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陪产假 异地:破玄:老子的密码(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06:58

十一、益之又益之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益之又益之,)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砚池堂本《老子》第十一章(48)

  【释要】

  本章讲“为学”与“闻道”的问题。历来颇多异解。结合上章和下章来看,本章亦是老子对统治者的训教之辞。天下之事不可为也,无为则无不为。《管子o乘马》曰:“无为者帝,为而无以为者王”。

  【通解】

  有意为学,是日益其德的过程;闻道开悟,是日减私欲的过程。(德行和学识一天一天地增加),私心和贪欲一天一天地减少,最后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清静无为反而没有什么不能作为。取得天下了,必须长久地无战事,生养休息;如果滥开战事,就不足以取得天下了。

  【消逝的字符】

  今本《老子》此章文字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与我们校订后的文字相较,今本《老子》本章里消失、变化的字符语汇主要有:两个“者”,一个“之”,两个“也”,一个“又”,一个“矣”。很明显句子是工整了,也变得骈文化了,不似先秦文字了。

  另砚本中“益之又益之”一句,是笔者依“损之又损之”一句补入。如此一来,句义似乎完整些,也好理解些。但毕竟是无中生有地增补,故以括弧明示之。

  “无为则无不为”。

  《淮南子o原道训》:“(圣人)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

  (圣人)默默地顺其自然,不刻意去做什么却没有什么做不成。恬淡安然地不去处理什么,却没有什么事情处理不好。所谓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是指不在事物自然变化之前有所作为;所谓无所不为,是指因其事物的自然发展顺势而为。所谓不去处理什么事情,是指不改变事物的自然本性。所谓没有什么事情处理不好,是指处理的事情与万物本性相适应。

  “取天下也,恒无事”。

  从《老子》“奇正”章(通行本第57章):“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可知,“事”在此特指战事、扰民之事。

  【砚池堂夜话】

奥巴马故宫不耻问匾

  说是夜话,这一条其实是新闻。奥巴马访华的新闻。来看看新华社2009年11月17日的报道。

  脱下西装,摘掉领带,不带阁僚,美国总统奥巴马17日下午在紧张的政治活动间隙,忙里偷闲来到故宫博物院参观。

  当天,碧空如洗,寒风凛冽,故宫金色琉璃瓦上还有残雪。下午2点10分,身穿褐色皮夹克的奥巴马,从位于天安门广场北面的故宫南门--午门,走进中国现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奥巴马此次亚洲四国之行,只在中国安排了参观游览项目。美联社就此评论说:“参观到访国的名胜古迹,体现了一位领导人对这个国家文化的尊重。”

  在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陪同下,奥巴马踏上位于旧北京城中轴线上汉白玉铺成的御道。

  “总统脚下这条路,当年只有中国皇帝可以走。”郑欣淼一边解说,一边引领奥巴马穿过太和门。

  暖阳照耀之下,太和殿的金色琉璃瓦和彩画交相辉映,殿宇愈发巍峨。奥巴马欣然以这座故宫最大的宫殿为背景留影。

  拾级而上,奥巴马一走进太和殿,就对高悬的匾额上书写的“建极绥猷”四个字产生兴趣。

  “这是什么意思?”奥巴马面带疑惑地问。郑欣淼说,这个词大意是说帝王要建立好的统治,对天下百姓负责。

  新闻转述至此。打住。毕竟这里不是有报天天读,是破玄解老。是讲国学的地方,我们就来好好讲讲“建极绥猷”四个字。建就是建立,“极”是屋脊栋梁,建极就是要建立中正的治国方略。绥是顺应之意,猷为道,为法则。

  所谓“建极绥猷”,是说天子要上体天道,下顺民意,用中正的法则治理国家。故宫这块挂于太和殿的“建极绥猷”匾,为乾隆御笔。此匾乃告诫统治者为政要上对皇天、下对庶民,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

