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不可能感染:中国定窑及当代定瓷 D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06:38

 

中国定窑及当代定瓷 

http://www.bdwh.gov.cn/readnews.asp?newsid=17

  定瓷——定州窑陶瓷,产地在今河北曲阳,古直隶定州(因古时曲阳为定州辖区)。定瓷烧制始于唐(公元618——907),兴于北宋(公元960——1127年),失于元(1279——1368年),是我国北方大地上繁衍几代而影响深远的一个窑系。同当时汝、钧、官、哥窑一起,号称我国宋代五大名窑。

 

  定窑遗址,规模宏大,世所奇观。它东起北镇(龙泉镇)通天河畔,西止燕川山下,方圆20华里,总面积达150多万平方米,俗称“一溜十八坡”。民间相传:当年大窑三千六,小窑如牛毛。虽然,定瓷兴衰是随历代政治经济的沉浮而变异,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萃,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文化启迪。

 

一、得天独厚

  中国瓷器,分南北二系,南青北白。北方白瓷以邢表,继之以定。定瓷之兴作为封建社会的一项科学尖端,影响颇大,树瓷坛一帜,蜚声于四海五洲。

 

  一方水土,一方人物,一方成就。地处燕南赵北定瓷发源地的涧磁、北镇、燕川一带,依四面山,傍三面水,物华人杰,毓秀钟灵,为太行山系之天宝之地。窑址密集处南北贯穿有两条天然溪壑,一名“泉水沟”,一名“马驿沟”,为涧磁、北镇一带古来之名水,长年流淌,水质纯净,冬暖夏凉。窑场依此而建,因宜定位,如群峰矗立。大概当年建窑时即把这两条泉水作为生产条件之一,此亦可窥得古代水文学的精深与运用。

 

  “龙泉镇(现名北镇)以北,西去十里,上多煤井。”白煤、烟煤蕴藏丰富。这一带农民,耕桑之外,挖煤是其主要副业之一。“鸽子巷”、“小西坡”等处,均为古代有名的煤炭生产地。在古代,煤工掘煤完全靠土法,硬是凭借那原始的笨重的生产工具,毅然把地下“乌金”运到地上,供瓷窑使用。本世纪60年代初,为避水灾,北镇旧址搬迁,村落北移,全村二百余户大部分人家抹房顶所用的炉灰即是从古窑场掘得。

 

  涧磁、北镇,四面环山,古窑场星罗棋布,连成一片。是处诸坡丘盛产石英、长石、粘土等大量陶瓷原料。直到今天,每在修路或挖井时,常常发现古代开采陶瓷原料留下的地下空墟。1984年,古窑场附近在一次掘井施工中就发现古人开采陶瓷原料留在地下的灯台和饮水罐(瓦器罐)。据一些古稀老人讲,多少年多少代,不但常发现过一些陶瓷罐,还曾发现过挖掘原料的铁器工具和人骨等。由此而知,大部分定瓷原料即产于这里。

 

  北镇法兴寺处多官窑,专烧御用贡奉之瓷。精美瓷片,随处可拾。官窑的兴隆,促使民窑蜂起,虽条件技术较次,而形美质坚技艺地道,尚不失名窑之风仪。

  唐未五代以来,定州是义武节度使驻地。四面通衢,客商云集,为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定瓷贸易往来之集散地。

 

二、别开生面

  继邢窑之后,定窑脱颖而出。它不囿古法,大胆创新,敢于表现个性。在充分利用本区域质地特点的前题下,开一代新风。以非凡的气魄和创造力,冲击、完善、变革、开拓着传统的工艺作法。“后来,定盛而邢衰,至宋时,人们已知有定而不知有邢了。”

 

  在整个定瓷生产史上,盘碗可算生产重点。从现存遗址看,它不仅数量大,而作工亦精。器物造型方面,设计线形多直立,讲求挺拔俊美,少妩媚婀娜。它即不像汉唐的强健浑穆,又不类后代明清的繁琐。从艺术风格而言,这即为定瓷变革的明显标志。此外,盘碗从做工上注重发挥拉坯功能,注重器物在高温下的成形能力。科学地运用“形”“势”“力”的设计艺术。在“使水气收,土气和”的过程中,使器物造型本身同其它辅助工艺得以完美的结合。大量的古定残片,无不表明其造型的合理性及科学性。

 

  定瓷的瓶、罐、炉、枕等为数虽少,但很精彩。如刻花梅瓶(北宋后期,藏故宫博物院)、孩儿枕(北宋后期,藏故宫博物院)、剔花折技牡丹枕(金、藏定州博物馆)。其外,还有一些工艺美术人物、动物捏塑等。这些小玩意一般不占主要窑位,大都加在匣钵缝隙处,均为艺人们即兴之作,其形态自然、动人,各具特征。

 

  刻花、印花装饰,可谓定窑首创。在五彩未兴之前,它的出现在装饰迷茫的偌大瓷国里,的确声破万籁,独领风骚。一经问世,如风逐云,“天下皆仿之”。一跃而居五大名窑之一,驰名遐迩。

  刻花是定瓷生产运用最普遍,最有效的一种装饰手段。这是在轳辘拉坯后,待稍干,直接在器物上奏刀。刻花装饰,疾速而沉着,一气呵成,颇得神韵。曾见故宫博物院藏金代刻花缠枝莲花碗,依其形象,布施线条,宽窄深浅错落有致,宛若流水行云。《文房肆考》载:“定瓷装饰多工巧,划花最佳。”如此看来在装饰手法上,刻(划)花还是颇为世人青睐。

 

  印花,是用处仅次于刻花的一种较华贵庄重的装饰手法。它不像刻花那样在一件器物上尽情地表现个性和灵感,而是先把图案(设计目的)进行初加工,制成与所拉盘碗规格一致的不同陶范,然后取拉好的半湿坯扣在陶范上进行拍印(压印),稍干后修坯。工艺很考究。看上海博物馆所藏北宋后期的印花云龙盘,其龙形象威严,勇猛欲动,白云缭绕,一派祯祥。整个纹样,清晰明快,显得典雅高贵。加之定窑优异的做工和良好材质,令人叹为观止。另如印花狮子戏球盘(北宋后期,藏曲阳文管所)、印花鸳鸯莲花双鱼碗(南宋,藏南京博物院)诸如此等,均根据不同景物,赋予不同的表现方法,使之寓动于静,平中见奇,处处可领匠心。定瓷装饰还有剔、堆、贴等。剔花是在器物上着一层陶衣(化妆土),再根据装饰设计剔底留花,而后施釉。堆花是用泥浆用竹刀或笔按图堆成,形成凸状,近于浮雕。贴花一般先预制小陶范,压印成纹饰,尔后贴在器物上。不过这类装饰较为少见。诚然,定瓷刻、印装饰开中国陶瓷之先河,巧施机杼,地道灵活,饶具精神。

 

  宋代定瓷敢于冲破樊篱独树一帜,南北诸窑争相仿制,形成了宋代定窑风靡天下的大势。

三、火烧三昧

  陶瓷艺术家梅健鹰先生说过:陶瓷艺术就是火。的艺术这句含蓄而富于概括性的话,实在不谬。多少代多少年来,凡事于陶瓷者,无不为这火而搔头,迄今为止,虽然科学日渐发达,烧窑由原来的目击测试,上升到仪器测试,并规定了升温的烧成曲线。但因涉及到窑炉、产品器状、燃料,时令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火仍然存在着失控的可能性。

 

  火是瓷器的“真主”,瓷器在火的依偎下诞生,但它同“水可以载舟,又可以覆舟”一样,只要这个“真主”一旦失去理智,瓷器就会在它的迫使下泯灭。古代人烧窑没有仪器,一般只凭眼睛观察,用实践经验去把握。根据窑位,装不同器状和不同大小的瓷坯,合理升温。何时需速烧,何时需恒烧,在长期实践中已形成了一条即可信、又较正确的方法和规律,这正是我们叹谓的古代人烧窑的“神工”。

