于弘扬道教的目的,改《浣溪沙》为《玩丹砂》,并作了三首《玩丹砂》
  金王吉昌改《浣溪沙》为《玩溪沙》,并作了四首《玩溪沙》
  宋贺铸《浣溪沙》因下阙结句有“可人风调最多宜”句,故后人易《浣溪沙》为《最多宜》
  宋贺铸《浣溪沙》因下阙结句有“物情唯有醉中真”句,故易名《醉中真》
  另有摊破浣溪沙、减字浣溪沙、添字浣溪沙、浣溪沙慢乃是字数上的增减。
  
  这个词牌苏轼作得较多,但最有名的当属晏殊的《浣溪沙》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关于这阙词里还有一个故事。据说晏殊三十七岁时一次途经扬州大明寺,对江都县尉王琪在大明寺的题诗十分欣赏,特地请他吃饭。筵席后,两人在花园中闲步。时值春晚,晏殊望着夕阳下的遍地黄花,有感而发:“王兄,我作了‘无可奈何花落去’,几年来,未能对出下句!”王琪抬头,手指天空的飞燕,大声道:“何不用‘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听了,豁然开朗,拍手叫绝。自此,晏殊常常在众人前戏称王琪是自己老师。
  
  楼主最喜欢的是纳兰的: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见于唐韩偓词,仄韵始自五代南唐李煜。
58、醉花阴
  调见宋毛毛滂《东堂词》,因其词有“人在翠阴中,.....劝君对客杯须覆”,故取其意作词调名。全词如下:
  
  檀板一声莺起速,山影穿疏木。
  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灯照瀛洲绿。
  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烛。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毛滂自幼酷受诗文词赋,宋元丰三年(1080)随父赴筠州(今江西高安),结识苏辙。七年出任郢州(今湖北钟祥)县尉。元祐时任杭州法曹,元符元年(1098)任武康知县,崇宁元年(1102)由曾布推荐进京为删定官。曾布罢相后,毛滂连坐受审下狱,后流落东京。大观初年(约1108)填词呈宰相蔡京被起用,任登闻鼓院。政和年间任词部员外郎、秀州(今嘉兴市)知州。
  作为文人,毛滂是地位算是不错的,《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有风发泉涌之致,颇为豪放不羁”;其文,“大气盘礴,汪洋恣肆,得二苏之一鳞半甲”;其词,“潇洒明润”“情韵特胜”。他的诗词文章为苏轼所推重,苏轼认为毛滂的诗文“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堪充文章典丽,可备著述利”(《东堂集》卷六附苏轼荐状语)。
  毛滂精通音律,讲求词的声韵和谐,格律严整,入乐合声,能够咏唱。他的自度曲,除了《醉花阴》、《惜分飞》外,还有《粉蝶儿》,被录于后世《词谱》,成为样板。民国薛砺若将北宋词分为柳永、苏轼、秦观、贺铸、毛滂五大家,称毛滂为“潇洒派之宗祖”,言其人“俯仰自乐、不沾世态”,其词风“潇洒明润”。
  但是这么一位有风致、有成就、有影响的作家,对他的词,有些文学史及词学专著竟只字未提,有些词选本亦一首不录。究其原因,那是因为毛滂其人在历史上颇受争议。
  毛滂早年受知于苏轼,苏轼在黄州时,毛滂不远千里专程到黄州去谒见东坡。后来东坡入京为官,毛滂曾写书求苏轼举荐,苏轼亦曾回过他《答毛滂书》,推荐他应制举考试。苏轼为他延誉,使他名声大噪,但是后来苏轼倒台,他又立马投靠了苏轼的对立面曾布门下。曾布是曾巩的弟弟,是被列入《宋史·奸臣传》的人,毛滂自称是曾布的弟子,自然也不会有好名声。再后来曾布被蔡京排挤而败落以死,他又打着连襟名义给佞臣蔡京祝寿献媚(蔡京的弟弟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而毛滂也是“临川王氏婿”,虽然和王安石八杆子打不着一块。)。如果说曾布的坏名声还有些人不是很了解,但“六贼之首”的蔡京大家肯定不陌生。在尊师重道的社会,毛滂这样的墙头草自然被人不齿了。
  王明清《挥麈后录》中的记载对他很是挖苦:蔡卞出守润州的时候,毛滂跟他拉上连襟的关系,“倾心事之惟谨”,极尽奉承之能事。有一回蔡卞家宴,观赏池中的鸳鸯,蔡卞即席赋诗,末句云:“莫学饥鹰饱便飞。”这句诗已经很有嘲讽的味道,“你是有历史问题的人,我可以用你,但别像那饿了的老鹰,吃饱了就飞走啊。”毛滂自然听得明白,他不但与蔡卞陪着笑脸,还厚颜无耻地和了一首诗说道:“贪恋恩波未肯飞。”信誓旦旦的表示忠诚。蔡卞的夫人顿时讥笑道:“岂非适从曾相公池上飞过者耶!”说什么‘未肯飞’,难道不是刚刚从曾布相公的池子里飞过来的?毛滂羞愧得无地自容。这就是做人不厚道的下场,里外不是人。
  就在毛滂千方百计利用机会认识了当时为宰相的蔡京后,阿谀奉承,丑态毕露,蔡京便赏了他个“登闻鼓院”的小官给他做,后来又提拔他做了词部员外郎和秀州知州。
  许是毛滂到底是个读书人,虽然贪慕虚荣,到底还是有点良心,想起远贬穷荒的苏轼,寄于书信以示问候。这样一来又把蔡京给得罪了,借着“以时政为题的策士”的由头,把他给贬到了太仓,此后不再被用。
  毛滂就是一政治投机客,还是没脑子没骨气的那种。在以人品论定词品的道德评判中,因而使他的词受到学者的冷落,一直鲜为大众熟悉。但是抛开政治因素,毛滂的词确实可称得上北宋一大家,尤其是他的自度曲《醉花阴》和《惜分飞》。他的《惜分飞》影响力更是广为称道,至今无人超越。(下一个再扒)
  《醉花阴》这个词牌最被传诵的当属李清照的: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据《琅环记》载,赵明诚接到这首词后,很是赞赏,同时又激起了好胜之心。于是他废寝忘食三天三夜,写了五十首词,和李清照的《醉花阴》词混杂在一起,给他的好友陆德夫看。陆德夫看后说:“只此三句最工。”赵明诚问是那三句,陆德夫说:“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余不及也。 ”