  >>>超级大链接>>>

  学道之人,先立功行,后忘其心,所以契无为之道;理国之道,先弘德化,后忘其迹,所以成太平之基也。此亦一致也。

  (唐o杜光庭)

  为学者,谓传习前王礼法,政令滋章,故曰:日益也。为道者,谓善闭七门,克持三宝,故曰:日损也。夫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故曰:损之。圣人之道,损有余奉天下,故曰:又损之。能用此道,自然以至于无为矣!夫圣人少思寡欲、偃武修文,自然无所云为也。又天下之利,知无不为,故曰:而无不为也。又圣人为君,常无为无事,以百姓心为心,乃可以取天下之心也。及其有事也,则以赋税夺人之货财;及其有为也,则以干戈害人之性命。夫如是,则亲离众叛、国灭人危,何可以取天下之心哉?故曰:“不足以取天下。”

  (唐o王真)

  学以致其道,始乎为士,终乎为圣,日加益而道积於厥躬,孔子谓颜渊曰,吾见其进也。致道者,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而万事销忘,故日损。蘧伯玉所以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学以穷理而该有,道以尽性而造无,损之又损,则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无为也。寂然不动,无不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以静则圣,以动则王。

  (宋徽宗赵佶)

  圣人有志学道,道乃日积。日积日益也,久日道备,将欲作为其道,圣人虑恐道行未稳,以此宵衣旰食,苦心焦思,致使神疲心倦,即是损之又损。然後道布天下,被及万物,民安物阜,天下贞。是以圣人无为,又无为而无不为矣,岂不先苦而後乐乎?昔圣人君天下,务继前王之法以为式,不改而行之,不恃富而不恃勇,圣人不言暴取他人天下,言人君能安己平天下,即是善取天下是也。谓常以无事故也。如不能安天下者,诸事擅兴,民疲乏用,盗贼烽起,豪杰生焉,时乃整兵欲平之,可乎?未必也。此所以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是也。

  (明太祖朱元璋)

  讲学的要日新又新,学而时习,博学多闻。由博再返到约,由万殊再归到一本。求道的时候,才可以去了知见名象,独存元理,去了再去,归到虚无。由虚无生出妙有,无所知而无所不知,无所能而无所不能。就是天下之大,也可以谈笑揖让就取了来。

  (民国o江希张)

十二、信者信之,不信者恒不信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不)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不)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浑焉。百姓皆属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砚池堂本《老子》第十二章(49)

  【释要】

  本章说明体道的君人没有个人好恶成见,以百姓心为心,落脚点仍在于无为。

  【通解】

  圣人没有自己的意愿,而是把百姓的意愿作为自己的意愿。百姓认为善的,赞许之;百姓认为不善的,不称赞之:这样才可以得善;百姓认为可信赖的,信赖之;不可信赖的,不信赖之:这样才可以得信。圣人身处天下,收敛谦让,清静无为;圣人治理天下,浑朴无欲,不得而得。百姓都是他的耳朵与眼睛,圣人无不神态怡然,安闲自适。

  【消失的字符】

  今本《老子》此章文字作:“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与我们校订后的文字相较,今本《老子》本章里消失、变化的字符语汇主要有:

  一、将帛书中的“恒无心”改成了“无常心”,谬矣。无常心,有的今本做“常无心”,可知又是恒改常,避讳而已。

  二、帛书本“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今本加进四个吾字,改变了老子本义。

  三、“浑浑焉”,在通行本里成了“浑其心”。

  四、“属”改成了“注”。

  五、“咳”变成了“孩”。

  “以百姓之心为心”。

  百姓,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百官也。“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尚书o舜典》)学者徐志钧认为,“上古民众无姓,有姓者皆有土有官爵……百姓之为百官,老子所说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实际上表达了原始部落联盟议事会议民主决定大事的情况。”笔者认为,无论是百姓,还是百官,在这里说的都是圣人不能专断独行,要以民意为归依。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不)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不)信之,德信也”。