 

  古代,凡瓷区都有专门的看火行业,称之为“看色业,俗称看色先生,即窑户所雇之火候鉴定人。”他们根据长期的烧火实践,从窑炉中火的颜色而辩别火的温度。凭肉眼裁定,一般无多大出入。这种看火方法,五十年代在地处古定遗址一带民间粗瓷窑场仍还沿用。

  宋人烧窑究竟是如何烧法?烧成曲线与今有何异同?不见经传史载,难以确言。然清·朱琰《陶说》卷二云:烧窑须“不使忽烬忽焰炎凉不匀”,只一句话,基本上道破了古人烧窑的真谛。大抵从古至今忽烬忽焰只能造成“破璺口烟之失,器即有折裂阴黄之患”(朱琰《陶说》语)。想象而知,沿一条曲线徐徐而升直至终极,然后止火。在古代,这大概就是火烧三昧的旨意所在。

 

  定瓷烧造的极盛时期当推北宋,《格古要论》说:“定瓷烧造以宋宣和,政和间窑最好。”这个时期的瓷器色泽纯正光润,形体规整,边足讲究,这充分证明了当年烧成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世传黑定、紫定、红定之说,并非色定中有这专门釉色,而均为特定气氛条件下的窑变。在通常情况下,温度在1270℃左右时,黑釉如点漆,沉着稳重,光泽厚实,细察壁面呈橘皮状;温度在1275℃左右,釉由原来的黑色趋向紫色,俗称酱釉;温度至1280℃左右,开始由紫色变红褐色或红色,此即所谓史载的红定)。一窑之内由于器物所处部位气氛的微妙变化和受火温度的差异,呈现出不同色泽,甚至在一件器物上产生一面黑,一面紫,或一面紫一面红的现象。这同古代钧瓷所谓“入窑一色,出瓷万斑”大概是一个道理。

  色定中红定尤为名贵。色红纯正而又形体完美,尤为稀少。以黑定,紫定到红定是靠煅烧而完成的。说到底,也是火的艺术

 

四、玉质磬声

  “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这是古来人们对中国白瓷独特风格的褒赞。诗一般的描述,确确实实记载并再现了中国古代白瓷的基本面貌和艺术精神。定瓷作为民族古文化之一同样具备这样的特点。

 

  “白如玉”。定瓷胎质和釉色白而光润,如玉洁丽柔和。一般白瓷,包括现代白瓷,釉色皆于坯体溶为一色,虽有润、光、柔之优,却无流美灵动之感。若称之为玉,实难相符。而定瓷之白,决不是纯白,有的白里透青,有的白中泛黄,隐隐若若,色韵暗起,玉质应生,妙不可言。

 

  “薄如纸”。一般指盘、碗类,均以薄为格调,几乎不薄不为定。有一块八寸花口深盘,称之不足六两,而其它一般瓷器实在无法与之比拟。

  “声如磬”。瓷击有声,声色不同,厚胎声域粗短,薄胎声色清长。说定瓷声如磬,首先追溯到它的料质。烧结温度较高给“磬声”奠定了必要之先决,在高温下,定瓷胎骨的瓷化达到了至佳程度,故由土石声一跃而发出金石声。

 

  五、绝艺重光

  历史上的金宋之战,不仅使中原人民蒙受了莫大的灾难,也使兴旺发达的瓷业残遭劫祸。定瓷被迫颓废,工匠随时局南流,故世留“北定南迁”之说。话是如此讲,试想离开了本地原料,更何谈地道风格的定瓷。故《文房肆考》说:定瓷“北贵于南”。

 

  新中国成立后,定瓷进入新的复兴时期,尤其近几年来,生产厂家在文物、美术及科研单位的协助下,作了多方面的工作,终于获得了定瓷生产的正确答案和理论根据。

  19841月,在香港召开的盛大的“河北艺术瓷展览”会上,定瓷以特有的产品风姿,赢得了各国客商的盛赞。为此,香港三十余家报刊杂志纷纷以专题报道。《文汇报》夸誉:“定窑仿古不独对陶瓷深有研究的人士可以从中一窥古窑瓷品风貌,并使大众亦对优美瓷器的古朴风格赞赏不已……”;《消费杂志》评价:“定窑是历史悠久的官窑,在宋朝进贡御用,今天,新瓷质素比昔日有过之而无不及。”“香港早晨”“欢乐今宵”等电视台更是频频播出,对定瓷给予了高度评价。

 

  198711月,“河北省名窑名人作品展览”再次在香港推出。作为定窑代表,陈文增、和焕之作品参加了本展览,以其别致手法、生动造型再次风靡香港,引起世界各国客商珍视。

 

  1992年,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定瓷研制生产厂家,河北省科技企业,中国国家博物馆指定生产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文增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下设成型部、拉坯部、原烧部、供销部、文化宣传部、生活安全部6个部门。主要生产经营艺术瓷、日用瓷、仿古定瓷及特制礼品、奖品、纪念品陶瓷。产品远销日本、美国、英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公司现有员工34名,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一名(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一名(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工程师一名,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两名、河北省工艺美术家两名,其他均为成型、烧成、原料、造型等重要工序的人才,在定瓷生产中均能独当一面。他们是20年来定瓷恢复的创始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广博的理论研究知识。1994年,公司生产的仿宋定瓷孩儿枕及坯釉研究成果获“首届中国茶与瓷文化展”仿古、科学、艺术一等奖和优秀成果奖;1998年,公司获中国民营企业十年成果奖,同年,“定窑色釉研究”获第七届全国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2005年,公司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指定为专门生产传统定瓷的生产厂家。2006年定瓷传统烧制工艺入选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定瓷兴起一方,委实得天独厚。它不但适应于一些高雅庄重的瓶、樽、鼎、炉、文具等工艺品,还适应作一些繁难的人物、动物及各种器皿等。由于定瓷质地坚硬、抗冷热变化、抗腐蚀性强,因而,它又是作酒包装、药包装及高级电料的理想瓷质。随着社会的日益发达和文化进步,定瓷亦将新的姿态呈献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时不久待,古老的定瓷特点将会移植到现代日用瓷和艺术瓷上来,新的艺术奇葩也将在古老的定瓷的沃土中得到培育,展放异彩。

四件定窑器新精品将亮相世博

http://auction.artron.net/show_news.php?newid=103508

作者:汪洋/摄 2010-04-23

定窑莲纹清风峻节瓶:寓意“出污泥而不染”

  日前,保定市曲阳县宣传部门透露,该县曲阳定瓷有限公司作为展示我省定瓷艺术的唯一代表,将有4件定瓷精品参加世博会。届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携入室弟子庞永辉,还将分别在世博会现场表演手工刻花和拉坯定瓷制作技艺。

  据了解,将在世博会上展出的4件定瓷精品分别是“定窑三联艺术贵妃瓶”、 “定窑莲纹清风峻节瓶”、 “'四海呈祥’云龙雕花瓶”和“定窑梅花口刻花瓶”,均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文增创作。其造型刚健俊逸、简洁舒宕;釉色灵动、柔润媲玉;装饰以刻花抑或雕花,寓意深远;均是历经10余道工序的纯手工制作,是代表当代定窑最高艺术水准的作品。

 定窑莲纹清风峻节瓶:寓意“出污泥而不染”

  作品高253毫米,直径195毫米。经传统拉坯工艺,手工制作。瓶身取高状,长圆腹,颈有双节,盘口。壁饰莲纹,寓有“出污泥而不染”之意,故名清风峻节瓶。因有七绝一首:“罗裳借得白云裁,逸韵悠悠入九陔。一自尘封千载后,玉莲此向好风开。”原作中国美术馆收藏。