59、惜分飞
  《乐府诗集》载有萧衍(公元464~549年,南朝梁武帝)所作的一首《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成语劳燕分飞便是典出于此,后人将其作为离别之词。再后来庚信(513—581)有“秦川直望,陇水分飞”之句,以后就简称“分飞”。到了唐朝,引用就更多了,如孟浩然送从弟归会稽诗:“向来共欢娱,日夕成楚越;落羽更分飞,谁能不惊骨。”
  于是临歧惜别,黯然魂销,便以《惜分飞》入词,成为词调名。
  元祐中,苏轼知守钱塘时,毛滂为司法参军,与歌妓琼芳相爱。三年秩满辞官,于富阳途中的僧舍作《惜分飞》词,赠予琼芳:
  
  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
  泪湿阑干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
  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
  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一日,苏轼摆宴请客,席间杯觥交错,自然少不了歌妓演唱助兴。其中便有歌妓唱了此词,苏轼听后大为赞赏。当得知乃幕僚毛滂所作时,即说:“郡寮有词人不及知,某之罪也。”于是派人追回,与其留连数日。毛滂因此而得名。
  这段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却并非是事实。苏轼知杭州时,是元祐四年(1089)至元祐六年,而毛滂于元祐三年已出任饶州司法参军,直至元祐七年还在饶州任上,此时不可能为东坡的杭州僚佐。
  这段故事载于《花庵词选》卷六,此词长期被当作他与歌妓之间的风流韵事传诵。不过词话多有讹传,据学界考证,这首词可能是毛滂辞别妻子赵英时所作。
  毛滂的发妻赵英,是北宋名臣赵抃之孙女,自幼失怙,知书达礼。元丰二年(1079),由赵抃作主嫁与毛滂。赵英是一位贤惠、慈孝、勤俭的大家闺秀。她“薄铅黛,衣简文绣”,然而却盛待宾客,慈惠下人。青年时期的毛滂“性懒慢,不喜为吏,家人辈窃共笑且骂,以为痴拙人”,赵英却劝慰他说:“人生衣食裁足,正可休。君先大家,殆藏万卷,其间圣贤俱在;君虽闭门以老,终不落寞。”可见小两口情投意合,夫妻生活甚为相得。《东堂词》中,载有不少在旅途中眷恋妻子的作品:
  
  殢人娇·约归期偶参差戏作寄内
  短棹犹停,寸心先往,说归期、唤做的当。
  夕阳下地,重城无样,风露冷、高楼误伊等望。
  今夜孤村,月明怎向,依还是、梦回绣幌。
  远山想象,秋波荡漾,明夜里、与伊画著眉上。
  
  与妻共度七夕佳节的:
  
  诉衷情·七夕
  短疏萦绿象床低,玉鸭度香迟。
  微云淡著河汉,凉过碧梧枝。
  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人
  间天上,一样风光,我与君知。
  
  婚后第二年,毛滂的父亲到筠州(今江西高安)当知州,毛滂随行。期间认识了因乌台诗案贬官在外的苏轼。1081年,毛滂进士落第,后依靠荫补,取得仕宦资格。1084年受命任郢州(今湖北钟祥)县尉。1087年,毛滂赴杭州任司法参军。三年后秩满改任, 时间在元祐四年夏秋间,恰值他妻子赵英染病不起之时。妻子病重无法同行,迫于宦游,只能恸然辞别妻子。行至富阳僧舍, 情结难展, 于是写下了这首情真意挚的千古绝唱来作别语。
  此词一出,传唱四方。苏轼闻后击节赏叹,逢人说项, 毛滂词名由此迅即传扬词林。
  由此看来,毛滂虽然人品不行,却还是有可取之处。比起琼芳,我也更愿意相信这是为他妻子所作,在声色犬马的封建社会(现在也一样),对妻子一往情深的男人,实在难能可贵!对比杜牧、对比柳永,我还是更喜欢毛滂这个小人多点,呵呵~~
  