  坊间关于这句话的解释,也是说法纷纭。最常见的说法是:“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得到诚信。”

  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属于强解,只会造成困扰:鼓励人放弃原则,当好好先生?笔者怀疑“亦”或原为“不”。所以,此句或为:“善者善之,不善者不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不信之,得信也。”德,得也。明白如话。

  虽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但笔者还是可以提交两个佐证:其一、《论语o子路第十三》“……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其二、民间俗语曰:“信者信之,不信者恒不信。”这句话在台湾社会一讨论到陈水扁“3.19”枪击案时,就是最热语汇。

  “百姓皆属其耳目。”

  这就是我们在前面第十章中讲到的圣人“用众”的智慧:“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而不是坊间所解释的那样,百姓皆注意圣人的耳目,一举一动。

  “圣人皆咳之。”

  咳,通“孩”,训“小儿笑”。形容其笑之纯真无邪。

  【砚池堂夜话】

亚历山大大帝如何破解神秘之结?

  2009年秋,海外媒体盛传一位前国家领导人的七十寿诞感言。总而言之,就是“二回”、“二不”、“三随”。

  首先是“二回”,即要“回归大自然”,因为退休之后,放下公务之后,可以有更多时间到处走走,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此外就是“回归民众”,可以回到人民当中,“享受普通人的生活,不再当官做老爷”。

  其次是“二不”,就是“不参与政务活动”,和“不扰民”。该退休首长表示,不参与政务活动比较容易做到,但“不扰民”这点,从中国目前的客观情况考虑,则很难做到,比如出行时,当地警方都要按惯例和规格,由警车开道甚至采取封路等措施,就比较身不由己。所以,那就只好“少扰民”,不要给民众添加更多的麻烦。

  最后是“三随”,即要“随遇而安”、“随风而动”和“随缘而居”。这似乎表明了该首长退休之后的一种心态以及他对人类生命的认识,即不要因为环境的变化和待遇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人情冷暖而计较;人类的一切活动要随波逐流,借势而为,而不能逆潮流而动。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在生命历史的长河里,人类显得多么的渺小和无助,人的一生或许只是短短的一瞬间,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缘分而已。因此,不要把自己看得多么伟大。

  一个曾经身处高位的人,如果真能有这“二回”、“二不”、“三随”的豁达,那是相当不易。也就近乎老子所言的“恒无心”,懂得了“以百姓之心为心”的道理了。

  美国CIA出身的前驻华大使李洁明2009年11月12日在华盛顿家中去世,享年81岁。他的《中国通》回忆录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三个版本:你的版本、我的版本和事实真相的版本。

  笔者借用李洁明大使的这一名言,是想说明:其实,对于《老子》每一句经文的解读,至少也都有三个版本:你的版本,我的版本和老子当年真实意图的版本。我所做的努力,只是希望我的版本,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老子当年真实意图的版本。

  身边总是有不少友人好奇问我,你是用什么独门武功来破玄解老的?其实,我在前言《破玄解码,从风月无边说起》里,早就已经透露过我的方法论。在这里,我干脆再讲个亚历山大破解神秘之结的故事。

  传说公元前233年冬天,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进兵亚细亚。当他到达亚细亚的弗尼吉亚城,听说城里有个著名的预言:几百年前,弗尼吉亚的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并宣告谁能解开它,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自此以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看戈迪亚斯打的结。各国的武士和王子都来试解这个结,可总是连绳头都找不到,他们甚至不知从何处入手。

  亚历山大对这个预言非常感兴趣,命人带他去看这个神秘之结。幸好,这个结尚完好地保存在朱庇特神庙里。亚历山大仔细观察这个结,许久许久,始终连绳头都找不到。这时,他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剑来打开这个绳结?”于是,他拔出剑来,一剑把绳结劈成两半。