  “四海呈祥”云龙雕花瓶:现藏人民大会堂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的创新作品,高320毫米,直径213毫米。造型取灯笼状,瓶体圆润饱满,雕花装饰,其神龙遨游、腾挪于云际,更水浪叠涌、连绵不断。令人顿生包容、广阔、咸宁、祥和之感。作品为建国50周年而制,现藏人民大会堂。

 定窑名列中国宋代五大名窑

  定窑是继邢窑而起的白瓷窑场,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产地在今河北曲阳县境内,古属定州。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同当时的汝、钧、官、哥窑号称中国宋代五大名窑。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印花以花卉为主,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等,也有鸳鸯、龙凤、狮子等动物图案,画面严谨,讲究对称,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历史上的金宋之战,使兴旺发达的定瓷业惨遭劫祸,定瓷工匠随时局南流,故史有“北定南迁”之说。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失传近千年的定瓷开始恢复。曲阳定瓷有限公司通过千百次研究试验,终于在定瓷生产及工艺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成为国内唯一定瓷研制生产厂家。该公司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蔺占献、和焕及其学生多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及中南海紫光阁收藏。2008年6月定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真定与仿定和赝品之差别

真定与仿定和赝品之差别
    定窑先进的覆烧工艺和刻、印花装饰,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也因此影响了当时的一大批窑场纷纷仿烧。如河南鹤壁、山西介休、霍县,四川彭县等仿烧白瓷,兼烧黑釉和酱釉瓷,皆为定窑风格。但多数胎釉较粗欠白,故曰:“土定”。据近年考古调查发现,霍窑烧造仿定器数量最大,质量也最好,其胎釉及划花、印花竟与定瓷难分伯仲。
    北宋末年,由于战乱,定窑部分年轻工匠南逃,留下的工匠为生活计,继续烧造定烧。故南方一些地方仿定之风兴起。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第5卷记述:“辉出疆时,见燕中所用定器,色莹净可爱。近年所用,乃宿、泗近处所出,非真定也。”周辉曾出使金国,看到金人统治下生产的定瓷,依然“莹净可爱”。也说明南宋时期,宿州、泗州也在仿烧定器。值得注意的是定窑工匠的南迁,促进了景德镇瓷业的大发展。特别是湖田窑,吸取定窑覆烧工艺,产量大大提高。借鉴定窑划、刻花和印花等装饰手法,纹饰精美。胎白纯正,釉在花纹凹处呈微青,有“南定”之称。清代唐英在《陶成纪事碑记》 中说,“后人谈影青,往往附及定器。如《格古要论》中说:‘饶器色白花青,即影青,非青花器,较定器稍次’”。就是说“南定”的影青釉白瓷稍次于北定的白釉。景德镇影青白瓷的创烧和发展,为元代印花枢府釉白瓷打下了基础,也为青花、五彩等彩瓷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南方的安定环境带来景德镇瓷业的大发展,而北方金元战乱,则加速了定窑的衰落。在元代,仿烧定瓷的仅有山西霍州窑,又叫彭窑。文献记载:“元,彭均宝效古定窑制器”,“土脉细白者,与定器相似”。说明当时绝大多数白瓷窑均已绝烧,但定窑工艺还并未失传。然而从元末到清末500年间,定窑遗址却湮没在荒山野岭之间了。
工 艺 类
f4h19n
    拉坯——把坯泥置于辘轳(即轮上),借辘轳旋转之力,用双手把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这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这一工艺过程称为拉坯。盘、碗等圆器都用拉坯方法成型。 t-\p
    利坯——拉成的坯半干时,置于辘轳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这道工序称为利坯。 S;
    挖足——圆器拉坯时器底留下一个3寸长的泥靶(柄),然后挖成器的底足,这道工序称为挖足。 >w)
    泥条盘筑——陶器成型的一种原始方法。制作时先把泥料搓成长条,然后按器型的要求从下向上盘筑成型,再用手或简单的工具将里外修饰抹平,使之成器。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内壁往往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 Ylu%@
    轮制——用轮车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构件是一个木制圆轮,轮下有立轴,立轴下端埋于土内,上有枢纽,便于圆轮旋转。操作时,拨动圆轮使之平稳地施转,利用轮车旋转力,用双手将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轮制法始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制作的器物器形规整,厚薄一致 n&0
    仰烧——瓷器烧成的一种方法。匣钵内放置垫饼或耐高温的细砂,器物正装焙烧,称为仰烧。 /xr
    叠烧——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即将多件器坯叠在一起装烧,器物间隔以垫烧物。可分为: w
    (1)支钉叠烧,古代多用此法。(2)支圈叠 烧,如定窑。(3)重合叠烧或刮釉叠烧,即在器物内心(以盘碗为多)刮去一圈釉,然后将叠烧器物底足(无釉)放置其上,一般10件左右逐层重叠,金代产品盛行此法。它的优点是产量高,成本低;缺点是器物内量一圈无釉。 dP4
    覆烧——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即将瓷器覆过来装在有支圈或筒形梯状支具匣钵内焙烧,始于北宋定窑,景德镇及东南地区青白瓷窑系也多用此法。优点是产量高,变形小;缺点是器物口沿无釉,使用不方便。 _OC=H0
    素烧——指需二次烧成的陶瓷器,即先入窑以低温(750~950℃左右)将器坯烧一次,称素烧,然后,施釉再次入窑烧成。可增加坯体强度,提高正品率。 EWV
    涩圈——瓷坯叠烧前,将器物内心刮去一圈釉,无釉处即称“涩圈”,流行于金代和元 v(
代。 ?沙影宽频社区 -- 为广大网友营造轻松多元化的娱乐平台  {'xfnj
    浸釉——又称“蘸釉”,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浸釉时手拿器坯底部浸入釉缸内,使其表层挂釉,然后取出,浸釉质量的好坏与器坯浸入时间长短与操作得当与否有直接关系。 xt\x
    吹釉——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用竹筒蒙上细纱,蘸釉后用口吹,吹釉的遍数视器物大小而定,多至17~18遍,少则3~4遍。其优点使器物内外着釉均匀一致,凡大型器物、薄胎及色釉制品等多采用此法。明代景德镇首创。 6F@(r
    浇釉——大型器物的一种上釉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操作时两手各执一碗或勺,舀取釉浆,向坯体上交相泼浇。 E ee-
    荡釉——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操作时把釉浆倒入器坯内部,然后晃荡,使上下左右均匀上釉,多余的釉浆倒出即成,这种方法适合于瓶、壶等琢器。