  贺铸词名《惜双双》,刘弇(yǎn)词名《惜双双令》,曹冠词名《惜芳菲》

60、破阵子
  又名《十拍子》、《破阵乐》。唐教坊曲名,出自《秦王破阵乐》,后用作词调名。陈旸《乐书》:“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秦王破阵乐》为唐开国时所创大型武舞曲,震惊一世。唐玄奘往印度取经时,一国王曾询及之,见所著《大唐西域记》。唐《破阵乐》乃七言绝句,此盖因旧曲名另度新声,乃是截取舞曲中一段。
  《秦王破阵乐》即《秦王破阵舞》,又名《七德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军歌,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刚建立的唐政权。于是,他的将士们遂以旧曲填入新词,为李世民唱赞歌:"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刘武周,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德五年(622年)。祖籍河间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景县),迁居马邑(今山西朔州)。
  刘武周出生于豪富之家。年轻时骁勇善射 ,喜结交豪侠,后投奔隋太仆杨义臣。大业八年至十年(612至614年),隋炀帝杨广三次进攻高丽,刘武周应募东征,因军功被提拔为建节校尉。东征师还,刘武周返归马邑,担任鹰扬府校尉。
  大业十三年二月,刘武周杀马邑太守王仁恭,起兵依据突厥,被突厥封为“定杨可汗”。刘武周自称皇帝,改元天兴。武德二年(619 年)三月,在突厥的支持下,刘武周南侵并州(治晋阳),四月接受大将宋金刚的建议,“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宋金刚率兵两万,“又引突厥之众,兵锋甚盛”。相继攻陷唐并州、介州、浍州、晋州等地,关中大震,“人情崩骇,莫有固志。”甚至唐高祖都惊慌失措,颁发了“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的手敕。
  在此关键时刻,李世民拍案而起,认为:“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富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并主动请缨:“如此盗贼,何足惧之,儿只须精兵三万,年当灭之。”
  这一席话,把当朝文武镇得目惊口呆。他们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一般,拿现在话就是:“开什么玩笑!”
  但李渊同意了李世民的意见,尽发关中之军,令李世民统率前往讨伐刘武周。
  十一月,正值隆冬季节,李世民率军自龙门渡河,在柏壁(绛州西南)扎营,与宋金刚对垒相持。讨刘之战遂拉开了序幕。
  李世民屯军柏壁后,厉兵秣马,坚壁不战,察敌待机。仅令偏师乘间抄掠敌军。经过长达五个月的对垒相持,敌军气势日衰,供应困难,运输线又被唐军切断。武德三年二月,宋金刚被迫后撤,李世民率军尾追,一昼夜行军二百余里,战斗为数十回合。进至高壁岭时,由于长途奔袭,连续作战,士卒饥疲交加。总管刘弘基执马而谏说:“糇粮已竭,士卒疲顿,愿且停营,待兵粮咸集而后决战。”但是李世民却说:“功者,难成易败;机者,难得易失。金刚走到汾州,众心己沮。我反其未定,当定其势逐之,此破竹之义也。如更迟留,贼必生计,此失机之道。”于是李世民“策马而去,诸军乃进”,最后“直驱金刚,贼众大溃。”   
  刘武周在晋阳得知宋金刚大败的消息后,恐惧之极,连夜便从晋阳逃出,远走突厥。宋金刚也刚逃回晋阳,见刘武周已经逃跑,便接管了大权,重新整顿军队,准备抗击唐军,固守晋阳。但是没有人再愿意听从他的号令。宋金刚无奈,只好率一百多名亲信也逃向了突厥。李世民率军抵达晋阳城下,刘武周所任命的仆射杨伏念便献城投降了。他带领投降的官员,将所有的府库先封好,交由李世民接管。
  至于刘武周和宋金刚,此时没有了用处,突厥可汗便将两人软禁了起来。过了没多久,他们两人想逃回马邑,被突厥兵追上腰斩而亡。
  战争结束,百姓自然欢欣鼓舞。更何况李唐本就是山西发家,更是民心所向。于是,歌声、鼓声、音乐声,和奔放的歌舞互动,顷刻,就成了一片人潮涌动的海洋。在这场欢庆中,更有人讨好秦王,刻意在歌舞中编出颂扬赞美奉与他,旌旗猎猎,歌声阵阵,舞阵中竞相起伏:“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唐刘餗《隋唐嘉话》《旧唐书·音乐志》《太平广记》卷二百零三等记载,620年,秦王李世民破叛将刘武周,解唐之危,河东(山西永济)士庶歌舞於道﹐军人利用军中旧曲填唱新词,欢庆胜利,遂有“秦王破阵”之曲流传于世。
  七年之后,贞观元年(627年)的正月初三,这一幕又在长安的皇宫中重映了一遍。这一年,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亲制《破阵舞图》,派当时精通音乐的大臣起居郎吕才协音律,魏征、虞世南、褚亮、李百药作歌词,对舞蹈进行加工: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往来刺击,以像战阵之形。舞凡三变,每变为四阵,计十二阵,与歌节相应。令吕才依图教乐工120(一说128)人﹐披甲持戟﹐执纛(dào)演习﹐定名为“七德之舞”。凡宴三品以上的官员及“蛮夷酋长”,于玄武门外奏之。擂大鼓,声震百里,气壮山河。后用马军2000人,引队入场,尤为壮观。
  唐大曲一般分为三大部分,每部分包括若干段。“散序”是第一部分,采用节奏自由的散板,“序”就是次序,这部分序列是散板,故称“散序”。“散序”是器乐表演,有独奏、轮奏或合奏;接下来的第二部分叫“中序”(中间部分);因为节奏固定,已能上“拍”,故又叫“拍序”;又因为它以歌唱为主(有时有舞),故又称为“歌头”。“中序”多数是慢板。最后部分称“破”,以舞蹈为主(有时有歌唱),又称“舞遍”,节奏逐渐加快,以至极快。《破阵子》便是《破阵乐》大曲中“破”中截取的曲调。
  《秦王破阵乐》当时的名气相当大,可谓名扬四海。据传唐玄奘到印度取经时,拘摩罗王问道:“现在印度各国中有很多人吟唱摩诃至那国的《秦王破阵乐》,是不是您的国家呢?”玄奘回答:“不错,你所说的就是我的母国。那首《秦王破阵乐》,是歌颂我国皇帝之盛德的。”拘摩罗王说;“想不到你是那个伟大国家的人。我早就听说摩诃至那国文明昌盛、繁荣富强,已久有东望之心,只因山川险阻,无法遣使问讯而已。”
  【《大唐西域记》:拘摩罗王曰:“善哉!慕法好学,顾身若浮,逾越重险,远游异域。斯则王化所由,国风尚学。今印度诸国多有歌颂摩诃至那国《秦王破阵乐》者,闻之久矣,岂大德之乡国耶?”曰:“然。此歌者,美我君之德也。”拘摩罗王曰:“不意大德是此国人,常慕风化,东望已久,山川道阻,无由自致。”】
  后来李治把《秦王破阵乐》改为《神功破阵乐》,把原来120人的舞队减为64人的八佾之舞,而乐队伴奏得到了增加,乐器添制了箫、笛等。原来乐曲共演奏52遍,后改为只演奏两遍,舞队排列由原来表现战斗阵势场面改成了祭祀仪式形式。从此《秦王破阵乐》成为整个唐王朝所保留的传统祭祀节目。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一位名叫粟田道磨的遣唐执节使将《秦王破阵乐》带到了日本。从此《秦王破阵乐》便在日本生根开花结果,至今在日本已有9种传谱,即:五弦琵琶谱《五弦谱·秦王破阵乐》,筝谱《仁智要录·秦王破阵乐》,琵琶谱《三五要录·秦王破阵乐》、《三五要录·皇帝破阵乐》、《三五要录·散手破阵乐》,笙谱《凤笙谱吕卷·秦王破阵乐》,育筚篥谱《中原芦声抄·秦皇(王)》,笛谱《龙笛要录·秦王破阵乐》,琵琶谱《三五中录·秦王破阵乐》等。
  到了唐玄宗时期,李隆基把《秦王破阵乐》又改成了《小破阵乐》,先收入到九部乐、十部乐中,后又把九部乐、十部乐改为立部伎和坐部伎,而《小破阵乐》又比李治改编后的规模小许多。《旧唐书·音乐志》云:“破阵乐,玄宗所造也,生于立部伎,破阵乐,舞四人,金甲胄。”后来李隆基又把《破阵乐》改编扩大为比原来李世民时的120人还多几倍的庞大乐舞。不过这数百人演出的《秦王破阵乐》全都是宫女着装演出。
  白居易曾在元和年间(公元805 ~ 820 年)看到过《秦王破阵乐》的演出盛况。他在《新乐府七德舞》一诗中真实地记载了《秦王破阵乐》在当时演出的情况,为后人研究《秦王破阵乐》提供了依据。
  在唐代末期,《秦王破阵乐》已不再是祭礼仪式上用的乐舞,也不在大型的庆典节日中使用,而成为一种迎宾乐舞。到了五代十国时,此曲随着唐帝国的灭亡而消失。
  不过《破阵子》的流传却见证了《秦王破阵乐》的辉煌和永恒。通过历代文人的填词、传唱,让今天的我们在吟诵中触摸到中华民族的盛世华章!
  此调始于晏殊“海上蟠桃易熟”一曲,宋人都依照晏殊词填写。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
  惟有擘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
  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
  一点凄凉愁绝意,谩道秦筝有剩弦。何曾为细传。
  