  这个保留数百载的难解之结,就这样轻易地被解开了。亚历山大果然成为了亚细亚之王。

  >>>超级大链接>>>

  “圣人以百姓心为心”者,盖所谓以欲从人之义也。“人之不善,吾亦善之”者,谓亦以道德教之,使之为善。故经曰:“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是也。又“人之不信,吾亦信之”者言,我信不足使人不信,亦以道德教之,使之有信,故曰:“德信”。

  (唐o王真)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故圣人以百姓为心,圣人作而万物睹,故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惟圣人之视听,则圣人者民之父母也。矜怜抚奄,若保赤子,而仁覆天下。

  (宋徽宗赵佶)

  孔子就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佛就说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耶稣就说敌汝者爱之,憾汝者善视之,皆是和老子这一章的宗旨是一样的。

  (民国o江希张)

  民之所欲,长在我心。

  (李登辉)

十三、生之徒,十有三

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实)有三;死之徒,十(实)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砚池堂本《老子》第十三章(50)

  【释要】

  这一章老子讲的是治道者当守三实。三实又称三急,人类和万物一样,是秉受天地阴阳中和而生,需要饮食、需要雌雄交配繁衍后代、需要蔽形遮体的穿戴(在植物为枝叶,在动物为毛羽鳞甲,在人则为衣物)这三实/三急,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为道之根本。而此外奢侈浮华之物,声色宴乐之享,则为不实/不急,动皆至死地。圣人能守本固根,去奢敛欲,故能去凶得吉,无死地焉。

  【通解】

  出入进退,生死变化。人们通往长久相生之路,是实有三(饮食、男女与穿戴);通往绝灭死亡之路,也是实有三。而人们生而死、死而生,相继不絶,活着就是走在通往死亡的路上。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人类要生殖延续下去。听说善于执守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用躲避犀牛和猛虎,进入军中不用准备盔甲兵器。兕牛用不上它的角,猛虎用不上它的爪,甲兵用不上它的刃。这又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善于执生的人能守本固根,没有死地。

  【消逝的字符】

  今本《老子》第50章文字为:“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砚池堂将今本此章中“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一句,校订为“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其一,依帛书本将“人之生”复原成“而民生生”;其二,去掉了“亦十有三”四字。笔者认为,此四字是后人不解老子行文中“十”为“实”之故,为凑齐这“十”而私自补入的。

  帛书本“盖闻善执生者”,通行本把执字改成了摄字。其实,执字在此,更精准些。

  最后一句,帛书本作“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通行本去掉了也和焉,依然是追求骈文化所致。

  “出生入死”。

  对此四字,坊间注家流行的观点很多,主要有三:(1)韩非,“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以始卒为生死;(2)吴澄,“出则生,入则死。出谓自无而见于有,入谓自有而归于无,故曰‘出生入死’”。以有无为生死;(3)蒋锡昌,“此言人出于世为生,入于地为死”。以出世入土为生死。

  笔者认为,所谓“生”、“死”、“出”、“入”,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与阴阳、变化并立的概念。《列子o周穆王》“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吴子兵法》“内出可以决围,外入可以屠城矣”。可见“出”、“入”表示运动,“生”、“死”表示结果。

  “生之徒,十(实)有三;死之徒,十(实)有三”。

  围着这“十有三”,历来的解说者都在打架。最主要的说法有二派:其一,以“十之三”为解者,首倡以王弼;其二,以“十又三”为解者,首倡以韩非。是十分之三,还是十三,争不清楚。

  其实,以“十之三”为解者,大谬也。不解先秦计数之惯例。《尚书o洪范》曰“惟十有三祀”,指的是“(周文王)十三年”,祀即年。但此处的“十有三”,真的是韩非子所言的四肢加九窍(四肢全、九窍通,则生;四肢僵硬、九窍不同,则死矣)吗?“十之三”派批韩非、河上公等人以四肢九窍为十三,涉嫌附会,难道没有一点道理?