工 艺 类
f4h19n
    拉坯——把坯泥置于辘轳(即轮上),借辘轳旋转之力,用双手把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这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这一工艺过程称为拉坯。盘、碗等圆器都用拉坯方法成型。 t-\p
    利坯——拉成的坯半干时,置于辘轳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这道工序称为利坯。 S;
    挖足——圆器拉坯时器底留下一个3寸长的泥靶(柄),然后挖成器的底足,这道工序称为挖足。 >w)
    泥条盘筑——陶器成型的一种原始方法。制作时先把泥料搓成长条,然后按器型的要求从下向上盘筑成型,再用手或简单的工具将里外修饰抹平,使之成器。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内壁往往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 Ylu%@
    轮制——用轮车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构件是一个木制圆轮,轮下有立轴,立轴下端埋于土内,上有枢纽,便于圆轮旋转。操作时,拨动圆轮使之平稳地施转,利用轮车旋转力,用双手将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轮制法始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制作的器物器形规整,厚薄一致 n&0
    仰烧——瓷器烧成的一种方法。匣钵内放置垫饼或耐高温的细砂,器物正装焙烧,称为仰烧。 /xr
    叠烧——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即将多件器坯叠在一起装烧,器物间隔以垫烧物。可分为: w
    (1)支钉叠烧,古代多用此法。(2)支圈叠 烧,如定窑。(3)重合叠烧或刮釉叠烧,即在器物内心(以盘碗为多)刮去一圈釉,然后将叠烧器物底足(无釉)放置其上,一般10件左右逐层重叠,金代产品盛行此法。它的优点是产量高,成本低;缺点是器物内量一圈无釉。 dP4
    覆烧——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即将瓷器覆过来装在有支圈或筒形梯状支具匣钵内焙烧,始于北宋定窑,景德镇及东南地区青白瓷窑系也多用此法。优点是产量高,变形小;缺点是器物口沿无釉,使用不方便。 _OC=H0
    素烧——指需二次烧成的陶瓷器,即先入窑以低温(750~950℃左右)将器坯烧一次,称素烧,然后,施釉再次入窑烧成。可增加坯体强度,提高正品率。 EWV
    涩圈——瓷坯叠烧前,将器物内心刮去一圈釉,无釉处即称“涩圈”,流行于金代和元 v(
代。 ?沙影宽频社区 -- 为广大网友营造轻松多元化的娱乐平台  {'xfnj
    浸釉——又称“蘸釉”,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浸釉时手拿器坯底部浸入釉缸内,使其表层挂釉,然后取出,浸釉质量的好坏与器坯浸入时间长短与操作得当与否有直接关系。 xt\x
    吹釉——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用竹筒蒙上细纱,蘸釉后用口吹,吹釉的遍数视器物大小而定,多至17~18遍,少则3~4遍。其优点使器物内外着釉均匀一致,凡大型器物、薄胎及色釉制品等多采用此法。明代景德镇首创。 6F@(r
    浇釉——大型器物的一种上釉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操作时两手各执一碗或勺,舀取釉浆,向坯体上交相泼浇。 E ee-
    荡釉——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操作时把釉浆倒入器坯内部,然后晃荡,使上下左右均匀上釉,多余的釉浆倒出即成,这种方法适合于瓶、壶等琢器。 此期纪年款仍以刻划为主,但已有模印和釉下彩书写款。从日前l发现的资料看,唐代纪年款主要为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年)的款铭,如“大中二年”、“大中三年八月”“大中四年岁次庚午八月丙午塑”、“大中玖年正月二十八日书记”、“大中拾年拾日叁造鼓价”等。其次为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款铭,如“元和三年二月卅日”、“元和三年十月十四日”、“元和五年”、元和十四年”等。另有武宗会昌年间〔841—847年)、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年)、昭宗光化年间(898—901年)的款铭。如“会昌七年”、“会昌七年赵家”、“开成三年”、“光化三年十月十一日”等。五代瓷器上的纪年款见有“贞明六年”(920年)、“天成四年五月五日也”(929年)等。从窑口看,唐、五代瓷器上的纪年款主要见于越窑和长沙窑瓷器。刻划款者多为越窑,釉下彩写款者多为长沙窑。款识字体多为草书,楷书少见,落款位置不固定。这一时期年款的内容较复杂,如长沙铜官窑遗址出土的一件‘鼓价器”,其外壁釉下以褐彩书“大中拾年拾日叁造鼓价”。浙江嵊县出土的—件盘口壶上刻有‘元和拾肆年四月—日造此罂,价直壹干文”。浙江余姚上林湖东岙南山麓出土的一件盘口壶上刻有“维唐故大中四年岁次庚午八月丙五朔,胡珍妻朱氏四娘于此租地,自立墓在此,以恐后代无志,故记此罂。”这组文字表明,此盘口壶既是租地卷,又是墓志铭。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越窑青瓷执壶,腹部刻划的三行文字为:“会昌七年改为大中元年三月十四日清明故记此耳。”这件器物的款识记录了当时年号的更换。湖南石渚五代长沙窑遗址出土一件瓷枕,上刻“开平三年六月廿十八日开造,夏月二女使用”。唐、五代时期的越窑瓷器中有一种罐形墓志,内容主要为纪年、人名、事迹等,纪年有“长庆三年”(823年)、“咸通七年”(866年)、“光启三年”(887年)、“光化三年”(900年)、“龙德二年”(922年)等。 宋代纪年款
宋代瓷器上的纪年大多为北宋年号,只有少数为南宋年号,主要见于越窑、龙泉窑、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瓷器上,既有刻划、模印款,又有墨书、彩书款。磁州窑系瓷器上的纪年款多为釉下彩书。越窑、龙泉窑瓷器上的纪年款多为刻划。目前已发现北宋瓷器上的纪年款有“大观”、“大观元年制”、“大中祥符五年”、“庆历五(年); 七作,其年乙酉岁”、“治平三年丙午岁次九月一日题,匠人周明”、“太平戊寅”(即太平兴国三年)、“元封内用”、“元丰年”、“元佑年制”、“元佑四年”、“元佑七年三月口日莫”、“嘉佑口口月二十二日”、“元符三年仲秋佳制”、“元符三年七月二十三日史五”、“至和贰年记 (碗)徐蒋大歌”、“明道元年”‘政和”、“政和三年”、“政和六年”、“咸平年造”、“咸平元年十—月三日张家记”、“咸平元年七月廿日记”、“绍圣四年四月十六日钟博士谨记”、“绍圣五年”、“崇宁二年新婿”、“淳化二年”、“雍熙一年七月”、“熙宁四年”、‘端拱元年”,等等。南宋纪年款见有“嘉定四年月”、“绍兴永和舒家造”、“绍兴三年”、“绍兴五年”、“淳熙年制”等。总之,宋代瓷器上的纪年款,比以前各代数量明显增多,持别是内容单纯的年款明显增多,五花八门的大段文字则明显减少。浙江余姚出土青瓷碗上的“淳化二年”款、越窑青瓷上的“太平戊寅”款等四字年款,与后代的同类款识已无大的区别。有的虽然在一器之上同时书有纪年、吉言、匠人姓氏等,但都分开刻划或书写,如英国收藏的一件剔花珍珠地瓷枕,枕面刻“家国永安”,右侧书“赵家枕永记”,左侧书“熙宁四年”。内容较复杂的纪年款如现藏召肃省博物馆的一件瓷枕,枕面右上侧题:“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再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南宋人物纹瓷枕,枕面左侧刻:“绍兴五年, 为乱事纷纷。白阳山人作。”另据《景德镇陶录》记载,北宋景德年间,真宗命景德镇烧造进御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但尚未见实物。至于首都博物馆收藏的刻有“隆兴纪元春二月张冲珍玩”款的三彩人物纹枕,被认为是民国时期的伪作。 辽代纪年款
辽代陶瓷器的纪年款,主要见于契丹族独有的器物鸡腿瓶上,均为赤峰缸瓦窑的产品。其纪年款有“轧二年田”、“轧三艾廿一”等。这里的“轧”和“艾”都是契丹文,分别为汉文的“乾统”和“月”。乾统为辽帝耶律延禧的第一个年号,乾统二年即公元l102年。另外,北京龙泉务窑辽代遗址曾出土辽三彩贴花残器,器内底刻划“寿昌五”字样。残缺的一个字似应为“年”,寿昌五年即公元1099年。

金代纪年款
金代陶瓷纪年款以墨书款较为多见,另有釉下彩书写款和刻划款。落款的位置多在器物的外底、足部,也有落于腹部和内底的。如“时皇统元年三月二十二日造”,此为金代萧窑瓷瓶纪年款,横刻于瓶足上,瓶腹刻“白土镇窑户窑户赵顺谨施到慈氏菩萨花瓶壹对,供养本镇南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白地黑花鸟纹虎形枕的底部有墨书“大定二年六月六; 日口家造”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窑白釉剔花莲花纹枕的底部有墨书“金大定八年正月初四日康军使宅置到”款。1984年陕西铜川耀州窑遗址出土的盏范上有“大定十年”款。1983年陕西黄陵县古墓出土金代瓷枕的底部有墨书“大定十六年五月”款。