  但最为传诵的要数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1、玉楼春
  五代有位词人叫顾夐(xiòng),生卒、籍贯不详,约后唐明宗天成中前后在世。前蜀王建通正时,(公元九一六年)以小臣给事内庭。久之,擢茂州刺史。后蜀建国,敻又事孟知祥,累官至太尉。《花间集》收其词55首,全部写男女艳情。被周颐评为“五代艳词上驷也”。认为其特点是“工致丽密,时复清疏。以艳之神与骨为清,其艳乃益入神入骨。其体格如宋院画工笔折枝小,非元人设色所及。”
  此人史料记载极少,什么资料都没,只知道曾在前蜀王建那任职,另有一件记载于“五代十国”史的事情,说顾夐“性好诙谐,仁前蜀时,见武官多拳勇之夫,遂作武举谍以讥刺他们,一时传笑。”
  王建尚武,某次王建在皇宫召开了一个踏春会,那些武将们纷纷上台演习武术,以讨王建开心。那时候的拳脚工夫最崇尚的是“象形拳”是一种模拟各种动物的特长和形态,以及表现人物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的拳术。看到那些将军们缩头摆臀的奇怪样子顾夐忍不住“哈哈”大笑。
  王建问他因何而笑,顾夐便吟诗取笑道:
  
  昔日曾看瑞应图,万般祥瑞不如无。
  摩诃池上分明见,仔细看来是那鹕。
  
  公开讥讽表演的武将们是“秃鹫”,在场武将自然怒不可遏,王建也非常不高兴,虽然没有降罪,但从此便不再重用他。
  他的作为让人虽然不喜欢,但从中却可以看出其人极有才华,瞬间便能用诗来回答帝王的问题。
  我们知道唐代律诗格律极严,顾夐大概是作烦了这些一板一眼的律诗,于是改变格律,写出了两首新词:
  