  据笔者考证,“十有三”的“十”,或为“实”之误,或通“实”。“十有三”即为“实有三”。《老子》此章,是东汉时期形成的道教经典《太平经》中“守三实法”的源头。三实,又称三急,指的是饮食、男女与穿戴,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守此三行者,与天地中和相得,失此三而多端者,悉被凶害也。”(详见《太平经》之“守三实法”、“三急吉凶法”)

  搞清了“十”是“实”,可知通行本中出现三个“十有三”,应为后人以凑足十数,对老子原文以误改误,实大误也。在“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后,画蛇添足地补入“亦十有三”,以致让经文失其本真,玄秘难解。

  【砚池堂夜话】

蒂皮和她的野生动物朋友

  《韩非子o解老》中有一段是解“祸莫大于不知足”的。但在笔者看来,亦是解“守三实”--

  “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欲利之心不除,其身之忧也。故圣人衣足以犯寒,食足以充虚,则不忧矣。众人则不然,大为诸侯,小余千金之资,其欲得之忧不除也。胥靡有免,死罪时活,今不知足者之忧终身不解。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

  人身上不长兽毛鸟羽,所以不穿衣服就不能御寒;人生天地间,以肠胃作为生命的根本,不吃不喝就不能过活。因此就不免有贪欲得利之心。贪欲得利之心不除去,其身堪忧。所以,圣人着衣只求够御寒,饮食只求能充饥。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可烦忧的。一般的人却不是这样,大的做了诸侯,小的积有千金资财,但其贪欲得利的烦忧不能断也。囚犯有被释放的一天,犯死罪的人有时也能得活,但是今天不知足的人其烦忧终身不得解脱。所以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

  法国小女孩蒂皮,1990年出生于非洲纳米比亚。她从小跟拍摄野生动物的父母在丛林长大,与野象相亲,同鸵鸟共舞,变色龙、牛蛙、豹子、狮子、狒狒……一个个给她带来奇趣、欢乐、惊险、幻想,以至皮肉之苦,最终都成为她最好的朋友。

  小蒂皮10岁时回到巴黎,将自己与非洲各种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的动人故事写成了一本小书,配上她父母现场拍摄下的130多幅难得的图片。这就是当年风靡全球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以下,是丛林小公主蒂皮在书中的语录:

  所有我认识的女孩子都是家养的,只有我例外。我是野生的。我生活在非洲丛林、野生动物就象我家里人一样。

  我的天赋就是与动物相亲、我会跟动物说话、用眼睛跟动物交流。

  我们人类当中有一些人很凶恶、凶得一点道理也没有、仅仅是从中取乐。这些人来自坏蛋堆里。我看呀、动物都来自好人这一边、而不会来自坏蛋堆。

  辨认猎豹很容易。猎豹的眼睛两边有又粗又黑的毛、象两行泪水、样子挺伤心的。它们不象豹子那么凶、甚至还可以驯服。

  我了解大自然、我认得路。我知道自己去哪儿、我从不迷路。

  小蒂皮的故事,就是现代真人版的“陆行不避兕虎”,“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她和她的野生动物朋友,可以和谐相处。

  >>>超级大链接>>>

  投之亡地而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孙子兵法o九地》)

  人之身三百六十节,四肢、九窍其大具也。四肢九窍十有三者,十有三者之动静尽属于生焉。属之谓徒也,故曰:生之徒也十有三者。至死也,十有三具者皆还而属之于死,死之徒亦有十三。故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韩非子o解老》)

  夫当其生也,不以利欲乱其心,不以厚养伤其性,安于澹然,顺其冲和,则神守于形,气保于神,志和于气,心寂于志,静其于心。如此,则不求延生,生自延矣;不求于进道,道自至矣。

  (唐o杜光庭)

  善摄生者,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其天守全,其神无却,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慄,故忤物而不慴,物莫之能伤也。《易》曰:通乎昼夜之道,而出入於死生之机者,物莫不然。知死生之说,而超然通乎物之所造,其惟至人乎?