1978年秋河北曲阳北镇村出土的定窑夔龙纹盘印模内壁刻有“甲辰正月望日造”干支款;同时出土的定窑菊花纹碗印模的内壁刻有“甲辰蕤宾十四日”款。“蕤宾”为五月。山西出土的白釉砂圈瓷碗的砂圈上有墨书“明昌三年十二月四日买了一十个”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霍县窑盘的外壁露胎处有墨书“明昌四年柒月初四日三李置到”款。秦庭域收藏的金代白地黑花诗文枕,枕面题七言律诗一首,其中有一句为“泰和三年调玉烛”。1988年12月山东成武宝峰乡定西村出土的金代白瓷碗的外壁近足无釉处墨书“泰和三年十二口买二只”款。1978年秋河北曲阳北镇村出土定窑四季花纹碗模的内壁环刻“泰和丙寅辛丑二十四日画”款。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白地黑花罐腹部釉下有以黑彩书写的“佛光普渡大安二年张泰造”款。1959年陕西铜川黄堡镇窑址出土刻有“大安二年”款的青瓷残片。另见金代磁州窑瓷枕上落有“正隆元年制”款,金代磁川窑三彩花卉盆外底墨书“正大七年十二月二十七制”款。金代瓷器上还有—种只书年号,不书具体年代的款识,见于红绿彩瓷器的有“泰和”、“正大“等;见于耀州窑青瓷残片上的有“贞元”。 元代纪年款
主要见于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钧窑、耀州窑、定窑资器上。既有彩书、墨书款,又有刻划款。常落款于外底、颈、肩、腹部等处,位置不固定。如广东遂溪窑出土碗模外壁刻有“大德六年”款。元紫金釉贴花牡丹纹三足炉外底刻有“大德七年制”款。元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盘上落有“大德八年”款。元定窑刻划花鱼纹盘外底刻“至元八年制公用”款,前五字直书,后二字横书。元代白釉瓶上落有“大元国至元十九年九月十四日记耳”款。陕西铜川立地坡古窑址出土的残瓷片上刻有“至元二十九年六月十四日”款。山西琉璃龙莲花香炉上刻有“至大元年午汾阳琉璃寺诏伍塘城造”款。湖南衡东麻园窑址出土擂棒残器上刻有“延佑四年”款。元代磁州窑白瓷枕的外底有墨书“至治二年前五月十五造磁齐居(君)仁”款。元龙泉窑青瓷大花瓶上刻有“泰定四年丁卯岁仲伙吉日谨题”款。1979年江西丰城县征集的出土于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楼阁式瓷仓上有青花料楷书“后至元戊寅五月二十三日”款;同时征集的出土于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塔式盖罐颈部有一周青花楷书款为“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收藏于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的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颈部有青花料楷书“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款。元磁州窑白釉褐花罐外壁釉下有褐彩书写的“至正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款。另外,元代瓷器上还有一种不书年号的干支纪年款,例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出土的钧窑双耳兽足炉上落有“乙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款。

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唐代的定窑白瓷具有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器形有碗、盘、托盘、注壶、盆、三足炉和玩具等。造型与五代时期的作品相比,器沿均具有厚唇,丰肩,平底,底加圆饼状实足,有的为玉璧底。唐代定窑白瓷大多与当时邢窑白瓷相似,胎骨断面较细,胎色洁白,另有一类胎骨比较厚实,断面比较粗,但烧结较好。施釉一般用蘸釉法,器外壁的腹下至底部都不施釉。釉的质地随器物的不同而异。施在胎体较厚重器物上的釉比较粗,釉面凝厚,釉色一般是白里泛青,釉水凝聚处多呈青绿色,釉面有开片。胎质细腻者,胎色洁白,则施白釉,釉质很细,表面釉光莹润。胎色发黄者,为取得洁白的效果,在胎体上先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再罩以透明的玻璃釉,这种方法与邢窑白瓷相同。    时至北宋,定窑瓷器脱颖而出,虽仍以烧造白瓷为主,但另兼烧黑釉、绿釉、酱釉及白釉剔花器。刻花装饰方法被大量采用,按工艺细分,可列为刻花、划花和印花三种。北宋定窑的刻、划花技法与当时的其它窑口瓷器颇为不同,给人一种很“硬”的感觉,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可以打一个比方来形容,如用钢刀在松软的木料上刻花,受刀处周围的木料表面会随着刀具的刻压而下陷,此谓之“软”,而在坚硬的红木上刻花,受刀处周围的木料表面则不会下陷,使刻纹轮廓更为鲜明,此谓之“硬”。    刻划花的装饰手法流行于北宋,至金代则出现了印花的技法,定窑印花装饰看不出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有可能受定州缂丝的影响,制瓷匠师采用缂丝纹样粉本刻模,因此一开始就显得比较成熟。从釉色来看,金代定窑的釉色与北宋时有所不同,不如北宋时滋润,而带有粉质感,亦显得较为稀薄,突出于器表的纹饰微露白色。    占定瓷大宗的北宋定窑白瓷,具有以下的特征: 1、泪痕   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器,唐至五代定瓷并无此特征。唐代定瓷釉薄而洁白,胎釉结合十分紧密,无流釉现象;北宋则凝厚而泛黄,釉内气泡大而多,釉层在烧结过程中随器垂挂流淌,形成泪痕。北宋早期,定窑采用正烧,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创造了覆烧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笔者曾见过一些定窑白瓷,泪痕方向为横向,十分奇怪,形成原因尚待研究。 2、竹丝刷痕   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经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当然在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集,此为鉴定定窑器物的一个特征。 3、底足   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主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北宋中期以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由于覆烧的发明,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将露胎处移至器上,然而裹上釉层的器足在外观上的表现并不那么完美,足面(圈足与地面接触部分)总是显得不够平整,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以手抚之,明显地感到凹凸不平,笔者所目见的北宋定窑圈足器无一例外。这种现象十分奇怪,但在鉴定中却非常有效,凡北宋定窑圈足器(采用覆烧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征,此为鉴定之关键。 另外,定窑圈足器之圈足有大小两种类型,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见竹丝刷痕,刷痕呈同心圆,而小圈足器则无这种现象,但无论大小圈足,足均极浅,足墙均窄,小圈足器挖足不过肩,几乎无钩手。 4、变形   定窑器物,尤其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若是完整器,将器物倒扣于桌面,便很容易发现这一特点。   就目前在市场上所见到的仿定白瓷而言,泪痕现象已可做到,竹丝刷痕亦不难实现,至于器物的变形非人力而可强为,而取决于烧造时的火候、窑位、气氛等等因素,若以人力做作,不免留下故意造作的,不自然的痕迹。现在只有一点还难以企及,就是足面的不平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完全出于自然,且在目前尚未引起仿造者足够的重视,仍可作为鉴定的一个标准。 再谈宋代定窑紫定的紫色人类是三色视觉,即红、蓝、绿视觉。物体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之所以能看到它,是因为光源经物体表面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

颜色的实质是一种光波。它的存在是因为有三个实体:光线、被观察的对象、以及观察者。人们是把颜色当作由被观察对象吸收或者反射不同波长的光波形成的观感。

光波的波长不同,人眼感觉到的颜色不同。700纳米的光是红光,400纳米的光是紫光。700-400纳米的光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人的眼睛对不同颜色光的视觉灵敏度不同,对光谱中心部位的黄绿色光最灵敏,对两边的紫光和红光都不灵敏。

物体在自然光照下,只反射其中一种波长的光,而其他波长的光全部吸收,这个物体则呈现反射光的颜色。例如,当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们看到阳光下的紫定器物呈现紫色时,那是因为该物体吸收了其它波长的光,而把紫色波长的光反射到我们人眼里的缘故。

实际上,生活中的颜色是极其丰富的,各种物体(包括宋代紫定类)不可能单纯反射一种波长的光,它只能对某一波长的光反射得多,而对其他波长的光按不同的比例反射得少。因此,宋代紫定类物体的颜色不可能是一种绝对标准的紫色彩,而只能是具有紫色色光,同时又具有其它色光颜色。
紫色是介于红色和蓝色的色彩,在光谱中是人类可见光所能看到波长最短的光,也是最不灵敏的光。