  其一:
  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
  梦惊鸳被觉来时,何处管弦声断续。
  
  惆怅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绿。
  晓莺帘外语花枝,背帐犹残红蜡烛
  
  其二:
  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
  画堂鹦鹉语雕笼,金粉小屏犹半掩。
  
  香灭绣帷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
  恨郎何处纵疏狂,长使含啼眉不展。
  
  粗略一看和七言律诗没什么分别,但此词格式,每首为上下二片,每片各以四个七言句组成,用仄韵,下片换韵。如果下片不换韵,它就象一首七言诗。七言律诗中有对仗和黏对的要求,无上下阙,而且不可以换韵,但《玉楼春》则有上下阙之分,并可以在下阙中换韵。《玉楼春》不要求严格的对仗,但它却有严格的平仄限制,这点在诗里是没那么严格的。
  《花间集》顾夐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句,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句;《尊前集》欧阳炯词,起句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又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句,于是取《玉楼春》为调名。另有种说法则说调名是源自唐白居易《长恨歌》“玉楼宴罢醉和春”诗句,见毛先舒《填词名解》卷四引《都玄敬诗话》。
  
  李煜词,名《惜春容》
  朱希真词,名《西湖曲》
  康与之词,句《玉楼春令》
  《高丽史·乐志》,词名《归朝欢令》
  
  《玉楼春》佳作亦是甚多,但宋代宋祁的《玉楼春》算是极为有名:
  
  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榖(hú)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的词作虽然存世只有6首,但极为脍炙人口,“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句向来为人所传诵,使全词有画龙点睛之妙,故同时代的词人张先称宋祁为“红杏尚书”。


62,庭芳
  《满庭芳》的来源有三种说法,据《诗馀图谱》记载,本调亦名“满庭霜”。万氏《词律》则以九十三字者为“满庭芳”,以九十五字者为“满庭霜”。出处一则取柳宗元诗:“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为词名,一则取方夔诗:“开门半山月,立马一庭霜”为词名,实则是同一调。而毛氏《词学全书》记载:“满庭芳”、采唐吴融诗:“满庭芳草易黃昏”。
  个人较倾向于“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这一说,有“吾心安处是故乡”的意境。
  唐顺宗贞元年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可惜半年内改革即告失败,柳宗元初贬邵州刺史,后再贬永州司马。在湖南永州柳宗元度过了十年漫长的贬所生涯。
  
  《赠江华长老》
  老僧道机熟,默语心皆寂。
  去岁别舂陵,沿流此投迹。
  室空无侍者,巾屦唯挂壁。
  一饭不愿馀,跏趺便终夕。
  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
  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
  
  这首诗是柳宗元写给一位江华籍老和尚的赠诗:适合的地方就是安居的场所,庭院青悠芳草芬馨,从中可以看出柳宗元心绪的安宁和豁达。想来将此句取作词牌名的人也有一样的心情吧。
  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
  周邦彦词又名《锁阳台》,
  葛立方词有“要看黄昏庭院,横斜映霜月朦胧”句而名《满庭霜》
  晁补之词有“堪与潇湘暮雨,图上画扁舟”句而名《潇湘夜雨》
  韩淲词有“甘棠遗爱,留与话桐乡”句而名《话桐乡》
  吴文英词因苏轼词有“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句又名《江南好》
  张埜词名《满庭花》
  今人马加《常用词调格律》又载名《山抹微云》,此出于秦观词,
  《网上《全宋词》所载范致虚词名《满庭芳慢》、贺铸词名《潇湘雨》。
  用《满庭芳》作词牌最出名的是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这首词写得新清精美,是一首历代广泛传诵的名作,也是秦观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满庭芳》这个词牌众所周知的重要缘由。只是秦观的老师苏轼貌似不太喜欢。据宋朝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苏东坡认为这首词的基调过分消沉,就批评秦观,说:“想不到分别后,你到学起了柳七作词。”秦观分辨说:“我虽然没有什么才情,但还不至于沦落到学柳七的地步。”苏东坡说:“‘销魂当此际’,难道不是柳七的语言吗?”因柳永《破阵子》词有“露花倒影”之句,苏东坡就戏作了一副对联:
  
  山抹微云秦学士
  露花倒影柳屯田
  
  超脱旷达的苏学士对这样情意缠绵的词不太感冒,而我辈俗人对这如诗似画的作品则心生欢喜。
  据《铁围山丛谈》记载:秦观女婿范元石为人凝重,一次在某贵人宴席间默默无语,酒宴间有侍儿“善歌秦少游长短句”,在唱完上面这首《满庭芳》后,在场的人都很感动,只有范元石似乎无动于衷。这位歌女对范元石的冷漠非常不满,就问“这个人是谁?难道他也懂得曲子吗?”范“遽起,叉手而对曰:‘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虽是笑谈,却也看出《满庭芳》之词名满天下,何等荣耀!
  秦观的《满庭芳》名满天下,个人却在偶然翻阅宋词时,喜欢上另一首:
  