  (宋徽宗赵佶)

  天地大道生人,本以十分为率,因譬云或过三分,故号十有三生者。既言生,忽便云十有三死者,此死者即是前生之徒十有三。所以言者何?盖为人生於世,谓贪取养生之物多,是致取非其道,用非其理,反为所伤是也。何以见之?曰酒色财气,无病医药过剂,及有病不医,饮食衣服不节,思欲过度,妄造妖言奸邪犯宪,冒险失身,不畏鬼神,不孝不悌,於此数事,人未尝有能免者。或云除奸邪冒险、不畏鬼神及不孝不悌外,余皆善终,何以见非理也?曰:以尔所云,此其所以往往多死非命者为此也。因不知大理何如,故被物欲之善杀也。即动之死地十有三,非此者何?

  (明太祖朱元璋)

  人所以我相太深、争竞纷扰的原因,无非是因为有这身、有这生命,就要吃要穿要住,并且要吃好饭穿好衣住好房屋。再风花雪月的、使这身娱乐;讲究精细卫生,使这身永年。不知道这样养生,必养到死地去。怎么说呢?试看那小孩,饿了就吃饭,冷了就穿衣。没有也不打算,有了就用,也不知存留。至于养生卫生,更是不懂的。宜量该死了,他反倒能生长。生长大了,知道谋衣谋食、养生卫生,求生长的快乐,反倒养成老年,上了死地去。足见这样养生是不行的了。不惟这样的不行,就是讲求坐功、研究丹经的,要是超出一身之外还可,若只在肉身上用工夫,也是不行的。因为人的身,自幼而壮,壮而老,凡有生的,必然有死。无论活的年纪大小,皆是脱不了。所以圣人看开这道理,不在肉身上求生,向性身上求生。不怕肉身死,只怕性身死。像老子说:吾身既无,吾有何患。……肉身有形有质,有受死之地,所以有生就有死;性身无体无方,无可死之地,所以不生也不灭。人何必为养数十年的肉身,至死了万古常存的真性呢?

  (民国o江希张)

十四、生之畜之PK绅之束之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莫之爵,而恒自然也。故绅之束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寺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砚池堂本《老子》第十四章(51)

  【释要】

  这一章老子画了一副理想君王的肖像,讲述了一个有“玄德”的统治者是怎样炼成的。王天下者有玄德,“生而弗有,为而弗寺,长而弗宰”。大致可对应今日西方政治学中林肯之“三民主义”:民有、民治、民享。

  【通解】

  大道作用他,使之养成大德;体制规范他,使之铸成大器。所以天下之人万事万物尊崇道而看重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看重,就是因为没有人命令要尊道贵德,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所以天下之人都可以管教他约束他,成长他培育他,锻造他磨练他,抚养他爱护他。生而不占有,为而不自恃,长而不主宰,这就是玄德之人。

  【消失的字符】

  今本《老子》第51章文字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与我们校订后的文字相较,今本《老子》本章里消失的字符语汇主要有一处。通行本此章文字“道生之,德畜之”一句重出,笔者推断后一次应为衍讹。经考证,《韩非子o外储说左上》引《书》曰“绅之束之”,或为老子此章此处原文。“绅之束之”与“生之畜之”,发音相近,疑为后人传诵之误。

  小的字词出入颇多,我们主要是依据帛书本修复的。字词的出入,主要还是那三个原因:骈文化(去“也”去“而”),通俗化(刑改形,爵改命,弗改不,寺改恃)以及避帝讳(恒改常)。

  【砚池堂夜话】

林肯“三民主义”暗契老子“三不”?