紫色代表着高贵,成为皇家的某种象征。可能成为宋代皇家的选色。
我们知道,蓝色和红色因与其他颜色的混合原理而形成紫红色。但是,作为一代瓷器的生产,宋代早中期,还没有蓝色和红色的混合色瓷器釉面大批量生产技术。已经有专家认为,酱色釉的出现就有为了生产红色瓷的愿望。假如,宋代定窑的窑工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黑色釉的稳定升温过烧,会在黑色釉层的釉面形成薄薄的一层现代认为的酱色釉,而这种所谓的酱色釉在宋代又有一部分被视为高贵独特的紫红色,那么结果会是什么呢? 此文为赵青云先生文章。

“铁源先生认为:“定窑的酱色釉器,即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中所说的紫定,其价高于白定,但严格说,紫定并非纯紫色,乃是以铁为发色剂的一种酱色釉。”
  汪庆正先生认为:“紫金釉,一种柿黄色的高温釉……即紫定,‘酱色釉’‘柿色釉’为紫定之别称。”
王莉英先生及穆青先生认为:“定窑生产的酱色釉在陶瓷界被称为‘紫定’……定窑酱色瓷的色调差异很大,窑址出土的酱釉标本中,大多数是较浅的酱黄色,此外还有酱红、黑褐等色。……宋代邵白温在《闻见录》中载:‘仁宗一日幸张贵妃阁,见定州红瓮器……’‘定州红瓮器’亦应是酱色釉中偏红的一种。”
  冯先铭先生认为:“定窑大量烧白瓷,少量烧酱釉和黑釉器物,即文献中所说的‘紫定’和‘黑定’。酱釉和黑釉有精粗之分,精者胎体洁白,粗者胎体呈灰色。”
  叶喆民先生认为:“正是由于一般习惯使然而将赭(酱或绛)色定窑瓷器通称作红定或紫定,并视为珍品。”叶先生还说:“关于紫定与红定的概念在中国文物界长期以来混淆不清,多是指赭色(亦称绛色或酱色)釉瓷器而言。”
  笔者经反复研究,认为“紫定”与“酱定”应为两种不同的瓷器品种。

紫定釉色有深有浅,酱定釉色也有深浅之分,其中酱定中偏红的那种器称之为“绛定”更为妥当。“绛”就是红的意思,古籍中所载的“酱定”与“绛定”实为同一品种,而之所以有“酱”“绛”之别,正是由于酱色釉中有偏红的一种。”
  
我们从大师们的认为里得到的信息和教导为七个关键字:紫、红、酱、绛、黑、褐、赭。

即是对宋代定窑紫定器物釉面色泽的认定有多种判断,从而影响对什么是紫定的认定,使紫定器物的概念在中国文物界长期以来混淆不清,进而深层次的导致影响了降低了紫定器物的历史价值和市场机制下的经济价值以及派生出来的负面效应。使众多的收藏者无所适从,争论不休。考古界、文物界向来重视和依据自己亲身办理的亲眼所见的有纪年考的窑址发掘和墓葬出土物,向来以权威专家的研究论证为准。却对历史上遗留的或是其他来源的各种信息的综合资源利用缺乏应有的分析判断和认定,有不少关键问题都是在外国人认定后很长时间,国内才开始清醒。这显然需要学习、智慧、勇气、团结和科学务实的精神。如果,专家和学术界都搞不定,老百姓怎么办呢?难怪有人说,高古陶瓷要等一百年才会有说头。

我们先借助字典对专家们所讲的七个字进行分析。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的《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注解的:

紫:红和蓝合成的颜色
红:像鲜血或石榴花的颜色
酱:酱色,深赭色
绛:深红色
黑:像煤或墨的颜色,使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
褐:像生栗子皮那样的颜色
赭:红褐色

这样就清楚了,这七个字中有五个字所反映的颜色都围绕着红色,是以红色为基色的各种接近色的不同表述。另外的黑褐色则需另行认识。

所谓酱色是某种带红色的色素,紫色也是红蓝相间的色素,褐色的生栗子色也是酱色的一种,自然是红色的近亲。而釉子以黑色为底可以吸收所有的光,根据光学说原理,再结合釉面和不同的光反射出其他可见光是完全可以的。

大家都知道印刷色的原理。彩色印刷是这样一种颜色模式。它由青(Cyan)、洋红(Magenta)、黄(Yellow)和黑(Black)仅仅四种颜色组成。它不是哼增加光线,而是哼减去光线,因为和监视器或者电视机不同的是,打印纸不能创建光源,它不会发射光线,只能吸收和反射光线。因此通过对上述四种颜色的多层组合,在打印纸上一层一层的印刷,便可以产生可见光谱中的绝大部分颜色了。

根据印刷色的发色原理,宋代酱色釉釉子内带黑色釉底的釉面通过釉表面薄薄的一层“赭”色釉面,完全可以反射出其他诸如黑紫色、紫红色、绛红色、褐色、所谓赭色等不同的类似光,而这些光又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光线下变幻成不同的色泽,古代的观察者在不同的光线下观察自然会得出不同的色泽结论。

宋代带有黑色结晶层的紫定类瓷器的釉面虽然平滑如漆,却带有许许多多细微的黑、红、黄、褐、绛色等凸凹斑点,这些斑点在光线照耀下,显现出不同的光自然交汇,反射到人们眼中,就会形成各种酱釉颜色,当然会有黑紫色——熟葡萄色的存在。也只有由于釉内黑色结晶层的存在和反射,才会出现所谓的紫色,才会被古人尊称为“紫定”。

其实,关于中国古时候的紫色,在瓷器史上还有一个人人皆知的实物例子,那就是南宋官窑的“紫口铁足”的“紫口”是什么色泽呢?显然也是黑褐色里透着某种紫色,这就是古人的紫色概念。

只有明确理解了徐光启的“紫葡萄,黑色”,才会懂得什么是紫定的紫色,才会懂得黑色结晶层在紫定器物中的发色作用,才会懂得古窑工们为什么还要在高难度下烧造带黑色结晶层的酱色釉瓷器。

关于宋代紫定的“紫”色,完全可以通过一些特定仪器进行测试,拿出可哼的科学的数据,进而认定。

宋代定窑酱釉色瓷釉内的黑色结晶釉层对紫定釉面反射出黑紫色起着十分重要的配色作用。这种反映着宋代皇家和窑工的追求的泛紫泛红泛黑的如漆瓷器,可能要经过北宋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才能成功。她既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强烈反映着中华瓷器史的灿烂文明,同时,也是鉴定宋代紫定器物的重要依据之一。海外朋友来邮件要求在下,就氧化焰烧造工艺技术和黑色结晶釉层引起的宋代紫定类器物色泽的变化,多谈点看法。在下遵命,谈点拙见。

这里引用nightwith兄的当阳窑的瓷片图片加以论证。请看N兄当阳峪窑黑釉梅坪呲图。这个窑址出来的梅坪呲图可以比较典型的说明北宋带有黑色结晶釉层的紫定类釉子的呈色机理。

从烧造常识讲,使用柴炉、煤炉、油炉、气炉、电炉等烧造瓷器,无论采用什么具体烧造方式或技术,其烧造温度对于被烧瓷器本身,都是自被烧造物体外部向内部逐步加温,亦即被烧器物外部(壁)温度高于内部(壁)温度,内外温度一般不会均等,其内外温度差是由大至小逐步平稳的,在这个过程中会引起被烧制品质量的变化,无一例外。仅有用微波烧造技术除外,是里外同时均等加热的。因此,任何古瓷器的内外壁釉质色泽如果一致,说明其烧造水平,釉子和施釉技术是到位的。