  满庭芳
  <徐君宝妻>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
  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
  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
  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扫地俱休。
  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
  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
  从今後,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徐君宝妻(?—?) 姓名不详,岳州(今湖南岳阳)人。作者名不见经传,不像其他女词人声名赫赫,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仅以“徐君宝之妻”留名,一生也只有这一篇作品传世。
  这首词的背景,据明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徐君宝妻,岳州(湖南岳阳)人。宋末被元将虏掠到杭州,住韩蕲王府。元将几次要侮辱她,都被她设法避过。一日元将发怒地表示要用强迫手段,她便说要祭告亡夫,主人答应了。她梳妆焚香,再拜默祝,向南哭泣,题《满庭芳》词于壁上,然后投水而死。
  【岳州徐君宝妻某氏,亦同时被掳来杭,居韩蕲王(韩世忠)府。自岳至杭,相从数千里,其主者数欲犯之,而终以计脱。盖某氏有令姿,主者弗忍杀之也。一日主者怒甚,将即强焉。因告曰:‘俟妾祭谢先夫,然后乃为君妇不迟也。君奚怒哉!’主者喜诺。即严妆(盛妆)焚香,再拜默祝,南向饮泣,题《满江红》词一阕于壁上,已,投大池中以死。】
  这样的故事,在宋词里不算少,国仇家恨交织着上演,一出又一出的悲剧不断的轮回,而《满庭芳》不过是其中小小的一出罢了。国弱势微,匹夫或者说匹女又能如何呢?
  注:“破鉴徐郎何在”破鉴:即破镜。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恐国破后两人不能相保,因破一铜镜,各执其半,约于他年正月望日卖破镜于都市,冀得相见。后陈亡,公主没入越国公杨素家。德言依期至京,见有苍头卖半镜,出其半相合。德言题诗云:“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得诗,悲泣不食。素知之,即召德言,以公主还之,偕归江南终老。

63,桥仙
  《鹊桥仙》这个词牌名是出自于古时关于“鹊桥”
  的神话。据《岁华记丽》引用《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传说,是“鹊桥”最早的版本。至唐代,民间传说更为普遍,许多诗人写诗吟咏牛郎、织女的传说,如李白《拟古》:“银河非鹊桥,非时将安适。”李洞诗:“若能携手随仙令,皎皎银河度鹊桥。”调名本此。
  始见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词咏七夕,因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取为调名。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
  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
  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
  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
  
  这首词描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咏的是调名本意,没有脱离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旧意。
  到了秦观,算是把这个词牌发挥到了极致,迄今为止还没有能超越的。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1049年-1100年),初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这首词的名气、地位以及它所讴歌的爱情观,不用赘言大家都了若指掌。不过楼主很不厚道的说,这首词的高度,确实没有其他人达到过,不过其中的爱情观除了牛郎织女,也没有人达到过。可惜了。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确实化腐朽为神奇,只是,事实证明神奇只是远方的风景,看着就行,从没有人到达过,就像柏拉图式的爱情,混说而已。
  所以相较而言,个人更喜欢朱淑真的: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
  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相传为朱熹侄女。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相传为浙江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她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
  这位女词人,算是古代的“问题少女”,貌似还有婚外情这一不雅的事情。罗曼蒂克型的人物,爱情至上者。
  她曾作的《清平乐·夏日游湖》,就是记录如何奋不顾身投入情人怀抱的真实写照: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到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64,字令
  作为小令的“十六字令”,是词牌中用字最少的词牌。此调初名《苍梧谣》。宋代蔡伸用此调填了《苍梧谣》词,所以有人把此调叫《苍梧谣》。后来周玉晨按此调作词,见全词只有一十六字而冠名《十六字令》。而袁去华、张孝祥都有用“归”字起韵的词,故又名《归字谣》(有人误作《归梧谣》)。
  
  苍梧谣
  <宋·蔡伸>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福建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宋代名臣蔡襄的孙子。政和五年进士。历任太学辟雍博士,知滁州、徐州、德安府、和州,官至户部尚书、左中大夫。蔡伸勤政爱民,清正不阿。他在真州通判任上,城中遭遇火灾,百姓无家可归,他冒死主张开仓赈灾。此举不但不被上司怪罪,还被提拔为知州。蔡伸是秦桧的太学同窗,又是同科进士,秦桧当宰相后试图拉拢他,他不为所动,遂被贬斥。蔡伸是以赵鼎党被贬的,贬后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
  苍梧原是百越民族一个大部落的名称,后以区域名称延用下来,称为古苍梧。《战国策·楚策》曰:“楚南有洞庭、苍梧。”《汉书音义》曰:“苍梧越中王,自命为秦王。”可见,历史上苍梧早已有之。苍梧在秦始皇时为桂林郡地,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正式设苍梧郡,《汉书》卷28记载:“苍梧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曰新广,属交州,有漓水关。”蔡伸所指的“苍梧”应是包括整个岭南和越南北方的大片地区,这些地区当时较为贫穷、落后,所以许多被贬的官员被安置在这个地区任职。
  据传蔡伸这首《苍梧谣》是怀念被贬苍梧的朋友赵鼎所作。赵鼎(1085-1147)是南宋大臣。字元镇,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崇宁进士。南渡后,于绍兴初年两度任宰相,荐用岳飞收复重镇襄阳。绍兴八年(1138年)宋金议和时,与秦桧意见不合,被罢为奉国军节度使。旋谪居潮州五年,再移吉阳军(今广东崖县)。仍被秦桧胁迫不已,三年后不食而死。
  这个词牌个人最喜欢的是太祖的三首: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作者原注:“湖南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创作于长征路上,题下标名写作时间为“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因而词中的山并非特指,而是泛指长征途中所经过的群山。