  “绅之束之”的故事出自《韩非子o外储说左上》。宋国有个书呆子,死啃书本,死扣字眼。古《书》上有“绅之束之”的话,说的是人要经常约束自己。这个书呆子照字面的意思,用两条衣带扎住腰,“一绅一束”。别人问他,这是在做什么。他颇认真地说:“古《书》上这么教导的,我当然应这么去做啦。”

  “生而弗有,为而弗寺,长而弗宰”,可对应于林肯的“三民主义”--民有、民治、民享。这一观点见诸学者王干城所著的《老子困知录》。

  王干城指出,《道德经》五十一章说侯王应“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历来注家对此都钦佩不已,但又觉得高不可及,究为何指,又都迷离恍惚,不可解释。大约在2001年的某一天,他突然领悟到这句话一一对应于林肯的“三民主义”--“民有、民治、民享”,只是后两向位置颠倒而已!

  老子把“长而不宰”放在“为而不恃”之后,而林肯把“民治”放在“民享”之前,盖因民治思想在老子为首创(中国范围内),在林肯为成理(相对于西方文明史)。老子知道,非减少交往不能抑制纷争,非抑制纷争不能长治久安。然而,在他那个时代,强攻弱、大兼小为社会的常态,怎么允许“小国寡民”存在呢?他对此洞若观火。所以,除了鼓吹地方自治,他还鼓吹民治。近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正是从自治走向民治。

  要实行地方自治,或者公民治理,必须削弱行政机构,尤其是其首脑的权力,是之谓“长而不宰”,“不敢为主而为客”,“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样的侯王惟有近代社会的总统可以当之。

  有人批王干城的说法之为“类似于推解推背图”,“用现代观念去凑古人观念”。但笔者认为,王干城的说法作为一家之言,仍颇有参考价值。《老子》一书确实主要是针对侯王谈治国之术的。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也确实是与现在的民主思想有一致性。

  道家在秦汉以后逐渐形成的“黄老学派”,更是将老子思想中的“外王术”发展到了极致,成为后世君主藏之内室的“统御术”。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述:“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其实,仔细琢磨老子一再所言的“生而弗有”、“功成身退”等理念,结合老子所处的春秋大时代背景。我觉得老子推崇的是三皇五帝时期的天下“传贤不传子”。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老子打天下,老子坐天下”观念乃大谬也。以百姓心为心,“生而弗有”,“功成身退”,这样的统治者、统治集团才能占有道德的制高点,才有尊严。

  >>>超级大链接>>>

  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管子o内业》)

  道之于万物,非但生之而已,乃复长养、成孰、覆育,全其性命。人君治国治身,亦当如是也。

  (汉o河上公)

  夫乾道无情而生,坤德无情而畜,是以物得流形,势得化成。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尊德贵皆自然受天之爵禄也。

  (唐o王真)

  此生、畜、形、成四字,谓能君天下者多能保此四字,是谓善抚乾元之运。前四字所该者何?无他,生之者,万物也。畜者,既能生万物,又能养万物,是谓畜。既畜之,分品类之,使各遂其生,乃形其貌,或不全者,因其势而就体以成之。万物既蒙恩之後,莫不欣哉。物既乐乎天命,则乾元之运为我所乘,则乃国祚永昌,若如此者,岂不贵德邪?

  (明太祖朱元璋)

  万物皆是道生的、德养的,人虽为万物之灵,也是万物的一份子,人生养的出来,也不外乎道德。人既为道德生养的,尊道贵德就是了,何必然只重生命呢?人重生命,无非是想在世间尊贵。不知世间的尊贵,并不尊贵。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哪如尊道贵德、施德于人,人自然尊贵我。人虽然尊贵我,我又不居功不恃德,使人既不能贵我,更不能贱我,才能永远尊贵呢。

  (民国o江希张)

  “功成而不居,夫为不居,是以不去”。当年老师讲到这儿说:“看,老子的阴谋来啦!”

  (祁连)