一般都认为,紫定是从酱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一种认识是采用了氧化焰烧造技术从黑色釉窑变成紫定釉,在下赞同这个观点。这个窑变过程是在一种氧化过程中的高温状态下形成的,酱红色釉温度要高于黑色釉温度。按此理在没有烧造好的情况下,梅坪呲应该是外酱内黑,如下面的仿品图片中的一件玉壶春瓶子就是如此。

但是这个常理,在当窑的这个应该是使用同一种配方的釉子的梅坪呲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外黑内酱,口沿处也呈酱色,似乎是烧造时的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正好与北宋时期和现代正常理解的烧结温度相反了。其实,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内部酱色釉层明显薄于外部黑色釉层,口沿酱色釉(类似于灯草边)薄于黑色釉层(这点比较好理解)。这说明,在相同的釉子配方,相同的温度,相同的氧化窑变条件下,釉子的薄厚对色泽色素的变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釉层厚到一定程度,其呈色为黑色釉,不会发生窑变,釉层需要在相对薄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窑变,形成不同程度的酱色色泽,乃至酱色釉中的黑色层在起作用因而还会呈现紫色。所以梅坪呲会由于外层釉厚内层釉薄而出现外黑内酱的釉面呈色。 北宋紫定类釉子呈色色泽变化的规律是根据釉子的厚度,在氧化焰烧造温度和窑变的变化基础上,根据釉层的厚度和薄度变化呈色,从黑色釉向紫色釉,向酱红色釉,向红黄色釉过渡而分别呈色。釉子越厚黑色层就越厚,呈色相对就越深,釉子越薄黑色层就越薄呈色相对就浅。如果可将故宫的茶盏藏品称为紫定的话,那么那几个色泽浅一些的其它藏品也应该称为紫定,因为它们的制作烧造原理等是一样的
2004年6月23日《中国文物报》第七版刊登杜文先生的《定州红瓷作何解》一文。作者从古文献和实物两个方面分析了“定州红瓷”,读后仍感该文有不到之处。

    首先,如何界定“定州红瓷”。古人对颜色的运用和认识远早于宋代,两宋时期已有鲜红纯正的红色。若以“红瓷”、“红玉”之称形容白色胎质的颜色釉瓷器,其呈色应以纯红为主。这也正是我在前文中提出宋代定窑从没有发现过颜色鲜红或偏红瓷器的基础。

    一种瓷器颜色釉的出现,必须要受到两个条件的制约。(一)社会的需求;(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制瓷工艺。

    从唐代长沙窑中铜红釉的出现一直到今天,红色一直被人们装饰在瓷器上,受到大家的喜爱。但红釉烧制的技术要求很高。这也制约了红釉在众多窑口瓷器上的应用。

    宋代的红釉为两种,一种是铜原素烧成的釉里红色,常见在钧窑系瓷器上;一种是铁原素烧成的釉上红彩,常见在磁州窑系瓷器上。这两个窑口与定窑互为影响,且都在中国的北方。其工艺特点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钧窑瓷器和磁州窑瓷器上均烧出了鲜红的釉色,并且运用得十分普遍,唯定窑上却十分少见(仅见“长寿酒”红彩文字碗),这说明了定窑的物质条件和基础阻碍了红釉瓷的烧制。

    钧窑瓷器虽然釉中姹紫嫣红,但器物整体上下,里外红釉完全一致的绝少,“入窑一色、出窑百彩”的特点,使其铜红釉呈色很难控制自如。

    磁州窑瓷器上红釉为铁红釉,系与绿、黄彩结合在一起施在釉上,虽然呈色有时纯正鲜红,但比较容易脱落。

    定瓷虽质白,但瓷化程度低于“南定”(景德镇窑“影青”),性脆,“当年东坡若一试,何须后苑问玉工”。釉薄而微黄、玻化程度低于“南定”。既无法与钧窑瓷器中的铜红釉结合,也不能把釉上铁红彩机械的移植过来。

    定窑中的紫定、墨定应为当时“斗茶”而生。黑色釉为其正品,偏紫、偏酱,偏棕的釉色应属釉色还原黑色釉时不到位。这可从这些酱色釉瓷器的装烧工艺,烧制成本,制胎、施釉、饰纹、底足处理等方面的精细程度得到明证。

    如果当时定窑烧出“红瓷”??这些酱色釉呈色远达不到偏红的水平,还不如用磁州窑的铁红彩在釉上涂满,其红釉应远胜于“紫定”。

    我们从今天江西省景德镇的明清御窑遗址中发现的红釉瓷器,无论釉上和釉下红釉,废品率是很高的,而烧制水平低于此的两宋时期定窑匠人是根本烧不出鲜红或偏红釉色的定窑瓷器。

    而宋人是否在见到过钧窑系和磁州窑系瓷器上釉色纯正的红釉后,会把棕色瓷器当成“红瓷”呢。

    古人文献在应用时要全面、综合、辨证的看待。一些今人的研究成果也要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全面审视。如定窑中有“尚食局”铭文的瓷器,诸多研究成果中均将其定为北宋时期烧制,就有很大的片面性。实际上,金代也烧制了许多带“尚食局”铭文的瓷器。这些疑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证的增多,科学的进步逐渐为我们所认识。

    所以,无论“定州红瓷”有也罢,无也罢,都不会是指釉色偏棕的“酱釉”定瓷。 紫定与酱定[说陶话瓷]

作者:收藏杂志社 来自:玉龙收藏网 时间:2005-4-14


     郑州 赵青云 王喜庚/Zhao Qingyun Wang Xigeng
  古代定窑生产中,除了白定、黑定与绿定,还有一种名贵的“紫定”。对紫定的看法,历来众说纷纭。



图1 北宋绛定深腹碗 高5厘米 足径4.3厘米

  铁源先生认为:“定窑的酱色釉器,即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中所说的紫定,其价高于白定,但严格说,紫定并非纯紫色,乃是以铁为发色剂的一种酱色釉。”①
  汪庆正先生认为:“紫金釉,一种柿黄色的高温釉……即紫定,‘酱色釉’‘柿色釉’为紫定之别称。”②
王莉英先生及穆青先生认为:“定窑生产的酱色釉在陶瓷界被称为‘紫定’……定窑酱色瓷的色调差异很大,窑址出土的酱釉标本中,大多数是较浅的酱黄色,此外还有酱红、黑褐等色。……宋代邵白温在《闻见录》中载:‘仁宗一日幸张贵妃阁,见定州红瓮器……’‘定州红瓮器’亦应是酱色釉中偏红的一种。”③
  冯先铭先生认为:“定窑大量烧白瓷,少量烧酱釉和黑釉器物,即文献中所说的‘紫定’和‘黑定’。酱釉和黑釉有精粗之分,精者胎体洁白,粗者胎体呈灰色。”④
  叶喆民先生认为:“正是由于一般习惯使然而将赭(酱或绛)色定窑瓷器通称作红定或紫定,并视为珍品。”叶先生还说:“关于紫定与红定的概念在中国文物界长期以来混淆不清,多是指赭色(亦称绛色或酱色)釉瓷器而言。”⑤
  笔者经反复研究,认为“紫定”与“酱定”应为两种不同的瓷器品种。
紫定釉色有深有浅,酱定釉色也有深浅之分,其中酱定中偏红的那种器称之为“绛定”更为妥当。“绛”就是红的意思,古籍中所载的“酱定”与“绛定”实为同一品种,而之所以有“酱”“绛”之别,正是由于酱色釉中有偏红的一种。如北宋绛定深腹碗(图1)。“酱”与“绛”同音异义,以音同示其为同一种类品种,以义异视别两种不同的颜色,这正是古人用辞深奥处。古籍所载“定州红瓮器”应为“绛定”。宋苏东坡《咏定瓷》诗:“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中“花瓷琢红玉”应该是指带窑变花纹的“绛定”器。如北宋绛定窑变彩盖碗(图2),该器内外布满均匀的窑变斑点,如密布的流星雨一般,绚丽多彩。明人高濂在《燕闲清赏笺》中曾将“定州花瓷琢红玉”改刻为“定州花瓷琢如玉”,一字之差,意义就迥然不同了。
  关于酱色釉中偏浅的那种釉色,参见宋代双系弦纹盘口瓶(图3),比较略偏红的那种,如北宋中早期酱定提梁壶(图4),其色泽的韵味便逊色多了。在定窑的酱色釉器物中,我们还发现有一种器外壁施酱色釉,器内及口上部施白色釉的器物,如唐五代凤首壶(图5),此器型是仿照唐代流行的金银器而制。釉色尚不够均匀,有些地方出现偏褐、偏黑的釉色,这是与釉汁配制的成分有关,也反映了当时定窑的生产技术水平尚有一定局限。