65,好事近
  前面扒了秦观的两首绝命词中的《千秋岁》,现在来扒另一首《好事近》。
  《白香词谱》载:唐宋时,民间所说的“好事”,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出于《孟子》:“好事者为之也。”逐渐演变成喜欢揽事、管闲事的意思。如杜甫诗:“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传与谁?”白居易诗:“门以招贤盛,家因好事贫。”《图画宝鉴》记载米元章所说的:“好事家与赏鉴家,自是两等,家多资方,贪名好胜,遇物收置,不过听声,此谓好事。”二是指慈善事业叫好事。《五代史唐明宗纪》记载:“粮食和布匹的价格都很低,黎民百姓没有遭受疾疫,我就很高兴地说:‘我要做些什么呢?应当与你们作些好事,以报答上天之德。’”《录异记》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嘉陵江边,有一个妇女,自称十八姨,经常往来于民家,不饮不食,总是教谕人们,多作好事,莫负神明的庇佑。”《好事近》的调名的来历,二者必居其一。而后世称男女之间谈情说爱的事叫好事,如李渔《蜃中楼传奇》有“可见从来好事,毕竟多磨”的说法,成语“好事多磨”来源于此。
  秦观在贬谪时曾经梦中得句,为此,作了一首《好事近》词: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冷斋夜话》载:“少游既谪归,尝于梦中作《好事近》,有云……果至藤州,方醉起,以玉盂汲泉,笑逝而化。”
  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起用章惇为相,章惇则和蔡京、蔡卞等人勾结,大肆打击元旧党,以“诋毁先帝,为臣不忠”等罪名,一一驱逐外地。秦观就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被逐至处州,当了个处州监酒税。仕途坎坷前途渺茫使秦观备受煎熬。公元1096年薄春,临近知天命之年的词人写下了这首《好事近》。
  4年后,即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已离开处州3年的秦观,在雷州接到朝廷的诏书,他在那年7月启程回京师,8月份路过滕州(今广西藤县),藤州太守徐元用便邀秦观游览了藤州的景点。在江华亭,秦观与徐太守开怀痛饮,酒酣之际,一个人卧躺在下榻处的江华亭里。后来他感到渴了,大声要水喝,徐太守忙让人取水,水至,秦观扶醉注视着器皿中的水,笑了,溘然长逝。一代词人由此殒落,在酒醉中笑着离开了人世,享年52岁。
  《好事近·梦中作》成为秦观的绝笔,实际上这首词对他的死亡已作了预示。藤县由于传说中有巨藤卧江引渡百姓而得名,同时藤县又是民间传说中龙母的故乡,在这首记述梦境的词中,最后两句“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无疑与当地风土吻合,有说法是秦观被龙母接走了,他梦境中由“飞云”而化成的“龙蛇”,正是龙母派来的小龙。不管是否牵强附会,秦观猝亡于斯,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而“醉卧古藤荫下”一句,无论如何都与藤县的“藤”相关罢。
  秦观在藤州“笑逝而化”的消息传开,朝野震动,与之亦师亦友的苏东坡两日不食、扼腕长叹:“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而与秦观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悲戚交加,感慨于挚友的际遇身世,含泪写下《病起荆江亭即事》一诗: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 西风吹泪古藤州。
  
  “西风吹泪古藤州”成为秦少游猝逝于藤州的最有力佐证。秦观死后,他的儿子秦湛急急从家乡赶往藤州奔丧,扶柩北还,由于路途遥远加上政治未明,曾停殡于潭州(今湖南长沙),直至五年后才归葬于文游台的泰山脚下。到政和六年(1116年),秦湛在常州任通判,将父亲迁葬于无锡惠山,一代词人终于得以长眠在家乡的青山绿水间。秦观去世30年后,皇帝才彻底为他平反,追赠他为“直龙图阁学士”。
  
  张辑词,有“谁谓百年心事,恰钓船横笛”句,名《钓船笛》
  韩淲 词,有“吟到翠圆枝上”句,名《翠圆枝》
  张辑词,有“倚秋千斜立”句,又名《倚秋千》。
  
  此调以宋祁词为正体:
  
  睡起玉屏风,吹去乱红犹落。
  天气骤生轻暖,衬沈香帷箔。
  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
  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红索。
  
  个人较喜欢朱敦儒的:
  
  好事近·渔父词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早岁隐居故里,志行高洁,有朝野之望。征召为学官,固辞不就。南渡初,流寓两广,居南雄州。绍兴五年(1135)赐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寻兼兵部郎官。后被劾罢官,退隐嘉禾。晚年依附秦桧,任鸿胪少卿,为时论所讥。桧死,亦罢废。绍兴二十九年卒,年七十九。《宋史》有传。著《岩壑老人诗文》、《猎较集》已佚。词集有《樵歌》(一名《太平樵唱》)三卷。

66,后庭花
  唐教坊曲名。张先词名《玉树后庭花》。《碧鸡漫志》云:《玉树后庭花》,陈后主造,其诗皆以配声律,遂取一句为曲名。
  陈后主(553—604),名陈叔宝,字元秀,南北朝时代南朝陈国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祯明三年(589年),隋军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城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曰炀。
  不知道大家对此人是否了解,其实即使不了解看到他的谥号大概也能猜到他是什么货色。所谓谥号,就是根据一个人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美谥如文、武、明、睿,恶谥如厉、灵、炀,平谥如怀、悼、哀、殇有点同情的意味。咱们中国历来讲究死者为大,由于恶谥是对死者的批评,所以一般轻易不立恶谥,毕竟谥号算得上是盖棺定论,再难翻身。
  古代谥法,好内怠政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有此名者,除了大家所知的隋炀帝杨广,就是败国投降的皇帝陈后主,“陈炀公”了。
  陈后主生活奢侈,不问政事,且喜爱艳词。每日只在宫中与嫔妃近臣游宴,其有一妃子,名张丽华,深受后主喜爱。歌伎出身的张丽华后来做了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其发长七尺,其光可鉴,眉目如画。此外,更具有敏捷的才辩及过人的记忆力,所谓“人间有一言一事,辄先知之。”她在做龚贵嫔的侍儿时,陈后主一见钟情,封为贵妃,视为至宝,以至于陈后主临朝之际,百官启奏国事,都常常将张丽华放在膝上,同决天下大事。后来张丽华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当即被立为太子。
  
  陈后主喜制艳歌,玉树后庭花、春江花月夜、黄鹂留、金钗两臂垂、堂堂等等。著名的《玉树后庭花》就是由陈后主写的: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这首诗是典型的齐梁宫体诗的套路,华丽的辞藻,浅俗的格调。这样的平庸之作得以流传千年要归功于其“亡国之音”的大名,也不知是哀是幸。
  陈后主即帝位的时候,北朝的隋文帝杨坚正大举任贤纳谏,减轻赋税,整饬军备,消除奢靡之风,随时准备攻略江南富饶之地。而陈后主竟然奢侈荒淫无度,臣民也流于逸乐。当时的隋文帝处心积虑地要灭掉陈朝,完成统一,但陈后主却认为“王气在此,役何为者耶?”都官尚书孔范附和:“长江天险,限隔南北,今日虏军,岂能飞渡耶?”这样的王朝不灭亡上帝都不答应,于是陈后主的好日子就象其中一首《玉树后庭花》词中所云:“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 一样短暂,前后不足七年。
  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三月,下诏:“天之所覆,无非朕臣,每关听览,有怀伤恻。可出师授律,应机诛殄,在期一举,永清吴越。”于是发兵五十一万八千人,由晋王杨广节度,分进合击,直指陈朝都城建康。
  金陵城破,陈后主陈叔宝惊慌失措,他和张丽华、孔贵妃躲在枯井里。隋兵“窥而呼之,后主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及出,乃与张贵妃、孔贵人三人同乘而上。”陈后主亡国之际的丑态成为千古笑料。据传由于井口太小,三人一齐挤上,张丽华的胭脂擦落井口,从此,这口井被叫做“胭脂井”,但也有人不齿于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的作为,把它叫做“耻辱井”。
  后人作诗讽刺:
  
  擒虎戈矛满六宫,春花无树不秋风。
  仓皇益见多情处,同穴甘心赴井中。
  
  唐代魏徵在《陈后主本纪》中评论说:“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不知稼穑艰难,复溺淫侈之风。宾礼诸公,惟寄情于文酒;眼近小人,皆委之以衡轴。遂无骨鲠之臣,莫非侵渔之吏。政刑日紊,尸素盈庭,临机不寤,冀以苟生,为天下笑,可不痛乎!”
  随着陈后主的江山不复,《后庭花》遂成预兆不祥的靡亡之音。唐代诗人刘禹锡一首《台城》,形象的描绘了陈朝因穷奢极侈而亡国。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到了晚唐,诗人杜牧来到了金陵。不知道怎么回事,向来过着倚红偎翠的风流生活的杜牧突然社会责任感暴增,感慨前朝旧事,哀叹晚唐衰景,于是有了脍炙人口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七绝一问世,《后庭花》亡国之音的罪名基本就盖棺定论了,再无翻身之日。
  秦淮河里,桨声灯影,恰如一江春水,泱泱东去。
  惟余后人,掩卷叹息,风流早已成泥,随风散去。
  
  唐张祜有《相和歌辞·玉树后庭花》:
  
  轻车何草草,独唱后庭花。
  玉座谁为主,徒悲张丽华。
  
  伪蜀时,孙光宪、毛熙震、李珣有《后庭花》曲,皆赋后主故事。
  
  后庭花
  <毛熙震>
  
  轻盈舞妓含芳艳,竞妆新脸。步摇珠翠修娥敛,腻鬟云染。
  歌声慢发开檀点,绣衫斜掩。时将纤手匀红脸,笑拈金靥。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其他皆变体。
  这个词牌个人较喜欢宋人许棐的:
  
  后庭花
  <宋·许棐>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独守空闺的少妇思远怀人的情愫。词人以少妇的口吻,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东风无情,不管琵琶的哀怨,吹走了春光,把落花摇曳了满地,犹如女子的年华,消逝凋零。
  
  注:另有《后庭花破子》与唐词《后庭花》、宋词《玉树后庭花》异:
  
  后庭花破子
  <李煜>
  玉树后庭前,瑶华妆镜边。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   
  和花和月,天教长少年。
  
  这首词有诸多异议:
  1、瑶草,别作“瑶华”。
  2.妆镜边,别作“妆镜前”。
  3.和花和月,别作“和月和花”。
  4.天教,别作“大教”、“天家”。
  5、本词别说为冯延巳、元好问所作。史料言“《后庭花破子》,始见金元人集中,元好问《遗山乐府》、《王秋涧先生大全集》、邵亨贞《蚁术词选》俱有之(邵词名「后庭花」,无「破子」二字)。北曲仙吕宫有《后庭花》(见杨朝英《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后集卷一,又《朝野新生太平乐府》卷五),字句与此词正同。是《后庭花破子》,乃金元小令,《词谱》亦云「此调创自金元」”,根据词调“始见金元人集中”,得出“「李后主、冯延巳相率为之」,实无稽之谈”的结论。不过从古至今遗失的诗词何止千千万,这样的理由实难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