宋代紫釉器, 多为定窑所出, 故名紫釉。项子京在《历代名瓷图谱》里提到五件紫定, 说其釉色 “烂紫晶澈, 如熟葡萄, 璀璨可爱。”但是我国当代研究古陶瓷的专家学者却认为酱釉即项氏所言之 “紫定”。 他们的理由有三点: 一、项氏所言的“紫定色”器, 至今尚无实物对证。 二、 宋代不可能烧出紫色,因为利用锰金属烧制成功的紫釉,要到16世纪后期。 三、 紫定的颜色与我们日常生活食用的芝麻酱色较为接近。故定名为酱釉较为确切。
   
    但事实并非如此。紫色定器确实存在, 它并非是酱釉,项子京的描述是正确的。是北宋时期北方某窑址的瓷片,在这些瓷片中既有酱色釉的,也有紫色釉的,二者截然不同。酱色釉的与芝麻酱色接近,只是色度有深浅不同的变化。紫色釉的所给人的那种自然美,正如面对一串展示着大自然神奇魅力的熟透了的葡萄。
     

    在这数百片紫色与酱色釉瓷片中,大部分为内外皆酱色的,只有少部分是外酱内白的.但紫色釉瓷片却都是外紫内白的.其器形均为宋代典型的造型,如葵瓣口的薄胎平底小碟、斗笠碗、盖缸、钵、罐、侈沿瓶等等。胎质大多洁白坚致,个别的胎质有一种油滑感, 击之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之音,优美动听。胎体多数轻薄,少数稍厚且有杂质,最薄的不足1mm而且直径在15cm左右的超薄大型器盖无任何变形,十分规矩。胎釉的瓷化程度极高,与明清时期的官窑精品相较毫不逊色。凡器内白釉的,几乎均有年代性的自然开片(器外酱紫釉均无开片),片纹细碎而漂亮,在洁白的釉色映衬下,宛如玲珑剔透的碎冰纹理,远非哥窑的刻意之作可比。
   
    紫定必竟是紫定,它确实从那个辉煌的陶瓷时代起,就骄傲地、堂而皇之地存在着。真的很希望能以确凿的事实为紫定正名,还宋人也还项氏子京以公正。

第一个特征。

宋代紫定类瓷器是一种很特殊的瓷种,这不仅体现于在它的面呈酱色的釉子里有一层黑色结晶釉层,而且体现在这种黑色层的氧化焰烧造,经过窑变的形成机理,带来釉子和釉面坚硬鲜亮的独特特征。又因为氧化程度和釉层薄厚的不同,呈现黑紫、紫红、黄褐、黄红等多种酱釉色。

宋代紫定类瓷器的第一个特征就是用肉眼观看时,首先会觉得器物的釉子和釉面以及其瓷片的断面都会很新很新,光泽闪闪。

这种胶质状态的釉子和釉面似乎不惧怕任何腐蚀摩擦,釉子表面光亮如新,经千年仍不失其光彩,几乎让人不可思议。不仅出土的瓷片、器物表现如此,就是传世品也是如此。这种釉面除了有严重的划痕或者磕碰可以损坏,一般釉面少见划痕软道,大概是这种特殊的烧造窑变强化了釉子的硬度和耐腐蚀强度。这种釉子虽然显新,但是深沉古朴,端庄浑厚,有令人肃然起敬之感,是现代仿品无法仿制的                                                                                                                                                                        第二个特征。


如果上手细致观察,紫定类釉面泛黑釉部分会现出许多光亮小油滴圆点,用放大镜观察这种小圆点是被国外专家称为窑变的在黑色层发生的现象,其表现为两至三个非常细小的晶莹亮泡集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油滴光亮点。整体酱色釉面会现出无数不规则的银色小圆圈斑、块斑,或者整体釉面呈现银光。这就是紫定类釉子采用被国外专家称为铁红釉的釉料,用铅做助燃剂,在经过近千年的沧桑之后,釉子釉面自然形成的反铅析晶现象。由于有黑色层和酱色釉面,反铅析晶从黑色层向外天然析出,用水或酒精等根本擦洗不去,使得釉面银蓝光雾闪闪,有时像包了一层银壳,既加重了器物的新的感觉,也增添了器物斑驳沧桑的实质状,这一点是现代仿品根本无法做到的 第三个特征。


从一定角度观察紫定类釉面呈现银蓝多色蛤蜊光。经观察,这种蛤蜊光与两层釉子的反铅析晶有极大关系,泛蓝色光一般多在古代黑色釉面出现,紫定类釉子有了黑色层也会泛出蓝色光。因为有反铅析晶现象,釉面有时会出现多种色光,蛤蜊光在泛黑紫色的釉面上更能显现。                                                                                                                                        第四个特征。
      紫定类釉面光亮如新,同时“光可鉴人”,但是其釉面用肉眼细微观察或者在放大四五倍的放大镜下观察,却是斑驳粗糙,斑斑点点,有细小开裂纹,有细微脱釉爆釉点,有细微桔皮纹。釉面“光可鉴人”和釉面粗糙斑驳本来应该是一对矛盾的表象,却在紫定类釉面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表现了新和亮,又表现了老与旧,现代仿品无法仿制实   现。。                                                                                                                                             第五个特征
紫定类釉面如涂了一层油水,“紫如油”。酱色釉、黑色釉均属颜色釉,色泽釉层均匀稳定,色感深沉质朴。尽管宋代带有黑色层的紫定类釉子釉质“如漆”,却仍不失古代釉子莹润细腻、没有古代一般透明釉玻璃釉的那样一层浮光,釉子含蓄温雅,类似“肉冻”“冻石”之玉感。
第六个特征


北宋定窑紫定和其他紫定类制品釉面有泪痕、竹丝刷痕,积釉处和釉厚处泛黑紫或者直接露出黑釉、黑斑。定窑紫定酱色釉面如同定窑白瓷一样在垂釉处也会形成泪痕现象,泪痕明显泛黑或泛黑纹。器身釉面可见竹丝刷痕。几乎每一件北宋时期的紫定和紫定类产品釉面在流釉、屯釉、釉厚处均会反映或者直接呈现环状黑釉带、块状黑釉斑和黑釉泪痕,酱色釉面均匀处也会在釉面显露无数细小黑釉斑点。这与明代以后的紫金釉釉面表现是完全不同的,紫金釉没有这类现象。                                                                                                                                                         第七个特征


北宋定窑紫定和紫定类釉子釉薄均匀,呈色统一。由于它有黑色层,当其釉子厚薄不均匀时,或者在边角凸棱处的呈色显色与定窑酱定以及其它窑口酱色釉瓷有明显区别,尤其是定窑酱定瓷器釉面显现施釉不均匀、烧造不稳时更能显现黑色釉层的多种作用,特别是保证色泽的均匀稳定,质感的如漆,宁露黑不露胎。紫定类釉面观察基本无开片无气泡,而釉内黑色结晶釉层却有气泡,此点也与明以后的紫金釉瓷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